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23 09:26:22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9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逐步學會概括加法結合律、交換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并能用加法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以及自學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自主學習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結合律。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以及自學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課本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了解黃河的有關知識。請看情境圖,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情境圖,了解黃河的走向,弄清楚黃河流域與黃河長度的'區別,匯報自己發現的信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師:黃河流域的面積約是多少萬平方千米?誰會解答?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學生根據圖中信息獨立列式

  方法一:(39+34)+2=75(平方千米)

  方法二:39+(34+2)=75(平方千米)

  師:黃河全長約多少千米?可以怎樣算?

  學生列式:(3472+1206)+7863472+(1206+786)師:觀察這兩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小組研討,匯報交流師:這是一個規律嗎?想辦法驗證一下。經過驗證這確實是一個規律,叫加法結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這個規律嗎?

  生:A+(B+C)=(A+B)+C

  學習了加法結合律,加法中還有其他的規律嗎?請完成填空,然后觀察,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發現,兩個加數交換他們的位置,和不變。

  師:這也是加法運算中的一個規律,叫加法交換律,能用字母表示它嗎?

  生:A+B=B+A

  師:學習了加法的兩個定律,能根據加法運算律解決實際問題嗎?

  三、觀察下面算式,想想怎樣算比較簡便?

  282+63+37

  生:用加法結合律可以簡算

  四、自主練習

  第1題。獨立完成,說說自己的想法。

  第3、4題。注意用簡算。

  五、簡要回顧

  這節課的學習內容

  六、作業

  自主練習3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3頁例2及“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4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分數乘法和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2.在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從而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學會用分數乘法和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對策:

  借助畫線段圖和分析數量關系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要積極交流自己的思考過程,真正理解數量關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及補充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下列各題。

  4/15+7/15 1/2-1/3 5/9×3/5 2÷1/2 1/4÷4

  18÷1/2 18×1/2 0÷2/5 1-3/4 1÷4/7

  21×3/7 10/7÷15 21÷3/7 1/2×1/3 5/6×36

  進行口算,學生將得數寫本子上,時間到后統計完成的題目數量及正確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2/5,那么女生人數占全班的( )。

  (2)一本故事書已看了2/7,還剩全書的( )。

  (3)一根繩子長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 )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 )毫升。

  指名學生口答得數并分析每一題的數量關系。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2。

  出示例題:嶺南小學六年級有45個同學參加學校運動會,其中男運動員占5/9。女運動員有多少人?

  (1)學生讀題,提問: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指名學生回答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提問:根據“男運動員占5/9”這個信息你還知道了什么?(把45個同學看作單位“1”、女運動員占總人數的4/9)為了清楚地表示男、女運動員和總人數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借助畫線段圖來分析。你能在線段圖上分別表示出男、女運動員所占的部分嗎?

  (3)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完整的線段圖。

  (4)提問:要求女運動員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學生獨立思考后列式計算)

  (5)探討方法。

  指名學生交流自己的解題方法:

  方法一:根據男運動員占5/9,先算出男運動員的人數,再算女運動員人數,列式:45-45×5/9

  方法二:根據男運動員占5/9可以知道女運動員占總人數的4/9,最后求女運動員人數。列式為:45×(1-5/9)。

  追問: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

  小結:剛才兩種不同的解題思路中,都把哪個數量看做單位“1”,第一種方法先求出男運動員人數,再用總人數減去男運動員人數求出女運動員人數;而第二種方法先求出女運動員占總人數的幾分之幾,再用乘法求出女運動員的人數。不管哪種方法都要兩步計算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題目比以前復雜一些,所以今天我們研究的是稍復雜的分數乘法的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2.“練一練”。

  (1)學生讀題后可以先找出關鍵句分析數量關系,然后列式解答。

  (2)先同桌之間說說解題思路,再請幾位學生全班交流,教師及時評價。

  三、鞏固練習

  用你喜歡的方法解決下列各題。

  1.某糧庫原來有大米1500袋,運走3/5,還剩多少袋?

  2.少先隊員一共采集標本168件,其中5/8是植物標本,其余是昆蟲標本。昆蟲標本有多少件?

  3.張大伯有一塊長方形菜地,長30米,寬20米。這塊地的7/12種茄子,其余種番茄。番茄種了多少平方米?

  學生認真讀題后獨立列式解答,講評時重點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

  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

  (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還剩多少千克?

  (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學生獨立思考后解答,講評時將這三小題進行比較,比較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以及解題思路。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在解題時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業

  課內作業:完成練習十六第1-4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設計說明

  本節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首先讓學生說出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并通過舉例說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然后讓學生通過實例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最后通過用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本節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關注了以下幾點:

  1.重視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進一步強調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的不同特征,加深學生對這兩種運動形式的理解,能利用所掌握的圖形的運動、圖形與位置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重視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中,把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與用8個方向描述地圖上兩地的相對位置作為重點復習的內容,結合教材提供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與圖形的運動及位置有關的問題,發展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剪刀 彩紙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復習圖形的運動的相關知識。

  (1)出示教材97頁回顧與交流第1題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軸對稱圖形,請大家看大屏幕,誰能說一說圖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學生獨立匯報。

  (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是軸對稱圖形,第四幅不是)

  師:誰能解釋一下為什么前三幅是軸對稱圖形,而第四幅不是呢?

  學生獨立思考后與同桌交流,然后匯報。

  學生個體匯報:

  生:因為前三幅圖通過對折,折痕兩邊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而第四幅圖無論怎樣對折,折痕兩邊的圖形都不能完全重合。

  預設

  師:大家能從學習過的圖形中或是生活中找出軸對稱圖形嗎?

  生1:我們學習過的'長方形、正方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生2:有的京劇的臉譜是軸對稱圖形,還有媽媽過年時剪的窗花有的也是軸對稱圖形。

  生3:……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太好了!凡是對折后折痕兩邊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這個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圖形的對稱軸。

  (2)復習平移和旋轉。

  師:請同學們舉例說一說生活中的哪些運動是平移,哪些運動是旋轉。

  學生互相交流后個體匯報。

  預設

  生1:推拉窗戶的運動是平移。

  生2:風車的運動是旋轉。

  生3:電梯的升降是平移,自行車車輪的運動是旋轉。

  生4:……

  師:平移和旋轉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與同桌交流后個體匯報。

  生1:物體平移的特征是沿著一條直線的方向運動。

  生2:物體旋轉的特征是繞著一個固定的點或軸運動。

  生3:……

  師小結。

  2.復習圖形與位置。

  (1)用方位詞描述相對位置。

  師:在教室中用上、下、左、右、前、后說一說物品之間的相對位置。

  學生個體匯報。

  師:同學們還能在操場上找出東、南、西、北嗎?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后個體匯報。

  師:這四個方向按順時針的順序應該是什么?

  生:東、南、西、北。

  師:按逆時針的順序又應該是什么呢?

  生:東、北、西、南。

  (2)在地圖上辨認東北、西北、東南、西南。

  師:除了認識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外,大家還認識哪些方向呢?

  生:東北、西北、東南、西南。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用文字敘述的應用題也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

  2.掌握求總數和求剩余的加、減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3.能正確解答求總數和求剩余的加減法應用題,會寫單位名稱,會口述答話.

  教學重點

  掌握解答求總數和求剩余的加減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讀懂題意,正確地分析解答應用題.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口算卡片、投影片.

  學生準備10個圓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口算 8+3= 9-7= 8+5= 10-8= 10+5=

  9+4= 10-7= 7+7= 7-4= 10-5=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以表格的形式出示例4的內容.

  指名讀題.引導學生分析,這道題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怎樣解答?

  引導學生分析解答,這道題有2個已知條件,一個是草地上有8只羊,另一個是又來了3只羊,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只羊?求一共有多少只羊就是把草地上的8只羊和又來的3只羊合起來,8和3合起來用加法算,算式是8+3=11.

  教師把表格去掉,把條件和問題連接起來成為例4.同時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用文字敘述的應用題.(板書:應用題)

  2.教學例4.

  (1)引導學生讀題,找已知條件和問題.

  這道題告訴我們幾個已知條件?分別是什么?問題是什么?引導學生明確:這道題也有2個已知條件,一個是草地上有8只羊,另一個是又來了3只羊,問題是一共有多少只羊?

  (2)引導學生列式計算.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羊,應怎樣列式?

  引導學生回答,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羊?就是把草地上的8只羊和又來的3只羊合起來,也就是把8和3合起來,用加法算,列式為 8+3=11.(教師板書)

  (3)學寫單位名稱并口述答話.

  算式中的8、3和11分別表示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8表示草地上有8只羊,3表示又來了3只羊,11表示一共有11只羊.

  教師說明,為了看清楚算出的是羊的只數,我們要在得數11的后邊寫上只字并且把只字用括號括起來,表示求出的一共有11只羊.這個只字叫做單位名稱.(教師板書)

  題中問我們一共有多少只羊,我們要給予回答.我們求出的共有11只羊,我們就回答:一共有11只羊.這叫答話,答話時要把我們算出的得數說出來.現在我們做完題后先不用寫答話,說出來就可以了.

  請同學們一起口述答話,

  (4)請同學們讀一讀例4的算式,說出單位名稱,并且口述答話.

  3.反饋學習.

  山上有8只猴,又跑來5只,一共有多少只?

  先讓學生自己讀一讀題,讀懂之后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再讓學生寫到練習本上,提醒學生寫出單位名稱并且口述答話.

  4.教學例5.

  (1)出示例5:學校里有9個足球,借走7個,還剩多少個?

  引導學生讀題,找出兩個已知條件和所求的問題.

  引導學生明確,第一個已知條件是學校有9個足球,第二個已知條件是借走了7個足球,問題是還剩多少個足球.

  (2)引導學生列式計算.

  想一想,要求還剩多少個用什么方法計算?

  啟發學生得出,求還剩多少個,就是從9個足球中去掉借走的.7個足球,從9里面去掉7用減法算,列式為9-7=2

  若學生列式計算有困難,可以引導學生用圓片代替足球擺一擺,先擺9個圓片,從9個圓片中拿走7個,表示借走了7個,還剩2個,然后再讓學生列式計算.

  (3)引導學生寫出單位名稱和答話.

  算式中的9、7、2各表示什么?單位名稱是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9表示有9個足球,7表示借走了7個足球,得數2表示還剩下2個足球,單位名稱是個.(板書:個)

  指定2~3名同學口述答話.

  5.反饋練習.

  小華有10本練習本,用了8本,還剩多少本?

  先讓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然后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寫上單位名稱,并且口述答話.

  6.閱讀教科書例4、例5.

  引導學生歸納,例4、例5是用文字敘述的應用題,它們都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如果把兩個數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從一個數里面去掉另一個數,求還剩多少,用減法算.注意得數的后面要寫上單位名稱,還要口述答話.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文字敘述的應用題,做這樣的題要認真讀題,看清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再列式計算,最后寫上單位名稱,口述答話.

  四、隨堂練習.

  1.按要求填空.

  (1)教室里有8個小朋友,又進來4個,現在教室里有多少個小朋友?

  這道題求現在有多少個小朋友,就是把教室里的小朋友和又進來的小朋友合起來,列式為□○□=□( ),答:現在教室里有______個小朋友.

  (2)教室里有8個小朋友,出去了4個小朋友,現在教室里有多少個小朋友?

  這道題求現在有多少個小朋友,就是從教室里的小朋友里面去掉出去的小朋友,列式為□○□=□( ),答,現在教室里有______個小朋友.

  2.(1)小云有9個紙飛機,又做了4個,現在有多少個?

  (2)學校有10只兔子,賣了7只,現在有多少只?

  先讓學生讀懂題意,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然后再列式計算.

  3.選擇正確答案.

  從樹上飛走9只小鳥,又飛走了4只小鳥,兩次共飛走了多少只小鳥?

  小云這樣做 9+4=13

  小明這樣做 9-4=5

  小華這樣做 9+4=13(只)

  小林這樣做 9-4=5(只)

  他們4個人中誰做得對?為什么?

  4.讓學生自己編題練習.

  五、布置作業.

  1.爸爸買了8個蘋果,媽媽買了7個,一共買了多少個?

  2.小麗家里有10個桃,吃了7個,還剩幾個?

  板書設計

  應用題

  ④草地上有8只 又來了3只羊,一共有多少只羊?

  8+3=11(只)

  答:一共有11只羊.

  ⑤學校里有9個 ,借走7個,還剩多少個?

  9-7=2(個)

  答:還剩2個.

  探究活動

  找朋友

  活動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7加幾的計算.

  活動準備

  寫有算式和答案的卡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1.將卡片分發給學生(每人一張).

  2.教師說得數,持有等于該得數算式的學生起立,同時高舉卡片,讓全班學生判斷是否等于教師手中的得數.

  3.教師說算式,持有該算式得數的學生起立,同時高舉卡片,讓全班學生判斷是否為教師手中算式的得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通過觀察,能夠發現并總結商的變化規律。

  2、會靈活運用商的變化規律。

  3、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數學結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引導學生思考發現商的變化規律的過程,靈活運用商的變化規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習慣。

  重點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總結商的變化規律。

  難點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總結商的變化規律。

  教具圖片

  教學過程

  教師導學

  一、故事導入

  安排老猴子分桃子的故事

  1、8個桃子分2天吃完,16個桃子分4天吃完,32個桃子分8天吃完,64個桃子分16天吃完。(將數字板書在黑板上)

  2、提問:老猴子運用了什么知識教育了小猴子?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提問:觀察數字,你發現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學生說方法,教師板書。

  8÷2=4

  16÷4=4

  32÷8=4

  64÷16=4

  2、我們分別用第2、3、4式與第1個算式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被除數、除數分別都乘以一個相同的數。(擴大)

  3、教師帶領學生分別比較。

  4、提問:誰能給我們總結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5、學生討論,并發現:

  在除法里,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教師板書)

  6、提問:為什么說是“同時”,“相同”?可以舉例子來證明

  7、我們分別用第1、2、3式與第4個算式進行比較,你又發現了什么?

  被除數、除數分別都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縮小)

  8、通過觀察,誰能再給我們總結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在除法里,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板書課題:商的變化規律

  三、總結:

  提問: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了除法里有商的變化規律,那么誰能說說你覺得這個規律需要我們注意的有哪些?

  你們看我這樣寫對嗎?為什么?

  48÷12=(48×0)÷(12×0)

  讓學生判斷。

  四、鞏固練習:書P87“做一做”

  五、總結

  在運用商的變化規律時,一定要注意什么?(“同時”,“相同”。)

  六、作業:練習十七第6題、9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設計說明

  “幾個”和“第幾”的知識學生并不陌生,因為生活情境中經常用到它們。幾個和第幾是基數和序數的淺顯說法,“幾”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幾”是事物排列的順序號。對于剛入學的學生,對“幾個”和“第幾個”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本節課的設計重在指導學生區分“幾個”和“第幾”。

  1.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

  以去動物園為情境,在門口排隊買票為主線,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使學生在情境中感知“幾個”和“第幾”的含義,并了解“第幾”的相對性。

  2.重視小組合作的探究式學習。

  本節課每個環節的設計都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的,通過小組成員不斷發現,知道了“幾個”表示物體數量的多少,而“第幾”是其中的一個,明確了基數和序數的含義,能區別“幾個”和“第幾”,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的作用。

  3.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課堂更應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在本節課中教師設計了一些有層次、針對性強的問題,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比較的過程中自然地訓練了思維,并掌握所學知識。如課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買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來的動畫。現在有幾人在排隊?誰排第1?那位叔叔現在排第幾?軍人阿姨呢?讓學生體會第幾的相對性。這些問題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在不斷的辨析比較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 學具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看哪位同學反應最快!聽好了,請同學們舉起自己的右手,聽口令,好,開始,左邊的眼睛在哪里?(學生指自己的左眼)右邊的耳朵在哪里?(學生指自己的右耳)輕拍你的前胸3下,輕拍你的左肩5下……

  師:同學們真聰明,為了獎賞你們,老師要帶同學們去動物園參觀,你們想去嗎?(想)

  課件出示動物園的售票處。

  師: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么?(動物園的售票處,人們井然有序地在排隊買票)

  設計意圖:由教師與同學們做口令游戲導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使學生明確前、后、左、右、這幾個準確方位,為后面的`學習作鋪墊。

  ⊙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學習第幾。

  (1)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圖中的情境。

  (學生描述)

  (2)說一說,有幾個人在排隊買票?

  請大家猜一猜,誰最先進入動物園,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

  小朋友排在第幾?排在他后面的兩位阿姨呢?后面的那位叔叔呢?小朋友前面有幾人?后面呢?小組討論一下。(學生再次在具體情境中明確第幾,先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3)說一說軍人阿姨排在第4的理由。

  (4)看到小朋友買票的情境,同學們除了知道一共有5人在排隊買票以及每人的位置,你們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育學生自己已經是小學生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公共場所應當自覺排隊,遵守公共秩序)

  設計意圖:模擬現實情境,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感知第幾的含義,深化了學生對序數含義的理解。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好地滲透了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

  2.區分“幾個”和“第幾”。

  (1)請同學們再數一數,一共有幾人在排隊買票?排在第5位的是誰?有誰愿意上臺前數一數,指一指。

  (學生上臺前數一數,指一指)

  同學們已經明確一共有5人在排隊買票,排在第5位的是一位叔叔,同樣都是“5”,它們表示的意義相同嗎?你是怎樣理解的?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

  (2)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明確:圖中有5人,這里的“5人”表示事物的數量,叔叔排在第5,這里的“第5”表示的是其中的一人,同樣是“5”,意義不同。

  (3)討論圖中的兩個“5”分別表示什么。(學生明確:“5人”表示購票的人數,“第5”表示買票的叔叔所在的位置)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情境圖讓學生感知自然數的兩個含義。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對比“5”和“第5”兩個數所表示的意義,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自然數基數和序數含義的理解。

  3.感知“第幾”的相對性。課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買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來的動畫。(出示課堂活動卡)

  (1)讓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在具體的情境中區分“幾個”與“第幾”。

  (2)教師操作課件,出示正確答案,強調觀察的順序和方向。

  設計意圖:通過動態演示第一人買完票走了,后面的4人前移一步,使學生感受到:排隊的位置變了,順序也發生了變化。讓學生感受序數的相對性,突破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請幾位同學上臺前。

  數一數,一共有幾人?從左數第2位是誰?A同學從右數排第幾?從左數排第幾?她的右邊有幾人?左邊有幾人?

  5.分小組做排隊游戲。

  設計意圖:通過排隊游戲,使學生明確確定物體的排列順序時,先確定數數的方向,然后從1開始數起,數到幾,它的順序就是“第幾”,進一步體會“第幾”的相對性。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通過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探究解決計算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結果不是最簡分數的要進行約分。

  教學難點:

  把分母不同的分數通過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計算1/4+1/5 2/15+1/5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異分母分數相加減,那么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同學們要注意什么呢?

  今天,我們進一步探討異分母分數的相加減。

  二、試一試

  1.比較兩種計算方法,笑笑的方法是找公倍數,最后進行約分,淘氣的方法是找最小公倍數。比較后發現,找最小公倍數,計算起來比較簡單,計算的正確率會高一點。其次,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成最簡分數。

  2.算一算,并與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生獨立完成,反饋。第一題結果要進行約分。

  3.森林醫生。

  先觀察,說一說三道題目錯在哪里?再進行獨立計算,改正。

  4.應用題。

  讀題找到數學信息,并提出問題。

  5.解方程。

  根據數量關系:加數+加數=和,被減數減數=差 這兩個數量關系,找到X在題目中所表示的量,再進行解方程計算。

  6.拓展題,第8題。

  重點交流學生估計的方法,再計算驗證。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你知道埃及人怎樣表示分數的嗎?自己讀一讀你知道嗎?

  四、布置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一)了解并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理解并掌握體積高級單位與低級單位間的化和聚。

  (三)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準確地運用單位間的化聚法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體積單位進率和單位之間的互化。

  (二)復名數和單名數之間的轉化。

  教學用具

  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或活動投影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教師: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元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口答后老師板書:長度單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厘米

  教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口答后教師板書:面積單位

  1米2=100分米2

  1分米2=100厘米2

  厘米2

  口答填空,并說明算法和算理:

  4米=( )分米=( )厘米。(算法:進率×高級單位的數。)

  500厘米=( )分米=( )=米。(算法:低級單位的數÷進率。)

  教師:我們復習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進率,和高級單位和低級單位之間轉換的方法,今天我們學習常用的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和單位之間的轉化。板書課題: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學習新課

  1.認識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出示電腦動畫圖(或抽拉投影片)。

  出示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提問:體積是多少?(1分米3。)

  給一條棱涂色,提問:棱長多少厘米?(10厘米。)

  1厘米3為單位,一個一個涂,涂滿一排,提問:體積是多少?一排一排涂,涂滿十排(一層),提問:體積是多少?一層一層涂,涂滿十層(即全部涂上)。提問:體積是多少?

  (10×10×10=1000(厘米3)。)

  教師:由此可知1分米3等于多少厘米3?學生口答后老師板書:

  1分米3=1000厘米3

  教師:如果把剛才的圖理解為棱長1米,即體積為1米3,它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

  再請學生看一遍電腦動畫圖后,學生口答老師板書:1米3=1000分米3。

  教師:能說一說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1000。)

  (2)教師:(指黑板板書)這些是常用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及進率,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處?(名稱、進率兩方面。)

  2.體積單位的互化。

  (1)教師: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經常需要把體積單位進行轉化,現在來學習這個問題。

  出示例3:(投影) 3.8米3, 0.54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把問題改寫成如下形式:(板書)

  8米3=( )分米3

  0.54米3=( )分米3

  教師:看一看問題是從高級單位向低級單位轉換,還是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轉換?如何計算?并說出這樣計算的理由。

  學生邊討論邊試算。然后歸納,老師板書:

  因為1米3=1000分米3,8米3有8個1000分米3,列式:1000×8=8000,填8000。

  (第2題同上理)1000×0.54=540,填 540。

  (2)出示例4:(投影片) 3 400厘米3, 96厘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改寫成算式:3400厘米3=( )分米3

  96厘米3=( )分米3

  教師:審題時首先要注意什么?試說出這兩道小題的解答過程和算理。

  學生試算,討論后,歸納并板書:

  因為1000分米3為 1米3,3400分米3中包含有多少個1000分米3,就有幾個米3,列式:3 400÷1000=3.4,填 3.4。

  (第2題同上理) 96÷1000=0.096填 0.096。

  教師:請對比例3,例4,說一說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后歸納,老師再小結并板書:

  (例3下面)高級單位→低級單位,用進率×高級單位的數。

  (例4下面)低級單位→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的數÷進率。

  教師:想一想,體積單位間的轉化與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轉化有什么相同處與不同處?(換算的方法相同,但進率不同。)

  (3)*試解下面幾題:

  ①2米380分米3=( )米3;

  教師根據學生討論情況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轉化?沒轉化的部分如何辦?學生口答后

  再板書:2+80÷1000=2+0.08=2.08,填2.08。

  ②5.34分米3=( )分米3( )厘米3;

  教師:哪部分可以直接填?哪部分需要轉化?(板書)1000×0.34=340,填5和340。

  ③3.09米3=( )米3( )分米3。

  請學生直接說出列式和結果。

  老師:從上面三道題的解答中,你們有什么體會?(復名數與單名數的互化,除了要注意是由高級單位向低級單位轉化還是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轉化外,還要注意審清題中哪一部分需要轉化。)

  書面練習:(請4位同學寫投影片,集體訂正)課本P38做一做和補充題。

  出示例5:(投影) 一塊長方體鋼板長2.2米、寬1.5米、厚0.0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

  請同學們自己解答。老師巡視中可抽選一名先算出立方米,再化為立方分米,和一名直接算出立方分米的同學去板書。集體訂正時由同學自己確定哪種算法較好。

  (三)鞏固反饋

  口答填空,說出計算過程。(投影片)

  0.5米3=500厘米3( ) 2.6分米3=2米3 60厘米3( )

  (四)課堂總結

  1.體積單位的進率。

  2.體積單位的轉化方法。在學生總結基礎上,將例3,例4后歸納的方法匯集成一個,并板書出來:

  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并用語言準確表達;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根據新課標“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的思想,我精心設計了大量的'讓學生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口表達、用心思考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讓學生始終在我設計的具體情境中輕松、愉快地學習,體驗上下空間位置關系。

  引入課題

  通過摸一摸自己身體的上下器官,讓學生充分體會自身的上下,以便揭示課題。

  新授課

  我創設生動活潑的故事情境,使學生很快融入到數學情境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小動物們為大樹爺爺過生日,讓學生說出:從上到下的順序。以培養學生的按順序觀察的習慣。當學生說到誰在上面,誰在下面時,我給與糾正:在表達位置與順序時,要注意不能單純地說誰在上,誰在下,應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以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嚴密性,緊接著通過抓住孩子的個性,也在掌握上下位置關系的情況下,幫小動物找家這一活動,特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孩子學習勁正濃時,讓孩子愿意且樂于動手擺的環節,“我說你擺”這一環節。能勾起孩子的思維,也有效地鍛煉孩子的動手動腦,以便提高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隨之以游戲的形式來更好的活躍課堂氣氛,我說 “上”,學生在下面拍,我說“下”,學生在上面拍。這一環扣一環的情節,讓學生在玩中體會“上下”的位置順序,在具體情境中獲得感性信息,體會上下的相對性。由于以上環節扣得比較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為了不失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更好的對上下有所掌握,讓學生欣賞南京長江大橋,先讓小組之間互相說說大橋上下物體的位置關系,以便學生更好地對上下的掌握。以上幾個環節我認為條理比較清晰,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在有聲有色的教學中,抓住學生平時愛畫畫的特點,最后一個環節,我設計了一個讓學生拿出筆畫一幅自己喜歡的畫的環節。這幅畫且能表示上下位置關系,然后拿好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并說說自己的構思。整節課接近尾聲時,給孩子布置作業:下課后觀察我們的教室,看看教室里哪些東西也可以用上下位置關系表示。這一環節更好地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

  本節課我認為還比較成功,但是還存在著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以創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7-13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