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上海民辦高校的核心競爭力研究論文

時間:2021-09-15 17:09:49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上海民辦高校的核心競爭力研究論文

  摘 要:當前,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外部環境已發生了深刻變化。以上海地區為例,借鑒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探討了民辦高校作為經濟社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組織,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國際化以及教育需求多樣化的背景下,分析其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和特征,對上海民辦高校競爭力現狀進行分析,為培育和提升上海民辦高校的核心競爭力,提供有益的借鑒。

上海民辦高校的核心競爭力研究論文

  關鍵詞: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資源;能力

  1 制約上海民辦高校發展的外部環境因素

  1.1 面臨公辦高校激烈競爭的壓力

  隨著教育成本分擔政策的出臺和收費限制的放寬,也都在積極拓寬高等教育領域。這就使得公民辦高校辦學層次和趨向相同,搶占同類教育市場的正面競爭將不可避免。

  1.2 上海本地生源數量的日益減少

  受人口結構變化的影響,上海高等教育的適齡入學人口正呈逐年減少之勢,這勢必對上海民辦高校的生源數量與質量造成較大影響。

  1.3 高等教育買方市場的逐步形成

  隨著高校數量的增加和招生規模的擴大,精英高等教育逐步轉變為大眾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市場也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造成民辦高校面臨考生選學校而非學校選學生的嚴峻的競爭局面。

  1.4 新型高等教育形式的不斷涌現

  高等教育形式日趨多樣化,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除了先前的函授教育、電視大學的學歷教育外,又出現了遠程高等教育,這必然加劇各類高類教育機構為追求自身利益而進行的競爭。

  1.5 公平待遇未全面落實

  在實際運行中,民辦高校的“國民待遇”也未得到全面落實。如民辦學校的教師轉到公辦學校任教,其教齡、工齡還不能連續計算等。

  1.6 傳統觀念的不利影響

  由于民辦高校的辦學歷史較短,因而社會傳統觀念使得民眾對民辦高校的認識片面化,更愿意選擇就讀公辦高校。民辦高校的成熟發展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它的知名度、美譽度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民辦高校必須在長期發展中,通過自身的努力提升競爭力。

  2 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概念以及構成

  2.1 核心競爭力內涵與特征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提出了著名的“核心競爭力”概念,認為組織的核心競爭力是組織中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多種技術流派的學識或知識。具體說來,核心競爭力具有價值優越性、異質性、難模仿性、不可交易性、延伸性和難以替代性等特征。

  2.2 高校核心競爭力的界定

  根據高校自身的發展特點,高校核心競爭力是指高校積累性學識,特別是關于高校資源、知識、能力交融互補成一體化的獨特整合性能力,此優勢能力使高校品牌具有了較強的影響力和控制力,能為高校帶來較高的社會名望和學術聲譽。

  2.3 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構成

  由于高校所追求的不是利潤最大化,因此它的核心競爭力構成要素也同企業略有不同。作為傳播知識、創造知識和培養人才、進行學術研究的教育機構,高校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要素主要是資源和能力構成的綜合體。

  (1)資源。高校資源的差異,是導致高校之間可持續競爭優勢差異的重要原因。高校的關鍵資源,包括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兩個方面。高校的有形資源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信息、學科專業等資源。

  (2)能力。它是指高校高效率、高效益地協調和運用各種辦學資源,并在高校競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基本能力。這種能力主要包括整合能力、辦學能力和創新能力三個方面。

  3 上海民辦高校競爭力現狀

  3.1 人力資源:師資隊伍建設難

  一支高素質穩定的教師隊伍是學校不斷發展壯大的保障。目前民辦高校的師資隊伍有這樣幾個特點:①以兼職教師為主。②全職教師普遍年輕,缺少中年骨干教師。③教師中短期行為較多,民辦高校在用人機制上尚未完善。

  3.2 財務資源:辦學資金籌措難

  資金是民辦高校生存發展的基礎。民辦高校在我國剛起步要想在高校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必須高投入、高起點,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爭取更大的發展。目前上海大多數民辦高校是靠自籌資金發展或是社會相關機構和熱心教育事業的個人集資。資金的缺乏嚴重制約了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

  3.3 物力資源:硬件設施的'配套有待改進

  由于資金緊缺,學校在投入資金擴建校舍,購置辦學設施上,往往未能有長期規劃,在辦學之初,往往靠打游擊戰,租借別校的教室設備上課。在學校的后續發展階段,往往又由于購置硬件及軟件設備缺乏通盤考慮,不能物盡其用,最大限度地發揮物力資源的作用。   3.4 信息資源:信息化平臺整合難

  大多數上海民辦高校處于信息化建設的初期發展階段,這些高校雖然開通了教務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等等,但是部門間各自為政,信息缺乏有效共享、應用缺乏有效集成、用戶缺乏統一接口、數據標準不統一,這些障礙地導致了一個個的信息孤島形成,給教學科研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3.5 學科、專業資源:設置趨于雷同

  民辦高校單純注意專業數量的增加,不注意特色專業的建設,由于民辦高校不注意考慮形成自身特色,不顧自身辦學條件、師資水平,一窩蜂地追隨社會熱點,造成民辦高校專業設置雷同,教育資源的使用率低下。在專業設置方面往往傾向于辦成本較低的專業,如文科類專業和其他實驗設備要求較少的理工專業,如財經類、外語類、信息與計算機類、工商管理類專業等。

  3.6 無形資源:品牌與聲譽較難形成

  上海一些民辦院校已認識到品牌建設的重要性,但對品牌的理解往往出現偏差,認為加強了師資力量、拓寬了專業設置、解決了學生就業就是品牌。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民辦高校是否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否確立一個科學的、個性化的辦學理念,是否擁有本土的、積極向上的大學文化、大學精神,這才是品牌建設的關鍵所在。

  3.7 能力:持續的創新能力未形成

  上海民辦高校與傳統意義上的大學相比,它的歷史包袱少,機制也靈活,從體制上來本身就是一種創新,但是畢竟目前上海民辦高校的師資、教學設施和教育水平、科研水平還無法與國內外著名大學競爭。因此,上海民辦高校要形成可持續的創新能力,還必須從制度創新、觀念創新、教學創新等方面進行深入思考。

  4 上海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提升

  4.1 明確自己的市場定位

  上海民辦高校必須努力形成自身特色,面向市場,適應需求,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準確地進行學科定位,合理地設置專業結構。部分規模小、辦學力量薄弱的學校可考慮形成自己鮮明的教育特色,可以憑借設置市場緊缺急需的專業,形成某種人才的相對壟斷的供給,樹立自己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進國外先進的課程、教材、教育方法等,在公眾中形成“小而優”、“小而精”的形象,為自己尋找到適宜的發展空間。

  4.2 構建敏捷的市場反應機制

  擁有市場始終都應是上海民辦高校努力的方向。對于市場的變化能否及時做出反應和積極應對,將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相對于公辦體制,民辦體制有更大的自主權,適應市場變化的應對能及時決策。同時,民辦體制有更大的靈活性,沒有上下左右更多的制約,便于對市場快速反應。

  4.3 建立靈活的內部管理機制

  盡管上海民辦高校存在著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克服的問題與弊端,但在建立靈活的內部管理機制方面卻更具有自身的優勢。民辦高校可以在用人機制上更具靈活性,根據社會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專業方向,不受現有辦學模式、管理體制的約束,進一步加強對人、財、物、事的動態管理。

  4.4 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師資隊伍

  就民辦高校而言,可持續發展的師資隊伍至少具備以下三個明顯特征:

  (1)具有足夠數量且相對穩定的專職教師隊伍,專職、兼職教師保持合理的比例。

  (2)要有一個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的年齡結構。

  (3)以學科為單位,形成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知識素質結構。

  民辦高校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必須加大人力資源的投入,大力引進中青年教師,形成一支以專職教師為核心,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的專兼教師隊伍,創立自己的教學和學術品牌。

  參考文獻

  [1]@左相國.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分析[J].中國治金教育,2003,(5).

  [2]@宋東霞,趙彥云.中國高等學校競爭力發展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3,(12).

【上海民辦高校的核心競爭力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會計視角下的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論文10-07

策劃編輯的核心競爭力論文02-24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措施論文10-10

研究生個人素質是核心競爭力12-06

個人素質是研究生的核心競爭力12-04

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購并整合研究08-16

前提高校核心競爭力論文02-07

中國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研究07-14

核心競爭力與核心業務 -管理資料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