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時間:2022-12-28 19:12:05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通用1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通用16篇)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條形統計圖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多個單位),能用條形統計圖直觀、形象地表示數據。

  2、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統計能力。

  實驗目標:

  1、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運用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主動參與新知的探索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計表做例1。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統計。

  二、合作學習,探案求知

  1、教學例1

  課件出示例1的統計表。

  教師:從收集的統計表中,你們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可能回答:小紅踢120個,小方踢100個,小紅比小方多踢20個……

  教師:從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據統計表中的信息制成統計圖嗎?怎么制呢?學生可能回答:可用我們學過的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畫3根就可以表示3個同學。

  教師:1格表示多少呢?(課件出示1格表示1個)如果1格表示1個,小紅踢的毽子個數要畫多少格?(課件動態展示畫出120格)學生產生沖突:畫120格好麻煩喲。教師質疑:那怎么辦?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表示呢?學生可能會想到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

  教師:小組合作學習,思考討論。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適呢?說說想法。②小組內繪制出條形統計圖。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計圖。

  課件展示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時繪制的條形統計圖

  教師:觀察比較這些統計圖,在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適呢?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他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答案。

  學生1:用1格表示10個比較合適;120個就畫12格;100個就畫10格,90個就畫9格。

  學生2:用1格表示2個,5個也可以,只是畫的格子要多些。……教師結合學生畫的統計圖的美觀方面進行適當評價。

  教師:現在用1格表示10個來完成書上116頁的統計圖。

  2、教學例2

  課件出示例2的統計表。

  教師:根據這個統計表你獲得哪些數據信息?學生匯報所獲得的信息。

  教師:小明要幫爸爸制作條形統計圖。思考或同桌交流。

  ①橫軸和縱軸各表示什么?

  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適呢?

  全班交流,匯報。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條形統計圖。

  課件展示條形統計圖

  教師:觀察統計圖,你有什么發現?

  課件出示:小明家蘋果產量逐年增加;2007年的蘋果產量是2004年的2倍……

  教師:根據你的發現,你對小明家承包蘋果園有什么想說的?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3、小結今天學的條形統計圖與以前學過的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教師:以前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接觸的數據都比較小,因此我們都用1格表示1個單位。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接觸到更大的數據。

  課件出示:為了方便,我們用1格可以表示多個單位,不僅可表示10個,也可以表示2個,5個,100個,1000個等,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

  四、課堂總結

  教師:這節課學了些什么?有什么收獲或問題?

  《條形統計圖》課后問卷

  1、老師用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計表做例1的授課形式,你喜歡嗎?為什么?

  2、老師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計圖,對你的學習有幫助嗎?有哪些幫助?

  3、你喜歡老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講授本節課嗎?為什么?

  統計數據分析

  學生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化學習效果統計

  圖表二

  認同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的人數 認同率%

  實驗班(40人) 39 97.5%

  對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1、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班學生對于多媒體進入數學課堂有較高的興趣,喜歡多媒體教學的數學課,非常認同這種教學模式,認同率達到97.5%。從問卷中可以看出對照班學生也希望數學課中能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認同率也有82.5%,希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2、在實驗課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放映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把踢毽子的成績統計表做例1,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用 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是在學生學習了用1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通過課件展示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時繪制的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更形象、更直觀地看到了這是解決問題的需要,這較好的運用了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主動參與新知的探索與學習。通過課件,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放手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1個單位)和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初步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

  難點:能用條形圖表示數,并能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例1主題圖。

  這是北京市8月的天氣情況,從圖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同學們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這些天氣情況進行歸類,把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來呢?小組內互相議一議,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組代表匯報并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師將兩種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并提問:同學們有的用統計表表示,有的畫○表示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這兩種方法把數據都表示清楚了嗎?(統計表把數據都表示清楚了;畫○的有的要數數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種天數多,哪種天數少)

  教師:還有一種方法表示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同學們想知道嗎?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條形統計圖。

  (板書課題:條形統計圖)

  二、教學新課

  課件出示例1的條形統計圖。

  1、向學生說明這就是條形統計圖,用涂了顏色的豎條來表示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

  2、提問:仔細觀察這個統計圖,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小組內討論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師將學生所知道的信息進行整理歸納。

  4、比較。

  (1)剛才畫○的方法和條形統計圖相比,哪種表示得更清楚?

  (2)條形圖和統計表各有什么特點?

  5、歸納小結。

  條形統計圖左邊豎線上標出的數據表示的是天數(1格表示1天),下邊橫線上標出的是幾種天氣。每種天氣所對的涂色的豎條占了幾格就表示幾天,也可以看相對的涂色豎條最上面對著左邊的數字幾就是幾天,從條形統計圖上不但能看出具體的數據,還能看出誰多誰少。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95頁“做一做”。

  教師出示本班學生出生月份的記錄表,先統計各月份出生的人數,然后完成條形統計圖,小組交流,合作完成,再獨立填寫在教材上。

  2、教材“練習十九”第1、2題。

  教師先引導學生調查,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計,完成統計圖,小組匯報后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新的收獲嗎?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理解單式條形統計圖與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異同,能在統計圖上用復式條形表示相應的數據。

  2、能看懂復式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的有關數據作簡單的分析、判斷,體會數據的作用。

  3、能從復式條形統計圖中找出盡可能多的信息。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在體育課上同學們都玩過投球游戲(投影兩張投球圖片),根據你們的經驗,投球時單手的投的遠,還是雙手投得遠一些?怎樣可以知道我們班的.情況?(舉手統計)很好剛才我們統計出了兩個數據,根據這個數據我們很清楚地知道我們班同學單手投球遠的同學更多一些。那么其它班是不是這種情況呢?我們怎樣可以知道?(去統計每個同學的兩種投球方式的投球距離;去統計一下每種遠的人數)

  下表是六(1)班一組同學投球情況的統計表(出示)從這個表格中你能比較出結果嗎?

  有沒有更直觀更直觀的方法?你認為該怎么畫,同學們可以先想一想?

  (二)嘗試制作復式條形統計圖

  1、學生獨自在方格紙上畫一畫,教師巡視。

  2、展示學生的作品,完善復式條形統計圖。

  (三)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

  1、觀察這張統計圖和以前學習的條形統計圖有何不同?為什么要有圖例?

  2、說一說從這張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四)、練習:說說下面的統計圖缺少了什么?

  從這幅圖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1、這幅圖缺少什么?這樣行嗎?

  2、從這幅圖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為什么會這樣?

  3、小結

  我們剛才一起認識了復式條形統計圖,為什么分析剛才的這些數據要制作復式條形統計圖呢?它有什么好處?

  (五)應用復式條形統計圖

  1、試一試

  1995――1999年我國旅游業發展很快,城鄉居民平均每年旅游的消費迅速增長。下表是1995――1999年我國居民國內旅游人均消費情況。

  2、從這個統計圖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小組合作制作一張全班同學身高統計圖(書本65頁)

  A、合作要求:小組長分工,先收集數據填寫在統計表中,再制成統計圖;

  B、說說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六)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復式條形統計圖有何特點,什么時候應用復式條形統計圖比較合理。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提高學生看統計圖和分析統計圖的能力

  2、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分析、繪制等活動,經歷了認識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的過程,培養學生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并能根據統計的結果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和預測。

  3、通過統計意識的培養,使學生感受統計在成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應用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式來闡述觀點的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起始格與其它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難點:經歷認識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的過程,培養學生從統計圖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并能根據統計的結果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和預測。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復習條形統計圖

  1.引入:二年級時我們已經認識了條形統計圖。現在我們一起來看幾幅。

  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三幅圖分別出示)。

  2.提問:從統計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觀察縱軸每格表示的單位量是多少?

  3.小結:看來在繪制統計圖時,要根據數據的特點,設計每格表示的單位量?

  4.過渡: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條形統計圖。

  活動2【導入】看統計表,分析數據

  1.觀察統計表,從統計表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第一小組學生身高體重統計表

  姓名

  身高(厘米)

  體重(千克)

  李明

  141

  35

  王鵬

  138

  33

  張明

  139

  32

  高潔

  143

  40

  田凡

  142

  36

  2.用什么方式能更清楚直觀地看出同學們身高和體重的情況?

  活動3【講授】出現矛盾,學習新知

  1、猜想:

  觀察這個統計圖,橫軸表示什么?縱軸應該表示什么?

  請同學們幫老師想想統計圖中每格表示多少厘米?(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如:5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50厘米)

  板書:每格表示

  2、驗證:

  請同學們按自己的想法,先在縱軸上標出每格表示的數量,再畫出條形統計圖。

  3、分析

  展示學生作品,進行分析

  (1)每格表示單位量為10、20……情況?

  這種方法畫圖時你們遇到了什么困難?(把每個格平均分太麻煩)

  我們用電腦幫忙,看看用這些方法畫出的統計圖,看到這樣的統計圖你們有什么想法?(課件出示按學生想法做好的統計圖。分別是每格10、20、30、50厘米)

  因為同學們身高都比較接近,所以當我們選擇每格表示單位量大時,條形的差距就不明顯了。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單位量大 差距不明顯

  (2)每格表示單位量1、2、5……情況

  我們再看看1厘米、2厘米、5厘米的情況,選擇這些數量的同學畫出的統計圖是什么樣的.?

  老師幫你們完成了這樣的統計圖。看到這樣的統計圖,你有什么想法?

  因為同學們的身高數量都比較大,所以選擇每格表示的單位量小時,條形就會很長。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單位量小 條形太長

  4、思考:

  有什么好方法既能清楚表示同學們身高間的差距,又不需要畫這么長的條形?觀察這幅條形統計圖,你有什么發現?

  下面很長的部分都是相等的,只觀察上面的部分就能比較出身高的差距了,這些相等的部分可以不可以省略呢?

  (1)出示準備好的已經折疊一部分的條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折疊部分:老師把統計圖怎樣了?為什么折疊起來?折了多少厘米?上面的部分每格表示多少厘米?

  板書: 137厘米 1厘米

  (2)折疊的部分在統計圖中怎樣表示呢?

  (折疊的部分從側面看就是一條折線,所以條形統計圖的第一個格就用折線來表示省略的長度。)

  我們把這個格叫做統計圖的“起始格”。板書:起始格

  這個格表示多少厘米?為什么用折線表示?其他格表示多少厘米?板書:其他格

  (3)完善統計圖

  5、對比:

  今天我們使用的統計圖和以前使用的有什么區別?

  板書:起始格與其他格表示單位量不同

  要根據數量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統計圖中每格表示的單位量。

  活動4【練習】應用新知,嘗試畫統計圖

  1、制作體重統計圖

  (1)現在我們觀察幾個同學的體重在什么范圍內?最輕的體重和最重的體重之間相差多少?

  (2)根據這樣的特點,你能用今天學習的這種統計圖來表示五位男同學的體重情況嗎?起始格表示多少千克?

  其他格表示多少千克?(如果每格表示1千克,格數不夠,所以上面每格表示2千克)(課件出示數據)

  學生應用白板畫圖工具補充完成體重統計圖。

  2、分析數據

  (1)觀察身高和體重統計圖,能觀察到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并解答。

  (2)我們發現同學們身高和體重有些差異,我們國家公布了10歲學生身高和體重的標準值,為了能清楚直接地進行比較,我們可以在統計圖上用虛線,表示標準身高和體重,請你對比觀察,有什么發現?你想對哪些同學提出建議?

  3、對比歸納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種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在什么情況下需要應用這樣的統計圖?

  活動5【測試】鞏固應用

  我們了解了同學們的身體情況,我還知道他們都喜歡游泳,這是他們的游泳成績,你能根據圖中的信息將統計圖補充完整嗎?

  1、學生邊填空,邊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這幅圖起始格表示多少?其他格表示多少?

  3、思考:觀察統計圖,你能獲得什么信息?他們之中誰最有可能入選校游泳隊?

  (六)拓展總結

  1、出示其他內容的條形統計圖。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同學們在今天這節課中,經歷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希望同學們在學習中都能積極大膽地克服困難,學到跟多的本領。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條形統計圖,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構圖特征:橫坐標是統計的物品種類、縱坐標是統計的物品數量。

  2.能根據前后統計圖的對比,明白條形統計圖一眼就能看出數量的多少,并能獨立制作完成條形統計圖。

  3.體驗統計活動的樂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1.每組桌面玩具:齒輪積木8個、雪花積木5個、子彈積木7個、圓圈3個、聰明棒6個。

  2.條形統計圖范例一幅。

  3.小統計圖人手一張,水彩筆,空白條形統計圖。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統計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在你們身后的桌子上有很多的積木啊?那我們怎樣才能知道桌上有哪些積木?他們有多少個呢?

  小結:哦,像這種先把要統計的物品分一分類,再數一數,最后再把統計結果記錄下來,就是統計。

  2、運用已有經驗進行統計。

  (1)幼兒按要求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物品的數量。

  師:在統計的時候呢,一桌5個小朋友,擔會請小朋友自己去選擇,統計一下你們桌上的東西并把統計結果記錄在桌上的統計圖上。在統計的時候可要細心一點,別統計錯了。

  (2)交流統計結果,鞏固、復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師:請一個小朋友說說你的統計結果。(老師把他的統計結果記錄在大的統計表里)

  小結:從這張圖上你們能看出統計了哪些東西?他有多少嗎?(一起看圖說一說)

  3、觀察認識條形統計圖。

  (1)出示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觀察、認識條形統計圖。

  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種新的統計記錄方法,看,這里也有一張統計圖,你能看懂這張圖嗎?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他表示什么意思?有什么用?(重點引導孩子從橫縱坐標上看出物品的數量)

  (2)比較前后兩張統計圖。

  師:這張統計圖和剛才我們畫的統計圖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要用條形來制作統計表呢?(通過觀察條形的高矮可以一眼就看出哪種物品數量多,哪種數量少)

  小結:小朋友們的眼睛真厲害。那像這種有橫坐標、縱坐標,用條形來表示物體數量的統計圖,我們就叫他條形統計圖。在條形統計圖上,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條形的高矮一眼就看出物品數量的多少。

  4、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紙,引導幼兒討論制作方法。

  師:你們會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嗎?老師幫你們每個人準備了一張空白的條形統計圖,我們先一起來看一看,在這張條形統計圖上該怎么記錄呢?在記錄統計物品的數量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記錄呢?(要看縱坐標上的數字)

  (2)幼兒根據原來統計圖上的數據,動手制作條形統計圖。

  師:請小朋友拿出剛才的統計圖,根據統計圖上的統計結果,把他們制作成一張條形統計圖吧!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體展示幼兒的統計圖,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統計。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講講你的統計圖,你統計了什么?你能從你的統計圖上一下子就看出來什么積木最多?什么積木最少嗎?誰也想來說一說?

  5、活動延伸。

  欣賞生活中的條形統計圖。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用到條形統計圖,你們在生活中見過條形統計圖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個條形統計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條形統計圖統計了什么?有多少?你怎么看出來的?你能一眼就看出來什么東西最多?什么最少嗎?

  結束:原來條形統計圖有這么大的用處啊,可以不用數數就能一下子看出物品的多少。也正是因為這個優點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所以很多地方會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下課后,我們再去生活中找一找,還有哪些條形統計圖吧!

  【活動反思】

  本課教學是在學生認識了簡單的統計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條形統計圖的特征,尤其是條形統計圖中橫軸、縱軸表達的意義及制作條形統計圖時直條對應數據是本節課著重要突破的知識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突破難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以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是真討論真探究了

  與以前類似教學相比,統計教學往往熱鬧有余,而思考不足,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多大提升。我認為這節課學生是有收獲的。知識的難點真的是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的。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緊扣難點,圍繞“1、你知道縱軸上的這些數量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2、標數據的直條該如何確定高度呢?3、為什么要在直條頂端標出相應的數據?”展開討論先讓學生再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發散他們的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完成后用展臺展示學生作業,請同學互相觀察“他畫的好看么,符合要求嗎,完美嗎?”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讓他們指出同伴們的優缺點,我認為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三、教師引領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展開思維碰撞

  在大組交流中不斷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拓展延伸。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縱軸上數量的設計,提供一組數據,請學生來設計縱軸數據,即一格表示多少數量,要參看原始數據,以及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準確定位直條的高度。溝通學生知識儲備,運用平均分的知識準確把握數據,從而定位直條的高度。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體驗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表現數據。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 1 格表示 5 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二)過程與方法

  學生經歷動態統計數據的收集過程,學會統計數據的方法,初步體驗數據整理的意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點

  理解以一當五,能正確繪制統計圖。

  三、教學難點

  動態數據的統計方法。

  四、教學準備

  教科書第 109 頁教學情境的教學掛圖、等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車,各種車每天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著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請同學們看,這是一條道路上過往車輛的錄像片。請同學們幫助記錄一下車輛的數量。

  (二)探求新知

  1.組織記錄

  (1)給學生發記錄單。

  (2)學生記錄。

  同學們,在觀看錄像的時候,你是如何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的?交流后明確用“正”字法記錄既快又方便。

  (3)再次播放錄像,學生記錄。

  由于車輛過往速成度快,學生記錄會產生困難,反饋時如果學生記錄不全,再次組織學生研究如何記錄才能完整。強調分組合作記錄,每人記錄一種車輛的數量。

  (4)再次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

  2.制作統計圖。

  (1)學生分組討論。

  運用一個□表示 1 輛或 2 輛車。最多畫幾個格?應怎么辦?明確用 1 格表示 5 輛比較合適。

  (2) 師生共同完成學生嘗試獨立繪制統計圖,然后回答問題。

  3.組織討論:

  20 分鐘后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為什么?

  (三)鞏固應用

  1.獨立完成第 111 頁的“做一做”

  2.課后延伸: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 2 題。

  調查二年級( 1 )班和五年級( 1 )班的視力情況,完成統計表,并談一談對視力差的同學的建議,鼓勱同學談談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反思

  今天我們認識了條形統計圖,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7

  目標:

  1、初步了解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體驗積極幫助他人的情感。

  重點: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難點: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準備:

  水果圖片,統計圖,展示板,多媒體課件,彩色即時貼。

  過程:

  一、探索新知1.創設情景。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四種水果,看看是那四種水果?

  (視頻出示水果圖片:草莓、梨、西瓜、菠蘿等)師:你能一眼就看出每種水果有幾個嗎?

  師:每組的操作盒里也有這些圖片,請給它們排排隊,數一數,比一比。

  (排隊的方法有很多,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師:今天老師準備了一張表格,從這張表格可以看出來,我們給水果排隊應該是從哪邊開始?

  (從下往上排隊,水果標識在下邊。)小組合作完成表格。討論哪種水果最多?哪種水果最少?并把表格貼到黑板上。

  師:你是怎樣擺的?哪種方法能讓人一眼就看出水果的多和少?

  幼:一個格子擺一個水果就能幫助我們比出多和少。

  師: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幼:按從少到多排或從多到少排的方法比較好,一看就知道什么最多,什么最少。

  2.介紹統計圖。

  師:你們在擺圖片時有沒有碰到困難?

  幼:西瓜圖片太大,一個格子放不下。

  師:誰有好辦法?

  幼:也可涂顏色來表示。

  出示多媒體課件(教師展示涂顏色的方法。) 一種水果有幾個就涂幾個格子。

  師::涂顏色的看起來非常清楚。這時就會出現四個柱子。我們只要比較柱子的高低就能知道水果的多少。

  (出示統計圖展示板)想一想,圖中的四個柱子、數字、水果標識都告訴我們什么?。

  師:如果我們還想知道這種水果有幾個,草莓比梨多幾個,這圖能告訴我們嗎?我們該怎么辦?

  師:現在我們再來看這張圖,底下的`圖片可以告訴我們是什么水果。數字可以告訴我們哪種水果有幾個,像這樣的圖叫統計圖。

  3.看圖提問題。

  師:請你說說從統計圖中發現了什么秘密。

  幼:統計圖告訴我西瓜最多,梨最少。

  幼:統計圖還告訴我蘋果有5個,比草莓少1個。

  二、應用知識1.創設情景。

  師: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我們班要開聯歡會,可是老師不知道小朋友們都喜歡吃什么水果,所以我們以組為單位,統計一下最愛吃的水果,老師這里有一張表格,請小朋友們把自己的即時貼貼到最喜歡吃的水果那欄里,統計好之后,討論一下,什么水果是你們組最愛吃的?

  2.小組討論結果展示。

  師:請每組出一名小朋友,拿著統計圖說一說。

  3.分析應用。

  師:根據這些統計圖,我們知道了哪些水果該多買一點,哪些水果該少買一點?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數學練習冊》統計練習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8

  一、目標

  1、初步了解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提高觀察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敢于嘗試和探索,并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

  3、愿與同伴合作,學協商。

  二、準備

  1、每桌準備一份動物卡,記錄數量用的紙、筆。

  2、人手一份幾何圖形,一支粗記號筆,水果卡片一份。大統計圖3張,小統計圖每人一張。

  三、過程

  1、分類計數,記錄下數量

  (1)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動物卡片,可是,不小心把它搞亂了,請你們每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把它分開,排整齊,好嗎?排好后看看有哪些動物?數一數每種動物各有幾只?并且用一種方法把小動物的數量記錄下來。

  (2)幼兒與同伴合作操作。

  提問:你們是用什么方法記錄下來的?表示什么意思?請小朋友介紹。

  小結:剛才小朋友都很聰明,用各種方法來記錄數量,可是,小朋友的記錄方法只是自己知道,別人看不懂呀。那怎么辦呢?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一種新本領,用條形統計圖來記錄數量,讓別人一看就明白。

  2、觀察條形統計圖,初步了解用直條按一定順序排列起來進行統計的方法。

  (1)觀察

  請你們仔細看一看,這張條形統計圖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幼兒討論,探索圖上內容所表示的意義

  (3)教師小結

  3、出示水果卡片,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1)我這兒有許多水果,怎樣才能使別人一看就知道每一種水果的數量有多少呢?

  (2)集體檢查對錯

  4、通過統計幾何圖形,探索,嘗試自己制作條形統計圖

  (1)觀察圖形。這些圖形有什么不同?

  (2)討論制作方法。請你們根據這些圖形每人做一張統計圖,那怎樣來做這張統計圖呢?小結:請你們先想好應怎樣來分類?確定后就先畫好標記,再數一數每種圖形有多少?最后用直條表示出來。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請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統計圖,你是按什么統計的?每種圖形有多少?

  (5)小結

  5、結束

  小朋友的本領可真大,學會了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物品的數量,那請你們也用這種方法統計一下我們的玩具有多少吧!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用1格代表2個單位繪制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條形統計圖回答相關問題。

  2.當用1格代表2個單位,而要表示的數據不能用整格表示時,可以用半格表示。

  過程與方法

  1.體驗調查、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使學生經歷統計圖(1格代表2個單位)的轉換過程,以及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實際生活中的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意識。

  2.使學生感受到統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用1格代表2個單位繪制條形統計圖的'方法。能根據統計圖和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簡單的問題并解答。

  難點:能根據數據的大小確定是否用1格代表2個單位。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條形統計圖卡片一盒牛奶一杯粥一杯豆漿

  學生準備兩種不完整的條形統計圖卡片練習本

  教學過程

  板塊一生活激趣,引入新知

  1.師:同學們,看一看老師這里的三種早餐都是什么。課件出示:

  生:奶、豆漿、粥。

  2.過渡:同學們喜歡這三種早餐嗎?

  生:喜歡。

  3.導入:那老師就將這三種早餐獎勵給這節課表現好的三個組。現在我們看一看四(1)班的同學們最喜歡的早餐是什么?(板書課題)

  操作指導

  教師利用談話導入的方式,用學生喜歡的早餐引入新課,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始至終都主動參與學習,又能為學生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板塊二探究新知,掌握方法

  活動1觀察數據,完成統計圖

  1.課件出示教材96頁例2。

  下面是四(1)班同學最喜歡的一種早餐(不包括主食)統計表。

  最喜歡的早餐

  牛奶

  豆漿

  粥

  人數

  6

  12

  24

  觀察統計表,說一說得到的數據。

  預設

  生1:最喜歡的早餐是牛奶的有6人。

  生2:最喜歡的早餐是豆漿的有12人。

  生3:最喜歡的早餐是粥的有24人。

  2.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兩種不完整的條形統計圖卡片,選擇一種把統計表中的數據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

  3.學生在組內匯報各自繪制的條形統計圖,教師巡視。

  4.各組匯報并展示各自的條形統計圖。(課件出示教材96頁的兩個條形統計圖)

  活動2觀察對比,交流區別

  1.觀察兩個條形統計圖并說出區別。

  2.全班交流。

  預設

  生1:左邊的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

  生2:右邊的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2個單位。

  3.觀察這兩個條形統計圖,你認為用哪個條形統計圖表示這里的數據比較合適,為什么?

  學生思考,并在全班交流。

  4.小結:有時由于數據偏大,在畫條形統計圖時為了方便可以用1格代表2個單位。

  5.同學們根據條形統計圖能得到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條形統計圖,提出問題并解答。

  6.如果最喜歡的早餐是牛奶的有5人,那么在右邊的條形統計圖中怎么表示?

  學生組內討論,各組匯報,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可以用半格代表1人。

  操作指導

  這節課主要是以學生活動為主,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對比兩個統計圖的區別,發現“以一當一”的局限性,總結出“以一當二”的統計圖。

  板塊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基礎練習。

  完成教材97頁“做一做”。

  (1)學生獨立完成統計表的填寫。

  (2)同桌之間合作完成條形統計圖的繪制,一個繪制8月的,另一個繪制9月的。

  2.鞏固提升。

  同桌之間合作研究下面的問題:9月和8月比較,天氣有什么變化?9月北京已正式進入秋季,你認為北京9月的天氣有什么特點?

  操作指導

  通過9月和8月天氣的對比,使學生從數據中發現北京的天氣特點,體會到數據中蘊涵的信息的價值。指導學生在繪制條形統計圖時要細心、耐心,把條形統計圖畫得整齊漂亮。

  板塊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課堂總結。

  說說本節課你的收獲。

  2.布置作業。

  完成教材101頁3題。

  板書設計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10

  一、導入:

  1.[課件顯示圖片],說說這是什么時候的情景?

  2.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富裕了,觀念變了,過節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還有兩個多月我們將來迎來6年的新春佳節,你們準備怎樣過好6年的春節呢?

  指名學生回答。(5~6個)

  2.根據大家的回答,老師大致作了一下調整,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課件顯示]

  請兩個同學統計一下人數。(每個同學選擇一種)

  [操作課件,師按統計結果填好人數]

  通過老師和學生的合作共同完成了這張統計表,你從表中知道了什么?

  二、新授

  (一)繪制方塊圖

  1.如果老師準備用這樣一個方塊表示5人,你能把表中的數據用

  這樣的方塊表示出來嗎?會遇到什么問題?怎樣解決?

  請各小組組長打開①號信封,信封里的每個方塊紙張表示5人,小

  組合作在職操作紙上把方塊擺一擺,如果遇到問題小組討論一下,用什么方法解決?

  2.交流。

  (二)繪制條形統計圖

  1.初步感知:

  請同學們看幾個圖。[課件展示一組統計圖]

  觀察最后一幅圖,比較看統計圖和看統計表我們獲得的信息的質量有什么不同?

  [定格最后一幅]類似這樣的統計圖你還在什么地方看過?[指

  名回答]

  說明:這樣的統計圖叫(板)條形統計圖,板書并讀題。

  2.學習畫法:

  指方塊圖:

  ①我們將這樣的方塊直接畫成直條,就形成了條形統計圖。

  [課件]如果將這樣的一個單位長度表示5人,表示x人的就應該是這么高,按序把四種情況說完。添上橫、縱軸,這就是條形統計圖了。

  ②從這張統計圖中你又能知道什么?怎樣看出來的?[多指名幾位學生說說]

  ③學畫法:

  a、a、那么這樣的條形統計圖是怎樣繪制出來的呢?請各小組組長打開②號信封,自學自學材料,了解它的一般畫法。

  b、教師展示畫法:指名一生讀步驟,師同步驟操作。(電腦顯示)

  c、詳細講解第一個直條的畫法說明可涂顏色,也可打上斜線。(用陰影表示)

  c、學生完成后第三個直條,教師巡視,畫完后小組交流。

  e、說明:最后根據統計圖所反映的內容,簡明地寫上統計圖的標題以及制圖日期

  d、提幾個問題:(1)縱軸上1格長度表示xxxxx人。

  (2)XX的.人數最多,是XX人,xxxxx的人數最少,是xxxxx人。

  三、練習

  1.P81.1

  2.P80練一練

  四、應用:

  周校長喜歡登山,近幾個利用暑假的時間游覽了的五岳名山,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把五座名山海拔高度的數據帶了回來,成了統計表,想請我班的同學完成條形統計局,先畫泰山的直條。(其余幾山記學主選擇)

  五、: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

  將全班同學對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喜愛情況制成條形統計圖。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11

  設計意圖:

  幼兒在區角中、科學活動中,常出現將物品進行分類后,數了數量,比較了多少。由于沒有記錄,所以數了也會忘記。條形統計圖淺顯易懂,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通過不斷點數記錄,在形成完整的統計后可以清晰的看出數量、比較多少,對于能力較強的幼兒可以幫助其形成較為規范的統計概念及方法,對其終身發展也有一定的價值所在。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 學習分類與統計,并通過看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 敢于嘗試和探索,愿與同伴合作。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4個小貨架、7個購物籃、條形統計圖范例3張、投影儀。

  2、 幼兒人手一份:水彩筆、白紙、條形統計圖。

  3、 小組操作材料:餐具、食品、服飾及其他類(鐘、表、書、花)等實物。漿糊、字卡、條形統計圖

  活動過程:

  ㈠、以開“小朋友超市”引題,激發幼兒興趣。

  ㈡、學做條形統計圖。

  1、嘗試

  ⑴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統計超市中貨架與購物籃的數量。

  ⑵、交流與討論:你們是用什么方法記錄下貨架和購物籃的數量?

  教師用投影儀展示幼兒的記錄方法。

  2、觀察條形統計圖

  ⑴、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圖上內容所表示的'意義。

  ⑵、教師小結。

  3、探索、嘗試自己制作條形統計圖。

  ⑴、提出要求:先畫好標記再數數貨架購物籃的數量,最后再用直條表示數量。

  ⑵、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⑶、引導幼兒在屏幕上分別對照分類的標記、數量、表示數量的直條進行評價。

  ㈢、幼兒將所學的數量統計法,對貨品進行分類與統計。

  1、交代制作要求。

  2、幼兒分小組合作、制作統計圖,并將貨品陳列到貨架上。

  3、匯報交流統計結果。

  活動反思:

  數學能為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展。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干,“賽"中增勇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12

  預計目標:

  1、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的用途;

  2、了解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制作條形統計圖;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的用途;難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會了制作條形統計表,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用統計圖來表示數量之間的關系。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條形統計圖

  (1)出示我校1998~XX年人數統計圖。

  (2)觀察這張條形統計圖你認為在制作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統計圖要標明統計圖的名稱、制作時間、統計項目等。統計圖的.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的每一小段長度都相等。

  2、制作全校各年級人數統計圖。學生將制作好的作品進行展示。

  三、鞏固練習

  將課前調查的全班同學體重的情況制成條形統計圖。

  四、小結

  1、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

  2、你已經知道了關于“條形統計圖”的哪些知識?還想知道什么?

  五、課內作業

  練習二十五的第2題。

  創意、作業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13

  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和物質的、直觀的現實世界發生了直接的接觸,同時也就意味著開始了與隱藏在直觀的現實世界背后的數學世界發生了這樣那樣的聯系,也就意味著他每時每刻都在接觸一個由一定的“數”,按一定的“形”和“序”構成的數學的世界,這就為幼兒獲取數學體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新《綱要》要求:“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育應著眼于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熟悉的自然資源和感興趣的事,讓幼兒獲得數學經驗。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體驗積極幫助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每組桌面玩具:穿線板12個,小機器人9個,套筒7套;

  2.條形統計圖范例一幅;

  3.小統計圖人手一張,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統計的興趣。

  師:好幾天沒有清點我們最喜歡的玩具了,今天我請全班小朋友都來幫忙數一數,愿意嗎?

  2.感知探索,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1)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玩具的數量。

  師:不過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請小朋友認真聽好哦:每組小朋友數一數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幾個,然后把你數的結果記錄在白紙上。

  (2)交流統計結果,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請小朋友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錄的。(記錄結果:點點、照樣子畫下來、畫對勾等。)

  總結統計方法:先畫出標記,再記錄出數量。

  3.觀察認識條形統計圖。

  (1)出示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同伴的統計方法。

  我們剛剛的記錄中哪種玩具最多?哪種最少?怎樣讓別人不用數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張圖上記錄了誰的數量?怎么看出來的?它們各有幾個?你怎么知道的?誰的數量最多?誰最少?也沒數怎么就能知道呢?穿線板比機器人多幾個?誰能不用點數就看出了套筒有幾個?

  (2)討論總結:這種記錄表和你剛做的記錄表有什么不一樣嗎?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種記錄表?這種記錄表有個名字叫條形統計圖。

  4.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紙,引導幼兒討論制作方法。

  (2)幼兒自由選擇任務,動手制作成條形統計圖。

  為幼兒提供統計的物品有:幼兒的男女人數和客人老師數,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體展示幼兒的統計圖,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統計。

  5.結束活動。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物品,小朋友們很棒!回到家我們也用這種方法幫助爸爸媽媽來統計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嗎?統計好了明天帶過來貼到展示墻上,大家互相看看,講講。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14

  條形統計圖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通過思考解決實際問題,在過程中了解條形統計圖的不同表現形式,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2、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知道條形統計圖表示的數量不僅與所畫直條的長度有關,也與一格(1刻度)所表示的數量有關,在矛盾中發展思辨能力。

  3、學生通過對比分析,知道在確定一格所表示的數量大小時,須考慮到統計表所提供的數據大小,以使統計圖能夠完整地表示統計數據,在過程中發展數據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統計表的數據合理定制一格表示的數量。

  學科素養:

  創新意識、思辨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

  一、復習引入

  1、通過統計表,復習條形統計圖中的要素,發現問題:格子不夠用了怎么辦?9 8 7 6 5 4 3 2 1 0運動會中某班購買飲料情況運動會中某班購買飲料情況項目礦泉水果汁汽水運動飲料數量8 2 6 10礦泉水果汁汽水運動飲料

  2、學生嘗試思考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二、新知探究

  1、交流成果:

  a.統計圖改成向右畫后能夠解決問題。

  從這個小小的轉變中啟發思想。

  小結:條形統計圖可以是向上的,也可以是向右的,還可以向左,向右。可以向上下左右任意一個方向。

  評價:謝謝這位同學,不僅完美的解決了問題,還讓我們知道了條形統計圖別的表示的方法。

  2、交流成果:

  b.對比向上加格子的方法與一格表示2的方法。感受數學中更簡潔的方法。

  看了這位同學的改法,你有什么啟發嗎?小結:在統計圖中,1格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還可以表示3、4、5……)評價:僅僅是改變一下每格表示的數量就解決了問題,謝謝這位同學讓我們感受到了數學的奇妙之處!掌聲!2、那么這些統計圖中的1格有表示多少呢?圖中的直條又表示多少呢?

  3、看來直條表示的大小與每一格表示的`數量息息相關,那么這張統計圖與剛才又有什么不同呢?通過這張圖你能看出哪種食品最受歡迎嗎?小結:在條形統計圖中,直條越長,表示的數量就越大。

  4、2號售貨亭的統計圖呢?在這8種食物中,誰能一眼看出哪種食品最受歡迎?小結:同一張圖表中可以通過直條的長短判斷多少,不同的圖表中必須確定每格表示的數量后才能比較。

  5、為什么2號收貨站的圖標每格表示的數量要和1號不一樣?高度不合適。

  6、那么你能根據統計表選擇合適的統計表呢?(用手勢表示)球類排球足球籃球數量(只) 50 90 30球類排球足球籃球數量(只) 25 20 35球類排球足球籃球數量(只) 20 12 6 小結:在選擇統計表時,要考慮到最大數據能否統計進表。

  7、能否根據統計表自行定制每格表示的數量?名稱足球游泳跑步跳繩人數(人) 65 40 95 30三、總結談談你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

  條形統計圖方向每格根據表格數據,合理定制。

  上1右2下3左4 ……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經歷讀條形統計圖并根據圖中的數求平均數的過程。

  2.能讀懂條形 統計圖,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進一步了解"平均數"的意義。

  3.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在統計圖上了解數學信息。

  教學難點:

  根據掌握的數學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開心詞典對某個答案的統計情況、挑戰主持人對某個選手的支持情況等等都利用了統計圖。統計圖給人以清晰明了的認識。

  二、新授:

  出示課本56頁的'例題,在一次"保護環境"活動中,三(2)班第四組5名同學收集廢舊電池數量的統計圖。

  1.讓學生讀圖,說說從統計圖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張紅云收集的最多,是19枚。

  馬波和李云萍收集的一樣多,是16枚。

  李強收集的最少,是11枚。

  ……

  2.算一算: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張?

  (1)讓學生先試著用自己的方法計算。

  (2)交流計算方法。

  (11+19+16+18+16)÷5

  =80÷5

  =16(枚)

  在計算加法求和時,可讓學生介紹自己的算法。

  ①把16作為基準數,多加少減。

  ②把11作為基準數,多加。

  ③把19作為基準數,少減。

  三、議一議:

  收集最多的比平均數多幾枚?收集最少的比平均數少幾枚?

  要讓學生實際比一比,進一步感受"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四、練一練:

  課本57 頁第1題:讓學生自己完成,然后重點交流(2)、(3)兩個問題。

  五、作業:

  課本57頁第2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 篇16

  一、教學總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年制作方法,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完成相應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2、使學生能根據圖中數據進行比較,分析,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完成相應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難點:根據圖中數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復式條形統計圖,誰知道它有哪些優點?

  2 今天我們進一步來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

  二 基本練習

  1、 指導完成練習十九第2題

  出示統計圖,提問:

  這張統計圖反映了什么情況?

  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還能了解些什么情況?

  指名回答,教師指點。

  教師追問:你能回答這兩個問題嗎?出示兩個討論題:

  A你覺得哪種果汁飲料更好喝?

  B你覺得這家超市的`經理在下個月會多進哪一種果汁飲料?。

  2、 指導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這幅復式條形統計圖統計的內容是什么?

  你覺得女生更喜歡什么玩具?

  你覺得男生更喜歡什么玩具?

  什么玩具男女生都比較喜歡?

  你是怎么看出來的?你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嗎?

  三 綜合提高

  1、引入。

  談話:學好復式條形統計圖對我們分析生活中的現象或事情有幫助嗎?想自己試一下嗎?

  2、 指導完成練習十九第5題

  (課前分小組調查本組同學喜歡的興趣活動,各組匯報本組同學各項選擇情況,其余組記錄。)

  各組分工整理數據,把數據填入統計表。

  寫作繪畫電腦數奧唱歌

  男

  女

  完成統計表后,展示學生作業,核對數據是否準確一致。

  教師提問:統計表的數據應如何在條形統計圖上表示呢?請先自己試試看。

  學生完成后,教師組織評講,讓學生結合以下問題說說自己是怎樣填寫條形統計圖的:每一項數據應該畫在哪里?縱軸上一個單位表示多少?怎樣區別男女生?

  指導完成練習十九第4題。

  教師提問:這些數據反映了什么情況?你會根據提供的數據完成統計圖嗎?

  教師組織評價。

  教師出示問題,指導分析比較:

  完成這個統計圖后,你有什么感想?

  你對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議?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進行總結歸納后。

  四 總結評價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練習,你對復式條形統計圖又有了哪方面的進一步的認識?

  學生談感受,老師進行適當的評價。

  除了條形統計圖,生活中還有許多種的統計圖,下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新的統計圖。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條形統計圖》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02-12

數學教案:條形統計圖02-09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8篇)02-12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13篇11-28

大班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03-20

《條形統計圖》教案01-29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集錦8篇02-12

數學教案:條形統計圖12篇02-09

《條形統計圖》教案(精)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