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

時間:2023-01-11 13:02:08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合集15篇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

  教學目標:

  1.觀察立體圖形(最多用4個正方體搭成),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從它的正面、上面、側面看到的形狀。

  2.通過觀察形狀不同的立體圖形,獲得這些立體圖形從正面觀察的形狀可能完全相同的直接經驗。

  3.初步經歷把空間圖形轉化為平面圖形的過程,發展空間觀念以及觀察、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想象、判斷觀察到畫面發生的相應變化,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想象、判斷觀察到畫面發生的相應變化,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教法:

  引導、觀察法

  教學學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

  PPT,大小相同的正方體若干,較大的正方體4個(教師示范用),方格紙若干張,記號筆若干支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朋友

  展示課件

  師:下面是小黃人的三張照片,你能說說三張照片分別拍的是它的哪個面嗎?

  預設:生1:第一張照片拍的是小黃人的正面

  師:正面。板書“正面”“第二張呢”

  生:2:第二張拍的是小黃人的上面。

  師:上面。板書“上面”“最后一張呢”

  生3:側面。板書“側面”

  師:側面又分為“左側面”和生:“右側面”

  師:這個小黃人,從不同的方位去拍,拍到的形狀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有些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到的形狀會不一樣。

  2.展示課件

  師:這個正方形是徐老師觀察一個立體圖形,從正面所看到的形狀。大家猜一猜,這個立體圖形是什么?

  預設:生1:正方體;點正方形——變成正方體,正面一閃

  生2:長方體;點正方形——變成長方體,正面一閃

  生3:棱錐;點正方形——變成棱錐,正面一閃

  師:讓我們來看看你們猜對了嗎?點擊正方形,形成長方體;師:原來是長方體。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說明我們只從一個面去觀察物體能確定它的全貌嗎?

  生:不能

  師:所以我們今天一起學習從正面,上面,側面去觀察物體。板書“看一看”

  二、四年級北師大版下冊數學《看一看》教學設計探究新知,獲得經驗

  四年級北師大版下冊數學《看一看》教學設計四年級北師大版下冊數學《看一看》教學設計1.師:老師這里有三個正方體,擺成了這樣一個立體圖形。

  課件展示立體圖形

  師:請同學們搭出這個立體圖形

  師也搭出立體圖形

  (1)從正面觀察

  師:從正面看,你看到什么形狀?

  預設:生1:一個倒著的7

  師:倒著的7,左邊是一豎,右邊是一橫。那左邊豎著的是什么圖形?右邊的一橫著又是什么圖形呢?

  生1:左邊是2豎著的長方形,右邊是一個正方形。

  師:還有誰能說說你看到的形狀?

  生2:是一個不規則的圖形

  師:這個不規則的圖形是不是由我們熟悉的圖形組成的呀?“是”

  師:怎么組成的呢?

  生:下面是一個橫著的長方形,上面是一個正方形。

  師:還有誰能說一說?

  師:第一層是由2個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第二層是一個正方形,放在左邊。

  (2)畫從正面看到的形狀

  師:請同學們拿出尺子和筆,在方格紙1上畫出從正面看到的形狀。

  師巡視,發現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師:同學們畫完了嗎?那觀察老師是怎么畫的。

  在黑板上的方格紙上用直尺和彩筆畫出從正面看到的形狀,

  師:先描繪出這個形狀的邊框,再在方格中畫平行的斜線,

  師:請同學們對畫的不規范的地方進行訂正,進行組內交流。

  師:同學們畫完了嗎?(點PPT)播放課件

  師:我畫的和同學們一樣嗎?

  (3)從上面觀察

  師:現在從上面看,怎么看呢?誰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

  生上臺演示。走到正面,眼睛從立體圖形的上方,視線垂直向下看。

  師:觀察的姿勢真標準!你看到什么形狀?

  預設:生:看到由2個正方形橫著拼成的一個長方形。

  師:描述得真清楚。還有誰能像他一樣說一說。

  生:我看到一個長方形,由2個正方形橫著拼成的。

  師:從上面看上去是由2個正方形橫著拼成的一個長方形。

  師:老師有一個疑問:我是用三個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為什么從上面看只看到2個正方形,還有一個正方形去哪了?

  預設:生:上面的那個正方形把下面的那個正方形擋住了。

  師:原來如此,上面的這個正方形把下面的正方形給擋住了,所以只看到2個正方形。

  師:請同學們把你從上面看到的形狀畫在方格紙上,組內交流。

  師:來看看老師畫的。播放課件

  (4)從左側面看

  師:從左側面看,怎么看?

  指名學生演示:走到左邊,平視立體圖形

  師:觀察的姿勢真標準!你看到什么形狀?

  預設:生:看到一個由2個正方形豎著拼成的一個長方形!

  師:描述得非常清楚。誰還能像他一樣說說你從左側面看到的形狀?

  生:看到2個正方形豎著拼成的一個長方形。

  師:看上去是2個正方形豎著拼成的長方形。請同學們把你從左側面看到的形狀畫在方格紙上。然后組內交流,師巡視。

  師:同學們畫完了嗎?

  師:對比從上面和左側面看到的形狀,它們的形狀一樣嗎?

  預設:生:不一樣。

  師:有什么不一樣?

  預設:生:一個是橫著拼的,一個是豎著拼成的。師手比劃。

  師總結:說明從不同的`方位去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一樣嗎?

  2.師:看來三個立體圖形難不倒大家,接下來我們把難度加大,用四個正方體搭成這樣一個立體圖形。課件展示

  師:請同學們搭出這樣一個立體圖形,獨立觀察,并把你從正面,上面和左側面看到的形狀畫在方格紙上。

  師巡視,師:同學們都完成了嗎?來看看老師觀察的結果。課件展示。

  三、鞏固練習,點撥升華

  1.師:其實4個正方體不僅可以搭成這樣一個立體圖形,還可以這么搭。

  課件展示。

  師:請同學們獨立想象,連一連。

  師:做完了嗎?誰來說說你怎么連的?

  師:同學們和他連的一樣嗎?

  2.師:同學們想象力非常強,那我們換一個方式:我搭你看

  課件展示:這些是已經搭好的立體圖形,想一想:哪些立體圖形從正面看到的是A?

  師:你怎么辨別的?

  哪些立體圖形從正面看到的是B?

  師:通過這個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總結:從正面去觀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所看到的正面形狀可能完全相同。

  3.師:同學們真厲害!那我們小組合作試試。課件展示

  指名小組上臺展示。

  預設:有小組搭出棱與棱重合的情況。師:在小學階段,我們只研究至少有一個面重合的情況,但是你能想到棱與棱重合的情況,非常棒!

  4.拓展

  師:終于找出了符合要求的三種立體圖形了。同學們辛苦了,現在不用同學們動手搭,想一想,如果我不限制正方體的個數,能搭出多少種?

  四、課堂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五、拓展活動

  小組合作:①小組任意搭出一個立體圖形,并且確定正面;②在方格紙上畫出從正面、上面、左側面看到的形狀。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2

  一、情境引入

  1、今天是我們的一位好朋友的生日,想知道他是誰嗎?

  2、(電腦出示:淘氣)讓我們一起來唱首生日歌吧!聽聽淘氣有什么話要對我們說吧。

  3、板書課題:生日。

  二、探究新知

  1、統計前的準備活動

  (1)今天是幾月幾日?(10月16日)原來淘氣是10月出生的,我們班有誰也是10月份出生的?

  (2)你是10月份出生的,那你知道你出生的月份屬于什么季節的呢?

  指名學生說:你是幾月出生的,屬于什么季節?

  (3)我們來看一看,你們出生的季節剛才你們說對了嗎?

  出示課件:四個季節的圖片(并說明哪幾個月是什么季節)

  (4)現在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屬于什么季節了嗎?給你的同桌說一說,說完后坐直?茨膫小組最先完成。

  (5)老師要看看誰是亮眼睛,看好了。我們請春季過生的同學舉手;請夏季過生的同學舉手;請秋季過生的同學舉手;請冬季過生的同學舉手。猜一猜哪個季節過生日的最多。

  (6)大家的說法各不相同,怎樣才能知道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有什么好辦法知道?

  學生匯報。鼓勵學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舉手數一數、舉不同顏色的卡片、分排站立、畫正字等)

  2、經歷統計活動

  (1)6人小組合作統計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多!接下來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做一次調查。那調查應注意什么?來看看小組合作的要求吧!

  (幻燈)

  (2)小組活動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中調查一下,并完成統計圖。

  (3)全班匯總

  師:剛才老師看了同學們在小組的表現,真積極!下面我們一起完成大的統計圖好嗎?請各小組長匯報你們組的統計結果,說說你們是用什么方法統計的.。

  (4)驗證數據

  師:這是剛才大家每個大組調查的結果,老師根據你們的統計繪制出這張班級統計圖。請小朋友們先來數一數在春季過生日的有幾人?夏季、秋季、冬季過生日的有幾人呢?

  師:那你們算一算,我們一共統計了多少名同學?再看一看,今天來這里上課的同學有多少人?說明在統計時有沒有多余的?有沒有遺漏的?看來,同學們在統計時非常認真。

  3、觀察統計圖,拓展思維

  (1)說一說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統計圖,現在你知道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了嗎?從圖中你們還發現了什么呢?

  (2)師:誰愿意和老師做朋友?誰能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過生日?小組討論,說出自己的理由。

  (3)師:老師也有生日,你們猜猜老師的生日可能在哪個季節呢?生猜。鐘老師12月份過生日,是什么季節呀?(冬季)對了,老師是冬季過生日的,根據統計圖我們可以猜測出最有可能的結果,但是這個結果不一定是準確的,就像猜老師的生日一樣。

  三、拓展應用

  1、這個統計圖是怎么得來的呀?說一說。

  2、在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統計呢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3

  教學內容:

  P1-2例1、例2。試一試、想想做做1-3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中,初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2、在操作中,體驗平均分的過程,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通過操作、分析、比較發展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培養探究意識,在討論交流中培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和操作活動中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形成平均分的表象,體驗平均分的過程。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將物品進行“平均分”

  教學準備:

  磁性黑板、12根小棒、12個桃子

  學具準備:

  12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看圖讓學生回答

  說說圖中表示的分別是()個()。

  2、學生擺小棒:3個2,3個4

  二、展開新課故事導入

  有一天,沙和尚、豬八戒、孫悟空三兄弟來到一座山腳下,口渴、肚子餓,豬八戒摸摸口袋里只有6個桃子了!皝,沙師弟你2個,大師兄1個,俺老豬肚子大就3個!薄班!憑什么你多吃,哪次妖怪不是俺老孫降的,我該多吃”,孫悟空氣憤地說。站在一旁的沙和尚說:“平時重活兒是我做的,重擔是我挑的,我該多吃! “我!”“我!!”“我!。 彼麄內值軤幊巢煌!F鋵嵥麄內齻為保護師傅都立下很大的功勞。聰明的小朋友,請你們幫他們分一分桃子,讓他們別爭吵下去了。

  用小棒分一分,交流分法。討論:為什么每人2個他們就不爭吵了呢?

  2、揭示“平均分”的概念。

  像剛才,把6個桃子分給3個人,每人2個,每人分得的個數怎么樣?(同樣多)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教師板書課題。

  練習:填空,把6個桃子______分給3個人,每人______個。

  3、教學例1、

  剛才我們把6個桃子平均分給3個人,如果要把這6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你會分嗎?

  獨立分一分,指名演示。

  小結:每份分得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板書)

  4、試一試

 。1)想一想:如何把8個桃子平均分,試著自己動手分一分。

  (2)四人小組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分的過程。

 。3)匯報分的'情況,演示。

  (4)提問:為什么我們說這樣分就是把8個桃子平均分了呢?

  (5)練習:想想做做第1題。分別說說圖意,說說是平均分嗎?什么情況下才能稱作“平均分”?

  5、教學例2、

 。1)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有幾只猴子,幾只桃子?

  教師邊敘述邊出示題目。

  提問:“每只小猴子分2個桃”,要我們怎么樣去分?幾個幾個的分?

 。2)學生回答教師演示。

  (3)6個桃子,每只小猴分2個桃,可以分給幾只小猴?想一想:老師剛才怎樣分的?學生自己一邊分,一邊說一說分的過程。

 。4)請說說剛才我們是幾個幾個分的?為什么?

  6、試一試

  (1)教師示范操作分小棒,拿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共分成6堆。

  說明,每2根放一堆,也就叫“每2根一份”。

  提問:這里的小棒可以看作幾個幾?說明12里面有幾個2?(板書)

 。2)照樣子分一分,說一說,填一填。12里面有幾個幾?

 。3)提問:剛剛在分小棒,分桃子時,我們都是幾個幾個分,這種分法是表示“平均分”嗎?為什么是“平均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第一幅圖上是什么?說明了什么?(5塊餅干作為一份,把它們圈在一起。)

  請學生照樣子把剩下的餅干每5塊一份,圈一圈,填一填,說一說。

  獨立完成第二幅圖。

 。2)我們在分這些物品時是怎樣分的?屬不屬于“平均分”?

  2、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看圖,了解題意,學生分小棒的方法來分一分,根據分的結果完成填空。

  3、快樂一刻:我們排隊做游戲:20個小朋友排成兩隊,怎么排最整齊?排成四隊呢?

  四、全課小結:怎樣分是平均分?在生活中你把東西平均分過嗎?舉個例子。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學會建立規范表格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欲,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掌握規范表格建立的方法和文字格式設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表格的設計和文字格式的設置。

  教法闡述:

  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為了讓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我采用了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消化本課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教師的主體作用。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輔之以演示法、比賽法,并借用了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化。

  學法指導: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在這節課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欲進行學習與操作,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與技能。把“自學—嘗試—創新”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環境:

  多媒體電子網絡教室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首先提問同學們:你們什么時候到校呀?為什么你們會按時下課,按時來上信息技術課呢?什么時候你們回家呀?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引出學校運轉是有規律的,同學們按時上下課,按時放學回家。引導同學們找出學校是怎樣有規律的運轉的。

  二、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任務一:創建表格

  老師出示學校的作息時間表(電子版和打印版),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看看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有幾行幾列。老師提問同學回答,一致通過后,由同學們自己來制作12行3列的表格,老師巡視指導。

  任務二:在表格中輸入文字

  請同學們參照老師給出的學校作息時間表填寫表格。

  任務三:設置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提問:同學們注意到沒有,老師制作表格中的文字和同學們表格中的文字位置好像不太一樣哦?同學們覺得哪一種更漂亮一些呢?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如何使用“單元格”對齊命令。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提示,讓同學們通過觀察找出不明顯的差異,以此來鍛煉同學們的觀察力并且提高同學們的審美能力。

  三、綜合運用,知識拓展

  同學們既然會制作作息時間表了。那么同學們能不能制作出你們班的課程表呢?希望同學們課下的時候證明給我看,下節課的`時候展示給老師看好不好?

  四、作品展示,知識鞏固

  找出好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看。同一班的同學做出好的作品,對全班同學都是一種激勵,老師就是要以此來激發所有同學的學習熱情,認真的制作表格,向好的同學看起。

  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制作規范表格的方法,但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你們制作的表格相比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展示給同學們的還不太一樣,是哪不一樣呢?這個問題留作課下討論,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自己動手解決一下,看能不能達到老師的水平。

  五、設計理念

  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并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2、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許多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3、分層教學的實施。怎樣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性,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都獲得個體的發展。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5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的發展、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角色的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了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我以《數一數》一課為例,談談我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案例】課題:數一數

  教學目標:

  1、復習相同加數的加法,為學習乘法打基礎。

  2、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

  3、了解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溝通相同加數和乘法的內在聯系。教學準備:多媒體展臺、投影儀。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訓練

  7+5+2+1= 5+6+3= 3+2+6+4=

  二、創設情境,啟發談話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動物園去看一看好嗎?你們看,可愛的小熊貓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歡迎我們呢,你們喜歡嗎?你們看它們多遵守紀律!

  三、探究新知

  1、活動

  (一):“數一數”

 。1)投影出示“主題圖

 。ㄒ唬,問:小朋友,你們看到這幅熊貓圖想提一個怎樣的數學問題呢?(生:這里一共有幾只小熊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讓學生自由的數數后反饋交流)

  生1:我是橫著五只五只地數,一共是15只。

 。ò鍟簷M著數:5+5+5=15)

  生2:我是豎著3只3只地數,一共是15只。

 。ò鍟贺Q著數:3+3+3+3+3=15)

  師:真棒,還有別的數的方法嗎?(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數)(2)小結:好,真能干,我們會按順序數數了。在我們平時的數數中,為了不讓遺漏或重復,一般可以豎著數或者橫著數比較方便。

  2、活動

  (二):“比一比”

  (1)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兩道題和口算題有什么異同,四人小組討論。

  (板書:加數相同)

 。2)齊讀:5+5+5=15 3+3+3+3+3=15(學生感到有些難讀,相同加數的個數太多)

  出示相同加數連加還可以這樣讀:3個5連加等于15(板書)5個3連加等于15(板書)

  3、活動

 。ㄈ簲狄粩

 。1)投影出示“主題圖

  (二)問:這里一共有幾個點子?學生自由地數數,讓學生說你是怎么數的?

  板書:6+6+6+6=24 4+4+4+4+4+4=24(2)讓學生讀出這個加法算式,并說出表示的意義。(4個6等于24;6個4等于24)

 。3)一起來數有幾個方格,說一說你可以怎么數,分別列出算式。讓學生說出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10+10+10=30 3+3+3+3+3+3+3+3+3+3=30

  4、活動

 。ㄋ模簲狄粩

 。1)讓學生觀察蘋果圖,根據圖意提出問題:一共有幾個蘋果?(四人小組討論,列出加法算式),

  3+3+3+3+3=□

 。2)讓學生討論出:6盤呢?10盤?15盤呢?(出示投影片)

 。3)說一說并讀一讀,讓學生討論一下你讀寫了這些算式有什么感覺嗎?

  四、鞏固應用

  1、讓學生再舉出這樣的算式,如:上面的蘋果50盤呢?能列出怎樣的算式呢?你有什么感覺?(學生自由說)

  2、說一說并讀一讀,讓學生討論一下,這么長的算式寫起來很不方便是不是啊,那怎么辦呢?

  五、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有什么收獲,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教學反思】:

  一、注重了學生興趣的培養。

  1、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卡片、多媒體的運用以優化課堂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了學生學習結果的反饋,并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正確處理三維目標的關系

  為轉變過去只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新課程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體現了數學教學不僅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的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價值,加強對數學的理解,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

  三、把握特點,活用教材

  與傳統小學數學教材相比,新課程對小學數學教材做了重大變革,其突出了:注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良好的課程環境;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所學的數學知識都必須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所以每一小節數學知識的出現,教材都提供了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數學知識。為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通過數學活動獲得數學知識。倡導自主的、多樣化的學習。

  四、關注知識儲備差異,合理構建合作小組。

  在本節課中,小組之內以及小組之間不平衡。由于小組之間的不平衡,造成了小組之間沒有可比性,小組之間的交流產生障礙,成了某幾個小組的表演,一部分小組則成了陪襯,學生之間的差異沒有能夠很好的解決,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沒有能夠得到發展。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的搭配應該在尊重學生自愿原則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心理素質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學習小組,通常以4~6個人為宜。同時小組合作應該是長期合作,而不是臨時合作經過長期的合作學習之后,使之感覺到我們是一個學習小組,我是這個小組的一員,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歸屬感、認同感,從而使合作學習小組的建立變得合理,平衡。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建立1秒及幾秒的時間觀念、

  3、通過多媒體演示及學生的動手操作等學習活動,激發學習學習興趣,明確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教具

  鐘面、多媒體計算機軟硬件一套、

  學具

  口算練習紙每人一張、自備水彩筆、剪刀、白紙、蠟光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音頻“滴答”)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

  2、(演示動畫“時鐘”)再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看到什么?

  3、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有關秒的知識、(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新課

  (一)鐘面上的'秒

  1、你知道秒針是怎樣計時的嗎?請你仔細觀察,把看到的告訴大家、(秒針走5小格)

  揭示: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秒、

  2、(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

 。◤臄底6走到數字8)這一次表示經過了幾秒?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的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上來指一指、

  3、(播放動畫“60秒”)這次表示經過多長時間呢?

  (1分=60秒)

  從鐘面上看一看是不是這樣呢?你是怎么看出來1分=60秒的?

  4、1分就是60秒,那我們平常說的"半分鐘"呢?(30秒)

 。ǘw會1秒

  1、1秒到底有多長呢?

  讓我們再來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

  鐘表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2、請小朋友來做一個拍手練習,每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先自已試一試、

  3、誰來試一試?誰還能不看鐘,來拍一拍,其他小朋友可以提醒他、

  4、每秒數一數,看看數到10的時候,是不是正好10秒?又相差了多少?

  同桌的兩個小朋友,互相比一比、

  5、剛才哪些小朋友數得比較準,你愿意上來表演一下嗎?

  6、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就是1秒,拍下手是1秒,數一個數也是1秒、你能做一動作來表示1秒嗎?(小組討論)

  7、1秒鐘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1秒鐘卻能做很多事情呢、現代化工廠的流水線上一秒鐘可以生產出成千上萬個零件、有的電腦一秒鐘可以完成3萬億次運算等等、

  所以,你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呀,幾個1秒鐘連起來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啦、

 。ㄈw會幾秒

  1、現在就給你30秒鐘,請你測一測你的脈搏跳了多少下、

  2、我們平時每天都要來做口算,口算的要求是又對又快,現在我們就來進行一次"半分鐘口算比賽"、比一比誰作對的題最多,我們將評出今天的"口算之星"、

  3、其實呀,做每一件事都要花一定的時間,就連我們在不經意間作一次深呼吸,也要花好幾秒鐘呢,你知道怎樣是一次深呼吸嗎?

  做一次深呼吸,看看用了幾分鐘、

  4、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秒來計算時間嗎?

  請小朋友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你最拿手的事,看看你用了多少秒鐘,比比誰做得又快又好、

  5、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úシ乓曨l“王麗萍”)悉尼奧運會上,中國選手王麗萍榮獲女子20公里競走的冠軍,你知道她奪冠的成績嗎?(1小時29分05秒)

  三、總結

  到現在為止,你已經認識了哪些時間單位?

  四、練習

  1、在()里填上小時、分或秒

 。1)我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

 。2)夏天我們午睡的時間是40()

  (3)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在一些國際比賽中,競爭就更加激烈了、(播放視頻“男子100米跑”)這是悉尼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的精彩畫面、冠亞軍之間相差的時間1秒鐘都不到,只有0、12秒、

  3、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文具整理好,放在文具袋中,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7

  教學內容:

  估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教學重點:初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

  1、口算下面各題:40×1060×20xx×40300×70200×8012×400 240×2130×330×311×502、求下面各數的近似數:321868729535842選擇幾個數說一說是怎樣求近似數的'。

  3、估算:198×4305×6485×3182×5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的?

  二、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1)出示例2圖:請學生仔細觀察。你從圖中了解到什么?

  (2)把在圖中獲取的信息匯總,說成完整的一道題:大會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個座位。有350名同學來聽課,能坐得下嗎?

  2、探討估算方法。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算式:18×2222×18

 。2)小組討論:怎樣估算得數?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xx≈20xx×20 = 400

  方法二:18≈20xx×20 = 440

  方法三:22≈20xx×20 = 360

 。4)比較、評價。

  3、嘗試解決問題。

 。1)請學生運用估算方法解決問題。有一本書,它其中的一頁有23行,每行約有22個字。一頁大約有多少個字?(2)組織交流。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生在交流中品嘗學習的樂趣。

  三、練習

  1、完成練習十四的第7題:

 。1)先由學生獨立計算;

 。2)集體訂正,講講估算的方法。

  2、練習十四第8題:

 。1)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目要求。

 。2)“已經種了的93棵樹苗是幾行?”這塊地有幾個93呢?

 。3)請獨立列出算式并進行估算。

  四、總結請學生談收獲。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8

  教學內容:

  P36我長高了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鞏固統計的知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能準確測量,收集數據。

  教學準備:

  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復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2、學習了怎樣用刻度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復習刻度尺使用方法)

  3、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用我們手中的'尺子來測量我們身邊的物體。你想測量什么東西的長度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小組活動要求。

  1、小組合作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四樣東西進行測量。

  2、組長做好記錄工作。

 。ń處熝惨曋笇В

  三、小組開始活動。

  四、匯報、記錄數據。

  1、把測量的數據匯報記錄在黑板上。

  2、完成學生身高統計表。

  3、討論、交流:看統計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內容?

  五、課堂總結。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9

  教學內容:

  教材87頁例3、4和課堂活動

  教學內容:

  1、知道1小時有多長

  2、知道1秒有多長

  3、簡單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分針走小格呢

  2、1小時是 多少分?

  3、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課

  1、教學例3

  1小時是60分,那有多長?

  我門一節課有多少分鐘》課間休息多久?有多少分鐘了?那在休息10分鐘就是60分,也就是1時

  1小時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嗎?

  學生舉例

  學生看書

  2、教學例4

  你的脈搏1分鐘跳多少次?那條一次是多少時間?

  有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嗎?

  那1秒有多長?

  學生回答

  觀察鐘面,認識秒針,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那秒針走一圈是多少秒?

  觀察秒針走一圈后分針走了多少

  得出1分=60秒

  三、課堂活動

  1、10秒你能 派多少個球?

  學生活動

  2、完成4題

  課后記: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0

  一、觀教材編排體系

  (老師們,我想首先對人教版教材關于統計這塊知識的編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和展望。)

  各冊的目標定位:

  一年級目標:

  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會用畫正字或自己喜歡的方法收集數據,會看簡單的統計圖,并學會以一格表示一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并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

  二年級上冊目標:

  繼續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同時還要求學生學會以一格表示兩個單位的統計圖,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

  二年級下冊目標:

  1、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統計圖(一格代表五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三年級下冊目標:

  1、向學生介紹兩種新的條形統計圖,使學生學會看這兩種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3、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二、本冊教學內容編排思考

  我認為本冊的教學內容有三大看點:

  看點一:比較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略:例1(教學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1)是在前面學習單式統計表的基礎上,設計了測量體重的情境,通過統計全班同學一年級和二年級時的體重,先分別用單式統計表表示,再引出復式統計表。

 。2)由于學生已經學過單式統計表,復式統計表的填寫可讓學生自主探索后合作交流,最后全班進行討論達成共識,明確單式統計表和復式統計表的聯系和區別。

 。3)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可讓學生獨立思考,尤其是第3問,要讓學生多發表想法,對體重過輕或過重的同學提出合理的建議,體會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祥細說明:例1中出現了復式統計表,它是在單式統計表的基礎上,設計了學生熟悉的檢查身體的情境(如上頁圖)。首先統計學生剛入學時的體重情況和現在的體重情況,并把數據填入單式統計表中,然后提出:如何在一個統計表里表示呢?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復式統計表,并根據統計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在設計的三個問題中有一個發散性的問題:你還能發現什么?學生可在觀察的基礎上獨立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由于學生在前面已經掌握了用正字記錄法,本冊教材中沒有再出現提示,在學生收集兩年的體重數據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點撥。由于學生已經具有填寫單式統計表的基礎,在把兩年的體重數據填入一張復式統計表中時,教師應該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留有一定的空間,首先讓學生獨立嘗試填寫,然后小組合作交流,最后全班集體討論形成共識,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個別指導,明確單式統計表與復式統計表的聯系與區別。根據統計表回答的三個問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嘗試完成,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從統計表中發現更多的問題。如,組織學生對體重過輕或過重的學生提些合理化建議等,從而明確統計的作用與意義。

  2、做一做安排的是對學生參加各種課外小組活動人數的統計,可以組織學生互相交流,獨立完成數據的收集、整理并把數據填入復式統計表中。在復式統計表中給出了一個班級參加四種課外小組活動的人數,其余的內容教師可組織學生對本班或其他班級的情況進行調查統計,然后對統計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并討論回答統計表后面的四個問題。教材所呈現的內容貼近學生的校園生活,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意識。

  看點二:認識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5個單位的)

  略:例2(認識1格表示5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

 。1)通過統計某路口20分鐘過往車輛的數量,使學生經歷收集隨機出現的數據的過程,并學習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方法表示數量,并根據統計圖表回答簡單的問題。

  (2)沒有條件進行現場統計的學校,可通過放錄像或做游戲的形式進行統計,統計時注意用畫正字記錄,便于用1格表示5個單位。學生可在教師引導下獨立完成統計圖,如果在統計過程中出現不是整5的數據,可在條形圖上方把數據標明,條形圖位置要基本準確。

 。3)回答問題,先獨立思考,再進行全班交流,第4小題要讓學生多發表想法。

  教參詳細說明:例2是在學習了簡單的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通過統計某路口過往車輛數量,使學生體驗隨機出現的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與方法,同時使學生體驗動態的統計過程(如上頁圖)。從數據來看,當在一條比較寬闊的馬路上統計20分鐘后,所得到的數據比較大,教材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用每個表示2輛汽車,最多要畫幾個呢?太麻煩了,怎么辦呢?這是例2的一個重點內容。

  教材中雖然給出了過往車輛的數據,但教師可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做具體處理,有條件的可組織學生現場收集,也可以用播放錄像的形式讓學生記錄、采集數據。在記錄數據時,教師要明確要求用正字記錄法,對得到的數據,教師可有意識地加以整理,便于用一個表示5輛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師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個單位的統計圖的制作。

  例2后面的做一做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提供的素材把統計引向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如有條件可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從而加深理解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看點三:注意滲透根據統計結果進行預測的思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到這么一個細節,在例二中一共有四個問題,其中最后一個問題是:

  20分鐘后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這在以前是不曾出現的。這可以說明什么問題呢?我認為這是一種知識上的遞進,它通過一步步的培養學生對統計的結果提出問題,并對統計的結果進行簡單的預測,逐步讓學生明確統計的結果帶來的對決策的意義和作用。統計不僅可以呈現事物的狀況,而且通過對統計結果的分析,還可以發現事物內部的規律,預測事物發展的情況,指導以后的工作。不論國界和所從事的工作,一些基本的統計觀念卻是人們普遍應當具備的。

  英國的PeterHolmes在1980年提出統計觀念表現在5個方面:(1)數據的收集;(2)數據的記錄與表示;(3)數據的提煉;(4)數據與概率的關系;(5)對數據進行解釋并作出推斷。

  統計觀念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1)數據的收集、記錄和整理能力;(2)對數據的分析、處理并由此作出解釋、推斷與決策的能力;(3)對數據和統計信息有良好的判斷能力。

  我想本冊比較關注的就是對數據的分析、處理并由此作出解釋、推斷與決策的能力的培養。教材中對此的安排如例2及后面的做一做、練習二十二的第2、3、4題,讓學生根統計結果預測20分鐘后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什么車?根據五年級比二年級近視的人多,根據一周每天電視機銷售情況和學生需要增添什么圖書等提出合理化建議。在教學的時候可讓學生大膽猜測,并說明猜測的理由,使學生明確根據統計圖表可以進行簡單的預測,以便作出較為合理的判斷。

  三、課時劃分建議

 。1)可分三課時

  課時一:106頁的例一和108頁的做一做

  課時二:109頁的例二和111頁的做一做

  課時三:112、113頁的練習二十二

 。2)各課時目標

  課時一:1、體驗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掌握數據的收集整理方法。

  2、探索填寫比較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3、讓學生感知統計的作用和意義。

  課時二:1、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據統計表提供的數據初步掌握繪制統計圖的方法(1格表示5個單位)。

  2、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并作出合理的預測。

  3、進一步體會統計圖的決策作用。

  課時三:1、通過練習進一步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過程。

  2、進一步掌握簡單復式統計表填寫和一1格表示5個單位的統計圖的繪制。

  3、感知數學知識在生活中起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建議

  1.注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2.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靈活選取素材進行教學。

  3.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

  4.注意讓學生體會統計對決策的意義和作用。(有待認真深入思考后寫)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1

  教學內容: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90頁例1、第91頁例2及練習二十三相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鐘面,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

  2、利用鐘表學具讓學生通過直觀操作與演示,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的過程,感受時和分之間的關系。

  3、使學生認識到時間與生活的聯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形成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能認、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

  教學難點:

  正確讀寫鐘面上接近整時的時間,看清時針指向幾或者接近幾,掌握時間的認讀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在一年級的時候,大家認識了整時,請你觀察鐘表,認一認。

  生:9:00和5:00。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板書課題《認識時間》

  二、直觀演示、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大格、每一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個小格。

  時針走1大格經過的時間是1時。時針從1走到2是1小時。從4走到幾是1小時?你還能說出時針從幾走到幾是1小時?

  小結: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以過的時間是1時。

  2、認識分。

  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

  多媒體演示分針從12走到1的過程。問分針從12走到1經過了幾分,你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5分5分地數)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

  3、認識時、分的`關系。

  時針從12轉到1,分針從12轉到了幾?(又轉到了12,即1圈)時針從12轉到12和1的中間,分針從12轉到了6,請同學們討論一下時針經過的時間是幾時,分針經過的時間是幾分?板書:1時=60分。

  4、認識鐘面上的時刻。

  學生看時針從4開始數,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個小格?讓學生掌握幾時幾分的認讀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同桌兩人合作利用學具鐘表撥一撥

 。2)用投影儀教學練習二十三第2題。

  四、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表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字。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并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整時的認讀方法。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會看鐘表上的時間。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鐘面、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猜一猜。

  課件出示:先發出鐘表走的聲音,然后出現分針、時針,接著依次出現1~12的數字,最后形成鐘面。

  師:這是什么聲音?

  板書:鐘表。

  2、說一說。

  (1)鐘表有什么作用?

  (2)你了解鐘表的哪些知識?

  設計目的:利用課件初步熟知鐘面的組成部分,為后面制作鐘面做好鋪墊,通過學生自由發言,加強鐘面與生活的聯系,同時方便教師了解學生掌握鐘表知識的程度,并以此作為調整課堂教學思路的主要依據。

  二、自主探索

  1、制作鐘面。

  師:想認識鐘表得先了解鐘面,你們想做一個嗎?

  (1)(指著大屏幕)請同學們先觀察鐘面上有什么,再在小組中討論做鐘面需要哪些材料。

  (2)各小組同學打開時鐘爺爺的禮物(一個畫有格子,但沒有寫數字的鐘面,一枝彩筆,一個按鈕,沒有給學生時針和分針。)

  (3)小組合作制作鐘面。

  學生產生質疑:時鐘爺爺給的材料不能制作鐘面。

  師:還差什么呢?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請每個小組派代表到老師這里來取時針、分針。

  (學生活動)

  2、介紹鐘面。

  師:誰愿意把你們組做的`鐘面介紹給大家。

  (學生自由發言)

  小結;

  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格組成一個漂亮的鐘面。

  (課件中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格分別閃爍)

  設計目的: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動手、觀察、合作的能力,我把觀察已有的鐘面模型改為小組合作制作鐘面。在制作時我又有意不給學生時針、分針,設置障礙,讓學生體會時針、分針在鐘面中的重要性,也潛伏這節課的重難點,認識整點時刻和時針、分針有密切關系。

  3、認識整點時刻。

  (1)學生嘗試撥鐘。

  師:現在請你們在小鐘面上撥出自己最喜歡的時刻。

  選3個撥整點時刻的學生上講臺。

  a、請他們把撥好的鐘面放在實物投影上。

  b、再請這些學生分別給同學們說一說撥的是幾時,是怎樣撥的。

  師:剛才這些同學說得真好,他們說×點、×點、×點是生活用語,在數學中我們說×時、×時、×時。

  板書:×時、×時、×時。

  師:這些時刻都屬于整點時刻。

  (2)觀察比較。

  討論:小組同學一起觀察、討論這三個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指著什么數。

  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得出認識整點時刻的方法。

  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教師把3個鐘面上的分針添上紅色,再次提醒學生注意整點時刻的分針指著12。)

  (3)練習。

  a、教師撥時刻,學生指認(4時、9時)。

  師:9時,你一般在干什么?

  b、學生撥時刻。

  請學生撥出上午上課的時刻和下午上學的時刻。

  師:你們遲到了嗎?

  師:看來大家都很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

  c、同桌同學互撥互說。

  設計目的: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放手讓學生自由地在鐘面上撥出喜歡的時刻,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然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認識整點時刻的方法,來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

  4、認識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

  (1)出示:7:00。

  師:你見過這種時間嗎?認識嗎?你在哪里見過?

  師:這是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種電子表示法是怎樣表示7時的。

  小結:在兩點右邊寫兩個0,左邊寫幾就是幾時。

  (2)練習。

  你能把黑板上的×時、×時、×時用電子表示法表示嗎?

  (集體訂正,做對的同學請畫面小紅旗表揚自己)

  三、綜合運用

  1、找朋友。

  課件出示:游樂場的草坪上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在玩找朋友的游戲(配上找朋友的兒歌)。

  動物們分別戴上上面的鐘表頭飾。

  師:請同學們幫小動物找找好嗎?頭飾上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

  2、看表演。

  課件出示:小猴去看海獅頂球節目,來到表演館門口被大象伯伯擋住,大象伯伯說:“小猴,要過1個小時才開始。”小猴看看手表。

  師:你會認小猴的手表嗎?這時的時刻是多少?你知道海獅頂球節目開始的時間嗎?

  師:小猴和你們一樣聰明,10時他準時來到表演館。那我們就和小猴一起觀看海獅頂球吧。

  (課件展示海獅頂球)

  3、出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情景圖”。

  a、小組合作。

  每組發一張小明一天的生活情景圖(教科書第92頁)。

  要求:小組合作分別給每幅圖配上相適宜的時間,為小明合理地設計一天。

  b、集體評價。

  哪個組安排得最合理。

  師:希望大家能合理安排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設計目的:學生經過自主探索這一環節后,已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一些具有坡度的題目,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并配上有趣的動感畫面,增強學生的解題興趣。特別是為小明設計一天的時間安排,讓學生感受生活離不開數學,同時幫助學生養成合理安排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設計目的:讓學生體驗收獲的喜悅,這是學生健康情感發展的基礎,師生在交流中共同享受學習的樂趣。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準確數與近似數的比較,理解近似數的含義。

  2.初步知道準確數與近似數的區別,會正確辨別準確數與近似數,并會恰當選用近似數。

  3.通過學生的數據收集與交流,能對近似數和準確數互相轉化。

  4.體會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近似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

  合理地取近似數。

  教具準備:

  課件、鉛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師: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把鉛筆,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手中的鉛筆有幾支?讓學生充分地、大膽地猜。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地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書。

  現在老師想請你們猜一猜手中的鉛筆是幾十支?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后出示準確的數據。(18支)現在讓你們猜手中的鉛筆是幾十支,你會怎樣說?(學生回答:大約20支)像這樣大概的數就是近似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近似數。

  二、交流共享

  1.匯報課前調查各個年級的學生數。

  師:老師要求你們課前調查各個年級的學生數,你們做到了嗎?來看大屏幕:二年級(1)班有學生50人,那么二年級三個班大約有多少人呢?請你們猜一猜。

  學生猜,老師板書后出示準確數,留下接近的數。

  師:如果讓你們用兩句話來說這兩個數字,你會怎樣說呢?師引導說:二年級有學生154人,大約150人。師:二年級有154人,那么全校有6個年級大約有多少人呢?學生猜,老師板書,出示正確的數后留下最接近的`數字。

  提問:現在我們來觀察一下,前面一排的數字和后面一排的數字有什么特點?(前面一排是準確的數,后面一排是大概的數)。像這樣大概的數我們就把它叫做近似數,板書。

  2.教學例9創設情境:小明是龍崗小學的學生,小華是東山小學的學生,一天他們倆相遇了,都說自己學校的人最多,看大屏幕。顯示:小明:“我是龍崗小學的,我們學校大約有700人”。小華:“我是東山小學的,我們學校大約也有700人”。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兩個學校到底哪個學校的人數多嗎?在小組里面說一說。學生在充分討論后老師指名回答,只要有道理都要給予肯定。

  師:現在我來告訴你們答案吧!教師出示龍崗小學695人,東山小學703人,并引導得出:695人比700人少一些,接近700人,所以說大約有700人;703人比700人多一些,也接近700,所以也可以說大約有700人。我們可以這樣用數學的方法表示:板書:695≈700703≈700師邊板書邊引導學生說:695約等于700,703約等于700.師問:“≈”這個符號怎么讀的?(約等于。)這個符號就叫約等號。

  3.教學“試一試”。出示:實驗小學有學生20xx人,大約是幾千人?讓學生充分地猜以后,優化得出20xx大約是2千人,所以寫成:20xx≈20xx

  三、反饋檢測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數軸上面的數有什么規律,再讓學生獨立完成。

  完成后師問:我們一共填了哪些數,這些數中哪些接近500,哪些接近600?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引導學生讀題后強調題目要求:大約是幾百或幾千元,獨立完成后集體評價。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獨立完成后集體評價。總結:我們在說近似數的時候通常都是約等于幾百或幾千。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師引導依次討論三個子問題。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怎樣擺接近20xx的數?先擺一擺,再讀一讀。你知道怎么擺接近9000、5000、1000的四位數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價。

  四、反思總結提問: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歸納: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近似數,近似數是一個大概的數。

  五、課堂作業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4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p90、91例1、例2及練習二十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4、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謎引入!拔矣幸粋好朋友,嘀噠嘀噠的不停的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么?鐘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間)你能說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時間嗎?(教師板書)

  看來同學們都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時或用幾時半表示時間,還有些同學能用8:10的形式來表示時間。

  同學們,你們又知道現在是幾時嗎?(出示現在的時間鐘面),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時間。(板書課題)

  2、認識鐘面。觀察鐘面,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知道鐘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說一說。

  二、新知。

  學習指導:

  1、認識時間:分

 。1)引導學生觀察分針。(演示分針走1小格)

  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2)一邊演示,一邊提問:

  A、分針指著1是幾分?為什么?(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針指著4是幾分?為什么?

  C、分針指著7是幾分?為什么?

  D、分針指著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幾分呢?為什么?這里剛好是經過了幾個時呢?

  2、認識時。

  鐘面演示:移動時針,讓學生說出走到幾時了,要注意引導。得出結論:時針從一個數字走到下一個數字經過的時間是1時。認識:1時=60分。

  3、認識時間。

 。1)教學例1第一個鐘面。(兩種表示方法在上學期已學過,寫9時25分時,9:25)

  (2)看鐘面寫時間。(在此讓學生注意在寫9時25分時,要在兩點后面加一個“0”寫作:“3:05”)。

  三、動的手實踐、鞏固新知。

  1、教師拔鐘,學生說時間。

  2、兩個同學為一小組,一個同學拔鐘,另一個同學說時間。

  3、教師說時間,學生拔鐘。

  四、教學效果測評

  1、寫出鐘面上的時間

  2、連一連

  3、完成練習二十三1、2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p92例3及練習二十三4—6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體會和判斷兩個時刻之間經過了哪些時刻。

  2、鞏固所學的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

  3、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重點:

  判斷兩個時刻之間經過了哪些時刻。

  教學難點:

  判斷時間的合理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鐘面上一共有()個大格,每個大格分成()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個小格。

  2、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小時。時針走1小時,分針正好走(),是()小時。()分=()時。

  3、填一填

  一節課是()分,課間休息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小時。

  4、根據“小公雞和小豬的故事”寫時間

  學生認真的看鐘面上的時間,寫一寫;

  二、引出新知

  1、談話揭示課題:讓我們運用這些時間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時間問題。

  2、學習指導:

  出示例3,主題圖:

 。1)7:15——明明和小伙伴在鍛煉身體;

  明明說:我做完作業才去踢球。小伙伴說:10:30,我們還要一起去看木偶劇。

  9:00————明明說:做完作業啦!

  提問:明明可能在下面的哪個時間去踢球?(7:459:1510:50)

  (2)小組討論后,集體分析。

  (3)驗證答案。

 。4)小結:解決這類問題要先看知道了什么,再思考怎樣解答,最后驗證解答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三4、5、6,逐題分析,集體訂正。

  四、課堂檢測:

  小紅周六的作息表:

  1:40—2:10看書2:10—2:50做數學作業2:50—3:30做語文作業

  3:30—5:00鍛煉5:00—6:10看電視

 。1)2:30的時候小紅在做什么?

 。2)4:00的時候小紅在做什么?

 。3)5:20的時候小紅在做什么?

 。4)小紅做什么的時間最長?做什么的時間最短?

  五、總結與拓展

  1、說說這節課的收獲。

  2、請你回家統計你和爸爸、媽媽一天的.時間安排。

  第3課時練習課

  教學內容:

  課本練習二十三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認識時間的方法,正確地讀寫鐘面時間,進一步明確“1時=60分”;

  2、進一步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時間。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正確迅速的讀時間;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正確地在鐘面上撥時間,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時間。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通過兩天的學習,你們學會了什么?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給大家設了5個關卡,有信心過關嗎?

  二、闖關游戲

  1、第一關:認一認鐘面上的時間,說一說,寫一寫。

  2、第二關:畫出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

  3、第三關:根據時針判斷時刻。

  4、第四關:簡單的時間計算,寫出相應的時間。

  5、第五關:把時間與相應的活動連起來。練習生活說說自己的作息時間。

  三、課堂小結

  關于時間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四、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三7、8、9、10、11,逐題完成,集體訂正。爸爸、媽媽一天的時間安排!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5

  1.時刻的認識應與學生熟悉的作息時間緊密聯系

  另外:要了解學生對鐘表、時間已經知道了什么,從學生已有的時間經驗出發進行教學。教學時,可以借助掛圖讓學生說一說從畫面中看到了什么,再引導學生觀察鐘面,說一說關于鐘面知道些什么。然后,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借助在鐘面上數一數、撥一撥的操作,探索“填一填”中的幾個問題,并把探索的成果填到書上。最后,進行匯報交流。

  2.在體驗活動中,認識分、秒的關系

  通過“1分能干什么”的實踐活動,體驗1分的長短。 知道1分=60秒,能進行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培養時間觀念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材首先通過具體活動,如“數心跳”、寫字、拍皮球等,來感受1分的長短;再通過實踐活動獲得估計時間長短的經驗,培養時間觀念;最后,聽一聽秒針走動的嘀嗒聲,感受1秒的時間長短,引出比1分還短的時間單位“秒”,觀察鐘面了解1分=60秒。通過這些實踐活動中,不僅能體驗時間的長短,而且能體驗一分能讀能寫許多字,能做不少事情,體會時間的價值,甚至重大的體育比賽是在最后一分決定勝負的,把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從而懂得去珍惜時間。進行“數心跳”的活動時,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學會數脈搏的方法。

  ●教學建議:

 、僮屆總學生都有體驗的機會

 、谝砸龑W生自己發現分與秒的關系

  3.課堂中可以多安排一些體驗時間的活動。另外,“作息時間表”的制作可以根據本班的具體情況填寫,也可以讓學生填每天自己喜歡的活動的起止時間。通過制作作息時間表的活動,培養時間觀念與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結合生活情境,體會時刻與經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會根據鐘面說出經過的時間。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學生要學會計算經過的時間(難度控制在分針指的時間5分的倍數)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鐘面,認識時、分,知道1時=60分。

  2、會正確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認識鐘表上的整時、半時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鐘面上的時、分。分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單位,也是進一步學習年、月、日的基礎。時間單位不像長度、質量單位那樣容易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把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進行教學。

  “我們贏了”是結合“北京申奧成功”這一情境,讓我們記住這一歷史時刻——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時08分。用記載著這一歷史時刻的鐘面,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鐘面的認識,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同時,抓住機會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時已經學過了鐘面的簡單知識并會認識整時和整時半。但有關時間的認知顯得有些混亂,對時針和分針表示的意義分辨不清,多數孩子還不能讀出準確的時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北京申奧成功的畫面。

  師: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班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全國人民都歡欣鼓舞非常激動。

  你知道是幾時幾分申奧成功的嗎?

  學生也許猜不出,課件在畫面旁出示鐘面圖,讓學生嘗試認識此時的時刻。(多數學生認不出。)

  [設計意圖:通過令人振奮的畫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二、復習鞏固,探索新知

  為了能夠在2008奧運會上取得優異的成績,運動健兒們正在刻苦地訓練,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為祖國爭光!

  師: 現在老師帶領大家到訓練基地去看一看.

  師:瞧!這是為記錄運動健兒訓練用的一面鐘。

  1、 說一說你對鐘面了解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后,完成第64頁的填一填。

  [設計意圖:一年級時已經學過了鐘面的簡單的知識,這部分讓學生暢所欲言回答,喚起學生的經驗。] 2、認識整時和整時半

  出示鐘面圖(7時、9時半)

  師:誰會讀這個時刻?

  你能總結出讀整時和整時半的方法嗎?

  [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學生在一年時已經掌握,為下面內容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3、認識幾時幾分

  出示鐘面圖(7時45分、9時零5分、10時55分、3時42分)

  師:現在的時刻你會讀嗎?你能總結出來讀幾時幾分的方法嗎?請在小組內討論一下。

  師:剛才小朋友們討論的真熱烈,現在請各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一下怎么讀以及總結出來的方法。

  組1代表:時針過了幾大格就是幾時,再一格一格的數分針經過了多少小格,過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然后合起來就是幾時幾分。

  組2代表:時針過了數幾就是幾時,再看分針指向幾,拿這個數乘5,得數就是幾分,合起來就是幾時幾分。

  組3代表:如果分針不是正好指向數字,看過了數幾,拿這個數乘5,得數再加上旁邊的小格,總得數是幾就是幾分。

  組4代表:分針指向11時,用60—5=55分,這樣算分比較簡單。

  教師小結:先看鐘面上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合起來就是幾時幾分。

  [設計意圖:這部分知識是本節的難點,利用學具通過小組內充分的交流、合作中,培養了學生觀察、合作、探討、交流的能力。]

  鞏固練習

  做游戲,讀時刻

  (1)“我撥你讀”

  師:老師現在要教大家玩一下游戲,大家想不想玩呀?(學生熱烈響應)

  師:老師現在要請一名小朋友和老師先做一個示范,哪位小朋友愿意上來和老師配合一下?(教師撥出一個時刻,讓學生讀出來幾時幾分)

  師:現在小朋友們是不是全部都明白怎么做這個游戲了?明白以后請同桌之間合作完成這個游戲。

  (2)“我讀你撥”

  師:剛才的游戲大家完成的非常好,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再教小朋友們另外一個游戲,請一名學生和教師做示范完成游戲“我讀你撥”,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完成。

  [設計意圖: 在這個互動游戲活動中,不但深化了所學知識,也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課堂總結

  這節課小朋友都學到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了北京成功申辦2008奧運的確切時間。

  生2、我知道了時針和分針的關系,就是1時=60分。

  生3、我以前只會讀整時刻和整時半,今天又學會了怎么讀幾時幾分。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小學二年級的教案01-12

小學二年級數學《數學廣角推理》教案02-12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1-06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二年級09-29

小學數學二年級的教案09-28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下冊教案02-02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案01-31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01-07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教案02-01

小學數學的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