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子商務環境下農村流通供應鏈現狀及改善論文
摘要:改善電子商務環境下農村流通產業鏈的現狀,可從加快信息化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法律法規三個方面著手。
關鍵詞:電子商務;農村流通供應鏈;現狀;問題;改善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農村物流和流通供應鏈
1.農村物流
在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產品的生產和流通中,我國農村相關領域的發展還較為緩慢。在與發達國家的對比中可看到,我國在農村信息化建設和智能化建設中還有不小的差距。近年來,我國政府也意識到農村電子商務和物流產業的重要性,逐漸加大對信息化和物流產業中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物流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到接受地的實體流動過程。農村物流也屬于物流的一種,也有運輸、庫存、包裝、流通、加工等過程。但由于農村的特殊性,其物流也具有分散性、季節性、多樣性等特點。
2.農村流通供應鏈
(1)農產品供應鏈。在農產品供應鏈中,其傳輸對象為農產品。在管理活動中,季節性、分散性、易腐性等農產品的特殊情況都需要特別考慮。(2)生產資料供應鏈。在生產資料供應鏈中,其傳輸對象為農民從事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所需的各類生產設備。在管理活動中,生產資料的固定性和分散性都是需要考慮的。(3)日用消費品供應鏈。在日用消費品供應鏈中,其傳輸對象為農民生活中所必須的日常用品。在管理活動中,產品的分散性和消費價格低,以及如何提高運輸效率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農村流通供應鏈的現狀與特點
1.農村流通供應鏈的現狀
(1)農產品供應鏈現狀。一是農村的農產品供應以對外或對城市輸出為主,在農村各項基礎設施都不夠完備的情況下,農產品輸送的下一節點基本都是銷售地的批發市場。在農村,很少能夠建立起專業的合作社制度,因此其產品的供應者大多是分散的農戶。從其供應鏈的情況看,農民之間由于缺乏規模化的效應,因此在農產品的輸出中談判能力較弱,不能實現其利益的最大化。二是由于網絡信息化在農村普及程度不高,電子商務在其中開展較為困難,農民也無法通過網絡來直接與消費者建立聯系,更無法通過網絡去了解外界對其產品的反饋信息。在其分散性的銷售模式中,銷售過程的監管不甚嚴密、標準不夠統一,消費者在產品的使用時也不夠放心。三是農產品的保質期一般都不長,由于物流模式上的制約,其產品浪費、變質、損耗的情況也大量存在。(2)生產資料供應鏈現狀。生產資料供應以農民購買為主,生產資料一般以農民通過代理商或專賣店購買而來。從其供應鏈的角度看,農民購買產品的數量較少并不夠規模,在價格談判上一直處于不利位置。(3)日用消費品供應鏈現狀。從其供應鏈的角度說,由于農村消費者較為分散,因此日常消費品在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時經歷的中間環節較多。農民對品牌的識別能力相對較弱,農村一直也是“山寨”商品的主要市場,因此加強監管以保障農民的消費利益十分重要。
2.農村流通供應鏈的特點
(1)市場環境的特點。由于農村的生產和生活分散性較大,在流通的過程中,流通設施的數量和產品的運輸、儲存成本也大大增加。分散性的特征也導致很多能夠在城市中存在的流通模式無法在農村實行,分散性也是制約農村流通的重要原因。在產品生產中,農村往往以單個農戶或單個村莊為單位,小規模的生產模式使其在利益上無法實現規模效應。農產品一直處于低端市場序列,其產品的需求彈性較大,而且農產品屬于初級產品,不具備增值特性,其在產品利潤的分配中,農民的利潤份額相對較少。(2)流通對象的特點。農村產品流通對象一般為農資產品和農民的日常消費品,在自然條件的影響下,農產品一般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其產品在某個季節產產量巨大。產品產出的季節,流通供應鏈的壓力較大,非產出季節時,流通供應鏈幾乎沒有產品流動。農產品一般都為自然生長的產物,因此其產量一般都較為固定,無法像工業產品一樣對其產量進行自由控制。農產品在一般生產周期較大,產品在自然條件下保存時間卻較短,因此在流通中對其運輸的效率和儲存方式都有著較高的要求。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農村流通供應鏈存在的問題
1.供應鏈布局不合理
在農村流通體系的建設中,由于缺乏對農村特點的認真研究,流通供應鏈節點規劃不合理,很多地方都存在某地節點重復而另一地節點明顯缺失的狀況。在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很多流通網點的規劃沒能搭上電子商務的“順風車”。以快遞為例,對很多偏遠農村地區,圓通、韻達、申通等快遞只能送達縣城內部區域,城鎮和農村基本都不在配送范圍之內。唯一能實現鄉鎮配送的郵政經濟快遞,其配送速度卻極為緩慢。
2.缺乏規模化效應
由于農村居住上和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分散性,在其產品的組織中,很難形成一個能夠統一指揮和行動的規模化單元。在產品的流通過程中,分散性增加了流通的環節,提高了流動成本降低了流通效率,更不利產品的保存和銷售。在電子商務背景下,農民由于在受教育水平和網絡上的限制,無法實現各類信息的及時分享,不能通過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系來減少流通環節和實現規模效應。
3.產品深加工能力較弱
我國中西部很多農村地區缺乏專業的商業區域,商品的交換都來自粗放管理的鄉鎮集市,其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商品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另外,由于發展起步較晚,農村中的物流倉儲設施數量極少,產品的集中存儲和運輸難度都較大。在電子商務背景下,應通過信息共享,實現產品的集中存儲,以減少流通成本。
4.法律體系不健全
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的農村市場管理法規。在農村市場,交易標準不統一、交易行為不規范的情況普遍存在。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很多不法商販瞄準農村市場,將其作為假冒偽劣產品的主要市場。這種行為極大的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治。
5.融資難度大
在目前農民工大量涌入城市的情況下,很多農村地區青壯年勞動力不足、消費能力不足。在流通產業的領域就表現為流通規模小、組織化程度較低,其發展后勁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都沒有足夠的信心對農村流通產業進行投資,農村地區流通產業發展的難度也進一步加大。
四、電子商務環境下農村流通供應鏈的改善
1.加快信息化建設
(1)構建基于電子商務的信息平臺。電子商務的方便快捷,可實現農村與消費者的直接接觸,避免中間環節的介入對其產生的干擾。(2)構建農村內部信息互聯網絡。農村的產業發展具有分散性,相互之間不能形成整體,在價格談判和規模生產上都不具備優勢。利用網絡互聯,農村可通過集中生產、集中儲存、集中運輸,提高議價能力、降低運營成本。
2.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在供應鏈的管理中,供應鏈本身的服務能力是一個重要方面。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夠為產品提供更好的服務,也能夠實現產品的最大化收益。但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一般單個企業都無力承擔,因此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國家應統籌規劃,運用資源優勢,實現流通產業基礎設施的跨越式發展。
3.完善法律法規
由于在流通環節中,標準不統一、監管不到位、法律不健全,造成農村在流通過程中秩序混亂,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止。因此,國家應盡快建立統一的流通標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通過電子商務技術,實現在流通監管過程中的公開透明。
參考文獻:
[1]孟志興,王廣斌.我國農產品物流渠道分析及對策建議[J].中國流通經濟,2012(4):30-33.
[2]王靜.我國農產品物流電子商務供應鏈網絡結構與運行機制[J].學術論壇,2012(2):132-136.
[3]上官緒明.基于城鄉雙向流通視角的農村物流系統優化模式及對策[J].江蘇商論,2012(1):68-70.
[4]王靜.我國農產品產銷困境下建立物流鏈支撐體系對策研究[J].思想戰線,2012(1):71-75.
[5]康賢剛.我國農產品物流體系的重構與運作模式創新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2(1):87-90.
[6]張曉林,羅永泰.農產品物流體系重構與優化研究———基于“兩頭訴苦、中間喊冤”現象的分析[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1(11):5-10.
[7]鄭遠紅.我國農村物流發展模式探討[J].農業經濟,2010(4):78-79.
作者:李芷欣 單位:中南大學商學院
【電子商務環境下農村流通供應鏈現狀及改善論文】相關文章:
新環境下的小學后勤管理功能及改善論文05-02
大數據環境下的電子商務安全研究論文12-14
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現狀及教育論文05-02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其對策04-30
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對策04-29
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簡報(精選11篇)10-20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簡報(精選5篇)10-20
淺談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的發展創新論文04-29
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05-02
寧夏地區農村環境現狀及保護對策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