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11 07:31:20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精品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精品9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北師大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第二節:認識路線。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在辨認方向的基礎上,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從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離和經過的地方。

  2.借助認識路線活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實踐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感受到合作交流的重要,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重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運用方位詞語描述行走路線。

  難點: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經過的地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笑笑一家特別喜歡旅游,他們聽說撫順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就決定開車到撫順來旅行,可是他們沒來過,不知道車往哪開,誰能幫著想想辦法?

  有了路線圖,還要認識路線圖才能不迷路,所以認識路線很重要,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認識路線”。

  到了撫順,笑笑住在十道街的叔叔家里,她想到去勞動公園去玩,應該做幾路公交車?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一)從十道街到新華大街的行駛路線

  (1)從十道街出發向 行駛 站到三道街,再向 行駛 站到西一路, 再向 行駛 站到百貨大樓,再向 行駛 站到友誼賓館,再向 行駛 站到勞動公園。

  1、瞧,這里是一張1路車從十道街到新華大街一段的公交路線圖。仔細看圖,你能按照1路公交車的路線說一說,我們乘車從十道街按照什么方向,怎么走到勞動公園?請你當小司機,手握方向盤自己說一說。

  2、小組討論,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

  3、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二)從勞動公園到十道街的行駛路線

  1、笑笑游完勞動公園要回到十道街又該怎么走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2)從勞動公園出發向 行駛 站到友誼賓館, 再向 行駛 站到百貨大樓,再向 行駛 站到西一路,再向 行駛 站到三道街,再向 行駛 站到十道街。

  2、把結果記錄在練習卡上。

  3、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4、對照答案訂正錯誤。

  (三)看路線圖回答問題

  (1)小明從三道街出發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車的?說說他的行車路線。

  (2)小紅坐了3站在百貨大樓下車,她可能是在哪站上車的.?她又是怎樣走的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課件演示。

  (3)你想從哪兒到哪兒去?在小組內交流你的行車路線。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在小組內交流。

  小結:我們在乘車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車的行駛方向,然后根據需要,正確的選擇乘幾路公交車和下車地點。

  三、自主參與、拓展練習。

  1、這是笑笑的小表妹小紅上學和放學的回家的路線圖。

  說出小紅上學和放學的回家的路線,同桌互相說一說,再填在書上。

  學生匯報,課件演示。訂正錯誤。

  2、笑笑為了感謝同學們為他指路,請你們到“海上樂園“去游玩,但是我們要先弄清它的內部路線圖,防止迷路。我想這一定難不倒大家的。(出示”海上樂園“彩圖)

  提問:a海底世界,海上樂園,居民區,果樹林分別在中心公園的什么方向?

  b居民區的居民怎么走可以到山洞?

  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笑笑游完撫順要回北京,途中她想到龍潭大峽谷游玩,這是龍潭大峽谷的路線圖,她應該怎樣走?

  五、總結評價。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一張從家到學校的導游路線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整理書包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2、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重點:按照確定好的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學習用具,幾何圖形。

  教學方法:情境活動參與教學。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讓學生整理自己的'書包。

  組織討論:說一說是怎樣整理的,

  2、讓學生看一看教科書的圖。

  說一說這兩個小朋友怎樣整理的。

  3、小結:

  分類結果在同一標準下是一樣的,在不同標準下呈現多樣性。

  二、練一練。

  1、分一分,說一說。

  (1)怎么分?說標準。

  可以按年齡分類,按性別分類。

  (2)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顏色分類,按樣式分類,按樣式和顏色分類。

  (3)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機動車和非動車兩類:大車、小車、自行車三類,按分配個數分成三類。

  2、看一看,可以怎樣分。

  (1)圖上畫著什么,可以怎么分。

  (2)匯報,交流:可以按大小分類,按形狀分類。

  3、想一想有哪幾種分法。

  看圖,可以怎樣分。

  按大小分類,按顏色分類,按用途分類。

  三、小結,實踐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實踐活動。

  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

  四 位置與順序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P15-17例1以及練習四

  教學目標:

  1、理解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算理,探索并掌握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結合具體的情境,提高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愛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的算理。

  教學難點:

  結合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口算練習

  2、兩位數加兩位數豎式計算,并說出算法

  二、情境創設

  1、出示教材圖片

  2、介紹一些野生動物,隨即進行愛護野生動物教育

  3、活動設計

  活動1——探索算法

  出示第15頁統計圖提問:你能從中發現什么?

  自己獨立思考

  學習小組討論

  集體交流

  注意引導學生說己的思路,著重突破“十位滿十”的`問題,讓學生理解“哪一位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的算理。

  活動2——鞏固算法

  出示練習四第3題的主題圖

  問: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你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小組交流,說出算法

  三、教學效果測評

  1、做一做1、2題

  2、練習四1、2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系統地理解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通過復習培養概括能力與計算能力。

  3、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有關數學問題。

  學習過程:

  一、四則運算的`意義。

  1、閱讀以下信息: A、我們折了36顆紅星,還折了28顆藍星。

  B、我們買了40瓶礦泉水,每瓶0.9元。

  C、我們有24m彩帶,用 做蝴蝶結,用做中國結。

  (1)你能提出哪些用計算解決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算式說明每一種運算的含義。

  2、口答

  ①什么叫做加法?小數加法、分數加法的意義相同嗎?

  ②什么叫做減法?小數減法,分數減法意義相同嗎?

  ③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小數、分數乘法的意義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嗎?

  ④什么叫做除法?小數除法、分數除法的意義相同嗎?

  ☆友情小提示:整數、小數、分數的加法意義、減法意義與除法意義都分別相同。只有小數、分數乘法(第二個因數小于1時)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二、四則運算的方法

  1、整數、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各是什么?

  2、分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是什么?

  3、有什么相同點?

  ☆友情小提示:

  ①整數加減時,數位對齊;

  ②小數加減時,小數點對齊;計數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

  ③分數加減時,分數單位相同。(也就是通分。)

  4、分數、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友情小提示: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算出積,再看乘數中有幾位小數,然后在積中點上小數點。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分與和

  (一)2—5的分與和

  一、 教學目標:

  1、 在活動中經歷2、3、4、5各數分與合的學習過程,體會分與合的思想。

  2、 培養初步的合作學習意識和動手的能力。

  二、 教學過程:

  (一) 激趣鋪墊:1、設疑——提問——講述(教師拿3朵花拿在一只手上,如果用兩只手來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辦?

  提問: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講述:通過自己動手,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數學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在自己動手拿一拿、擺一擺中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分與合

  (二) 實踐操作:1、教學4的分與合:

  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盤子

  操作: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他們放在2只盤子里,請你想一想,可以怎樣放?

  引導思考:根據你的擺法,說一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嗎?4有不同的分法。

  提問討論。你知道幾和幾合成4?

  2、 教學5的分與合,讓學生自己發現。

  提問:5可以分成幾和幾?一共又幾種分法?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可以一個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1) 通過擺圓形,探究5得分合。

  (2) 讓學生四人一組交流得出的結論。

  (3) 小組內推薦一名組長說出探索結果。

  (4) 自己選擇喜歡的方法記住5的分合。

  (三)想想做做:1—5題。

  三、 總結評價。

  教后記:1學生能夠掌握數字的分合,但是對于按順序的分合有些學生比較難掌握。

  2 小組之間的討論效果不太好,學生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顯得有點亂。

  (二)6、7的分與合

  一、 教學目標:

  1、 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掌握6、7的組成,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

  2、 發展動手能力。

  二、 教學過程:

  1、 指導學生有條理地填寫教材32頁例題中的空格。

  2、 動手操作嘗試練習:一邊分,一邊把結果記錄在教材32頁試一試的空格里。

  3、 活動游戲:想想做做1—5題。①連一連。②說一說。③對口令。④吃螃蟹。

  4、 小結:黑板上是你們動手動腦學會的知識,誰能用一句話說說學會了什么?

  5、 獨立完成6—8題。

  (三)10的分與合

  一、 教學目標:

  通過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的組成。

  二、 教學過程:

  1、 學具操作:10個玻璃球分一分,有幾種分法?怎樣分?

  2、 教學例題:

  ①觀察上面畫了幾串珠子,數一數每串有幾顆?

  ②檢查涂色情況。

  ③小結。

  3、 鞏固深化:

  ①做一做第1題,接受鮮花,誰對把花送給誰?

  ②做游戲,火車鉆山洞。

  ③找朋友。(同桌之間開展活動)

  4、 練習一獨立完成。

  教后記:

  1 10是在5、6的分合繼續深入,因為學生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學生能很快掌握這個內容。

  2 但是對于10的分合有些學生不能很快反應過來。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教材設計了一些讓學生感受質量單位、比較物體輕重的活動,并結合活動滲透了一些統計的初步知識。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體驗常見的物體的重量,逐步建起質量單位的正確觀念,并且明確要比較物體的重量,不能光靠眼睛觀察,必須要用秤稱一稱,切實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另一方面通過記錄同學們的休重,學習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通過使用不同的秤,認識測量質量的工具,初步學習用數學解決問題,提高應用數學的意識。

  學情分析:

  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準備測量工具,對質量單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對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動形式上,除了參考教材上提供的內容外,還可以從本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取素材。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觀念,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能力。

  設計理念:

  1、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激發學生的求知。

  2、充分利用學生的原有經驗,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

  3、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體驗,親自感知,學生學的輕松、愉快,多次實踐又幫助學生突破了難點,同時也讓學生再次感悟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體重計、臺秤或彈簧秤、天平、兩袋鹽等物品。

  學具準備:

  各種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輕重。

  1、游戲導入:請兩位跑得快的同學到臺前做“背人跑步比賽”的游戲(被背的兩人輕重對比明顯)。讓大家估計誰最有可能贏?為什么?

  小結:人是有輕重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相互說一說。

  3、學生匯報自己的感受,教師引出課題。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一)稱學生的體重

  1、師:要想知道某個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辦呢?

  2、讓學生觀察帶來的體重計,觀察一下,上面有什么?怎么稱物體的質量呢?想好了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匯報,隨機介紹kg是千克的表示符號。

  3、讓一組學生輪流站在體重計上,秤出每一位同學的體重,并指名兩位同學在黑板上記錄下每位同學的體重。

  4、讓每一個學生統計出不同的重量的同學分別有幾種,統計時可以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統計,如用“正”字來表示,或用其他方法來表示。

  5、讓每一位同學背一背、抱一抱不同質量的同學,感受一下不24千克、32千克分別有多重。

  6、全班交流,把每組統計的情況合在一起,成為全班同學體重的統計表,再讓學生提出一些加、減法的數學問題,進行加、減法口算練習。

  (二)建立千克的質量概念

  1、稱一稱。把自己小組帶來的兩袋鹽放在臺秤或彈簧秤上稱一稱。

  學生生觀察秤的指針指向幾,老師指出1千克就是兩袋鹽的質量。

  2、掂一掂。再把剛才稱的鹽放在手中掂一掂,邊掂邊用眼睛體會1千克有多重,并說說掂1千克的感覺。

  3、估一估,你們再掂一掂身邊的其它物體,能找出哪些東西重1千克嗎?估計后再把這些物體放在秤上稱一稱,并互相說說1千克物體大約有多少。

  4、猜一猜。師拿出1袋棉花和1袋鐵釘,讓學生猜一猜哪個重?說明理由,大家的意見不統一,怎么辦?以實踐來證實,請2名學生分別稱一稱。

  5、質疑:這2袋物體的質量都是1千克,說明了什么?讓學生感受到物體體積大并不一定重。

  6、小結:剛才我們大家通過各種學習手段,感受了1千克物體的質量有多重,可我們看像這些(舉起一枚硬幣,指著衣服上的鈕扣和學生帶來的雞蛋,以及文具盒中的筆、橡皮等),比較輕的物品怎么知道它們的質量呢?

  (三)建立克的質量概念

  1、天平稱一稱帶來的硬幣以及文具盒中的文具吧,先看老師稱幾根粉筆的做法。教師邊稱邊介紹克的表示符號“g”。

  2、學生小組進行操作,稱硬幣、雞蛋和鉛筆、橡皮等物品。

  3、交流匯報。

  4、再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猜一猜、議一議等實踐活動,感受并建立克的質量概念。

  三、全課總結

  看來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除了用稱的方法,還可用估算的方法來解決。

  四、課后實踐,不斷延伸

  1、到商店看1千克的物體或買1千克的東西有多少?

  2、回家用秤稱一稱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幾種物品的質量。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體會平均數可以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和區別不同組數據的總體情況這一統計學上的意義。

  2、使學生認識統計與生活的聯系,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

  3、鞏固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師出示一杯水,告訴學生這一大杯水大約600克,而后把這杯水分別倒入4個杯子中(每個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們能求出這4個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嗎?

  2、學生動手解決,并交流解決的方法。

  3、六一節,老師帶了許多糖果想送給大家吃,老師給奮飛組6人共分36塊,給前進組8人共分了40塊,給藍天組5人共35塊,你們認為哪一組的同學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決?

  (1)組織交流解決的方法。

  (2)小結:象這種情況下,每組的人數不一樣,不能直接拿總數來比較,而是要求出每組同學的平均數來比較。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出示情景圖,告訴同學穿蘭色衣服的`是開心隊,穿黃色衣服的是歡樂隊。

  2、引導學生觀察后猜一猜:你認為哪一隊的身高高?并說說理由。

  3、出示統計表,組織學生收集有關數據,根據統計表估一估,歡樂隊和開心隊的平均身高分別是多少?并說說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歡樂隊的平均身高,另一個求開心隊平均身高,然后比較哪一隊高?

  5、組織交流計算的方法與結果。

  6、組織討論:從剛才的這件事,你有什么發現?

  7、小結:平均數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三、實踐應用

  1、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事要通過求平均數來解決問題。

  2、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一第4、5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問題需要幫助的嗎?

  2、師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教材第18~19頁練習四第5一11題和思考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選擇靈活、合理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混合運算的三步式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主要練習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板書課題)通過練習,要進一步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比較熟練地按運算順序計算已經學習的`三步計算式題,使計算能力得到提高。

  二、組織練習

  1.口算練習四第5題。

  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學生口算

  2.做練習四第6題。

  然后集體口算一遍。

  小黑板出示,讓學生觀察,每一道題對不對,錯在哪里。讓學生改在練習本上。

  提問:第1小題為什么不能從左往右先算165減657第2小題的小括號為什么不能去掉?

  指出:帶有括號的混合運算,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當小括號里又含有加(減)和乘(除)時,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小括號在題中能夠改變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所以不能隨意添加或去掉小括號。

  3.做練習四第7題對比練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旋轉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轉這中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2、通過學生的操做體會旋轉,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難點:

  感知旋轉

  教學過程:

  一、體會感受

  1、觀察電風扇、風車等旋轉的物體

  2、請同學們用手比劃一下它們是怎么動的。

  3、舉生活中有沒有象這樣子的一些運動呢,請呢舉例子說明。

  象這樣的一類的現象我們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斷:哪些物體的.運動屬于旋轉。

  二、感受旋轉的方向。

  1、展示兩類按照不同方向旋轉的物體,讓學生進行分類。

  2、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分。

  3、出示鐘面,讓學生觀察,秒針是怎么樣旋轉的。

  4、給旋轉按不同的旋轉方向起個名字。

  小結:象這樣一類跟秒針一樣從左往右轉動的叫作順時針轉動,而跟它相反的轉動叫逆時針旋轉。

  三、動手做一做

  1、完成43頁第三題。

  2、自己表演一個旋轉。讓你手里的東西旋轉起來。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轉動。

  4、動手完成課本42頁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轉美,創造旋轉美

  1、出示紫荊花圖,讓學生想想它是怎么樣被創造出來的?

  2、用旋轉創造出美麗的圖案。

  全課總結

  同樣注重口語的表達,有的學生說電扇是旋轉現象,還有的學生說水龍頭是旋轉現象,必須糾正:電扇扇葉轉動是平移現象,打開或關閉水龍頭時是旋轉現象。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