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4-05-22 17:57:20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15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類、推理和交流等能力,提高學生基本的`數學素養。

  3、通過比較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比較的過程,能按照給定的標準進行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獲得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借助一一對應的方法,清楚表達三個量之間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新授

  (一)(課件)說說那個輕哪個重?

  1、介紹圖意

  2、生觀察圖后說說發現了什么,怎么看出來的?

  3、再說圖意。

  (二)擺擺用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擺。(各4)

  1、說說怎么想的?

  2、說話:()和()同樣多

  (三)擺和說

  1、擺5只白兔,3只刺猬,1只小貓

  2、說說發現了什么數學問題?

  3、貓和刺猬再填上幾只就和小兔同樣多了?

  三、鞏固練習

  14頁練一練1、2、3、4、5比高矮,比薄厚,比長短,比大小,比輕重。

  四、小結:

  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可以進行比較,比較什么?

  五、作業:

  到家中去找物體進行比較

  板書:比較

  課后反思:大多數學生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2個物體的大小,多少,輕重,長短等進行比較。但對于3量間的比就略顯難了。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頁的例題,第3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5以內的加法一課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首次接觸計算的問題,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5以內數的分與合。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初步的數學意識

  本節課包括加法的初步認識和5以內的加法兩部分內容。加法的初步認識是選擇了學生熟悉的在校園中勞動的場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到把兩個數合起來要用加法計算。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讓學生看看、擺擺、算算,學習5以內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學會用加法解決生活里簡單的實際問題

  本節課的重點是初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并學會5以內數的'加法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發展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習用加法計算解決問題,樹立數學意識,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游戲:快速搶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談話:我們在學校里上學,不僅要學習,而且要勞動

  看,一些小同學正在校園里干什么出示例1圖

  總結:原來有3人澆化,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

  2 提問:你怎么知道有5人的?

  提問:把3個人和2個人合起來,可以用加法算。(板書:3+2=5)

  讀算式:3加2等于5。

  提問:3表示什么意思?2呢?

  +表示什么意思通過交流,明確是合起來的意思

  =5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的名字叫加號,它代表了一種計算方法加法。把兩部分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學會計算,掌握方法

  1、連續出示例2的兩幅圖,讓學生說出圖意

  2、引導學生根據圖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問:算式中的每個數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組中互相交流

  3、誰知道得數多少是怎樣想的

  教師對學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實際應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小動物們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好,紛紛把自己的寶寶帶來向大家學習。你們看,誰來了

  (1)出示圖1(雞媽媽一家),學生說圖意,提問題,列算式計算。說說怎樣算出來的(可以用多種方法) 說說3+1=4這個算式中每個數表示的意思

  (2)出示圖2(小兔一家)、圖3(青蛙一家),按圖1的要求完成。對算式的含義在小組中交流。 2、 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聰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學習,自己也想學加法,回家后,列了許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畫圓圈的方法計算呢!

  同桌學生合作,看算式,先畫圓圈,再在書上填得數

  集體訂正。糾正錯誤,對學生加以鼓勵

  3、 想想做做第3題

  (1)出示加法算式:4+1=□,

  你能說出結果嗎把得數填在書上

  (2)出示:2+1=□,1+2=□。引導學生用3的分與合來計算結果

  4比較:剛才我們用數圖、畫圓圈、想分與合的方法來計算加法,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小結:這就是今天同學們學習的5以內的加法。(板書課題)

  五、拓展應用,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4題

  講述:小白兔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好,正在準備禮物獎勵大家呢!

  (1)出示圖1。學生列加法算式,說含義

  (2)根據圖2、圖3的意思,學生在書上完成

  (3)集體訂正

  2 想想做做第5題

  談話: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送信的游戲,大家看到書上的信筒么?上面都有哪些數?

  2+2這封信送到了4這個郵筒里,為什么?

  你能把其它的信也送一送么,用線連一連。

  小結:大家用5以內的加法解決了這么多問題。

  回家后,繼續觀察,看看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好嗎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掌握得數是6、7的加法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和是6、7的加法。

  2、使學生從小朋友參加植樹活動的情境中知道根據一幅圖能列出兩道加法算式,體會兩道相應的加法算式之間的聯系,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

  3、培養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滲透簡單的函數思想。

  教學重點:

  由一圖列出兩式,并能正確、合理的計算出兩式結果。

  教學難點:

  根據一副圖寫兩個算式。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光盤、4個紅菜椒、3個綠菜椒、。 學生:1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奠定基礎

  2+2=

  3+2=

  5+0=

  1+4=

  3+3=

  2+4=

  2+4指名說說是怎么想的。

  二、運用情境,探索交流

  (一)創設情境

  在植樹節里,植樹小隊的小朋友出發了,你們瞧!(教師出示主題圖)。

  1、觀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原來有5個小朋友去植樹,又來了1個小朋友。)

  2、師:你觀察的可真仔細。根據這個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

  3、師: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我們用什么方法來計算?(加法)

  (二)學習5+1和1+5

  1、師: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5+1=6)

  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原來有5個小朋友);1表示什么意思?(后來來的一個);那6呢?(一共有6個小朋友)。

  師:我們知道了每個數字的意思,那誰能合起來說說這個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呢?

  (原來的5個小朋友和后來的1個小朋友合起來就是6個小朋友。)

  師:哦,你是這樣想的呀,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圖,你會算5+1=6嗎?(注意:加法與合成有關)

  (5和1可以合成6。)

  師,你們可真會算。5個小朋友和1個小朋友,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可以列成算式5+1=6,

  2、師:那么,根據這幅圖,我們還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嗎?(1+5=6)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4~8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主動掌握11減幾的計算方法。

  2、初步掌握計算11減幾的思維過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正確口算11減幾。

  3、養成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

  教學重點:

  掌握計算11減幾的思維過程

  教學難點:

  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正確口算11減幾。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投影儀、課件。

  學生準備: 11根小棒(10根1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老師問你一個問題,喜歡看少兒頻道嗎?

  生:喜歡。

  師:喜歡那聰明、活潑又可愛熊大熊二嗎?

  生:喜歡。

  師:那老師告訴你們喲,今天熊大熊二就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它給你們帶來了兩張精美的卡片,想不想看?

  生:想。

  師:第一張卡片來了,你能從11倒著數到0嗎?那你們數一下。

  生:11,10,9,8,7,6,5,4,3,2,1,0

  師:真不錯。那我們再看一下第二張卡片是什么?

  9+( )=11

  8+( )=11

  7+( )=11

  6+( )=11

  師:熊大熊二不但給我們帶來了精美的`卡片,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獎品,被鎖在一個11減幾的屋子里(板書課題:11減幾),要打開小屋必須闖過幾個難關,有信心接受挑戰嗎?

  二、文具迷宮(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教學例1

  1、15-2=

  師:老師要從這15根小棒中拿掉2根,你會列算式嗎?

  生:15-2

  師:怎么從15根小棒中拿掉2根?請生上臺來展示。

  2、11-2=

  師:下面,如果老師要從這一捆零一根小棒中拿掉2根,和剛才有什 么不同呢?

  師:也就是說零的一根小棒能不能直接就拿出2根呢?

  生:不能。

  師:剛才小朋友說了零的一根不夠拿出2根小棒?我們該怎么辦呢? 現在小朋友自己用小棒代替鉛筆來從11根小棒拿走了2根,還剩多少根?

  a、生獨立擺一擺。

  B、生上臺展示拿法。

  C、課件展示,教師板書。

  師:其他的小朋友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師:同學們,你們看一下,一共用了幾種方法來算11-2的?

  3、試一試11-9=

  你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11-9等于幾嗎?

  三、合作交流

  教學例3

  師: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11-8并在小組內說一說。

  A、小組交流。

  B、請生匯報。

  師: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算。

  四、應用拓展

  (一)鞏固練習

  1、課堂活動第2題。

  生獨立做

  請生展示

  2、點蠟燭。

  先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再抽生口答,個別題叫學生說算法。

  (二)應用拓展

  1、買東西

  2、猜密碼

  五、總結思考

  1、分發獎品。

  2、這節課你收獲了些什么?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親歷從生活中提煉出生活知識的過程。

  2. 熟練地進行計算

  3. 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樂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聯系生活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看圖列式計算,并口頭說題意。

  二、創設情境

  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那咱們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三、合作探究(課件出示)

  瞧,這是美麗的大森林,這里面藏著很多數學問題呢。

  課件出示圖

  問:關于小鹿,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讓學生說圖意:

  小鹿一共有( )只

  跑走了( )只

  要解決的問題是“還剩幾只?”

  求還剩幾只,怎樣計算?

  列式:9—3=6

  還剩(6)只。

  從圖中你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關于天鵝,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提問題,教師板書,然后讓學生列式解答。

  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1、樹根下有6個蘑菇,草地上有2個蘑菇,一共有幾個蘑菇?

  2、一共有8個蘑菇,樹根下有6個蘑菇,草地上有幾個蘑菇?

  ……

  讓學生列式解答

  師:同學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有美麗的小鳥和小梅花鹿都在為你們跳舞呢。

  四、鞏固達標

  1、梅花鹿圖和蘑菇圖

  說出圖意后獨立列式

  2、課件練習

  看圖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

  58頁練習十二第3題

  六、小結

  你學會了什么?解決每個問題前,要先看圖,再說說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怎么列算式。

  板書設計:

  8、9解決問題

  主題圖

  9-3=6 6+2=8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掌握6、7的組成,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

  2.發展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體會分與合的思想,受到辨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的實踐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組成。

  教具準備:

  圓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設疑:茄子博士有18個氣球,想送給3個孩子,每人6個氣球。6個氣球,分在兩只手里拿,可以有幾種分法呢?

  三個學生的分法沒有按次序出現,可以讓其他學生調整他們排列的次序。

  討論:看著一個同學的分法,可以有幾種說法呢?

  說完后,指導學生有條理地填寫教材第32頁例題中的空格。

  二、動手操作,嘗試練習

  討論:茄子博士看到你們愛動腦筋、愛思考,每人獎7個圓片,你能把圓片分成2堆嗎?有幾種方法?能按順序有條理地分一分嗎?請你一邊分,一邊把結果記錄在教材第32頁試一試的空格里。

  填完后小組相互交流檢查,指定一名學生板書。

  三、活動游戲,應用鞏固1.連一連(想想做做第1題)

  描述:茄子博士看到大家那么聰明,高興的不得了,他獎給大家6張數字卡片,哪兩張卡片上的點子合起來是6,請你連一連。 2.說一說(想想做做第2題)

  茄子博士一口氣又給我們送來了6朵白云,哪兩朵白云上的數合起來是7?請你說一說。

  同桌互相說一說。

  3.對口令(想想做做第3題)

  師生玩6的對口令:教師出手勢2,說:我說2,學生出手勢4說:我說4,6能分成2和4。

  學生之間玩7的對口令。 4.吃螃蟹(想想做做第4題)

  討論:同學們口令對得那么好,茄子博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螃蟹,看誰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誰能把螃蟹身上的.數分成鉗子上的兩個數,把鉗子上的兩個數合成身上的數,那么那只螃蟹就歸你吃了。

  教師指導學生。

  四、揭示課題,鞏固應用

  討論:黑板上是你們動手動腦學會的知識,誰能用一句話說說學會了什么?

  師生齊板:

  6、7的分與合。

  課后反思: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2)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切割線定理和割線定理。這些定理和推論不但是本節的重點、本章的重點,而且還是中考試題的熱點;這些定理和推論是重要的工具性知識,主要應用與圓有關的計算和證明。

  難點:正確地寫出定理中的等積式。因為圖形中的線段較多,學生容易混淆。

  2、教學建議

  本節內容需要三個課時。第1課時介紹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做例1和例2.第2課時介紹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做例3.第3課時是習題課,講例4并做有關的練3.

  (1)教師通過教學,組織學生自主觀察、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猜想——證明——應用”等學習,教師組織下,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

  第1課時:相交弦定理

  教學目標 :

  1.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并初步會運用它們進行有關的簡單證明和計算;

  2.學會作兩條已知線段的比例中項;

  3.通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4.通過推論的推導,向學生滲透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

  教學難點 :

  在定理的敘述和應用時,學生往往將半徑、直徑跟定理中的線段搞混,從而導致證明中發生錯誤,因此務必使學生清楚定理的提出和證明過程,了解是哪兩個三角形相似,從而就可以用對應邊成比例的結論直接寫出定理。

  教學活動設計

  (一)設置學習情境

  1、圖形變換:(利用電腦使AB與CD弦變動)

  ①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發現規律:∠A=∠D,∠C=∠B.

  ②進一步得出:△APC∽△DPB.

  .

  ③如果將圖形做些變換,去掉AC和BD,圖中線段 PA,PB,PC,PO之間的關系會發生變化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觀察,并回答。

  2、證明:

  已知:弦AB和CD交于⊙O內一點P.

  求證:PA·PB=PC·PD.

  (A層學生要訓練學生寫出已知、求證、證明;B、C層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完成)

  (證明略)

  (二)定理及推論

  1、相交弦定理: 圓內的兩條相交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

  結合圖形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相交弦定理:在⊙O中;弦AB,CD相交于點P,那么PA·PB=PC·PD.

  2、從一般到特殊,發現結論。

  對兩條相交弦的位置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中一條是直徑,并且它們互 相垂直如圖,AB是直徑,并且AB⊥CD于P.

  提問:根據相交弦定理,能得到什么結論?

  指出:PC2=PA·PB.

  請學生用文字語言將這一結論敘述出來,如果敘述不完全、不準確。教師糾正,并板書。

  推論 如果弦與直徑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徑所成的兩條線段的比例中項。

  3、深刻理解推論:由于圓是軸對稱圖形,上述結論又可敘述為:半圓上一點C向直徑AB作垂線,垂足是P,則PC2=PA·PB.

  若再連結AC,BC,則在圖中又出現了射影定理的基本圖形,于是有:

  PC2=PA·PB ;AC2=AP·AB;CB2=BP·AB

  (三)應用、反思

  例1 已知圓中兩條弦相交,第一條弦被交點分為12厘米和16厘米兩段,第二條弦的長為32厘米,求第二條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段的長。

  引導學生根據題意列出方程并求出相應的解。

  例2 已知:線段a,b.

  求作:線段c,使c2=ab.

  分析:這個作圖求作的形式符合相交弦定理的推論的形式,因此可引導學生作出以線段a十b為直徑的半圓,仿照推論即可作出要求作的線段。

  作法:口述作法。

  反思:這個作圖是作兩已知線段的比例中項的問題,可以當作基本作圖加以應用。同時可啟發學生考慮通過其它途徑完成作圖。

  練習1 如圖,AP=2厘米,PB=2.5厘米,CP=1厘米,求CD.

  變式練習:若AP=2厘米,PB=2.5厘米,CP,DP的長度皆為整數。那么CD的長度是 多少?

  將條件隱化,增加難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練習2 如圖,CD是⊙O的直徑,AB⊥CD,垂足為P,AP=4厘米,PD=2厘米。求PO的長。

  練習3 如圖:在⊙O中,P是弦AB上一點,OP⊥PC,PC 交⊙O于C. 求證:PC2=PA·PB

  引導學生分析:由AP·PB,聯想到相交弦定理,于是想到延長 CP交⊙O于D,于是有PC·PD=PA·PB.又根據條件OP⊥PC.易 證得PC=PD問題得證。

  (四)小結

  知識: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論;

  能力:作圖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想方法:學習了由一般到特殊(由定理直接得到推論的過程)的思想方法。

  (五)作業

  教材P132中 9,10;P134中B組4(1).

  第2課時 切割線定理

  教學目標 :

  1.掌握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并初步學會運用它們進行計算和證明;

  2.掌握構造相似三角形證明切割線定理的方法與技巧,培養學生從幾何圖形歸納出幾何性質的'能力

  3.能夠用運動的觀點學習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切割線定理及其推論,它是以后學習中經常用到的重要定理。

  教學難點 :

  定理的靈活運用以及定理與推論問的內在聯系是難點。

  教學活動設計

  (一)提出問題

  1、引出問題:相交弦定理是兩弦相交于圓內一點。如果兩弦延長交于圓外一點P,那么該點到割線與圓交點的四條線段PA,PB,PC,PD的長之間有什么關系?(如圖1)

  當其中一條割線繞交點旋轉到與圓的兩交點重合為一點(如圖2)時,由圓外這點到割線與圓的兩交點的兩條線段長和該點的切線長PA,PB,PT之間又有什么關系?

  2、猜想:引導學生猜想出圖中三條線段PT,PA,PB間的關系為PT2=PA·PB.

  3、證明:

  讓學生根據圖2寫出已知、求證,并進行分析、證明猜想。

  分析:要證PT2=PA·PB, 可以證明,為此可證以 PA·PT為邊的三角形與以PT,BP為邊的三角形相似,于是考慮作輔助線TP,PB.(圖3).容易證明∠PTA=∠B又∠P=∠P,因此△BPT∽△TPA,于是問題可證。

  4、引導學生用語言表達上述結論。

  切割線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切線和割線,切線長是這點到割線與圓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比例中項。

  (二)切割線定理的推論

  1、再提出問題:當PB、PD為兩條割線時,線段PA,PB,PC,PD之間有什么關系?

  觀察圖4,提出猜想:PA·PB=PC·PD.

  2、組織學生用多種方法證明:

  方法一:要證PA·PB=PC·PD,可證此可證以PA,PC為邊的三角形和以PD,PB為邊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慮作輔助線AC,BD,容易證明∠PAC=∠D,∠P=∠P,因此△PAC∽△PDB. (如圖4)

  方法二:要證,還可考慮證明以PA,PD為邊的三角形和以PC、PB為邊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慮作輔助線AD、CB.容易證明∠B=∠D,又∠P=∠P. 因此△PAD∽△PCB.(如圖5)

  方法三:引導學生再次觀察圖2,立即會發現。PT2=PA·PB,同時PT2=PC·PD,于是可以得出PA·PB=PC·PD.PA·PB=PC·PD

  推論: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割線,這一點到每條割線與圓的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也叫做割線定理)

  (三)初步應用

  例1 已知:如圖6,⊙O的割線PAB交⊙O于點A和B,PA=6厘米,AB=8厘米, PO=10.9厘米,求⊙O的半徑。

  分析:由于PO既不是⊙O的切線也不是割線,故須將PO延長交⊙O于D,構成了圓的一條割線,而OD又恰好是⊙O的半徑,于是運用切割線定理的推論,問題得解。

  (解略)教師示范解題。

  例2 已知如圖7,線段AB和⊙O交于點C,D,AC=BD,AE,BF分別切⊙O于點E,F,求證:AE=BF.

  分析:要證明的兩條線段AE,BF均與⊙O相切,且從A、B 兩點出發引的割線ACD和BDC在同一直線上,且AC=BD,AD=BC. 因此它們的積相等,問題得證。

  學生自主完成,教師隨時糾正學生解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如AE2=AC·CD和BF2=BD·DC等。

  鞏固練習:P128練習1、2題

  (四)小結

  知識:切割線定理及推論;

  能力:結合具體圖形時,應能寫出正確的等積式;

  方法:在證明切割線定理和推論時,所用的構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十分重要,應注意很好地掌握。

  (五)作業 教材P132中,11、12題。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內容:

  86~87頁練習十5~9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9加幾的計算方法

  2、熟練計算9加幾

  3、聯系生活應用

  教學重難點

  9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卡片、紅旗

  一、基本練習

  9+5=9+8=9+2=9+7=9+4=

  看卡片,讀算式,說得數

  二、鞏固練習

  1、第5題奪紅旗

  指名兩個學生奪紅旗,其余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頒發紅旗。

  引導比較兩邊的算式,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第7題小動物回家

  游戲

  森林里修了許多新房子,每種動物都有,請你幫小動物找自己的家

  方法:出示標有141311121718的樓房,指名扮演小動物各自算卡片找自己的家。

  3、第8題

  讓學生弄清楚每種商品的'價格

  你可以提哪些數學問題

  你喜歡那兩種玩具,買這兩種玩具要多少錢?

  學生獨立填空集體講評。

  4、第9題

  指導弄清題意

  數一數大樹前有幾只小兔?樹后有8只,一共有多少只兔?

  學生獨立列式,師巡視輔導。

  指名匯報講評

  5、思考題

  出示珠子圖

  指導看懂圖意

  依次數出每顆黑色珠子前面的紅色珠子有多少顆?

  看一看,紅色珠子的顆數有什么規律?

  猜一猜,手里有多少顆?

  小組討論

  指名匯報。

  板書設計

  9加幾的練習課

  8+9=179+8=17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進一步熟悉“湊十法”和交換加數位置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速度。

  過程與方法:能夠從比較復雜的圖畫中提取有用的數學信息,并能恰當地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計算訓練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進步和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掌握逆向計算的思維方法。

  【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進位加法的基本計算方法,并學習了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教師提供典型的題目,引導學生對學過的計算方法進行鞏固訓練,并在反思中總結出計算的易錯點,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通過對“填加數”的題目展開討論,得到逆向計算的多種思考方法,達到活化思維的目的。在分析和理解統計表數據的過程中,熟悉從表格中提取數學信息,并能夠從多角度觀察、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演示法、討論法、實踐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請學生分別計算3+8、4+8和5+8。(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2)

  教師隨著學生匯報計算過程和結果進行板書。

  教師追問其中一題是怎樣算的。(復習算法的多樣性)

  提問:在計算中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發現: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增加,和也會相應增加。(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3)

  2.用發現的規律計算。

  出示算式:2+9、3+9、4+9、5+9。(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4)

  先引導學生觀察每個算式中的加數,再請學生說出這組算式算得快的原因。

  3.請學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快速計算這組算式:7+7、5+7、3+7、6+7、4+7。(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5)

  二、探究新知

  1.方法探究。

  (1)幫助米奇解決問題。(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6)

  米奇遇到了一個難題,請你來讀一讀。

  5+()=13

  空格中應該填幾呢?請同學們互相交流。

  (2)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通過討論,學生們各抒己見,表達出不同的思考過程。

  預設1:5+5=10,10+3=13,5+3=8,所以填8。

  預設2:5+10=15,15比13多2,10-2=8,所以填8。

  預設3:5+8=13,所以填8。

  2.利用方法,靈活計算。

  課件出示教材第96頁練習二十二第5題。(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6)

  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解決計算問題。

  強調方法的多樣化,可以通過上一題的方法計算,也可以通過加數之間的變化規律,或者和之間的`變化規律解決這類計算問題。

  三、鞏固拓展

  動物摘蘋果圖。(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7)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自由發表想法)(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8)

  五、作業設計

  教材第96頁練習二十二第3題。(多媒體課件出示幻燈片9)

  【板書設計】

  5、4、3、2加幾

  5+(8)=13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后進行教學的,所以我在教學的練習題中又增加了()+A=B的形式。這樣,將有助于學生對填未知加數這一學習內容有更全面、深刻的認識,同時,對加法交換律的知識也作恰當的滲透,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悟。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1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學生能理解加法的含義。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能發現計算5以內加法的計算方法。

  培養學生完整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與同桌合作的能力。

  教育學生要熱愛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意識。

  2重點難點

  學生正確理解加法的.含義。

  學生能掌握5以內加法的計算方法,并正確進行計算。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3.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5的加法

  一、復習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五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準備好你的小手。認真聽1和2組成幾、2和3組成幾、3和2組成幾、4和1組成幾、3和1組成幾、1和3組成幾、2和2組成幾、1和1組成幾。

  生邊拍手邊回答。

  二、導入

  師:同學們的傾聽能力有進步,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帶領同學們進行一次動物園之旅。快看,誰來歡迎你們了

  三、新授

  認識加法

  師:仔細看小丑拿出了什么

  生:匯報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那我們用數字幾來表示呢

  生:匯報

  師:你真是一個注意聽他人說話的好孩子,這回你又發現了什么小丑又拿來了一個氣球,一個氣球用數字幾來表示

  師:你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孩子

  師:誰能把兩次發現連起來說一說

  生:把觀察的內容連起來說一說。

  師:你表達的真完整。

  師:根據你兩次的發現,你能提出一個有關的數學問題嗎

  生: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師:真是個善于思考的孩子

  師:你打算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3+1=4讀作3加1等于4(貼在黑板上)

  師:這個符號“+”叫什么這個算式怎樣讀呢

  師:你們為什么用就“+”來解決這個問題“加號”表示什么(課件把兩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用加法來計算。

  師:真是個了不起的發現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加法”

  師:在什么情況下用加法來解決問題呢(開火車說一說)

  四、鞏固練習

  師:小丑看大家這么聰明,在動物園里出了幾道數學題,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那我們快快進去吧(看圖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課件2只小雞2只小雞2+2=4

  課件3只小鳥2只小鳥3+2=5

  師:這些小動物可愛嗎當你面對這些小動物時,應該怎樣做呢當它們遇到危險時,你會怎樣做呢

  生:匯報。

  師:在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愛護小動物的好孩子。

  師: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你發現了哪些用加法來解決的問題

  生:結合教室里的物品進行匯報。

  師: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其實在我們的身邊處處藏著知識同學們累了,我們一起來放松一下。放松過后,小丑又來了,他想知道為什么3+2=5呢

  師:誰能再來說一說。

  生:因為5可以分成3和2,所以3加2等于5.

  師:總結,那么我們把這種方法叫組合法。

  師:你還有什么方法

  生:從3往后數2就是5,所以3+2=5同學們我說的對嗎

  師:誰聽見他剛才說了什么(板書點數法)

  師:你認為這兩種方式,哪種方法更快就用你熟悉的方法算一算

  4+1= 1+1= 2+1= 1+3= 1+4=

  1+2= 1+3= 2+3= 3+1= 2+2=

  師:幫小丑解決問題很高興,為你豎起大拇指。

  五、總結

  學習加法計算方法3+1=4讀作3加1等于4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內容:

  第一冊第八單元《認識鐘表》第二課時《小芳的一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鞏固認讀鐘表,體會整時過一點或者整時差一點的情況,會用“快幾時了”或“剛過幾時”等詞語描述時間;

  2、過程方法目標:通過看一看,認一認,比一比的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索認識整時過一點或者差一點整時的情況。通過看一看,撥一撥,連一連的過程,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認讀鐘表。

  3、情感態度目標:結合日常作息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觀察與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幾時剛過和快幾時了;

  教學難點:

  用語言準確描述“幾時剛過”和“快幾時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表表盤、鐘面***片

  學具準備:

  學具盒中的表盤、"快樂的星期天"表格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有一個小朋友也想加入到我們的學習中來。她的.名字叫小芳,她給我們帶來了她一個上午的時間安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課題:小芳的上午)

  1、嘗試認表。

  ⑴多媒體課件出示書上第一幅***,讓學生認一認***中的鐘表。

  提問:①小芳在什么時間干什么?(六時剛過一點點的時候刷牙)

  ②你是怎樣認出時間是6時剛過?

  情況一:認為是6時,教師引導:看一看分針正好指向12么?分針剛剛走過12,應該是6時剛過。

  情況二:認為是6時3分,教師予以肯定,并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情況三:認為是6時剛過,教師引導6時整的時候時針正好指6,分針正好指向12;而現在時針剛剛走過6,分針過了12,應該是6時剛過。

  教師小結:分針剛剛走過12,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剛過。

  ⑵多媒體課件出示書上第二幅***,讓學生認一認***中的鐘表。

  提問:①這是什么時間:(快8時)

  ②為什么認為是快8時

  情況一:7時55分,教師予以肯定,并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現在時針接近8,快要走到8;分針還不到12,應該是快8時。

  情況二:8時55分,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進行辨認,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情況三:快8時,教師予以肯定,并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師小結:時針接近幾,快要走到幾,分針還不到12,就是快幾時。

  【引導學生觀察鐘面,嘗試認表,教師幫助總結整時過一點或者差一點整時的特點。】

  ⑶第三幅***,是9點整,學生認讀沒有困難。問學生:你是如何認讀的?(9時整的時候時針正好指向9,分針正好指向12)

  ⑷第四幅***,放手讓學生認讀,并說說自己是怎樣讀的。

  (快10時現在時針接近10,快要走到10,分針還不到12,應該是快10時。)

  2、說一說

  剛才老師和小朋友又學會了認讀新的時間,現在同學們把時間和小芳在做什么連起來說一說,小芳的上午是如何度過的?從小芳的身上,同學們學到了什么?

  3、比較、區別

  老師出示兩個鐘面,一個是12時剛過,一個是快12時。

  讀出兩個鐘面的時間,比較他們有什么不同?(四人小組討論交流,集體匯報)

  學生反饋總結

  (12時剛過的時針剛剛走過12,分針過了12;快12時,時針接近12,快要走到12,分針還不到12。)

  教師揭示“整時過一點”和“差一點整時”的特征:由于時針、分針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時間不同。幾時剛過的鐘面是時針剛剛走過幾,分針過了12;快幾時的鐘面是時針接近幾,快要走到幾,分針還不到12。

  【通過比較12時剛過和快12時的區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整時過一點和差一點整時的印象,掌握整時過一點和差一點整時的基本特征。】

  二、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第一題,小動物讀得對不對,請你把錯誤的讀正確。

  (先讓學生***辨認,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最后集體反饋)

  錯例

  ①小燕子:第3個鐘面上的時針指向6,分針指向12,應該是6時。它把時針和分針搞錯了!

  ②小狗:它的鐘面上的時針就快到12了,分針也快到12,應該是快12時。

  2、連一連(課本93頁第2題)

  3、動手操作:安排“快樂的星期天”

  每組小組長拿出"快樂的星期天"的情境***,小組合作,在***上帖上自己組選擇的合適的時間。

  活動規則

  1、先小組有秩序的討論出每個情境的合適時間。

  2、再在組長的帶領下將鐘面貼在"快樂的星期天"的情境***上。

  3、各組找一名小朋友匯報。

  (各小組代表反饋,學生之間互相評價)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2、作業:在媽媽幫助下為自己設計一份作息時間表。

  (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備教材內容

  1。本課時復習的內容是圖形與幾何的相關知識。

  2、通過解決106頁3題,109頁12、13、14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幾何圖形的認識。通過解決有關位置的練習題的過程,感受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備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復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

  2、會辨認這幾種圖形及實物圖,初步感知各種圖形的'特征。

  3、能準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前、后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過程與方法

  1、準備大量的實物和模型,為學生的觀察、操作活動提供材料。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主動探究。

  3、在實踐活動中,感知位置的相對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2、通過學習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備重點難點

  重點:在頭腦中形成這些圖形的表象。

  難點:能辨認這些圖形。

  備知識講解

  考點一認識立體圖形

  例1數一數,填一填。

  (1)有()個,有()個。

  (2)有()個,有()個。

  分析首先要明確立體圖形的特征,再根據特征辨認,依次數出每種圖形的個數。6個面都是正方形的物體是正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的有兩個正方形面)的物體是長方體;上下一樣粗,且上下兩個面的圓大小相同的物體是圓柱;圓圓的,在平面上可以向任意方向滾動的是球。數物體時,要按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有序地辨認,以免遺漏。

  解答

  (1)3 4

  (2)2 4

  例2數一數下面的物體中有幾塊積木。

  有()塊。

  分析數積木數量時,注意隱藏部分。

  從前、后兩部分看6塊

  從上、中、下三層看6塊

  從左、右兩部分看6塊

  解答6

  考點二位置

  例在最上面,在的下面,的下面是,在最下面。按要求放一放。

  分析要排列物體的位置,首先要確定其中一種物體的位置,在最上面,然后根據物體的位置關系進行排列,在的下面,就把放在的下面,的下面是,就把放在的下面,最后把放在最下面。

  解答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數的意義。

  2.會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3.培養學生初步的逆向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0頁的內容,練習十的第1、2題。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游戲卡片。

  教學設計

  準備練習

  1.口算練習。(開火車)

  9-6 2+5 4+6 10-4 9-8

  10-6 10-9 7-7 1+9 5+3

  2.說出下面各數的組成。

  7 9 10 9 8

  3□ 4□ 6□ 3□ □5

  3.猜一猜。

  出示圖片:

  蘋果樹上結了10個蘋果,我用紙蓋住了一部分,請你們猜一猜,我用紙蓋住了幾個蘋果?(6個)你是怎么想出來的?(學生可能答出:4和6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4加6等于10;10減4等于6;根據蘋果樹的樣子推測大概是6個蘋果)

  教師評價:你們都很聰明,能用學過的知識猜對用紙蓋住的蘋果的個數。今天,我們就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看誰學得又快又好。

  [教學過程說明:

  第1題的口算題采用開火車的形式有利于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第2題數的組成知識,是本節課填未知加數的依據,教師在這里做了重點復習,為下面要進行的新課做好了準備。第3題安排的是猜一猜,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滲透了填未知數的有關知識。

  專家評析:

  填未知加數是所在章節的難點知識,因此,準備練習的設計從口算到數的組成,再到猜一猜,遵循了從舊知到新知、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原則,讓學生以此為生長點,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

  探究新知

  1.教學鉛筆圖。

  出示例題插圖: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匯報)看著這幅圖,你能知道是什么嗎?(學生匯報:盒子里放了7枝筆;如果把盒子放滿,可以放10枝筆;盒子里少放了3枝筆;盒子里原來可能有10枝筆,拿走了3枝,還剩7枝等)

  根據這幅圖,誰能編一個故事,提一個問題?(學生匯報:1.盒子里原來有10枝筆,拿走了3枝,還剩幾枝?2.盒子里放了7枝筆,再放3枝筆是幾枝筆?3.盒子里放了7枝筆,再放3枝筆就是10枝筆嗎?)

  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知道,盒子里已經放了7枝筆(板書:7),還要放幾枝,題里告訴了嗎?(沒有)我們把沒有告訴的、不知道的數叫未知數。未知數可以用小括號來表示,誰會寫小括號?(學生匯報,全班書空)已經放的7枝筆和還要放的枝數合起來是10枝,誰能列一個加法算式?(學生匯報,教師板書:7+( )=10)這個算式怎么讀?(學生匯報:7加幾等于10)

  7加幾等于10?括號里應該填幾?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出示課題)

  學生分組討論:7加幾等于10?括號里應該填幾?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學生匯報,全班交流: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號里填3;7和3組成10,所以括號里填3;7加3等于10,所以括號里填3;10減7等于3,所以括號里填3;盒子里空了3個位置,所以我就知道括號里填3等。

  想一想:括號里的3表示什么?

  2.教學小旗圖。

  出示小旗圖:

  再畫幾面旗就是8面旗?

  6+( )=8

  再畫幾面小旗就是8面小旗?

  請同學們先在橫線上畫一畫,再在括號里填數。(小組活動)

  6加幾等于8?括號里應該填幾呢?(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3.直接填數。

  看著圖,同學們很快就能填出括號里的`數,如果老師只給同學們算式,你還會填嗎?

  出示:3+( )=5 4+( )=7

  2+( )=8 6+( )=10

  [教學過程說明:

  通過直觀圖和老師富有啟發性的提問,讓學生得出在7+()=10中的括號里該填幾;接著再通過問題提示讓學生增畫小旗,并在6+()=8中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最后在學生積累了大量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脫離實物在括號里填數。這樣設計,把直觀感知同問題啟發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主動構建知識,不但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而且又能啟發他們的思維。

  專家評析:

  鉛筆圖的教學,教師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大膽嘗試。教學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使學生在討論中動口、動腦,形成多向信息交換與評價,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想自己說,又通過語言表達,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第一層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又安排了畫圖填數、直接填未知加數等活動,由具體到抽象,體現了教學過程的漸進原則。]

  拍手游戲

  指定一個數,老師先拍,學生接著拍,要求學生拍的次數跟老師拍的次數加起來等于指定數。

  實踐運用

  1.談話:學校組織春游,同學們提早就準備好了蛋糕和水壺。

  7+( )=10 5+( )=9

  7加幾等于10?5加幾等于9?(匯報)

  2.帶上蛋糕和水壺,請同學們按票乘車(出示汽車圖)。

  票面上的括號里填幾(車票卡片),你就乘坐幾號車。(學生活動)

  3.森林公園到了,這里的花兒太漂亮了,可惜的是,每朵花少了一片葉子。請同學們給每朵花再選一片葉子,使兩片葉子上的數加起來等于花心上的數。(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說明:

  以春游活動為主線設計練習題,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其中花朵配葉子是一道有多余條件的題目,通過這個游戲既要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還要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專家評析:

  練習設計緊緊圍繞本課重點,目的明確,層次清楚,開放性強,較好體現了《課程標準》中適當安排有多余條件的題目的精神,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提高解題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評價體驗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專家評析:

  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概括、總結,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

  專家評析

  這節課的教學主要有以下特點:

  1.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整個教學過程中,教者始終以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將學生推向學習的主體,讓他們自己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在看、想、說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2.注重算法的多樣化。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種多樣的。在本課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尊重學生的想法,注重了算法的多樣化。如猜一猜和填7+()=10時就出現了多種解題方法。

  3.注重習題的開放性。

  數學開放題是最具有教育價值的題型,它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提高解題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課中,準備練習、例題以及練習題的解題方法都注重了開放性。尤其是花朵配葉子的游戲,不僅培養了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學生學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較好體現了《標準》中適當安排有多余條件的題目的精神。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分數的大小,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比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初步對比、總結的能力。

  4、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比較分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1、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若干張,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在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幾分之幾的分數,同學們能夠通過折紙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歡的分數嗎?

  (1)學生用紙折分數

  (2)小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數。

  (3)全班交流匯報展示的過程,有針對性的張貼并板書四組分數:(3/4,1/4)、

  (1/4,1/2)、(3/8,1/8)、(1/8,1/6)。

  2、觀察分數,組織分類。

  剛才老師把同學們展示的分數張貼了四組,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四組分數,你能給它分一下類嗎?

  (1)學生獨立觀察每組分數的特點

  (2)小組討論交流如何分類

  (3)全班交流:小組選代表陳述分類的思維過程。

  (4)教師小結:我們把分數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類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

  3、引導質疑,引入課題

  對于剛才我們分出的這兩類分數,大家想研究它們哪方面的問題?

  (1)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

  生1:我想知道兩個分數哪一個大,哪一個小?

  生2:我想知道兩個分數的和是多少

  生3:…

  (2)有選擇的解決問題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多,下面我們就來解決比較一下兩個分數,哪個大哪個小這一問題,好嗎?(板書課題: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1、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3/4和1/4誰大?你是怎么想的,四人一組拿出手中另一張正方形紙分一分,涂一涂,發揮集體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小組選代表說出比的思維過程

  (3)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三個1/4,而另一張紙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一個1/4,3個1/4比一個1/4大,所以3/4>1/4。

  (4)用同樣的方法比較3/8和1/8的大小。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左邊圖)。

  ②學生爭當“小老師”自行講解比的過程。

  2、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1/4和1/2誰大呢?大家是怎么想的,用剛才比較的方法,四人一組想一想”。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小組選代表說出自己小組比較的思維過程。(師適當引導并小評)

  (4)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一張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分少,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所以1/4

  (5)用同樣的方法比較1/8和1/6的大小。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右圖)。

  ②學生自告奮勇講解比較的過程。(師適當引導并鼓勵)

  ③根據分類總結比較大小的策略。

  (1)學生獨立思考比較大小的方法。

  (2)小組交流如何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比較大小的方法。

  (3)全班交流,歸納總結: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分子是1的分數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4)拓展延伸

  為什么?說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那么每一份的大小就相同,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數,分數就大;分子小的表示取得份數少,分數就小。

  分子是1的分數表示都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少,其中的1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數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三)鞏固、實踐、應用。

  1、給分數先涂上顏色再比較大小(見課本61頁下圖)。

  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2、按份數涂顏色,并比較分數的大小。(投影出示)

  (1)、學生獨立看一看、涂一涂、比一比。

  (2)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

  3、電腦出示題意:怎樣才能平均分呢?

  (1)學生獨立審題。

  (2)小組交流,把自己分的思維過程講給同伴聽。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評:

  同學們表現的很出色,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解決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更新的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學會了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比較分數的大小分兩種情況,也就是分母相同還有分子是1的時候。分母相同時,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數越大,當分子是1時,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頁例題、“試一試”,第46—4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在問題情景中經歷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得出6、7減幾的計算方法。

  2、發展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識,愿意與別人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星期天到了,智慧爺爺要帶同學們到課外去學習一些知識。只要我們平時多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問題。

  二、自主探究

  1、學生觀察情景圖

  (1) 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 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小組內討論,交流各自的想法。

  3、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三、建立模型

  1、同學們已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哪種方法更能表達圖意呢?

  (1) 學生評價,教師引導。

  (2) 學生討論并列出算式。7-3=4 7-4=3

  2、“試一試”

  讓學生看圖列式,并簡單表述想法。

  四、應用拓展

  同學們剛才學得真好!智慧爺爺很高興,他要獎給你們一些禮物只要你們答對問題,禮物就屬于你們。

  1、“想想做做”第1題,看圖列式。

  (1) 讓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2) 交流時重點探討第3幅圖。

  2、“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先說圖意,再填寫算式和得數。

  3、“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先說出題目的意思和要求,再自己畫線連一連。

  4、“想想做做”第5題。

  7只蜻蜓,飛走幾只,還剩幾只呢?

  填完7-□=□后,再交流。

  5、“想想做做”第6題。

  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回答問題,再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培養提問題的能力。

  6、“想想做做”第4題,“吃蛋糕”比賽。

  蛋糕上寫著3組算式,讓學生比較每組算式有什么聯系。

  五、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智慧爺爺帶我們到課堂外面去,你有哪些收獲?你是怎樣得到他的禮物的?

  七、 六、教學后記:1 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2 學會通過數的分合來學習新知識。

  3 對于利用加法求減法,還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利用。

  4 計算的時間太長,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快的反應出來。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小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06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01-29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02

小學數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2-06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加法教案11-13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2-21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05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數學小學一年級上冊《位置與順序》教案01-12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