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1
導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第95頁的例3及相關內容。
導學目標:
1、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能把復式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2、能根據復式條形統計圖提出并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會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導學重點:
能把復式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并根據復式條形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導學難點:
根據復式條形統計圖進行數據分析。
導學準備:
課件、圖片等。
導學過程:
一、預學--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某地區城鎮和鄉村人口統計表,讓學生從中獲取信息。
2、請你用學過的條形統計圖的知識將這個統計表中的信息在條形統計圖中畫出來。
生自主畫圖。
3、 在畫這個條形統計圖時,我們應注意哪些問題?
師:這些是我們學習過的單式條形統計圖,老師想考考大家:請問1980年鄉村人口比城鎮人口多多少人呢?
生:多37萬人。
師;在比較過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覺得這樣對比比較麻煩,要先找到第一個圖,再找第二個圖,然后再計算。
生:那我們能不能將兩個條形統計圖合并成一個統計圖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適時進行引導,使學生明確:將兩個統計圖中的內容合成一個統計圖,便于信息的獲取與對比。
師:像這樣將兩個統計圖中的內容合成一個統計圖,這種新的統計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復式條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引出課題--復式條形統計圖
二、 互學--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1、明確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放手讓學生制作復式條形統計圖。
(1)明確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
師:我們來看這位同學制作的復式條形統計圖,你覺得還有哪些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
根據學生討論,明確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①要用兩個直條來表示兩組不同的數據;②為了區別兩個直條表示的不同含義,要在統計圖的右上角標明圖例。
(2)放手讓學生在樣圖中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
教師:請同學們根據這個統計表中的數據把教科書第96頁上的復式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2、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簡單的問題并進行分析和判斷,發展數據分析觀念。
教師:(出示完整的復式條形統計圖)觀察這幅復式條形統計圖,回答以下問題
(1)哪年城鎮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鄉村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鄉人口總數最多?哪年最少?
(4)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師適時加以引導:①感受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②觀察發現:人口總數逐年上升,從而進行人口教育;③了解:隨著經濟的發展,鄉村人口不斷轉為城鎮人口,鄉村人口不斷減少,城鎮人口不斷增加。
3、認識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感受復式統計圖的不同呈現形式。
師:這里還有一幅復式條形統計圖。認真觀察,你能從中獲取哪些信息?
生:他們都通過復式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了城鄉人口。
總結: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和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中記錄的信息是相同的。
教師:為什么復式條形統計圖有橫向和縱向之分呢?
生:因為這是兩種不同表現方式。
總結: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與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是相同的。
師:請大家在教科書第96頁的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小結: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種新的統計圖——復式條形統計圖。根據實際需要,復式條形統計圖有不同的呈現形式,例如縱向的、橫向的以及兩個直條上下重疊在一起的。不論哪種呈現形式,都直觀地反映了所統計的數據,方便我們更好地獲取有關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
三、評學--及時練習,鞏固提高
1、教科書第97頁“做一做”
2、教科書第98頁第1、2題。
板書設計:
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的區別
1、兩個直條表示不同的數據
2、在條形統計圖的右上角標明圖例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2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提高學生看統計圖和分析統計圖的能力。2.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分析、繪制等活動,經歷了認識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的過程,培養學生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并能根據統計的結果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和預測。3.通過統計意識的培養,使學生感受統計在成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應用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式來闡述觀點的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起始格與其它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難點:經歷認識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的過程,培養學生從統計圖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并能根據統計的結果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和預測。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復習條形統計圖
1.引入:二年級時我們已經認識了條形統計圖。現在我們一起來看幾幅。
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三幅圖分別出示)。
2.提問:從統計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觀察縱軸每格表示的單位量是多少?
3.小結:看來在繪制統計圖時,要根據數據的特點,設計每格表示的單位量?
4.過渡: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條形統計圖。
活動2【導入】看統計表,分析數據
1.觀察統計表,從統計表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第一小組學生身高體重統計表
姓名
身高(厘米)
體重(千克)
李明
141
35
王鵬
138
33
張明
139
32
高潔
143
40
田凡
142
36
2.用什么方式能更清楚直觀地看出同學們身高和體重的情況?
活動3【講授】出現矛盾,學習新知
1、猜想:
觀察這個統計圖,橫軸表示什么?縱軸應該表示什么?
請同學們幫老師想想統計圖中每格表示多少厘米?(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如:5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50厘米)
板書:每格表示
2、驗證:
請同學們按自己的想法,先在縱軸上標出每格表示的數量,再畫出條形統計圖。
3、分析
展示學生作品,進行分析
(1)每格表示單位量為10、20……情況?
這種方法畫圖時你們遇到了什么困難?(把每個格平均分太麻煩)
我們用電腦幫忙,看看用這些方法畫出的統計圖,看到這樣的統計圖你們有什么想法?(課件出示按學生想法做好的統計圖。分別是每格10、20、30、50厘米)
因為同學們身高都比較接近,所以當我們選擇每格表示單位量大時,條形的差距就不明顯了。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單位量大 差距不明顯
(2)每格表示單位量1、2、5……情況
我們再看看1厘米、2厘米、5厘米的情況,選擇這些數量的同學畫出的統計圖是什么樣的?
老師幫你們完成了這樣的統計圖。看到這樣的統計圖,你有什么想法?
因為同學們的身高數量都比較大,所以選擇每格表示的單位量小時,條形就會很長。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單位量小 條形太長
4、思考:
有什么好方法既能清楚表示同學們身高間的差距,又不需要畫這么長的條形?觀察這幅條形統計圖,你有什么發現?
下面很長的部分都是相等的,只觀察上面的部分就能比較出身高的`差距了,這些相等的部分可以不可以省略呢?
(1)出示準備好的已經折疊一部分的條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折疊部分:老師把統計圖怎樣了?為什么折疊起來?折了多少厘米?上面的部分每格表示多少厘米?
板書: 137厘米 1厘米
(2)折疊的部分在統計圖中怎樣表示呢?
(折疊的部分從側面看就是一條折線,所以條形統計圖的第一個格就用折線來表示省略的長度。)
我們把這個格叫做統計圖的“起始格”。板書:起始格
這個格表示多少厘米?為什么用折線表示?其他格表示多少厘米?板書:其他格
(3)完善統計圖
5、對比:
今天我們使用的統計圖和以前使用的有什么區別?
板書:起始格與其他格表示單位量不同
要根據數量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統計圖中每格表示的單位量。
活動4【練習】應用新知,嘗試畫統計圖
1、制作體重統計圖
(1)現在我們觀察幾個同學的體重在什么范圍內?最輕的體重和最重的體重之間相差多少?
(2)根據這樣的特點,你能用今天學習的這種統計圖來表示五位男同學的體重情況嗎?起始格表示多少千克?
其他格表示多少千克?(如果每格表示1千克,格數不夠,所以上面每格表示2千克)(課件出示數據)
學生應用白板畫圖工具補充完成體重統計圖。
2、分析數據
(1)觀察身高和體重統計圖,能觀察到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并解答。
(2)我們發現同學們身高和體重有些差異,我們國家公布了10歲學生身高和體重的標準值,為了能清楚直接地進行比較,我們可以在統計圖上用虛線,表示標準身高和體重,請你對比觀察,有什么發現?你想對哪些同學提出建議?
3、對比歸納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一種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在什么情況下需要應用這樣的統計圖?
活動5【測試】鞏固應用
我們了解了同學們的身體情況,我還知道他們都喜歡游泳,這是他們的游泳成績,你能根據圖中的信息將統計圖補充完整嗎?
1、學生邊填空,邊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這幅圖起始格表示多少?其他格表示多少?
3、思考:觀察統計圖,你能獲得什么信息?他們之中誰最有可能入選校游泳隊?
(六)拓展總結
1、出示其他內容的條形統計圖。
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同學們在今天這節課中,經歷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希望同學們在學習中都能積極大膽地克服困難,學到跟多的本領。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3
教學內容:
條形統計圖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多個單位),能用條形統計圖直觀、形象地表示數據。
2、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統計能力。
實驗目標:
1、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運用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主動參與新知的探索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計表做例1。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統計。
二、合作學習,探案求知
1、教學例1
課件出示例1的統計表。
教師:從收集的統計表中,你們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可能回答:小紅踢120個,小方踢100個,小紅比小方多踢20個……
教師:從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據統計表中的信息制成統計圖嗎?怎么制呢?學生可能回答:可用我們學過的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畫3根就可以表示3個同學。
教師:1格表示多少呢?(課件出示1格表示1個)如果1格表示1個,小紅踢的毽子個數要畫多少格?(課件動態展示畫出120格)學生產生沖突:畫120格好麻煩喲。教師質疑:那怎么辦?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表示呢?學生可能會想到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
教師:小組合作學習,思考討論。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適呢?說說想法。②小組內繪制出條形統計圖。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計圖。
課件展示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時繪制的條形統計圖
教師:觀察比較這些統計圖,在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適呢?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他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答案。
學生1:用1格表示10個比較合適;120個就畫12格;100個就畫10格,90個就畫9格。
學生2:用1格表示2個,5個也可以,只是畫的格子要多些。……教師結合學生畫的統計圖的美觀方面進行適當評價。
教師:現在用1格表示10個來完成書上116頁的統計圖。
2、教學例2
課件出示例2的統計表。
教師:根據這個統計表你獲得哪些數據信息?學生匯報所獲得的信息。
教師:小明要幫爸爸制作條形統計圖。思考或同桌交流。①橫軸和縱軸各表示什么?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適呢?全班交流,匯報。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條形統計圖。
課件展示條形統計圖
教師:觀察統計圖,你有什么發現?
課件出示:小明家蘋果產量逐年增加;20xx年的蘋果產量是20xx年的2倍……
教師:根據你的發現,你對小明家承包蘋果園有什么想說的?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3、小結今天學的條形統計圖與以前學過的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教師:以前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接觸的數據都比較小,因此我們都用1格表示1個單位。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接觸到更大的數據。
課件出示:為了方便,我們用1格可以表示多個單位,不僅可表示10個,也可以表示2個,5個,100個,1000個等,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
四、課堂總結
教師:這節課學了些什么?有什么收獲或問題?
《條形統計圖》課后問卷
1、老師用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計表做例1的授課形式,你喜歡嗎?為什么?
2、老師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計圖,對你的學習有幫助嗎?有哪些幫助?
3、你喜歡老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講授本節課嗎?為什么?
統計數據分析
學生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化學習效果統計
圖表二
認同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的人數 認同率%
實驗班(40人) 39 97.5%
對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1、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實驗班學生對于多媒體進入數學課堂有較高的興趣,喜歡多媒體教學的數學課,非常認同這種教學模式,認同率達到97.5%。從問卷中可以看出對照班學生也希望數學課中能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認同率也有82.5%,希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2、在實驗課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放映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把踢毽子的成績統計表做例1,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用 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是在學生學習了用1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通過課件展示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時繪制的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更形象、更直觀地看到了這是解決問題的需要,這較好的運用了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主動參與新知的探索與學習。通過課件,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放手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4
一、教學內容:
《認識平均數》教學設計領導簽字
二、教學目標:
1、集合具體事例,經歷認識平均數、求平均數以及討論平均數意義的過程。
2、初步體會平均數的作用,能計算平均數、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3、積極參加數學活動,體會用“平均成績”說明問題的公平性
三、教學重點:
使學生體會用“平均成績”比較哪個組成績好的公平性,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學會計算平均數。
四、教學難點:
體會平均數的作用,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時數1
板書設計認識平均數
六、教學過程:
(一)炫我兩分鐘
口算練習
,560÷40= 240÷60= 420÷7= 150÷30= 54÷9=
,960÷6= 88÷8= 76÷4= 85÷5= 810÷9=
(30+50+80)÷4 (80+80+80+80+85)÷5=
【設計意圖:炫我兩分鐘的內容要圍繞著“目標原則”,即盡量設計成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本課重點內容為計算平均數,通過對簡單的加法、除法的口算練習,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為這節課計算平均數打下基礎。】
(二)嘗試小研究課前嘗試小研究
1、1號筆筒有( )支鉛筆 2號筆筒有( )支鉛筆 3號筆筒有( )支鉛筆4號筆筒有( )支鉛筆 5號筆筒有( )支鉛筆
2、上圖中一共有( )支鉛筆。要使每個筆筒放的鉛筆同樣多,每個筆筒應放( )支鉛筆,動手分一分。
3、列算式為:
(三)課上嘗試小研究
1、讀上面的統計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上面兩個組哪個組的成績好?
3、你能算出每個組的平均成績嗎?
【設計意圖:整個小研究的設計體現了低起點、多層次、深思考、求精煉的原則,課前嘗試小研究的設計意在從學生舊有知識,且與本課密切相關的逐漸渡到新知的嘗試研究,充分發揮舊知識的遷移作用,為學生的解決嘗試新知鋪路搭橋。而課上嘗試小研究通過計算平均數,加深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展示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感受平均數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存在。】
(四)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交流課上研究(一)(二)。多媒體出示小組合作交流建議:
1、組長組織本組成員有序進行交流,確定好組員的發言順序。
2、認真傾聽其他組員的發言,對他的發言內容進行評價,組內達成統一意見。
3、組內分工,為班級展示提升做準備。
【設計意圖: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個發言的機會,小組合作交流建議的給出使小組交流有序進行,讓學生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與合作、學會傾聽與欣賞、激發了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探索知識的欲望。】
(五)班級展示提升
1、找一個小組展示本小組對嘗試研究問題的討論結果,其他小組作補充和評價。
要求:下面的同學也要認真聽,看看你同不同意他們的研究方法。一會說出你想問他們的問題,或者對他們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評價,或者對他們的研究方法進行補充。
2、組長帶領全組同學,對老師指定的嘗試小研究的`內容進行交流匯報。
在交流匯報的基礎上,組長組織全班同學進行評價、補充、質疑。
組長:哪個同學對我們小組的匯報有評價、補充或提出不懂的問題?
其他組的學生進行評價、補充、質疑。教師適時點撥,填寫評價表格。
3、教師適時點撥引領:平均數的含義,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互相糾錯,小組內同學互相檢查嘗試題做得是否正確,錯誤的加以改正。
【設計意圖:班級展示提升是小組內形成統一的觀點向全班同學展示交流并引發深入思考的過程,通過小組間思維碰撞,以及老師精彩的點撥引導,使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使知識更加系統化,使學生將知識內化于心】
(六)挑戰自我
嘗試應用,解決平均數問題:
出示新華小學四年級(1)班第五組和第六組同學體重的統計表,讓學生讀表,了解表中的信息。交流時關注學生是否發現第五組有7個人,第六組有8個人。
教師提出:要比較哪組同學的平均體重重一些,該怎么辦?學生可能回答先計算兩個組的平均體重,然后進行比較。
接下來讓學生分別求出兩個組的平均體重。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教師巡視。指名兩名學生進行板演。
預設:第五組同學平均體重:
(34+36+42+44+46+50+42)÷7=42(千克)
第六小組同學平均體重:
(38+34+54+34+35+41+39+45)÷8=40(千克)
提出“議一議”中問題“ 42千克、40千克分別表示什么?”組織學生討論求出的兩個平均數的意義。完成比較哪一組平均體重重一些的問題。
【設計意圖】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使學生感受計算平均數的必要性,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
(七)鞏固練習,提升學習質量:
1、獨立完成教材中練一練的第二題;
小軍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在一個平均水深為1米20厘米的 游泳池中(小軍不會游泳),問:小軍會不會有危險。
【設計意圖】借助此題培養學生的數學眼光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拓展延伸:
小軍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站在一個平均水深為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小軍不會游泳),問:小軍會不會有危險。
課后反思學生掌握了求平均數的方法,課堂氣氛活躍。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5
一、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師:統計表的相關知識你了解多少?
預設
生1:把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后制成表格,用來分析情況、反映問題,這種表格叫作統計表。
生2:統計表一般包括名稱、項目、數量、單位等基本信息。
生3:統計表也分為單式統計表和復式統計表。
生4:制作步驟:一是收集整理數據;二是設計表格;三是填寫數據。
師:我們在以前的學習中都接觸過哪些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這些統計圖的特點同學們還記得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復習一下條形統計圖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條形統計圖和平均數)
二、回顧與整理
1、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的'條形統計圖有哪些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后進行匯報)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小結并板書
條形統計圖的特點:能夠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
2、條形統計圖的分類。
提問:條形統計圖可以分為幾類?
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指名回答。
預設
生1:條形統計圖按照形式來分,可以分為橫向條形統計圖和縱向條形統計圖。
生2:條形統計圖按照實際需要可以繪制成單式條形統計圖和復式條形統計圖,前者只表示1個項目的數據,后者可以同時表示多個項目的數據。
3、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
(1)提問:同學們在制作條形統計圖時應注意些什么?
(2)學生充分討論后指名回答。
預設
生1:注意直條的寬窄應一致。
生2:要注意單位長度。
生3:還要注意美觀。
生4:應先在格子圖上畫出縱軸和橫軸,并分別標上名稱。
生5:還應在橫軸上確定直條的間隔,在縱軸上確定每格代表的數量。
生6:如果是復式條形統計圖,不同類別要用不同的顏色或形式的直條加以區分,便于比較。
生7:還要寫統計圖的名稱、日期、單位等。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根據繪制條形統計圖的注意事項,結合下面提供的數據信息繪制一幅條形統計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方格紙上嘗試完成條形統計圖,教師巡視指導)
(3)課件出示數據信息:希望小學和光明小學六年級各班人數統計表。
(4)學生繪制出條形統計圖后在全班展示,并說出自己的繪制方法。
(5)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總結繪制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①根據紙張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作為縱軸和橫軸。
②在橫軸上適當分配直條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③在縱軸上確定單位長度,并標出數量和計量單位。
④用不同的圖例區分兩組數據。
⑤根據數據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并標上統計圖的名稱、制圖日期和圖例。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制作、展示、交流、評價等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
2、掌握制作單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能制作簡單的條形統計圖;簡單分析統計圖。
3、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領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制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能看圖準確地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制作條形統計圖的第二步:確定直條和間隔的寬度;第三步:確定單位長度表示的數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幻燈機,直角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展示多媒體課件第2頁)談話:自古至盡,我們國家就是一個山清水秀,名山眾多的國家。你們知道我國有哪些名山嗎?
(設計意圖:從生活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談話:今天,老師把其中的五座名山給同學們搬來了。(展示課件第37頁:五座名山圖片)
(設計意圖:學生簡單了解五座名山海拔高度,感受祖國山川的美,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探究新知
1、認識條形統計圖
(1)(展示課件第8頁)出示問題:你能很快說出哪座山最高嗎?
(設計意圖:為下面研究條形統計圖做鋪墊。)
(展示課件第8頁:五座名山海拔高度統計圖)出示問題:觀察條形統計圖,你能回答老師的問題了嗎?從統計圖中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初步分析圖,感知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2)簡單概括條形統計圖的表示方法。
2、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方法
(1)(展示課件第9頁:四幅條形統計圖)讓學生感受條形統計圖與實際生活聯系的緊密,學習條形統計圖制作方法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2)(出示課件第10頁的問題:該怎么畫條形統計圖呢?)學生在小組里討論,引導學生探究制圖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全班交流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給予評價,出示制圖步驟。
(3)(展示課件第11頁)出示例題,指名讀出例題統計表中的數據。
教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畫圖。(教師課件演示制圖步驟)
(4)幻燈機展示學生學生畫圖,及時給予評價。對于不規范的圖給予指導,畫圖難點集中指導。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身體驗畫圖,親身感受畫圖的難點,教師針對難點集中指導,讓學生突破本課難點)
3、引導學生簡單分析統計圖
(1)(展示課件第12頁)游戲:你來問 我來答
出示問題,讓學生選擇問題,指定其他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圖的`能力。此環節變換教學方式,讓學生不再有學習疲勞的感覺。)
4、認識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展示課件第13頁: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對比)提出問題:統計表和統計圖,哪一種方式表示的數量之間的關系更直觀?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讓學生深刻認識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三、鞏固新知
1、(出示課件第14頁)讓學生依據統計表中給出的數據畫一幅條形 統計圖。
2、(出示課件第15頁)讓學生觀察條形統計圖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強化教學重點,突破畫圖難點)
3、(展示課件第16頁,出示問題:把你這節課的收獲告訴我好嗎?)
(設計意圖:學生小結本節課所學新知,學習方法,情感體驗等,提高本節課的學習效果。)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7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91——92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對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并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
2、 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并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2、經歷讀統計圖、交流信息、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用統計圖表示數據的過程中,體驗用統計圖表達表達交流數據的特點,認識統計圖的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并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并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時數 1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炫我兩分鐘
二戰前期德國勢頭很猛,英國從敦刻爾克撤回到本島,德國每天不定期的對英國狂轟亂炸,后來英國空軍發展起來,雙方空戰不斷。
為了能夠提高飛機的防護能力,英國的飛機設計師們決定給飛機增加護甲,但是設計師們并不清楚應該在什么地方增加護甲,于是請來了統計學家,統計學家將每架中彈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飛機的中彈部位描繪在一張圖上,然后將所有中彈飛機的圖都疊放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濃密不同的彈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統計學家信心十足的說沒有彈孔的地方就是應該增加護甲的地方,因為這個部位中彈的飛機都沒能幸免于難。
從這個故事中你知道的統計有什么作用嗎?
【設計意圖:炫我兩分鐘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綻放其生命色彩。能夠提高學習數學的情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嘗試小研究
嘗試小研究:
研究一:
1.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這個統計圖一個格表示幾個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3.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課本91頁,試一試:根據統計表,完成統計圖。
2.交流展示學生完成的統計圖。
三、小組合作探究
嘗試研究一
出示小組合作交流建議:1、組長組織本組成員有序進行交流,確定好組員的發言順序。2、認真傾聽其他組員的發言,對他的發言內容進行評價,組內達成統一意見。3、組內分工,為班級展示提升做準備。
【設計意圖: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個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一個思維的碰撞。】
四、班內展示交流,建構新知
1、全班交流,師生評價。
2、試一試,學生讀統計表,談一談自己的.感受。觀察不完整的統計圖,找出這幅統計圖的特征。(用一個格表示4個人)
3、學生試著補充完整統計圖,師巡視指導,交流時,讓學生說明不夠整格時怎樣想的,是怎樣處理的。(生表述自己的發現,關注學生能否發現每個格代表4人,如果學生沒有發現教師予以提示。)
小結: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當數據比較大時經常采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方法。
4、鼓勵學生根據統計圖提問并解答。交流時,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合理,就給予肯定。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是學生對知識一個內化、提升的過程。】
五、挑戰自我
1、數學書92頁練一練的第1題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鞏固當堂所學的知識。】
2、數學書92頁練一練的2題。自己設計一張調查表,記錄自己一學期讀課外書的情況。
六、盤點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談收獲環節是數學課堂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既可以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點的梳理,能讓學生更清晰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也可以是對數學學習方法的梳理和數學活動經驗的建構,培養學生自主反思建構的良好學習習慣。】
課后
反思 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并利用現代化的教手段,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統計圖由縱向變為橫向條形統計圖的過程,學生在合作探究中了理解知識間的聯系,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逐步升華,應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8
教學內容:
教材第38頁例1,練習十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學會看橫向的條形統計圖。
2.初步學會制作橫向的`條形統計圖。
3.能正確地分析條形統計圖,培養學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會制作橫向的條形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出示:某商店6月3日-10日銷售四種礦泉水的統計表: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條形統計圖(一)教案
教師:我們怎樣表示才能使四種礦泉水的銷售情況一目了然?(畫條形統計圖)
生動手制作條形統計圖。
分析:從統計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二、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1、(利用復習題)教師:條形統計還可以用這樣畫。
比較:這兩張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教師:上一張數據標在縱軸上,礦泉水的品牌在橫軸上,而下一張數據標在橫軸上,礦泉水品牌標在縱軸上,我們把這樣的統計圖稱為橫向統計圖,現在請同學們把橫向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教師:我們在畫縱軸和橫軸時,都畫上了一個箭號,表示縱軸和橫軸都可向上和向右無限延長。
根據這張條形統計圖,你想了解什么?把你想了解的內容在四人小組里交流。
2、小結:大家在畫條形統計圖時,想采用縱向條形統計圖還是橫向條形統計圖,可根據大家的需要自由選擇。
三、鞏固運用
教科書第40頁練習十的第1題。
(1)讓學生獨立完成前兩個小題,然后教師講評。
(2)你還能提出那些問題?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制作統計圖要注意什么?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02-12
數學教案:條形統計圖02-09
數學教案-條形統計圖09-29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8篇02-12
大班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03-20
《條形統計圖》教案01-29
小學數學《條形統計圖》教案集錦8篇02-12
數學教案:條形統計圖12篇02-09
復式條形統計圖教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