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時間:2024-04-10 09:38:52 詩琳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二物理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通用13篇)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

  (2) 知道二力平衡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實例了解認識二力的平衡

  (2)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活動和閱讀感受科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并能解釋物理問題

  教學難點

  學生設計實驗探究二力平衡條件

  教學器材:

  視頻光盤、木塊、帶滑輪的長木版、細線、勾碼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復習提問 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思考:凡是靜止的物體就不受力嗎?凡是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也不受力嗎?舉例說明。

  (1)靜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粉筆盒

  (2)吊著的吊燈

  (3)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

  那為什么生活中的這些物體受力也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進入這節(jié)課的學習,探究其原因。

  (二)新課教學

  一、 探究:力的平衡

  1、 實驗:讓學生提著書包不動。

  2、提問:如果將手松開,書包將落到地上,為什么?(因為只受重力的作用)

  3、思考:那為什么現(xiàn)在沒有落地,而是靜止?請畫出受力示意圖(1)。

  4、討論:因為除了受豎直向下的重力,還受豎直向上的拉力,兩個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沒受力一樣,所以書包靜止。

  同樣在平直公路上勻速勻速行駛的汽車,在水平方向上牽引力和阻力,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沒有受力一樣,所以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實際物體往往同時受多個力作用,而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5、結論:象這樣,物體在受幾個力作用時,如果幾個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

  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叫做“平衡狀態(tài)”。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物體受兩個力作用時保持平衡狀態(tài),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簡單的平衡。

  問題:物體受兩個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嗎?

  舉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書,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電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動時,速度越來越快。

  問題:如果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只有兩個,且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兩個力應該滿足什么樣的條件呢?

  (1) 猜想:二力平衡需具備什么條件?

  (可能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有關)

  (2) 讓學生根據(jù)給出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

  (3) 提示:研究一個因素對二力平衡的影響,要控制其他條件不便,既“控制變量法”。

  (4) 選擇合理方案,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

  A、在木塊兩端的掛鉤上掛數(shù)量相同的勾碼,觀察現(xiàn)象。(此時小車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

  B、在木塊兩端的掛鉤上掛數(shù)量不同的勾碼,使木塊受到的力大小不等,觀察現(xiàn)象。(小車象勾碼多的一端加速運動)

  C、在木塊兩端的掛鉤上掛數(shù)量相同的勾碼,將線移到一端,使木塊受到兩力方向相同。

  D、在木塊兩端的掛鉤上掛數(shù)量相同的勾碼,轉(zhuǎn)動木塊,使木塊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線上。

  根據(jù)實驗請同學總結二力平衡的條件。

  (5) 結論: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四個條件)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即平衡狀態(tài))。

  三、二力平衡的應用

  1、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平衡力:

  例題:重力為6N的木塊在水平桌面上靜止時,桌面對木塊的支持力多大?

  A、 確定研究對象:木塊

  B、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重力(G),支持力(N)

  C、 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為平衡狀態(tài):靜止---平衡狀態(tài)

  D、 分析物體所受力的關系:二力平衡

  E、 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得出:N= G=6N 方向:豎直向上

  練習:

  (1) 看課本圖12—6—2,吊在空中靜止不動的燈,若電線的拉力為2N,則燈重力是多少N?

  (2) 看課本圖12—6—4,跳傘運動員和傘在空中勻速直線下落,若傘和人總重500N,則他們說受的阻力是多少N?

  (3) 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若向前的牽引力是1000N,則阻力是多少N?方向如何?

  此時汽車只受這兩個力嗎?是“二力平衡”嗎?

  2、物體受平衡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

  練習:“動手動腦學物理”第5題。

  判斷: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 )

  總結:原來靜止的物體,受平衡力,則保持靜止;

  原來運動的物體,受平衡力,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四、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條件,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有兩種情況:可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判斷受力情況,也可根據(jù)受力情況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五、拓展:“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

  六、作業(yè):

  “動手動腦學物理”:3、4題。

  一課三練:基礎練習。

  七、板書設計:

  一、力的平衡:

  1、物體在受幾個力作用時,如果幾個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

  2、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叫做“平衡狀態(tài)”。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1、物體受兩個力作用時保持平衡狀態(tài),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簡單的平衡。

  2、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四個條件)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即平衡狀態(tài))。

  三、二力平衡的應用

  1、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平衡力:

  2、物體受平衡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通過對滾擺實驗的分析,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

  (2) 通過引導學生舉例并解釋一些有關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相互轉(zhuǎn)化的簡單物理現(xiàn)象,理解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2、過程與方法

  (1) 培養(yǎng)學生運用能的轉(zhuǎn)化知識分析有關物理現(xiàn)象的轉(zhuǎn)化。

  (2) 培養(yǎng)學生從能量觀點分析問題的意識。

  3、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閱讀“科學世界”人造地球衛(wèi)星,結合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得出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結論。

  2、難點:組織、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滾擺實驗并進行分析、歸納,領會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三)教學準備

  滾擺,棉線,鐵鎖,人造衛(wèi)星掛圖。

  (四)教學過程

  1、復習

  手持粉筆頭高高舉起。以此事例提問:被舉高的粉筆具不具有能量?為什么?

  2、引入新課

  學生回答提問后,再引導學生分析粉筆頭下落的過程。首先提出,當粉筆頭下落路過某一點時,粉筆頭具有什么能量?(此時既有重力勢能,又有動能)繼而讓學生比較在該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筆頭的重力勢能和動能各有什么變化?(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

  3、進行新課

  在粉筆頭下落的過程,重力勢能和動能都有變化,自然界中動能和勢能變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們共同觀察滾擺的運動,并思考動能和勢能的變化。

  實驗1:滾擺實驗。

  圖14.5-1,出示滾擺,并簡單介紹滾擺的構造及實驗的做法。事先應在擺輪的側(cè)面某處涂上鮮明的顏色標志,告訴學生觀察顏色標志,可以判斷擺輪轉(zhuǎn)動的.快慢。

  引導學生復述并分析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開始釋放擺輪時,擺輪在最高點靜止,此時擺輪只有重力勢能,沒有動能。擺輪下降時其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少;擺輪旋轉(zhuǎn)著下降;而且越轉(zhuǎn)越快,其動能越來越大。擺輪到最低點時,轉(zhuǎn)動最快,動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勢能最小。在擺輪下降的過程中,其重力勢能逐漸轉(zhuǎn)化為動能。

  仿照擺輪下降過程的分析,得出擺輪上升過程中,擺輪的動能逐漸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想想做做”用鐵鎖做單擺。

  此實驗擺繩宜長些,擺球宜重些。最好能掛在天花板上,使單擺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動,以便在黑板上記錄擺球運動路線中左、右最高點和最低點的位置。分析單擺實驗時,擺球高度的變化比較直觀,而判斷擺球速度大小的變化比較困難,可以從擺球在最高點前后運動方向不同,分析擺球運動到最高點時的速度為零,作為這一難點的突破口。

  綜述實驗,說明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

  實驗2:彈性勢能和動能的相互轉(zhuǎn)化。

  演示能和彈性勢能的轉(zhuǎn)化實驗。實驗可分兩步做。首先手持著木球?qū)椈善茝潱笸蝗会尫拍厩颍厩蛟趶椈善淖饔孟略谒讲蹆?nèi)運動。讓學生分析在此過程中,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第二步實驗,讓木球從斜槽上端滾下,讓學生觀察木球碰擊彈簧片的過程。然后,分析動能轉(zhuǎn)化為彈性勢能和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的過程。得出:動能和彈性勢能也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

  自然界中動能和勢能相互轉(zhuǎn)化的事例很多。其中有一些比較直觀,例如:物體從高處落下、瀑布流水等這些事例也可以讓學生列舉,說明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有些事例比較復雜,例如: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一條曲線(拋物線)運動過程中,動能和勢能是如何相互轉(zhuǎn)化的呢?(板畫足球軌跡,依圖分析)首先我們來分析足球離地面的高度的變化,這是判斷足球重力勢能變化的依據(jù)。很明顯,在上升過程中足球的重力勢能增加;在下降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接著再分析足球的速度。足球在最高點時不再上升,說明它向上不能再運動。所以,足球在上升過程中,速度逐漸變小;在下降過程中速度又逐漸變大。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足球在上升階段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在下降階段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4、科學世界

  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運行過程中,也發(fā)生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人造地球衛(wèi)星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圍繞人造衛(wèi)星,同學們還有許多的謎沒有揭開。例如:人造衛(wèi)星為什么能繞地球運轉(zhuǎn)而不落下來?在人造衛(wèi)星內(nèi)失重是怎么回事?等等,這些問題還有待于同學們進一步學習,今天我們只討論衛(wèi)星運行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

  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沿橢圓軌道運行,它的位置離地球有時近、有時遠。(出示我國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軌道圖)現(xiàn)以我國發(fā)射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為例,它離地球最近時(此處叫近地點)離地面439公里,離地球最遠時(此處叫遠地點)離地面高度是2384公里,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是114分鐘。它在近地點時,速度最大,動能最大;此時離地地面最近,重力勢能最小。衛(wèi)星由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時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向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直到遠地點時,動能最小,重力勢能最大。衛(wèi)星由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時,重力勢能向動能轉(zhuǎn)化。在衛(wèi)星運行過程中,不斷地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

  關于人造衛(wèi)星的知識,學生是非常感興趣的,鑒于學生的知識基礎,難以使學生揭開謎底,往往由此而損傷學生的求知欲。本節(jié)課如有可能,也可通俗地介紹衛(wèi)星為什么能繞地球運行。講法上可用想象推理的方法。

  參看圖1,水平地拋出一個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它會落回地面,但是拋出的物體速度越快,它飛行的距離越遠。人拋物體,拋出的距離不過幾十米,但汽、槍、子、彈能飛行幾百米,步槍、子、彈能飛行幾千米,而炮彈能飛行幾十公里。我們可以設想,物體的速度足夠大時,它就能永遠不落回地面,圍繞地球旋轉(zhuǎn)。這個速度大約是8公里/秒。如果速度再大些,物體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就由圓形變?yōu)闄E圓形。人造衛(wèi)星就是根據(jù)這個道理發(fā)射的。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3

  學習目標:

  1、知道滑動摩擦產(chǎn)生的條件,會正確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

  2、會用公式F=μFN計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響動摩擦因數(shù)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靜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能判斷靜摩擦力的有無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靜摩擦力。能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確定靜摩擦力的大小。

  學習重點:

  1、滑動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及規(guī)律,并會用F摩=μFN解決具體問題。

  2、靜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及規(guī)律,正確理解靜摩擦力的概念。

  學習難點:

  1、正壓力FN的確定。

  2、靜摩擦力的有無、大小的判定。

  主要內(nèi)容:

  一、摩擦力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滑動時,或者在另一個物體上有滑動的.趨勢時我們會感到它們之間有相互阻礙的作用,這就是摩擦,這種情況下產(chǎn)生力我們就稱為摩擦力。固體、液體、氣體的接觸面上都會有摩擦作用。

  二、滑動摩擦力

  1、產(chǎn)生: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發(fā)生相對滑動時,另一個物體阻礙它相對滑動的力稱為滑動摩擦力。

  2、產(chǎn)生條件:相互接觸、相互擠壓、相對運動、表面粗糙。

  ①兩個物體直接接觸、相互擠壓有彈力產(chǎn)生。

  摩擦力與彈力一樣屬接觸作用力,但兩個物體直接接觸并不擠壓就不會出現(xiàn)摩擦力。擠壓的效果是有壓力產(chǎn)生。壓力就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壓力,壓力屬彈力,可依上一節(jié)有關彈力的知識判斷有無壓力產(chǎn)生。

  ②接觸面粗糙。當一個物體沿另一物體表面滑動時,接觸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嚙合,形成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即為摩擦力。凡題中寫明“接觸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統(tǒng)統(tǒng)不考慮摩擦力(“光滑”是一個理想化模型)。

  ③接觸面上發(fā)生相對運動。

  特別注意:“相對運動”與“物體運動”不是同一概念,“相對運動”是指受力物體相對于施力物體(以施力物體為參照物)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而“物體的運動”一般指物體相對地面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

  3、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且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這里的“相對”是指相互接觸發(fā)生摩擦的物體,而不是相對別的物體。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跟物體的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4、大小:與壓力成正比F=μFN

  ①壓力FN與重力G是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力,它們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無關系,用力將物塊壓在豎直墻上且讓物塊沿墻面下滑,物塊與墻面間的壓力就與物塊重力無關,不要一提到壓力,就聯(lián)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認為物體對支承面的壓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②μ是比例常數(shù),稱為動摩擦因數(shù),沒有單位,只有大小,數(shù)值與相互接觸的xx、接觸面的xx程度有關。在通常情況下,μ<1。

  ③計算公式表明: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只由μ和FN共同決定,跟物體的運動情況、接觸面的大小等無關。

  5、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的受力物體上。

  問題:

  1、相對運動和運動有什么區(qū)別?請舉例說明。

  2、壓力FN的值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嗎?請舉例說明。

  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的接觸面積有關嗎?

  4、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物體間相對運動的速度有關嗎?

  三、靜摩擦力

  1、產(chǎn)生:兩個物體滿足產(chǎn)生摩擦力的條件,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物體間所產(chǎn)生的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靜摩擦力。

  2、產(chǎn)生條件:

  ①兩物體直接接觸、相互擠壓有彈力產(chǎn)生;

  ②接觸面粗糙;

  ③兩物體保持相對靜止但有相對運動趨勢。

  所謂“相對運動趨勢”,就是說假設沒有靜摩擦力的存在,物體間就會發(fā)生相對運動。比如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就是由于有靜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觸面光滑、沒有靜摩擦力,則由于重力的作用,物體會沿斜面下滑。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現(xiàn)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xiàn)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生活中利用聲的例子。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法與學法

  閱讀自學法、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1)自由說出所了解的利用聲的現(xiàn)象;

  (2)觀看相關的錄像;

  (3)討論對以上的應用例子怎樣歸類

  在此基礎上,老師綜合學生所舉的例子和初步的分類方法,進行總結性的講解。

  1、聲與信息:

  計算: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jīng)過1.2s聽到回聲,請問:小明距離高山多遠?(當時氣溫是15℃)

  學生算出結果后,清楚回聲可以測出距離。

  (1)介紹蝙蝠采用回聲定位來確定目標的.位置。

  (2)介紹聲吶技術產(chǎn)生的背景以及現(xiàn)代聲吶技術的應用方面。

  (3)介紹B超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4)超聲波測出金屬內(nèi)部的傷痕。

  2、聲與能量:

  介紹超聲波清洗精細機械。

  超聲振動除結石。

  超聲波潔牙。

  課堂小結:

  聲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課后作業(yè):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相關內(nèi)容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液體內(nèi)部和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了解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演示實驗的觀察,了解液體內(nèi)部存在壓強的事實,知道液體內(nèi)部不同深度處壓強的大小和方向。

  2、體驗和感悟游泳時身體受到水產(chǎn)生的壓強。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和探究,鼓勵學生參與探究并積極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學生關注周圍現(xiàn)象的意識以及密切聯(lián)系實際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

  液體內(nèi)部有壓強以及液體壓強的特點,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教學難點】

  猜想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及實驗。

  【教學用具

  裝滿水的薄塑料袋,液體壓強的演示裝置、水槽、U形管壓強計、水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播放視頻:潛水艇,提出問題:

  問題:“的里雅斯特”號深潛器在探測馬里亞納海溝后出現(xiàn)了什么情況?(整個外殼直徑縮小了)

  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液體的壓強

  二、新課教學

  (一)引入探究課題

  1、出示一個裝滿水的薄塑料袋。(問題: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

  2、將水倒入上端開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圓桶內(nèi)。(問題: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

  3、將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問題: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

  學生經(jīng)過小組討論后得出結論:液體內(nèi)部存在壓強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壓強。

  提問:同學已經(jīng)知道了液體內(nèi)部存在著壓強,那么液體的壓強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二)猜想:

  學生思考:液體的壓強與什么因素有關并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提出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6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知道凸透鏡能成放大的像;

  2、通過觀察和初步實驗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知道透鏡焦點和焦距;

  3、會利用平行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以豐富、生動的感性認識為基礎,帶著問題,體驗科學

  探究的過程;

  2、經(jīng)歷用多種方法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過程,并嘗試對各種方法的優(yōu)劣做初步評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學生提出質(zhì)疑,養(yǎng)成學生主動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

  2、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逐步提高物理學習的興趣

  重點: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難點: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

  學法指導:通過觀察和實驗,總結歸納規(guī)律。

  預習導學:本節(jié)課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做”,通過“解決問題”,通過“交流與合作”,感知有關方法,構建關于透鏡的科學內(nèi)容。在問題給出時注重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讓學生感覺到物理就在身邊,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導入:同學們知道,用放大鏡可以把小字放大我們會看得更清楚;旅游時有看到美好的風景我們會用照相機拍攝下來;眼睛近視的同學配一副眼鏡就又可以看清楚東西了,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讓我們共同來揭開上述現(xiàn)象中的秘密,引出課題,閱讀教材并完成以下題目:

  預習習題:

  1、透鏡是利用光的_________規(guī)律制成的。透鏡有兩類:一類是中間比邊緣厚的透鏡叫做,如鏡片;另一類是中間比邊緣薄的透鏡叫做,如鏡片。

  2、光心大致在透鏡的中心處,通過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線叫做透鏡的。

  3、凸透鏡對光有作用,凹透鏡對光有作用。

  4、平行光通過凸透鏡,將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稱為凸透鏡的,到光心的距離叫做,一個透鏡有兩個。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7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一些實例了解質(zhì)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質(zhì)量的單位及其換算。

  2.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學會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zhì)量。

  3.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zhì)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空間位置而變化的物理量。

  4.通過使用天平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與協(xié)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質(zhì)量的單位以及換算;

  2.學習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

  【教學用具】

  大水泥釘、小水泥釘各一枚,訂書針一錠,天平。

  【教學過程】

  引導討論:

  (1) 一根大水泥釘與一根小水泥比較有何相同之處?不同之處?

  (都是鋼造的',用途相同;大小不同;重量不同;所用的鋼的量不同)

  (2) 一根訂書針和一錠訂書針比較有何相同之處?不同之處?

  (都是相同材料構成,含有的材料多少多少不同)

  (3) 物理課本與課桌在構成上有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外?

  (都由物質(zhì)構成,但它們是不同物質(zhì)構成的,物理書是紙等材料構成,桌子是木頭等材料構成,物理書要的材料的量沒有課桌要的材料的量多)

  小結:所有物體都由物質(zhì)構成,一種物質(zhì)能構成大小和形狀不同的物體,由于物體的形狀和用途不同組成它們的物質(zhì)的多少也可能不同 。

  1.質(zhì)量的概念

  質(zhì)量: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叫做質(zhì)量

  2.質(zhì)量的單位

  (1) 講解:

  國際單位制中質(zhì)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Kg 常用的單位還有克(g)、毫克(mg)和噸(t)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補充:生活中斤、兩也是質(zhì)量的單位,它在我國民間使用,不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

  (2)引導估測常見物體的質(zhì)量 及小資料的講解。

  一只蘋果的質(zhì)量 、你身體的質(zhì)量 、

  一袋方便面的質(zhì)量、一只雞蛋的質(zhì)量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8

  一、目的要求

  1、理解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理解位移—時間圖象的含義,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及其意義。

  3、理解用圖象表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的數(shù)學方法。

  二、重點難點

  重點: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

  難點:理解圖象的意義。

  三、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顯示,引出勻速直線運動

  1、觀測一輛汽車在一段平直公路上運動

  時間t/s 0 4.9 10.0 15.1 19.9

  位移s/m 0 100 200 300 400

  觀測結果如下

  可以看出,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在相等的時間里汽車的`位移相等。

  2、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1)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位移s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t成正比。

  (2)用圖象表示位移和時間的關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

  縱軸表示位移s

  橫軸表示時間t

  作出上述汽車運動的s—t圖象如右圖所示

  可見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時間的關系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

  這種圖象叫做位移—時間圖象(s—t圖象)

  圖象的含義

  ①表明在勻速直線運動中,s∝t

  ②圖象上任一點的橫坐標表示運動的時間,對應的縱坐標表示位移

  ③圖象的斜率k=Δs/Δt=v

  (3)學生閱讀課文第23頁方框里面的文字

  討論:下面的s—t圖象表示物體作怎樣的運動?(投影顯示)

  (二)變速直線運動

  1、舉例:

  (1)飛機起飛

  (2)火車進站

  2、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不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變速直線運動。

  3、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不是直線而是曲線(投影顯示)

  四、課堂小結

  勻速直線運動(s ∝ t)

  變速直線運動(s與t不成正比)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9

  教學目的:

  1、理解和掌握電功率的概念、公式和單位;

  2、理解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實際功率及其關系。

  3、能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簡單的電功率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電功率的定義、公式和單位;

  2、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實際功率及其關系。

  教具準備:

  36V40w電燈1只,洗衣機、電動機銘牌若干,電流表、

  電壓表各1只,變阻器、電源各1個。

  教學方法:

  復習引入、演示實驗、歸納總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2、怎樣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

  3、怎樣比較電流做功的快慢?

  [例題1]

  電流通過電扇的電動機,通電半小時,電流做功7xxxxj;電流通過起重機的電動機,通電2s,做功40000j,電流通過哪一個電動機做功多?

  二、講授新課:

  電功率

  (1)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用P表示。

  注: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根據(jù)定義:P=w/t,w=UIt

  所以,P=w/t=UIt/t=UI

  上式表明:電功率等于電壓與電流的乘積。

  (3)單位:瓦、千瓦,1kw=1000w

  由公式得w=Pt得

  w=Pt=1kw×1h=1kw·h

  =1000w×3600s=3.6×106j

  即:1kw·h=3.6×106j

  [例題2]

  一盞電燈邊在電壓是220V的電路中,燈光中通過的電流是68mA,這個燈光的電功率是多少瓦?一個月總共通電100h,電流所做的功是多少焦,多少千瓦時?

  (4)演示實驗:(運行課件)

  實驗數(shù)據(jù)比較:

  三、作業(yè):

  1、課本本節(jié)的`練習3、4。

  2、預習下節(jié)實驗:

  ⑴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⑵必須測出哪些物理量?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⑶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⑷實驗中為何要用滑動變阻器?它和燈泡如何連接?

  ⑸怎樣組成電路?請畫出實驗電路圖。

  ⑹怎樣設計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⑺在什么條件下測出的功率才是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計算規(guī)律,掌握實驗基本技能。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過程,得出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提高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歸納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能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態(tài)度,增加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鍛煉和同學之間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

  (2)難點:實驗探究的過程。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法、討論法、問答法等。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新課導入

  演示實驗:先用一只小燈泡組成一個簡單電路,同學們觀察它的亮度。然后再串聯(lián)進去一個相同的燈泡,觀察第一只小燈泡的'亮度是否變化。

  問題:為什么兩只燈泡串聯(lián)在一起亮度會變暗呢?

  導出課題: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

  環(huán)節(jié)二:科學探究

  問題1:回憶關于電壓的知識。

  回答1:電壓符號“U”,單位是伏特,簡稱伏(V),還有千伏、毫伏等單位。

  問題2:還記得電壓表怎樣使用?

  回答2:

  (1)電壓表要與被測電阻并聯(lián)。

  (2)電流從正接線柱進入,從負接線柱流出。

  (3)注意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量程。

  教師引導:為什么串聯(lián)之后小燈泡變暗了呢?這其實和串聯(lián)電路電壓特點有關,下面我們用實驗來探究一下串聯(lián)電路電壓有什么特點。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11

  教學目標:

  1、掌握密度的概念。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3、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教學重點:

  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教學準備:

  天平砝碼,木塊2個,石塊2個,量筒,水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自然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zhì)組成,不同物質(zhì)有不同的特性,我們正是根據(jù)物質(zhì)的這些特性來區(qū)分、鑒別不同的物質(zhì)。特性指物質(zhì)本身具有的,能進行相互區(qū)別、辯認的一種性質(zhì),例如顏色、氣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質(zhì)的特性,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生物質(zhì)的另一種特性——密度

  二、新課講解: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實驗:用天平測出木塊和石塊的質(zhì)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測出木塊和石塊的體積。

  (2)分析數(shù)據(jù)

  a、木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zhì)量也增大幾倍,質(zhì)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b、石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zhì)量也增大幾倍,質(zhì)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c、木塊的質(zhì)量跟體積比值不等于石塊的質(zhì)量跟體積的比值。

  從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種類的物質(zhì),質(zhì)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質(zhì)量跟體積的比值就等于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可見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反映了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密度就是表示這種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義:某種物質(zhì)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密度,符號ρ

  b、密度公式:ρ=m/v;m表示質(zhì)量,v表示體積

  c、密度單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題:一鐵塊質(zhì)量是1.97噸,體積是0.25米3,鐵塊密度多大?

  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

  求:ρ

  解:

  答:鐵塊的密度是7.9×103kg/m3

  2、密度物理意義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質(zhì)量是1.0×103千克。

  3、思考與討論

  (1)對同種類物質(zhì),密度ρ與質(zhì)量m和v的關系。

  (2)不同種類物質(zhì),密度是否相同?這說明什么?

  (3)公式的物理意義。

  三、鞏固練習

  四、小結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12

  教學目標:

  1、理解溫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環(huán)境中常見的溫度。

  3、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重、難點:

  1、設計測溫度的儀器(溫度計)。

  2、正確使用溫度計。

  教學器材:

  燒杯、冷熱水、溫度計、體溫計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欣賞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問題:你知道物質(zhì)有幾種狀態(tài)嗎?這些狀態(tài)如何轉(zhuǎn)化?受什么因素的影響?(學生猜想)

  教師:剛才有同學說“溫度”(熱),下面我們就來學習

  有關溫度的知識 → 溫度計

  二、 進行新課: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

  (1)、試驗:課本70頁試驗:圖4.4-1示

  結論:人們憑感覺判斷物體的溫度往往不可靠, 必須采取其他較好的辦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較好的判斷出這哪杯水的溫度比較高?

  學生結論〔 …… 〕

  2、溫度計:測量溫度的儀器

  實物觀察……各種溫度計

  結構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guī)律制成的。

  分類:實驗室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實物、錄像觀察)

  3、攝氏溫度:字母C代表攝氏溫度 ℃是攝氏溫度的單位,讀做攝氏度;

  它是這樣規(guī)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零攝氏度,把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guī)定為100攝氏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負數(shù)表示

  例:37℃讀作37攝氏度 -45℃讀做零下45攝氏度

  4、體溫計: ○1 結構、量程、分度值 ○2使用

  5、實驗用溫度計的使用:

  探究:怎樣使用?要注意些什么問題?

  總結:

  (1)使用前 觀察量程……所測溫度不能超過或低于量程

  認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數(shù)值

  (2)使用時

  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 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

  ③ 讀數(shù)時溫度計的玻璃泡繼續(xù)留在被

  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讓學生讀數(shù),把結果寫出來)……單位

  三、達標練習: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的本節(jié)內(nèi)容。

  小 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nèi)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nèi)容。

  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溫度計的使用方面,按課本要求讓學生進行探究,但一定要把步驟總結并進行板書。

  可以對幾種溫度計進行對比。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 13

  教學目標:

  1、理解氣態(tài)、固態(tài)和液態(tài)是物質(zhì)存在的三種形態(tài)。

  2、了解物質(zhì)的固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是可以轉(zhuǎn)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義,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

  4、了解熔化曲線和凝固曲線的物理含義。

  重、難點:

  1、實驗探究熔化、凝固的規(guī)律。

  2、正確得出熔化、凝固的'規(guī)律。

  教學器材:

  燒杯、水、溫度計、海波、蠟、酒精燈。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常用溫度計的測溫原理是什么?單位是什么?是怎樣規(guī)定的?

  2、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3、體溫計的測溫方法。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你知道物質(zhì)有幾種狀態(tài)嗎?這些狀態(tài)可以轉(zhuǎn)化?(學生回答、并舉例,教師總結:)

  1、物態(tài)變化:物質(zhì)由一種狀態(tài)變成另一種狀態(tài)的過程。

  熔化:物質(zhì)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 汽化:物質(zhì)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 升華:物質(zhì)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

  凝固:物質(zhì)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 液化:物質(zhì)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 凝華:物質(zhì)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

  下面我們先學習……熔化與凝固

  探究實驗:課本75頁,物質(zhì)熔化時溫度變化規(guī)律

  提出問題 ……

  猜想與假設 ……

  設計試驗 ……

  進行試驗 ……

  數(shù)據(jù)記錄: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溫度/℃。

  蠟的溫度/℃。

  利用數(shù)據(jù)作出圖像……然后說明凝固的過程,并在坐標中作出海波、蠟的凝固圖像。

  ……學生探究、尋找規(guī)律,教師總結如下:

  2、熔化和凝固:

  固體 晶體: 在熔化時溫度不變,晶體熔化的溫度叫熔點

  非晶體: 在熔化時溫度不斷上升,沒有熔點。

  晶體有一定的凝固溫度,叫凝固點,非晶體沒凝固點,同一晶體的熔點=凝固點。

  不同晶體熔點不同(見課本熔點表),記住冰的熔點。

  3、熔化時吸熱,凝固時放熱。

  4、介紹一些常見的熔化和凝固現(xiàn)象。

  三、達標練習: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nèi)容。

  小 結:

  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nèi)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1、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nèi)容。

  2、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較多,且難度較大,節(jié)奏可以放慢些,可以給學生補充一些必要的知識:如:圖形圖像、物質(zhì)狀態(tài)等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初二物理下冊教案11-02

物理下冊教案11-19

初二物理下冊總結(精選19篇)03-24

初二物理下冊教學計劃10-10

物理下冊教案15篇11-19

初二物理《力的測量》教案08-26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08-26

初二物理《二力平衡》教案08-26

初二物理《機械運動》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