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4-06 08:00:28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合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排列順序。

  2.大膽地用語言表述排列的結果。

  活動準備:

  1.事先聯系好一個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來幼兒園配合幼兒活動。(也可利用圖片的方式)

  2.《幼兒畫冊》(第三冊P7)。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活動。

  師:你家里有幾口人?爸爸、媽媽和寶寶一樣高嗎?

  2.游戲:比高矮。

  爸爸、媽媽和寶寶比高矮。提問:爸爸、媽媽、寶寶三個人誰最高?誰最矮?引導幼兒學說“高的、矮的、最矮的”。

  請小朋友按照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順序給三個人排隊。

  換一個寶寶再次與爸爸媽媽比高矮。

  幼兒做相關練習。

  請幼兒翻開《幼兒畫冊》,仔細觀察圖中小動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標記,從不干膠紙上揭下小動物,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鼓勵幼兒互相檢查,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活動延伸:

  提供四種高矮不一的物體,鼓勵幼兒比一比,說一說。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在前面的教材里,學生已經認識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能夠利用這些統計圖表示數據及變化態勢;初步理解了平均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平均數,能夠應用平均數對數據進行分析、比較。本單元教學扇形統計圖、眾數和中位數,扇形統計圖過去是選學內容,現在是基本的教學內容,而眾數和中位數是根據《標準》的要求新增加的教學內容。扇形統計圖能直觀地表示出各個部分的數量分別是總數量的百分之幾,眾數和中位數都是統計量,在平均數不能有效地反映出一組數據的基本特點時,往往選用眾數或中位數來表達數據的特點。因此,本單元的教學能進一步提高學生表示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教材編排了四道例題和兩個練習,例1和練習十五主要教學扇形統計圖的知識,例2至例4以及練習十六教學眾數和中位數的知識。

  1.以百分數的知識為基礎,教學扇形統計圖。

  例1教學扇形統計圖,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從整體到部分認識扇形統計圖,讓學生觀察我國陸地地形分布情況統計圖,體會圖中的數據信息的具體含義,理解這張統計圖用一個圓表示我國陸地的總面積,用五個扇形分別表示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各占國土總面積的百分之幾。由于五種地形所占總面積的百分比不同,所以五個扇形的大小不同。教材及時指出,這樣的統計圖叫做扇形統計圖,它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的數量與總數量之間的關系。經過這一步教學,學生知道扇形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相比,不僅形狀不同,而且表達的數據內容也不相同。第二步根據已知的我國國土總面積,利用扇形統計圖里的數據,分別算出五種地形的面積并填入統計表,進一步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由于計算比較復雜,所以使用計算器。

  教學扇形統計圖,要理解圖中的百分數的具體含義,并利用這些百分數進行相關的計算,不要求學生制作扇形統計圖。練一練和練習十五根據教學要求,設計了兩方面的練習內容。一是從統計圖中各個扇形的大小以及表示的數據出發,進行分析與解釋。如練一練第1題看圖說出7月份哪項支出最多。第2題從我國的國土只占世界的7%,人口卻占世界的22%,想到我國人均占有的土地比較少,人口密度很大。練習十五第1題通過對應數據的`比較,判斷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較合理。二是看圖估計或計算,如練習十五第2題根據拼盤里的花生米所占面積的百分比,估計其他干果各占面積的百分比。第3題分別計算我國四個海域的實際面積。

  2.聯系現實的素材,教學眾數和中位數。

  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數,是這組數據的眾數。由于眾數在一組數據中出現的頻率最高,所以眾數反映了這組數據的集中情況。教學眾數,要讓學生領會眾數的意義,學會在一組數據中得出眾數的方法。例2用表格呈現9個學生每人用20粒黃豆種子做發芽試驗的結果,先看表在括號里填數,感受發芽17粒的人數最多,有5人。然后把9個數據依次排列,指出17出現的次數最多,是這組數據的眾數。教學這一段內容,首先要形成正確的眾數概念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數。在發芽結果的數據中,17出現了5次,17是出現次數最多的數,5是它出現的次數,這組數據的眾數是17,不是5。其次要知道求眾數的方法在一組數據中尋找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數。不管這個數出現了幾次,只要比其他數出現的次數多,它就是這組數據的眾數。例題還要求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聯系實際比較平均數和眾數的意義,體會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進一步理解眾數。

  第79頁練一練第1題通過找出一組學生的年齡的眾數,鞏固眾數概念和求眾數的方法。第2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應用了眾數,鞋店上周銷售皮鞋中,25.5cm這個尺碼的皮鞋售出的雙數最多,25.5是這組數據的眾數,所以進貨時要多一些這個尺碼的男鞋。練習十六第1題配合例2的教學,男生身高的眾數是153,女生身高的眾數是148,10名男生里3人的身高是153厘米,10名女生里5人的身高是148厘米,所以說女生身高的眾數更能反映這組學生的身高情況,即更具有代表性。這就是眾數作為一種統計量,在描述一組數據特征時能起的作用。

  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居于中間位置的那個數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如果這組數據的個數是單數,那么中位數是正中間的那個數;如果這組數據的個數是雙數,那么正中間的兩個數的平均數才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教材編排兩道例題,分別教學這兩種情況。

  例3要求學生評價7號男生的跳繩成績在這組同學中的位置,有的學生可能根據算出的平均每人跳117下,認為7號男生跳的比平均數少。有的學生可能把7號男生跳的下數與其他男生比較,得出他的成績是第三名。這些都是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的比較。為什么7號男生跳的下數比平均數少,成績還是第三名?為了解決這個疑問,例題先教學中位數的知識,指出把這組數據按大小排列,正中間的一個數102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既揭示了中位數的含義,又講了求中位數的方法。再把7號男生的成績與中位數比,看到盡管他跳的下數比平均數少,卻比中位數大,在這9個男生中的名次還是比較靠前的,初步體會中位數與平均數是兩個不同的統計量。例題還要學生思考為什么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比中位數多得多,這是由于2號和8號男生的成績十分突出,遠遠多于其他男生跳的下數,他倆的優異成績使男生跳繩的平均數大了,而多數男生的跳繩成績都低于這個水平。所以,如果一組數據里存在特別大或者特別小的極端數據,平均數往往不能準確地表達這組數據的整體狀況,這時用中位數表示這組數據更合適。

  例4求10個女生跳繩成績的中位數,這組數據的個數是雙數。教材指出,正中間有兩個數,中位數是這兩個數的平均數,并要求學生算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學會求這種情況的中位數的方法。然后把各個女生的成績分別與中位數比較,體會用中位數能評價每個數據在整體里的地位。

  練一練的教學不能偏重于求平均數和中位數,要把時間用在第(2)、(3)兩個問題的討論上。9位同學家庭的住房面積中,有兩個數據比其他數據小很多,所以平均數比中位數低得多,用中位數代表9個家庭的住房水平比較合適。練習十六第2題的數據中,A飛機的飛行時間只有8秒,比其他飛機少得多,一般用中位數表示這8架飛機的飛行水平。如果A飛機不飛,其他飛機的飛行時間雖然有多有少,但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平均數和中位數比較接近,都能代表這些飛機的飛行水平。第3題公司的經理、副經理的月工資比其他員工高出很多,教材讓學生分別算出公司員工月工資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體會平均數比中位數、眾數大得多,應該用中位數或者用眾數來反映這個公司的工資水平,進一步理解中位數與眾數的實際應用。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 讓學生經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能自主編制并記憶8的乘法口訣。

  二、 讓學生在與同伴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愉悅,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編制并記憶8的乘法口訣。

  『教具準備』:

  積木玩具、水果圖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復習并猜想

  (1)組織學生背誦1~7的乘法口訣。

  (2)引導學生猜想8的.乘法口訣。

  (3)揭題

  板書課題:8的乘法口訣。

  二、 新授: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新知

  (1)提供積木玩具,引導學生觀察。

  1、 提問:這個正方體是由幾個小積木組成的?那就是1個幾?

  你能列出算式嗎?

  那乘法口訣該怎么編呢?你會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1個8是81×8=8一八得八

  追問:“一八得八”表示什么意思?

  2、如果老師要做2個、3個……8個這樣的正方體又各要多少個小積木呢?這幾句口訣你會編嗎?

  3、分組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2個8是162×8=16二八十六

  3個8是243×8=24三八二十四

  4個8是324×8=32四八三十二

  ……

  學生齊讀算式和口訣

  提問:“三八二十四”表示什么意思?“八八六十四”又表示什么意思?

  追問:這些口訣只能寫這么一個乘法算式嗎?

  為什么“八八六十四”只能寫一個乘法算式?

  (2)記憶口訣

  1、誰有好的方法快速記住口訣呢?

  有誰發現了其中的規律呢?

  看看口訣上下兩句的積相差多少?

  2、齊讀口訣→分組讀→分男、女生讀

  3、 師生對口令→男、女生對口令

  三、鞏固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1)口訣運用

  出示:四八三十二

  提問:那些算式可以用到這句口訣?生答,師板書。

  追問:3×8+8 5×8-8 能不能用到這句口訣呢?為什么?

  (2)解答第71頁第1題

  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解答第71~72頁第2、4題

  (4)讓學生在活動中應用知識

  創設情境:到8元水果超市里買水果

  你想買哪幾樣水果?說說你需要多少錢?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齊背誦8的乘法口訣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69頁例1及相關練習題。

  教材簡析:

  本節課內容是在上冊學習了20以內加減法,和在本單元中學習了兩位數與一位數、整十數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既是對已學知識的進一步深入,同時又為今后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奠定基礎。本課在整個100以內減法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教材中教學內容難度不大,很多學生對這類計算有過嘗試,但對于算理的理解比較模糊。本節課重點是引導學生利用舊知遷移,借助學具,直觀操作,建立對減法過程中算理的表象感悟,能清楚用語言表征出來,并能運用新知解決數學問題,為學習下一課時退位減法最好準備。

  教學目標:

  1.在掌握算理的基礎之上,熟練口算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思考,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減”的算理。

  3.通過分組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推理歸納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減”的算理,能區分兩位數減一位數與兩位數減整十數算法的不同。

  教學準備:

  課件、情境圖、小棒、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課件出示)

  (一)撥一撥。(在計數器上撥數,比較每組數表示的意義。)

  1.7和70

  2.45和40

  3.82和2

  (二)口算。“開火車”形式進行練習。

  90-70= 80-40= 70+5=

  34+4= 5+32=

  4+( )=66 60+( )=68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回憶舊知,梳理已有的知識經驗,激活學生頭腦中與本課相關的已有知識,為探究新知做好鋪墊。】

  二、情境引入,初步體會算法

  (一)結合情境圖,了解信息 提出問題

  1.小小圖書館(課件出示主題圖)

  教師:一(1)圖書館開館了,小小圖書管理員正忙著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了解信息,提出問題。(課件呈現)

  教師:從圖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相關信息。

  (1)有35本故事書,借出2本。還剩下多少本故事書?

  (2)有35本動漫書,借出20本。還剩下多少本動漫書?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并選擇性板書本課所要解決的問題。可讓學生結合信息完整把問題敘述出來。

  (二)列出算式,對比分析

  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35-2= 35-20

  教師: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學生可能回答:都是減法算式,第一題是減一位數,第二題是減兩位數,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課題。

  (三)猜測結果,引發探究

  學生互相說說算式結果。

  教師追問:同學說的結果是否正確,我們一起來驗證。

  (四)借助學具,直觀感悟

  教師:可以嘗試使用計數器和小棒幫助計算。

  預設的方法有:

  1.直接數數方法:35-2往前數2個,就是33;35-20是10個10個地數,往前數2個10就是25、15。

  2.小棒操作,直觀呈現過程。

  3.計數器撥數,位值思想滲透。

  (五)回顧交流 理解算理。

  教師根據學生表述過程,在算式中體現過程和方法,數形結合,由抽象向具象過渡。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教師不要束縛學生計算方法,可以讓學生借助學具,選擇性進行操作,自主探索性學習,通過學生匯報不同方法,進行互相學習,交流,相互補充,既尊重學生個性的展示,有體現算法多樣化。教師則利用課件將直觀地操作圖口算過程對應起來,多途徑促進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三、對比感知,明確算理

  (一) 簡化思維突出重點(課件出示)

  引導學生回顧剛才擺小棒和用計數器計算的過程。

  先讓學生思考片刻,再利用課件把擺小棒和計數器撥數的過程動態演示,根據學具操作過程,課件出示算式計算過程。再次讓學生感悟算理。

  (二)回顧比較,認識本質

  1.比較“35-2”和“35-20”計算有什么不同?

  2.同桌交流,相互討論,回憶操作和計算過程。

  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小棒和計數器操作過程中的捆數(幾個十)、根數(幾個一)及十位和個位的計算順序表述,突出算式的區別,同時內化位值概念。

  3.概念小結: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加、減。

  【設計意圖: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再結合學具,課件輔助,回憶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的計算過程。再將兩個算式的算法進行比較區分,在對比中感知算法和對算理的明確認識。】

  三、拓展探究,深化算理

  (一)我來試試。(分組撥數計算)

  78-5= 65-4=

  78-50= 65-40=

  要求:分為男生、女生兩組,都先撥出“78”,男生組計算“78-5=”;女生組計算“78-50=”。匯報結果,比較兩組分別是在什么數位上撥去珠子,再次明確算法。

  (二)選蘋果。(改錯題)

  出示蘋果算式,判斷各題計算是否正確。

  同學們交流匯報,分析錯因。

  師生小結: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減。(課件出示)

  四、鞏固應用,反饋練習

  (一)完成教材第69頁“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算法。

  (二)完成練習十六第3題的“解決問題”。

  運用新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創造算式。

  出示卡片

  教師:從中任選2個數創造一個算式。根據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

  可能會有:

  56+30= 56—30= 30+3=

  56+3= 56-3= 30-3=

  以“開火車”的方式讓學生口算。

  最后一題是退位減法,為下節課學習做孕伏。

  【設計意圖:幾個層次的練習設計,既讓學生在計算過程逐漸熟練算法,明晰算理。又關注全體參與度,整體反饋,匯報結果。并把學生自評和互評融入其中,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這個環節讓學生通過獨立計算,相互交流,創造算式進一步鞏固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的算法,又為下節課學習退位減法做孕伏。】

  六、暢談收獲

  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讓學生經歷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在整理乘法口訣以及練習中初步培養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積累積極的學習情感,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能正確的編出5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掛圖、圖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1~4的乘法口訣,及相應的乘法。

  1、指名說出~4的乘法口訣。

  2、口算 13 22 43 32

  二、出示情境圖,探求新知。

  1、出示情境圖。

  (1)圖中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式計算?報名說出每只船上坐5人,2只船上坐多少人?3只船

  (2)、出示表格:

  讓學生了解表格的填寫方法,引導填寫與船的只數用對應的人數。

  2、討論對照所填表討論怎樣編5的乘法口訣。

  (1)師板書

  一個5 15=5 一五得五

  兩個五相加 25= 二五()

  三個五相加 35= 三五()

  四個五相加 45= 四五( )

  五個五相加 55= 五五( )

  (2)指名先算出乘法的積,再說出乘法口訣。并說說為什么要那樣編口訣。

  3、探究發現乘法口訣的編寫特點。

  1、指導:口訣分兩步:如一五得五,一五部分是幾個幾相加得五部分得數即結果。

  2、討論交流其余四句的含義。

  3、觀察五句口訣看兩個數字,你發現了什么?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三、練習想一想,嘗試用口訣解決問題。

  1、出示51= 53= 52= 54=

  各用哪一句口訣?

  四、練習想想做做1-6題。

  第一題指導學生比較每組兩個算式表示幾個幾相加?表示的意思一樣嗎?先討論再寫得數。第二題:練習乘法口訣,同桌合作進行練習。

  第三題:練習看算式寫口訣或得數。

  第四題:開火車回答。

  第五題:同桌合作完成,全班交流。

  第六題:獨立完成,指名讀出填寫情況,集體訂正。

  五、總結評價。

  這節課你學會編乘法口訣了嗎?編寫口訣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5的乘法口訣

  1個五 15=5 一五得五

  2個五 25=10 二五一十

  3個五 35= 三五( )

  4個五 45= 四五( )

  5個五 55= 五五( )

  作業設計:

  根據乘法口訣寫算式

  三五十五 35=

  ()() 45=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以求和為基本數量關系的兩步計算應用題(書p51)。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以求和為基本數量關系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能用分析法或綜合法分析數量關系,會口述解題步驟,能正確地列式解答。

  教學步驟:

  一、準備引新

  1、秋天到了,讓我們到果園里看看吧!果園里種滿了什么樹呀?如果老師告訴大家果園里有蘋果樹1420棵,要求蘋果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出示準備題1)你能解答嗎?為什么?誰來補一個條件呢?

  2、學生補充條件,并列式計算

  梨樹有1000棵 1420+1000=2420(棵)

  3、這是一道幾步計算的應用題?誰能補一個條件,使它成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學生口答補充:

  (1)梨樹比蘋果樹少420棵

  (2)梨樹比蘋果樹多420棵

  (3)蘋果樹比梨樹少420棵

  (4)蘋果樹比梨樹多420棵

  4、揭題:這樣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課,現在我們先一起來研究第一種

  二、探究新知:

  1、研究例3

  (1) 讀題,找條件和問題,師畫出線段圖

  (2) 根據小黑板上的思考提示,同桌互說這道題的解題思路

  (3) 學生在本子上試做這道題,只用列出分步算式,快的同學可以列出綜合算式。

  (4) 指名板演算式,集體交流:指名說解題思路,1420表示什么?1000表示什么?

  (5) 綜合算式怎么寫 ?誰還有不同的寫法?1420-420表示什么?

  2、如果補充的是梨樹比蘋果樹多420棵,你怎樣想?怎樣算呢?根據思考提示自己思考后在本子上列式計算。

  指名板演,并說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的兩步計算應用題跟以前學習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在條件上有什么不同?只有兩個條件的時候,其中一個條件需要用到幾次,這兩題中的哪個條件用了兩次?第一次用它求什么?第二次用它求什么?但今天學習的兩步計算應用題跟以前學習的兩步計算應用題有一點還是相同的,那就是關鍵都是先求出中間問題。

  三、鞏固深化

  1、p52練一練1,請學生寫在書上,集體校對

  2、p52練一練2,看線段圖列式計算

  3、p52練一練3判斷:誰的解法對?

  小剛:240+40=280(人)

  小明:240+40=280(人)

  240+280=520(人)

  小華:240-40=200(人)

  240+200=440(人)

  小青:240+240=480(人)

  480+40=520(人)

  小組討論,選出正確的答案,錯的答案要說說錯在哪里?

  4、p53練一練5

  5、p53練一練4

  四、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根據生活經驗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能辨認出其余三個方向。

  2、借助辨認方向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學生能在實踐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合作。

  教學重點:

  根據生活經驗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指出一個方向的條件下,會辨認其余三個方向。

  教學難點:

  培養辨認方向的意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教學教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平時大家出去玩迷路過嗎?如果迷路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學生回答:學生1:可以找人問路;學生二:可以記住一些標志性的建筑物,根據它們找到路......

  師:大家的辦法可真多,那其實只要大家學會了辨認方向是不是就能找到路了!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東西南北”一起來辨認方向。(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上的情境圖,看看圖中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在做什么呢?誰能給大家來描述一下。

  學生:老師在操場上給同學們指出太陽升起的方向。

  師:也就是說老師在教大家辨認方向對嗎?

  師:那同學們,你們也想到操場上去認一認方向嗎?

  (組織學生去操場)

  師:同學們看太陽升起來的方向,那是哪個方向呢?

  學生:東方

  師:對,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那你們能指一指東方嗎?(老師和同學一起指向東方)

  師:同學們真棒,根據太陽從東方升起的規律這么快就辨認出了東方。那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我們操場的東面還有些什么呢?

  學生觀察后回答

  師:嗯,同學的觀察力真敏銳,這么快就把我們操場東面的事物都觀察出來了。那大家知道除了東還有哪些方向嗎?

  學生: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還有西方

  學生:大雁冬天的時候要飛向南方,春天飛回北方。還有南方和北方。

  師:大家知道了太陽升起的方向是東,那其他幾個方向怎么找呢

  學生紛紛回答

  師:老師告訴大家一首兒歌,幫助大家找一找其他三個方向“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做游戲找方向。引導學生發現前后左右的位置發生變化,東南西北的方向不變。

  師:對,沒錯,一共有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那請同學們再分別觀察一下我們操場的西面、南面和北面都有些什么呢,然后在教材附頁1的圖上記下來并標明方向。

  (學生分組觀察、交流并記錄)

  組織學生回教室

  師:現在我們把各組的活動成功展示出來。

  師:請你們觀察圖上所標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學生:記錄的事物是相同的,但三張記錄紙呈現出來的結果是不同的,他們畫出來的圖也不一樣。

  師:這名同學說的很好。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在繪制地圖時,有的.上邊是東,有的上邊是西,有的上邊是南,有的上邊是北,行嗎?

  學生:不行,這樣人們看地圖就亂了。

  師:生活我們對表示地圖上的方向做了規定,可以概括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地圖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師:你們現在能按上北下南的規定繪制地圖了嗎?請把你剛才在

  操場上觀察到的景物整理成地圖,在書上第15頁填一填。

  學生填,教師巡視指導

  三、鞏固練習

  師:大家會辨認方向了嗎?(學生齊喊會)那我們就一起來實際操作下。

  練一練第一題,指名做

  第二題,小組同學互相我說你做

  第三題,自己做,指名回答

  第四題作為家庭作業

  四、總結提升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呢?跟大家來分享一下。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一幅平面圖的比例尺。

  2.使學生感受數學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求一幅平面圖的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填空

  1千米=( )米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30米=( )厘米 15千米=( )厘米 300厘米=( )分米

  2.解比例(口述過程)

  5/x=1/4 x/60=1/20

  二、自主探究:

  教學比例尺的意義

  1.出示一張校舍平面圖。

  說明:這是學校的平面圖,它是按照我們所學的比例知識,按照一定比例縮小后畫在圖紙上的。圖里所量出的長度叫圖上距離,與圖上對應的地面上的長度是實際距離。(再舉例說明,并板書: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

  2.出示例1

  讓學生算出結果。指名口答.老師板書解題方法和結果。再讓學生說說求這個問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統一單位)提問:從求出的結果來看,你知道這張平面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是多少?(板書: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3.比例尺的意義。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經常要用到數學。像上面這樣的問題,就通過數學方法,把實際的大小按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畫了出來。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時,我們把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板書:叫做比例尺)提問:什么是一幅圖的比例尺?根據黑板上這句話想一想,比例尺是怎樣得到的?(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上面題里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板書:1 :50000)你現在知道比例尺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嗎?強調比例尺是一個比。說明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為l的比,這種比例尺叫做數值比例尺。

  4.線段比例尺。

  提問:你知道上面所述的比例尺表示的具體意義嗎,(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50000厘米,也就是500米)說明比例尺還可以用線段來表示。提問:誰來說一說這幅線段比例尺表示的具體意義。

  三、組織練習

  1. 判斷下面這段話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為什么?

  (1) 圖上長與實際長的比是1/400。( )

  (2) 圖上寬與實際寬的比是1:400。( )

  (3) 圖上面積與實際面積的比是1:160000。( )

  (4) 實際長與圖上長的比是400:1。( )

  讓學生做在作業本上,小組交流,再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板書課題)你學到了什么?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有什么體會?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在街上(一年級第二學期P.15)

  設計意圖:

  二期課改強調學生對學習活動主動參與和親身體驗,關注學生學習經驗的形成、積累和建構。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學會判斷空間事物的左與右,通過觀察圖片,判斷左與右,通過動手、動腦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在設計時,力求與學生生活相聯系,使數學知識回到生活中,讓學生具有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現實生活,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數學。由于學生通過前一節課的學習已經初步正確建構“左與右”的概念,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在搞清自己身上的左與右及身邊周圍的左與右的基礎上,來到大街上找左右。先是與學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這里教會學生看圖的方法,然后是與自己方向相反的'小亞。在完成題2、3后,穿插一個游戲“面對面”,讓學生體會“面對面”的物體方向是相反的,為完成題4作鋪墊。在課的最后,我還是以一個“跟我做”的游戲來結束本課,既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悟相對物體的方向是相反的,也是將本課推向又一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空間和生活情境中的左、右位置關系。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智能、語言智能、身體運動智能等。

  3.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

  學會判斷空間事物的左與右。

  教學難點:

  體會“面對面”的物體方向是相反的。

  教學準備:

  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識空間中的左與右

  1. 聯系實際: 我們已經分清了自己身上的左與右,下面我們在教室里找一找,站在每個人自己的位置上, 說說你的左邊有什么?你的右邊有什么?

  (教師示范)

  站在我的位置上看,我的左邊有窗,我的右邊有門。

  2. 出示第1題圖片,說說圖意: 觀察圖片說說,故事是發生在什么地方?

  板書課題:大街上 在大街上你看到了什么? 過馬路時要注意什么?

  是啊,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真多,真熱鬧啊!我們在過馬路時,安全最重要。

  板書:過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3. 出示第2、3題: 小丁丁也想過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在圖的下面填上左或右。完成題2后核對。 這時,小巧也準備過馬路。小巧在哪里?生指出圖上的位置 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你能試著做一做這道題嗎? 生獨立完成題3后校對。

  4. 認識相對物體的方向是相反的: 誰能說說老師和我們小朋友站的位置之間有什么關系?

  (面對面)

  那么下面我們就來做一 個 “面對面”的游戲: 這是我的左手,用動作來告訴我,你的左手在哪里? 這是我的右耳,用動作來告訴我,你的右耳在哪里? 你有沒有發現什么?

  (兩個面對面的物體,它的左右的方向是相反的)

  繼續進行“面對面”的游戲: 誰能來指一指老師的左眼? 同桌兩個小朋友面對面,聽口令,指出對方的左與右。

  5. 出示第4題: 我們再回到圖上看看,小亞站在哪里?(小巧的對面) 和我們小朋友呢?(也是面對面的)

  你能說說:小亞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生完成第4題后和核對。

  二、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在街上”,認識了左與右,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會碰到這 個情況。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自然數,知道自然數可以分為奇數和偶數。了解自然數的規律以及奇數和偶數規律。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數一數,看一看,議一議,說一說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概括能力以及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經歷發現數學規律的形成過程,體驗成功的感受。

  教學準備:

  七彩泡泡一瓶,幻燈片(電影院圖片、練習題),小試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禮物,大家看是什么? 教師出示七彩泡泡。

  請一名學生來吹泡泡。其他同學注意發現其中的數學問題。 生開始吹泡泡。

  吹了一會兒,師喊停。

  問:發現了什么數學問題?

  有的學生說一共12個泡泡,有的說10個,還有的說13個……

  師:這樣吧,讓這位同學重新吹一下,我們大家一起大聲的數出來。

  一生吹泡泡,其他人數:1、2、3、4、5、6、7、8、9、10、11、12、13、14、…… 師板書。

  師寫到20多的時候停了下來。

  說:我太累了,什么時候能數完?

  生:數到10000。

  師:數到一萬還能接著數嗎?

  生:能。10001,10002…

  生:永遠也數不完。

  師:永遠也數不完我應該用什么號結束?

  生:省略號,代表還有無數個數。

  師拿起七彩泡泡說:我也會吹。結果一個也沒吹出來。這應該用幾表示?

  生:0. 師板書。

  二、探索建模

  探索自然數的規律。

  師揭示:像0、1、2、3、4、5、6、7、8、9、10、11、12、13……這樣數出來的數我們把它們叫做自然數。

  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自然數。自然數除了可以這樣一個一個寫出來,還可用直線上的點來表示。

  師在黑板上畫數軸表示。

  接下來我們一起研究研究自然數有哪些特點?

  學生討論。全班匯報。

  師在學生匯報時注意幫學生完善語言,適時引導。

  引導學生明確(幻燈片出示):

  ⑴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的自然數。

  ⑵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⑶相鄰的.兩個自然數相差1.

  3、再次體驗。

  ⑴小游戲數一數。老師說一個數,學生接著數。

  ⑵幻燈片出示數軸,學生填空。

  ⑶(幻燈片出示)選一選哪些是自然數,哪些不是。

  4、找一找生活中的自然數。

  學生自由發言。如日歷,電話號,車牌號書頁…

  5、探索奇數和偶數的規律。

  師:自然數在生活中處處可見,請看老師找到的圖片。(幻燈片出示電影院的座位號)

  同學們讀一讀,師板書。

  1、 3、 5、 7、 9 11、13、15、17、19 21、23、25、27、29…… 這些數有什么特點?

  生:都是單數。

  師:對,我們把生活中的單數叫做奇數。 奇數有哪些特點? 學生討論,匯報。

  最后(幻燈片出示)師總結這都是剛才大家自己總結的:

  ⑴最小的奇數是1,沒有的奇數。

  ⑵奇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⑶相鄰的兩個奇數相差2.

  ⑷奇數的個位分別是1、3、5、7、9. 同樣的方法認識偶數。

  放手讓學生自己總結偶數的規律。

  6、小游戲。

  搶答:快速判斷老師說的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100045、2000140、3000019…

  說一說怎樣快速判斷。

  生:就是看個位。個位是1、3、5、7、9的數是奇數。個位是0、2、4、6、8的數偶數。

  三、應用實踐

  小試卷

  1、選擇自然數,奇數,偶數,填到合適的圈內。

  2、填數軸。

  3、填數列。 全班訂正同桌互判。

  全課小結。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6-12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案12-17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11-07

小學數學教案【熱】11-13

【熱】小學數學教案11-25

小學優秀數學教案08-31

小學數學的數學教案08-31

分數小學數學教案08-28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