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詩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詩教案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詩教案 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通過欣賞,能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使兒童體會濃濃的母愛之情。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嘗試精神。[活動準備]1.畫有藍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魚兒,花園、風兒、花朵,媽媽、嬰兒等大幅背景圖。
2.制作好的藍天、星星、大海、魚兒、花園,花朵、媽媽的手、嬰兒等的貼紙若干。
3.錄音機一臺,抒情音樂磁帶一盤。[設計思路]著名兒童文學家陳伯吹曾贊美《搖籃》是“一支美妙的搖籃曲”,“是歌也是詩”。它以悅耳動聽的音韻展現了“藍天”、“大海”、“花園”以及“媽媽的手”這一幅幅開闊兒絢麗的畫面,運用擬人、比喻等藝術手法將它們和諧地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溫馨、寧謐的環境,可以使孩子們陶醉在這種優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活動流程]創設情境,引出課題――→完整欣賞詩歌,反復聆聽——→朗誦詩歌,啟發設問,集體討論――→遷移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階段
1.出示“搖籃”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它們都有什么關系?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整首詩歌。
3.讓幼兒嘗試一下媽媽搖著搖籃哄寶寶入睡的動作。
4.教師指圖朗誦,幼兒輕聲跟念。5.傾聽配樂詩朗誦《搖籃》,要求幼兒傾聽時想象詩歌的畫面,也可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反復聆聽作品階段
幼兒在午睡前躺著聆聽配樂詩歌錄音,每次聽兩遍,4天左右,幼兒就能流暢背誦詩歌。
三、交流討論、表演
1.集體朗誦并交流討論
a。詩歌里講了哪些搖籃?(幼兒回答后,教帥出示背景圖)b。詩歌里說的這些搖籃,分別是哪個寶寶睡覺用的呢?(幼兒回答后,師生共同粘貼,把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小朋友寶寶分別送入各自的搖籃)c。提出嘗試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你最喜歡誰的家?d。教師讓幼兒充分發表看法后發表白己的看法,同時讓幼兒知道,媽媽的手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搖籃,每個小朋友要感謝媽媽對我們的關愛。2.表演游戲
教師放錄音,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自由表演,通過嘗試自身的動作表演,提高幼兒對詩歌的感受力。例:當詩歌里說“藍天是星寶寶的搖籃”時,扮演藍天的幼兒便可想像抱著星星,搖它入睡的動作,白云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
四、遷移階段
1、教師出示嘗試題,引導幼兒仿編詩歌。詩歌里說:“藍天是搖籃,搖著星寶寶,白云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那么,藍天除了是星星的搖籃,還可以是誰的搖籃?大海又可以是誰的搖籃?(幼兒自由發言后,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并把詩歌念給小朋友欣賞)例:藍天是搖籃,搖著月寶寶,白云輕輕飄,月寶寶睡著了。大海是搖籃,搖著船寶寶,浪花輕輕翻,船寶寶睡著了。花園是搖籃,搖著鳥寶寶,風兒輕輕吹,鳥寶寶睡著了。媽媽的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寶寶睡著了。
2、教師引導幼兒嘗試著把仿編內容畫下來,再交流仿編的詩句。
[活動評價]
為了便于兒童記憶吟唱,全詩采用重復的詞語、相同的句式,造成一種聲音的回環。韻腳選用了“遙條”韻,烘托出一種甜美柔婉的氣氛,使得美好的情致與音樂的'旋律自然地統一在一體。《綱要》中提出,要讓幼兒接觸社會,初步了解人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系。“搖籃”這首詩歌,從環保的角度向幼兒展示了當今大城市中存在的問題,取材現實,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整個活動,以小猴生病為線索,把大城市的污染以圖片的形式展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深深感受到空氣污染的危害性,從而一起為凈化城市出謀劃策。于是,“種樹、種花、改制摩托車”等方法應蘊而生,充分寄托了孩子們的美好設想和愿望。
有人說,環保教育對于幼兒來說較難滲入,而本活動,老師的成功在于以情激情,從而激發起幼兒真正的言行。語文教案-詩《搖籃》
小學語文詩教案 2
教學目標:
1、感受花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了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2、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3、人物賞析,體會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學重點、難點:
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并領會課文所表現得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古詩教學應著重體現朗讀,注意語氣、語速、節拍等,力求聲情并茂,深入體會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討論探究法:培養學生利用各種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
3、競賽法:針對七年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容易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木蘭詩》,在《樂府詩集》的帶領下,認識了一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女英雄,大家記得她是——花木蘭。這節課我們要來繼續了解她。
二、聽讀文本,感悟美讀:
1、(學生)自由朗讀
2、指名讀
三、人物賞析,品讀探究。
1、圖片賞析(探討圖中木蘭之美?):
小結:木蘭是個內外兼修的女子,不僅外在美,而且還有內在美。
2、小組討論并歸納:
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木蘭美在哪里?例如:
(1)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勤勞孝順。
1(2)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愿”——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勇敢堅強的英雄氣概。
(4)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不慕名利
(5)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機智、謹慎。
小結:——花木蘭形象: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不慕名利、謹慎機敏。木蘭真的是集合了很多很多優良品質,不僅比男兒都強,還具有所有女性都有的傳統美德,勤勞﹑孝順﹑質樸,在作者筆下近乎是一個完美的女子形象。
四、復述表演,走近木蘭。
(課堂活動)
五、體驗反思,互動釋疑:(觀看花木蘭動畫片視頻)
千百年來,木蘭一直是深受中國人們尊敬的女性,因為她勇敢、質樸、勤勞,她的精神激勵了成千上萬中華兒女保家衛國。那么,在外國又如何呢?同樣,也有很多故事來講述木蘭。
1、“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在戰爭中可能有怎樣的故事呢?
可能受人欺凌,也可能被發現是女兒身······
2、木蘭回到家鄉后恢復女裝,伙伴們吃驚,朝廷知道后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可能重賞,可能重罰······
六、贊美木蘭的話(一句話)。
七、總結存儲,拓展延伸。
(列舉大家熟知的女英雄圖片)
八、齊背《木蘭詩》:用我們的背誦來唱響木蘭的贊歌。
木蘭精神值得傳頌,現在讓我們懷著對木蘭的敬愛之情,一起再來背誦《木蘭詩》。
小學語文詩教案 3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以借景抒情的文筆,分析作者敘事怎樣逐層深入,準確反映筆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標:不得不愚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養目標:指導學生體味其用詞的精煉準確和生動形象。
教學重點
本課主要是借景抒情,在指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之后,讓學生找出敘述作者心志的語句,進而分析作者怎樣逐層深入,達到達意的目的。
教學難點
用典的意義。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
《愚溪詩序》是柳宗元為他的“八愚詩”寫的序。序中首段敘述愚溪得名的由來,順筆交代“余以愚觸罪,謫瀟水上”的經歷。第二段緊扣詩題“八愚”敘述愚溪八景的方位和其他特征,點明八景稱愚乃“以余故,咸以愚辱焉”。第三段進一步說明何以“是溪獨見辱于愚”的原因,引出“凡為愚者莫我若也”的一番議論。作者自言“無以利世”,又引寧武子、顏子作陪,一味責己之愚,反話正說,沉痛至極。最后一段由溪雖“無利于世”卻自有清溪本色轉入“余雖不合于俗,亦頗以文墨^***”。繼而寫到作者創作八愚詩時,精神意趣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使結言落在“八愚詩”上。通篇文章以“愚”字貫徹始終。時寫愚溪,時寫“愚”人;寫愚溪之景,抒“愚”人之情。文中愚溪的形象正是作者的化身。人們由愚溪的“見辱于愚”,自會想到作者故作曠達而以“愚”人自居,他對賢愚顛倒的現實是多么憤恨。作者把牢騷不平隱含在寫景敘事之中,辭語用意雖十分怨憤,不隱鋒芒,但卻并沒有顯露一點痕跡。
二.課文分析:
(一)題解:
1.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字子厚,河東解(山西運城縣解州鎮)人,世稱柳河東。貞元進士,授校書郎,調藍田尉,升監察御史里行。與劉禹錫等參加主張革新的王叔文集團,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后貶為永州司馬。后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與韓愈一起倡導古文運動,同被列為“唐宋八大家”而并稱韓柳,所做散文峭拔矯健,說理透徹。
2.《愚溪詩序》是柳宗元為《八愚詩》寫的序,說明作詩的緣由。“八愚”的總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詩序》命名。只是,當年柳氏寫的`《八愚詩》早已佚失,而這篇序卻一直傳誦。除了篇末一句,這篇序也可以作為柳宗元寫的山水游記一例來看待。它和柳宗元柳宗元著名《永州八記》一樣,借山水游記一例來看待。借山水來抒發胸中的抑郁,把敘事,議論,抒情揉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變,吞吐萬端,是柳宗元在柳州的刻意之作。
3.關于“序”
“序”是屬于實用文體的一種,是一種寫在著作或詩文前邊的文章。可以記敘,可以議論,可以說明。這種“序”也叫“書序”。
后來又有了宴集序,贈序等。古人宴集時,常常一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又有雖無聚會,也作文相贈,以表惜別,祝愿,勸勉之意,就是贈序,如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
(二)閱讀講析:
范讀課文。
自讀課文。
齊讀、分組讀、依次讀。
本篇全文共四百多字,委婉曲折,抑揚頓挫,借小序傾訴自己的遭遇,是一篇寓意深遠的佳妙之作。
第1段寫“愚溪”得名的由來。
先寫實有此溪,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在寫溪名無定,為下文定名提供根據和緣由。
第2段以“愚溪”為中心,以“愚溪”為中心,寫出“八愚”的名字,緊扣詩題。
第3段先借孔子《論語》中智者樂水之說,轉筆寫溪之不適于用,依次說出“獨見辱于愚的原因。”
第4段引《論語》中寧武子“智而為愚”,顏子“睿而為愚”來襯托我的“愚”,最后歸結到溪水的命名上。
最后一段是全文,先從溪和人兩方面說,然后合一。寫溪水由上文的貶溪轉入贊溪,寫人由自貶而轉入自贊。最后將自己與溪水合說,達到形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點題作結,歸到序詩。
(三)鑒賞要點:
1.托物興辭,寓意深遠。
作者不是客觀地描寫自然風景,而是托物興辭,夾敘夾議,蘊藏著深厚的寓意和強烈的個人傾向。
作者借寫愚溪來寫自己。愚溪的風景和作者的行事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全文各段以“愚”字貫串。僅就第二段來看,雖然只有百余字,就一連用了十二個“愚”字。文章結構中心明確,作者在描寫愚溪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中,隱隱約約地折射出本人的影子。幽奇秀美的小溪卻名之以“愚”,作者替“愚溪”不平,其實恰是為自己的遭遇不平。“愚溪”美景被棄之與凄清冷寂的荒野,無人涉足,無人游賞,甚至無人過問,這正是作者自己生活遭遇的寫照。欣賞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卻只有這落寞的愚溪。對愚溪遭遇的慨嘆,不正是傾吐自己抱負和才能被淹沒,遭打擊的不平嗎?情與景的交融,表達出對壓抑人才的不合理社會的批判。
2.敘事,議論,抒情融于一體,寫景善于布局,敘事井然有序,全文的“愚”為線索,寫景,敘事有條理。八景的位置,距離交代得十分清楚,給人以立體感,敘述被貶、遷家,安家以及給愚溪定名等等,內容豐富,機構緊湊,極具匠心。而全文又無一處不貫穿作者的不平之鳴。
三.課上練習:
總結7個典故的出處、原意、用意、目的。
總結一詞多意:為(6處)、樂(2處)、名(2處)、居(2處)、類(2處)。
總結詞類活用11個。
總結句式7句。
四.課后作業 :
1.完成熟讀3遍任務;
2.翻譯全文。
小學語文詩教案 4
教材分析:
《獻給媽媽的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鄂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的充滿愛的童話故事。課文以童話故事的方式講述了小動物們在母親節這一天給媽媽寫了一句贊美媽媽的話。文中的語言貼近孩子,孩子在反復朗讀中能很自然地感悟到媽媽也需要孩子的關心,孩子一句贊美的話就能給媽媽帶來莫大的幸福。
設計理念:
一堂好的閱讀課應該做到:書聲瑯瑯,議論紛紛,情意濃濃。新大綱也強調指出:要在讀中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課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如何讓學生通過讀來體驗課文情感,進而抒發自我情感、升華自我情感?
教學目的:
1學會8個生字,會認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感受孩子和媽媽之間與生俱來,深沉似海的親情,并真心地用一句話來贊美自己的媽媽。
美育點:讓學生感受漢字的形體美,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媽媽的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動物圖片,動物頭飾,愛心卡片
教學過程:
一、利用音樂,揭題質疑
聽到這熟悉的'歌聲,你想到了誰?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獻給媽媽的詩》。
齊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自悟,整體感知
請你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地讀課文。(學生自由讀文)
三、體會感悟,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小動物為什么要給媽媽獻詩呢?指名讀誰知道母親節是哪一天?齊讀課文。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動物的詩準備好了嗎?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交流質疑:這一段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
(相機引導學生學習爭先恐后爭)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有哪些小動物爭先恐后地為媽媽獻詩?〈隨交流板書動物圖〉
2、小動物都為媽媽寫了一句什么詩呢?請你們默讀第四自然段,用——標出小動物們寫的詩。
(交流板書小動物的詩)
3、好吧,你們把想好的一句都念給我聽聽。小動物是怎樣念自己的詩的呢?請你們自己試一試
4、學習小白兔句。
(1)、課件出示勇敢句,誰能把這句話讀?學生自由練讀
(2)、課件出示勇敢詩,指導學生朗讀:哪只小白兔來讀一讀?〈指名讀,課件理解,指名讀,男女生讀〉
5、學習獅子句
(1)課件出示溫柔句,學生自由練讀:聽了小兔子的朗讀,小獅子也心急了。
(2)、出示溫柔詩,指導朗讀:小獅子會怎么念自己的詩呢?
(3)、課件理解溫柔:見了這只獅子媽媽,你想說什么?怎樣才能讀出媽媽的溫柔呢?〈同桌練讀,兩人齊讀〉
6、學習小黑豬和小老鼠的詩
(1)、課件出示,自由練讀:聽了小兔子和小獅子的詩,小黑豬和小老鼠都等不及了。
(2)、多種方式練讀:自選角色讀,交流讀
7、分角色讀課文
(1)、示范讀: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一讀,誰愿意和老師合作?
(2)、小組練讀,表演讀
四情感體驗,思維拓展
1、體驗愛心:你見過這些動物嗎?他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為什么在孩子眼里,它們和我們知道的不一樣呢?
2、為媽媽寫詩:我們也愛自己的媽媽,讓我們學著小動物的樣子,也為自己的媽媽寫一句詩吧!
3、交流詩。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范讀
2引讀
六古詩欣賞
聽了小動物的詩,念了自己的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獻給媽媽的古詩吧!(欣賞《游子吟》)
小學語文詩教案 5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語言特點,并背誦全詩。
2、復述表演,并領會其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
3、人物賞析,體會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4、體會本文排比、對偶、比喻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5、學習本文詳細得當的敘事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并領會課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2、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3、重要文言詞語的積累。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想:
1、這是一首北朝民歌,讀起來朗朗上口,要反復誦讀,感受民歌的語言特點,找出背誦的規律,教師課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誦。
2、本文材料安排有詳有略,為什么這樣安排,要組織學生通過討論本文中心來解決,這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3、本文內容分析力求精當,簡煉,字詞句主要由學生自己翻譯,教師適當點撥。
4、運用多媒體,放映動畫片《花木蘭》片段,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出花木蘭這一巾幗形象的意義。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影片引讀
問:我國古代確有一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千百年來,她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形象。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這個故事卻來自于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學習北朝民歌《木蘭詩》。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樂府詩集》所載“梁鼓角橫吹曲”為主,是當時北方民歌一種在馬上演奏的軍樂,因為樂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橫吹曲”。《木蘭詩》則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詩歌誦讀,整體感悟
1、詩歌誦讀:①教師有感情地誦讀,學生點評。
②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疏通文義,把握情感。③學生比讀,互評互讀。
2、整體感悟:
①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概述故事情節。
②在概述情節的基礎上,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與結構。
引導:這是一首敘事詩,依據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束,這首詩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出了什么?請用四個字來簡單概括每一部分內容。
明確:第一部分(1—3段)―――替父從軍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戰
第三部分(5—6段)―――凱旋歸來
第四部分(第7段)―――結尾附文
三、人物賞析,品讀探究
1、人物賞析:
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例:
a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勤勞孝順
b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愿”——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c“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勇敢堅強的英雄氣慨
d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不慕榮華富貴,甘過普通百姓生活。
e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機智、謹慎
——花木蘭形象: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不慕名利、謹慎機敏。
2、品讀探究: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么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
明確:a渲染戰前緊張的氣氛。b戰事緊迫。c家人對木蘭從軍的重視。d樂府詩常用的一種寫法。
②第5自然段寫木蘭辭官還家,運用哪些修辭手法,表現木蘭的什么情操?
(運用夸張,寫出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木蘭辭官不就,表現她不圖功名利祿,向往和平的勞動生活
③第6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她怎樣的心情?
(排比、表現她那種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團聚、歡樂的氣氛。)
④結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對木蘭的贊美。再一次表現木蘭的機智謹慎。)
⑤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這首詩通過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向往。)
3、詳略分析:
這首詩在敘事的詳略上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明確:
從軍緣由——詳寫
出征前的準備——略寫
出征中的思親心理——詳寫詳寫女兒情態
關山飛度,征戰沙場——略寫略寫英雄氣慨
凱旋辭官——詳寫
家人迎接——詳寫
木蘭改裝——詳寫
作用:
(在內容上)突出木蘭的兒女情態,豐富了木蘭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實感人。
(在結構上)詳略得當,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
這樣安排是因為詩歌緊扣“木蘭是女郎”的性格特征來進行詳略安排的,對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詳寫。一般的就略寫。
4、語言品味:
請同學們試著找出詩中語言精煉的`句子,并感受其特點。
例:“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僅僅三十個字就寫出了征途之遙,生活之苦,戰斗之多,時間之長,戰況之烈,從而表現了木蘭十年艱苦的戰斗生涯,可見語言精煉,字字千金。)
四、體驗反思,互動釋疑
1、體驗反思:
試想你就是木蘭姑娘,請你說說替父從軍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動。(用自己的話歸納)
假如“我”就是木蘭姑娘(請發揮合理的想像),說說自己的戰斗生活。
假如你是木蘭的親人,十幾年沒見面了,見到木蘭會做些什么?會說些什么呢?
2、互動釋疑:四人小組提問釋疑,全班交流解決。
五、復述表演,走近木蘭
學生復述這首詩的故事情節(可片段),并結合教師提供的圖片,試著表演,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復述故事指導:復述故事情節不必像翻譯那樣,要求字字落實,復述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必要時還可以增加一些細節描寫。人稱上可用第三人稱。
六、總結存儲,拓展延伸
1、總結存儲:
《木蘭詩》這首敘事詩塑造了花木蘭這個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個云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士。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得勝歸來之后,她又謝絕高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融合在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敦樸的優秀品質。
這首詩在敘事上有詳有略,對木蘭從軍緣由、出征想家、辭官還鄉和會見親人寫得比較詳細,淋漓盡致地寫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對出征前的準備和十年軍旅生活則寫得比較簡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僅有六句,詳略得當,是這首詩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2、拓展延伸:
①自由誦讀課文,直至背誦。
②完成練習冊的練習
③想像作文:《木蘭到家第二天》
3、課外探究:(這些難度較大,可隨學生興趣進行。)
①南朝民歌的修辭運用(或特點)
②從《木蘭詩》中看中國古代女子的服飾
③從《木蘭詩》中“爺”的稱呼看中國古代的稱呼與地位
④我對木蘭的新看法
⑤詩歌的凝練的語言分析
⑥木蘭為什么不當官?(古代女子的三從四德)
板書設計:
停機嘆息深明大義
毅然從軍勇敢堅強
匆忙購置準備出征
思親情切征途艱苦
長期征戰勝利歸來
功成身退不慕榮華
回到家鄉換回女裝
雙兔為喻謹慎機警
——巾幗英雄形象: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
不慕名利、謹慎機敏
【小學語文詩教案 】相關文章:
幼教大班語文教案 《畢業詩》05-01
杜甫詩教案02-10
木蘭詩教案04-27
木蘭詩 教案04-25
《木蘭詩》教案04-25
送別詩教案04-25
2010屆高考語文邊塞詩鑒賞教案04-30
教案:八年級語文詩五首教案05-02
詩歌下雨詩教案03-23
談中國詩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