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4-10-25 11:02:30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優選】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優選】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

  ●學習目標

  1、初步理解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含義,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探究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問題

  3、能初步利用等量劃分(包含除)與平均分(等分除)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4、進一步理解“倍”的含義,知道兩個量的關系有時可用“小數倍”表示。

  ●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學習難點:小數除以整數中“商與被除數小數點對齊”;除到被除數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繼續除。

  ●教材知識講解

  例1、買3千克黃瓜要5.28元,每千克黃瓜售多少元?

  分析與解答:

  根據我們的生活,知道5.28元不到6元,因此黃瓜每千克的售價不到2元。又:黃

  瓜的單價=黃瓜總價÷數量,因此列出除法算式:5.28÷3

  5.28÷3怎樣計算呢?

  方法1:5.28元=528分528÷3=176(分)176分=1.76元

  方法2:5.28元里有528個0.01元,528÷3=176(個)

  就是說每千克是176個0.01元,是1.76元

  兩種方法算得的結果一樣,接近我們的估測,而且兩種方法都采用了整數除法計算,我們嘗試用豎式計算:

  點撥:如果除到被除數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補0繼續除。

  例3、有3.5千克葡萄干,平均分給7人,每人可分多少千克?

  分析與解答:

  3.5÷7,顯然,每人分到的不足1千克,整數部分不夠分,怎么辦?

  我們把3.5千克轉化成3500克計算,3500÷7=500(克),500克=0.5千克。

  用豎式計算:

  ●方法與技巧

  1、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整數除法的.方法計算,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如果除到被除數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補0繼續除。

  2、被除數的整數部分比除數小時,在個位上直接商0,點上小數點,再按整數除法的方法

  繼續算。

  3、求大的量是小的量的幾倍時,不僅可以用整數倍,還可用“小數倍”表示。

  3、應用

  (1)甲、乙兩地相距180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48千米,幾小時后可以到達?

  (2)甲種巧克力每千克售65.8元,乙種巧克力每千克售47元。甲種巧克力的單價是

  乙種巧克力單價的幾倍?

  自我檢測參考答案

  1、1.2,0.003,1.525,0.25

  2、 8.1,5.4,0.029,0.065,0.45,0.035

  3、(1)180÷48=3.75(小時)

  (2)65.8÷47=1.4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觀察5個或6個相同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教學目標:

  1、通過從下面、上面以及不同側面觀察5個或6個相同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驗,體會物體的相對位置關系。

  2、使學生主動參與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學習利用實物或圖形進行直觀和有條理的思考,發展空間觀察。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

  積累辨認物體視圖的經驗

  教學難點:

  體會物體的相對位置關系

  教學準備:

  學具盒

  教學思路:

  一、導入新課:

  出示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

  讓學生觀察,說說從下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視圖。

  接著追問:還可以怎樣擺?

  二、探究新知:

  讓學生試一試,再看一看。

  學生分組展示不同的'擺法。

  集體交流:你能找到擺的方法嗎?

  引導學生發現:在原來物體的前面或后面,與原來的某一個正方體對齊著放一個都是正確的。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數化分數和分數化小數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能熟練的將分數和小數互化;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教學,溝通分數與小數的聯系,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系,可以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難點:

  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投影儀。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教學預設

  一、復習準備

  通過兩個題的復習,為這節課的學習做鋪墊,這節課會用到這些解題的方法。

  1.讀出下面各小數,并說出它們的意義。

  0.3,0.25,0.14,1.34,4.06,0.08,1.042,0.315。

  2.求下面各題的商。(小數、分數。)

  3÷4 15÷45 1÷8

  5÷10 9÷10 6÷15

  [過渡]:你們見過羚羊和鴕鳥嗎?這兩種動物跑的都很快,羚羊每分鐘跑0.9千米,鴕鳥每分鐘跑千米,你知道羚羊和鴕鳥賽跑誰能贏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進一步的學習中,常會遇到一些比較分數和小數大小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么比較分數和小數的大小。(板書課題)

  二、探索發現

  通過兩種動物的賽跑比賽,溝通分數與小數的聯系,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發現小數與分數互化的方法。

  師:想一想,我們該怎么解決上面提到的問題呢?你有什么方法呢?動手做一做看你能算出來嗎?

  先讓學生自己來做,教師巡視,看學生的計算情況,同桌之間可以互相交流,然后找學生回答自己的作法。

  生1:根據小數的意義,把0.9寫成分數,0.9=,這時只要比較和這兩個分數的大小即可。

  師:對,這位同學很聰明,他依據小數的意義把小數化成分數,然后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那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呢?

  生:在比較和的大小時,需要先把這兩個數通分,它們的公分母是10,所以,>,由此可得0.9>,所以羚羊比鴕鳥跑的快。

  師:這種方法很好,是先把小數化成了分數,然后再比較分數的大小。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一齊:也可以把分數化成小數,然后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

  師:對,誰是用這種方法做的,來說一說。

  生:把化成小數是:=4÷5=0.8,0.8

  師:通過上面的分析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在比較分數和小數的大小時,既可以把分數化成小數,也可以把小數化成分數。

  [議一議]:怎樣把分數化成小數?怎么把小數化成分數?

  我們再來看下面的幾個例題,通過例題我們來總結規律。(教師演示課件“分數與小數的互化.swf”)

  三、課堂練習

  通過練習熟練這節課所學知識。

  課本P86“試一試”:

  1.把下面的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的保留兩位小數)

  2.把下面的小數化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分)

  0.4 1.5 0.12 2.8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同桌之間相互交流一下。

  五、課后作業

  課本P86“練一練”1、2、3題。

  板書設計:

  課題:分數、小數互化

  1.復習

  2.1分鐘賽跑

  3.例題

  4.課堂練習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4

  自學預設:

  自學內容自學P43內容

  指導方法自學P43

  思考:

  1、底面積是什么?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積是怎么求的?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的統一計算公式怎樣?

  嘗試練習試著完成P43的做一做的第2題

  教學內容: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的統一。(完成P43內容及P45第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統一計算公式,并會靈活地應用公式進行體積計算。

  2.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下圖中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

  2、填空。

  (1)長、正方體的體積大小是由確定的。

  (2)長方體的體積=。

  (3)正方體的`體積=。

  二、探索研究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

  通過預習你觀察到到了什么?

  生:圖中畫陰影部分的那一面我們把它叫做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底面。師強調:這個面是由擺放的方式決定的。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面積。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的面積叫做底面積

  (2)怎樣求長方體的底面積?(長方體的底面積=長×寬,即S=ab)怎樣求正方體的底面積?(正方體的底面積=棱長×棱長,即S=)

  (3)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統一

  思考:我們能不能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統一成一個公式呢?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底面積×高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底面積×棱長

  結論: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V=sh

  3.練習:

  完成P43“做一做”第2題。講解:“橫截面”通過實物直觀演示,讓學生理解他的實際意義,懂得一個物體平放,立體圖形的左面和右面就叫做橫截面,如果豎起來,橫截面就成了底面。所以

  三、鞏固練習:完成P45題8。

  四、練習拓展:

  1.計算:

  2.一根長方體木料,它的橫截面的面積是0.15,長2m。5根這樣的木料體積一共是多少?新課標第一

  3.有100塊底面積是42,高6cm的立方體石塊。這些石塊的體積一共是多少?

  4.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的和是48cm,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活動情況,經歷測量石塊體積的實驗過程,操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2、在實踐與操索過程中,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驗問題。

  教學重點

  操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

  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量杯、石塊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況,引入新知

  1、出示石塊

  問:如何測量石塊的體積?

  極書課題。

  2、以小組為單位,先制高測量方案,再實實實際測量,能直接用公式嗎?

  不能怎么辦?

  三、進行實驗

  1、將石塊取入盛有一高水的長方體容器里,測量出容器的底面長、寬和小面高分別是多少/

  2、放入石塊前水高約18cm,放入石塊后水面高30cm。石塊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觀察石塊

  想一想,如何測量石塊的'體積。

  學生動手測量

  水面高、底面長、寬分別是多少?

  (老師測量的讓學生量出來)

  學生口算出水面升高了12cm.

  生:底面積乘高是石塊的體積。

  并且列式計算

  學生可以做實驗,也可以由老師做,學生觀察,并說如何測量出石塊的體積的第二種方法。

  創設情景

  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引志學生操索與體會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制高測量方案,并進行實驗測量。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師板書:

  20×10×12=2400(cm3)

  =2.4(dm3)

  3、將石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

  三、試一試

  1、在一個長方體容囂里,測量一個蘋果的體積。

  2、測量一粒黃正折體體積

  學生根據題中的二倍用“底面積×高”的方法計算。

  放入石塊前,容囂里的水是滿的,放入石堠后,溢出的水在水槽中,倒入量西湖里,有多少這亳升,就是石塊的體積。

  通過兩個實驗,使學生明白把不規則的石塊體積轉化成了測量計算水的體積的方法不只一種,讓學生運用在操索活動中得到測量的方法。

  板書設計:

  有趣的測量

  小實驗:測量石塊的體積:小面高:30cm

  底面長:20cm、寬10cm、高18cm30-18=12cm

  底面積×高=體積200×12=2400(cm3)

  20×10×18=3600(cm3)=2.4(dm3)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解決同一天中,時和分、分和秒形式的兩個時刻與時間(段)的計算問題。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用時間線段圖和豎式解決同一天中,時和分、分和秒形式的兩個時刻與時間(段)的`計算問題。

  情感與態度:在學習中使學生明白時間的寶貴,養成珍惜時間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用時間線段圖和豎式解決同一天中,時和分、分和秒形式的兩個時刻與時間(段)的計算問題。(加法計算)

  教學難點:

  學生對于題意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出示

  小丁丁和同學約好上午9時15分在動物園門口集合,小丁丁早晨7時48分出門,路上用了1小時23分。

  (1)在這段文字敘述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上午9時15分在動物園門口集合;

  早晨7時48分出門;

  路上用了1小時23分。

  (2)9時15分、7時48分、1小時23分各表示什么,有什么不同?

  9時15分、7時48分表示時刻,是指某一事件發生的時候。

  1小時23分表示時間,是指某一事件經過了多久。

  (3)出示問題“小丁丁幾時幾分到達動物園門口”這是求時間還是求時刻?

  是求時刻

  (4)今天我們就要來討論關于時間的計算的問題。(出示課題)

  [對于學生經常會混淆的“時間”“時刻”這2個數學用語進行簡單的辨析。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明確地知道是要求什么?]

  二、中心階段

  1、請學生試著計算。

  2、匯報

  (1)畫圖

  (2)豎式算

  注意:這步計算,“分”的計算滿60要向“時”進1,因為分與時之間的進率是60。

  答:小丁丁9時11分到達動物園門口。

  3、比較2種方法得出2種方法都很好,都很直觀、很簡潔。

  4、小結

  我們可以利用時間線段圖和豎式來解決某一時刻經過多少時間會到哪一個時刻的計算問題。

  三、練習階段

  7時50分+45分=()時()分

  8時26分+2小時37分=()時()分

  15分18秒+3分52秒=()分()秒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借助已有經驗,理解小數乘小數的算例,掌握基本算法。理解因數與積之間的大小關系。

  2、提高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運算及推理能力

  3、感受小數乘整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小數乘小數的算理、算法

  教學難點:小數乘小數計算中積的小數位數和小數點位置的確定

  一、復習導入,新知鋪墊

  1、師:上一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小數×整數的計算方法,老師這里有一道題,“4.6×8”你們能算出來嗎?快拿起課堂練習本算一算。

  2、師: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預設:把4.6擴大10倍得46,積也就擴大了10倍。46×8=368,積368縮小10倍變回原來的積368÷10=36.8。

  3、師:我們通過將小數轉化為整數,成功解決了小數×整數的問題。那小數×小數呢?你們會計算嗎?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研究小數×小數的問題,二、自主探究,深入新知

  1、師:接下來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列出三道算式,等會我們挑選一組同學的算式為本節課的研究對象。在列算式時要注意小數不宜過長,不然不方便計算。

  預設:2.4×0.8(一位×一位)、1.92×0.9(兩位×一位)、0.45×0.6(兩個小數都不大于1)

  2、師:這三道題你們會計算嗎?拿起練習本,嘗試獨立計算。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小聲地與同桌交流。

  3、學生獨立活動,指名扮演

  3、師:這三個不同的算式都是怎樣計算的?

  預設:根據積的'變化規律,先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算出積。因數擴大,積也就擴大了相應倍數。要求原來的積,就應把乘出來的積縮小相應倍數。

  4、師:那看來小數×小數的計算難不倒同學們。先按照積的變化規律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算出積,再將得到的積縮小相應倍數得到原來的積。

  5、師:那同學們你們仔細觀察這三道題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再與同桌交流交流。

  預設:它們的相同點在于都是小數×小數;不同點在于第一道算式是一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第二道算式和第三道算式是兩位小數×一位小數。

  6、師:仔細觀察因數和積的小數位,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第一個豎式中,兩個因數中一共有2位小數,積也是2位小數;后面2個豎式中,兩個因數中一共都有3位小數,而它們的積都是3位小數。我發現在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位數等于兩個因數的小數位數總和。

  10、師:在計算小數乘法時,我們可以先將小數乘小數轉化為整數乘整數算出積,然后根據因數中小數的位數確定積中小數點的位置。

  三、聚焦問題,突破難點

  1、探究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怎么點小數點。

  (1)出示例4:0.56×0.04

  師:這道題你能運用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來計算下面這道題嗎?

  (2)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

  (3)師:在計算的過程中,你們遇到了什么新問題?

  預設:0.56是兩位小數,0.04也是兩位小數,那積應該是四位小數,可是現在乘得的積224是一個三位數,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點小數點。

  (4)師: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怎樣點小數點?可以借助之前學過的知識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嗎?

  預設:利用之前學過的“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當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在積的前面用0來補足小數位數,再點上小數點。

  2、探究積與因數的大小關系

  (1)出示:“做一做”第2題完成版本

  師:看來同學們對小數乘小數的計算都掌握了。接下來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組算式,將每組題的計算結果和第一個因數進行比較,與同桌交流你有什么發現。

  (2)全班交流、總結規律

  預設:通過觀察,第一組乘法算式中,第一個因數2.4不變,第二個因數都>1,乘得的積都>2.4;第二組乘法算式中,第一個因數1.2不變,第二個因數都<1,乘得的積都<1.2。我發現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因為0乘任何數都得0,所以這個數不能是0。

  四、梳理反思,內化提升

  1、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怎么樣的收獲?

  2、師:本節課我們學習并總結了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在計算小數乘法時,我們可以先將小數乘小數轉化為整數乘整數算出積,然后根據因數中小數的位數確定積中小數點的位置。當積的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還知道了積與因數的大小關系。我們通過自主探索,將小數×小數轉化為整數×整數進行思考。再一次成功借助舊知識幫忙解決了新問題。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8

  教材說明

  綜合應用“量一量找規律”是在完成了第四單元“簡易方程”的教學之后安排的,旨在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測量、統計和方程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動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間的內在規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量一量找規律”活動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1.自制實驗工具。

  學生在充分理解方程意義的基礎上,利用皮筋、木棒、盤子和細繩等材料小組合作制作一個簡易秤。具體的做法是用細繩將盤子拴住做成一個托盤,然后用皮筋分別將托盤和木棒拴住。

  2.收集實驗數據。

  學生利用自制的簡易秤,依次稱量1本、2本、3本等不同數量的課本,在統計表中記錄稱量的課本數和相應的皮筋總長度,并計算出每增加一本書皮筋伸長的長度。

  3.分析數據。

  引導學生觀察統計表中的信息,并根據表中的數據繪制折線統計圖,啟發學生討論從統計圖表中能夠獲得哪些信息。

  4.根據統計結果歸納推理。

  根據統計圖表的結果小組合作探究皮筋長度和課本數二者之間存在的規律及此規律適用的范圍。

  整個活動不僅使學生經歷從收集實驗數據、數據、制成統計圖表到根據統計結果推理事物之間內在本質關系的全過程,而且促使學生進一步體驗運用所學知識探究未知事物的樂趣。

  教學建議

  1. 這部分內容可用1課時進行教學。

  2. 這個活動是一個操作性很強的活動,教學時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放手讓學生嘗試,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的積極性,教師只在關鍵處予以一定的引導和點撥。

  3.在制作實驗工具部分,教師可提前布置學生準備制作材料,并引導學生思考:對制作簡易秤使用的橡皮筋和木棒有什么具體要求,啟發學生選擇彈性較好的橡皮筋,至少在稱量6本數學書時不會超出彈性限度或發生永久變形;選擇的木棒要盡量做到長度適中、粗細均勻,在稱量時不會彎曲、變形。此外,拴盤子時要注意拴的角度和拴繩的長度,使托盤在稱量時保持水平、穩定。當然,教師也可根據情況靈活安排,如可用彈簧來代替橡皮筋,在制作時用鐵鉤等代替木棒達到稱量的目的。

  4.在收集實驗數據部分,教師可在實驗之前要求學生先明確書本第77頁中統計表中要求采集的信息,并引導學生討論測量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例如,要明確測量的起點和終點;測量皮筋長度時要等橡皮筋和秤盤均處于穩定狀態時再測;稱量時要設法使木棒保持水平……這樣得到的數據誤差較小。具體實驗的實施可采取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

  5.在分析數據部分,教師根據統計表繪制出折線統計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統計圖表,想一想統計圖表呈現的特點,并討論它們傳達出的信息。然后,對應統計圖表,請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如果要稱量7本書,皮筋會伸長多少?8本呢?10本呢?”

  6.在根據統計結果歸納推理部分,老師引導學生思考皮筋長度和課本數二者之間存在的規律,向學生初步滲透函數的。如果有的小組實驗數據與理論上y=a+bx(a代表皮筋原長,b代表每增加一本書皮筋伸張的長度)的關系存在一定誤差,老師可引導學生分析原因,也可向學生客觀說明。

  7.在學生出二者之間存在的規律后,老師還可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如果要稱量的課本越來越多的話,皮筋會發生什么變化”,幫助學生理解上述二者的關系均是建立在皮筋的彈性限度之內的,反之,二者的關系不存在。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9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統計表正確繪制單式折線統計圖。

  2、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并能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已有的統計經驗遷移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

  2、通過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比較,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數據和合理推測能力。

  2、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單式折現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會看、會繪制折線統計圖,并能夠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感悟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對數據的變化做出合理的推測。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談話: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參加過機器人大賽嗎?

  (二)復習舊知──條形統計圖

  1、教師:請同學們思考,從統計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學生回答)

  教師:剛才說的信息,大家能用我們學過的統計圖表示出來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根據數據的`情況,第一個起始格應該表示多少?接下來一格代表多少合適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條形統計圖。(課件演示)

  3、教師:觀察完成的條形統計圖,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多?哪一年參賽的隊伍最少?這些問題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來,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清楚、直觀。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條形統計圖的知識,為學習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三)探索新知

  1、認識折線統計圖

  (1)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

  教師:有一種比條形統計圖更加“強大”的統計圖,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一下?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隊伍統計圖(____—____年)。

  教師: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這種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折線統計圖的知識。(教師板書課題:折線統計圖)

  (2)初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繪制過程。

  教師: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折線統計圖的橫軸與縱軸,與條形統計圖相比,它們相同嗎?(學生回答相同)

  教師:想知道其中的折線是怎樣畫出來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教師邊介紹邊描點,最后把這些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一方面使學生初步感知折線統計圖的形成過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逐步得到繪制折線統計圖的步驟和方法,為后面獨立繪制折線統計圖做好準備。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3、知道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及讀寫法,學會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簡寫和略寫乘號、

  4、使學生學會應用字母公式求值、

  教學重點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公式;根據字母公式求值、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乘號的簡寫和略寫、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并說明根據什么、

  18+34=34+□

  (35+55)+45=357+(□+□)

  35×□=59×□

  (1.2×2.5)×4=1.2×(□×□)

  (4+8)×□=□×3.5+□×□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1、學生敘述各運算定律的內容,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來、

  教師板書

  (1)加法交換律:

  (2)加法結合律:

  (3)乘法交換律:

  (4)乘法結合律:

  (5)乘法分配律:

  2、觀察比較: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用文字敘述有哪些優點?

  優點: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用文字敘述運算定律更簡明易記,也便于應用、

  (二)教學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1、教學用字母表示圖形面積公式(出示圖片:圖形面積公式)

  (1)表示正方形的面積,表示正方形的邊長、

  (2)表示平行四邊的面積,、分別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3)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分別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4)表示梯形的面積、、分別表示梯形的下底和高、

  2、教學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及正方形周長的書寫格式、

  (1)讀出下面各式,并說明表示的意義、

  (2)把下面各式寫成一個數的平方的形式、

  5×5

  (3)省略乘號,寫出下面各式、

  (4)根據運算定律在□填上適當的字母或數、

  (□+□)+□

  □·(□·□)

  (5)如果用表示長方形的長,表示寬,那么

  這個長方形的面積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長方形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小節: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可以省略,但加號、減號、除號都不能省略,如:

  不能寫成;在兩個數相乘的時候,乘號不能省略不寫,可以改為“·”,但容易與小數點混淆,所以一般仍記作“×”、

  3、教學例1、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積、

  教師說明:在我們計算一個圖形的面積或周長時,實際上是把數值代入有關的公式,算

  出的結果就是它的面積或周長、

  (1)說出梯形的面積公式、

  (2)說出梯形面積公式中每一字母表示的意義、

  (3)說出字母所代表的數值、

  (4)學生嘗試解答、

  教師強調:在利用公式進行計算時,計算的結果不必寫出單位名稱,只在答題時注明就行了、

  (5)練習:一個長方形的長是8.4厘米,寬是4.6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四、課后作業

  (一)已知一個三角形的底是3.8分米,高是1.5分米、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二)先寫出下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再把數值代入公式計算、

  1、一個長方形,長7.2厘米,寬1.8厘米、

  2、一個正方形,邊長24毫米、

  五、板書設計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運算定律

  計算公式

  可以寫成

  讀作:的平方

  表示:兩個相乘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積、

  =(3.5+5.5)×4÷2

  =9×4÷2

  =18

  答:梯形的面積是18平方厘米、

  探究活動

  找規律

  活動目的

  1、能正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

  2、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

  活動題目

  仔細觀察,發現規律,得出結論,然后填空、

  35=3×10+5702=7×100+0×10+2

  72=7×10+2123=1×100+2×10+3

  16=1×10+6564=5×100+6×10+4

  …………

  1、一個兩位數,十位上的數是a,個位上的數是b,這個兩位數是()、

  2、一個三位數,百位上的數是a,十位上的數是b,個位上的數是c,這個三位數是()、

  數學教案-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公式

  活動過程

  1、學生分小組討論、

  2、匯報思考過程和答案、

  3、仿照題目類型,每個小組自編一組練習,相互交換解答、

  參考答案

  1、一個兩位數,十位上的數是a,個位上的數是b,這個兩位數是(10a+b)、

  2、一個三位數,百位上的數是a,十位上的數是b,個位上的數是c,這個三位數是(100a+10b+c)、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1

  一、準備練習

  (一)口算

  3.8+1.2 2.54 1.58

  1.50.3 0.64+0.16 7.6+0.24

  5-1.8 1.2580 3.64

  6.3+2.45+3.7 3.56-1.57-0.43

  0.87125 (2.5+0.9)4

  (1.5+0.25)4 0.64+1.44

  (二)口答,在□里填上適當的數.(說出依據)

  1.3.18□=1.2□

  2.(2.5+3.5)□=□□○□4

  3.□+4.3=□+0.86

  4.(2.51.2)□=1.2(□□)

  5.7.6-2.8-□=□-(□+3.2)

  (三)小結引入

  我們運用一些運算定律或者運算性質可以使計算簡便,在四則混合運算中,能不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和性質,使計算簡便呢?

  二、講授新課

  (一)教學例4

  1.82.58+1.81.42

  1.觀察算式特點

  2.學生試做

  方法一:1.82.58+1.81.42 方法二:1.82.58+1.81.42

  =1.8(2.58+1.42) =4.644+2.556

  =1.84 =7.2

  =7.2

  3.觀察比較:兩種方法哪一種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第一種方法應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第二種方法只是根據一般的運算順序)

  4.練習

  1.82.58+1.81.42+0.5

  =1.8(2.58+1.42)+0.5 (乘法分配律)

  =1.84+0.5

  =7.2+0.5

  =7.7

  5.小結

  通過剛才的練習,你對簡算有什么新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

  (一)計算下面各題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二)計算下面各題,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0.64+7.652.4+11.76

  12.9〔14.66-(1.3+8.2)〕

  9.83(3.8-2.3)+1.56.17

  6.752-〔4.7(0.54-0.38)+2.8〕

  15.4〔8(6.34-4.59)〕

  (三)思考題:填同一個數

  □-□+□+(□□□-□)=10

  四、課堂小結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雖然不能把整個題目簡便計算,但是應該隨時注意是不是有的步驟可以簡算,能簡算的,盡量使計算簡便,不能簡算的再按運算順序計算.

  五、課后作業

  (一)計算下面各題,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10.64+7.652.4+11.76

  2.12.75[14.6-(1.3+8.2)]

  3.9.831.5+6.171.5

  4.15.4[8(6.34-4.59)]

  (二)新興煤礦七月份產煤4.85萬噸,八月份產煤5萬噸,九月份產煤5.65萬噸.平均每月產煤多少萬噸?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法則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理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整數除法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一)指名板演,集體訂正:5628÷67

  (二)演示課件:商不變的性質

  (三)教師導入: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我們已經掌握了它的計算方法,那么除數是小數的

  除法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4

  1、演示課件:一個數除以小數

  2、嘗試不同思路(把題里的米數都改寫成厘米數來計算)

  56.28米=5628厘米

  0.67米=67厘米

  5628÷67=84(條)

  教師說明:這種方法是正確的,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3、思考:為什么要把除數和被除數都擴大100倍呢?擴大1000倍可以嗎?

  4、練習:繼續演示課件:一個數除以小數

  5、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關鍵是什么?轉化時以誰為標準?

  6、小結計算方法

  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看除數的小數

  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然后按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

  (二)教學例5

  例5

  10.5÷0.75

  1、學生試算

  2、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1)位數不夠用“0”補足、

  (2)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3、練習

  51.3÷0.27

  26÷0.13

  (三)總結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

  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有什么聯

  系?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堂練習

  (一)填空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_____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

  幾位,_____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_____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_____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二)把下面的題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4.68÷1.2=□÷12

  2.38÷0.34=□÷□

  5.2÷0.32=□÷32

  161÷0.46=□÷□

  (三)計算下面各題

  6.21÷0.03=

  210÷1.4

  1.104÷2.4

  五、布置作業

  (一)計算下面個題、

  19.76÷5.2

  109.2÷0.42

  8.4÷0.56

  10.8÷4.5

  6.825÷0.91

  25.84÷1.7

  (二)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鴕鳥,體重達135千克,最小的鳥是蜂鳥,體重只有0.0016千克、鴕鳥的體重是蜂鳥的多少倍?

  六、板書設計

  一個數除以小數

  例4做一條短褲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

  例5計算

  10.5÷0.75

  可以做多少條短褲?

  答:56.28米布可以做84條短褲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把低級單位的名數聚成高級單位的名數的練習。

  2、能比較熟練的比較分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把低級單位的名數聚成高級單位的名數的`練習。

  2、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重量單位,和時間單位。

  二、用分數表示各題的得數

  7分米=()米

  31厘米=()米

  309米=()千米

  119千克=()噸

  13分=()小時

  63克=()千克

  5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97平方分米=()米

  三、鞏固練習

  2、比較分數的大小

  14/25和13/255

  12和5/167

  11和5/11

  7/30和7/249

  28和15/284

  27和4/31

  3、比較下面每組數的大小,并用小于號連接

  5/14、3/14和9/1411/13、

  11/12和11/146/17、

  6/23和6/19

  12/35、16/35和9/353

  5.3/4和2/54/

  15.11/15和11/12

  第4、5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四、總結歸納

  1、學生掌握比較分數大小的算理和方法,再進行比較。

  2、幾個分數排列是,是要求從大到小,還是從小到大,根據意思進行解答。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稍復雜的生活問題。

  2、學會找出生活問題中相等的數量關系,正確列出方程。

  3、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

  4、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培養學生積極的數學情感。

  教學重點:

  用方程解"已知比一個數的幾倍多(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

  教學難點:

  分析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并會列出方程解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1、解下列方程。

  X+2x=147 y-34=71

  2、根據下面敘述說說相等關系,并寫出方程。

  ①公雞x只,母雞30只,是公雞只數的2倍。

  ②公雞有x只,母雞有30只,比公雞只數的2倍少6只。

  3、(媒體出示教材情景圖)講述:一天,學校的足球場上,善于觀察的小軍,勤于研究的小華和愛提問題的小剛三人休息時,突然發現足球的秘密。小軍發現……小華發現……小剛提出……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邊形,白色的皮都是六邊形的。黑色皮共有12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共有多少塊白色皮)

  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時,(板書線段圖)。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1(媒體出示教材情景圖)。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邊形,白色的皮都是六邊形的。白色皮共有20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共有多少塊黑色皮"

  (1)審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有用信息。

  提問:"例題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師說明:例1就是我們以前見過的"已知比一個數的`幾倍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今天我們學習用方程解答這類問題。

  教師板書:稍復雜的方程

  (2)分析,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教師板書線段圖講解)

  看圖思考:白色皮和黑色皮有什么關系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結果。

  可能出現的等量關系是:黑色皮的塊數×2-4=白色皮的塊數

  黑色皮的塊數×2-白色皮的塊數=4

  黑色皮的塊數×2=白色皮的塊數+4

  (3)同桌討論怎樣列出方程。

  (4)交流匯報并讓學生根據題意說出所列方程所表示的等量關系。允許學生列出不同的方程。

  板書學生的方程并選擇2x-4=20討論它的解法。

  學生小組討論解法。

  匯報交流板書:

  解:設共有x塊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檢驗:(引導先生口頭檢驗)

  答:共有12塊黑色皮

  (5)學生選擇其余的方程解答。

  2,變式練習。

  (1)教師:如果把例1中的第二個條件改成"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多4塊"該怎樣列方程(課件演示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中的"少"換成"多")讓學生列出方程解答。

  (2)把它和例1加以比較,使學生清楚地看到,這種用算術方法解需要"逆思考"的應用題,不論是"幾倍多幾"還是"幾倍少幾"列方程都比較容易。

  3,引導學生總結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①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檢驗,寫出答案。

  三,鞏固應用

  1,只列式不計算。(課件出示)

  ①圖書室有文藝書180本,比科技書的2倍多20本,科技書x本。

  ②養雞廠養母雞400只,比公雞的2倍少40只,公雞x只。

  ③學校飼養小組今年養兔25只,比去年養的只數的3倍少8只,去年養兔x只。

  ④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x厘米。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匯報交流

  ①北京故宮的面積是72萬平方米,比天安門廣場面積的2倍少16萬平方米。天安門廣場的面積是多少萬平方米

  ②世界上的洲是亞洲,最小的洲是大洋州,亞洲的面積比大洋州面積的4倍還多812萬平方千米。大洋州的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③獵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能達到每小時110km,比大象的2倍還多30km.大象最快能達到每小時多少km

  ④共有1428個網球,每5個裝一筒,裝完后還剩3個。一共裝了多少筒

  3,拓展提高。

  ①甲乙兩數的和是90,甲數是乙數的2倍。甲乙兩數各是多少

  ②甲乙兩數的和是183,甲數比乙數的2倍還多3.甲乙兩數各是多少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板書設計:

  先把2x看作一個整體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操作活動中,探索并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3.能解決簡單的分數乘整數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會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真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分析和解決分數乘整數的實際問題。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復習整數乘法的意義

  1.什么叫整數乘法?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出示題目,學生進行計算

  (1)6+6+6=6×3

  二、新授:

  1、出示題卡

  1個圖案占一張彩紙的1/5,3個圖案占這張彩紙的幾分之幾?

  2、引導學生用涂一涂加法計算,乘法計算三種分式來解決問題。

  學生回憶整數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數乘法。

  1、學生仔細閱讀題卡,理解題意否,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各自計算的方法。

  3、全班進行交流。

  ++==

  3×=++==

  通過復習整數乘法的意義,過渡到分數乘法的意義,學習易于理解。

  在交流各自的語言地理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是相同的,即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三、涂一涂,算一算

  (1)2個3/7的和是多少?

  (2)3個5/16的和是多少?

  四、練習鞏固

  1、5個3/8是多少?

  2、4個2/17是多少?

  3、6個3/25是多少?

  學生打開教科書,選涂一涂,再列式計算。

  學生審題后,涂一涂,再列式計算。

  ×2=

  全班交流

  5/16×3=5×3/16

  =15/16

  學生獨立完成在作業本上

  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分數乘整數的定義,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寸步體會“分數乘整數,分子和整數相乘,分母不變”的道理。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小學數學教案02-06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2-05

小學五年級下數學教案02-15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04-25

五年級上冊小學數學教案12-31

小學五年級《旋轉》數學教案01-24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03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6-09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優秀11-01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實用]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