原理課的教學優化與大學生和諧人格的培育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學優化、人格培育、馬克思主義整體性
論文摘要:和諧人格是大學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標,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為原則,優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發揮其人格塑造功能,是培育大學生和諧人格的有效途徑。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以人格的和諧為個體發展的重要目標,“‘和諧社會’不僅是指一個社會生活秩序或狀態的和諧平安,而且、甚至首先是指人們精神心理秩序或狀態的和諧寧靜”。因此,和諧人格就成為大學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標。
一、和諧人格—大學生人格教育的目標
“人格”一詞的內涵非常豐富,是一個關涉心理學、法學、倫理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范疇。《現代漢語詞典》對它作了如下三種解釋:一是指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征的總和;二是指人的道德品質;三是指人作為權利、義務的主體資格。可見,心理學上的人格強調個體的結構性要素的協調,關注的是人的規格、結構;倫理學上的人格揭示“人是什么”,關注的是人應當如何做人,即人作為萬物之靈的德性;法學上的人格是以研究人的資格為基本內容,關注的是人的權利與義務。所以,和諧人格在心理學角度上就是指構成個體心理的各個因素,如需要、動機、信念、性格和氣質等都協調統一,諸如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等相互平衡,向健康方向發展的心理人格;在倫理學角度上就是指個體的行為符合社會要求的道德規范與價值取向,具有社會認可的道德品質和道德選擇能力的高尚道德人格;在法學角度上則強調個體自覺養成法律意識,遵守法律規范,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是一種理性的法律人格。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從社會學上的人格范疇看,和諧人格又表現為一種“社會關系的和諧”,強調人的社會關系的完整與和睦。
由此,所謂和諧人格就是指構成人格的理性與非理性、思維與情感、信念與行為等相互平衡、相互協調,自我調控機制完善,是個體自我身心的和諧發展,是個體品德、認識、情感、意志等的和諧發展,是個體社會關系的豐富與協調。和諧人格的基本特征是用理性主導非理性、融個體性于社會性、寓創新性于獨立性、實現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統一。有了這種和諧人格,個體就能在思想和行動上形成穩定的、持久的、和諧的傾向性特征,從而正確地認識人的身與心、自然性和社會性的關系,實現個人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統一。表現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對自我與他人的關系有正確的認識,在人際關系中堅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友愛的原則;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愛崗敬業、努力進取,關心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把個人的生存發展與祖國民族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對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有正確的認識,理性科學地對待自然環境。
和諧人格是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而大學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階段,因而和諧人格理所當然地成為大學生的重要培養目標。然而,當今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加速時期,多種價值觀念并存,各種利益矛盾突出,這對當代大學生的和諧人格塑造形成了很大的沖擊,造成大學生人格發展的諸多不和諧現象。具體來說,當代大學生的人格失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身心發展不和諧,表現為或心理壓力大,廢寢忘食,超負荷運轉;或對大學的學習生活茫然,得過且過,缺乏鉆研精神;或消極悲觀,不思進取,沉迷網絡,喪失自尊與自信,嚴重者健康狀況下降、行為失范,甚至違法犯罪、自殺輕生。二是德智發展不和諧,表現為只重工具性知識,輕視人文素質,理想淡漠,缺乏精神追求;道德滑坡,課堂上打磕睡、玩手機;誠信缺失,在考試、申請助學借款、求職等方面弄虛作假;媚富鄙窮,攀比吃、喝、玩、樂、用,手機、電腦、數碼相機、游戲機成為大學生們人學時追求的基本四大件。三是人際交往不和諧,表現為價值判斷以自我為中心,單純強調競爭,排斥合作,甚至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簡單化為等價交換關系,交往的目的性過強,忽視他人、集體和社會需要,缺乏社會責任感,缺少對他人的關心,導致交際困難。近年來大學生中不斷出現的人格缺陷與裂變事件,如馬加爵事件、各種大學生自殺事件等,已經讓和諧人格培育成為教育者們必須面對的現實課題。大學生和諧人格的形成,離不開內在的自我完善,也離不開外在的人格教育。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以下簡稱“原理”)課能夠提升大學生的理論素養,促進其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幫助其提高應對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高校培育大學生和諧人格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如何通過優化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這門課的人格培育功能,是每一名“原理”課教師必須正視的現實問題。
二、整體性—“原理”課教學優化的原則
近年來,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馬克思主義原理,正在被“馬克思主義無用論”消解其在大學生人格塑造中本應發揮的重要作用。而對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自覺或不自覺的肢解,導致了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曲解或誤解,則使這種現象更加惡化。一些對馬克思主義的分門別類的研究、刻意制造的馬克思主義內部的各種對立、將馬克思主義分割為革命的和建設的兩個獨立部分、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觀點進行片面或錯誤的解釋等,都破壞了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妨礙了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認識,使“原理”課的人格培育作用大打折扣,甚至難以發揮。因而,進行“原理”課的教學優化,首先要遵循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原則。
從馬克思主義的形成過程看,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整體性學說。馬克思和恩格斯從來沒有為研究哲學而研究哲學、為研究經濟學而研究經濟學,馬克思、恩格斯研究哲學、經濟學以及其他科學的目的,都是為“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服務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廈的方法論基石,論證了共產主義的本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論證了共產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而科學社會主義則論證了共產主義的實踐規律或者說是革命規律。所以,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是指從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旨趣來理解馬克思主義。在一定意義上,對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理解,實際上就是對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認識。因而,必須明確馬克思主義是包含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完整的科學體系,用列寧的話說,是由三個組成部分構成的一塊“整鋼”。“對馬克思主義來說,歸根結底就沒有什么獨立的法學、政治經濟學、歷史科學等等,而只有一門唯一的、統一的—歷史的和辯證的—關于社會(作為總體)發展的科學。
從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課程改革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建立過程來看,整體性原則也得到了突出強調。2005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將在本科生中開設的7門必修課調整為現在的4門課程。同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又下發了《關于調整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二級學科的通知》,其中明確說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旨在研究馬克思主義主要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從整體上研究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分門別類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馬克思主義的這三個組成部分有機結合起來,揭示它們的內在邏輯聯系,從總體上研究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給學生以馬克思主義的完整概念,并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現實社會問題、認識問題和科學發展中的問題。”以這一精神為指導,新版本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材在理論體系上的明顯變化,就是力圖打破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模式,從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對象,即自然、思維和社會人手,以世界觀、認識論、實踐論為邏輯,闡述了整體性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著名“馬工程”專家張雷聲教授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內涵之一就是整體性和綜合性”。“原理”課是一門“對馬克思主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內在邏輯聯系的、具有整體性的理論進行概述,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基本理論、基本范疇進行教學的課程”。所以,按照這種定位及學科內涵來組織實施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處理成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簡單相加,而是要遵循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原則,進行“原理”課的教學優化,彰顯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的內在邏輯聯系,使學生能夠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從而發揮其人格塑造的重要功能。
同時,整體性作為一種辯證的觀察原則和分析方法,它把一定的對象看做是內容和結構完整的有機體;在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上,堅持整體決定部分的原則,“把所有局部現象都看做是整體—被理解為思想和歷史的統一的辯證過程—的因素”。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原則優化“原理”課的教學,將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進行研究與教學實踐,有助于大學生尤其是沒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的理工類大學生,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發展其政治是非感、鑒別力,培養其深刻的思想、敏銳的洞察力,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從而在面對各種社會思潮和復雜的社會關系時能頭腦清醒,保持身心等各種關系的和諧。
三、以整體性原則優化“原理”課教學,培育大學生的和諧人格
以整體性原則優化“原理”課教學,培育大學生的和諧人格,具體來說,就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為原則選擇教學內容,培養大學生的理性精神,引導其以理性主導非理性;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為指導,整合實踐教學環節,使大學生將理論知識真正內化成“為我之物”,引導其融個體性于社會性之中,實現現實性與理想性的統一;以馬克思主義整體性教學觀念為基礎,改進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激發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其寓創新性于獨立性之中。
人是理性的,但又不是純粹理性的,人類生活中充滿了各種欲望、情感以及本能沖動等非理性因素。彌爾頓的杰作《失樂園》,主題就是通過善與惡兩種勢力的斗爭,說明人類墮落的根源在于缺乏理性。因而,如何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為原則選擇教學內容,培養大學生的理性精神,引導其以理性主導非理性,是大學生和諧人格塑造的重要方面。“05方案”實施之后,“原理”課的內容包含了原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和“科學社會主義”三門課程的內容,而從事“原理”課教學的教師原來大多只單講其中一門課,這就容易造成教師按自己的偏好和能力,選擇性地延長或縮短各部分的內容,導致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被人為地割裂。如此,何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理解與把握,也就更談不上確立起科學的理性精神了。因此,教師應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為原則,對教學內容進行有重點、有聯系的篩選,重新整合提煉。這需要教師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核心內容,如世界的物質性、人的認識的能動反映性、社會的實踐性、群眾史觀等;重點講清一些重要結論,如兩個必然與兩個絕不會、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公有制與按勞分配、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等理論。如通過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的教學,使學生明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世界是辯證發展的,這種發展是合乎規律的,從而樹立唯物辯證的觀點,在實際生活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通過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教學,使學生明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和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進而樹立實踐的觀點,在實際生活中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通過對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的教學,使學生明確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決定力量,社會生活的本質是實踐,人既是社會歷史的“劇作者”又是“劇中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從而建立起唯物史觀,在實際生活中堅持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一致。通過對資本主義的發展及社會主義的產生的教學,使學生了解資本主義發展的歷程和地位,把握社會發展道路的多樣性,正確認識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及其長期性、曲折性和復雜性,在實際生活中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社會理想。這樣,學生就能從世界觀、方法論上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樹立起科學的理性精神,并以理性引導非理性,實現知與行、理論與實踐、學理與應用的和諧統一。
杜威說:“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行動的方式。因而,實踐教學是發揮“原理”課人格塑造功能的重要環節。應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為指導,整合實踐教學環節,使大學生將理論知識真正內化成“為我之物”,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現實與理想的關系,融個體性于社會性之中,實現現實性與理想性的統一。新課改后,原來的三門課并作一門,而課時卻尚不及原來的一門課的課時。如此必然帶來內容的高度濃縮,使得“原理”課的教材基本上是從理論到理論,幾乎沒有用理論分析客觀實際的案例闡述。因而,學生認為“原理”課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幫助不大,對上課提不起興趣,應付考試是他們唯一的目的。通過案例教學,將偏重理論的教材體系轉化為指導實踐的“管用”的教學體系,能夠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使大學生將理論知識真正內化成“為我之物”。而結合教學選擇適當內容布置專題社會調查,可以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使其學會在紛繁復雜現實社會中認識和發現問題,從而將大學生的課堂體驗、個人理想與社會現實聯系起來,有利于實現現實性與理想性的統一。此外,選擇一些企業、革命老區建立“原理”課的教研基地,組織大學生利用休息日、寒暑假前往體驗生活,了解社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與社會,有利于其將個體性融于社會性之中。還可以開辟網上“原理”論壇、建立“原理”教學信息資源庫、開設教師電子信箱,讓學生自由點擊進人,查閱信息、發表看法、提出論題,教師來回答,使師生突破時空界限進行接觸與交流,使馬克思主義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緊密聯系,真正達到人耳、人腦、入心,內化成學生的“為我之物”,實現其德與智、內與外的和諧。
和諧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既具有獨立性,又具有創新性。“原理”課承擔著培養大學生和諧人格的任務,應以整體性教學觀念為基礎,改進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激發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其寓創新性于獨立性之中。當前,我國的大學教育過分強調順從,忽視了學生潛在的能動作用,難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創新能力。“原理”課教學可以通過問題教學、研究教學等方法,實現教學的交互主體性,激發大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熱情。如選擇合適的章節布置備課任務,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查閱原著及相關學術文獻,寫出教案,最后請學生走上講臺匯報展示。這能較好地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使其成長為具有獨立意識,在思想上不受權威和社會偏見束縛,能夠自由運用理性的個體。論辯是激活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辯論,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深入剖析,明辨是非。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而且可以激發其創造性。在考核方式上,過去主要是單純的書面考核和知識點考核,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背功,學生是“上課記筆記,考前背筆記,考后扔筆記”,不利于學生獨立性與創新性的培養。應積極探索完善考試方法,“逐步形成一套閉卷與開卷,筆試與口試,平時作業與期末測試,理論道德認知與實際表現相結合的綜合考核大學生對所學內容理解運用以及自身思想道德修養的科學有效的考試和評價體系”。如以讀書筆記的質量、問題討論中的表現來評價其對理論的把握、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可以結合課堂討論和辯論的問題,要求學生在進一步閱讀和思考的基礎上,按照嚴格的學術規范寫小論文,以論文的質量考核其理論應用的能力等。
【原理課的教學優化與大學生和諧人格的培育論文】相關文章:
論青年學生和諧人格的培育07-03
人格生成與公民人格培育07-18
優化成長環境培育健康品質論文01-02
和諧人格論07-03
什么是互補優化原理01-01
高職精品課建設中的人格培育體系10-10
優化課堂結構,構建和諧課堂論文01-10
論文藝的審美功能對和諧人格形成的意義11-02
中學音樂教育中的和諧人格培養論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