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三首》
【教學目的】??1.了解古代勞動人民向往追求美好愛情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重章疊句的形式及《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
??3.掌握下列字、詞的音和義:雎鳩、窈窕、逑、荇菜、寤寐、蒹葭、坻、、、塒、?、桀。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誦讀的要領,掌握誦讀的技巧。
??2.《詩經(jīng)》的內(nèi)容理解。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鑒賞、背誦、討論、比較。
??媒體設計
??圖片、音樂、錄音。
??教學時數(shù)3課時
??【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設計
??在我國幾千年的古典文學長廊中,《詩經(jīng)》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是詩歌文學的鼻祖,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源頭。今天我們學習的三首詩均出自于《詩經(jīng)》。
??二、解題
??《詩經(jīng)》本稱“詩”,后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才稱《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305篇詩歌,古時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編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
??《論語》說:“不學詩,無以言。”古人認為經(jīng)過詩教,可以導致人“溫柔敦厚”,《詩經(jīng)》在古代一直被選作各類學校的教材,甚至連東漢大學者鄭玄家的婢女都熟讀《詩經(jīng)》,日常生活中能以《詩》相對。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范讀課文,結合注釋,掃除文字障礙,可采用投影。
??雎鳩(jiū):一種水鳥。
??窈窕(yáotiǎo):文靜美好的樣子。
??逑(qiú):配偶。
??荇(xìng)菜:一種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這里指時時。寤,醒著。寐,睡著。
??蒹葭(jiānjiā):蘆葦。
??唏(xī):干。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sì):水邊。
??塒(shí):在墻壁上做成的雞窩。
??(huó):相聚、相會。桀:通“橛”,為棲雞做的木架。
??(2)初步感知詩歌的形式特點。
??①題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疊章的形式,即重復的幾章節(jié),意義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變。
??④為了獲得聲韻上的美感,《詩經(jīng)》中大量使用了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
??(3)概括每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
??《關雎》寫的是詩人對河邊摘荇菜的美麗姑娘的愛戀。
??《蒹葭》是一篇美麗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飽含無限情意。
??《君子于役》寫妻子懷念行役無期不能歸家的丈夫。
??四、布置作業(yè)
??熟讀全文,口譯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二、具體研習
??1.從內(nèi)容上來說這三首古詩有一個共同特點,都表達了作者對所愛之人的思念。
??《關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輾轉(zhuǎn)反側(cè)”、“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等句。詩人從夜不能寐到主動接近,表達了對采荇菜姑娘的無限傾慕和大膽追求。
??在《國風》中,最集中的是關于戀愛和婚姻的詩。在《詩經(jīng)》時代,在某些地域,對男女交往的限制還不像后代那樣嚴格,由此我們在這些詩中可以看到年輕小伙對美麗姑娘的大膽追求。
??《蒹葭》“溯洄從之”、“溯游從之”表達了詩人追求所愛的堅強意志。
??“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說明愛的路上困難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表達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無限情意。
??2.從總體上說,社會的制約是逐漸嚴格起來的,戀人們對自己的行動,不得不有所拘束。于是我們在《國風》里看到許多情詩,詠唱迷惘感傷和可求而不可得的愛情。在后人看來,這也許是一種含蓄微妙的藝術表現(xiàn),但在當時,恐怕主要是壓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陳風·月出》)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兮,不可泳思。江之永兮,不可方思。
??(《周南·漢廣》)
??一切詩歌的藝術風格都不是無緣無故地形成的。明朗熱烈的風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產(chǎn)物;含蓄委曲的表達,總是感情壓抑的結果。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茍無饑渴!”表達了一個妻子對行役無期不能歸家的丈夫的深深思念和牽掛。《國風》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政治批評和道德批評的詩,反映了社會下層民眾對上層統(tǒng)治者的不滿。詩中表達了對于從軍生活的厭倦,對和平社會中家庭生活的留戀,卻并不直接表示反對戰(zhàn)爭,指斥那些把自己召去服役的人。詩中的情緒也是哀怨為主,幾乎沒有憤怒。詩人所抒發(fā)的情感,既是克制的,又是真實的。
??3.《詩經(jīng)》里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詩經(jīng)》中的“興”,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借助它為所詠之內(nèi)容作鋪墊。它往往用于一首詩的開頭。
??《關雎》中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興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時關雎和鳩,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和諧恩愛。
??《蒹葭》里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繪在一個秋日的清晨,詩人來到河邊,為的是追尋那思慕的人兒,而蘆葦叢卻呈現(xiàn)出冷寂與落寞的氣氛。
??《君子于役》里的“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以傍晚牛羊歸家的情景為背景,渲染妻子對遠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4.《詩經(jīng)》的語言特點。
??學生朗讀歸納,體會作用。
??(1)詩經(jīng)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種句式,但雜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為主干。可由此推想,當時演唱的《詩經(jīng)》音樂旋律是比較平穩(wěn)的、簡單的。
??(2)常采用疊章的形式,即重復的幾章節(jié),意義和字面只有少數(shù)的改變。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變動了十幾個字,不但寫出了蘆葦茂盛的狀態(tài),愛情道路的曲折綿長,伊人雖近在咫尺,但又遙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過不斷重復的旋律,表現(xiàn)出詩人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似乎有一種合唱、輪唱的味道。在現(xiàn)代歌曲中,還常看到這種情況,這說不上影響,卻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過小組朗讀體會。
??作為歌謠,為了獲得聲音上的美感,《詩經(jīng)》中大量使用了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在古漢語的規(guī)則中,這類詞匯扼抵是形容詞,所以也有助于表達曲折幽隱的感情,描繪精彩美麗的自然。
??學生從課文中找出例子,并體會其作用。
??《關雎》中“關關”(疊字)形容小鳥叫聲,“窈窕”(疊韻)表現(xiàn)淑女的美麗,“參差”(雙聲)描繪水草的狀態(tài),“輾轉(zhuǎn)”(疊韻)刻畫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狀,既有和諧的聲音,又有生動的形象。
??《蒹葭》中的“蒼蒼”、“萋萋”、“采采”(疊字)形容蘆葦茂盛的樣子,為下文“溯洄從之”、“溯游從之”作了輔墊,渲染了氣氛。
??通過全體朗讀體會。
??三、布置作業(yè)
【《詩經(jīng)》】相關文章:
詩經(jīng)04-29
詩經(jīng)的格言02-21
《詩經(jīng)》的介詞以04-28
《詩經(jīng)》教案04-25
詩經(jīng)內(nèi)容04-28
詩經(jīng)碩鼠賞析04-26
詩經(jīng)名句賞析07-02
詩經(jīng)的名言名句02-21
詩經(jīng)愛情句子02-14
關于詩經(jīng)的作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