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分的認識
時、分的認識1
時、分的認識
點擊瀏覽該文件
時、分的認識
時、分的`認識2
1、注重梳理,引領回顧。
本人認為整理與復習課的重點首先在于整理,知識的梳理是至關重要的。雖然本領域的知識點相對較少,我還是讓學生認真細致地去回顧整理學過的統計與可能性的有關知識,在梳理回顧中,引領學生對時、分、秒這部分知識兩個方面的回憶(這是在新授時不少學生認識模糊的):一是認識時分秒之間的關系;二是認讀與計算。
2、層次分明,引領探索。
在整理出知識框架的基礎上進行分層次練習。整理與復習課上,學生不應是進行專項訓練的機器,而應是認知過程的探索者。因此,在設計上我盡量讓學生自己動口、動手、動腦、自主探索。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基本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在綜合練習中通過讓學生幫明明計算路程進一步理解時刻的認讀方法及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在拓展練習中進一步面對優等生設計了寫數學日記的題目,在動手活動中初步向學生滲透極限思想,在層次分明的練習中,繼續引領學生的探索,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3、教不越位,學的到位。
學生的關于時分秒的知識,是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在有意義的數學活動中探索得到的,教師的總結概括寬、泛而到位,從而讓不同的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知識與發展,體會到數學的內在魅力。
時、分的認識3
時、分的認識 論文 1986年,在倫敦舉行的第十屆數學教育心理學會(PME—10)的分組會上,馮·格拉斯菲爾德(VonClasfield)等發表了題為“合成單位及構成它們的運算”的研究報告.然而引起人們普遍感興趣的是支持這一研究的理論框架——認識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自此以后,建構主義成為繼“大眾數學”、“問題解決”之后國際數學教育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ㄒ唬┙嬛髁x的先導早在50—60年代,著名的日內瓦學派創始人、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曾明確地提出了人的認識并不是對外在的被動的、簡單的反映,而是一種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活動的觀點(認識的建構主義觀點).由于長期在心理學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行為主義學派的巨大影響,使得建構主義觀點在很長時期內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直到80年代以后隨著認知心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及其逐漸取代了行為主義的主導地位,才獲得人們普遍的重視.
皮亞杰的認知理論的焦點是個體從出生到成年的認知發展階段.他認為認知發展不是一種數量上簡單累積的過程,而是認知結構不斷重新建構的過程.根據皮亞杰的觀點,個體的認知結構是通過同化和順化而不斷發展,以適應新的環境.個體每當遇到新的刺激,總是把對象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同化),若獲得成功,便得到暫時的平衡.如果已有的認知結構無法容納新的.對象,個體就必須對已有的認知結構進行變化以使其與環境相適應(順化),直至達到認識上的新的平衡.同化與順化之間的平衡過程,即認識上的“適應”是人類思維的本質所在.
(二)建構主義的數學學習觀建構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本質是主體的“構造”過程.所有的知識都是我們自己的認識活動的結果.我們通過自己的經驗來構造自己的理解,反之,我們的經驗又受到自己認知“透視”的影響.
數學認識應當被看成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產物,也即是反映和建構的辯證統一.如果完全否認了獨立于思維的客觀世界的存在,并認為認識活動的最終目的不應被看成對于客觀真理的追求,則必然導致“極端建構主義”.
在實際數學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教師總是一個勁的抱怨學生連課堂上講過的一模一樣的習題,在考試中出現時仍然做不出來.這里可以依據建構主義觀點作如下的分析: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本質是:學習不應看成對于教師所授予的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社會的建構過程.我們對學生“理解”或“消化”數學知識的真正涵義獲得了新的解釋,“理解”并不是指學生弄清教師的本意,而是指學習者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教師所講的內容重新加以解釋、重新建構其意義,它只是表明學生認為自己“我通過了”.因此,我們不難理解學生所學到的往往并非是教師所教的——這一“殘酷”事實.例如在數學教學中最常見的表現是:教師盡管在課堂上講解得頭頭是道,學生對此卻充耳不聞;教師在課堂上詳細分析過的數學習題,學生在作業或測驗中仍然可能是謬誤百出;教師盡管如何地強調數學的意義,學生卻仍然認為數學是毫無意義的符號游戲,等等.學生真正獲得對知識的“消化”,是把新的學習內容正確地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從而使其成為整個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國著名特級數學教師馬明先生有一句很生動的比喻:教師把知識“拋”得越快,學生忘得越快.教得多并不意味著學得也多,有時教得少反而學得多.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對數學知識的主動的建構過程.
關于數學學習的建構主義觀點是對于傳統的數學教育思想,特別是“授予與接受”的觀點的直接否定.學習并非一個被動的吸收過程.而是一個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的建構過程.因此,學習數學的最好方法是做數學,即我們應讓學生通過最能展現其建構知識過程的問題解決來學習數學.
(三)建構主義的數學教學觀建構主義所主張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注入式和題海戰術,有著本質的區別.建構主義主張的教學方法其核心是強調學習者是一個主動的、積極的知識構造者.他們認為知識就是某觀念(belief);學習是發展,是改變觀念;教學是幫助他人發展或改變觀念;而行為是人類的活動,其實質是觀念的操作化.建構主義認為教師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以深入了解學生真實的思維活動為基礎,通過提供適當的問題情景或實例促使學生的反思,引起學生必要的認知沖突,從而讓學生最終通過其主動的建構起新的認知結構.傳統教學中的注入式和題海戰術往往容易忽略學習需要主體的建構,而是把教學最大限度地轉移到記憶、復現、再認上去.例如,注入式取消了結論所產生的建構過程,把學習變成反復再現由課本或教師規定的結論;題海戰術取消了方法的建構過程,把學習變為重復某些規定的題型解法,等等.傳統數學教學的一個主要弊端在于忽視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忽視學習者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成了知識的“販賣者”,學生被看成可以任意地涂上各種顏色的白紙,或可以任意地裝進各種東西的容器.
建構主義的數學教學觀同我國數學教育家積極倡導的“讓學生通過自己思維來學習數學”內在本質是一致的.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們認為沒有一個教師能夠教數學,好的教師不是在教數學而是能激發學生自己去學數學.好的教學也并非是把數學內容解釋清楚,闡述明白就足夠了.事實上,我們往往會發現在教室里除了自己以外,學生并未學懂數學.教師必須要讓學生自己研究數學,或者和學生們一起做數學;教師應鼓勵學生們獨立思考,并接受每個學生做數學的不同想法;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設問題解決的情景,讓學生通過觀察、試驗、歸納、作出猜想、發現模式、得出結論并證明、推廣,等等.只有當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建構起自己的數學理解力時,才能真正學好數學.例如教師在講授勾股定理時,讓學生通過對圖形的割、補、拼、湊,學生經過了親自觀察和動手操作,發現了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數量關系.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勾股定理,熟悉了用面積割補法證明勾股定理的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自我探究的習慣,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時、分的認識4
這一節課學生學得積極主動,興趣濃厚,教學效果也很好。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教學成功的關鍵有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導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低年級學生對學習目的尚未樹立明確的認識,全憑好奇和新鮮感,他們的欲望往往是從興趣中產生的。因此,我在這課的教學中創設了多個情境導向,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在《時、分的認識》導入新課時,我按動錄音機,讓同學們聽,這“滴嗒、滴嗒……”是什么東西發出的聲音?在學生回答出“時鐘發出的聲音”之后,我說:“對,這是時鐘走時發出的聲音,是時光老人的腳步聲。上一學期,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有關時鐘的知識,這一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時鐘的更多奧秘吧!”接著我在講臺上擺出了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鐘表。形象的語言,精美的實物展示,使學生感到很新奇,馬上對這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讓學生觀察自己帶來的鐘表的面時,不一會兒,生1說:“我看到鐘面上有三根粗細不一的針,最粗的叫時針,幾乎看不到它在走。而那根中中的叫分針,它走得很慢;那根最細的叫秒針,它走得很快。”生2說:“這三根針好比三個兄弟,大哥叫時針,二哥叫分針,三弟叫秒針。”生3說:“我發現鐘面上有12個數字,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的時間是1小時!鄙4說:“老師,我還發現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這樣整個鐘面就有60個小格。每個小格就是1分鐘。”生5說:“我媽媽告訴我說1小時是60分鐘。”……緊接著,我出示“我們贏了”這一情境圖,讓學生觀看掛圖感受20xx年7月13日晚上10時零8分北京申奧成功的喜悅場面。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安排了一個學生動手操作的實驗,讓他們感受“分”有多長。我讓一、二小組的同學寫數,看看在指定的1分鐘內能從1寫到幾?同時讓三、四組的同學測脈搏,數一數在1分鐘里,你的脈搏能跳動幾次……由于聯系到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學生無不躍躍欲試,興趣盎然。在本節課將結束時,我播放課件出示了一位時光老人,生動的畫面,配上時光老人可親的話語,使學生擺脫了以往單調、枯燥的.全課總結,而是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理清了全課的學習內容,把整節課再次推向高潮。
2、為學生提供觀察、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
怎樣看“幾時幾分”的鐘面時刻是這節課的重點、難點,在這課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觀察鐘面,了解鐘面上的知識后,再通過合作交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識幾個特殊時刻:如“我們贏了”這一主題情境圖中的鐘面時針走到數字10,就是10時,而分針走到了數字1和2的中間過一小格。我讓學生認真數一下分針是走幾小格,學生一下子數出了分針走了8小格。我問:“那就是幾分?”生答:“是8分鐘!蔽艺f:“所以這時已經不是整小時了,而是幾時幾分呢?”學生脫口而出:“10時8分!苯又,我撥鐘(時針撥過數字9,分針對準數字8),我問:“這時時針走到哪里?”生答:“走到數字9和10的中間!蔽覇枺骸皶r針剛走過數字9,還不到10,所以還是9時,只是這時已過9時多了,那多多少呢?”我再引導學生看分針:“分針走到數字8,就是走了幾個小格?”生答:“走了40個小格!薄澳欠轴樧吡藥追昼娏耍俊薄胺轴樧吡40分!蔽艺f:“現在是幾時幾分呢?”學生異口同聲說:“9時40分!痹谶@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原有認識整點鐘的基礎上,由“幾時多”到“幾時幾分”,完成知識的遷移,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3、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學習方式
在練習認識幾時幾分時刻時,通過師說作息時間生撥鐘,師撥鐘讓學生說作息時間;同桌合作:一個說幾時幾分,一個撥鐘等形式的練習,不但鞏固了所學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讓學生學會與人溝通、認真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
時、分的認識5
《時、分的認識》一課,課后我對自己這節課的授課情況作了一番反思,這一課的教學,從準備、授課,整個過程有很多值得反思,
一、關于教學準備
準備階段,對一節課的成功與否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一課的準備過程特別值得我深深思考:準備好一節課,要求教師不但認真研讀教材,按教育規律和教學目標、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而且要求教師要有很強的預見能力,在考慮學生現有知識的基礎上,預想每一環節的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預期效果。
二、關于教學過程
1、優化教學方法
本節課是在一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初步認識整時的礎上進行教學平的,本節課主要任務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鐘面,掌握看鐘表的方法,以及認識時間單位小時和分,知道1時=60分。時間單位不像長度、重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單位間的進率比較復雜,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難點,我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軸"為指導思想,并能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教學時間單位概念建立時,讓學生聽音樂靜靜的體會1分鐘有多長,學生陶醉在音樂與彩色交織的世界。(忽然音樂停了)學生正聽著熟悉的音樂,音樂怎么停了呢?1分鐘結束了。這樣一來,抽象的一分鐘在學生的心里就有了一個定量。并給他們1分鐘時間,讓他們在1分鐘里干些事情,體驗1分鐘究竟有多長。這樣,盡可能地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獲得知識,通過這樣的實踐,既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在活動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優化教學手段
這節課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多媒體輔助教學生動形象,內容直觀具體,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例如教學“幾時幾分”,我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鐘面“10:30”,學生說出表示的時間(10時30分),還可以說“幾時半”,讓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是怎樣指的?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時針走過了10,就是10時,分針指著6,表示30分,所以是“10:30”。接著在分別出示鐘面“10:55、10:5、8:55、9:05、9:55等”。最后讓學生小結認讀“幾時幾分”的方法:當時間不是整時的.時候,它的方法:先看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個小格,就是多少分。這樣的教學分散了難點,并通過點撥、觀察,環環相扣,層層深入,逐一突破難點。使課堂動靜結合,學生眼、耳、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同時活動,提高了教學效率。
3、優化課堂練習。
由于本課教材知識點多的特點及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在教學中我實施練習與新授緊密結合,且有層次,由淺入深,有趣味,形式多樣,重點突出,例如在鞏固練習中,我先設計了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再設計給鐘表找朋友的練習,最后設計球經過時間的練習。
三、存在不足
1、本節課,我在教學中也有著一些不足,由于本課知識點多的緣故,教師授課一個環節緊跟一個環節,非常緊湊,于是在忙中就出現了一些錯誤。例如在講解時間數字式寫法時,課堂上只注重了老師的演示與書寫,而沒有讓學生親自動手寫一寫,導致在后面練習過程中學生常出錯,從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2、數學課上要讓學生學會說數學語言,例如,在讀時間時我們的生活都會說成幾點幾分,而數學課上就要說成幾時幾分,盡管在課上我對此進行了強調,但由于沒有再學習的最初階段達成共識,因此課上學生怎么說得都有。另外,在對學生語言表達方面要求不高,造成很多學生不說完整話,在今后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時、分的認識6
教學內容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105——107頁的例1、例2和例3。
教學目標
1、讓同學進一步學習有關鐘面的知識,進一步認識時間單位時和分。
2、初步建立1分、1時的時間觀念,知道1時=60分。
3、進一步培養同學探索創新、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他們的觀察、分析、比較、推理、動手操作和實踐應用能力。
4、滲透熱愛祖國的教育,并教育同學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1時、1分并建立1時、1分的時間觀念。掌握1時=60分。
教學難點
建立1時、1分的具體時間觀念。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鐘面模型。
同學:實物鐘
教學過程
一、信息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同學們,在2008年的5月,我們的祖國經歷了一些不平凡的時刻,這里老師向你們公布幾條有代表性的信息。
最激動的時刻:5月8日上午9時17分,2008北京奧運圣火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點燃!圣火耀珠峰的盛景終于出現在世人面前!中國發明了奧運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跡!
最凄慘的時刻:5月12日下午2時28分,四川汶川等地發生了8.0級的強地震,那一刻,數以萬計的人失去了生命,二十多萬人受傷,五百多萬人無家可歸。
最悲哀的'時刻:5月19日下午2時28分,全國人民向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默哀3分鐘。
這些難忘的時刻,都是鐘表幫我們記錄下的。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鐘表的作用可大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跟鐘表有關的知識(齊讀課題:時、分的認識)。
時、分的認識7
教學內容:教材第95~97頁時、分的認識例1、例2和“填填連連”,練習十八第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
2.使學生認識鐘面,掌握看鐘表的方法,正確說出鐘面上指示的時間,并能正確地書寫出來。
3.教育學生愛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猜謎語:小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響,催人早早起。問:這是什么?說明:這節課我們要認識鐘面。問:你們平時見過哪些鐘?
二、教學新課
1、認識整時
分別出示第一、二、三、四幅圖,讓學生說出幾時,小華在干什么。指名學生把四幅圖完整地說一遍。
要知道時間,就要學會看鐘表。就要學習時、分、秒。(板書:時、分、秒的認識)現在我們先來學習時、分。(板書:時、分)
2、認識時、分
。1)認識鐘面
提問:這個鐘面是什么形狀的?大家說說鐘面上有些什么?鐘面上的短針叫時針,長針叫分針。鐘面上有多少個大格?
說明:鐘面上用1~12把一圈平均分成了12個大格。按順時針方向,依次讓學生數出12個大格。
再用缺口的圓紙把鐘面蓋好,只露出一大格,教師指著這一大格告訴學生:這每一大格里又分成相等的5小格。一圈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呢?引導學生數出鐘面一圈共有60個小格。
。2)時和分的關系。
鐘面上的'針各有各的任務。最短的針是時針,它走起來最慢,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1小時。比較長的針是分針,走得較快一點,它走1小格的時間是1小分。(用教具鐘演示)
。3)提問:時針、分針是朝什么方向轉動的?(結合指導學生看教科書上時針、分針遠動方向的箭頭圖,并告訴學生什么叫順時針方向)
現在我們來比較時針和分針轉動的快慢,看看1時和1分有什么關系?教師用實物鐘演示,讓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圈,然后讓學生每兩人一組操作學具鐘,并討論1時和60分之間的關系。
教師:時針走1大格,就是1小時,時針走1小時,分針正好走一圈,是60分。1小時和60分的時間相等。(板書:1時=60分)
提問:我們已經知道時、分都是時間單位,那么1分時間究竟有多長呢?1分鐘我們能做多少事呢?讓學生數一數自己的脈搏1分鐘跳多少次師掌握時間,請學生匯報數的結果,再填在書上。
提問:一節課的時間多少分鐘?(40)課間休息幾分鐘?(10)合起來是多少分鐘?再加多少分鐘,就是1小時了?為什么?
3.教學例1。
鐘面上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1)出示第1個鐘面圖。提問:鐘面上分針指著幾?(12)時針指著幾?(2)這是幾時?(5時)怎樣寫呢?教師范寫。
。1)出示第2個和第3個鐘面圖。讓學生先說再寫。
4.教學例2
如果分針不是指著12,那么怎樣看時間呢?就要看時針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多多少要看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小格,這時就是幾時幾分。
。1)演示教具鐘:時針走過1,分針指著3。
問:時針剛走過幾?(剛走過1,就是1時多)分針從12起走到了幾?(走到3)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15小格,是15分)那么這是的時刻就是1時15分。怎樣寫呢?教師書寫。
(1)繼續演示,出示2時50分的鐘面圖。讓學生說幾時幾分。
。2)把鐘面撥到10時45分,指名學生說出鐘面上是幾時幾分。
學習內容。
三、鞏固練習
1做書上填填連連。
第1、第2題讓學生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十八的第1、2題。
五、
教學隨筆:
【時、分的認識】相關文章:
時、分的認識04-30
時和分的認識教學反思04-27
《時、分的認識》教案設計04-27
二年級認識時和分教案01-13
認識時間 認識整時教案04-25
認識鐘表 認識整時教案04-25
《認識整時》教學反思04-18
《認識整時》一次教案04-25
《認識整時》二次教案04-25
元、角、分的認識的教案設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