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李時珍》教學設計2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編寫了“東方醫藥巨典”——《本草綱目》。
2、學習生字新詞。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讀懂自然段的能力。
2、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學習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的好思想。
2、學習李時珍在編寫《本草綱目》中表現出來的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1、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寫作準備。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二)解決辦法
運用“弄懂每句話的意思,了解句與句間的聯系,歸并分層,歸納出整個自然段意思”的方法解決重點、難點。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一)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在初讀、導讀課文過程中,找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討論。
(三)重點、難點問題,全班交流。
五、教具準備
投影片、錄音帶、掛板、字卡。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問:你知道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2、簡介李時珍。
李時珍是我國明朝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一生為窮人治病,為了編寫《本草綱目》,研讀800多中醫藥書籍和有關資料,先后到湖北、河南、安徽、江蘇、江西等省考察訪問,采集藥物標本,行程達一萬多里。《本草綱目》被國內人們視為至寶,在國外用法、營、的、日、拉丁文廣泛刊印,稱為“東方醫藥巨典”。李時珍被公認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二)范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勾劃出不懂的地方。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學生質疑,教師點播,師生交流。
(1)字(出示字卡)
①讀準字音。
診、癥、湊、栽、積累的“累”
②認清字形
拜、籍、酷、載
(2)理解詞義。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輩輩。
診費:看病所收的費用。
完善:完美。
拜訪:敬詞,訪問。
品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判斷:斷定。
疑難病癥:指病因不明,很難醫治的疾病。
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流行:傳下去,傳開去。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四)初步感知自然段的意思,理清層次。
1、鋪墊孕伏。(出示投影片)
(1)自學。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2、教師點撥,理清層次。
第1自然段:講李時珍是明朝的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第2、3自然段:講李時珍立志學醫。
第4、5、6自然段:講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經過。
第7自然段:講《本草綱目》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著作。
(五)課堂練習。
1、組詞。
栽()擇()綱()珍()
載()譯()鋼()診()
2、填空。
(1)查字典。
查帶點字要查部首再查幾畫選正確解釋
記載①年.()②記在書報上。()
嚴寒酷暑①殘酷。()②極,程度深。()
(2)選擇恰當的詞填寫在括號里。
藥方藥材藥物藥效藥物書
①李時珍暗自記下不少()。
②他一面行醫,一面研究()。
③《本草綱目》是一本()。
④他親口品嘗了許多(),判斷()。
3、熟讀課文。
[1] [2] 下一頁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明確目標。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李時珍》這篇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理清了層次,了解文章內容,這節課我們更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2、齊讀。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輕聲讀2、3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
(3)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李時珍當時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的呢?
(5)從這兩自然段中你體會到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
2、齊讀第2——3自然段。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重、難點)
1、默讀第4自然段
2、學生自學、質疑,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說的是什么?可以分為幾層?分層的依據是什么?
(2)這一自然段第一句話起什么作用?(過渡)
(3)李時
【小學語文第六冊《李時珍》教學設計2】相關文章:
《李時珍夜宿古寺》語文教學實錄03-12
《李時珍夜宿古寺》語文教學實錄[精選]03-13
比的教學設計204-25
人教版小學第六冊語文教案04-25
2、《匆匆》教學設計04-25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04-02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實錄03-13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反思04-12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境設計04-27
第六冊語文教案第2課 古詩兩首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