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27 12:26:38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10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優秀10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年歷卡的活動中,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能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知道一年有365天 或366天。

  2.在年歷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接受思想教育。

  3.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開展觀察、操作、游戲、計算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

  發現并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回憶一下,之前我們學過哪些時間單位?(時、分、秒)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較長的時間單位,認識年、月、日。(板書課題)

  先了解一下年、月、日的由來。

  (人們根據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形成月的概念,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二、找找圈圈,認識年歷

  1.師:認識時分秒要看鐘表,認識年月日要看什么呢?(年歷)

  這是一張20xx年的年歷,(課件圈出老師自己的生日)課件上圈出的這個日子,對老師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大家來猜一猜,這一天可能是老師的什么日子?是幾月幾日?

  2.生在年歷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圈一圈。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能告訴大家嗎?指名說。

  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你能在書上的年歷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嗎?打開數學書P17,圈一圈。

  誰能從大屏幕上找出自己的生日,說一說你是怎么找的。

  師:1到12這些大的數字表示什么意思?每個月里的數字呢?

  3.師:知道祖國母親的生日是哪一天嗎?指名說一說,找一找。

  師:你還知道哪些節日?先說一說什么節日是幾月幾日,再找一找。

  教師可適當進行思想教育。

  4.小結:記錄我們每個人的生日、值得紀念的重大事件的日子,都需要用到年、月、日等時間單位。

  三、探究發現,學習大、小月。

  1.觀察各年年歷,獲得年月日的知識。

  師:觀察書上的`年歷卡,你發現了什么?同桌討論。

  學生回答12個月時,師引導:年歷卡是哪一年的?一年有幾個月?每年都有12個月。(板書:一年有12個月。)

  學生回答每月的天數時,師引導:每個月的天數都一樣嗎?(板書:31天、30天、28天)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老師也非常喜歡愛動腦筋的你們。

  2.整理每月天數,認識大小月。

  師:我們把每個月的天數來整理一下吧。填寫表格。

  一起來把整理的結果說一下。集體交流,師把表格填完整。

  師:誰再來看著表格說一說一年有多少個月?

  師:觀察表格,每個月最多有多少天?31天的有哪幾個月?30天呢?還有呢?

  課件出示:(31天)1、3、5、7、8、10、12(月)

  (30天)4、6、9、11(月)

  2月

  師: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課件: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課件:小月)。還有一個2月有28天,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誰再來說說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板書同課件)

  請大家給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黃色,小月涂上藍色。

  是這樣涂的嗎?數一數大月、小月各有多少個?

  師:2月為什么不涂?

  一年中有多少個大月,多少個小月?還有1個二月。總共是12個月。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本節課復習的是“圖形與幾何”領域的知識,注意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復習課的數學課堂鮮活而精彩。

  1.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構建知識網絡。

  復習整理重在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知識,并梳理成知識網絡,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由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點眾多,各概念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學生容易混淆,因此嘗試讓學生回憶相關知識點,列出復習綱要,利用表格的形式分別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表面積和體積的意義等知識進行整理,建構知識網絡,從而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2.注重知識間的融會貫通。

  在練習的過程中,如果要將長方體和正方體所有的知識點一一進行練習,那么顯然題型過多,題量過大,不利于知識間的`比較。因此,本節課在練習時利用“魚缸”這個素材,把一個個知識點系統地貫穿起來,讓學生圍繞“魚缸”這一情境提出相關的問題,并加以解決。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貫通,還能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直接引入,回顧知識

  1.直接揭示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及確定位置的復習。

  2.整理知識點。

  (1)展示整理要求:

  ①想一想關于長方體、正方體及確定位置的相關知識點。

  ②概括出各知識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盡量做到簡潔明了,便于記憶。(提示:可以用圖表法、樹形圖法或列舉法表示)

  (2)小組交流,要求:組長和組員相互介紹自己整理了哪些知識點。比較一下誰整理得簡潔明了,便于記憶。

  (3)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投影展示)

  長方體和正方體

  確定位置必備的要素:確定觀測點和方向,同時還要量出距離和角度。

  設計意圖:復習本節課的重要目的是知識的綜合化,因此,復習時要注意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并構建知識網絡。

  ⊙歸納整理,系統復習

  1.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怎樣整理才能讓人很清楚地看出它們之間的異同與聯系呢?

  (1)學生小組合作整理表格。

  (2)展示交流,構建知識網絡。

  (1)關于表面積、體積和容積,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嗎?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容積。

  (2)學生獨立整理。

  (3)展示交流,構建知識網絡。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數學第六冊第115頁的《對稱現象》。

  2、說教材編寫意圖

  這節課內容主要是結合生活情境和現實題材,從實踐到理論,再用實踐檢驗理論,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認識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現象的事物,讓學生初步感知對稱現象的基本特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軸對稱圖形做好準備。

  3、說教學目標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面向全體學生,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諧、全面的發展是制定課堂教學目標的主導思想。根據以上分析及課標要求,我擬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結合具體的實物或圖片,知道對稱現象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標:經歷觀察、討論、交流等活動認識對稱現象,培養學生的初步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會判斷對稱現象。

  情感目標: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對稱現象,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4、說重難點

  重點: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難點:認識對稱現象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使學生正確理解生活中的對稱現象的特征,往往是很大一部分學生感覺比較困難的,因此將其作為難點。主要將采用“觀察發現——實踐驗證——操作應用”的方式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說學生

  學生學習本單元內容的基礎是他們已有了一些生活經驗及初步認識的簡單圖形,如學生已經的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幾何圖形是學習對稱圖形的知識基礎。對稱這一概念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還有些陌生,但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具有對稱現象的事物學生也看見過,對三年級學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好動心理和實踐操作能力,所以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操作進行教學。

  三、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主要采用“觀察發現——實踐驗證——操作應用”的教學流程。

  為了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精心設計各個環節,創設問題情境,把教材內容與電教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化靜為動,激發學生探求新知欲望,同時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實踐等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

  針對新課程教學思想,本節課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首先要營造一個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通過老師的語言、動作、表情,傳遞給學生一種親切、鼓勵、信任的情感意識,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2、其次是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初步感知。安排動手操作,驗證討論,讓學生帶著教師給出的問題邊自學,邊思考,達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獲的目的,這樣,可以做到既讓學生學習,又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

  3、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選取學生比較熟悉的題材和圖形讓學生觀察、操作,既有利于讓學生感受到對稱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的存在,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又有利于學生對對稱圖形的認識。

  四、說教學程序

  總體思路 :“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秉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將教學思路擬訂為“初步感知——實踐驗證——操作應用”努力構建操作探索型課堂教學模式。

  1)、初步感知

  引入:同學們,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現象,大家要善于觀察、發現,從中就能學到很多知識,胡老師就從生活中學會了一個魔術,大家想不想看老師表演一遍?(想)(魔術:印花)

  老師把白紙貼在黑板上,用毛筆在紙上畫一幅畫,然后將紙對折,提問:請同學們猜一猜現在會產生什么現象?(兩邊一樣的畫)

  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幅畫,你發現了什么?(兩邊一樣)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印花”魔術的方式引入新課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讓學生初步了解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這種特殊現象,初步感知對稱現象的基本特征是“兩邊一樣”。

  2)、探索新知。

  1、看一看:

  像這種沿著中間這條條折痕對折后,兩邊一樣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下面請同學們隨老師一起去看一看。

  (大屏幕展示常見的對稱現象,學生欣賞。)

  像我剛才所看到的`這些兩邊一樣的現象,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對稱現象。(揭示課題:對稱現象)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觀察大量的現實生活的對稱現象,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生活中存在許多這種對稱現象,通過學生的“看”,引出對稱現象的“兩邊一樣”同時揭示新課。

  2、折一折:

  請同學觀察老師給帶來的兩只蝴蝶圖片(一只對稱的,一只是殘缺的),它們是不是對稱圖片呢?(一只是,一只不是)為什么?(有一只是兩邊一樣,有一只兩邊不一樣)

  那么我們又怎么知道蝴蝶左右兩邊是不是一樣呢?(沿著中間這條線對折,看能不能重合)

  請同學先說一說沿哪條線分開,蝴蝶兩邊一樣,然后請同學上臺動手折一折。

  我們通過對折,看兩邊能不能重合,能重合的就說明兩邊是一樣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對稱的。

  提問:請同學看一看這兩只蝴蝶,你更喜歡哪一只?(對稱的哪只)為什么?(因為它對稱的)為什么喜歡對稱的?(因為對稱的很美)

  (板書:美)

  我們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很美,同學們一定要愛護它們,不要隨意破壞我們美麗的大自然。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為了驗證學生的觀察是否正確,學生剛才通過“看一看”看出對稱現象是兩邊一樣,通過兩只蝴蝶進行對比來看,然后讓學生通過對折,看是否能夠重合,從而驗證學生的觀察出“兩邊一樣”的正確性。同時通過兩只蝴蝶的對比,引出對稱美,并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育學生要愛護大自然。

  3、判一判。

  師:我們學過很多的平面圖形,請同學來判斷一下哪些平面圖形是對稱圖形,哪些不是對稱圖形?(出示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圓形紙等)

  請同學上臺折一折,看兩邊是不是一樣,能不能重合?

  得出:長方形、正方形、圓等是對稱的。

  (教師將對稱的圖形紙貼在黑板上)

  本環節在學生認識了對稱現象的基本特征后,讓學生應用對稱現象的特征檢查我們生活中的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圓等是否是對稱的,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找一找

  同學們知道了怎樣來判斷對稱現象,下面請同學來找一找我們校園里的對稱現象。

  (1)出示校園操場圖

  學生觀察,并從中找出對稱現象,并說一說沿哪條線分開兩邊一樣。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圖形或物體都是對稱的,你能找一找嗎?請同學之間相互說一說。

  (學生討論,尋找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再請學生說一說。)

  (教室兩邊的窗戶、坐的凳子、黑板、人的兩只眼睛、兩只耳朵、伸出的雙手等)

  師:同學們,伸出你的手,它們是對稱的嗎?你能用我們的手做出一些對稱的動作嗎?

  (學生比出各種各樣的動作,如:學小兔、舉雙手、做有趣的舞蹈動作等。)

  師:同學們,對稱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同學們剛才所說的對稱現象,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生活中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對稱現象?(對稱很美)

  本環節是讓學生找一找我們生活中的對稱現象,使學生意識到我們生活中大量存在對稱現象,并讓學生體會到因為對稱美,所以生活中才會有這么多的對稱現象。

  5、做一做。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都是那么美麗,我們要學會利用對稱,美化我們的生活。下面請同學隨老師一起來動手制作一些美麗的對稱圖形呢。

  (1)畫

  先將紙對折,將一張復寫紙夾于中間,任意在紙上畫一幅畫,請學生猜想打開后會產生什么現象?(兩幅一樣的畫)

  請幾名學生上臺動手畫一畫。

  (2)剪

  先將紙對折,先用筆畫一些簡易圖形,然后沿邊線剪開,得到一些對稱圖形。(如衣服、花瓶等)

  請學生上臺剪一剪。

  (3)折

  學生拿出老師先發的紙,自己動腦折出一些美麗的對稱物體來。

  選擇優秀的學生作品,進行展示,并做出評價。本環節設計了“畫”、“剪”、“折”三種簡單的制作對稱圖形或對稱物體的方法,主要是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和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之中,同時又應用于生活。

  五、課后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同學們開動腦筋,做出了這么多美麗的對稱物體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問題?

  (我知道了什么是對稱,我認識了生活中許多的對稱現象)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今天我們不但感受到了對稱美,而且還能創造對稱美。其實呀,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同學們注意去觀察、發現,從中就能學到很多數學知識。

  1、遵循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指導學生操作、觀察、引導概括。

  2、注重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3、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

  回到課前引入的話題: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同學們注意去觀察、發現,從中就能學到很多數學知識。數學知識由具體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體,在這樣周而復始的過程中,學生在獲得了從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識的飛躍過程。

  六、板書設計:

  為了將教學重、難點清晰的呈現學生面前,利于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我將板書設計如下:

  對稱現象

  印花

  印花

  兩邊一樣——美

  板書設計主要體現本課的知識重難點,使學生認識到對稱現象的特征是兩邊一樣,更著重體現出對稱的美。

  七、全課設計意圖:

  本節課的總體設計體現了數學知識來源與生活,扎根與生活,又運用與生活。教學中注重學生在課堂上親手實踐,親自體驗,主動探索,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練習體現了層次性,知識技能得以落實與發展。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一、引入課題。

  播放《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配音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聽后談感受與收獲,引出并板書課題:辨認方向。

  二、調動原有經驗,感知現實中的新方向。

  (一)、復習。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哪四個方向?(東、南、西、北)你能在教室里辨認嗎?如果到了一個新環境,你怎樣辨認這些方向?(觀察太陽、樹木、利用指南針……)

  (二)、探究新知。

  1、你還聽說過哪些方向?(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如果有學生說出南東、北東、南西、北西,教師也應有意識地對應板書。

  2、借助人們生活語言習慣,統一對方向的描述性詞語。

  3、活動體驗一:讓學生嘗試在教室里指一指東南方向,并思考:為什么把這個方向稱之為東南呢?

  學生可小組內交流,然后指名匯報,總結:東方與南方的中間,是東南方。

  以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辨認東北、西南、西北三個方向。

  (三)、深化體驗。

  1、活動體驗二: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學生先自主找一找,再指名匯報。

  2、活動體驗三:指名兩位同學到講臺前,讓其他同學說一說學生甲在學生乙的什么方向?學生乙在學生甲的什么方向?然后思考討論交流:同是兩位同學,但對他們位置的描述卻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使學生真切體驗到方向的相對性。

  二、生活經驗升華,探究地圖新方向。

  (一)、復習。

  教師出示方向板(小黑板出示)誰能在老師的方向板上標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指名板演。總結強調:方向板上的'方向特點。

  (二)、探究新知。

  1、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在方向板上標出其余四個方向。學生可小組交流合作、互相幫助,教師巡視指導,最后匯報總結,展示自己制作的方向板。

  2、出示課本第22頁的教學掛圖,讓學生借助方向板辨認并口述各種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哪個方向?

  完成“認一認”。

  3、深化感知。說一說動物園在學校的哪個方向?學校在動物園的哪個方向?

  三、拓展應用。

  1、指導學生完成第23頁“練一練”的第1題。

  教師先讓學生說一說在地圖上看到了什么?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學生回答后,教師可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強調向北的方向標,然后進行辨識方向的訓練。

  2、指導學生完成第23頁“練一練”的第2題。

  先讓學生小組內互說,再全班交流。

  四、全課小結。

  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有什么評價?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讀簡單的統計圖表,學會從統計圖表中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2、通過實例,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表示1個單位)及統計表。

  3、引導學生經歷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看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并能完成相應的圖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預測。

  教學難點:

  使學生對數據的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教學過程:

  一、開課。

  二、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那你們都喜歡什么樣的電視節目呢?那老師調查一下都誰喜歡看卡通片呢?還有別的節目嗎?呀!老師忘了剛才調查的情況了?怎么辦哪?好!我們就來看看這張統計圖。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怎樣從統計圖和統計表中獲取信息,也就是怎樣讀懂簡單的統計圖和統計表。

  板書:讀統計圖表

  三、探索新知

  1、讀統計圖

  (1)讀縱向統計圖。

  課件顯示“二(1)班同學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

  (小組內交流

  這幅統計圖告訴你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認識:

  a、“二(1)班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是這幅統計圖的名稱。

  b、橫著看:新聞、卡通片、體育、電視劇、歌舞等詞表示節目名稱。

  c、豎著看:左邊從下往上依次有0、1、2、3、、、、、、13,這些數代表具體的人數。

  (或每行都有13個格子,1個代表1個單位)

  左上角“人數”一詞還告訴我們這里使用“人”做單位名稱。

  d、用直條的高矮表示最喜歡某種電視節目人數的多少。它的特點是能直觀的'看出數量的多少。

  e、直條用不同顏色表示,相鄰節目之間的空格是為了更直觀、更鮮明地表示各個數量,同時也起了美觀作用。

  舉例說明怎樣根據直條的高矮讀各個節目的最喜歡的人數。(配合課件演示)

  (同學們,請大家考慮一下,隨著年齡的增長,看卡通片的同學們還會這么多嗎?你是怎么想的?

  (2)讀橫向統計圖。

  (介紹橫向統計圖。

  (獲取信息。

  讓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再與同伴交流,看誰從圖中了解的信息最多。

  (全班交流。

  (討論。

  如果班上要組織單項體育賽,你認為組織哪項比賽會最受歡迎?為什么?

  2、讀統計表

  課件顯示課本第88頁“某地1995~20xx年安裝電話情況統計表”

  (1)指導觀察,獲取信息。

  讓學生認真觀察,再在小組內討論:從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又想到什么?

  (2)全班集體交流。

  (指名口答,引導學生認識:

  a、“某地1985~20xx年安裝電話情況統計表”是這張統計表的名稱,它告訴我們本表的統計內容。

  b、統計表的第一行是年份,從1985年開始,每隔5年統計一次。

  c、統計表的第二行是這個地區安裝電話的部數。

  d、從表中看1985年安裝電話很少,只有18部,以后每5年統計一次,電話數量逐年增加。

  (分別解釋其數量)

  (提出問題

  現在這個地區可能有多少部電話?

  小組交流,指名回答。

  3、認識統計圖、統計表的作用。

  四、小調查

  剛才我們已經認識到了統計圖表對于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很大幫助。

  下面,我們就來實際地體會一下。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要進行調查的一些簡單要求。(大屏幕顯示)

  1、以小組為單位調查你們小組同學的睡眠時間。

  2、用你喜歡的方法作記錄。

  3、根據你的記錄制作統計表、統計圖。

  4、組內交流你的統計圖表。并選出代表匯報。

  全班匯報、交流。

  五、全課總結

  你今天有哪些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第一課時:整數乘以小數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2、理解小數乘法整數和整數乘法相同。

  3、學會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二、教學重點:

  學會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準備題:

  1、出示準備題P1 (多媒體投影)

  a、全體學生填在書上。

  b、學生相互間討論,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學生小結: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幾 倍,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2、填空

  7。6擴大( )倍得76

  0。034擴大( )倍得34

  a、先填空,再列式算式。

  B、講授新課:

  ㈠ 出示例1 每筒面價1。8元,買4筒面付多少元?

  1、讀題后,讓學生列出加法算式。

  1。8 + 1。8 + 1。8 + 1。8 =7。2 (元) (板書)

  2、列出乘法算式:1。8 × 4

  a、提問:怎么計算?根據什么?同學間相互討論。

  b、計算討論:① 先把被乘數擴大10倍得18。

  ② 然后按整數乘法算出得數。

  ③ 被乘數擴大10倍,乘數不變,積也擴大10倍

  ④ 要使積正確,應把積縮小10,得7。2。

  c、比較:可用加法計算,也可用乘法計算。哪一種方法簡 便?

  小結: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相同,就是求什么?(幾 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㈡ 出示例2 每千克早米價2。16元,買25千克付多少元?

  1、全體學生試做,教師巡視。

  2、反饋討論,指出錯誤。計算結果末尾的0怎么處理?

  3、歸納整數乘以小數的計算方法。

  三、試一試: 1。25 × 7 = 0。42 × 19 =

  a、說一說兩題的積各有幾位小數。為什么?

  b、說一說 1。25 ×7 的意義。

  C、鞏固練習

  練一練 第一題、 第二題和第三題。

  D、課堂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的內容?

  2、小數乘以整數應該怎么計算?

  E、布置作業

  P3 第四題、第五題和第六題。

  課后小結:

  本課是小數乘法學習的第一課時,是在整數乘法意義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所以一開始我就安排了"積的變化規律"探索練習,為新授打下基礎,引導學生探索發現規律,這一環節我試圖放手,但我的問題設計的太碎了,如果這樣設計問題,可能對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價值:(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兩組算式,發現了什么規律?(2)要求把自己的發現說給你的同桌聽,(3)你能把自己的發現說給全班同學聽嗎?不完整的其他同學補充。對新授的內容"1。8 ×4"我想最好讓學生運用知識的遷移用自己以前的知識去解決,在關鍵處設計幾個問題點撥一下,這樣更能體現出學生的主動性。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年、月、日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之間的關系,形成了較短時間觀念的基礎上學習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具有常識性,學生在課堂上雖然沒有系統學過,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內容中,學生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但是,學生對現行歷法中年月日的制定還不夠了解,對平年、閏年的有關知識也比較陌生。因此,本節課要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借助年歷卡、多媒體課件等直觀手段,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系統地掌握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依據這一理念,根據新課標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將學生的觀察、操作、比較、推理、發現等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發展。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基礎,使學生真正動起來,使課堂真正活起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平年、閏年的來歷,記住各月的天數及平年、閏年的天數,能初步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能運用年、月、日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2、過程與方法:

  在經歷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間關系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推理、概括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樂于探求知識的情感。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

  記住各月的天數及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年歷卡、探索記錄卡。

  教學流程

  一、設置懸念

  老師的鄰居家有一個孩子,叫小明。他今天過生日。同學們看(課件播放小明吃蛋糕的場面),小明吃得多開心呢!突然,小明想到了一個問題。(課件配畫外音:媽媽,別的小朋友8歲能過8個生日,可是,我為什么只過了兩個生日呢?)

  是呀,小明已經長到了8歲,可為什么卻只過了兩個生日呢?同學們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學習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你們就能幫小明解決這個問題了。(板書:年、月、日)

  [說明: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數學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創設小明過生日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中設置懸念,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以最佳的學習狀態投入到探究活動中。]

  二、自主探究

  1、從生活經驗引入

  年、月、日是比時、分、秒更大的時間單位,那誰來說,你都知道哪些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呢?(學生自由匯報。)

  [說明: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了解學生學習的真實水平,找到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才能有的放矢。]

  2、驗證一年有12個月

  剛才有同學說一年有12個月,我們看看是不是這樣,請同學們任選一張年歷,快速地數一數,一年有多少個月?

  3、探究每個月有多少天

  ⑴看來,一年確實有十二個月,那每個月有多少天呢?請同學們一邊觀察年歷,一邊在探索記錄卡上把每個月的天數寫下來。完成后,把你們小組的探索記錄卡合在一起觀察,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填卡、交流、匯報發現。)

  ⑵(課件出示1997年--20xx年每個月天數的匯總表)從這個表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個月都有31天。(課件閃爍31)。我們把每個月都是31天這樣的月份叫做大月。4月、6月、9月、11月每個月都有30天。(課件閃爍30)。我們把每個月都是30天這樣的月份叫做小月。二月因為它非常特殊,有時是28天(課件閃爍28),有時是29天,(課件閃爍29)。所以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我們叫它特殊月。

  ⑶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那么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讓我們把每個月的天數很快地就能記下來?

  ①拳頭記憶法。②順口溜記憶法: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八后雙。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③歌謠記憶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⑷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游戲。老師出示一個月份,是大月,請男生站起來,是小月,請女生站起來。

  (卡片出示1月、9月、7月、8月、11月、2月。)

  [說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依據這一理念,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組織學生先分工,后合作。讓學生先分工把不同年歷上每個月的天數記在探索記錄卡上,再合作把四個人的探索記錄卡制成匯總表。然后,小組成員共同觀察匯總表,比較,交流、發現規律,使每一個學生在傾聽、表達的過程中,不斷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發現,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合作的快樂。這樣做,既節省了時間,又實現了資源共享,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小組合作學習。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借助多媒體課件直觀演示,就會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關于記憶大小月的方法,教師沒有包辦代替,而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想辦法,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4、探究平年和閏年

  ⑴剛才老師出示2月份時,為什么你們男生女生都不站起來呀?根據2月這個特殊的月份,我們把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把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閏年。這就是說,要確定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要看哪個月的天數?

  請看匯總表,根據2月份的天數,快速地說出1997年-20xx年每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課件出示答案。)仔細觀察平年、閏年的排列順序,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⑵剛才,我們是根據2月份的天數,來確定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的。如果我們不知道這一年2月份的天數,老師也能很快地判斷出這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不信你考考老師。想知道老師是怎樣判斷的嗎?

  ⑶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快速判斷卡片中的這些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卡片出示:1949年、20xx年、1997年、20xx年、1900年)

  在判斷1900年是平年還是閏年時,學生會出現爭議。這時出示1900年的年歷,讓學生看到1900年的二月有28天,是平年。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請時間小精靈給大家作以介紹。

  (課件演示: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年有365天,其實是個約數,準確的應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為了方便,人們把一年定為365日,叫做平年。這樣,每四年就比準確時間少了近一天。為了彌補這個差值,歷法中規定,就在這一年的2月份多加一天,這一年就是366日,這樣的年份被稱為閏年。因為在設置平年時,是把5小時48分46秒當作6小時來計算的,這樣長年累月下去要造成很大的誤差。所以歷法又規定,凡遇到末尾數字為兩個零的年份,能被400整除才是閏年。這就是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

  [說明:關于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降低學習的難度,在學生已經知道2月份是個特殊月的基礎上,先揭示2月份天數和平年、閏年的關系,再借助匯總表引導學生發現平年、閏年的排列規律。然后,通過教師創設的小懸念,使學生理解判斷平年、閏年的另一種方法是用年份除以4。最后,通過課件演示,加深了學生對平閏年判斷方法的理解、記憶,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5、探究一年有多少天

  我們已經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多少天,那誰知道平年一年有多少日?閏年一年有多少日?

  三、應用拓展

  1、解疑:現在你們知道為什么小明長到了8歲,卻只過了兩個生日了吧?誰來說為什么?那誰來告訴小明,他下一次過生日要等到幾歲?小明還想知道,當他長到29歲時,一共能過多少個生日?

  [說明:在幫小明解決了為什么長到8歲,卻只過了兩個生日的問題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兩個問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幫助小明解決了問題,時間小精靈也要考考同學們。

  ⑴時間第一關:辨一辨。。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材簡析]

  這部分教材是結合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而安排的實踐活動。活動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兩段。首先,指導學生欣賞中國剪紙作品,介紹其藝術特點,使學生對軸對稱圖形與剪紙的密切聯系形成認識。然后讓學生運用已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獨立或分小組自由進行創作,最后進行交流。通過這次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靈活運用;另一方面,又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我國民間藝術的博大精深,培養其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創造性,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2.通過參與創作,合作交流,啟迪學生靈感,感受生活。

  3.通過欣賞剪紙作品,感受古今勞動人民的高超技藝,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學習運用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創作美麗的圖案。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實物投影儀、剪紙作品 剪刀 彩色紙片

  [教學過程]

  一、作品賞析。

  1、談話:同學們,我手中有一把剪刀和一張普通的紙,就是它們創造出了中國民間文化剪紙,又叫窗花。這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有1000多年的歷史,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出自古代與現代藝人之手的部分代表作品。

  2、板書:奇妙的.剪紙

  3、利用課件與實物投影儀展示教師和學生共同準備的剪紙作品。

  4、你最喜歡哪一幅剪紙?(學生對喜愛的作品進行談話交流。)

  5、教師對部分作品進行解說(主要針對古老的吉祥圖案)。剪紙藝術是生活化的藝術,尤其體現在古代。剪紙都應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裝、瓷器、皮影、居家裝飾等)

  【評:通過作品欣賞,使學生對剪紙藝術有初步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作品分類。

  1、觀察分析

  ①談話:今天,大家一起看到了這么多的剪紙作品,其實在民間藝人創作中是有區別的。那么你們能進行分類嗎?

  ②小組討論。

  學生總結分類。學生分類可能很多,只要合理就要予以肯定。比如:分為人物、動物、花草、文字等類別或以顏色而分類。

  ③小結:

  同學們觀察的非常仔細,從創作內容上看可以分為這幾類,我們還可以從創作的方法進行分類。比如有的剪紙圖案是由一組或幾組完全相同的圖案組合而成的,大家來看有哪些?

  ④學生從作品中找出部分符合要求的剪紙圖案。

  【評:剪紙作品既可以根據圖案內容分類,也可以根據圖案是否對稱分類,目的是為下面的教學做鋪墊。】

  2、研究方法

  ①引導觀察:你們再來看現在這些作品,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當學生回答是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請其他同學進行對折檢驗。)

  ②教師拿出其中以一次對折形式剪成的楓葉圖案。

  提問:這張剪紙是什么圖形?

  (學生回答是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將其對折重合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給學生看。)

  ③提問:同學們,這樣漂亮的圖案,你知道是怎樣剪成的嗎?

  引導學生根據剛才的展示,發現這個作品是對折后畫樣剪成的。

  ④談話:大家今天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藝人,用剪刀來創作漂亮的圖案?

  組織學生拿出工具:剪刀和幾張紙片。(提醒學生使用剪刀時注意事項)

  【評:利用所學數學知識來驗證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指導學生總結出剪紙與軸對稱圖形的密切聯系。】

  三、作品創作。

  (一)嘗試創作(一次對折剪紙)

  1、課件出示楓葉圖案。演示對折后的形狀,然后演示未剪的正方形對折紙樣摞在一起進行比較。

  ①提問:大家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

  ②學生根據對比回答出剪去多余的部分,教師按學生的要求完成剪紙,將其貼在黑板上。

  ③教師指導學生獨立制作:

  a、一次對折 b、沿外邊畫輪廓線 c、剪去輪廓線以外的部分

  ④同桌進行交流。評析。將優秀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2、引導:為什么有的同學剪出的圖案漂亮,而有的同學稍有不足呢?

  大家能否談談自己的看法?

  3、學生總結:a、對折要整齊 b、畫樣要美觀 c、用剪要(二)二次創作

  1、課件出示62頁下方的剪紙步驟。

  ①要求:請同學拿出一張正方形紙片,按照屏幕上的順序動手試一試,看誰做的好。

  ②教師巡視指導,請完成較好的同學幫助其他同學。

  ③組內同學進行交流,選出優秀作品貼在黑板上。

  過渡提問:還有其它的折法進行剪紙嗎?(學生可能會提出沿對角線折或兩次對折。)

  2、課件出示課本63頁沿對角線折法。

  ①學生完成作品。

  ②展示后談話:我們還可以怎樣折?還可以折成幾折來剪?

  ③引導:我們通過學習剪紙,發現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一幅圖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圖案呢?

  3、課件演示63頁長方形紙剪花邊疊剪圖案。

  ①學生按順序完成。

  ②將優秀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展評。

  【評:通過嘗試創作使學生明確剪紙的基本方法與注意事項。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以直觀指導,主動向學生質疑,促使學生思考與發現,形成認識,獨立獲取知識和技能,另外,借助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思索的心理狀態,非常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獨立創作。

  1、出示課件。談話:剪紙的分類大體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類陽刻,就是剪去輪廓線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輪廓線;第二類陰刻,就是剪去輪廓線保留其他部分;第三類陰陽混刻。

  2、要求:可以用對折的形式創作,也可以不用對折進行創作。對紙張的樣式也不受限制。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幅或兩幅作品。

  3、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與學生交流。

  4、展評作品。

  【評:教師簡要介紹剪紙藝術的創作分類,學生結合欣賞重新認識剪

  紙藝術的靈活多變,為獨立創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充分運用合作交流,使得學生的想象力得到進一步拓展,知識得到延伸。】

  四、全課總結。

  1、啟發:同學們的作品樣式繁多,卻很美觀,這些作品與我們前面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區別嗎?

  教師指導學生發現規律:凡是對折后完成的剪紙作品,都是軸對稱圖形,不對折而完成的圖形卻不是。

  2、引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折痕就是圖形(圖案)的中心軸,折痕的兩側是完全對稱相同的。

  【評:使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是從生活中提煉出的規律性的知識。】

  五、課后作業。

  利用軸對稱圖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組可愛的動物的花邊,裝飾班里的墻報。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教材第81頁例3、例4,練習十六9---14題。

  教學目標:

  1、經歷交流、討論、練習等學習過程,理解方程的含義和等式的性質,根據等式的性質正確熟練地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能根據題意正確地列出方程,解答兩、三步計算的問題。

  3、能根據問題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方法來解答,進一步培養分析數量關系的能力,發展思維。

  教學重點:

  理解方程的含義和等式的性質。

  教學難點:

  較熟練地解簡易方程,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

  1、什么叫做方程?(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能舉幾個是方程的式子嗎?

  2、什么叫做方程的解? (使方程兩邊左右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解方程的依據是等式的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加或減去)相同的數,等式的大小不變。

  4、出示例3 學生交流。

  5、出示例4 學生交流。

  二、創設情境,引出知識

  1、出示:學校組織遠足活動。原計劃每小時走3.8km,3小時到達目的地。實際2.5小時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時走了多少千米?(列方程解應用題)

  解題過程

  解:設現在平均每小時走了x千米。

  2.5x=3.83

  2.5x2.5=11.42.5

  x=4.56

  答:平均每小時走了4.56千米?

  2、提出問題

  這是我們熟悉的列方程解決問題,用方程解決問題是我們解題的一種方法。請你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自主梳理有關代數的知識。

  三、分析知識建立聯系

  (一)學生匯報各類知識

  小組匯報知識,要求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匯報,邊匯報教師邊完善,同時進行板書。

  (二)解方程與方程的解

  1、具體知識

  4.56是方程的解,而求這個解的過程就是解方程。

  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

  補充提問:能舉幾個是方程的式子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剪、拼、數、找等操作活動,使學生能探索出數角的方法。

  2、通過創設情境,在活動中的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欲望,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3、通過操作、觀察,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想象、創造、合作交往等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培養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用具:

  長方形或正方形紙共4張,卡紙作的角若干個,課件,實物投影,剪刀。叮當貓頭飾若干個,美芝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情境中激發好奇心

  媒體顯示:叮當貓神奇地從一座房中出來,邊喊叮當法術變!變!變!,邊從神氣的口袋中變出一張長方形的彩紙,又把長方形彩紙變成正方形、多邊形、三角形、角或奇異的圖案。

  叮當貓的法術高明吧?你有法術嗎?

  二、合作活動

  1、活動準備。

  談話:叮當貓不舍得與同學們分開,它想與大家一起玩一玩。瞧,它在魔幻鐿中展出:

  提問:這些是什么圖形?你能說出有的各部分名稱嗎?

  回答后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2、活動。

  (1)媒體顯示;叮當貓又蹦又跳;你們已經認識角了,想和我一起與角做游戲嗎?先回答我一個問題:1+1等于幾?(學生回答等于2)叮當貓很神秘地在1+1和2之間填成1+1>2.(學生迷惑)叮當貓笑著說:不信?跟我做。

  叮當貓示范:把剛才圖中的兩個角合起來,如:

  學生模仿:把自己準備的兩個角模仿叮當貓做法拼起來。

  (2)觀察:拼成的'圖形是什么圖形?(討論后達成共識:還是角)

  (3)自主探索:拼成的圖形中一共有幾個角?

  ①獨立思考;②小組合作,交流個人想法、結果,并討論誰的想法合理;③班內交流。

  媒體顯示:叮當貓笑著問:怎么樣?1個角加上1個角是幾個角?1加1是不是大于2?

  (教師評價;優秀組評為叮當貓,優秀個人評為聰明叮當貓,發頭飾個。

  (4)合作探索:

  ①媒體顯示:叮當貓說:我把兩個角這樣(重新展示剛才拼法),你還可以怎拼?拼成后的圖形有幾個角?要求;頂點要重合在一起。

  ②小組合作探索,師巡回了解各組拼、數的情況。

  ③自由選擇友誼組與其交流本組想法及結果。

  ④班內交流:學生到實物投影處展示自己小組交流后的成果,并作為講解員說說想法及數角方法。其余同這了后補充。

  ⑤小結:從剛才的操作、觀察中我們發現:一個角加一個角所拼成的圖形中所得到的是不是2個角?拼法不同,所得角的個數也就不同。

  學生交流剛才游戲中收獲,師總結成表。

  3、繼續數角。

  (1)呈現游戲方法:媒體中叮當貓問:1+1+1=?等于3嗎?請跟我玩,把3個角拼在一起,你有幾種拼法?拼出后的圖形中一共有幾個角。

  (2)合作探索。

  ①小組內討論有幾種拼法?每種拼示中有幾個角?派一名記錄員記下來。(師巡回了解各組拼、數、記的情況)。

  ②班內交流:小組派代表在實物投影處展示自己拼法及角的個數。(及時表揚數法妙的同學,發叮當貓頭飾。)(評出叮當貓組)。

  交流中師匯總學生拼法及角的個數,成表為:

  (3)師生合作總結晶上邊兩次游戲(以學生談收獲為主)。

  4、數剩下的角。

  (1)媒體播放:美芝做完作業,在焦急地四處找叮當貓,發現叮當貓在同學玩游戲,也急著想參加,叮當貓調皮地喊一聲:叮當法術變、變、變,一下子跳出3個美芝,都拉我叮當貓要一起玩,叮當貓拿出三張紙(長方形或正方形),分給3個美芝,然后說,如果你把手中的紙剪掉1個角,還剩幾個角?

  (2)(畫面停止)提問:小朋友們快幫忙,拿出你準備的紙(長方形或正方形),想一想,剪一剪,看她們的答案誰正確。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獨立折一折,剪一剪,數一數,再討論。(師巡回了解各組折、剪情況)

  (4)小組派代表展示自己剪法。(本組有幾種剪法就說幾種,其余小組可自由補充。)

  5、拓展游戲。

  (1) 媒體播放。叮當貓喊:變、變、變,我要變成小朋友們模樣。(畫外音:愛動腦,就是你們的叮當法術,同學們個個愛動腦,瞧,叮當貓多羨慕你們呀)。美芝卻不服氣:這有什么呀,看我的。(美芝民示自己聰明才智:把長方形紙剪掉2個角,數了數,還剩4個角,并哈哈大笑說:我能變出4-2=4,你能嗎?)

  提問:同學們,你敢和美芝較量嗎?

  (2) 自主探索:

  ① 獨立思考;②合作交流、討論;③注意整理成表。

  三、活動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