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論文

時間:2023-05-02 13:13:29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論文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與此同時,西部地區廣大基層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缺口甚大。因此,應在市場環境下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包括思想教育上的積極引導、生涯發展規劃上的規范引導、政策扶持上的激勵引導、輿論宣傳上的典型引導、推薦就業上的全程引導以及自主創業上的適當引導。

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論文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雖然國家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政策措施保持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每年勞動力缺口仍在1300~1400萬人左右,因此,對高校畢業生有效需求的增長相對滯后,結構性矛盾突出。“十五”期間,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累計達1090萬人,年平均增幅達到27%。“十一五”期間,全國2000余所高校將有2500萬以上的畢業生需要就業,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目前我國城鄉之間、內地與沿海之間、東中西部地區之間的人才分布很不平衡,直接影響到我國社會經濟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西部地區(指西部大開發所包括的重慶、四川、云南、貴州、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內蒙古、廣西、西藏、新疆等12個省、市、自治區)現有普通高校429所,其中近三分之二為專科院校,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關鍵詞:西部地區;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引導

  西部地區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

  2006年3月,國家人事部網站發布了《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況調查分析》,分析顯示,研究生、本科生就業走勢將保持平穩,專科生就業呈現下滑趨勢。2006年高校畢業生預計需求1665044名,與2005年各地已吸納的2141233名相比有大幅度下降,降幅為22。0%。據有關部門統計,200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413萬人,與上年相比增幅達22%,整體就業形勢不容樂觀。2006年對研究生學歷畢業生的需求較2005年增長較快,增幅為30%,對本科學歷畢業生的需求與2005年基本持平,預計研究生、本科生的就業走勢將保持平穩。專科學歷畢業生的需求比2005年有大幅下降,降幅達39%,預計專科生就業走勢將呈現下滑趨勢。

  黨和政府一直十分關心與重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為此國家已出臺一系列辦法鼓勵大學生面向西部地區基層就業,如選調生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農村特設崗位等一系列辦法的出臺,解決了數萬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統計多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地區分布,可以看到基本集中在東部地區、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畢業生即使面臨暫時失業也不考慮去基層工作,特別是到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和艱苦行業以及廣大農村就業。多年來,我國東部省市吸納了50%以上的高校畢業生,而到西部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尚不足20%。

  西部地區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現狀

  導致西部地區高校畢業生面向當地特別是面向基層就業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吸納高校畢業生的能力有限,收入水平與中心城市及發達地區相比差別較大,缺乏足夠的吸引力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相比,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點少、經濟總量不大、經濟發展水平滯后。2003年末,西部地區人口總數為3。69億,占全國人口的28。6%;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2902億元,僅占全國的17%。當地的大中城市對周邊地區的帶動作用與輻射能力極其有限,貧困落后地區普遍缺乏能夠形成產業鏈條的大型企業集團,難以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收入水平與中心城市及發達地區相比,差距至少在一倍以上,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在深圳,本科應屆畢業生在企業的收入一般在2000~3000元左右,而在西部地區同樣的工作崗位上,收入僅為1000元左右。

  西部地區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口規模龐大,一些中小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存在用工不規范、不繳納社會保險等問題,挫傷了畢業生到這些單位就業的積極性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西部地區的工業底子普遍薄弱。整個西部地區的不少國有大中型企業都是在“一五”或“三線建設”期間建成的戰備型企業,且工業布局多集中于遠離鄉村的城市中心地帶。同時,西部在生產開放性方面與沿海地區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加上資金來源、運輸條件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其工業生產比沿海地區面臨更大的挑戰。隨著破產制度的全面推行,下崗失業人員的大量增加在所難免,這無形中增加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難度。由于觀念不到位與制度不完善,西部的一些中小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存在用工不規范、不繳納社會保險等問題,更是挫傷了畢業生到這些單位就業的積極性。

  缺乏區位優勢,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流動人口較少,第三產業難以發展,就業面窄西部地區一般不具備優越的區位優勢,大多遠離交通樞紐,既不臨川,也不靠海,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流動人口相對較少。流動人口較多是第三產業興旺發達的基本條件之一,若不具備該條件,僅僅依靠本地的需求,第三產業是難以快速發展起來的。本應吸納大量富余人員的第三產業在貧困地區難以有效地發揮作用,其后果之一就是勞動力就業面窄。2004年,全國592個扶貧重點縣(西部地區占366個)有81。8%的農村勞動力從事第一產業,有16。6%的勞動力外出打工,勞動力外出打工人數與打工收入增速連續兩年放慢,有近80%的勞動力從未外出打工,且2/3以上的外出打工勞動力集中在建筑業、制造業、采礦業與餐飲服務業等行業,大學畢業生想在第三產業謀得工作崗位可謂步履維艱。

  部分畢業生與家長的就業觀念存在誤區,社會輿論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如今,上了大學就等于“躍過龍門”的單向思維仍然根深蒂固,抱著讀書走仕途觀念的人不在少數。一旦形成上大學是成為社會精英的充分條件的認識,人們的就業心態就會變得狹隘。其結果,一是導致大學生普遍對薪酬的期望過高,從而抑制了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二是造成局部地區與局部行業的人才過剩,大家都希望留在發達的大城市中,都希望學習金融、會計、計算機、外語等熱門專業,因此,市場上才會出現年薪數十萬求聘高級焊工或鉗工而不可得的現象。

  引導西部地區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

  思想教育上積極引導要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西部地區高校要充分利用“兩課”教師與一切力量,積極幫助學生樹立大眾化的就業觀與成才觀。“十一五”期間大眾化就業的特點非常明顯,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將超過每年新增就業崗位900萬個的半數,同期還有幾乎相同數量的中專畢業生,高校畢業生和中專畢業生將成為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競爭者,構成新增勞動力大軍的主力。大學生不能再自認為是天然的“精英”和“天之驕子”,應該轉變思想,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否則就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部長周濟在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指出:“基層是一個大概念,既包括廣大農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區;既涵蓋縣級以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組織,也包括非公有制組織和中小企業;既包含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也包含艱苦行業和艱苦崗位。”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業一定要講透這樣的道理:基層是服務社會最直接、最現實的領域,也是最能反映中國國情的地方,基層是高校畢業生了解國情、磨煉意志、砥礪品格、增進對人民群眾感情的生動課堂,是高校畢業生經受鍛煉、發揮才智、成就事業的廣闊舞臺,基層條件可能艱苦,但艱苦的條件既能磨煉人,又能造就人。

  生涯發展規劃上規范引導生涯發展輔導旨在引導個體以更加廣闊的視野審視個人的職業選擇與職業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在此前提下對個體所擁有的各種潛在資源進行評價,通過選擇與規劃促進個體朝著有序的方向發展,以實現個人與社會之間積極有效的互動。生涯發展輔導可以幫助學生明確社會需要與奮斗目標,將個人選擇建立在社會需要的基礎上,將個人的興趣愛好特長與國家、社會、人民的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確立切實可行的奮斗目標,并為之努力。西部地區高校應將大學生生涯發展規劃輔導作為一項全程化的常規項目來抓,輔導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認識自我、了解社會。要引導學生正確分析自己的職業興趣、性格、特長、知識、技能、思維方式和方法,清楚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從而解決“我是誰?”的問題。了解社會的重點是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就業方向、不同崗位的任職要求、單位對大學生的期望等等,從而解決“我在哪?”的問題。

  2、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職業理想在職業生涯設計過程中起著調節與指南作用。大學生一旦樹立了職業理想,就會依據職業理想的目標去規劃自己的學習和實踐,并為獲得理想的職業而做各種準備,從而解決“我想干什么?”的問題。

  3、構建合理的能力結構。明確了職業目標,就要了解實現目標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初入職場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相關知識和能力的積累是成才的基礎與必要條件,生涯發展輔導要在針對學生職業目標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際動手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心理調適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創業能力等,從而解決“我該怎么干?”的問題。

  4、參加有益的職業訓練。高校組織的暑期“三下鄉”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創業活動、專業認知、畢業實習、職業資格證書考前訓練等都是很好的職業訓練形式。此外,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利用假期參加實習見習,鼓勵學生從事社會兼職工作,組織學生開展職業興趣分析測評等,都能幫助學生掌握職業技能。

  政策扶持上激勵引導為有效地激勵更多的高校畢業生自覺投身基層,國家出臺了一些政策和計劃,如加大選調優秀應屆高校畢業生到基層鍛煉的工作力度,各省(區、市)每年都要選拔一定數量的應屆優秀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重點充實農村鄉鎮和城市街道等基層單位,規定今后縣級以上黨政機關補充公務員應優先從選調生中錄用;如實施高校畢業生到農村服務計劃,在繼續落實“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的同時,明確要求從2005年起連續5年,每年招募一定數量的高校畢業生到鄉鎮開展支教、支農、支醫與扶貧工作,兩三年后,再由有關部門提供幫助,進入市場自主擇業;如大力推行高校畢業生進農村、進社區計劃,力爭用三五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實現每個村、每個社區至少有一名高校畢業生的目標,等等。為了鼓勵和支持廣大畢業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踴躍到西部、到農村工作或服務,國家還規定對參加農村服務計劃、志愿者服務計劃以及到村和社區工作的畢業生,已被錄取為研究生的可以保留學籍兩年,服務期滿后,在報考公務員或報考研究生時可以享受適當的優惠政策,并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或錄取。為了保證上述計劃與項目的順利實施,國家要求各地要從實際出發,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安排專門的經費,用于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中央財政還將通過不斷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支持基層引進所需的高校畢業生。對到西部縣以下基層單位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的畢業生,可實行來去自由的政策,戶口可以留在原籍或根據本人意愿遷往工作地區,工作滿5年后,根據本人意愿可以流動到原籍或除直轄市以外的其他地區工作,凡落實接收單位的,接收單位所在地區應準予落戶。通過這些激勵政策,可有效地激勵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投身基層。

  輿論宣傳上典型引導要營造有利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輿論氛圍和校園環境,輿論宣傳要典型引路,通過典型宣傳的輻射示范作用,以點串線,以線帶面,爭取在短期內形成積極的導向。可邀請在基層單位工作取得成功的校友回校巡回演講并與大學生座談交流,也可邀請校外知名人士與大學生交流對話,暢談理想與人生,探討成才與成功之路,可將優秀畢業生的事跡通過各種校園媒體進行宣傳,還可組織文藝晚會、發倡議書等,努力營造有利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輿論氛圍。

  推薦就業上全程引導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要靠市場,靠全程化引導,引導與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全程化的市場服務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有平臺。要加強與基層用人單位的聯系,及時搜集整理基層單位用人信息,充分利用各種傳播途徑使畢業生便捷地獲取用人信息,特別是要利用網絡幫助畢業生獲取信息并直接與用人單位對接洽談。應定期舉辦校內招聘會,請基層用人單位到校與畢業生見面,招聘畢業生。同時,應選擇有實力的公司、企業、中小學校等單位建立大量的教學實習就業基地,使學生得到實際崗位的實踐與學習機會。還要將基層用人單位的要求及時反饋給學校,為學校專業建設、培養模式、課程結構的調整提供依據,使學校真正培養出基層需要的人才。

  2、有指導。首先,要及時將中央和地方以及學校面向基層就業的有關政策向學生特別是畢業生進行宣傳。如志愿者選拔條件、服務年限、生活補助、報考公務員與研究生能享受的優惠條件;到非公企業工作的職稱評定、工齡計算、保險費繳納;自主創業的注冊資本注入、創業資金小額貸款、稅收優惠、各種證照、管理費用優惠政策等等。其次,要對如何寫求職信與簡歷,如何做好面試準備,怎樣應對面試,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求職技巧進行指導,條件允許的高校還應開展一對一的指導,特別是對貧困生及想面向基層就業的學生要多一些幫助和指導。

  3、有反饋。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后,學校要以各種方式提供后續支持服務。如定期到用人單位走訪,了解畢業生工作、學習、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存在的困難,同時要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聽取用人單位對學校培養目標的意見與建議。總之,要使畢業生感受到學校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

  自主創業上適當引導自主創業是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的一個方面,是一種高層次的就業形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21世紀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指出:“畢業生越來越不僅僅是求職者,而首先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高等學校必須將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可見,創業不是一種被迫無奈的謀生手段,而是一種勇敢者的行為,是一種挑戰自我、展示自我的行為,是一種高層次就業形式。為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國家提出了自主創業貸款擔保或貼息補貼、有關費用減免、人事檔案管理、工齡計算、專業技術職務申報評審等方面的對策措施,以消除畢業生自主創業、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障礙,可以說在中國適宜創業的土壤已逐步形成。但是,創業是需要經過專門學習與培訓的。據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對北京高校大學生的創業意識與接受創業培訓的調查,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有58%的人有自主創業的想法,但同時有81%的人認為自己需要接受創業培訓。這一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有著強烈的創業意愿,但面臨很多困難,創業能力也較低。因此,有條件的西部地區高校應開展創業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到創業僅憑激情與勇氣是不夠的,還要有理性與責任感,要有應對挫折與失敗的心理準備,要掌握心理調適技巧,正確對待挫折與失敗,同時,要具備創業的知識和技能。

  在堅持市場導向的前提下,加大政府宏觀調控力度,將政策激勵與思想教育、輿論引導結合起來,將尊重畢業生個人意愿與組織選派結合起來,將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結合起來,將解決突出問題與形成長效機制結合起來,西部地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路就會越走越寬。

  參考文獻:

  [1]周濟。在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Z]。2005—12—08。

  [2]曹殊。以科學發展觀評析與展望大學生就業[N]。中國教育報,2006—01—04:(8)。

  [3]瞿振元。“十一五”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趨勢及對策[J]。高等教育,2005,(12):81—84。

  [4]徐子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目的是人的全面發展[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16):53—54。

  [5]魯鳳宇,尤長軍。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方法[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16):54—55。

【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論文】相關文章:

農業高校率先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探析04-30

高校畢業生考研與就業的選擇04-25

云南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首位04-30

繼續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05-02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簡報12-09

安徽: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解讀04-30

河北立法: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04-30

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啟幕05-01

高校畢業生就業毀約者驟增04-29

關于實施2010高校畢業生就業推進行動大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