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動物科學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的研究和探索是一個被國內外高等教學管理者和教師普遍關注的主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著重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努力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國家要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就必須切實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把人才資源作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營造有利于科技創新的社會環境,充分發揮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從近些年國家“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計劃競賽,以及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部分省高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立項的投入可以看出,各級政府均已重視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1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以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為目標的高等學校應注重培養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把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作為適應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高校作為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也需結合實際情況,從政策導向、培養方案優化、課程建設改革和經費投入等方面給予支持。動物科學專業具有應用性強的特點,要求學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還需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教育管理者需認清影響大學生創新的主要因素,結合專業的需求和特點,在優化知識結構、改進教學方法、強化能力培養等方面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一、影響動物科學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動物科學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畜禽養殖及相關工作,為人類提供優質高效的畜禽產品,其培養質量直接影響我國畜牧業的發展,進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由于多方面原因,高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顯得較為棘手。
1.學生思想認識不到位。改革開放給我國經濟帶來快速發展,但人們的思想認識沒有得到同步提高,甚至還出現了一些不良習俗。在此過程中,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成員,也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物質生活豐富的影響和個別不良風氣的誘惑,學生的心態變得急躁、功利,不能“耐得住”寂寞清苦;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上進心不強,甚至連正常的學生任務都難以完成;部分學生沒有學習目標,缺乏學習動力,很多時間投入到個人感情交往上,忽視綜合素質的培養;更多學生認為自己能力不夠,無法開展相關研究工作,進而畏懼不參加。另外,動物科學專業亦屬農科類專業,不少學生是服從志愿錄取,這種現象在綜合類高校比較常見,學生存在較為嚴重的專業思想問題,不愿在專業上花時間,只想考試應付過關,更不利于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教師教學方式待改進。雖然各高校都在逐步推進教學改革,但因職稱評審、科研申報、崗位評聘、綜合考核等導向因素的影響,使得教師對本科教學重視程度不夠,不愿在本科教學和人才培養上投入精力,僅僅滿足于不出現教學事故。部分教師仍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關注力度、重視程度不夠,只停留在基礎性的啟示階段,指導方式呈現出偶發性、個別化、隨意性的特征[1]。與此同時,高校仍舊把考試和及格率作為考核教師和學生的主要標準,將創新能力的培養定位為第二課堂或課外活動,教師則更是將學生的創新能力歸結于自身的鍛煉和提高,未從教學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多思考;只發現自己在指導學生方面所投入的精力,未充分認識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動物科學專業的教師在開展教學的同時,還承擔了很多科研任務和科技服務工作,自身也存在精力不夠分配等客觀原因,難以在本科教學上投入足夠時間。
3.組織活動方法需創新。在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方面,作為育人主體學校也著力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如邀請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告、組織學生赴養殖場參觀、組織專業技能比武、牧場見習、實行科技導師制等等,雖然學校的各級管理部門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由于未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往往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譬如不管學生是否對學術報告感興趣要求學生全部進入會場,導致大多數學生對學術報告厭倦;組織學生參觀養殖場,缺少相關的專業情況介紹,學生難得有機會問為什么,反而讓學生感覺是去看熱鬧;雖然實行了科技導師制,但由于缺乏相應的平臺及激勵措施,使得導師不熱心指導學生,學生無事可做。諸如這些,都需要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活動質量和效果。
4.學校管理措施未到位。學校管理狀況如何決定了各項制度和活動的執行效果。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會出現“重文件發布,輕實際落實”的現象,導致所制定的各項政策措施缺乏統一有效的管理和指導;學校各部門官本位思想嚴重,難以有效地溝通和配合,很多程序設置復雜,不便于執行,導致多種平臺流于形式;評價指標不科學,表現為過于單一和功利化;相關考核驗收、評優獎勵等配套制度不健全,缺乏長效機制的保障,難以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所有這些,都因管理問題使得原本較好的活動無法很好地貫徹執行,而影響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相關部門在策劃活動的初期就要全盤考慮,做好溝通協調,簡化程序,以便于活動得到較好地落實,提高活動效果。
二、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的途徑和方法
高等學校承擔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需要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依據科技發展和社會需求,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1.開展引導式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國家鼓勵高校在知識創新、技術創新中作出貢獻。為此,高等學校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體制,以提高人才培養水平。要樹立人人成才觀念,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成長成才。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改革傳統的考核辦法和單一的評價標準,實施創新學分制,即把學生的創新成果折算成相應的學分予以注冊,以便對學生創新成果的量化考核和學生創新能力的物化肯定。
合理的課程體系不僅起到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打下扎實專業基礎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良好能力結構的形成,要本著“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求創新”的原則,推進和完善學分制,將課程分為若干模塊,各模塊自成體系且相互聯系,讓學生自由選擇,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條件;實行彈性學制,促進文理交融,促使學生養成創新思維的習慣;第一學期課程設置可以以科研為主線,適當安排科研規范、科研方法、科研項目等專題講座,指導大學生如何做好科技創新工作。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秉承奉獻精神,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子女,加強教育和引導,使學生能夠重視學習、認真學習,奠定較為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努力實施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氛圍;主動關心學生,對學生所提出的疑問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其創新意識的增強。
2.實施創新性教學,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如結合本學科特點,運用啟發式、雙向式、課題研究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進行研究性學習,使學生達到學會求知方法和提高運用知識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動物科學專業學生總體不夠活躍這一特點,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發表不同見解,加強師生間、學生間的雙向交流,培養學生“發散性”、“求異性”的思維習慣。
教師通過科研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深化對所講授知識的認識,把最新科研成果、個人研究的最新體會充實到教學內容中,把科研的視角和思維方式帶入教學過程中,促進教學改進與教學水平的提高,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研究的過程和思維方法,進而強化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同時,可根據情況指導學生選擇課題、尋找突破口、搜集資料、撰寫研究報告等,在科研指導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實現從傳統型教育到創造型教育的突破。
實驗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采用“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更大程度地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對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索能力、辨析能力和探索求知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和潛質,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3.豐富體驗式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非常有效的途徑,必須充分發揮這個環節在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堅持教育教學與畜禽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增強學生科學實驗、生產實習和技能實訓的成效;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提供進入畜禽養殖企業或相關研究機構從事實踐和科研訓練的機會,開展各種課外、校外科研活動。在生產實踐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充分感受科研工作的樂趣,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則深入細致地考察學生的科研潛能,并擇機有重點地培養。
學校要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設立學生專項科研基金,鼓勵學生與教師共同完成課題研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找到相應教師,共同商討和設計研究課題,在教師指導下完成課題設計、試驗實施、數據統計等工作。由于研究課題源于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并與教師共同設計和實施,讓學生經歷了一個完整的研究過程,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即能得到高效鍛煉。在組織各類科研活動的過程中,也可根據需要物色具有創新思想的個體,組建科研創新團隊,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另外,鼓勵本科生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并有意識地安排專人進行指導,使其對感興趣的學科進行更深入地學習和鉆研;我院組織開展的暑期“試就業”,讓學生利用暑假到企業進行實踐、實習,增加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感受社會的經歷,使他們認識到社會所需要大學畢業生的基本條件以及進行優先就業、高質量就業優選條件,促使其努力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充分利用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在相關課程教學、課外科技活動方面組織學生深入基地第一線,主動發現生產中的不足之處,并讓他們帶著問題回校進入實驗室開展研究活動,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實行產學研結合的協作式培養模式,集教學、科研、就業于一體,實現學校、企業或研究所多方面聯合,對科研、生產以及人才培養均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值得關注。
4.建設開發式平臺,為學生提供創新機會。高水平的硬件資源和實驗室條件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前提。因此,學校應加強科研環境的建設,為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搭建平臺。目前,不少高校逐步實現由教學型向教學研究型轉變,由單一的、應用型科學體系向多科性、研究型轉變;學科體系則由傳統的經驗化管理模式向開放的科學化管理模式轉變,建立了“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發展能力”為目標的人才培養體系。
高校需要進一步加大教學投入,加強實驗室、校內外實習基地、課程教材等教學基本建設,尤其要建立實驗公共平臺,設有開放實驗室,學生可以根據興趣愛好選擇課題,制訂實驗方案,自主設計實驗步驟、統籌實驗時聞、安排實驗用具,同時學生所在院系還要從本科教學經費中列支這類專用經費。除此之外,對需要飼養動物的試驗,還應配備試驗動物房,并提供必要的設施條件,確保常規試驗的順利開展。
實施科技導師制,為學生提供參與教師科研活動的機會,同時也讓教師指導學生從事相關科研工作。我院全面實行導師制,即學生自進校后就通過隨機分配的方式,將新生分配給學院的專業教師,由他們指導學生生活、學習,通過教師介紹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以及學院科研工作的運轉情況,有經驗的教師還會擇機組織學生參觀高技術含量的實驗操作,促使學生對科研及創新工作產生興趣,進而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動力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并能在其進入高年級后主動開展相關科研創新工作。
除此之外,國家目前所組織建設的農科教大學生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都是很好的平臺,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走進科技先進企業,一方面學習他們的先進養殖技術和飼養管理經驗,另一方面可以從中給自己帶來一些啟發,即在現有的基礎上換一種方式方法可能效果更好一些,這些想法以及后期的研究會給行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推動作用。
5.完善激勵性機制,促進師生的創新投入。激勵機制的建立與完善是促進學生培養與成才的重要保障。學校鼓勵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創新實踐中培養他們的探索興趣和科學精神,可通過設立大學生科研基金,并將其作為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的專項經費。建立科學合理的獎勵辦法,對積極參加科研創新活動的優秀學生給予綜合測評加分或專項科研獎學金,在黨員發展、畢業分配等工作中予以優先考慮;對大學生科研成果予以獎勵,表彰其創新精神和事跡,實施大學生科研能力等級評定制度,對科研成果突出的可以頒發科研能力等級證書,特別突出的甚至可以推薦為免試研究生,從而激發大學生科研創新的熱情;對大學生從事科技開發與推廣給予政策上的支持。通過以上措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活躍學術氣氛,努力形成寬松和諧、健康向上的創新文化氛圍。
學生的成長、成才離不開教師們的悉心指導和幫助。在此過程中,學;驅W院要對教師的工作給予肯定,要根據其指導學生取得科研成果的多少和質量核定教學工作量,對工作突出的優秀教師在項目申報、職稱評審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將他們樹立為教書育人的榜樣,讓更多的教師向他們學習,形成全體教職員工奉獻育人的新風尚。
【動物科學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相關文章:
電子專業中職生創新能力培養論文04-27
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淺析的論文04-27
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的論文04-27
科學設計情境問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論文04-27
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4-30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體會的論文04-27
淺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4-29
淺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04-30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