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公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工學論文
摘要:經濟的發展需要公路交通、鐵路交通等多方面交通的支持。公路交通作為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對于行車安全性、行車舒適性等有著重要影響。尤其公路與橋梁連接處跳車現象,嚴重影響行車安全。減少橋頭跳車現象,一方面要從施工方面著手,嚴格控制施工質量,減少跳車現象。另一方面要根據工程地基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施工設計,減少地基沉降,從而減少橋頭跳車現象。文中針對橋頭跳車現象進行了分析,并對公路與橋梁連接處施工設計進行了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公路與橋梁連接處;設計;橋頭跳車
公路運輸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運輸形式,其建設質量對于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行車安全性及舒適性是驗收公路施工質量的重要指標,行車安全性及舒適性主要由施工中瀝青路面的平整度及橋梁連接處施工質量所決定。橋頭跳車現象是我國省級以下公路常見問題之一,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路路基沉降與橋梁地基沉降系數不同所造成。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國公路橋梁建設施工單位及研究人員不斷對公路橋梁連接處的設計與施工進行研究,找出了橋頭跳車現象的解決辦法。為了更好的分析公路與跳梁連接處的設計與施工,首先要對橋頭跳車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找出解決辦法。
1.公路與橋梁連接處“跳車”現象的原因分析
找出公路與橋梁連接處跳車現象的原因是解決跳車現象的關鍵。產生公路跳梁連接處跳車最主要原因有不均勻沉降、剛度突變和車速與車輛本身的抗振性能等幾個方面。其中以不均勻沉降為最主要原因,我國公路路況調查顯示,產生公路與橋梁連接處跳車的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柔性道路與剛性結構物之間的連接處發生不均勻沉降,產生錯臺所致。找出原因,然后根據這一原因進行相關的調整,調整設計方案,施工方案等,才能最終解決這一影響公路行駛安全性的跳車現象。
2.針對公路與橋梁連接處跳車現象的施工設計
剛性結構的橋梁與路基、路面的組成材料、剛度、強度、脹縮性等存在差異,且橋頭連接處受力時易形成集中應力,在車輛荷載、結構自重、自然因素作用下,橋梁與道路同時發生沉降,但兩者的沉降量有很大差異,道路的沉降量遠大于橋梁的沉降量,形成錯臺,導致行車時發生橋頭跳車。針對這樣的情況,在施工前的設計階段,要詳細勘測路基情況,針對軟土路基、凍土路基等不同路基進行不同的工程設計與施工設計,解決橋頭跳車現象。
2.1針對橋臺與路堤間的沉降差導致橋頭“跳車”現象的原因分析與設計
傳統公路與跳梁連接處的施工中,在橋臺施工中其基礎一般都作了加固處理,沉降量很小。建成后的橋臺沉降可視為零。而路堤填土因其固有的壓縮續變性質,即使經充分壓實也難以避免因土基固結等因素造成的沉降,需待通車較長一段時間后才能趨于穩定。臺后路堤的沉降量主要由天然地基沉降和填土沉降兩部分組成。在路堤自重和車輛垂直荷載及沖擊振動荷載作用下,路基填料逐漸被壓縮,孔隙率降低,密實度逐漸增大,從而在一定期限內產生路堤填土沉降。針對這樣的情況在設置橋涵構造物應允分考慮臺背填方路基的地質情況、填方高度、路堤長度、填料來源及路堤沉降等問題,選擇恰當的橋涵位置、跨徑及橋臺后部防護工程,盡量避免大河面小跨徑橋涵。通過科學的設計減少橋頭跳車的情況發生。
2.2針對排水不暢及填土流失,連接部路基沉陷導致橋頭“跳車”現象的設計重點
在橋涵與路堤的連接部位存在的縫隙,雨水會沿縫隙滲透,下滲水對橋臺對土類填料易產生浸蝕和軟化,特別對填方體壓實不夠,易產生侵蝕和軟化,降低強度,導致填方體變形。在外部車輛荷載沖擊作用下,必然造成橋頭路基沉陷。針對這樣的情況,在工程設計初期,要詳細勘察路堤情況,針對路堤情況進行公路排水設計,通過科學化的排水設計,減少填土流失,減少路堤沉降,減少橋頭跳車情況的發生。 2.3采用新的施工設計方法,杜絕橋頭跳車現象
試驗表明搭板設置可以使在柔性路堤產生的較大沉降逐漸過渡至剛性橋臺上,使車輛通過時跳躍現象大為減少。因此在施工中是要注意橋臺搭板的設置。同時為了避免二次跳車現象的出現應在搭板的尾端加設一段淺埋的變厚式埋板,其長度一般取3~5 m,對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可將與搭板連接處的路面板改為變厚式板。當然影響影響路面橋涵連接質量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這還需要根據工程實際施工地點的地質情況判斷而定。通過對工程的設計改革,以及施工方式減少橋頭跳車現象。
2.4公路與橋涵連接處的設計標準分析
目前我國路橋分別有各自的設計指標,這就導致兩者之間的差異使得連接處容易出現“跳車”現象。根據《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規定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的容許工后沉降為:橋臺與路堤相鄰處≤10cm,一般路段≤30cm,兩者不同。設計時對橋下地基地質研究比較仔細,往往是將橋臺基礎置于承載力較高的土層上,并對基礎進行布樁或擴大基礎等予以加固處理,故沉降量較小,而臺后填方段地基未進行加固處理,碰到軟土又難以處理徹底,引起土基固結壓縮,產生沉降差。根據觀察和對駕駛人員的調查表明,在高速公路上,當錯臺超過1.5cm時,就會出現跳車。 因此,在對應兩者的設計時必須考慮到這一點,針對兩者的差異進行必要的分析,充分考慮到可能使連接處產生“跳車”的因素,在設計時將這個可能降至最低。
3.關于已經產生橋頭跳車現象連接處的修復設計與施工重點
加強路基控制是解決橋頭跳車主要控制措施之一,在進行施工前要對施工方式方法進行有效的設計,以減少路基沉降、、提高路基剛度,減少橋頭跳車現象。通過對臺背回填處理施工方式、臺背回填壓實方式、回填材料的選擇與設計等方法,減少公路與橋梁連接處跳車現象。對于已經產生跳車現象的橋梁連接處,可以采用新的修復方法進行修復,但是在進行修復前還要對連接處的修復進行一定的施工設計,以保障修復效果。利用現代修復技術可以有效的修復“橋頭跳車”,“混凝土注漿加固臺背填土快速修復技術”是修復技術中比較成熟的一種修復方式。“混凝土注漿加固臺背填土快速修復技術”是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加拌水泥而成的漿液,在跳車的橋頭50米至70米處即開始打上間距為1.5米至2米的梅花樁式孔,每個孔直徑約7.5厘米,深度從十幾米至二十幾米不等,再向孔里灌注這種新材料漿液,以增加土質強度,增強地基的承載力。針對路面沉降情況的不同,梅花樁式孔的深度、距離、孔徑都不相同,要根據勘察結果進行設計,計算各階段的應力,最終確定修復方案。
結論:
公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跳車現象是我國公路常見病害之一,對于跳車現象的防治,一方面要從設計著手,通過對勘察數據的詳細分析,確定最佳施工設計方案,減少路基沉降,減少跳車現象。另一方面要從施工著手,通過對施工過程中各個質量控制點的控制與加強,確保施工質量,提高路基、橋臺的抗壓能力。同時還要對施工各個階段的施工方式方法進行設計,通過合理的施工設計,確保施工質量。通過多方面的有效結合,減少公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跳車現象。
參考文獻
1.劉佳 《公路、橋梁設計與施工》建筑資訊2007.12.
2.江波 《公路與橋梁工程病害防治及檢測修復實用技術大全》1999.7長春出版社
3.王輝 《公路與橋梁連接處的施工設計》 橋梁工程 2007.9
4.白欣 《公路施工設計與施工新技術》 交通科技信息 2006.9.
5.童維加《公路與橋梁驗收手冊》 西安建筑科技 2006.1
【論公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工學論文】相關文章:
道路與橋梁連接處的設計與施工04-28
論公路橋梁景觀設計05-01
論工業設計批評準則類別工學論文04-30
論公路橋梁的養護及管理05-01
論公路的超速設計05-03
論析道路與橋梁的超限運輸論文04-30
工業設計與信息設計的工學論文04-30
淺析公路橋梁設計及應用04-30
淺談公路橋梁的防震設計05-01
論析道路和橋梁的超限運輸論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