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和方法論文(精選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和方法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和方法論文 篇1
內容摘要:
文學教育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審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文學的素養,讓他們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與寫作經驗,從整體上達到提高語文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
審美能力、途徑、方法
文學欣賞是一種充分的情感激活,是一種人文意識的呼喚,應求得參與者千姿百態的感情自然融合。要獲得淋漓盡致的體驗和表達,讓受教育者進入主動學習狀態,形成極其活潑的局面,一瞬間讓其興趣飛揚起來。感悟、感動、聯想、想象、快樂、痛苦等諸多因素全部迸發出來!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語文教學中體味文學的藝術魅力,將美育滲透于課改實踐之中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美育卓越的教育品質將成為教育進步的標志,成為弘揚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質、造就創新人才、推進先進文化、發展社會文明的一個根本因素。
那么,在語文課文學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美育滲透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感受自然美,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對于養育自己的大自然會產生深深的眷戀,人們愛它的天姿麗色,更愛它的風采神韻。因而,異彩紛呈的自然美成為作家重點描繪的對象。高中新教材在表現自然美這方面是極其廣泛、豐富的。它的范圍從“楊柳依依,雨雪霏霏”到“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從千古絕唱的赤壁到風光秀美的康橋,從悠長悠長的雨巷到古色古香的北京胡同……它的內容從“桃之夭夭”的春天到“碧云天,黃花地”的秋天,從“一覽眾山小”的古老泰山到“采菊東籬下”的美麗田園,從“我的空中樓閣”到“荒涼寂靜的地壇”……既有雄偉壯麗、險峻奇特之美,又有幽深靜雅、明媚秀麗之美。在作家經過加工的“第二自然”更是妙筆生輝。《荷塘月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朦朧、淡雅、恬靜的月下荷塘,現實中我們又能否看到?但現實中我們又能在哪里找到這樣的所在?我們在閱讀欣賞寫景美文時,應引領學生融入大自然的懷抱。
二、鑒賞社會美,凈化心靈,提高修養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語文具體內容出發,把握時代脈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美的事件和美的心靈來陶冶學生情感。例如《岳陽樓記》中所表現出來的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可以培養學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我與地壇》中所表現出來的母子情深,可以培養學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社會親情美;《〈指南錄〉后序》所表現出來的矢志不渝的愛國愛民,可以培養學生“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社會節操美;《庖丁解牛》《都江堰》所呈現出來的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善于思考的社會智慧美……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收集有關材料進行分類整理,相互傳閱;還可以寫心得,寫讀后感,相互交流,或組織學生到名人故舊游覽,領略名人風采。
三、品味藝術美,提高才情,展示才華
藝術美是自然美和社會美在文學作品中的反映,是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是美的高級形態,讀著充滿藝術美的作品,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甚至產生新的聯想和想象。藝術美就內容而言是形象美、意境美,就形式而言主要是結構美、語言美。
“形象美”中的“形象”是指典型形象,即那些帶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會本質的人物形象。無論是魯迅筆下的阿Q還是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無論是《柳毅傳》中美麗善良的小龍女還是《西廂記》中多愁善感的崔鶯鶯,都是鮮活可感的起點。
“意境美”能產生詩情畫意的`效果,啟發我們產生聯想和想象,讓人產生身臨其境、余味無窮的感受。如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表現的安謐恬靜的意境真是令人陶醉,詩人僅用40個字便展示了一幅清秀的山水畫:秋雨過后的傍晚,空靈寧靜的青山,柔和皎潔的月光,清澈的泉水,翠綠的竹林,浣紗歸來的少女,漁歌唱晚的小船……真是詩情洋溢、畫意盎然。
結構美、語言美也是文學作品中的“靚點”,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表達的藝術。學生在品讀優秀的文學作品時可以感悟到屈原的浪漫、杜甫的沉郁、柳永的婉約、蘇軾的豪放,可以體味到魯迅的深刻、朱自清的清新、徐志摩的纏綿、舒婷的真摯,因為文學大家的靈動妙語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人感受到語言美產生的巨大藝術魅力。
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和方法論文 篇2
摘要:
音樂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生活,陶冶情操。當前高中課時緊張,學生思緒總是被高度繃緊,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應試教育教學體系下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緩解學生壓力,教師應該在學生音樂審美、鑒賞方面多下工夫,幫助學生建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心態。
關鍵詞:
高中音樂教學;培養;審美能力
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繁重,學生學習壓力大,這時如果學生對于音樂具有一定的審美和享受能力,其可以有效的環節學習壓力,促進學生綜合水平能力的提高。當然教師應該在音樂課堂要積極實行一些有利于學生積極心態塑造的情境,讓學生在怡然自得、無壓的環境中充分的釋放自己。
1、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認識,使之充分體會音樂情感
音樂類型至繁多,要想讓學生對音樂具有一定的感知審美能力,首先要讓學生對于音樂的分類較為熟悉,從學生對音樂認識方面著手逐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為純音樂和有歌詞的音樂,向來學生比較樂意傾聽有歌詞的音樂,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上來看,教師應該授予學生正確認識音樂的觀念。音樂教育的本質是鍛煉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鑒賞能力,以期能與音樂人引起感情上的共鳴,以便達到陶冶情操,深化情感的目的。因此,教師從純音樂中逐步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的組成,如:節奏、樂器和旋律等,讓學生在不摻雜其他外圍因素的前提下不斷的具備對音樂的感知審美能力,同時對純音樂的選擇應該具有可高度審美鑒賞的特點,幫助學生能夠順利理解曲者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的情感在音樂中淋漓盡致地達到共鳴。讓學生在領會了音樂的形式和組成的前提下,教師在再將學生對音樂審美的觸角引入到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的領域,讓學生在傳統的古典音樂中尋求一些歷史典故,從音樂中豐富中國的文化思想。教師應該讓學生對于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進行一個對比,如《高山流水》和《菊花臺》進行對比,從而沖擊學生對音樂認識的層面,為整個音樂體系的鑒賞奠定審美的基礎。
2、注重音樂課題導入,豐富學生審美角度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滲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當前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重音樂課題導入,全面豐富學生審美角度。好的音樂課題導入是將學生思維順利牽扯到本節課的關鍵所在,學生只有能夠將思緒充分的融入到當前的音樂氛圍,才能進一步的培養學生高壓的審美情操,對于塑造學生的真、善、美的性格的養成具有顯著功效。首先對與課題引入的音樂要具有啟發性和深刻性。例如:可以引入《歐洲民間音樂》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充分地運用多媒體播放一個相關的歐洲民間場景的音樂,其畫面要與此音樂盡可能表達的感情要切合,同時畫面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這樣首先可以在視覺和淺聽覺上可以全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應該傳輸學生關于歐洲國家一些音樂的文化背景,讓學生能夠具有一定的音樂背景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此音樂的認識,讓學生能夠在對歌曲的旋律、節奏、速度和力度上進行充分的把握,從而呼喚起學生對歌曲的情感。再如:在學習《碼頭工人歌》時,教師應該尋找一段關于生活在改革開放時代的音樂背景資料,讓學生對于音樂描繪的場景具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從而學生在了解相關背景條件下能夠深刻體會人們當時手的壓迫和反抗斗爭的情感,不斷啟發學生學生對于音樂審美的切入點。
3、培養學生鑒賞能力,提升聯想想象能力
鑒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而聯想是學生能夠針對自己的生活體驗或者見過的生活場景,幫助學生與作者所表達出的感情達到共鳴。經研究表明,要想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對不同類型音樂的鑒賞能力,讓學生了解不同類型音樂所具有的構成形式,如歐美音樂、音樂主義、交響曲、合唱、浪漫曲等,讓學生能夠主動去挖掘教材音樂的獨特感染氣質,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具體的曲目去培養學生對音樂場景的想象能力,以情帶聲,以聲傳情,以便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例如,格羅菲的《大峽谷》一曲,教師應該先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作品旋律對于學生聽覺上具有怎樣的沖擊,學生很容易感受到音樂的旋律中充斥著電閃雷鳴、風雨漂泊的景象,教師指導學生意識到強弱剛勁有力的對比,對于整曲音樂的表達方式上具有怎樣的作用,通過這樣對學生聯想、想象方面的刺激,并通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悶雷滾動聲交織而成的風聲雨聲,豐富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能力。通過聯想讓學生能夠充分的感受到作品的意境所在,使學生能夠在音樂的音色、力度上不斷感受作者在制作時所具有的情感,以便使學生對音樂鑒賞具有一定的方向,并能夠充分通過想象來體會欣賞,從而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同時教師在學生對于音樂的精神美過程不要過多的干預,讓學生的情感能夠自由流露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審美能力的培養是我國教育體系的必要組成也是素實施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應該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觀念,讓學生能夠在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的情況下有效陶冶情操。
參考文獻:
[1]張永芳.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與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D].山東師范大學,2011.
[2]王夢雨.高中美術欣賞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D].天津師范大學,2011.
[3]陳寧.淺談如何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1:168.
[4]崔宏.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考試周刊,2016,63:170.
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和方法論文 篇3
摘 要:
在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一個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欣賞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感受藝術、感受美,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應該成為初中美術教師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
美術;審美;能力;培養;興趣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是羅丹說過的一句名言,由此可見審美能力的重要性。在當前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教學重點之一。美術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感受藝術、感受美,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一、增強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對于初中生來說,一些美術作品的學習需要教師事先通知學生做一些準備,讓學生對作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學習。例如,2012年人教版美術教材中有《江山如此多嬌》的中國畫,要理解這幅中國畫,對初中生來說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前就對這幅作品進行一些相關資料的查閱,讓學生充分做好課前預習。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及網絡等多種途徑去查閱相關資料,借此激發學生對作品的欣賞興趣。做好準備之后教師再在課堂上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更深一步地了解作品的主題和內涵。此外,教師還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藝術。在生活中有很多美的東西,學生通過觀察生活,會感受到更多不同的美。例如,欣賞《在激流中前進》的油畫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現實中的河流進行觀察,感受其特點和氣勢,然后再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勞工。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熱情更加高漲,進行欣賞時就會更加深入和深刻,進一步體會其中雄健的'筆觸以及船工們齊心協力的精神,學生的審美能力會更進一步提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生的美術學習來說同樣如此。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就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情境,培養正確審美觀
對于美術教學來說,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結合教材與實際創設相關的情境進行教學。不僅要聯系生活,還要運用一定的手段來渲染情境。這就要求初中美術教師善于聯系生活并且挖掘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情境的創設,同時還要運用音樂、文學等輔助工具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讓學生感受藝術作品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例如,在進行“裝點我的居室――體驗印刷的樂趣”一課的學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增強趣味性和應用性,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材料發揮想象進行制作,制作完成之后進行作品的展示,讓大家互相欣賞點評,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讓學生善于分辨美丑,并在創作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完善和提升,讓學生感受到美術的快樂氛圍。再如,進行《米洛斯的維納斯》作品欣賞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人體繪畫作品的人體之美以及人的內在活力,引導學生積極健康地理解人體繪畫作品,用正確的態度欣賞美術作品,辨別美丑。對于初中生來說,有些美術作品確實過于難懂。所以,教師應該善于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感受藝術美,了解美的內涵與真諦。唯有如此,初中生才能更好地學習美術。
三、欣賞作品,展開科學評論
要想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對美術作品的欣賞以及臨摹是必不可少的。欣賞與臨摹,不能僅僅圍繞作品的表面,更應該深入思考作品的內涵、創作的年代背景、作者繪畫時的內心世界以及思想情感。例如,在欣賞《開國大典》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作者董希文的生活背景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了解作品的創作過程和內涵,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觀察作品中刻畫的典型人物的表情以及表情所反映的內心世界。這幅畫,表現了新中國開國大典的宏大場面以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通過對《開國大典》的欣賞,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中國現代繪畫藝術的特點以及成就,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愛國主義熱情,可謂一舉兩得。在初中階段,學生的美術學習主要是對作品的賞析以及對成功作品的臨摹。對于初中生來說,臨摹是一個培養審美能力以及感受藝術的魅力的過程。因此,教師既要重視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賞析,還要引導學生對臨摹作品進行科學評價,發現臨摹作品的不足并進行完善。總之,教師要致力于在這些方面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鑒賞力。
美術課是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是中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審美能力和正確的審美觀,可以使學生受益終身,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具有重要意義。而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則需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善于創設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同時注重引導學生欣賞優秀作品,并展開科學評論。只有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讓學生感受美術的魅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和方法論文 篇4
【內容摘要】
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其教育模式和人才培養戰略的較好融合,能夠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舞蹈作為訓練學生形體、豐富學生精神的一種藝術形式,能使學生充分感受形體美的魅力和精髓,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學生學習舞蹈,不僅可以提高藝術素養,促進身心健康成長,而且可以培養和提高自身氣質和審美能力。文章針對如何在高等教育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
舞蹈教學;審美能力;專業技能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同時,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內容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高等教育由傳統單一的智能型人才培養目標轉向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并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相關高校更加重視舞蹈教學的社會意義和價值。舞蹈既是一種娛樂形式,也是一種教育手段,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心態甚至是品德,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
一、通過舞蹈教學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必要性
舞蹈作為一門藝術,對于社會發展和人們內在素養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舞蹈中的動作來源于人體的運動,以人作為主要的表現工具。舞蹈中有組織、有節奏的動作能夠展現舞者的內在情感。通過千姿百態、各有特色的動作,舞蹈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個飽滿而完美的藝術形象。舞蹈具有節奏感和韻律美,筆者認為,舞蹈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肢體的柔韌性和感知美的能力。舞蹈教學應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舞蹈中所蘊含的美,并藉此安撫偶爾躁動的心靈。高校開展舞蹈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感知美和鑒賞美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辨識美、判斷美的能力。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各類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廣度大幅提高,校園中充斥各種文化,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高校學生處在人生的特殊階段,部分學生容易受外部環境和信息的影響,網絡中的不良信息也可能會對學生思維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造成阻礙。面對這種現狀,筆者認為,高校必須在教學中積極作為,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他們對自身審美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為其身心健康發展提供基礎保證。同時,這一舉措也可以促使學生養成積極樂觀的性格。
二、我國舞蹈的主要類型
中國傳統的舞蹈門類主要包括古典舞、民族舞和民間舞等。本文以民間舞、古典舞及現代舞為例進行簡要介紹。民間舞產生于人們的日常勞動和生產創造的過程中,展現了人民群眾的思想情感、生活愿景。同時,在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積累下生成的民間舞,也能展示各地獨特的地域面貌和人文風俗,對我國古代的很多生活現象和事物形象都有所反映。民間舞的群眾基礎非常廣泛,人們的生活勞動也為民間舞的生發與創作提供了源頭與借鑒。從某種程度上說,民間舞是各民族人民群眾的創作成果,其作為深受群眾喜愛的娛樂形式,是人們展示內心情感的一種手段和方式。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民間舞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身。可以看到,大部分民間舞根據社會的發展要求和發展趨勢,不斷對自身的舞蹈形式和內容做出改進,并融入社會的發展潮流,力求讓人們感受到內含的美感——民族的文化美和藝術美。因此,民間舞不僅能提升舞者自身的氣質,而且能為觀眾帶來美的享受。中國古典舞是隨著我國歷史流傳下來的,一種古老而傳統的藝術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國古典舞也對傳統的形式進行了革新,在充分迎合自身體系美學原則的前提下,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并總結出一套嚴格且規范的訓練模式和表現方法,創新了諸多動作技巧。這些變革,不但可以提升舞者自己的藝術底蘊,而且對觀眾的鑒賞能力也是一種提高,其能滿足觀眾內心對美的追求,喚起人們精神領域的魅力和生命的潛力。而中國現代舞是在傳統舞蹈的基礎上,在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衍生出的產物,其動作和表演形式更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和追求,是對青春活力的體現。不管是民間舞、古典舞還是現代舞,都屬于我國寶貴的藝術文化,都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其發展也都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三、舞蹈教學中影響學生審美能力養成的因素
(一)教師的教學素質
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較為顯著的影響因素是教師的教學素質。教師在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技能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審美知識的滲透,就會對學生審美能力的養成形成阻礙。目前而言,我國高校中舞蹈專業的師資力量并不強,甚至可以說是薄弱,科研成果和理論研究也相對較少。部分教師把大量時間投放到理論課程的教學中,卻忽視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無法深刻挖掘舞蹈的審美價值。此外,如果教師只是把教學重點放在技術教導上,忽略了對學生精神層面的教育,就會直接影響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相對單一,較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自身審美能力的提高。傳統的舞蹈教學步驟中,教師會首先進行動作演示,相對強調形體和動作的標準程度,對其中蘊含的美學價值較少探及,學生也只是學習基本舞步和動作,這樣并不利于他們審美能力的培養。例如,在進行中國民族舞教學時,教師只是強調舞蹈動作的標準性,硬性要求學生按照規范進行練習,卻不給學生主觀思考和提出疑問的機會和時間,甚至給學生設定了嚴格的學習步驟,而不是重點培養學生對美感的捕捉和感受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會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產生消極的影響。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本功,也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單一乏味、流于形式,學生無法從中感知審美的需要,更遑論審美意識的養成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融入一些輔助元素以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他們對美的需要和理解。
(三)資源條件
在傳統思想和傳統文化的長期影響下,很多高校把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投放到了學生的文化課教學中,對舞蹈教學重視不足,有的高校舞蹈教學專業甚至缺乏足夠寬敞的教學場地。資源的不合理配置,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條件豐厚的學習的平臺,成為阻礙學生提高審美能力的又一個因素。
四、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自身專業技能
根據我國當前的舞蹈教學的基本情況可以看出,舞蹈教學因不同因素的影響,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工作進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礙。如果學生無法充分感知舞蹈中的美學價值,教師的影響作用和責任則不容忽視。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起著關鍵的作用,只有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才可以充分地挖掘舞蹈中的審美元素,才能進一步有效地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此,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自身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努力引導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舞蹈功底以及其他專業技能。高校可以引進優秀的人才,定期對舞蹈教師進行培訓,強化教師對舞蹈內在精神重要性的認識。教師也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舞蹈中的藝術性和美感進行準確的分析評價,嚴格規范自己的舞蹈動作,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學生做出表率和引導。
(二)健全基礎設施,豐富課堂元素
高校需要合理配置資源,為舞蹈教學提供充足的場地條件,增加學生練習的機會。而且,高校需要正確看待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重要性。審美能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看待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態度和能力。
(三)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用人需要,必須進行必要的突破和創新,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相關教育部門和工作者需要在舞蹈教學中融入先進的社會元素和教育理念,開展多元素融合的教學模式,增加它的創新性和趣味性,讓教學不再是枯燥的過程,并且結合當下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如在進行恰恰教學時,教師講解這一舞種的發展歷程,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結合相應的圖片、文字和視頻對恰恰的特點進行說明,以強化學生的理解,培養學生的鑒賞和審美能力。
(四)科學部署教學內容
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學內容也起到重要作用。教師應該盡可能地選擇一些抒情性強,或者飽含藝術價值和情感的舞種,這樣可以更為直接全面地展示舞蹈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避免無效知識的傳遞。教師要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利用舞蹈中不同的形體、動作和姿態展示其中蘊含的美學價值,再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教師應明確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讓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同時,相關舉措也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能力,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為此,高校必須要在舞蹈教學中加大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力度,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情況和社會的變化,隨時做出調整和創新。
參考文獻:
[1]王紅梅,馬衛東.舞蹈教學中培養大學生審美能力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2).
[2]姚莉.論舞蹈教學對學生審美價值觀的培養[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7(1).
[3]溫祝英.舞蹈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7).
[4]林樹華.淺析如何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J].電子制作,2013(18).
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和方法論文 篇5
摘要:
本文分析了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針對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了探究。筆者通過結合多年經驗及本次探究,最終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夠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提供參照,使初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
關鍵詞:
初中音樂;音樂教學;審美能力
音樂課程作為學生美育的重要平臺,對于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重要作用。而在初中音樂的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這并不能通過簡單的歌唱教學來實現,而是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為目標來開展教學,這樣才會真正實現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美育的功能。我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初中音樂課堂如何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進行了探究和總結。
一、改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魅力
音樂課堂教學作為初中音樂教學中最主要的部分,因此也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主要途徑。為了發揮音樂課堂的美育功能,教師在音樂的教學中就不能僅僅教給學生必要的專業知識,而是要通過教學來感染和啟迪學生,幫助他們去發現美和創造美。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達到這一目標。首先,確立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其教學過程應該是輕松和愉快的。在初中音樂的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使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發展自己的個性,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激發和提升。其次,要重視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多進行溝通交流,聆聽他們的觀點和想法,對他們進行引導和指導,使他們充分感受音樂的魅力,并從中得到培養和提升。多與學生進行合作,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為以后音樂課堂的教學打下基礎。
二、精選教學素材,充實教學內容
初中音樂的教學,一般以所用課本為依托來進行開展,但這些內容并不能完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不能很好地達到美育的作用。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教師可以在課堂內容的選材方面基于現有課本進行拓展,使素材更加豐富、更能符合初中各個階段學生的鑒賞能力。選擇作品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由淺入深進行選材。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也會使課堂內容更加的豐富和完善。除此之外,適當融入當下流行音樂元素,比如流行歌曲等,也會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更易引發學生的共鳴。
三、重視審美感知,培養審美情趣
音樂也是一種語言,它通過聲音的形式激發聆聽者內心的情感,達到美育的目的。因此,初中音樂的教學,要以情感為基礎,以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為目標,使學生得到感悟和提升。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
1.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對所選素材進行相應的`了解,對作品的主旨,所宣揚的情懷等都要有充分的掌握。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這些內容灌輸其中,使學生通過對音樂作品的學習,能夠了解其中的思想文化內涵,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感悟能力。
2.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通過感受音樂的美,達到美育的目的。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初中學生理解和感悟能力參差不齊等現實情況,在此基礎上有目的地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培養,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再通過教師的引導,比如調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將其引入到作品的意境當中,使學生感受到音樂作品中的美,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加強文化融合,提升音樂認同
音樂也是一種文化,音樂教育同樣屬于文化教育。初中階段的學生,知識儲備并不完善,因此對音樂背后文化內涵的理解應該也不充分。因此,加強音樂教學過程中的文化融合,也是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一方面,由于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沉淀,使我國在音樂藝術的表現上獨具特色,我們可以將音樂教學與文化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來感悟音樂的內涵。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我國傳統的音樂作品,通過對這些傳統名曲的欣賞和感悟,來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同時增強學生音樂作品的欣賞能力。另一方面,我國民族眾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音樂作品,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加入少數民族的音樂作品,可以拓展學生的眼界和思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大有裨益的。
五、運用教學優勢,開展實踐活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現代科技在教學課堂中的應用,尤其是多媒體。對于音樂教學來說,通過多媒體我們可以欣賞更多的音樂作品和了解更多的音樂文化,通過多媒體創造的視聽體系可以給學生更加直觀的審美體驗,對于審美能力的培養大有幫助。為了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教學活動更加的生動,教師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音樂實踐活動,號召學生積極參與,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且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實踐活動的形式可以采用辯論賽、藝術表演等形式,不僅可以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最終使得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總而言之,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作為學生教育的重要方面,對學生的個人素質和意志品質有重要影響,應該在今后的音樂教學中得到充分的重視。針對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我提出了幾方面的對策,包括改善教學方法、精選教學素材、重視審美感知和培養審美情趣、加強文化融合、運用教學優勢及開展實踐活動等,希望這些對策的提出會對解決這一課題提供參考和幫助。也希望更多的學者參與到這一課題的研究和討論之中,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使他們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鄧靈芬.音樂欣賞,叩開學生審美能力之門---淺談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上,2013(7).
[2]黃濤.論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1(S1).
[3]陳學超.淺談初中音樂欣賞教學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5(8).
[4]顧曉麗.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5(15).
【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和方法論文】相關文章:
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論文(通用6篇)01-17
提高孩子語言能力的方法是什么04-26
如何提高學生作文能力11-09
如何建立和客戶的親和力和提高組織能力12-23
如何提高創新能力11-09
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方法01-31
教你提高抗壓能力04-27
如何提高寫作能力03-08
談提高領導績效的途徑 -調研報告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