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加坡南工院師資隊伍建設的特點及啟示論文
【摘要】新加坡南工院師資隊伍建設的特點:把教師具有相關領域的經歷作為重要條件,重視教師的待遇與晉級,重視教師的教育和專業發展。這些特點和做法,對我國高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有著有益的啟示。文章從師資隊伍建設中需要轉變的輕水平、輕溝通、輕培訓和輕“多能力”塑造四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高職教育;師資隊伍;啟示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簡稱南工院),成立于1992年,屬于大專層次的教育。學院有36個專業文憑,1200名職員,在校生1.5萬人。他們認為教師是辦學的第一資源,應始終把師資隊伍的建設放在學院發展的優先地位,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中的做法和成就,曾獲得國家 “人才卓越獎”,這正是其辦學特色和生命力的基礎。
一、南工院師資隊伍建設的特點
(一)重經歷,嚴把入口
南工院院長林靖東講,一個優美的校園,漂亮的大樓,八個月甚至一年即可建成,但是,一個優秀的職業教師,不是一年就能培養出來的。沒有好的教師,只有好的校園、好的大樓也無濟于事,也不能培養出對社會真正有用的人才。學院規定,教師必須是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必須有在相關領域工作5年以上的經歷,一定要熟悉生產一線,具有在現場解決實際技術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技術開發與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學中,具有較強的動手和講解示范能力。實際操作中,先看經歷,后看學歷,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并不是優選對象。
學院選聘人才的程序是很嚴格的,除基本條件外,重點考察其人格和工作態度。應聘者要經過3次面試,第一次是非正式面試,面試組成人員為系主任和項目經理,非正式面試通過后即進行正式面試。正式面試由用人單位的系主任、人事部主任及與用人單位無關的部門主任組成面試團。正式面試通過后,最后由院長面試,決定是否錄用。前2次面試有權決定不錄取,但無權決定錄取,院長對2次面試通過推薦上來的人選,決定錄取與否。經錄用后,學院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新員工一般簽訂1~2年,續簽則3~5年,5年過后,即可簽終身合同。
(二)重業績,嚴格考核
南工院把教職員級別分為兩大類和五個級:講師類,從低到高分為L5~Ll五級,其中L5、L4、L3為講師,L2為高級講師,L1為首席講師。工程師類,級別從低到高分為DE5~DE1。學院每年年終對員工進行考核,考核結果決定本人晉升與否。在教職員考核中,重點是考核兩個方面:第一是考評教師自身所具有的能力,比如說學科的教學能力(教學工作量、教學成果、教學效果等)、管理班級活動的能力、指導學生的能力、處理及管理信息的能力等等。第二是考評教師的協作能力。比如完成部門經理安排的工作情況、與企業聯系合作情況、參與項目化合作教學情況等。在教職員晉升時,采用評估方式。首先由部門負責人評估各自的下屬,同部門職員相互評估,綜合評估結果報系主任同意后,由院長決定晉升與否。若晉升到L2、L1級,還必須經校董事會同意。對考核結果不公開,名次靠后、表現不好的員工則給以談話輔導,若是校方不準備繼續聘用,會提前半年通知本人,讓其有所準備。
(三)重教育,鼓勵發展
南工學十分重視教師的管理、教育和專業發展。學院要求教師的知識更新速度必須加快(5年為界),教師必須與工業界的工程師保持相同水平,積極參加學校定期開展的培訓,制訂個人近期和遠期的培訓計劃。對所有老師都不言“老”,只要教師上進心強,能主動申請進修學習或重修第二學歷,不管教師年齡多大,一般都給予大力支持。學院非常看重教師的新文憑,要求教師具有多個文憑,以滿足知識和技能快速更新的需要。隨時根據需要送教師去充電,每年有20% 的教師到國內外高校、企業或研究所等接受培訓,使其掌握最先進的技術,并要求教師到生產第一線去指導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學院非常重視教師實踐技能的培養,師資培訓的渠道廣泛,內容豐富。主要有新職業技巧培訓、工作輪調、參與企業座談會、文憑課程學習與深造、參與企業實習項目與考察、參與有關工作培訓項目、參與實際工作項目開發、在教學企業任經理、在社會企業或公司兼職等等。
學院通過組織一系列活動對每位教職員工進行教育。定期舉辦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主講有關科技課題,參加者為本學院的師生、員工、企業界朋友及同行。通過這樣的活動,對企業界來說,能獲得很多科技信息,以利于其對新科技的認識及決策;對教職員工及學生來說,則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學院每年還給教師提供23天的培訓時間。另外,每周均安排教師與領導交流的茶話會(教師的直接領導不參加),增強員工群體協作、自我提升、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激發教職員工支持學院、愛護學院的熱情。通過郵件等形式,征求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如果一個好的建議被采納,并取得好的效果(效益),那么建議人將有豐厚的報酬和獎勵。
二、建設高職師資隊伍建設的啟示
當前,高職院校把擁有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優化、專兼結合、一專多能、全面發展的教師隊伍,作為師資建設追求的目標。從南工院師資隊伍建設中的一些做法,聯系目前一些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實際,筆者認為必須重視以下幾個轉變。
(一)轉變輕經歷重學歷的觀點和做法
高等職業教育的顯著特點是職業性,它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樣強調學術性。培養目標的特殊性,決定了高職院校的教師必須以能力為本的特殊性。有一點被反復證明,高學歷不一定高能力,某些院校型研究生,沒有工作經驗,其教學能力、動手能力并非比優秀本科生強。因此,領導并不要過分關注高學歷教師是否合乎比例,而要關注教師的相關經驗、經歷和學校師資整體素質,特別是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堅持能力與學歷相結合,寧肯虛位也不盲目引進高學歷教師。
提高教師學歷層次,增加研究生學歷教師,其主要目的應是帶動學校研究氣氛,提高產教研結合的水平,使高職院校逐步做到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目前,有些院校提高了教師的入門檻,非研究生以上學歷免談,有的不看本科專業是否與研究生專業一致,不問畢業學校,更不問是如何畢業的,只要是研究生就可以了。學歷層次高了,并不能說明就是一支能培養一線應用性、操作性人才的好隊伍,這種脫離實際要求的做法不利于人才質量的提高,不利于高職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發展。
(二)轉變輕溝通重約束的方式方法
高職院校多數是由中專升格而成,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慣性思維、管理方法、工作作風、文化積淀等,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不可避免地滲透、影響、制約著學校的各個方面。隨著高職招生規模的增加,教師身上的擔子更重了,除上好課外,要有教研、教改項目,要有科研立項,要參與課程建設(院級、省級國家級精品課程)和特色專業、重點專業建設,要有實驗室、實訓室管理和建設的經歷,要有主編或參編教材,要發表論文,要當滿一屆的班主任,要參與招生就業工作,要指導學生參加各種技能大賽,自己的職稱要提高,學歷層次要上去,教學手段要更新等等,如此繁重的工作,給教師管理確實增加了難度,如果一味地要求教師做這做那,重約束管理,重硬性規定,勢必導致教師的厭教心理、逆反心理、膽怯心理。教師善待學校,學校更要善待教師。要適當控制工作量,積極搭建教師提升的平臺,創造學習提高的機會,營造公平、和諧的氣氛,提高每一位教師的工作熱情, 使每一位教師能更好地實現其自身價值。要建立一整套科學的教學制度、獎勵制度,培訓與在職學習制度、職稱評審制度等。要建立院長接待日制度,并加以落實,給教師與領導見面的機會。
(三)轉變重硬件投入輕教師培訓提高的做法
目前的高職院校,經過教育水平評估,在校園建設、實習實驗條件以及一些軟環境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其硬件設施得到很大的改善,基本能滿足教學要求,但是,作為學院自身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學校的內涵建設,要把培養教師作為辦好學院、培養好學生的最重要的工作。聘請企業工程師每周(月)一次到學院上課,使教師及時了解企業技術的發展動向,會積極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只有得到企業或用人單位的認可和支持,學校才能得以長遠的、更好的發展。而要得到企業的認可,學校必須重視師資教育的投入,培養過硬本領的師資隊伍。
(四)轉變重“雙師型”數量輕“多能力”塑造的思想和做法
積極開展“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辦好高等職業教育的一項戰略性措施。如果為了硬性達到“雙師型”的比例,采取各種方法使教師取得“工程師”或其他師的資格,從企業引進工程技術人員,使其獲得教師資格,表面上看符合要求,實際上整體能力不會提高多少。因為“雙師”不是字面上的“型”,而是廣義理解的、既有實踐經歷又有教學經驗的稱得上“行”的人。有事實證明,從企業引進的教師,習慣作業現場的工作,教學能力并不強。對新分來的大學畢業生先到企業現場實習才能任教,效果并不理想。把定期參與現場工作作為教師培訓進修的一項內容,在控制好兼職時間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鼓勵教師在專業實踐領域適當兼職,使教師有深入實踐的條件并能夠持續下去,促使教師加強用人單位信息與感情聯絡,促進教師的專業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胡克軍,黃薇.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現狀思考[J]. 職業與教育,2006.
[2]陳海濱,樊健.NYP教學工廠理念及其啟示[J].國外職業教育,2004.
[3]毛才盛.新加坡“教學工廠”的育人特色及對我國的啟示[J].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
【新加坡南工院師資隊伍建設的特點及啟示論文】相關文章:
新加坡職業教育的特點與啟示04-30
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建設的論文04-27
日本園林的特點及啟示論文04-30
淺談加強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論文05-02
試論新興地方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論文05-01
依托知名院校加強離職航海院師資隊伍建設04-27
WTO環境下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對策論文05-01
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及管理方式淺探的論文04-27
簡析河南高職院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