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精選[9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前后
教學目標:
。、助森林運動會這一有趣情境,讓學生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學習情境中獲得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
教學準備:掛圖、小黑板。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愉快教學
一、導入
森林王國召開森林運動會,許多運動員紛紛報名參加,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出示掛圖。
二、森林運動會教學
。、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圖。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請提問題。
3、說一說:
鹿在最前面,誰在它的.后面?松鼠跑第幾?小白兔跑第幾?
。、你還想知道什么?
。、跑步比賽的時候,動物賽車比賽開始了。看看他們比賽進行得怎么樣?
。、出示:(小黑板)
在圖中,1號車是第_名,5號車在_號車的后面,在_號車的前面。
自動獨立完成,報名匯報。
7、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三、鞏固練習,練一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讓學生自己觀察,說給大家聽;交換位置再觀察前后變化。
。、看圖,明題意。
獨立完成,評析。
。、觀察圖。
自己說說:下一站是__。我去動物園,還有_站。
四、數學故事
。、看兩幅圖,用前、后編一個故事。
2、指名學生說。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學會用統計表或方塊統計圖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2、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從統計的角度提出并解決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
3、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培養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理統計活動的'過程,體驗不同標準下統計結果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根據統計需要,正確地分類收集整理數據。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一年一度的動物運動會在這天晴氣爽的季節拉開了序幕。瞧,運動場上小動物們賽得可熱鬧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比賽的情況吧。(電腦出示主題圖)
師:看了這幅圖,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猴子有幾只?小兔有幾只?小狗有幾只?
生2: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生3:我想知道有哪些比賽項目?每個比賽項目分別有多少小動物參加?
[評:抓住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發揮多媒體課件的視覺沖擊作用,創設生動有趣的動物運動會場景,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為學生開展數學活動作好鋪墊。]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如何解決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2、跳高和長跑是比賽的項目,我們可以根據比賽項目來統計。
項目 合計 跳高 長跑
只數
3、除了根據比賽項目來統計,還可以根據什么來統計?
生:動物的種類。
動物種類 合計 狗 兔 猴
只數
4、利用學過的統計知識完成上述兩張統計表。
5、交流:看了兩張統計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6、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1:統計的方法不同。
生2:合計都是13。
生3:我明白了對同一中場面進行統計,雖然統計的方法可以不同,但總人數應該不變。
[評:統計教學,特別是低年級的統計教學,重點不是教知識點,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本段教學中,自然的讓學生經歷了搜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統計意識。]
7、廚師小豬和裁判長小鹿也來了解情況,要求你們向它們推薦最合適的統計表(小組討論)
交流:
生1:我向小豬推薦統計動物種類的那張,因為小豬是個廚師,它應該要了解各類小動物分別有幾只,才能決定買什么菜,什么多買些,什么少買些。
生2:我也同意向小豬推薦統計動物種類的那張。如果它不知道分別有多少小動物,它就不知道買什么菜,買回的菜也不合小動物的口味。
生3:我向小鹿推薦的是統計項目的這張。因為當裁判員就應該知道有哪些比賽項目,分別有多少選手參加,這樣才能更好的組織比賽。
[評: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了數學知識要會用,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8、小結:
通過剛才的統計,讓我們明白了: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標準下的統計結果具有多樣性。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操作、思考,主動理解并獲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口算得數;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應用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估計有關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得數。
2、使學生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能應用已有知識和直觀操作說明想法、交流算法,發展簡單的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積累計算經驗;能應用計算經驗估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一步發展數感。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展探索問題的意識,通過探索算法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方法和估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
教學難點:
用與兩、三位數接近的整十、整百數估計問題結果。
教具學具:
小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背誦乘法口訣
2、口算:2×3=4×5=2×8=5×6=6×9=8×7=
3、填一填:5個十是()。7個百是()。10個十是()。
18個十是()。56個百是()。70個十是()
二、探索口算
1、出示問題,列出算式。
課件出示例1獨立閱讀、觀察。指名說說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根黑玉米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樣想,怎樣列式?
指名交流想法,口答算式。(可能有:20+20+20xx×3或3×20)
。ǜ鶕䦟W生回答,進一步指出:20+20+20寫成乘法算式就是20×3或3×20。)
。ò鍟闶剑20×3=)
2、探索交流,明確算法。
提出要求:20×3等于多少呢?先用小棒擺一擺,再想一想可以怎樣計算。
學生操作、思考后全班交流。
。1)20×3=20+20+20=60
。2)2個十乘3得6個十,6個十是60。
。3)2×3=6, 20×3=60。
根據交流情況適當板書。
追問:由2×3=6, 推出20×3=60,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討論,全班交流。
指出:把20×3看作2個十乘3,這里2個十乘3,其實也是按2乘3來推算出6個十。所以只要按2乘3等于6,推算出20乘3等于60。這樣的算法既方便又容易記住。
引導學生說一說第三種算法。
學生齊說第三種算法。
提出要求:請你把算式的得數和下面的答句填寫完整。
學生填寫完成例1的算式與答句。
3、學生嘗試,延伸算法。
出示“試一試”,學生先算一算,再和同桌交流想法。
提問:你是怎樣想的,得數各是多少?
提問:你覺得幾十乘幾、幾百乘幾可以怎樣算?
4、鞏固練習,小結算法。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得數。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你覺得第一組題40×2、400×2可以先按幾乘幾來口算?第二、三組的幾十乘幾、幾百乘幾呢?
指名說說。
小結:剛才我們學習的是幾十、幾百乘幾,都可以先按幾乘幾來推算得數,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板書課題: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一起來算一算:出示口算條,指名依次口算。
三、學習估算
1、理解題意,選擇估算方法。
出示例2。學生看圖說說已知條件和問題。
引導:要知道“張大叔帶200元,買4箱西瓜夠不夠”,你覺得應該先算什么?
學生討論后明確:要知道200元買4箱西瓜夠不夠,應該先算出4箱西瓜一共多少元,再把算出得結果與200元進行比較。
提問:要求4箱西瓜一共多少元可以怎樣列式?(板書:4×48)
追問:你會計算4×48的得數嗎?
大部分小朋友都不會計算4×48的得數,這該怎么辦?
提示:如果不計算4×48,還有其它辦法解決教材提出的問題嗎?
學生討論。
指出:也可以通過估算解決問題。(補充課題板書:和估算)
2、討論交流,明確估算過程。
提出要求:你打算怎樣進行估算?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全班討論,明確:因為48接近50,把48看作50來思考。又因為4×50=200,所以4×48一定小于200,說明買4箱西瓜的錢一定少于200元。因此,200元買4箱西瓜夠了。
再次提出要求:同桌互相說說上面的估算過程和方法。
3、嘗試應用,體會估算價值。
出示“試一試”,提出要求:你能通過估算回答這個問題嗎?
學生分組討論,并選擇合適答案。
追問:要知道300元夠不夠買5箱哈密瓜,應該先算什么?你是怎樣算的?你是怎樣想到把62元看作60元來算的?
小結:要知道300元夠不夠買5箱哈密瓜,應該先算5箱哈密瓜一共要多少元;因為62接近60,所以把62看作60來算;由60×5=300,可以知道62×5一定大于300,因此買5箱哈密瓜的錢一定多于300元,也就是說用300元不夠買5箱哈密瓜。
組織比較:用估算方法解答上面的兩個問題的思考過程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
指出:把48看作50,算出得結果一定比原來的大,也就是說結果估大了,原來的積一定小于估算結果;而把62看作60,算出的結果一定比原來小,也就是所結果估小了,原來的積一定大于估算結果。
四、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得數,集體校對。
追問:你是怎樣計算2×50的?8×800呢?
小結:計算2×50時,可以先算2×5得10,再在10的末尾添上1個0,得100;計算8×800時,可以先算8×8得64,然后再在64的末尾添上2個0,得6400。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嘗試完成書上的填空,集體校對。
提問:你是怎樣想到2時等于120分的?你又是怎樣想到8分等于480秒的?
討論交流。
明確:因為1時=60分,2時就是2個60分,2個60分是120分,可以用算式2×60=120來計算。因為1分=60秒,8分就是8個60秒,8個60秒是480秒,可以用算式8×60=480來計算。
3、做“想想做做”第7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提問:他買的是哪一種火車票?你是怎樣想的?
說明:要付1000元,就是3張火車票的錢一定在900元以上,不超過1000元。我們來看每種火車票各接近幾百元:普通列車票接近200元,3張不滿200元;特快列車票接近300元,3張比900元多一些;動車組列車票接近400元,3張超過1200元。所以買的應該是每張312元的特快列車票。
五、總結收獲
引導: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怎樣口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怎樣估算?
你還有哪些體會?
六、布置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5、6題。
七、板書設計:
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和估算
20×3=60(根)把48看作50
。1)2個十乘3得6個十,(2)2×3=64×50=200
6個十是60。20×3=604×48<200
答:一共有60根。答:200元夠了。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小學階段的第一堂數學課,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喜歡學習數學的情感。教材選擇兒童樂園的一些場景,組成生動活潑、惹人喜愛的畫面,吸引學生學習。主要教學活動是觀察場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數出各種物體的個數,并用畫圓點的方式表示各種物體的數量。通過這些活動,初步感受看和數能了解生活中的現象和事物,是學習數學的方法。同時,在活動中進行初步的常規教育。
教材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綜合性場景圖,里面有許多物體,各種物體的個數都不相同,分別為1~10個。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圖及相應的點子圖。每幅小圖里只有一種物體,是從綜合場景里分離出來的。點子圖表示物體的數量。
1.組織學生觀察。
場景圖里的內容很豐富,其中的各種物體及其數量和位置,都是精心設計和安排的。有些物體數量較少,有些物體數量較多;有些物體比較集中,有些物體比較分散;有些物體容易看到,個別物體有較隱蔽的部分。觀察和交流是這部分內容的主要教學活動。容易興奮但不能持久是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他們的觀察比較粗糙,往往看了一些物體就不再關注其他物體;在交流的時候不能把話說清楚、說完整,不善于傾聽同伴的發言。因此,要組織學生仔細觀察,說說從圖中看到些什么,指指這些物體在哪里。帶領學生經歷從整體到部分從粗略到細致的觀察過程,不但了解圖的內容,而且學習觀察的'方法。要組織學生交流,相互傾聽和相互補充,使觀察的效果更好,還要讓學生知道一些學習常規。
。.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
十幅小圖都是從場景中分離出來的,一幅小圖里只有一種物體,便于計數和表示數量。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尚未進行認數教學,暫時不宜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二是幾個物體畫幾個圓點,圓點與物體的個數相同,滲透對應思想;三是圓點能且只能表示各種物體數量方面的屬性,不表示物體的其他屬性。這種初步的抽象,對后面的認數十分重要。
前三幅小圖,物體及圓點都已畫好。可以通過滑梯下為什么畫一個圓點秋千下為什么畫兩個圓點圓點表示什么意思等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圓點的作用。這樣,在飛機、蝴蝶、鳥下面畫表示個數的圓點就不會有困難了。至于根據已經畫出的七個、八個、十個圓點,說出小圖中的物體,只要在情境圖里指一指有關的物體,數一數是這樣的幾個,不要求學生畫這些物體。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別;進一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含義,能用角的符號表示角。
2.通過“畫一畫”、“數一數”等活動,初步感悟:從一點出發可以畫無數條射線,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3.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和變化的觀點。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比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直線、射線和角的含義;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系。
教學難點:
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系。
教學準備:
教學、三角板、小組討論表單。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孩子們,現在的你們已經了解了許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都知道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許多知識都是從生活中發現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今天的知識是從什么地方開始的。請孩子們看大屏幕:出示一幅生活中圖片(有明顯的太陽光,建筑物的線條很明顯),學生認真觀察。
師:這圖是從生活中拍攝的,很美吧。我們今天探究的數學知識就藏在這些圖里面,畫面上藏著許多的線,大家找找看,用手比劃一下你找的線。(生比劃)
師:你比劃的是哪些線?(請2-3名學生說)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復習線段
出示有線段圖,從圖中抽象出線段。
教師:剛才有孩子找到了這些線,這種線的名字叫什么?線段。
教師:孩子們認真看看,線段是什么樣子的呢?
學生;有兩個端點,是直直的,有的線段長,有的短等等。
2.學習射線
教師:還有的孩子找到了這些線(出示太陽光圖,除去顏色抽象到射線)這種線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嗎?
板書射線,認識射線的特征
3.學習直線
教師:剛才大家在生活中找到了許多的線段和射線,還有一些曲線?墒沁有一種在我們生活中找不到的線,卻在我們數學王國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想不想認識這位神秘的朋友呢?
出示直線,動畫延伸。
在自己本子上畫一條直線。
4.線段、直線、射線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教師:現在我們認識了線段、射線和直線,他們之間有著什么聯系呢?
接下來就需要大家一起認真觀察,討論找一找他們三線的區別和聯系,活動之前請大家聽清楚活動要求。
活動要求:
請每個小組分工合作把報告單上的填完。
填好后小組團結探索找出三種線的區別和聯系。
報告單:
關于角,你已知道了什么?(找角、試畫角等)書本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我們再來深入探究角的秘密吧!
3、看書36頁自學。
。1)自學,可以說一說、畫一畫、比一比。
(2)小組探討,確定交流內容。
4、集體交流。(視學生交流情況,老師及時引導)
。1)學生概括得出角的概念。角是由什么組成的嗎?(出示沒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你也來畫幾個角。
畫角(先自由畫,再一生實物投影演示)說說你是這么畫的?(定點,引出兩條射線)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 P36做一做
2 練習四1、2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體會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
2、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的實際意義,能從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盡可能多的獲取信息
3、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重點: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出示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
到底誰的'蒜苗長的高呢?
二、探索活動
解決辦法:
將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合在一起,就能清楚的比較了。
我們稱之為復式條形統計圖
問題:從統計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問題: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優點是?
三、畫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注意事項:
1、要有圖例
2、找好間距
3、一格表示的數量相同
4、制圖名稱
四、完成試一試
五、課堂小節
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第二課時
你說我擺
教學目標:
1、根據現實情境,通過游戲,進一步識別簡單幾何體。
2、在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初步學會表達,學會傾聽,發展初步的數學交流能力。
4、發展學生空間的觀念,并識別幾何體的位置關系。
教學重點:
學會表達,學會傾聽,發展初步的數學交流能力。
教學難點:
發展學生空間的'觀念,并識別幾何體的位置關系。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老師為你們同座準備了學具,你知道了四種物體名稱,閉上眼睛,摸一摸,能否辨認出來。
二、學習新知。
你說我擺。
1、老師說,同座合作擺,。
2、同桌互相進行游戲。第一次,兩個物體。第二次四個物體。
三、練一練。小組交流。全班驗收。
四、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1、這節課你學了什么?
2、前后的關系在生活中應用。
3、自選一場景,進行位置關系的描述。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學會了嗎
【教學目標】
通過情境圖中所展示的信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鞏固、梳理本單元所學知識。
能利用所學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計算方法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1、呈現情境
談話:秋天到了,葡萄園的葡萄熟了,一串串紫瀅瀅的葡萄掛滿了枝條。多么誘人呀!(課件出示情境圖)
2、問題博士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從圖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學生說)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提問題最多的同學將成為今天的“問題小博士”。
3、全班交流
獨立思考后指名學生說。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1)左邊有138棵葡萄,右邊有354棵葡萄,一共有多少棵葡萄?
(2)綠色葡萄收了74箱,紫色葡萄收了265箱,一共收了多少箱葡萄?
。3)左邊有138棵葡萄,右邊有354棵葡萄,左邊的比右邊的少多少棵?
。4)綠色葡萄收了74箱,紫色葡萄收了265箱,紫色葡萄比綠色葡萄多收了多少箱?
。5)兩種葡萄一共種了多少棵?
……
教師有選擇的把有關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提供機會,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扎扎實實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對提出有價值問題的學生予以表揚鼓勵,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意識。]
二、解決問題 培養能力
1、談話: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我們都可以用本單元學習的知識來解決,想一想,在這一單元中你都學會了哪些知識?比一比誰想得最多,說得最全。
。1)獨立思考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歸納總結。
(2)組內交流
提出要求:交流時要注意交流的順序,還要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組長做好總結,準備參加全班的交流(學生交流時教師參與到小組活動中)。
(3)全班交流
每一小組的代表在班內談自己小組的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中提出的問題,引出學生對學過知識的回顧,教給學生整理知識的方法,也為解決前面提出的問題做好知識和方法上的準備。另外,通過小組合作給予全體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彌補大班級教學中交流面小的不足。在活動前提出要求,可以培養學生傾聽、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見的能力,有效表達自己的看法,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使自己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2、談話:同學們學了這么多知識,現在一定很想解決這些問題了(指黑板上的`問題),請選擇你喜歡的問題做在練習本上,然后把自己解決的問題在小組內交流,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1)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
(2)組內交流
學生交流時教師參與到小組活動中
(3)全班交流,訂正答案。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培養獨立檢測能力。指導學生合作學習時,注意創設情境,順應學生的心理需求,鼓勵學生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拓展延伸 鞏固成果
。ㄕn件出示練習題)
1、上下兩個數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先估一估再計算出來。
308 184 128 216 392
631 782 602 371 416
和:
差:
[設計意圖:練習時,先讓學生說說估算過程,然后進行具體的計算。通過練習,了解學生對三位數加減法不同算法的掌握程度。]
2、一個箱子里有145瓶礦泉水,另一個箱子里有258瓶礦泉水。420個學生,每人1瓶,夠嗎?
[設計意圖:練習時,要讓學生積極思考,想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談話:假如你是學校的體育部長,你在安排全校的體育活動中會遇到哪些數學問題?和同位交流。(給出學校各年級的人數、學校體育器材數量)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進一步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
四、多元評價 歸納總結
1、談話: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得如何?有何感想?你認為哪幾個方面做得好?用你喜歡的顏色涂一涂“豐收園”中的蘋果,然后在小組中說一說,并評一評小組中其他同學的表現。
2、小結
談話: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大家都有不同的收獲,你覺得還有哪些方面做得滿意或者不夠滿意呢?(學生自我評價)希望我們收獲的蘋果越來越多,不滿意的地方越來越少。
[設計意圖:在這里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小組內自評、互評,使全體同學都有了說的機會。一方面可將每一個成功的經驗轉化成大家共同的財富,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交流中認識自我,學會評價他人。]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一、教學內容: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教科書第29~38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
2、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了解用秤稱物體的質量的方法,能夠根據物體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進行表達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估測,逐步提高估測能力。
4、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三、教材分析:本單元主要是結合生活情境認識千克和克。教材是這樣安排的,先教學千克的認識,再教學克的認識,接著安排了一個練習,鞏固對千克和克的認識,最后還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稱一稱》。
四、教學重點:千克和克質量單位的認識
五、教學難點: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
六、教學時間:4課時
七、教學策略:以操作為主,讓學生通過動物操作建立概念
第1課時 千克的認識
教學內容:第29~32頁,千克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讓學生了解稱物體的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臺秤一個、兩袋質量不一樣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
學生:稱好自己的體重、帶1千克重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情境: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去商店買東西吧!你買過些什么?這是老師昨天在超市買的兩袋東西(出示:兩袋不同重的食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準確的重量該怎么辦呢?(用秤稱一稱)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用秤稱物品
二、學習新課
1、課件演示:介紹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秤
2、認識臺稱,學習使用臺秤稱物品的方法
。1)引導學生看圖: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針、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訴我們物品重多少,像物體的長度單位是米一樣,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單位,國際上通用千克來作它的單位(板書:千克),千克在我們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
(2)千克常用字母kg表示。(板書:kg)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1千克,指針指著數字1,也就是說這袋紅棗重1千克。你能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嗎?
3、動手試一試
。1)小組合作派一人稱出重1千克的鹽裝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說說你的感受,并記在心里
。2)把自己帶的秤好的1千克的東西比一比是不是與1千克鹽一樣重,體會出1千克到底有多重
。2)請帶了1千克水果的同學數數這1千克水果有幾個。
。3)情境:老師這兒有許多東西,你能從中找出1千克重的嗎?試一試
4、估一估
。1)請你猜一猜老師體重大約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
(2)同學間相互估計對方的體重有多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實體重告訴猜的同學,看誰估得準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談話:通過稱一稱,我們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單位。出示商品實物照片,觀察后交流從圖中獲得的數學信息。
問:你知道什么是凈含量嗎?
2、想想做做2
談話: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看到關于重量的信息。出示圖片,了解數學信息。從這兩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進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3
學生觀察秤面說出各種蔬菜的重量。交流反饋,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根據剛才說出的數據提出數學問題,口答解題。
4、想想做做4
出示題目,讓學生觀察閱讀,提問:這道題提出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加大約?你能說出這兩種水果的重量嗎?
5、想想做做5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6、你知道嗎?
讓學生進行閱讀,然后交流自己的體會,使學生感受計量單位千克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四、總結延伸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談話:千克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廣泛的`,希望同學們課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記一記,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菜,看一看媽媽買了哪些菜,各重幾千克,試試你能幫媽媽拎起幾千克重的物品。
第2課時 克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第33頁至35頁,克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輕的質量觀念。
2、了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估測,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兩袋共重1千克的鹽、2分錢的硬幣、羽毛、尺子、桔子一個、天平。
學生:硬幣(2分、1角、5角和1元)、橡皮筋、樹葉、水果等。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物品的質量單位千克,稱出了1千克的大米(出示:1千克大米)你能說出一粒大米重多少嗎?對于很輕的東西,用千克來作它的單位合不合適呢?
二、學習新課
。ㄒ唬┱J識克
1、稱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來作單位,用字母g表示(板書:克g)
2、認識天平
。1)介紹砝碼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指導看圖(書中33頁圖)和物(天平)。我們常用天平稱比較輕的物品,用天平秤稱物品時,需要用砝碼來確定物品重多少,砝碼相當于臺秤中的秤砣。你能說說圖中的砝碼各重多少克嗎?
。2)用天平秤稱黃豆。
、俨乱徊10克的黃豆大約有多少粒?
②稱一稱10克的黃豆
、蹟狄粩10克黃豆有多少粒?
、芩阋凰悖1克黃豆有多少粒?
。ǘw驗克
1、1克很輕,大約是一枚2分錢重,幾粒黃豆的重量是1克?
2、用手掂一掂:1克黃豆、一枚硬幣、一根羽毛、一片樹葉、一把尺子。
3、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輕?
4、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哪些物比1克輕?生活中在哪些地
方要用到克這個單位?舉例說明。
5、估一估
一個桔子重大約幾克?先掂一掂,再天平稱一稱看你估得準不準。
。ㄈ┣Э伺c克之間的關系
1、觀察一袋鹽重多少,(500克)兩袋鹽呢?(1000克)
2、用臺秤稱一稱(師演示)把這兩袋鹽放到以千克為單位的臺秤上稱一稱,問:這個臺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為單位的?看一看這兩袋鹽有多重? 你有什么發現?
板書:1千克=1000克
小結: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是1000。注意讀法:讀作1?千克等于1000?克。3、口答單位換算
。ㄋ模┩瓿稍囈辉
。1)掂一掂:一本數學書和一個文具盒比一比輕重。
。2)猜一猜數學書和文具盒大約有多少克?
(3)再稱一稱,一本數學書大約重多少克?一個文具盒大約重多少克?
小結:數學書大約重300克。
三、實際運用克
1、想想做做1
。1)觀察包裝袋,說說下面物品有多重。說說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2)你還見過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單位的?有多少克?
2、想想做做2
讓學生猜一猜這三種物品比1克輕還是重?實際掂一掂,在比較中加深對1克有多重的體會。
3、想想做做3
單位換算:學生先獨立填空再說說每題是如何思考的。
4、想想做做4
活動:稱一杯水的重量
。1)觀察想想做做第4題圖,說一說杯里的水有多少克?
。2)說一說:如果要稱出一杯水有多重,該如何稱的?
。3)全班交流:
四、全課總結
用千克和克說一句話或講一個小故事。
五、課堂作業:練習冊第19頁認識克。
第3課時 練習四
教學內容:第36~37頁。練習四。用千克和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進一步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熟練掌握千克和克的進率并能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口答: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1千克=( )克 4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2千克○160克 550克○1千克 3千克○2500克 10千克○8000克
二、完成練習四中的習題。
1、第1題
。1)提問:一個梨,一個雞蛋有多重用哪個單位合適?估一估:一個梨大約有多重?一個雞蛋大約有多重?哪種重一些?一只母雞大約有幾千克?一頭肥豬大約多少千克?
。2)用線連一連,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2、第2題
(1)出示掛圖提問:你們見過這些體育用具嗎?鉛球和籃球哪個更重?
估一估:鉛球如果用千克做單位大約有幾千克?籃球如果用克做單位大約有多少克?
(2)根據給定的數據選擇適當的計量單位,說說你的想法。
3、第4題
。1)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你從圖畫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提問:要解決所提出的問題,你有什么策略?
(3)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4)組織交流匯報。
匯報時主要對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解釋。
4、第6題
。1)理解題目含義: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你從圖畫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提問:你能算出1號杯里的水重多少克嗎?怎樣算?
。3)學生算出1號杯中水的重量。
。4)提問:你能估計出2號杯和3號杯里的水大約各重多少克嗎?(小組討論)
。5)全班交流匯報:說說你的想法。
小結:用2號杯中的水的高度與1號杯比較,估一估2號杯中的水大約重多少克?
(90克)用3號杯里的盛水中的水的高度與1號杯比較大約是多少克?(120克)。
5、思考題
。1)學生自己思考。
。2)小組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匯報:說說你的想法。
小結:因為每個菠蘿同樣重,每個蘋果也都同樣重。從天平的兩側各拿去相等重量的水果(1個蘋果和1個菠蘿),發現2個菠蘿的重量等于6個蘋果的重量,由此推出1個菠蘿的重量是1個蘋果重量的3倍。
6、全課總結。
(1)讀一讀你知道嗎?
。2)小結質量單位有生活中的應用,合理膳食對身體健康的意義。
三、課堂作業
1、第36頁第3、5題。
2、估計它們分別有多重,用線連起來。
一塊口香糖 一只兔子 一頭牛 一塊香皂
350千克 5克 2千克 120克
3、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千克或克。
一盒牙膏 一袋面粉 一把牙刷 一臺小電視機
100( ) 20( ) 20( ) 15( )
4、看圖填空。
空杯重50克,1號杯裝有半杯黃豆連杯共重150克,2號杯裝滿黃豆,1號杯的黃豆是3號杯里的黃豆的2倍。
。1)1號杯中裝了( )克黃豆。
(2)估計2號杯中的黃豆大約有( )克。
。3)估計3號杯中的黃豆大約有( )克。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