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學語文教案范文集合9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簡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是一首以自然科學為題材的兒童詩歌,向孩子們介紹了大自然中很多細微的,能幫助人們識別方向的自然現象。這首詩歌易讀懂,很能引起孩子們對大自然的興趣,并使他們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現象只有細心的孩子才能觀察到。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愛動腦、愛觀察的習慣。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了兩年多的試驗教學后,班上學生思維活躍,對語文非常感興趣,閱讀和寫作表達的愿望很強烈;
學生對詩歌體裁的課文很熟悉,而且對詩歌的形式很感興趣;
學生的閱讀能力雖然不錯,但對科學知識的了解還不夠;
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欠強,需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
【設計理念】
生活是“生”的,生活是“活”的。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教學“活”起來,即使教師不說一句話,學生也能掌握知識。本設計指導學生學習新知識不是由抽象的舊知識引入,而多以學生身邊的生活為例,讓學生發現新知識產生的規律。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會寫“盞”字,能正確理解“忠實、向導、稀、稠”等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四種天然指南針的用法;
過程方法:
通過創設情境、教師檢測小組合作、朗讀實踐等多種形式,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 通過兩兩交流、小組合作等活動,讓學生不僅理解課文,也可體驗到協作學習的方法,提高評價與協作的意識和能力;
通過拓展資源、寫作、比賽等活動,提高學習語文的方法和策略;
在情境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體驗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激發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辨別方向的幾種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法學法】
任務驅動法
本首小詩以“什么樣的天然指南針在什么時候怎樣幫我們辨認方向?”這一線索貫穿全文,本課時的學習任務就是對每一種指南針的用法進行探究并將其分解給每個小組,來達成教學目標。
創設情境、以讀代講、先扶后放、“雙主”教學法
創設有利于調動學生情感的多媒體情境,在大量的語文“讀”的實踐中,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探究性教學活動。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方法
本節課信息技術成為創設情境的工具;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信息加工的認知工具,從而徹底改變 學生學習方式的工具。
學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情境,明確學習目標
1、復習字詞
導語:嗨!小朋友們大家好,這幾天天氣越來暖和,花開了,草綠了,多美呀!今天,老師帶大家去郊游,想不想去?(課件出示一幅美麗景色的畫面。)不過,只有闖過迷宮的小朋友才可以去,那么誰想第一個闖關?(課件出示迷宮圖,學生認讀詞語,通過迷宮。)
2、 揭示課題
我們一起成功的闖過了迷宮。現在,準備出發!呀!老師忘記帶指南針,不過沒關系,大自然中有許多天然的指南針會幫我們辨別方向。他們呀,就藏在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小詩中,這首詩是——(課件出示課題,生讀課題。)
3、板書課題
二、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各種指南針的用處:
1、整體感知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與周圍的小朋友一起將詩中介紹的天然指南針找出來,看看誰找的又對又快。注意讀課文的時候不讀錯字,不拖音。
(生讀文——同桌交流——個別匯報——貼圖)
這些天然的指南針該怎么用呢?張老師要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
2、 挑戰一:“幫小女孩找方向”(課件出示女孩迷路圖)
(1)、圖中的小女孩在什么時候迷路了?她該請那種天然指南針辨認方向呢?(指導學生看圖,引出天然指南針“太陽”)
(2)、生讀第二小節。
(3)、理解詞語“忠實”、“向導”,并用“忠實”練習說話。
(4)、太陽這個忠實的向導該怎樣幫小女孩辨別方向呢?大家再來讀讀這個小節,看看誰能第一個告訴小女孩?
(生讀文——同桌交流——匯報交流——指認“南”“北”并板書)
過戰成功!自己給自己鼓鼓掌。再看挑戰二:“完成表格”還有膽量挑戰嗎?
第一次挑
我們知道太陽在中午的時候告訴人們它在南邊,地上的樹影在北方。可是其它天然指南針在什么時候怎樣幫我們辨認方向呢?和小組的同學一起找一找,將找到的答案填寫在你手中的表格之中。填的又對又快的小組老師會為他們頒發“智慧星”。
(1)、小組成員合作填寫提前準備的表格,師巡視并隨機指導。
(2)、學生匯報自學成果
匯報一:北極星在夜晚的時候幫我們辨認方向。
a、生讀文。
b、夜晚的北極星像什么?引出“盞”。
c、認讀并通過比較的方法讓學生書寫“盞”。(出示兩個書寫不同的“盞”,讓學生自己說說書寫中該注意什么?)
d、夜晚的北極星這盞指路燈在哪里呢?(課件出示夜晚星空圖。)這七顆星想什么?叫什么?它在夜晚的時候會告訴迷路的人們什么?(相機板書“北”)
e、語言創設情境,懷著輕松的心情朗讀第三小節。(男女生比賽讀。)
匯報二:大樹在陰雨天幫我們辨認方向。(出示陰雨天情境圖)
a、生讀文
b、學習反義詞“稀”和“稠”、
c、看圖辨認哪邊“稀”“稠”?哪邊“南”“北”?(相機板書。)
d、啟發學生質疑并解疑。
教師引導:聰明的.孩子不但會回答問題,還要會提問題。你看看這小節能提出什么問題嗎?如提不出來沒關系,老師問“為什么枝葉稠的一邊是南面?”誰會補充下半句?
e、指導朗讀,并評價。
匯報三:溝渠里的積雪在冬天幫我們辨認方向。
a、生讀文。
b、引導學生自己質疑。
引導:溝渠里的積雪有的化得快,有的化得慢,那么哪邊是南?哪邊是北呢?
c、實物分別演示溝渠里的積雪和山坡上的積雪如何幫我們辨認方向。(注意區別山坡與溝渠的不同,可讓學生板書“南”“北”。)
d、生讀解疑后的第五小節。
過渡:表格完成,我們再一次挑戰成功!再次將掌聲送給自己。現在我們輕松輕松,和老師一起去美麗的郊外去游玩吧!(出示美麗的郊外風景圖,并配以優美的音樂。)
3、總結全文
(1)、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可加入自己的動作。
(2)、師總結
無論在大自然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做有心之人,要用自己的眼睛多多(觀察),用自己的腦袋細細(思考),這樣才能成為聰明的孩子。(板書:觀察,思考)
三、拓展延伸:
1、聰明的孩子們,你們還知道大自然中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針嗎?(生自由交流)
2、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天然指南針,教給學生辨認方法。(課件,實物出示。如:蘋果、樹樁、大雁、向日葵等。)
3、根據所學各種天然指南針的辨認方法,并完成小詩。(課件出示)
蘋果是個忠實的向導, 樹樁是個天然的指南針,
它在____指引方向。 它在_____指引方向。
紅的一面是____, ____的一面是____,
黃的一面是_____。 _____的一面是_____。
(后略)
4、教師總結:
今天,大家的收獲可真不小。其實,在大自然中處處充滿了神奇與奧秘。我們一定要
細細觀察,多多思考,還要通過看書,上網等多種方法搜集各種資料,這樣我們才能在科四、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2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南面北邊
中午:太陽樹影
黑夜: 北極星 細細觀察,
陰雨天:樹葉稠 樹葉稀 多多去想
【課后反思】
這是一首以自然科學為題材的兒童詩歌,向孩子介紹了在自然中很多細微的、能幫助人們識別方向的自然現象,這首詩歌易懂,很能引起孩子們對大自然的興趣,并使他們懂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提了兩個問題,誰還記得?
生:“這個螞蟻為什么到書本里面去了”和“小螞蟻進入書本后發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板書兩個問題]
師:還記得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嗎?
生:被小姑娘夾到書本里了。
師:那么我們帶著第二個問題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3--12自然段。
師:小螞蟻進入書本后到底發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呢,我都等不急去看一看了,同學們準備好了嗎?自由朗讀課文,把你覺得的新奇有趣的事所在的相關句子劃下來,并在用筆在旁邊寫一寫你感想。[師巡視]
師:都劃完了嗎?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你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情。
師:你認為哪件事情很有趣?
A生:我覺得書本里的字還會講話很有趣。[板書:字會說話]
師:從課文哪里到哪里是小螞蟻和字的對話?
生:第3--6自然段。
師:大家都沒有遇到過會說話的字,想和他說說話嗎?
生:想。
師:從第3--6自然段,[分角色朗讀課文]誰想讀小螞蟻說的話?……小姑娘呢?……還需要一個旁白。
師:覺得他們讀得怎么樣?
生:字是用細碎的聲音說話,后面是不好意思地回答。
師:那你能把字說的話讀一讀嗎?
師:讀得不錯,誰能像他這樣讀?
師:我想再請3名同學來分角色讀。[請兩組]
師:那么聽了小螞蟻和字的對話,有什么想說的或者想問的嗎?
a生:我覺得小螞蟻是一只快樂的小螞蟻,因為他很樂意做一個字。
b生:我不知道為什么字會認為小螞蟻也是一個字?
師;誰能幫他解答?
生:螞蟻壓扁了以后外型相似,而且螞蟻很小,字也很小。
師:看來你很會讀書。
師:這是他認為的一件新奇有趣的事,你還覺得其他的事情有趣嗎?
B生:我覺得小螞蟻變成了字以后還跳跳舞,串串門,每天跑到不同的頁數,很有趣。[板書:會走路的字]
師:如果你是那些字,看到了小螞蟻這個會走路的字,你會怎樣?
a生:我會很羨慕。
師:的確,誰都會羨慕。
b生:我會學著小螞蟻也在書本里到處走一走。
師:看來你和書本里的字想得一樣,你找到課文里相應的句子了嗎,能把相應的句子讀一讀嗎?
生:我們真是太傻了……那有多快樂呀!
師:為什么字要說這樣的一句話呢?
生:因為這些字從沒想過動動手腳,走一走跳一跳。
師:既然這樣,字對自己說的'那一句話應該怎么讀,誰想來試試?
師:這一句讀得不錯了,這一段呢?男生讀前三句,女生讀后三句。
C生:我覺得小姑娘能和小螞蟻對話很有趣。
師:誰想讀一讀小姑娘和小螞蟻的對話,是哪幾個自然段?
生:第11、12自然段。
師:現在由我讀第8自然段,1、2、3、4組分別讀第9、10、11、12自然段。
師:舊書里的字都開始串門了,今天我和你做鄰居,明天我和他跳跳舞。那么舊書會變得怎樣?
A生:舊書不再是一本安安靜靜的書了。
師:它是怎么不安靜呢?
B生:每天都有新的故事。[板書:新故事]
師:你從哪幾個自然段知道的?
生:第九自然段和第十自然段。
師:男生讀第九自然段,女生讀第十自然段。
師:因為字在串門,所以每天的故事不同,我們沒有這樣一本書,不知道故事會變成哪些新故事,不過我們試著改一改這兩句話,如果讓字和標點符號來串串門,會有哪幾種不同的意思?[出示:(1)明明被軍軍叫走了。(2)他贊成我也贊成你怎么樣]
(1)
生:軍軍被明明叫走了。
(2) 生:他贊成我,也贊成你,怎么樣?
生:他贊成,我也贊成,你怎么樣?
生:他贊成,我也贊成你,怎么樣?
生:怎么樣?他贊成我,也贊成你。
生:怎么樣?他贊成你,也贊成我。
師:一句話中,如果前后詞語換了位置和添加改變標點就有這么大的變化
難怪小姑娘發現這本書不再是一本安安靜靜的書了呢!請兩名同學分別讀第9、10自然段,
生:一本書的字和標點符號換位置那意思就更不同了。
生:漢字真是奇妙,只要稍微變化一下意思就有很多變化。
師:說得好!所以這本書總有新的故事,全班朗讀最后一自然段。[板書:文字的魅力]
四:總結拓展
師:學完了這一課,能把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嗎?先同座位之間互講。
[師巡視]
師:誰想講給大家聽?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小姑娘真好,有。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教材內容,以及一年級學生的實際能力、認知水平,考慮到在第一課時的學習中,生字詞的認讀,課文的理解,朗讀能力的訓練是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然而,“讀”又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為此,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把重點放在了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上,使學生在讀中感悟,了解司馬光的沉著機智,并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在教學方法上,通過讓學生讀讀,想想,議議,再讀讀來體會課文的內容,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課堂上,教師力求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發表獨到的見解。又根據教材及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教學時,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優越性來輔助教學,以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完成本課時教學任務。
【教學方法】
看圖讀懂課文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識字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看圖理解花園里的環境及司馬光砸缸的過程,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和孩子。
4、從司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啟發,遇到事情要像司馬光那樣不慌張,支腦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1、讀準本課的生字及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理解花園里的環境和司馬光砸缸救人的詞句,知道司馬光是一個遇事不慌、勇敢聰明的孩子。
〖教學難點
學習司馬光這種逆向思維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板書課題。
2、簡單介紹:
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我國此宋時期的歷史學家。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
二、看圖
1、出示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么?
學生能從圖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嘩嘩地流出來,一個孩子正往外爬,圖中間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個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嚇哭了,有的喊著,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嗎?
學生1:爬出來的孩子是怎樣掉進缸里的?當時的情況怎樣?
學生2:是誰救的掉進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樣救的?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拼音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畫出的生字和會認的字要多讀幾遍。
2、讀準生字及會認字的音。
⑴ 自己借助拼音讀生字和會認的字。
⑵ 同桌小伙伴互讀、線糾正。
⑶ 抽讀生字和會認字的卡片。
⑷ 做猜字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鞏固字音。
⑸ 電腦出示詞語的演示文稿:
孩子嚇哭沒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舉起砸破救人 古時候 司馬光 一塊石頭
3、再讀課文,標畫出自然段。
4、學生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聽聽他們讀的字音是否準確。
四、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段:
⑴ 指名讀第一段: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電腦出示插圖;讓學生根據圖中人物的穿載來理解:“古時候”這個詞語。
2、學習第二段:
⑴ 指名讀第二段:從他的讀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 教師提問:
① 他指的'是誰?(他指的是司馬光)
②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從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③ 教師鼓勵學生能夠聯系上下文思考問題。
④ 借助圖弄清花園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樣的一口缸。
⑶ 指導朗讀:
① 教師范讀第二段,要求學生認真聽,聽出什么了?(教師在讀時注意突出“大”和“滿”字)
生:我聽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裝滿了水。
②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③ 指名讀這段;讀后同學評議。評議時同學們先可以說說他哪兒讀得好!然后說說哪兒讀得還不夠,應該怎樣讀。最后他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④ 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個長句,不容易讀的教師再范讀,讓學生注意看清標點,聽好停頓的地方。
⑤ 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⑥ 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⑦ 指名讀,集體糾正。
3、學習第三段:
⑴ 指名讀課文,聽他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提問: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進大水缸里呢?請你們聯系上下文說一說。
⑶ 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沒留神掉進大水缸里。)
⑷ 應該怎么讀呢!同學們自己練習朗讀這段。
⑸ 指名讀,大家評議。
⑹ 必要的時候教師范讀指導。
⑺ 提問:有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沒留神掉進了大水缸里。啟發學生想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怎樣呢!通過討論得出當時情況十分緊急,掉進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時救上來就會有生命危險。
⑻ 過渡語,就在這緊急時刻,司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四、五自然段。
4、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⑴ 學習第四自然段
① 學生自己輕聲讀這段,讀后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邊讀邊畫出表示小朋友動作的詞語。
② 從“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這些詞,小組討論他們這些人當時是怎么想的?
③ 小組匯報得出結論:讓別人來幫忙,我這么小,沒有辦法,有的嚇哭了,不知道怎么辦。
④ 為了讓學生理解:“別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場面,教師提問:一個小朋友掉進大水缸里,隨時有生命的危險,如果你也在場,那都慌起來了是什么樣子?請同學表演當時的場面。
⑤ 教師指導學生有語氣地讀好這段。
⑥ 過渡: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就在這危急時刻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
⑵ 學習第五自然段:
① 自己讀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是怎么做的呢?請你畫出司馬光動作的詞語。
② 請同學看圖,并模仿司馬光的動作。
③ 師:司馬光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怎樣做才叫“使勁”砸呢!再請同學們做動作。學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詞語和句子。
④ 教師指導學生讀后四、五段。
5、通過比較理解課文內容:
⑴ 與課文中人物的比較:
提問:當一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一口大水缸里時,司馬光的表現與別的小朋友的表現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⑵ 自己與司馬光的比較:
① 提問:同學們也動腦筋想一想,假如你當時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還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進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學生討論后全班交流。
辦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來。
辦法二:找一根長竹竿,讓小朋友抓著竿爬上來。
辦法三:去喊大人,讓大人把他救上來。
辦法四:可以找來抽水機把水抽出來。
辦法五:可以拿來繩子把小朋友拉上來。
② 提問:大家想了不少好辦法,現在我們比較一下,司馬光的辦法和大家的辦法有什么不同?
③ 教師演示復動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從缸中拉出來,人離開水。
教師板書:人──水
④ 請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繩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⑤ 教師再一次演示“人離開水”的復動投影片。
⑥ 司馬光用的辦法與我們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師演示:水從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過渡:這樣水就離開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⑦ 從這樣事情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小組討論后交流。
⑧ 師總結:
你們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繩子、喊大人都是讓人離開水,但時間又來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沒法讓水離開人,這是反向思維。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6、學習第六段:
⑴ 缸里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們高興嗎?
⑵ 請學生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第6段。
五、創造性的思維訓練
師: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這時候,假如你是他們中的一員你們會說些什么呀!請學生分角色演一演。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文的9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莫高窟的特點。學生自主搜集與莫高窟有關的資料和圖片,加深對莫高窟超建筑和繪畫藝術的了解。
3、通過朗讀感悟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畫的神奇瑰麗,激發對祖國悠久文明的敬仰之情。
教學重點:
識字與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把握莫高窟建筑藝術和繪畫藝術的特點,激發對祖國悠久文明的敬仰之情。
教學準備:
有關莫高窟的一些資料和圖片。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考一考大家,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別是什么?
2、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敦煌的莫高窟,你們想不想去了解欣賞這座偉大的藝術寶庫呢?
板書課題,學生讀題,認讀識記生字“莫、窟”。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序號和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2、遇到生字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解決呢?
問、查、拼……
3、出示生字,自主選擇不認識的字來記憶。
4、評議,正音。
5、猜字游戲,檢查識字情況。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做到“不加一字,不減一字,不倒一字,不誤一字”。
2、同桌合作學習,互相檢查。
3、課文主要介紹了什么?你有什么問題?
四、練習寫字:
1、出示要寫的8個字,認真觀察并匯報:你發現了什么?
2、重點指導“尊、亭、衫”等字。
3、練習寫字,要求正確、美觀,注意寫鋼筆字的要求。
4、讓學生上臺范寫。
五、課堂小結:
你對莫高窟有什么樣的印象呢?究竟莫高窟的'建筑和繪畫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六、作業設計: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選擇合適的方式搜集一些有關莫高窟的圖片等資料。
第二課時
一、鞏固識字:
1、開火車復習生字。
2、9個小組進行比賽,認讀本課生字,計算時間。
二、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快速讀課文,想想:哪些自然段描繪了這些精美的塑像和壁畫?
2、三、四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寫最生動?哪些詞用得好? 找出來。
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閉目想象,說一說你想到了什么。
4、出示相關圖片,欣賞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畫。
5、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句段。
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展示自己的搜集的莫高窟的資料和圖片。
互相介紹交流。
2、學習了課文 ,聽了介紹,你有什么想法?
四、語文實踐活動:
1、任選一題:
①為莫高窟設計一兩句廣告語。
②設計一段導游詞來介紹莫高窟。
六、作業設計:
1、貼收集到的資料。
2、了解我國其他的文化古跡。辦一期手抄報。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發現漢字規律,自己小結識字的方法,初步了解多義詞,積累詞語。
2、過程與方法:合作練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善于動腦的好習慣。
【教材分析】
“我的發現”有兩項內容:一是識字,讓學生發現“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并用這樣的方法認識6個生字;二是讀六個帶有“張”字的詞語,體會“張”字在不同的詞語中有不同的意思,即一字多義。日積月累這里包含三個內容:“我會讀”要求讀一些常用詞語,在積累詞語的同時鞏固生字;“讀讀背背”要求讀背一首小詩《花園果園》。 “識字加油站”,是讓學生展示自己從電視上認識的漢字,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自主識字的好習慣。
【學情分析】
學生掌握知識較好,所以學習語文園地一時較容易,
【教學準備】
教師:投影
學生: 生字卡片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引導學生發現漢字規律,自己小結識字方法,學習自識字。
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可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
2.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再加以歸納。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等。
3、掌握和運用兩種識字方法,教師引導學生從本處列出的字中,發現其它的識字方法,還可說說自己用什么方法記住了課外看見的字。
4、生字條中的7個生字,讓學生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鞏固、檢查認讀和識記情況。用生字卡片鞏固,通過讀詞語鞏固。如:評比、家訪、擠進、郵車、局長、轎子、錢包等。
這個教學安排中出現的識字方法,同學們在上學期的學習中已經接觸并學會了應用,發現規律不會很難,可以聯系口語交際把意思表述完整。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習識字的兩種方法,并練習運用。
二、日積月累
1、“我會讀”讓學生說說還知道有關春天的什么詞語(如鳥語花香、萬紫千紅等)。“萬、顏、百、歡”是本組學的生字,要注意鞏固。
2、“我會寫”要求看拼音寫兩個句子:①春天來了。②小朋友們長高了。教學時,先讓學生自己讀一讀拼音,比一比誰先知道要寫的是什么句子。然后想想要寫的字是由哪些筆畫構成的,這些筆畫應該寫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教師可示范寫一兩個字,再讓學生自己練寫。寫完一句后,評一評,再寫第二句。句子末尾的句號可提醒學生注意。
充分注意激發、調動和保護學生寫句子的興趣,注意打好寫話的基礎,特別是認真寫字的習慣。
三、“讀讀背背”
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如有不認識的字,引導學生回憶,讓他們向別人請教。“村”是本組學的生字,要注意鞏固。然后,讓學生簡單說說短文寫的是什么。最后,用競爭的辦法,看誰先把短文背下來。背誦時,注意不要用唱讀的方式,而要用正常朗讀的方式。
訓練學生朗讀和背誦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的:
1.體會作者所表達的以人為本的思想。
2.理解課文中兩個故事的道理,從而養成勤于動腦筋思考的習慣,能從故事中書本中、現實生活中悟出道理來。
3.學會多角度的思考問題。
學習重點:
從課文中兩個故事的分析理解得出文章的論點。隱喻手法是教學難點。
學習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文本解讀】
謀篇立意(導入)
本文是一篇立論,文章通過“牛頓開貓洞”和“晏子使楚”兩則故事的分析論證,得出了“故事里有道理”的結論,闡發了考慮問題從人的實際需要出發,即以人為本的思想,啟發我們從故事中、從書本中、從生活中悟出道理來。
文章脈絡:本文共分為三個部分。(要求學生在書上做好批注)
第一部分(1),提出論題。本段只有一句話,這句話有統領全篇的作用。
第二部分(2-21),論證“牛頓開貓洞”和“晏子使楚”兩個故事里的道理。
第一層(2-11),論證分論點之一“牛頓開貓洞的故事里面有開貓洞應當從人出發還是從貓出發的道理”。
第二層(12-19),論證分論點之二“晏子使楚的故事里面有門的開設應當以人為準還是以國為準的道理”。
第三層(20-21),推而廣之,以門和橋為喻,宣傳人本主義思想。
第三部分(22),點明文章的中心論點:故事里面有道理。(啟發我們從故事中、從書本中、從生活中悟出道理來。)
一、預習反饋(每小組派人上板,其他組員在導學案上獨立完成所有反饋題)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上板單雙各2個題,每題/0.5分)
爵 ( jué )士 仆( pú )人 矮(ǎi )小 徒(tú )步
效率( lǜ ) 輝煌(huáng ) 脫(tuō )離 尊( zūn )重
2.下列成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B )(上板為造句,單雙各1個題,每題/2分)
A.伸張正義 尋根究底 不計其數 閉門造車
B.出死入生 同舟共濟 真假難辯 嶄露頭角(“真假難辯”應為“真假難辨”)
C.長篇大論 為民請命 投機取巧 平淡無奇
D.匹夫有責 無獨有偶 前呼后擁 各霸一方
3.下列詞語各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C )
A.泮宮(pàn) 晏嬰(yàn) 爵士(jüé) ( “爵”應讀“jué” )
B.仆役(bú) 玲瓏(líng) 效率(lǜ) ( “仆”應讀“pú” )
C.祭孔(jì) 稱心(chèn) 狀元(zhuàng ( “尊”應讀“zūn” )
D.宰相(zǎi) 尊重(zhūn) 大殿(diàn ( )
4.解釋詞語(上板為聽寫詞語單雙各2個題,每題/0.5分)
貧寒:窮苦。 輝煌:光輝燦爛。
玲瓏:精巧細致。 告幫:請人助以金錢。
徒步:步行。 仆役:仆人。
認死理:堅持某種道理或理由,不知變通。
無獨有偶:雖然罕見,但是不只一個,還有一個可以成對兒。
下馬威:原來指官吏初到任時對下屬顯示的威風,后泛指一開頭就向對方顯示的威力。
二、合作探究(用5分鐘速讀、指名讀課文,組內交流,指定小組完成相應課題,并聲情并茂作答。)
1、本文依次寫了哪些內容,各部分之間是用哪些詞句進行銜接的,你認為這篇文章在行文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本文依次寫了大小貓洞、大小城門、文廟的大門及狀元橋,各部分之間依次用“無獨有偶”聯系了兩個故事,用“話說”把上文的故事與下文的故事內容連接起來,再用“事實上”引導入各種門的作用,進而引出文廟的大門等。整篇文章思路流暢,層層聯想。
2、作者在文章中分別在敘述了牛頓開貓洞和晏嬰使楚的故事之后,文章內容是怎樣進一步展開的,請用簡要的.語言加以概括,并說說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在敘述兩個故事時,層次也極為分明。先敘事再分析,接著進行想象,最后進行總結。這樣寫使文章思路非常明確。
3、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起到什么作用?
明確:“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隱含了本文的中心論點“故事里面有道理”,一方面這句話作為結尾,呼應了開頭;另一方面此論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告訴我們要善于從故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4、大科學家牛頓養貓開洞的故事,曾經引起人們的笑話,說說你對牛頓的看法。
明確:牛頓是講科學,“尊重客觀,不由人的主觀,考慮事情全面”。牛頓不是思維不靈活,而是不從人的一面考慮,是從貓的一面進行考慮。之所以有不同的看法,是因為思維的角度不同。(因為文章用了隱喻手法:從開貓洞要從貓的需要出發,來說明考慮問題要從人的實際需要出發。即以人為本的思想。)
第二課時
三、精句賞析 (默讀讀相關句段、思考、結對討論,展示各自風采。)
1、“無獨有偶”在文中有何作用?
賞析:“無獨有偶,”是過渡句。中國也有個關于門洞的名人故事。一個詞“無獨有偶”就把兩個故事緊密地聯結了起來,準確簡潔。“無獨”是說上文的牛頓開貓洞;“有偶”是說下文的晏子使楚。
2、“事實上,中國歷來實行的是楚國式,不是齊國式”作者這句話闡發了什么道理?
賞析:楚國式的是門以人為準,因為歷來都是貴賓到來,中門大開;普通人走側門還得掛號等候,下人走后門,可見這里的“以人為準”是以人的等級為標準,人在門的面前是不平等的。既然中國傳統的楚國式的是不平等的,是有著森嚴的封建等級觀念的,那就是作者所要批判的。那么齊國式的大國開大門,小國開小門則應該是民主的,是做事從實際出發的。
在這里作者隱含的意思應該是大人是封建“官大人”,小人是自稱“小人”的仆役丫環,有著明顯的等級差別;而“大國城大”,人多,為了方便人的出入,所以城門也大,“小國的城小”,人也少,開一個小門就夠用了,是從人的方面出發,是符合實際需要,從實際出發的,這以民為本的做法才是正確的。
3.“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 這句話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賞析1:本句既是文章的主旨句,又是文章的總結句(文章的中心)。文章從“牛頓開貓洞”故事里邊有道理,“晏子使楚”的故事里邊有道理歸納出了“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這一結論,它隱含了本文的中心論點“故事里面有道理”。此論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它作為總結句的角度來分析,一方面這句話作為結尾,呼應了開頭;另一方面告訴我們要善于從故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賞析2:是文章的主旨句,它啟發我們從故事中、從書本中、從生活中悟出一些道理來。本句是,呼應文章開頭;另一方面告訴我們要善于從故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那就先從本文悟道理吧。)
4.文中兩個故事本身揭示了怎樣的道理?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參考:牛頓開貓洞的故事里面有開貓洞應當從人出發還是從貓出發的道理,這里我們把“貓”當成人,社會的管理不應從管理者的角度考慮問題,而應當從每一個社會個體出發,考慮他們的需要;晏子使楚的故事里面有門的開設應當以人為準還是以國為準的道理,門和橋的設置和使用應當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等級觀念出發。作者就是要告訴讀者考慮問題要從人的實際需要出發,關注弱勢群體與弱勢個體的利益,和關心多數人的利益。
四、拓展提升 (鞏固提升學習目標)
1、本文的社會價值在于文章中宣傳人本思想,你認為本文的“人本主義”體現在哪里?
參考:本文的人本主義思想首先體現在第一則故事中。作者認為開貓洞應該從貓出發而不是從人出發,這里的“貓”隱喻的恰恰是人,是那些在社會中處于被管理者地位的人,而課文中人則指管理者。在社會的管理體系中,管理者如果能尊重被管理者,從他們的利益出發,就是充滿了人道主義的關懷,就是“人本主義”的體現。
2、本文是一篇立論,你認為用哪一句話來表達中心論點最合適?分論點是什么?
明確:中心論點: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故事里面有道理。)
故事里面有道理分論點一:牛頓開貓洞的故事里面有開貓洞應當從人出發,還是從貓出發的道理。 分論點二:晏子使楚的故事里面有門的開設應當以人為準,還是以國為準的道理。
3、與你的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讀大貓和小貓的對話,然后想想作者的這一番想象,從語言的角度上看,有什么特點?
參考:大貓小貓的對話想象豐富,這樣使文章的語言幽默,生動,讀來娓娓動聽,充滿情趣。
4、各小組提問題,并互相解答問題。
例:“楚國式”是指什么?(門以人為準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齊國式”是指什么?(門以國為準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總結 :《大小貓洞》是現代著名學者金克木的一篇文章。本文看似拉拉雜雜,東扯西扯,但是結構嚴謹,行文流暢,給人啟迪,發人深思,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了作者的觀點。通過本文,學生應學習作者開闊的思路和質樸的語言以及作者表現的強烈的人文色彩和精神理念。
五、隨堂檢測
1、本文的作者是,筆名是 金克木,是我國家,著名的 文學家、學者。主要作品有《印度文化論集》、《比較文學論集》,譯作有《代致呵利三百詠》、《莎維德麗》、《梵語文學史》等。 2、晏子,字平仲,春秋 時期 齊國的大夫。
3、本文從 牛頓開貓洞 的故事,聯想到晏子使楚的故事,從城門聯想到 文廟的門 ,從 文廟的門 聯想到文廟的橋,從文廟的門和橋聯想到現在的北大的門和橋 ,思路流暢,結構清晰。
4、解釋詞語
前呼后擁:
名滿天下: 徒步:
5、判斷下列各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
(1)三百年前,他養貓總有仆人照看吧,何勞他親身看管? ( 反問 )
(2)大貓:這是我的洞,允許你用,要以我為主。小貓口頭稱是,心中不服。( 擬人 )
(3)不論真假,這故事里有沒有什么道理可談?( 設問 )
楚人:門是供人走的。大人都大門,小人走小門。門以人為準。
晏子:門是國家的城門。大國的城大,城門也大。小國的城小,門也小。門以國為準。
6、下列問句中與其他三項不同類的一項是( D、是反問 )
A.不論真假,這故事里有沒有什么道理可談? B.我來到楚國該進什么門?
C.若是各有一洞呢? D.他養貓總有仆人照看吧,何勞他親身看管?
7、“門以人為準”是“人本”思想的體現嗎?為什么?
參考:不是。作者在這里用了隱喻的手法,以人的高矮隱喻人的等級,“門以人為準”實質是以等級為標準。所以,它不是從實際需要出發的“人本”思想的體現。
8、你認為“晏子使楚”的故事真實嗎?
參考:兩個方面:一是晏子使楚騎馬乘車,大使個人的高矮顯不出來;二是城墻不是紙糊的,另開一門也不容易。
9、懷疑處處有學問,你能對一些耳熟能詳的故事提出自己的思考嗎?
(要有見地,有深度、培養求異思維能力,見解獨特即可。)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次練習安排了五項內容。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
教學要求 :
1. 通過閱讀短文,讓學生知道讓學生懂得:處處留心隨處都能學習語文。
2.繼續學習把句子寫通順、意思表達清楚。
3.練習寫好鋼筆字。
4.熟記成語,積累詞匯。
5.口語訓練,說漫畫 。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詞句訓練、口語交際。
難點:口語交際
課前準備:
卡片、掛圖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閱讀短文,讓學生知道讓學生懂得:處處留心隨處都能學習語文。
2. 繼續學習把句子寫通順、意思表達清楚。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就學習練習4
二、教學第一題:
1.誰來把第一題的題目要求讀一讀?(指名讀)
處處留心就能發現漢字的學問真不少
2.練習:
讀短文思考:
(1)我和楊雨恬在預習過程課文時,對哪個漢字產生了疑惑?
(2)他們有什么新的發現?
(3)閱讀短文思考:醒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醒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師引導: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壇之類的器具,用以指代酒 。
用酉作偏旁的漢字,大多與酒有關,醒原指醉酒后醒過來,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義。
(4)說說在生活中處處留心你都學會了哪些生字?
(5)遇到類似的疑問,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過什么方法學習
(通過查找工具書,也可小組互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練習寫好鋼筆字。
2. 熟記成語,積累詞匯。
教學過程:
教學第二題:
1.讀讀背背
2.下面請大家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由認讀,
全對的請舉手。錯了的同學可要再接再厲啊。
3. 指名讀、齊讀、小組比賽讀,自由練讀這8個成語,讀準每個音。
4.來把你會讀的'詞語帶著大家一起讀一讀?(指名讀)
5.開火車讀。齊讀。
6.同桌商量這8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誰背得最快。
指名背。齊背。同桌互背。
教學第三題:
1.寫好鋼筆字
2.教師范寫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狀也不同
3.筆筆誰的鋼筆字寫得最棒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看懂漫畫,通過編故事和形式和同學交流,并通過練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畫的特點。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聯系課文中語言環境理解“渺小”、“恩賜”、“慷慨”、“枯竭”、“再生”、“遨游“等重點詞語,并會用“渺小”、“貢獻”造句。
2、掌握本課的說明方法,理清文章層次,段落間的關系,了解有關地球的知識。
3、培養朗讀能力,能寫出讀后的收獲。
4、教育學生樹立環境意識,要從我做起保護地球。
【教學重點】
了解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么不能夠居住到別的星球上去,從而懂得課文題目“只有一個地球”的意思。
本課可采用變序教學法,抓住重點段輻射全文,讓學生在課文中理解,讀中感悟。
具體教學環節安排如下:
一、提出課題,整體感知
1、提出課題后,讓學生說說從這個課題中你想到了什么?
2、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直接點明課題的段落,并找出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
二、變序教學,提綱輻射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段中語句填空:
因為這個地球太( ),同時又太( );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 );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 ),所以要精心保護地球。
2、學生齊讀填空題,說說從課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護地球的原因。
三、教給學生舉一反三
學習第一段。
默讀第一段。找出你喜歡的語句,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
訓練朗讀,通過理解“母親”、“搖籃”等詞語,指導學生帶著親切、感激之情練讀重點語句,學生評議讀的效果怎樣。
出示遙看地球表面的圖象,師生一起描述看到的美麗景色。
理解完后,再練讀描寫地球美麗壯觀的語句。
抓住重點詞語,了解人類生活范圍為什么是很小的。
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四、質疑自學,討論探究
教學要繼續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探究,例如:默讀、質疑、解疑、討論、查找資料等形式,給予學生更廣闊的空間,以便學生掌握更多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學習第二段。
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把沒讀懂的內容用筆標示出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師把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明確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如:可再生資源為什么不可再生了?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威脅?為什么說地球是無私的?課文從哪幾方面講了人們對地球的破壞?讓生討論自己解決問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類都有哪些破壞環境的行為表現。有的學生會拿出課前搜集到的資料共同討論人類具體都做了些什么,都造成了哪些生態災難?讓學生談感受,引導學生認識地球是可愛的,可破壞是殘酷的。
指導朗讀。
填空訓練:地球上的水資源本來是可以( ),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類向水中排放( ),不但使它( ),還會使人( ),魚類( ),所以我們應( )。
五、自讀自悟,學習第三段
1、討論為什么不能夠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讓學生結合書上的內容和課前搜集到的資料解決問題,這樣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2、聯系上下文理解“資源枯竭“。
3、抓住關聯詞“…但是…即使…也是…”領悟第七段中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六、感悟重點,延伸展開
1、再讀課文最后一段,說說課文主要說明一個什么問題?要求我們怎么做?
2、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地球?例舉自己所知道的自覺保護地球的人和事。
七、回歸整體,感悟內化
1、讓學生說說對課文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朗讀全文,說說課文為什么用“只有一個地球”為題,談談學完課文后的感受,寫一篇200字左右的讀后感。
3、老師設計一項擴展應用性的作業,每個同學回去之后再細細賞讀課文,在進一步鑒賞有關資料的基礎上,構思一幅宣傳畫,設計一句廣告語,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為北京申辦奧運做一點貢獻。
4、教師總結談話:要求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保護地球”這一要求落實到具體行動上,爭當一名環保小衛士。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次口語交際訓練圍繞本組的專題,以神話、傳說故事會為主內容,這類訓練,學生在學習三上《盤古開天地》時已有所涉及,有了一定的鋪墊,再加上本組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資料,應該有話可說。
本次習作是寫想象內容,圍繞“假如我會變”,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可以變成任何人、任何物,展示孩子們的童心、童趣和夢想。
“我的發現”提供了八組16個詞語,兩兩一組,意圖是讓學生從發現特點的角度區別形近字,增強獨立識字的能力。“日積月累”安排的是有規律可循的四組12個成語和帶有人物的6條歇后語,目的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成語故事“畫龍點睛”出自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學為主,教師做適當引導。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注、收集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并能大膽講述收集來的故事,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并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2.通過創設情境、口語交際、小組合作的形式激發學生說的愿望,寫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發展創新思維。
3.能夠語言較通順、內容較具體地進行習作。
4.初步學會分辨形近字;積累成語、歇后語,培養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能較通順、流利地講述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
2.發揮合理想像,有創造性地編故事。
3.引導學生辨析形近字,了解歇后語、成語中包含的故事。
課前準備
1. 課外收集一些神話、傳說故事。
2.實物投影儀。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預設教學調整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不少的神話故事,你還聽說過哪些神話故事呢?
今天,咱們也要來講講神話故事。
二、方法引導
1、怎樣才能把故事講好呢?
請快速默讀136頁的口語交際的內容,看看課本告訴我們哪些好方法。
生匯報。
2、齊讀要求,出示:
A 要記住故事內容 B 要按一定順序講演 C 把故事講生動。
3、師示范講故事《后羿射日》,可以邊講邊出示圖片。
你是怎么記住這個故事的?
出示:我會聽,我能記住這個故事。
題目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
故事的大概:先_______然后_________,最后_________ ______。
4、小結:講故事要按一定順序來講(故事的發展或時間的順序),讓別人印象
深刻。
三、小組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故事。
1、老師送給同學們三把金鑰匙——表情豐富,語調起伏,動作逼真。
請同學們試著用這三把金鑰匙去打開故事的大門。
2、講的時候有要求:
(小組分工:記錄員,講述員,評價員)每組一張表,詳細記錄。
第 小組
組長: 記錄員: 評價員:
姓 名 故事內容評價(表情、語氣等)
3、學生交流。
4、全班交流
請各組評價員評出小組的“故事大王”。
請評價員講出為什么評這些同學為故事大王?
四、各組的故事大王閃亮登場,講述動人故事。
五、課外作業:我要把這次故事會上講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課時(習作訓練)
一、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1、同學們,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指名回答。
2、師:我的心愿可多了。我想穿越時空去會一會古人,揭開古老的歷史的謎底;我想登上時光穿梭機,到未來去看一看;我真想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鉆到他的腦子里瞧一瞧,我更想拯救在死亡線上掙扎絕癥病人……
3、同桌說說自己的心愿。
4、這么多心愿能實現嗎?(不能)誰說不行,看看,誰來了。大屏幕出示《西游記》動畫剪輯片斷:同學們,還記得《西游記》中孫悟空和二郎神斗法的故事嗎?現在就讓我們重溫這個精彩的場面吧!
二、學生自由想象,教師引導學生口頭作文。
1、想想:同學們,你們愿不愿意和孫悟空一比高下呢!咱們也來變一變。想一想,你也在變,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鳥,一條魚,一只老鷹,一粒藥丸,福爾摩斯……為了實現我們心中的美好愿望,你變成了什么?
2、指名說說:我的愿望是什么?我變成了什么?
教師隨機點撥:變的.人可以是現實中的風云人物(國家領導、運動員、歌星等)、身邊的人(親人、同學)社會上的(清潔工)、童話里的(白雪公主)、歷史的(伽利略、毛爺爺)、科幻人物(藍貓、外星人)、動物、植物等等。引導學生關注環境、食品衛生、窮人、自然災害等等。
3、想想:我變成了以后,干了什么事情。
前后桌為一個學習小組,你們在小組中交流交流,自己變成了什么?當一個人說的時候,其他同學要注意聽。聽清之后,你也可以給他提問題,來幫助他把變了后干了什么事情的過程豐富起來,好嗎?
4、小組選代表交流:同學們交流得非常愉快,誰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呀?
5、其他同學傾聽──生生評價、師生評價
教師注意點評:學生思維的廣度及深度。
6、教師小結:其實,說出你的心愿,你變成了什么,然后干了什么,把這些連起來就是一篇很生動的想象作文了。
三、寫作
同學們,大家想象豐富多彩,各有千秋。拿起筆來,千萬不要讓我們的靈感稍縱即逝,把你想到的快寫下來吧!你可以給加個題目。
四、修改
寫完后,讀給爸爸或媽媽聽,聽聽他們的意見,修改一下。
板書:
我想變
想象豐富
美好心愿變成誰做了什么
第三課時(作文講評)
一、精彩題目大放送
二、培養概括能力:“我的主要內容是—”“我的題目是—,主要寫了——”
三、好詞佳句大拼盤:讓我們自由大聲地把自己的好詞佳句讀出來吧!
四、美文佳作大看臺:
1、出示精彩,學生上臺朗讀。
2、全班評價,小記者采訪。總結出“神奇豐富”“生動有趣”。
出示病文,全班修改。
五、你修我改快樂廳:提出修改的具體內容和要求,交換修改,自己修改。
六、總結。
第四課時
一、我的發現
1.出示“我的發現”中八組詞語:同學們,詞語朋友手拉手向我們走來了,快來讀一讀吧,把字音讀準確。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隨機指導讀正確。
3.睜大眼睛,仔細觀察每個詞語中的加點字,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每一組兩個加點字有部分部首或偏旁相同,但字的讀音不同。這樣字形相近(相似)的字叫形近字。
4.這樣的字兄弟可真有趣,讓我們再讀讀詞語,記住它們吧。
5.拓展:你還能說出一組形近字并組組詞嗎?試一試吧!
二、日積月累之“讀讀記記”
1.在我們祖國語言文化寶庫中,有兩道獨特的文化景觀,那就是成語和歇后語。一個成語的背后往往包含著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句歇后語幽默雋永,其間又常常暗含著一個有趣的典故。這節課我們就到成語、歇后語王國暢游一番。
2.出示“讀讀記記”的成語:請4個同學每人讀一行。
3.每行詞語里都藏了一個小秘密,你的火眼金睛發現了嗎?
引導:第一組是數字成語;第二組是ABAC式的成語;第三組是AABB式的成語;第四組是反義詞形式的成語。
4.原來,每一行3個成語都是從同一家族中跑出來的,怪不得有相同點呢!我們一齊來讀讀吧!
5.請你也來說幾個這樣的成語吧!
生說,師板書,再讀一讀補充的成語。
二、日積月累“讀讀背背”
1、出示人名:八仙、孫悟空、韓信、張飛、包公、姜太公
簡要說說他們的故事。引導:他們有的是歷史人物,有的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物。
2、這些人身上發生的一些故事還被編成了歇后語呢!快讀讀吧!
3、歇后語有幾部分組成?引導:兩部分,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釋,也是全句的重點所在;兩部分中間用破折號隔開。
4、讀讀背背。
5、歇后語對對碰:師生或生生合作,一人說前一部分,另一人說后一部分。
三、成語故事:畫龍點睛
1、自讀故事,讀準字音,讀通故事。
2、出示詞語,讀一讀: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贊不絕口 寺 廟
電閃雷鳴 風雨交加 騰云駕霧 美中不足
3、選擇上面的詞語填空,說說主要內容。
梁朝著名畫家張僧繇在新蓋的( )墻壁上畫了4條龍,這些龍畫得( ),游人紛紛( ),并請求他把龍眼睛點上,兩條龍的眼睛點上后,龍( ),飛向蒼天。
4、再讀故事。說說張僧繇是個怎樣的畫家?(名不虛傳、自信、了不起、神奇)
如果你是圍觀者之一,你會怎么稱贊張僧繇?
5、借助成語詞典,初步了解“畫龍點睛”的喻義。
四、課外拓展
1、搜集更多的成語、歇后語,讀讀背背,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2、舉行一次班級成語競賽。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