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數學 求平均數 教案(一)
教學目標 :1.體悟“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2.探索求“平均數”的多種方法,并能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方法進行解答。
3.培養學生估算的能力,能對數據分析結果作出簡單的推斷和預測。
4.體會“平均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及廣泛應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 與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靈活選用求平均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教學關鍵: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感悟平均數的含義,從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數的多種方法,并能靈活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
本節課的教學脈絡按“平均數”(數學概念)——“求平均數”(計算方法)——“應用題”(實際應用)逐步展開。主要分以下幾個層次:
第一層次:談話引入(讓學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數)
①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平均數的信息。
②師提問:為什么你們認為平均年齡、平均工資、人均住房面積這些都是平均數呢?能解釋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嗎?
③師:看來大家對“平均數”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這節課,我們就去數學王國探索一下有關“平均數”的奧秘。(板書:平均數)你想了解平均數的哪些知識呢?
④師:看來同學們對平均數充滿了好奇,一起進入迷宮探秘。
說明: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是教學求平均數的重要基礎。引入新課之前,先讓學生說說他們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平均數的信息。調查學生對“平均工資”、“平均年齡”、“人均住房面積”……
這些已經抽象了的平均數的理解情況,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接著創設富有童趣的情境,運用現代教學媒體,激發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愿望,從而引出求平均數的課題。
第二層次:構建新知
1.理解含義,探求方法。
① 觀察棋子,提出問題。(多媒體顯示)
師提問:看著你面前的棋子,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還想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說明:讓學生同桌合作,用軍旗作為操作活動的材料。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自己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索的熱情。
②感悟“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動手操作:以小組為單位研究怎樣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樣多。
師提問:現在每排棋子都是幾個?這個數,你能給他取個名字嗎?
這個平均數4與原來每排棋子的個數有什么關系呢?
說明:通過任意一種移動方法,使三排棋子同樣多。從而揭示平均數的真正含義。讓學生深刻理解,平均數并不表示一個實際存在的數量。精心設計學具操作,并配以恰當的媒體顯示,突出了平均數那簡明、直觀的特點。
2、探索求平均數的不同方法。
師:四人小組合作,想一想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求出平均數,并且把你們小組獨特的方法取個名字!等一下我們來評選最佳創意獎和最佳命名獎。比一比,哪個小組最愛動腦筋!
①小組活動討論。
②匯報交流。(生說方法多媒體顯示棋子移動過程)
移多補少! 先假設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說明:在學生感悟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后,探索求平均數的不同方法。用數學算式概括操作過程,并且讓自己給方法命名。使學生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中,積極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在匯報交流中相互啟發,最后共同探討出2、7、3這三個數的平均數的幾種方法。體現了“小組合作交流——大組交流匯總”的自主探究模式。呈現了知識的產生——發展——初步完善的過程。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創新教育要求。
第三層次:初步應用,內化拓展。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討論、嘗試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數,而且探索出了許多求平均數的方法。那么你們能解決有關平均數的實際問題嗎?
第四層次:實際應用
選擇正確的算式:
前幾天,學校舉行了獻愛心活動,我們班52名同學分成4組,第1組捐款192元,第2組捐款212元,第3組捐款205元,第4組捐款 198元,平均每組捐款多少元?
A: (195+212+205+198)÷52=16(元)
B: (195+212+205+198)÷4=208(元)
①說說你選擇B的理由。
②小明從結果16元他就肯定A 是錯誤的,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③如果選A該怎樣提問?
④比較這2個問題的異同點?
小結:所以求平均數時你要找準對應關系。說明:從實際生活中提取素材,設計兩道對比練習題,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求平均數方法的理解應用,在應用中滲透對應思想。另外,結合題目的特點有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小五數學 求平均數 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