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案1
自學預設:
自學內容自學P43內容
指導方法自學P43
思考:
1、底面積是什么?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積是怎么求的?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的統一計算公式怎樣?
嘗試練習試著完成P43的做一做的第2題
教學內容: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的統一。(完成P43內容及P45第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統一計算公式,并會靈活地應用公式進行體積計算。
2.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下圖中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
2、填空。
。1)長、正方體的體積大小是由確定的。
。2)長方體的體積=。
(3)正方體的體積=。
二、探索研究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
通過預習你觀察到到了什么?
生:圖中畫陰影部分的那一面我們把它叫做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底面。師強調:這個面是由擺放的方式決定的。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面積。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的面積叫做底面積
(2)怎樣求長方體的底面積?(長方體的底面積=長×寬,即S=ab)怎樣求正方體的底面積?(正方體的底面積=棱長×棱長,即S=)
(3)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統一
思考:我們能不能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統一成一個公式呢?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底面積×高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底面積×棱長
結論: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V=sh
3.練習:
完成P43“做一做”第2題。講解:“橫截面”通過實物直觀演示,讓學生理解他的實際意義,懂得一個物體平放,立體圖形的左面和右面就叫做橫截面,如果豎起來,橫截面就成了底面。所以
三、鞏固練習:完成P45題8。
四、練習拓展:
1.計算:
2.一根長方體木料,它的橫截面的面積是0.15,長2m。5根這樣的木料體積一共是多少?新課標第一
3.有100塊底面積是42,高6cm的立方體石塊。這些石塊的體積一共是多少?
4.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的和是48cm,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比較,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知道計量物體的體積,就要看它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建立關于體積大小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初步了解體積單位與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區別和聯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積木,問:你們已經知道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什么知識呢,誰來介紹一下好嗎?你們還想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什么知識呢?生:想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和體積單位。(板書:體積和體積單位。)
二、引導探究
1、教學體積概念。
(1)教師: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請大家注意觀察?茨馨l現什么新知識。
教師演示實驗:
第一步:出示有杯水的玻璃杯,在水面處做一個紅色記號。
第二步:在水杯中放入一塊石頭,在水面處做一個黃色記號。
第三步:拿出石塊后,再放入一大些的石塊,在水面處做綠色記號。
觀察思考:在水杯中兩次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塊,有什么現象發生?為什么會出現這個現象,說明什么?
匯報歸納:水杯中放入石塊后,石塊占據了空間,把水向上擠,水面向上升。
石塊大占據空間大,水面上升得高;
石塊小占據空間小,水面上升得低。
討論、歸納:物體占有空間。物體所占空間有大有小。
。2)教師用投影儀出示:一個火柴盒,一個工具箱、一塊水泥板。
教師:觀察這幅圖,哪一個物體所占的空間大一些?哪一個物體所占的空間小一些?
指名讓學生回答。
結論: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
(3)做一做。
請一位學生讀題。指名讓學生回答:哪堆的體積大?哪堆的體積小,為什么?
教師:通過做這道題,你能發現什么規律嗎?
先讓幾位學生說一說,然后教師總結
。4)你們能舉出幾種體積大小不同的物體嗎?說說哪個體積大,哪個體積小。
2、教學體積的單位。
(1)請同學們觀察自己帶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同學之間可以互相比一比,你們能確切說出它們的體積大小嗎?
。2)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
我們已經知道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你能根據這些推想出有哪些常用的體積單位嗎?
根據學生發言,逐次板書:常用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書: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立方米
認識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請同學們取出自己帶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模型,觀察它們的形狀、大小,量一量它們的棱長各是多少。
板書: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
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
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1立方厘米的體積有多大,1立方分米的體積有多大,身邊什么物體的體積接近1立方厘米或1立方分米。
估量大約多少個1立方厘米的小方塊拼起來有1立方分米。
認識立方米。
先讓學生根據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概念,猜想一個怎樣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想象1立方米有多大。
教師用棱長1米的'架子演示1立方米的大小,教師請8位學生鉆進架子里,半蹲著,充滿棱架。讓全班同學體會1立方米的實際大小。
(3)鞏固體積單位的認識。
“練一練”的第1題,讓學生充分說一說它們有什么不同。
2、用體積單位計量體積。
小組活動,同組的同學合作,任意取幾個1立方厘米小方塊拼起來,說出拼成的圖形體積有多大,再用1立方分米的方塊拼起來,說出拼成的圖形體積有多大。
“練一練”第3題,說出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小結: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體積就是多少。
三、反饋練習
1、填空(第2題)
2、擺一擺(第4題)
3、擺一擺、想一想。(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用12個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木塊擺不同形狀的長方體,有多少種不同的擺法?它們的長、寬、高各是多少?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把你擺的情況記錄下來,看你能發現什么?
長(厘米)
寬(厘米)
高(厘米)
體積(立方厘米)
四、課堂小結。
請同學們把這堂課學習的內容整理一下,你學到了什么?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案3
教學內容:
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教學目標:
1.通過講授,引導學生找出規律,總結出體積的公式。
2.指導學生運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3.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
教學難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
教具運用:
正方體木塊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體積?計量物體的體積常用的單位有哪些?
2.怎樣計算一個物體的體積呢?
二、新課講授
1.長方體體積的計算。
教師課件出示一塊長方體積木,一塊蓋房用的大型磚板。
。1)提問:它們的體積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長方體積木的體積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去擺,有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對于大型磚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較麻煩。
教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較大物體的體積,我們能不能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計算。
(2)觀察操作,探究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小組合作,用準備好的24塊1cm3的小正方體木塊,任意擺出不同的長方體,然后把數據填入下表。
學生拼擺,然后填表,集體匯報,老師把有代數性的數字寫在表中。
說明學生拼擺長方體的樣式非常多,這里只列舉幾個。觀察:從這張表中,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小結:長方體的體積等于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正好等于長方體長、寬、高的乘積。
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講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可以寫成:V=abh
。3)質疑:求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2.探究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1)啟發。根據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聯系長方體積公式,想一想正方體的體積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明確。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板書)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長)(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
3.運用長方體的體積公式解決問題。
(1)出示教材第30頁的例1。
(2)學生看圖,理解題意。
(3)說出題中所給信息,和所求問題。
(4)指名說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5)指名學生上臺板演過程,其他同學判斷。
。6)老師訂正書寫。V=abh=743=84(cm3)
(7)看圖,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三、課堂作業
完成課本第31頁做一做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在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五、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a3
【小學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案】相關文章: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案01-22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案02-12
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02-17
小學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認識教案優秀08-29
大班數學有趣的正方體和長方體教案02-12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