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三貼近是宣傳工作者提高自身修養的源泉的論文
摘 要:新聞宣傳工作者,要想寫出喜聞樂見的作品,必須立足于“三貼近”原則,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使自己的作品貼近實際、接近群眾、反映生活,才能為廣大受眾接受和喜愛。從“三貼近”的重要現實意義入手,深入剖析了堅持“三貼近”原則對于提升新聞宣傳工作者思想修養、作風修養、文風修養的重要作用,引導新聞宣傳工作者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和人格魅力,真正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
關鍵詞:新聞宣傳;提高素質
1 堅持“三貼近”原則,是實踐“三個代表”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領導多次強調新聞宣傳要堅持“三貼近”原則。從“三貼近”入手,加強和改進新聞工作,提高輿論引導水平,這是新聞宣傳工作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新聞宣傳工作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實現途徑。
“三貼近”的內容十分豐富,其本質和核心就是密切聯系群眾。因為,新聞報道要貼近實際,而廣大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的動力,是社會發展的主體,貼近實際的本質和核心就是密切聯系群眾。
實踐“三貼近”的途徑是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以“三深入”求得“三貼近”。深入,是新聞工作的本質要求,是黨的新聞工作的優良傳統,是提高輿論引導水平的必由之路。深入,不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真正與群眾心連心,要克服那種“蜻蜓點水”、“本末倒置”、“舍遠求近”式的采訪作風,真正讓受眾從稿件中看到記者“三深入”的足跡。要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在宣傳報道中充分體現“三貼近”原則。
2 堅持“三貼近”原則,是提升思想修養的重要源泉
“三貼近”,要求新聞工作真正按照新聞規律辦事,歸根到底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實踐中形成的三大作風,其核心就是實事求是、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這是實事求是的基石。只有貼近群眾,了解廣大群眾的實際,與群眾保持血肉聯系,從中吸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堅持實事求是。
貼近者,貼心也。媒體“三貼近”,就是要和群眾心心相印。新聞報道如果不貼近群眾,群眾不愛看、不愛聽,導向也就失去了服務對象。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是媒體的本質要求。在黨的領導下,廣大群眾的偉大實踐,是新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三貼近”變成“三脫離”,那么新聞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近年來,設計院外闖市場力度不斷加大,為了宣傳典型人物,我們在中原電視臺《每日新聞》欄目和《中原石油報》二版的人物專欄先后報道了三個人物典型,有《外闖市場帶頭人——劉東林》、《科研標兵——梁福音》、《優秀女設計師——莫瓊》,這些“平凡”之星,是外部市場中披荊斬棘的創業者。他們經過群眾推薦,通過層層篩選,他們從基層的土壤中破土而出,贏得了鮮花和掌聲。正因為他們從群眾中來,是得到群眾公認、社會贊賞的創業典型,讓人信服,受人尊敬,可圈可點,可敬可學,才會得到大家的贊譽,為我們樹立了一批實實在在的學習楷模。
這樣的典型宣傳為什么受人歡迎?這樣的典型為什么使人信服?答案是典型來自基層,宣傳堅持“三貼近”。因為,只有來自基層的典型最具活力,源自生活的楷模最有魅力。我們的宣傳工作,特別是典型宣傳,堅持了“三貼近”,群眾就會品嘗“鮮活”,體味“生動”,感受“身邊的感動”,就會在接受之余去積極參與,產生“嚶嚶鳴矣,求其友聲”的社會共振效應。重大的典型,無疑是社會的楷模,是效學的榜樣;而那些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典型,同樣給我們樹立了學有方向、趕有目標的樣子,這也是我們不少人希望看到、熱望學到、期望趕超的。
像這樣的人物宣傳把握了油田發展的主旋律,搭準了生活的脈象,了解掌握了老百姓所思所想,使創新的載體與實際相聯,與生活相貼,與群眾相近,表現了中原設計人,在新疆、普光、榆林等施工的現場真實場景,他們頑強的意志,拼搏的精神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人就在我們身邊,他是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使宣傳更有效、更有人情味、更有啟發感、更具說服力。品味外闖市場的艱難,聆聽他們真摯樸實的話語,領略他們砥礪不息的開拓精神,使我們真切地觸摸到油田發展跳動的脈搏。
3 堅持“三貼近”原則,是加強作風修養的有力法寶
黨的新聞工作者的優良作風有豐富的內涵。發揚深入調查研究之風,對于做到“三貼近”,具有特殊重要性。它是群眾路線,實事求是在新聞工作中的結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從群眾中去,到群眾中來,才能做到實事求是。脫離群眾、浮在上面的作風,就失去了根。不了解豐富的實際生活,不知道群眾甘苦,缺乏生動細節,把握不準大局,也不能做到實事求是。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都是源自群眾的實踐,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休戚相關,是新聞報道的重大主題。如何報道好這些決策的背景、內涵、實施和成果,是“三貼近”的重中之重。
維護新聞工作者的高尚形象,關鍵是強化自身修養。以新聞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為準則,嚴格自律,是黨的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的品格。記者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以其職業特點,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各方面的誘惑。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同樣要受到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同樣要經受權力與金錢的考驗。有的同志可能說,記者不是官,有什么權力?其實,記者的筆有千斤重——記者筆下財產萬千,記者筆下毀譽忠奸,記者筆下是非曲直,記者筆下人命關天。
新聞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體現了宣傳工作者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新聞工作擔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優劣直接影響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可以說,新聞工作崗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最佳崗位之一。作為黨的新聞人的一生,應該與黨和人民的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應該與新聞工作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緊密聯系在一起,應該與不斷為人民創造幸福緊密聯系在一起。因此,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作風修養至關重要,必須與“三貼近”緊密相連。
4 堅持“三貼近”原則,是改進文風修養的有效途徑
文風是作風的延伸,是人們以語言、文字、圖像進行交流過程的一種作風。文章寫得如何,受眾愛不愛接受,這對于新聞宣傳的有效性至關重要。
當前文風中的主要問題是,做表面文章,擺花架子,不求實效;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缺乏親近感;老文體、老路子、老面孔,新聞體裁模式化,缺乏創新;語言枯燥,文字冗長,內容干癟;缺乏受眾意識,沒有群眾語言,等等。解決這個問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實事求是。有了這一條,新聞就真實可靠,不會胡編亂造;新聞就會明白易懂,不會單調枯燥;新聞就會創新發展,不會套話連篇。總之,新聞文風既要適應新時期廣大受眾的需求,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又要進行正確引導,這其中就貫串著一個核心問題:實事求是。
電視新聞語言文字的魅力來自電視新聞記者對新聞事實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在于詞匯的深奧和語言的花哨。總體要求是念起來順口,聽起來順耳,看起來醒目,一看就明白,一聽就懂了。因此,針對觀眾這些心理和接受習慣,按照為聽而寫、為看而作的總體要求,我們在電視新聞文稿寫作過程中必須注意:以具體形象的事實說話;寫得短小精悍;語句簡短有力;通俗易懂,擔負著以正確輿論引導人的宣傳工作者,要提高自身修養,理應嚴格自律,維護高尚形象。有三位新聞界先輩的話,應該作為我們的座右銘。一位是京報創辦者邵飄萍所說的:“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一位是申報的主筆史量才說的:“人有人格,報有報格,國有國格,三格不存,人將非人,報將非報,國將非國”。一位是中國記協名譽主席、新華社老社長穆青所說的:“勿忘人民”。這三句名言,是中國新聞工作者形象生動的展現,作為后來人應該銘記在心,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和人格魅力,真正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
【論三貼近是宣傳工作者提高自身修養的源泉的論文】相關文章:
怎樣提高個人自身修養02-29
提高自身師德修養心得體會01-12
如何提升自身職業道德修養11-23
職場新人如何提高自身職業素養10-17
提高自身價值的四大竅門04-29
如何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08-26
護士人文修養的論文10-12
提升自身師德修養學習心得體會10-26
論競爭論文03-10
提高數學教學論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