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將地理教學融入生活教育論文
地理課堂教學應遵循教學最優化原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學最優化原則的具體體現。地理教師又如何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了?我認為提高課堂效率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而要培養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我們就必須要在平時課堂教學中將地理教學融入生活中,使學生明確我們的生活和地理密切相關,讓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地理知識的實用性、有效性,從而拉近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進而學會其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來理解和解釋地理問題和生活中的相關問題,使地理教學產生實際效應,最終讓學生真正對地理這一科感興趣,認真學習地理。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那么我們又如何將地理教學融入生活了?我覺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到將地理教學融入生活。
一﹑首先利用生活素材,喚起學生學習地理興趣
新課程改革以后出現了很多種教材,使我們老師逐漸認識到教材只是教與學的工具,已不是惟一的資源,要想把課堂教學融入生活,教師除了自己熟悉課本教材外,還應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材為框架,對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進行大膽的變革與創新,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又貼近學生實際的生活素材來替換、改造教學內容,盡可能在教學中有效地把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讓學生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激發地理學習興趣。
例如農業的區位教學,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是農村人對農業有著親身的體驗,他們對農業可以說非常熟悉。老師如果光講農業的區位因素,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沒有學習地理的興趣。如果直接講農業區位因素,這部分內容也沒什么可講的。但是教師可這樣設計一些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回答。如:同學們假使現在你有一塊非常大的農田,你會種植那些農作物了?為什么要種這些農作物了?能不能不種這些了?種這些農作物要考慮那些因素?讓學生說出他們的感受,學生通過思考就會對農業的區位因素有一個深刻的認識。知道了,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來自我們所學的地理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比如在講商業區布局的原則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提問來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如:假設你長大后很有錢,想開一間商店。你肯定會考慮要到那一個地方開,才能最賺錢?通過生活中碰到的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再比如講地球的自轉,我們知道地球的自轉會產生時間的差異,為了讓學生了解時差,教師可這樣設計:哪位同學喜歡看NBA比賽?據說今天晚上當地時間晚上18點在美國的洛杉磯有一場藍球比賽,明天早上北京時間10點中央電視臺將進行現場直播。請問,他們晚上比賽,中央電視臺為什么在明天早上直播呢?為什么要說“當地時間”和“北京時間”?我們與美國的時間一樣嗎?哪個地方先看到日出?哪個地方后看到日出?為什么?地球自轉一周轉過多少度角?所用的時間是多少?地球每小時轉過多少度?教師再引導總結出經度每隔15°相差一小時,然后讓學生算一算,洛杉磯與北京經度相差約240°,時間相差幾小時?這樣適時引入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教師在適當引導,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借助生活經驗,學習新的地理知識
人與環境的關系是對立與統一的,人類生活于地理環境之中,人類影響著環境,而環境的各要素時刻也在作用、影響著人類生活。許多地理問題,在現實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是可以模擬,這些實際生活背景,學生看得見、摸得著,也容易理解。因此,在地理教學中,除了要注重材料選取外,還應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用生活經驗來突破學習內容,把地理知識移植到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學三大類巖石的成因時,對于變質巖,學生難以理解。可舉例說明:泥土加熱會變成堅硬的磚或是瓷。那么,對于地殼中已形成的巖漿巖、沉積巖碰到了高溫的巖漿會怎樣?這樣,不僅使學生理解了變質巖的成因,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能力。達到了深刻學習新的地理知識的目的。
三﹑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首先利用生活中已經積累的經驗幫助學生獲得新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往往是學生親身經歷的或親眼看到的,他們有體會,有感想,這樣就易于引導學生的生活經驗于學習之中,引領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地理知識,這是一種有宜的教學取向。在新課導入,課堂討論設計和生活演繹等方面將生活內容與地理知識的教學進行嫁接;即時新聞鏈接和情境圖像運用;教學線索設置等均是把生活元素融入于教學中的有效方式。鮮活的生活例子便于理解,也更具說服力,使學生實實在在感到地理知識有用,體會地理知識就在身邊,也使學生興趣盎然。其次利用學到的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今天的學習是為今后的生活作準備的,地理教學的著眼點不能只放在眼前,而應“面向未來。”在學習知識過程中不斷樹立起以地理的眼光來理解和判斷分析生活現象,讓這些簡單的基礎知識為他們終身受益。進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讓他們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為了學生能夠熟練的利用學到的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必須要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留心發生和存在于自己身邊的事和物,才可能感知哪些有用或無用,才能發現對自己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進而他就會產生學習的動力。如在進行熱力環流教學時,我會這樣設計:同學們在冬天當你們早上起床后打開門,你會發覺有一股冷風吹進來(已有的生活經驗)
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有一股冷風吹進來?能不能用我們所學的地理知識去解釋?學生想到了用熱力環流去解釋(新的地理知識)。
四﹑注重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培養學生實際生活技能。
從生活與教學的關系上說,生活決定教學,人類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都與地理有關。如在炎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穿白色寬松的長袍;在我國寒冷的北方人們喜歡穿深色的皮毛制服;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青藏高原,牧民們往往穿一個胳膊可以露出來的“不對稱”的大袍。從飲食上來說,我國歷來有“北面南米”之說,這與我國北方以種植小麥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有關;從住房上來看,我國內蒙古草原牧民多住蒙古包,黃土高原的居民住窯洞,北方居民房屋內有土炕,南方炎熱地區的少數民族以竹樓為主。這與我國各地的自然條件不同有關。人們出門遠行我國沙漠地區的居民用駱駝,冰天雪地的高寒地區用狗爬犁,也與地理環境有關,等等。而教學要通過生活實踐才能顯示力量而真正成為教學。學習地理的目的,就是要發展、完善生活。因此,地理教學應擴展時空,讓學生走出課堂。在生活實踐中去感知,不應脫離生活,而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學會從生活實踐中解決問題。
在地理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是注重知識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完整性,根本不注重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以簡單的機械記憶為主,忽視了基本技能的教學。如在地圖這部分教學中,過去,教師對比例尺、圖例等的概念強調的較多,而忽略了學生讀圖、認圖的教學,以至于學生在畢業后還是不懂怎么看圖;我們講了環境污染的嚴重性,但是學生對家鄉的污染卻視而不見;我們講了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學生對亂砍濫伐的現象視若無睹;我們講了過度放牧會造成草原退化,土壤沙漠化,但學生對家鄉的過度放牧卻從未認真考慮過;我們講了水資源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水資源的緊張狀況,而學生們對浪費水資源的人和事不管不問。學生不能學以致用,學了等于沒學。因此在教學中應重點培養學生實際生活技能。
總之,將地理教學融入生活中,不僅可以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效率,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素質。同時能夠體現出地理知識的價值。在教學中只有這樣發展下去,我們的地理課堂才能保持永久的生機。
參考文獻:
[1]徐學瑩。教育學新編。修訂2版。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淺談將地理教學融入生活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體育中考融入體育教學教育論文05-02
地理教育教學論文04-30
淺談體育教育教學的健康教育論文05-02
淺談地理教學中的論文教學法04-30
淺談地理問題化教學法論文05-02
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科學教育的探究論文05-02
如何將情感因素融入數學教學05-02
淺談地理教學中的創新教育04-29
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論文04-29
將數學融入生活 培養解決問題能力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