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中等學校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論文
摘要:目前中學德育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偏差,甚至還有缺漏,我們思想品德課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樹立新理念,善于運用多種手段,豐富和深化教學的內容,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德育教育的主陣地作用,培養德才兼備的創新人才。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德育教育;因材施教;情境教學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對中學德育工作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導學校加強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工作。各類學校在德育工作方面確實也盡了極大的努力,想了不少辦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總體效果還是不盡人意,學生的行為習慣、道德水準、思想觀念、紀律、法制意識、集體主義觀念、理想、奉獻精神等方面或多或少還有偏差,有的甚至還有一些嚴重的缺漏。
面對這樣的局面,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如何反思在作為學校德育主陣地的課堂教學當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扭轉這樣的狀況,是我們責無旁貸的義務。本人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更好地發掘德育教育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接受德育教育
春雨潤物細無聲,此時無聲勝有聲。課堂上教師不應該因學生的違紀而大動肝火,而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接受德育教育。教師希望學生做什么、如何做,或是不希望學生做什么,都應根據需要給學生一個“信號”,使之能迅速覺察,心領會神,并按老師的意圖行事。例如,當課堂上發現個別學生不專心聽講、不遵守紀律時,教師不必大發雷霆,公開停課批評學生,而是邊講邊走到該生身旁,或悄悄給他使個眼色,或暗暗指指他的書本,或輕輕敲敲他的桌子,或隨機應變地設計一個問題要求該生解答……這種委婉的暗示法,既能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感到教師對他的關懷和愛護,又不至于分散全班學生的注意力而影響教學,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學效果。又如,一次思想品德課上,我發現有個男生伏在課桌下看言情小說,我既沒有當著同學的面收他的書,也沒有嚴厲地批評他,而是委婉地說:“思想品德課每周才兩節,多寶貴,挪做他用,多可惜呀!”不一會兒,他就自覺地抬起頭認真聽課了。這種巧妙地暗示批評法,不僅使學生覺得有面子,而且能使其對老師心存感激,這對學生的成長很有裨益。
二、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接受德育教育
作為成功學的載體,思品課教學以往多采用“以知識為核心”的教學行為,它往往停留在空洞的說教上,顯得膚淺和蒼白無力,造成了學生不喜歡甚至厭倦思品課的狀態。實際上學生不喜歡的只是脫離他們實際和現實生活的刻板的教學方式。新課程改革在實質上就是要把德育課教學深入到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現實生活中去。教學實踐中,教師積極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智育因素、情感因素,靈活運用一首詩、一個故事、一句格言、一張圖片、一段視頻,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加上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啟發誘導,從而有效地控制和調節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開放的教學情境中體驗“我能行”,達到增強自信心、開啟心智、陶冶情操的最佳境界。
三、讓學生在不同的年齡接受不同的德育教育
因材施教效果好。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心理特點,不同的年級也有其獨有的特點。針對不同年級的教育教學目標,教師應努力尋找“優化”的突破口。七年級通過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和行為表現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抓住學生帶有普遍性的典型思想和身邊的典型“小事”,通過小組體驗、感悟、交流,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優良品質。八年級推廣“案例教學法”,突破教學重點,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法律意識,將自覺學法、懂法、守法、護法落實在行動中。九年級結合實際生活中黨和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的熱點組織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和信念,增強社會責任感。例如,我在講授七年級思想品德“磨礪堅強意志”這一課時,我提前布置學生按自己的意愿分成兩個大組,每個大組按照組長的要求先行搜集有關的材料,準備課堂上辯論“挫折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通過論辯,使學生認識到挫折是強者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最后由兩個組的組長各說一句有關的名言以強調本組的觀點,主持人用羅威爾的名言結束辯論。我還根據新編教材的內容特點,在講授每一項目的過程中,非常重視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如:荀子的名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等,因七年級學生的知識不是很豐富,對有些名言警句的本意不一定理解得透徹,這就需要教師講解清楚。這些富有哲理而優美的詞句,我采取了教師講解、學生朗讀并課后抄錄、深入體會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四、讓學生在關注時政新聞的樂趣中接受德育教育
關心時政,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關心時政、發表評說,可以增強愛國熱情。近幾年,由于中考、高考都有時事政治的內容,我平時上課時也注意結合時政,關于“時政”教學我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一是每節課均設五分鐘新聞發布,指導學生學習新聞、評析新聞。二是利用活動課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如:2010年5月1日,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開幕,針對這一鼓舞人心的大事,我組織學生討論:我國作為一個舉辦世博會的發展中國家,說明了什么?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作為當代的中學生你打算怎么做?為了證明自己知識面廣,學生在課后積極上網搜集資料,看新聞、讀報紙、做筆記、寫感悟,進行充實。有時活動課上,小組與小組、個人與個人,常常會發生爭論和“爭吵”,氣氛熱烈。經常有同學提出新的問題,從新的角度來探討主題,整個課堂出現多次討論高潮。最后,老師點評,對學生的討論進行肯定、糾正、補充、升華。這種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夯實了基礎知識,豐富了時政知識;拓寬了視野,活躍了思路;培養了提出問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育了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有助于學生培養積極的愛國情感,培養自信、自立、自強的優秀心理品格。
五、讓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接受德育教育
通過不同形式的課堂教學,諸如探索發現、情境激發、自由討論等,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思考、探究知識、展示才能的空間,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獲取、應用知識,使其心智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種教學形式是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最好契機,我在教學中創設了“情景劇場”“熱點評說”“學生論壇”“模擬法庭”等形式各異、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進而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通過創設“情景劇場”這種開放性教學形式,巧妙地設計模擬實驗教學情景,把一個個鮮活的材料改編成動人的故事,開展情景表演,使教學內容從靜止的紙面上站立起來,引導學生在愉快輕松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能力。通過“模擬法庭”這種開放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課前由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征集案例,積累材料,再由師生共同進行篩選,選取與學生實際聯系緊密、最能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典型案例送少年模擬法庭審理。在收集、篩選、確定送審案例的過程中,學生接觸到許多觸目驚心的違法犯罪事例,這給缺乏法律意識的學生帶來一種精神震撼。在模擬審判過程中,他們親身體會到法律的公正無私、法制的神圣嚴明,違法必受法律的制裁。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他們在實踐中學法,在體驗中提高道德認識,激發道德情感,規范自己的道德行為。學生在模擬法庭活動中,通過自我教育得到的收獲,遠遠勝過教師在課堂上空洞、枯燥的說教。通過這種貼近生活、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開放性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探究問題的空間,不但可以使學生獲得知識,還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更使他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
總之,在新課改形勢下,我們思想品德課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樹立新理念,善于運用多種手段,豐富和深化教學的內容,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德育教育的主陣地作用,培養德才兼備的創新人才。
【論中等學校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論文】相關文章:
初論數學思想的教學功能04-30
論孔子的德育過程思想04-26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論文04-28
論孔子的美學思想及藝術教育功能04-27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導入論文05-01
論孔子德育思想的現代意義04-28
試論儒家德育過程論思想04-29
論阿多諾的美學思想對當代論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