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心理障礙問題探析與調適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心理障礙 心理咨詢 健康心態
論文摘要:本文針對當前一些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分析了心理障礙的成因,并提出高校要做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以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從總體上看是比較好的,存在的問題也不可忽視。綜觀大量的大學生心理調查的統計資料,在當前的大學中,存在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等心理衛生問題的,大約占大學生總數的20%.
一、大學生主要心理障礙的成因
據調查:現階段,大學生心理疾病有增加的趨勢,其原因主要來自三方面;大學生自身、學校和社會。不少大學生由于自身的性格缺陷,很容易誘發心理疾病。同時,大學生還面臨學校方面的原因,比如剛進校的新生面臨獨立生活和新的人際關系等問題,即將畢業的學生面臨畢業和找工作的壓力,這些都容易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
(一)目標缺失造成的心理障礙。和國外相比,中國的高等教育與高中教育的緊張度是嚴重倒掛的。在高中階段,有老師和家長的監督和教育,每個學生都有明確的奮斗目標—那就是考上理想學校,接受大學教育。加上高中學校追求升學率,每個班級都配備班主任,狠抓學習紀律,督促學生學習。每門課的老師都有固定的輔導學生時間,課堂講授過程中如果學生沒有理解消化,還可以利用規定的輔導時間來弄懂,直到學會掌握為止。因此,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是緊張而有序的。而到了大學階段,特別是剛剛步人大學校門的新生,對大學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鮮、刺激,同時對未來充滿迷茫。因為大學的學生管理和高中階段截然不同。大學基本是導員負責制,一般一個導員要負責若干班級幾百學生的管理工作,所以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顧及每個同學的表現,對學習的要求完全和高中不同,需要靠學生自己分配時間和精力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教學上也是松散式管理。很多基礎課程都是一二百人大合班上課,老師課堂講授,很少顧及學生的聽課效果,對課堂紀律也不過多要求。很難保證學生的聽課效果。課下基本沒有輔導,完全憑學生自己理解鞏固。很多學生受慣了高中的嚴格要求,適應不了大學這種松散的管理方式,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失去了學習的目標和動力。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以外的事情上面。結果期末一考試,成績非常不理想,因而產生心理障礙。
(二)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造成的心理障礙。從與父母、家庭的、老師聯系緊密的中學時代,到初步脫離父母、家庭和老師的依賴而進入大學校園,大學生在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強烈的獨立意識。雖然他們在經濟上還需要父母的資助,但在心理上卻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竭力擺脫家長的羈絆,要求獨立自主。這種心理往往造成他們過分自以為是,聽不進不同意見。然而,由于社會經驗的缺乏,加之他們的思想還很不成熟,在應對復雜的問題和面對社會現狀時,往往又表現的手足無措,潛意識中渴望得到成人的指導和幫助。這種矛盾是他們對大學生活感到很不適應,甚至產生心理障礙。
(三)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導致的心理障礙。大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和上進心,他們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幻想,但這種幻想往往不切實際。由于我國的國策,所以現在的大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的地位至高無上,從小基本沒吃過苦、受過累,少有挫折,生活在稱贊和表揚當中。這就導致他們對自我評價過高,過分自信甚至自負,而當理想與現實發生錯位時,由于受認知能力和調控能力的局限,很容易表現出消沉、頹喪甚至自暴自棄,產生嚴重的心理失衡。
(四)改革開放對大學生的影響。當代大學生正處于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一方面各種新思想、新事物不斷涌現。活躍了大學生思想、開闊了他們的眼界,另一方面,在理想、信念與追求與選擇過程中,受不良環境影響和不正社會風氣的侵蝕使得一些大學生出現了“信仰”危機,部分大學生只看重“自我”忽視他人,懷疑一切。失落、消沉、空虛、迷茫的情緒充斥自身。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不是通過苦練內功,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能力,去實現自我價值。而是采取一些非正常手段,去獲得就業時優勢,一旦競爭受挫,則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產生心理障礙。
(五)強烈性意識與正確的異性關系矛盾造成的心理障礙。現代大學生較之他們的父輩,思想意識比較超前。在他們這個年齡生理上發展已經達到成熟水平,性意識強烈,但其性心理、性知識及社會條件還不具備,加之很多院校即不鼓勵大學生在校談戀愛,也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致使一些大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不懂如何正確處理與異性的關系,盲目戀愛,不計后果,一旦戀愛受挫則陷人痛苦不能自拔,產生性困惑、性罪錯、性困擾,甚至于發生性心理變態。
二、開展心理咨詢,調適大學生的健康心態
針對大學生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能否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及時的心理調適,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成長,關系到我國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征,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征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于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有針對性的開展講座。當前很多高校都設有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機構,主要是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咨詢工作。比如新生人校第一次遠離父母,很多東西都要獨立去面對。大學的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人際關系的處理方式等于中學相比發生了巨大改變,而想像中的大學生活與現實又差別較大,凡此種種造成了很多新手陷人迷茫無助的狀態,對自己該如何適應大學生活不知所措。因此在這期間,學校應有針對性的開設一些專題講座,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和調適;邀請高年級同學做經驗介紹,以解除新生對大學生活的陌生與困惑。
(二)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對二、三年級的學生,主要針對他們在學習與戀愛中出現的心理問題及時予以幫助和引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組織各種活動鍛煉大學生的適應能力。成立各種協會,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和與外界的交流使他們學會與人溝通的能力和技巧,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愛情觀,升華他們的思想境界,規范他們的行為,使其旺盛的精力得到合理有益的渲泄
(三)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和培訓。四年級的學生面臨擇業和就業的困擾,往往心理波動很大。大學生就業有壓力,這一點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在這個壓力產生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有這么幾個原因,是產生壓力的源泉。一是求職的競爭激烈、工作機會。因為學生相對來講每年大學生數量都在增加,切增長速度很快。雖然我們說中國的就業也存在著非常快的增長,但是就業的激烈程度還是比較高的。第二,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一點是很多大學生自我認識不是很清楚,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畢業后應該做什么。現實的殘酷和社會的多變會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強烈的振動。面對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面對屢屢受到的挫折打擊,一些大學生會覺得茫然不知所措對此,學校應該適時進行畢業前教育和擇業指導,提前開展針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啟發和引導他們正確看待社會現象,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幫助他們學會推銷自己,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先就業、后擇業。平靜對待求職中的失敗,是他們以良好的心態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大學生心理障礙問題探析與調適的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常見心理障礙的調適04-30
論大學生心理障礙及其調適04-28
大學生心理問題探析04-28
農村貧困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及調適04-28
大學生常見就業心理問題及自我調適04-30
大學生心理障礙表現成因及對策探析04-30
探析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05-01
大學生擇業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及調適04-29
試論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表現與調適04-29
大學畢業生擇業的心理障礙及調適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