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4-07-14 09:43:04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薦】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薦】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情境活動,讓學生建立一分鐘和一秒鐘的概念,掌握分與秒的關系,知道1分=60秒。

  2、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親生體驗1分鐘的長短,并感受時間的意義,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同時,教育學生從小要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分與秒的關系,體驗1分時間的長短,建立一分鐘的概念,知道分與秒的關系。

  一、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有關鐘表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了剛才的歌曲有什么感受?老師也有同樣的感受,那你知道這段音樂有多長嗎?一分鐘!一分鐘有多長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時間王國一起去體驗吧!教師板書:一分有多長。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秒

  1、在鐘表上除了有時針和分針外,還有一位成員你們知道是誰嗎?

  2、出示課件。提問:哪個是秒針呢?

  3、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秒針是怎樣走的?

  (出示課件鐘表--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的全過程)

  生1:是一格一格走的,走一小格是一秒。并且有滴嗒滴嗒響。 (板書:秒針走1小格是1秒)

  師:是啊,秒針嘀嗒一聲走過一小格就是一秒。下面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一次。“嘀嗒!”

  4、那我們還可以用別的什么方式來記住一秒鐘嗎?(小組討論)

  生:我們還可以用拍一次手、跺一下腳、甩一下頭等等記住一秒。

  5、秒針走一小格是幾秒,走5小格呢?15小格呢?30小格呢?走一圈呢?

  6、剛才我們認識了鐘面上的一個重要成員秒針。秒針走一小格就是1秒。可別小看了秒這個時間單位。請看大屏幕:陸地短跑冠軍獵豹。它奔跑時1秒就可跑出30米。世界上飛得最快的鳥尖尾雨燕。它5秒就可飛行230米。5秒是多長,我們來看計時器,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請大家隨著秒針的轉動拍手,5秒停。時間過了5秒,雨燕已經飛行了230米。真是令人驚嘆啊!還有更讓我們興奮不已的,請同學讀:高鐵列車10秒可運行1300米。咱們這次用敲桌子的方式,隨著秒針的轉動來敲,感受10秒有多長。你們能想象到高鐵列車在我們身邊過去時是什么樣子?(一陣風一樣)你們知道嗎?火箭的速度更為驚人:指名讀:火箭把衛星或航天器從地面成功射向太空進入軌道,30秒運行237000米。知道30秒多長嗎?這次咱們跟著計時器邊跺腳邊來感受30秒有多長。(數30秒)人類多么偉大,能把許多不可能變為奇跡發生。同學們,希望你們將來也能為我們祖國創造新的奇跡。

  (二)發現1分=60秒

  1、孩子們,你們認為1秒鐘過得快嗎?那60秒呢?讓我們一起隨著秒針運動的節奏去體驗吧!在這里老師有一個要求:請大家仔細觀察,秒針走一圈60秒的時間,分針走了幾小格?

  2、分針走1小格是幾分呢?那么,秒針走一圈60秒的時間就是?(板書:1分=60秒)

  3、所以我們說1分=60秒

  (三)體驗一分鐘

  1、組織1分鐘的集體體驗活動:數心跳。

  一分鐘我們能干些什么呢?接下來我們就來體驗一下。

  教師指導學生數心跳的方法:請同學們舉起你的左手,用右手的三根手指按住這個地方,你感覺到它在動嗎?(師走到學生中間邊說邊示范)

  生:感覺到了。

  師;跳動的地方就是脈搏,都找到了嗎?沒找到的同學可以請老師幫忙。(師幫助個別沒找到的學生)

  師:現在老師給大家1分鐘的時間,請你數一數脈搏一分鐘跳動多少次,準備好了嗎?好,開始!(師用秒表計時。)

  師:誰來告訴大家一分鐘他的脈膊跳動多少次?(生自由發言。)

  師:同學們這個年齡脈膊一分鐘跳動一般在70--90左右,如果心情緊張或者是劇烈運動之后脈搏跳動會加快。請同學們回家后讓爸爸媽媽幫你看時間,自己再算一算。

  2、一分鐘還可以做些什么,接下來,我們來進行一次一分鐘游戲活動,誰來讀讀?老師幫同學們準備了一些活動,快來讀一讀,選出你最喜歡的一種活動。

  3、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選擇,一項活動只允許兩個小組選擇,誰先來選?

  4、準備好了嗎?1分鐘計時開始!

  5、同學們都非常認真地體驗了1分鐘能做的事情,先在小組內說一說你剛才的完成情況。下面誰來說一說?

  師:一項活動,為什么你們完成的'情況不一樣呢?

  6、聽了大家的匯報,你們有什么感受呢?一分鐘能產生的價值可真大呀!所以我們要珍惜生活中的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四)估計1分有多長

  1、同學們剛剛用自己的方法感受到了1分到底有多長。而且有了自己的參照依據。你的參照依據是什么?好,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參照依據來估一估一分鐘的長短,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請同學們轉過身去用自己的方法估測一分鐘,覺得時間到了,你就轉過身來,看看誰估測的準。

  2、請問你是怎么感覺這1分的?(找估計比較準的學生)。

  3、他們的經驗很好,你想不想試一試他們的方法?

  三、拓展、鞏固練習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身邊,一分鐘也會有許多事情可以發生。一個忘記關閉的水龍頭1分鐘可以流失20000毫升水,就是相當于100瓶礦泉水。

  一個城市熄燈1分鐘大約節電20xx度,大概相當于2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聽了這段介紹,你有什么感受?雖然短短的一分鐘,也能造成很大的浪費。

  2、1分鐘能干這么多事,那你能不能根據1分鐘的長短來估計一下完成下面的事情需要幾分鐘?

  四、總結

  說說本節課你的收獲吧!

  總結:同學們,在這節課上,我們充分認識了一分有多長,感受到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可貴的,最后,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名名言,齊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1、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下冊三、生活中的大數《有多少個字》教材30頁到31頁

  2、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的結構特點:教材首先呈現主題情境--關于祖沖之的故事,將我國數學的歷史文化自然融入到學習過程之中。鼓勵學生憑直覺估計字數,出現估計結果的巨大差距,引導學生尋找幫助估計的“單位”,小組合作,估一估,說一說,找到估計單位,再根據“部分”估“整體”的策略,進行估計的練習。

  (2)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大數之后,運用大數進行估計,讓學生初步體會估計策略,發展數感,并為四年級的估計做鋪墊。

  3、學情分析

  (1)學生的認知基礎:初步會用參照標準圈一圈,認識萬以內的數,感受數的大小。

  (2)學生的活動經驗基礎: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對一些簡單的數目較小的事物進行過估計:如抓一把小棒估計有多少根,估計物體的長度等。會利用數一數,圈一圈,比一比等體會估計方法的多樣化。

  (3)學生學習新知遇到的困難:二年級學生生活經驗比較少,對這種數量較多的事物缺乏感性認識,估計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4、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包括核心素養):經歷估計活動的過程,初步體會估計策略,積累估計經驗,并在估計過程中發展數感。

  (2)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情境開展估計活動,利用數一數,圈一圈,比一比等體會估計方法的多樣化,體會估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從故事中感受我國數學的歷史文化。

  5、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初步體會估計的策略,培養學生估計的意識和能力。

  (2)教學難點: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6、教學方法(體現出個性化的教學):

  1、合作探究法

  2、討論法

  3、直觀演示法

  7、媒體資源(網絡白板ipad手機移動終端鏡像投屏PPT課件flash課件):白板投影課件

  8、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行為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1、白板出示由淺入深的兩道數數題,并追問數數的方法。

  2、呈現主題情境圖--圖文結合的數學家祖沖之的小故事

  要求:閱讀小故事,說說祖沖之是個怎樣的人?

  1、利用數一數及乘法口訣等方法計算有多少個字?

  2、學生帶著問題小聲朗讀

  1、白板出示簡單的數數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基礎解決問題,并為接下來的尋找估計“單位”打下基礎。

  2、祖沖之的故事將我國數學的歷史文化融合到學習過程之中。

  新小結(我由簡單的數數活動,一步一步由淺入深,既鞏固了舊知又為獲取新知鋪下知識基礎,引領學生探討今天的主題)

  探究新知

  一、思考一:估一估這個故事大約有多少個字?(要求學生不要一個一個地數,憑直覺進行給出答案。)

  問:為什么差距這么大?引導學生理解“大約”

  怎樣來大約數學上叫做估計板書--估計

  過渡語:快速估計的結果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到底哪個結果更合適呢?

  引導學生探討估計的方法:要求學生拿出資料一(祖沖之的小故事)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辦法。

  教師傾聽學生的匯報展示并給予評價,并用課件演示給予驗證。教師隨學生的匯報板書:

  1、一行多少字(幾行)

  2、一段多少字(幾段)

  3、部分相加

  教師讓學生總結板書。

  比較憑直覺估計的結果和依靠估計策略得出的結果有什么不同?

  (二)思考二:估一估,填一填,有多少粒黃豆?(課件出示圖文)

  學生直覺判斷的結果:

  1、估得太少,2、估得太多。

  學生探討大約的相關問題

  1、什么是大約?

  2、怎樣來大約?

  學生齊讀“估計”

  學生拿出資料一,小組討論匯報

  學生利用展臺或白板匯報小組的估計辦法。

  生發言:估計的方法。

  生總結不同:依靠估計策略得出的結果快而準確,憑直覺的估計結果不可靠。

  (二)、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找到估計的“單位”根據3個杯子中黃豆高度的倍數關系得出答案。

  有助于引導學生探討估計的方法,尋找可以用于特定情境下幫助估計的“單位”。

  此處齊讀意在使學生明確探索的方向

  通過“估一估,說一說”的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估計,在自主探究,動手畫一畫,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白板的使用使學生的想法得到科學準確地驗證,有效地解決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反思,一方面幫助學生體會估計策略的價值,另一方面促進學生數感的發展。

  (二)、在新的情境下,運用部分估整體的策略進行估計的`練習,對發展學生的數感非常有益。

  課件的運用使學生的猜測得意驗證。

  小結(我為學生創造充分探索交流的空間和時間,通過讓學生小組內交流及匯報,讓學生經歷估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進而掌握估計的基本策略,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信息技術使學生的思考過程得以有效清晰地驗證。)

  鞏固應用

  要求學生選擇恰當估計策略完成課后練習題

  1、(課件出示練習題)以資料二的形式由學生獨立完成。習題4以資料三的形式要求學生完成。

  課外延伸題:

  1、教師課件出示學生廣播操隊列圖,提問:全校大約有多少名學生做廣播操?有什么好辦法來估計?

  2、提問學生:生活中你經歷過估計這樣的事情嗎?教師追問學生舉的事例是對哪方面的估計?

  3、教師請學生依據本節課所學,估計“一根大頭針”的重量的辦法。

  4、教師總結:

  (1)以多估少(2)以少估多

  完成數學書31頁2、3、4(資料三)題。

  學生思考回答:

  1、圈一圈。

  2、一行大約多少人看看大約有幾行。

  3、一個年級大約有多少人乘以6個年級。

  4、一個班級大約多少人乘以班級數。

  2、學生思考后舉例并總結:高度的估計、數量的估計……

  3、學生思考后發言讓學生經歷觀察,推理,畫一畫,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理解鞏固估計的經驗,體會估計在生活中的作用,信息技術使學生的思考過程得以有效清晰地驗證。

  通過身邊的素材練習,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借助直觀圖片(課件)的展示,進一步熟悉關于估一估的各種類型的題目。

  將估計歸類使學生思路明確

  通過逆向思維的估計(以多估少),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估計的方法。

  小結(二年級學生對這種數量較多的事物估計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結合現實生活安排了一些生活中需要估計的素材,按由易到難的坡度進行設計,引導學生逐步體會估計的方法,也使學生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課堂總結今天的數學課你有什么收獲?

  (1)學會了什么

  (2)怎么學會的加深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與能力。

  板書設計有多少個字

  估計

  一行多少字幾行

  一段多少字幾段

  部分多少字相加

  以少估多

  以多估少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課程特點:

  1、本節課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闖關游戲,營造愉快歡樂的課堂氣氛,從趣味的游戲中理解、掌握數學知識,點燃學習數學的興趣。

  2、本節課借助闖關游戲串聯知識點,讓學生在一個比較有挑戰性的學習環境里充分調動出數學學習的主觀意識,活躍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和意識,激發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促使學生在主動探究和思考中,進行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49頁例3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第三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乘除混合運算、積商之和(差)的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教材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從而真正理解并學會正確使用小括號。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學習興趣濃厚,尤其對有趣的、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富有興趣,因此本節課,設計了有趣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闖關游戲激勵學生的學習,并設計了符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學習活動。同時,學生在一年級時已經學習了含有小括號的加減運算,只要做好引導,利用知識遷移,學生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并不難。這一部分內容是進一步學習四則運算的基礎,要培養好學生良好的做題習慣和思路。

  教學目標:

  1、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會計算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2、能夠根據具體問題合理地使用括號,加深對括號的作用的理解。

  3、對含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進行脫式計算,通過對比觀察讓學生感受括號的作用。

  4、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培養認真仔細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了解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含有小括號的脫式計算題。

  教學難點:

  能夠根據具體問題合理地使用括號,加深對括號作用的理解。

  突破重難點的策略:學生在一年級時已經學習了含有小括號的加減運算,但接觸并不多,教學中應盡可能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和操作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操作、探究、體驗、經歷,感悟、理解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應用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預設用時:5分鐘

  師:(情境)數學森林里的小動物們無憂無慮地生活著。一天,小貓湯姆突然生病了,猴子醫生用超級放大鏡仔細檢查了她的身體,發現這是病毒搞的鬼!猴子醫生說:“這病毒太厲害了,如果我們想要打敗它,得去找衛生超人幫忙!”

  衛生超人知道情況后,氣憤地說:“這病毒太可惡了,我一定要消滅它!不過,我需要找一些小助手來幫忙。”

  同學們,你們愿意跟衛生超人一起出發,消滅病毒嗎?(愿意!)只有完成下面的考驗,才能一起去哦!我們一起來看看,衛生超人的考驗是什么?

  我會分類。

  ①10-(5+3)

  ②7+15÷5

  ③3×6÷2

  ④13-5×2

  ⑤5×(1+8)

  ⑥12+5-9

  師:這些算式可以分成幾類?你是怎樣分的?

  預設:從算式的外形特點來分,②、③、④、⑥沒有括號分為一類,①、⑤有括號分為一類。

  師:真聰明!沒有括號的這些算式還可以怎樣分?

  預設:把它們再分成從左往右依次計算一類,先乘除后加減一類。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把四道算式再細化分成兩類,從左往右依次計算一類,先乘除后加減一類。

  師:你們真會思考!快把掌聲送給自己吧!

  師:我們再來看含有小括號的兩道算式,序號①這題是我們一年級學過的,誰還記得它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

  預設:這道算式要先算小括號里的“5+3”。

  師:(小結)含有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我們在一年級已經學過了,知道了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師:我們再來看5×(1+8),這道算式里有乘法、加法,還有小括號,它的運算順序又是怎樣的?

  預設:也是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師:這道題到底是不是先算括號里面的?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板書課題:神奇的小括號——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衛生超人:同學們太棒了,我們一起出發去消滅病毒吧!

  師:衛生超人帶著裝有特效藥的藥箱出發了!病毒聽說衛生超人即將過來城堡醫治湯姆,讓伙伴們在城堡中設下重重關卡刁難衛生超人。

  【設計意圖:課始把算式進行分類,把學生已經學過的運算順序進行復習,從分類中找算式的特征,確定算式的運算順序。由此提出疑問,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同時還含有小括號的算式,是不是也先求括號里面的?從學生已掌握的運算順序引入疑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為下一環節探究新知做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探索運算順序

  預設用時:15分鐘

  1、創境激疑,引出新知

  教學例3第一個算式:把教材中例3的'第一道計算題改編成解決問題,體會小括號的作用。

  師:(情境)病毒:啊!衛生超人來了!快跑快跑!

  衛生超人:病毒哪里跑!

  衛生超人立馬追了上去,發現,狡猾的病毒居然用了兩把鎖把門鎖上了。

  同學們,我們怎樣才能把鎖打開呢?

  咦!上面有小紙條。紙條上寫著:(課件出示題目)

  一瓶洗手液7元,一個口罩比一瓶洗手液便宜5元,買7個口罩需要多少錢?

  師:從題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洗手液一瓶7元,口罩比洗手液便宜5元。要求的問題是:買7個口罩需要多少錢?

  師: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先求什么,怎樣列式?

  預設:先求一個口罩多少錢。因為一個口罩比一瓶洗手液便宜5元,所以用減法計算,列式為:7-5=2(元)。

  師:知道一個口罩2元,再求什么,怎樣列式?

  預設:再求7個口罩多少錢。因為一個口罩2元,買7個口罩要花多少錢,就是求7個2相加,用乘法計算,列式為:7×2=14(元)。

  師:剛才我們列的是分步算式,你能列出綜合算式嗎?

  同桌討論,嘗試在課堂本寫出綜合算式。教師巡視。

  預設1:7×7-5;

  預設2:7×(7-5)。

  2、互動解疑,學習新知

  (1)引導學生討論:7×(7-5)和7×7-5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預設:這兩個算式的數字、運算符號是相同的,但左邊算式有小括號,右邊算式沒有小括號。

  (2)加了括號的算式,運算順序上有什么改變?

  預設1:本來是先計算乘法7×7的,加了括號,就變為先算減法7-5。

  預設2:小括號改變了運算的順序。

  師生共同總結:小括號有神奇的作用,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3)哪一個算式與分步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

  同桌間討論,說一說,教師補充。

  師:列綜合算式時,要先求一個口罩多少錢,也就是要先計算7減5的差,需要神奇的小括號幫忙。正確的列式為:7×(7-5)。

  (4)學生獨立計算,表述運算順序。

  師:同學們,前兩個課時我們學習了不含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脫式,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脫式大家會嗎?拿出課堂本,試試吧!

  含有小括號和不含小括號表示的意義不相同。

  小括號表示要先計算

  不含小括號,要先計算乘法,再計算減法

  7×(7-5)

  7×7-5

  =

  7×2

  =

  49-5

  =

  14

  =

  44

  師:脫式計算時,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沒有參加計算的數和運算符號,在第二行寫出上一行計算的結果。等號要對齊。

  師生共同總結: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3、啟思導疑,內化新知

  師:(情境)哇!左邊的鎖打開了,趕緊看看右邊小紙條寫什么。

  出示例3第二個算式:

  (77-42)÷7

  (1)指名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你會算嗎?請在課堂本獨立計算,同時指名學生板演。

  (3)評比交流,教師針對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分析、糾正。

  小結: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師: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教材第49頁,例3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用你喜歡的符號把結論畫出來,讀一遍。

  師:我們回到剛才的5×(1+8),先算1+8的和確實是對的。

  【設計意圖:大膽改編教材,設計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情境,使原本生硬的一道算式活了起來,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感受使用小括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設計中,由淺入深,層層深入,逐步提高,讓學生感受含有小括號和不含小括號的不同,主動探索出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同時,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較練習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預設用時:15分鐘

  師:(情境)看!門打開了!衛生超人火速前進。咦!又有一扇門!

  1、基礎練習:任選其中一組進行獨立計算。

  (1)畫一畫:上下兩題分別先算什么?在下面劃線。

  (2)算一算:學生獨立計算。

  (3)比一比: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小括號起到什么作用?

  同桌間討論,說一說,教師補充。

  強調:①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②小括號有神奇的作用,可以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師:(情境)第二扇門打開了,衛生超人繼續前進。啊!這病毒太狡猾了,居然還設置了第三個關卡。同學們,你們有信心通過第三個關卡嗎?

  2、拓展練習: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教材49頁做一做第3題)

  算式1:

  算式2:

  教師指名板演。

  算式1:65-5×6=35

  算式2:21÷(43-36)=3

  預設質疑:為什么算式1不用加小括號,而算式2卻要加上小括號呢?

  全班交流:什么時候需要加小括號?

  通過追問,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算理,弄清楚為什么算式2要加小括號,如果不加小括號結果會怎么樣?讓學生從列式的意義和計算的結果的不同去分析,從而得出加小括號的必要性。

  師:(情境)恭喜同學們!成功通過第三個關卡。我們繼續往前追!

  啊!狡猾的病毒在這段時間居然召集了許許多多的同伴。

  衛生超人:“同學們,我們需要一些洗手液來消滅病毒。你們趕緊去森林里的衛生超市買5瓶洗手液回來吧!”

  3、應用練習:解決問題。

  (1)

  找出題目中有用的數學信息。

  (2)題目中隱含了什么信息?(中間問題是什么?)

  (3)列綜合算式解決這道題。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教師指名板演。最后集體匯報。

  師:同學們真是優秀的小助手!在大家的幫助下,衛生超人終于來到湯姆面前,讓湯姆把特效藥吃下。湯姆漸漸好了起來!掌聲送給你們自己!

  衛生超人進行衛生教育:想要病毒遠離你,一定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不去外面到處跑!

  【設計意圖:①在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在練習中不僅凸顯小括號的神奇作用,而且訓練學生列綜合算式的能力,這樣既鞏固了新知,也為后面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②通過小助手幫助衛生超人買洗手液,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把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③課堂學習也滲透德育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四、分享收獲,總結升華

  預設用時:5分鐘

  師:今天在幫助衛生超人消滅病毒的同時,你收獲了哪些知識?

  學生舉手發言。

  預設1:我知道了小括號的作用是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預設2:我學會了含有小括號的混合算式的脫式。

  預設3:我知道了含有括號的算式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師:我們回想一下學過的混合運算,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課件出示樹形圖總結所學過的運算順序。

  師:這節課我們收獲滿滿!收獲了知識,就增長了見識,并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去。這節課就上到這里,再見!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把新知識納入已經整理過的知識系統中,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從整體上系統地幫助學生理解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以“樹形圖”為結尾,前后呼應,融為一體,注意知識結構的系統性。】

  板書設計:

  神奇的小括號

  ——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小括號的作用: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7×(7-5)

  (77-42)÷7

  =7×2

  =

  35

  ÷7

  =14(元)

  =

  5

  答:買7個口罩需要14元。

  【設計意圖:板書簡單清晰,一目了然所學知識。】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教材分析:

  教材編排了一道例題,首先引導學生通過從正方形紙片、紙工袋、三角尺上抽象出直角,觀察直角的圖形,認識直角標注符號,從而逐步認識直角。并將抽象出的三個直角按不同位置擺放,讓學生正確感知直角。接著指導學生用一張不規則的紙折出直角,并通過比較折出的角和直尺上直角的大小來地出結論: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接著學會利用已有的直角判斷其他角是不是直角。同時能夠找出身邊的直角,并學會畫出不同位置的直角。最后在認識直角的基礎上認識“銳角”和“鈍角”。

  學情分析:

  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是在學生對角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后的繼續學習,學生主要是利用前一節課學習的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來識別直角、銳角和鈍角,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我打算從注意新舊知識的結合,注意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兩方面入手,讓學生從已有經驗得到新的發展。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在腦中形成直角、銳角和鈍角的概念。但當角的大小相差不大時學生可能還很難區分,有待進一步加強。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直角,通過折折、拼拼、比比等活動加深學生對直角的認識。

  2、使學生學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能夠在比較直角大小的過程中體驗到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樣大的。

  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與人合作的意識,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發展數學思維。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感知直角的特征;會畫直角,判斷直角、銳角、鈍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

  老師這里有這樣一些圖形,你們認識嗎?叫什么?

  2、角有什么特點?

  3、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研究角。

  二、觀察思考,探究新知。

  (一)初步認識直角。

  1、出示一張正方形紙

  這是一張正方形的紙,它有幾個角?請你也拿出一張正方形紙,像圖上這樣擺好,然后找到左下方的這個角,用手指一指,并用眼睛仔細看看它的樣子,有誰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角?

  這是一個特殊的角叫做直角。(板:直角)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直角。

  通常我們會在直角上標上一個這樣的符號“ ”,這就是直角符號。

  請大家在找到的這個直角上標上直角符號。

  2、出示紙工袋。

  紙工袋是什么形狀的?上面有幾個角?

  請你找到這個角?將這個角與正方形紙上的這個直角重疊,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

  兩個角一樣大,說明紙工袋上的這個角是什么角?請你也標上直角符號。

  3、請你拿出這樣的三角尺。

  看看三角尺上的角,你能找到直角嗎?

  誰能上臺指一指。

  這三個角都是直角。

  4、猜猜看,這三個直角的大小會怎樣?可以怎樣來驗證呢?學生動手試一試。

  5、請你拿出另一把三角尺,你能找到直角嗎?誰上來指一指。兩把不同的三角尺都有直角,這兩個直角的大小會怎樣?

  6、我這兒有一個大的.三角尺,你們尺上的直角和它一樣大嗎?點名上臺比一比。

  7、剛才我們比較了那么多的直角,你有何發現?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說說。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樣大的。

  (二)折一折

  出示一張不規則的紙。

  師:在這張紙上你能找到直角嗎?我們可以用它折出一個直角,請仔細看。你能這樣折一折嗎?

  每人按要求折紙,并在折出的直角上標上直角符號。

  小組4人比一比折出直角的大小怎樣?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樣大的。

  (三)找一找,比一比。

  1、判斷是否是直角。

  請各組組長將自己的數學書放在小組中間。

  用什么方法能找出數學書封面上的直角?你準備借助怎樣的工具呢?

  (1)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先說方法,再動手試試。)

  比一比哪組想的方法多?匯報,展示。

  2、剛上課時,我們在正方形紙上找到一個直角,那其他三個角是怎樣的呢?

  請組長將你的正方形紙放在中間,每個人比比你最近的角,然后把結果告訴組長。

  誰來說說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怎樣的?

  那長方形呢?紙工袋放中間,再進行比較,組員把結果告訴組長。

  3、那你能在教室里用”比一比“的方法找找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直角嗎?學生活動,匯報。

  (四)做直角。

  1、你能用兩個同樣的三角尺拼出一個直角嗎?

  學生拼,看看哪組想的方法多?要求用”比一比“的方法驗證拼出的是否是直角。

  2、再請各組拿出鬧鐘,在鐘面上撥一撥,看看鐘面上幾時整時,時針和分針形成的角是直角?

  3、同桌撥完,互相驗證,匯報。

  (五)畫直角。

  1、我們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來畫。

  要求:在點子圖上任選一點作為直角的頂點,把三角尺上的直角頂點對準這一點,然后沿著三角尺直角的兩邊畫去,這就是一個直角。

  教學反思:

  《認識直角》本課教學旨在讓學生在經歷認識直角的過程中,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或者折紙折出的直角分辨直角、銳角和鈍角,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和簡單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之后,覺得有幾個難點之處應該引起重視,予以重點突破。

  1、學會標注直角標記學生對于物體表面的直角很快能找到,比如正方形、長方形這些圖形上的直角。當這些圖形位置發生變化,如發生傾斜以后,有些學生就要花費較多時間來比量,找出這個直角。

  2 、學會判斷直角、銳角和鈍角引導學生明白,我們可以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是否是直角。在沒有三角尺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手頭的紙張對折后再對折,折出一個直角來比一比。學生難免會忘記帶三角尺,讓學生掌握用靈活的方法來折直角這個方法很有用。

  3、學會合作三角尺拼圖三角尺拼圖,畫出拼成的銳角、直角和鈍角。這兒要讓學生合作,各自拿出所需拼圖的三角尺,然后合作進行拼圖。這道題目其實很難的,因為例圖上畫的三角尺不是簡圖。二年級的學生擅長依樣畫葫蘆,圖例就很難讓學生模擬著去畫了。這里留足夠的時間,讓同桌按要求合作拼圖。學生在動手拼圖中思考,爭論,直至明晰。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

  一、教材分析

  《辨認方向》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17-18頁”的內容。這是本單元的第二課時,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教材設計的活動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為學生提供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因此,在教學中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增加學生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讓學生制作方向板,用方向板在教室校園內認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向。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會辨認東、南、西、北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東南、 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不僅要求學生能在平面圖上人方向,還要求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通過學生指一指,認一認的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獲得數學經驗。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2、情感目標:創設師生互動情境,在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以及樂于合作的意識,發展學生的個性。

  3、能力目標: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五、教學難點

  在現實生活中準確辨認方向。

  六、教學準備

  課件、方向板、東、南、西、北貼片。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疑引思。

  1、電腦出示機靈狗,并配上聲音:“嗨,同學們好,我們又見面了。”接著,師:機靈狗正在某地旅游,它買了張地圖,可還是不 知 道怎么走, 想請大家幫幫忙,你們愿意嗎?

  2、演示課件(沒有圖書館、動物園、少年宮和電影院 四個建筑物),同時設問:機靈狗想知道體育館、醫院、郵局、商店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激發學習興趣。通過課件和問題情境的創設,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并且把主題圖進行分解,讓學生先回顧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是如何辨認的,為正確辨認新的方向做好鋪墊。

  (二)解決問題,掌握方法。

  1、師:你說的真棒!這是我們上節課學過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除了這四個方向外,你們還聽過哪些新的方向?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1:我還聽過東南方,在電視上天氣預報里聽過有東南風。

  生2:我知道西北方,聽過西北風。

  生3:我知道有東北方,我姑家在東北。

  師:你姑家在什么地方?

  生3:黑龍江

  師:你們了解的真不少,對,黑龍江位于我國的東北方。

  2、用方向詞說一說物體所在的.位置。

  師:機靈狗現在想知道以學校為中心西南方是指什么地方?

  生 :在學校的西南方。

  師:大家同意他的意見嗎?

  生:不,學校的西方。

  生:不同意,學校的南方。

  生:同意,因為既在學校的西方,又在學校的南方,所以在學校的西南方。

  用新方向詞說一說物體所在的位置。

  師:機靈狗知道了這幾個地方,它還想去其他地方,請同學們幫它找找這幾個地方在學校的什么方向?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新方向詞為機靈狗指 方向,使學生對新方向更熟悉起來。

  走進生活,體驗方向

  (一)制作方向板

  師:同學們不僅認識了東南西北,還通過自己的努力認識了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新的方向。我們來比賽,給你一個方向,你能不能認出其他七個方向,把它們寫在方向班上,看誰的動作最快?

  (教師組織開展搶答游戲,課件顯示:標有北方的空白方向板,大家搶答填寫其他空位)

  【設計意圖】將學生腦海中模糊的方向,通過制作方向板抽象到紙上,能看、能記能用,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數學模

  (二)辨認方向

  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的八個方向。

  (1)討論:靠什么辨認方向?

  師:我們到一個新的地方,大家靠什么辨認方向?

  生:靠指南針

  生:請教別人。

  生:看早上太陽,早上的太陽從東方升起。

  生:傍晚的太陽西落。

  師:同學們真棒,遇到問題能夠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而且辦法真不少。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長學生的見識。

  (2)根據指定的一個方向,辨認教室的其他七個方向。

  師:大家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能辨認出教室的八個方向嗎?

  學生嘗試著辨認。

  師:誰來告訴老師我們教室的垃圾箱在教室中心的什么方向?

  生:南方。

  師:知道了一個方向,其它方向你知道嗎?同桌交流

  師:誰能介紹我們教室的八個方向?

  生:教室中心的南方是垃圾箱,教室中心的北方是黑板……

  小游戲(聽口令做動作、從慢到快)

  師:同學們這么能干,老師和你們做一個關于方向的游戲,好嗎?

  生:好!

  面向南-- 點點頭 轉向西--拍拍肩 面向北--拍拍手 轉向東--扭扭腰。

  向著東北--點點頭 向著西北--伸伸手 向著西南--招招手 轉到東南--扭扭腰。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充分體驗教室的八個方向,通過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給學生休息調整時刻。

  找出自己身邊八個方向的學生

  (1)體會方向的相對性。

  師:我們再來做一個游戲,以王永濤同學為中心,每個同學都想想自己在他的什么方向?

  師:請王永濤同學西邊的同學起立。

  師:在他北邊的同學起立、在他東邊的同學起立、在他南邊的同學起立。

  師:在他東南邊的同學請你沖他招招手,在他東北邊的同學請你沖他拍拍手,在他西南面的同學請你沖他神神手,在他西北邊的同學情你沖他拍拍肩。

  (學生反應慢跟不上,有些亂,經調整后都好了。)

  師:再來一次,請馬雪青同學東邊的同學起立……

  (學生再經過思考、判斷、調整、校正的過程)

  師:我們玩了兩次,你發現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沉默)

  師:為什么同樣是路靜,一會在王永濤的東方,一會在馬雪青的西方?

  生:我知道,她在王永濤的右邊,馬雪青的左邊。

  生:每次的中心不同,第一次以王永濤為中心,第二次以馬雪青為中心,所以我們得出的結果不同。

  師:同學們真棒!在觀察和判斷方向時要確定是以什么為中心。

  【設計意圖】開展有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行動、調整自己的行動、觀察判斷性動過程中,從而 體驗、感悟數學知識。通過提問,引發知識矛盾點,讓學生充分地探討,最終得到的結論。

  同桌活動:向同桌介紹自己八個方向的學生。

  師:向同桌介紹自己八個方向學生時,老師提個小小要求:一個同學介紹,另一個同學當裁判,然后交換,遇到困難時幫幫他。

  (再給學生實踐,體驗的機會。)

  練一練(課件出示練一練)

  師:看機靈狗還給你們帶來了什么?

  師:誰知道我國的首都在哪?你能在地圖中快速找到它嗎?

  生:我國的首都是北京,有紅星的地方是北京。

  師:你的眼睛真尖,你能快速 的找一找四川、吉林、臺灣分別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生:四川在北京的……

  師:我們的家鄉在什么省?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學生在圖中找。

  師:老師想去打谷場轉一轉,誰愿意和老師一起去?誰愿意讀一讀進打谷場之前有什么要求?

  說一說圖中的建筑物分別在打谷場的什么方向?

  師:你們用什么方法能順利過關?

  生:首先標好方向。

  生:最好像老師一樣以誰為中心用標尺畫十字,標清方向。

  師:你們是個能干,愛觀察的好孩子,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不會迷路。

  【設計意圖】學生再次體驗、實踐,并會把數學知識用于實踐使數學變得更有活力。

  設計學校地圖。

  四、感悟生活,體驗成功

  師:今天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

  你們的收獲真不少。這節課大家表現真棒,機靈狗非常滿意。學了今天的內容,你們不會像機靈狗那樣迷失方向了吧?今后,請同學們多觀察,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數學知識,希望你們能把我們學習的知識運用于生活當中。現在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到操場繪制學校地圖,比比誰畫的最準確,最好。好了!讓我們行動吧!

  八、教學反思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注重加強學生的體驗,強調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本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方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這個內容我們不能 把它作為知識點去講授,而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的加深體驗。

  首先,通過生動有趣的電腦畫 面讓學生幫助機靈狗解決問題,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明確辨認方向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識;接著通過主題圖的分解,讓他們說出已學的四個方向的物體,為學習新知識作好鋪墊。在學生幫機靈狗找方向的過程中,讓學生有了切身的體驗。在課上通過借助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以認一認、想一想、辯一辯的活動形式,幫助學生初步感授新方向。

  其次,學生通過第一個活動感受到現實生活中存在這些新的方向,那抽象到平面又是怎樣呢?為此,讓學生制作方向板為載體,不僅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感受這八個方向和了解他們在平面中的位置,而且還可以幫學生,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后邊的學習中選擇這個工具準確辨認出方向。這一過程是建立學生的數學模型的過程,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總之,本課通過生動有趣的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中自主探索獲得知識,教師為學生只提供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學生親自進行觀察、猜測、討論、交流,并且能結合具體情境給定的一個方向,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以及用這些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讓學生在活動中既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又積累了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初步體驗數學化的過程。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養成計劃和決策的能力,逐步發展創新思維。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數學學習中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1、師:學校組織小朋友去郊游,游玩前我們應考慮到哪些問題呢?(出示:時間安排、車輛安排、春游收費、游樂項目)

  2、出示課題:小練習

  3、——郊游

  二、計劃決策、解決問題1、時間安排。

  (媒體出示時間圖)

  (1)看圖說一說時間。

  (2)這天我們將在外面度過多長時間?你是怎樣想的.?

  (3)多媒體演示。

  2、安排車輛。

  (媒體出示:1班31人,2班28人,3班30人,每輛客車能乘坐50人)

  (1)收集數學信息,思考解題思路,可以考慮班級總人數、車輛載重人數。

  (2)滲透估算:從最鄰近的整十數進行估算。

  (3)學生獨立計算:可以列豎式。

  (4)滲透巧算:觀察數的特點,可以先湊整。

  (5)請你安排,3個班級如何坐這2輛車?可以把一個班級進行分拆。

  3、春游收費。

  在學校收的費用1、往返車費:4元1角2、入場費:5元8角3。

  師:學校發下一份通知,你們能看懂嗎?

  (1)計算:往返車費與入場費是多少?(4元1角+5元8角=9元9角)

  (2)學校準備一份食品,價錢一共是多少?

  4元+3元5角+5角+8角+1元3角=10元1角

  (3)在學校,一共要收費多少呢?(9元9角+10元1角=20元)

  (4)20元,你打算付給老師()張()元?

  4、游樂項目。

  (媒體出示游樂園圖)

  (1)找一找,有哪些游樂項目?(介紹項目及單價)

  (2)如果每一項都能玩,那需要多少錢?(50元)

  (3)根據要求設計方案:給你25元(全部用光,可以重復玩),你可能怎樣玩?①最多可以玩幾次?(5次)②最少可以玩幾次?(2次)③如果想玩3次,你可以怎么玩?④如果想玩4次,你又可以怎么玩?

  三、課堂總結:今天你學到什么新本領?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實踐的思想。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角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在授課的過程中,適時的演示課件“角的初步認識”】

  1.師問: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在一年級學習過哪些圖形,還可以說說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幾何圖形?

  2.等同學做出回答后,教師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圖形

  3.教師質疑: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這三種圖形與圓有什么不同?(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圓沒有角)

  4.指角。教師出示數學書,請學生指出這本書封面上的角。(學生一般會指四個頂點為角)

  5.教師指出:這個同學指出的并不是一個角,究竟哪兒是角呢,該怎樣來指出一個角才對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新授。

  1.初步感知角。

  (1)教師演示指角的全過程:

  師一邊指角一邊口述:從數學書封面的一個點出發,從這個點向直直的兩邊摸,這兩邊所夾的部分,就是角。

  (2)一邊看電腦演示,一邊隨著電腦的演示在自己的數學書上摸角【演示課件“指角的方法”】

  (3)指名一學生到前面來指一指哪兒是角。

  (4)全員操作。邊說邊摸,指出一個角。

  (5)同桌的同學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個角。

  (6)小結摸角后的體會。(我們摸到的點是尖尖的,我們摸到的兩條線是直直的。)

  2.折角。

  (1)教師取一張不規則的紙,經過兩次對折,折出一個小于180度的角。問:老師折出的這個圖形是角嗎?為什么?

  (2)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形狀不限),也經過兩次對折(任意的去折),教師從中挑出幾個有代表性的角貼在黑板上(盡可能的包含直角、銳角、鈍角、平角)。

  (3)問:觀察,黑板上貼出的這些圖形,大家說都叫角,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個圖形中都有尖的點和直的線)

  (4)教師講解角各部分的名稱【演示課件“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師從眾多的角中,任選一個角,把角的兩條邊延長,指名一名學生板書標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5)教師指黑板上任意一個角的部分,要求學生們說出各部分的名稱。

  (6)討論。說一說身邊的角。

  3.演示活動角。

  (1)問:再觀察黑板上貼的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2)問:通過觀察,誰能說說,哪個角大些,哪個角小些?再說說你是怎么比較出來的?

  (3)問:角確實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該怎樣比較角的大小呢?

  (4)教師讓每個同學拿出自己的學具——活動角,把它張開制成一個角,并邊指邊說哪是角的頂點,哪是角的兩條邊。相鄰的同學比一比,誰的角大,誰的角小。

  (5)師:以自己剛才做的角為標準,再做一個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為標準,做一個比它小的角。

  (6)提問:通過你們自己操作活動角,你能體會到角的大小和誰有關系嗎?(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得大小有關)【演示課件“角的大小”】

  (7)教學畫角的方法。

  ①【演示課件“畫角的方法”】全體觀察畫角的過程,然后請同學總結畫角的方法。

  ②教師再次與學生一起回憶畫角的方法:先畫頂點,從這一個點起,用直尺畫一條直直的線,再從這一個點起,向不同方向畫一條直直的線。(板貼:先畫頂點,再從頂點出發,畫出角的兩條邊)

  ③讓學生按照上面的`步驟畫一個角。教師巡視畫角的過程是否正確。

  三、歸納提高。

  1.問:通過剛才的研究,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圖形——角;一個角有1個尖尖的頂點,還有兩條直直的邊;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我們還學會了畫角的方法。)

  2.練習。

  四。質疑交流。

  1.問:除去老師向大家介紹的這些內容,誰來說說,你還知道些什么老師沒有講到的內容?或者還想知道些什么內容?(根據學生說和問的情況,酌情補充下面的內容)

  (1)角的種類(詳見擴展資料):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優角、周角……

  (2)趣味知識:放大鏡能夠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卻不能放大角的度數。(詳見擴展資料“放大鏡不能放大角”)

  (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裝修時,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擺出很多美麗多變的圖案,有效的利用角,還可以節約裝修修的材料,降低裝修的成本。 2.自由交流。

  五、布置作業(略)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教案是關于“角的認識”這部分內容的一個教學設計。

  教學新課前,通過演示動畫達到提高學生興趣、導入新課的雙重功效。

  教學過程中,大量使用動畫,動態地模擬了指角、畫角等數學活動,將數學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能夠用一種欣賞動畫的、輕松的心情進行學習。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下教材第48頁中的例2及相關內容,參考蘇教版和北師大版相關教材。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掌握“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對比、總結的能力。

  3.培養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體會數學語言表達的簡潔美。

  教學重點:

  能正確理解和運用正確的運算順序進行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

  理解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課件、課堂練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混合運算嗎?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口算。

  像這樣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時,我們要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從左往右)

  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周末,小軍和小紅來到了書店,瞧,它們正在買學習用品。

  (一)提取信息、揭示問題

  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問題:小軍買1個文件夾和3本作業本,一共用去多少錢?

  (二)解決問題(1),學習含有加、乘法綜合算式的脫式計算。

  1.想一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2.學生獨立列式并計算,和同桌交流想法。

  3.請生板演,可能出現以下方法:

  ①分步計算???4×3=12(元)

  12+5=22(元)

  ②不含括號的綜合算式

  4×3+5

  5+4×3

  =12+5

  =5+12

  =17(元)

  =17(元)

  4.匯報交流:

  ①請分步計算的學生說說想法。

  ②重點突出:為什么要先算3本作業本的錢?買3本作業本用多少元?為什么用4×3計算?

  ③請列4×3+5?的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第一次對比:兩位同學都認為要先算4×3,他們列式方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④請列5+4×3的學生說想法。

  這個算式如果先算5+4,算的什么和什么的錢?再乘3呢?(結合課件演示)

  所以在這道題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對比:看看這兩個綜合算式,你發現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計算時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3+5

  5+4×3

  =12+5

  =5+12

  =17(元)

  =17(元)

  5.

  學習4×3+5和5+4×3的脫式計算。

  哇,你們學會了用脫式計算幫小軍算出買學習用品的錢,真了不起!我們來看看小紅想買什么?

  (三)解決問題(2),學習含有減、除法綜合算式的脫式計算。

  哦,小紅可能想買鋼筆,出示問題,你能幫她解決嗎?

  1.明確問題:1個訂書機比1支鋼筆貴多少元?

  2.初步梳理:你覺得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信息?

  1支鋼筆的錢有直接告訴我們嗎?得動動腦筋了。

  3.區分對比,明確運算順序。

  小精靈為我們送來了3個同學列的.算式,哪個算式能正確解決這個問題?

  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對錯都要能說出理由哦。

  8÷2-10

  10-8÷2

  10-8÷2

  =4-10

  =10-4

  =2÷2

  =6(元)

  =6(元)

  =1(元)

  第一個算式錯在哪里呀?哦,那就是要改成10-4,10是誰的錢,解決這個問題就是用1個訂書機的錢減去1支鋼筆的錢等于多出來的錢。

  小結:像這樣問誰比誰貴多少就要用較多的錢減較少的錢等于多出來的錢。

  第二、三個算式對比:你們都認為第2個算式是對的,可老師看第3個算式列的不是和第2個一樣嗎?

  所以減法和除法在一起要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第2個算式是怎么算的,你們看懂了嗎?我們一起把這個算式請到黑板上。

  三、觀察對比,總結運算順序

  1.初步梳理

  一起來看一下今天認識的3位新朋友,當有乘法和加法時,我們先算?(乘法),有減法和除法時,我們先算?(除法)

  2.和同級運算對比

  我們把這3個新朋友請到課件上來,和前面認識的這兩位老朋友對比一下,它們在計算時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

  3.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什么加、減法。

  4.提煉

  綜合算式在進行脫式計算的時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要做到一看,看什么?對,看清楚運算順序。二算,然后再進行脫式計算。

  四、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下面我們就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來挑戰幾道題。

  ★

  圈一圈:下面各題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來。

  15-2×5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9÷3

  2+9÷3

  兩題中都有除法,為什么這題要先算除法,而這題要先算乘法呢?

  真不錯!能把新舊知識進行區別,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辨一辨:下面的計算對嗎?對的在(

  )里打√,錯的打×。

  6×4-2

  6+4÷2

  =24

  =10÷2

  =22

  =5

  (

  )

  (

  )

  ★★★算一算:用脫式計算完成下面各題。

  10+8×2

  18-8÷2

  =

  =

  =

  =

  ★★★★連一連:把算式和正確答案連起來。

  4+4+4

  20

  4×4+4

  5

  4+4÷4

  12

  觀察這三個算式,你發現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哇!這些運算符號可真神奇呀!

  再給你兩組算式,你能在○里填上合適的運算符號,使等式成立嗎?

  想一想:在○里填上合適的運算符號。

  ①

  4○4○4

  =4

  ②

  4○4○4

  =3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想知道老師的收獲嗎?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9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生主要學習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掌握統計數據的記錄方法,并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了解統計的基本思想方法,認識統計的作用和意義,逐步形成統計觀念,進而養成尊重事實、用數據說話的態度。

  學情分析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地進行計數,所以填寫統計表時不會感到太困難,其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數據,根據統計表解決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多的生活經驗,能利用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作用。本單元教材選擇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生活場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生的校服、講故事比賽、春游的人數情況統計等,同時滲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識,使學生明確統計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對統計數據的初步分析。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并加強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利用統計表的數據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

  數學思考:了解統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問題解決: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情感態度: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使學生親歷統計的過程,在統計中發展數學思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體驗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

  2、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根據統計表的數據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統計問題的方法。

  教法:

  談話、指導相結合法,引導學生通過對情境問題的探討,師生互動,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你們入學都要穿上我們學校的校服,你們喜歡我們校服的顏色嗎?(指名3~5個學生說一說)。

  師:有的同學喜歡這個顏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如果我們學校要給一年級的新生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請你們當參謀,給服裝廠建議下該選哪種顏色合適。

  (指名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教師引導:張三喜歡紅色,學校就決定將校服做成紅色的,怎么樣?你有什么意見?

  教師小結:你們剛才說的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顏色,不能代表學校大多數同學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喜歡的呢?(學生可能回答,調查全校學生喜歡的顏色。)

  教師追問:如果我們現在要馬上把信息反饋給服裝廠,你覺得調查全校的學生這個方法怎么樣?(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全校學生那么多,要調查全校的學生,范圍太廣了,我們可以先在班級里調查,通過班級中的數據作為代表,找出大多數同學喜歡的顏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數學生喜歡的顏色。那這節課就以我們班級為單位,在班級中進行調查統計,看看在這四種顏色中,大多數同學最喜歡哪種顏色。

  二、互動新授

  1、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1)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確定了要在班級里進行調查,我們班級的人數也不少,應該怎樣調查呢?你有什么好的辦法?(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2)出示統計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完成這張統計表呢?

  (3)學生說出各種不同的方法。(學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歡的顏色寫在紙張上、舉手、小調查等。每人報喜歡的顏色,我們在自己的表中做記號,如畫“正”;舉手表示自己在哪一個范圍的,老師數一下,再把結果填在表中??)

  (4)教師提問:你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方便?

  師:在這些方法里,舉手表示是比較簡便的方法,現在由老師發布指令,每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最喜歡哪種顏色就舉手表示。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教師說顏色,學生舉手,教師數人數,學生填表格。

  2、從這張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發現。)

  (1)師: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把每種顏色喜歡的人數加起來,如果與全班人數不相符,說明我們在統計的過程中出現了錯

  誤。)

  (2)師:喜歡說明顏色的人數最多,那么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表格,教師根據分析的情況加以引導,突出統計的意義。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頁“做一做”,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這張表格,你準備怎么辦?

  (要引導學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舉手報名,匯報填寫等)并說出統計的過程;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2)采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強調數據的準確性),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的填寫”。

  (3)小組內討論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歡去()的人數最多,最喜歡去()的人數最少。

  最喜歡去植物園的右()人。

  你最喜歡去(),喜歡去這里的同學有()人。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提問,全班進行反饋。)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小組。

  (1)課件出示第1題的表格圖。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共同填表格。

  (2)根據表格內容回答問題。

  參加()小組的人數最多,參加()小組的人數最少。

  我們班參加計算機小組的有()人。

  我喜歡()小組,喜歡這個小組的有()人。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舉手表決的方式統計了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校服的顏色,最喜歡去哪里春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活動,這個方法簡便,易操作,下次我們班級調查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板書設計:

  數據收集整理(一)

  學校要給同學們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選哪種顏色合適?

  紅黃藍白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根據統計結果回答問題、發現問題,進行簡單的預測和較為合理的判斷。

  2、讓學生進行一些社會調查,體驗實踐性和現實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選擇記錄方法作記錄,并體會哪種記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法:

  采用講授法、討論法、發現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將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引導中探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買電器》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五單元加 與減中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法的口算,并能正確地計算。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數的加減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初步培養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體會算法多樣化,提高口算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三、教學重難點:

  掌握整百、整十數加減的口算方法。

  四、教學方法:

  引導分析法、談話法

  五、學習方法:

  自主探 究、合作交流

  六、教具:

  圖片、計數器

  設計意圖 :

  數學源于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養成運用 數學的態度,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并學會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七、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金老師最近買了新房,想要去買一些電器,誰愿意做小參謀陪老師去?那好,我們就到蘇寧電器去看看吧.

  板書課題:買電器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出示《買電器》主題圖,學生認真觀察

  1.猜價錢

  “這里的電器可真不少呢,我們邊看邊做猜數游戲吧,老師周末已經向售貨員打聽過這幾種電器的價格,請你們來猜猜。”

  師:電扇的價錢是由二個百組成,你能猜出它的價錢嗎?

  (學生回答:200元)“就是200元.”出示200元。

  師:你真了不起,再來一個,聽好了,冰箱的價錢是一個三位數,(趕快猜)快接近了,有九個百,六個十組成。

  (學生紛紛舉 手,指名回答:960元)

  師:你們可真聰明,(出示960元)來一個難點的,電視機的價格在500元--1000元之間(學生熱情很高)

  生:我猜是600元。

  師搖搖頭說 :“你這個價錢有點低了。”

  生:我猜是900元。

  師:高了一個百。

  生:我知道800 元。

  師:恭喜你答對了。出示800元

  師:洗 衣機的價錢是一個整百數(700元)比700元少2個百(500元)你們可真能干。

  2.提問:看著這些家用電器,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

  生回答:買一臺冰箱和一臺電視機,一共需要多少錢?

  (教師出示學生的問題。)

  師:我們來看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一起讀兩遍,這個問題 該如何解決?學生回答列式:500+800= (老師板書)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呢?請大家想一想,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

  小組合作,探究算法(給三分鐘時間學生交流討論)

  “誰愿意把你的想法向全班同學介紹 一下?”

  指名匯報,老師板書出各種算法。

  (1)5個百加8個百是13個百,13個百就是1300,所以500+800=1300,(好,我們用計數器來演示一下看是不是這樣)出示計數器

  師:看來,你 認真思考了.好,誰還愿意來說

  (2)5+8=13,所以500+800=1300(你也很會動腦筋)

  (3)800+200=1000,1000+300=1300(你結合了我們一年級學的湊十法)

  ……

  3.體會算法最優化

  我們研究出了這么多的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呢?同桌交流一下。

  4.小結:剛才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計算出了整百數的加法,你還能提出什 么數學問題呢?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課本第5頁

  教學目標:

  1、了解什么是算線,并會在算線上做加、減法。

  2、在算線的幫助下,通過補充和減去求差。

  3、 利用算線解決實際相差問題。

  4、學會在1個情境中用不同形式表述相差多少。

  5、培養學生的算法多樣性。

  教學重點:

  1、通過圖示幫助學生分析數量關系。

  2、理解有關“相差多少”、“比多”、“比少”的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相差多少”、“比多”、“比少”的問題,并能正確列式求解。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師:寒假中小丁丁發明了一條算線。

  出示:

  師:它其實就是從數射線演變而來的,變得更簡化,只需標出數的大致位置,但數與數之間的位置不能出錯,觀察一下,這些數怎樣排列?(小的數在左,大的數在右)

  2、師:下面我們也來嘗試畫畫算線,并在上面標出數的位置。

  ⑴29 36生獨立畫后展示評講。(如沒有下列幾種情況不必再講)

  ①沒有標出數所在位置的記號

  ②小數在左,大數在右

  ⑵34 57 19

  (3)師:我們可以將解題的'思路借助算線更清晰地表示出來。

  (箭頭向右表示加)

  師:加法中借助算線表示計算方法時常用的方法是

  (1)第一步加第二加數十位上的數,第二步加第二加數個位上的數。

  (2)第一步加第二加數個位上的數,第二步加第二加數十位上的數。

  (3)先將第一加數加幾湊成下一個整十數,再加上第二加數中去掉已加的數后剩余的數。

  2、減法:

  (1)要求:借助算線表示計算過程: 71-28=

  嘗試將計算方法用算線表示出來(箭頭向左表示減),獨立練習后匯報,糾正錯誤。

  3、求相差問題

  (一) 觀察圖意,理解“相差”

  1、觀察主題圖:說說你看懂了什么?

  2、編一個數學問題:

  東東身高100厘米,麗麗身高78厘米,東東比麗麗高幾厘米?

  4、小結:通過比較,麗麗比冬冬矮,可以說冬冬比麗麗高或麗麗和冬冬相差多少。

  (二) 在算線上計算

  1、思考:如何計算100和78相差多少呢?

  生1:100-78

  生2:78+( )=100 板書

  2、學習計算過程用算線來表示。

  3、請你在算線上嘗試著自己算一算。

  試一試:小丁丁有68個玩具小人,小胖有84個玩具小人,他們之間相差多少個小人呢?

  三、總結:

  算線是一種計算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計算。

  四、檢測目標達成練習:P5/練一練

  它們相差多少?用你喜歡的方法畫一畫、算一算:

  28和57 24和63 36和54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計數單位“千”,發現每兩個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都十進的關系。能夠正確地數出1000以內的數,初步感受大數的意義,發展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的估計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數田字格、正方體、在計數器上撥珠子等活動,讓學生充分經歷數數的過程,感受更大的計數單位和數位產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加強思考和探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悟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數數,感知1000以內數的概念。認識計數單位“千”,發現每兩個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都是十進的關系。

  難點:

  1、接近整百或者一千的數如何數。

  2、體會千以內數的數位的意義,理解相鄰數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1、讓學生數小正方體、復習數數方法個、十、百之間的進率。

  首先讓學生快速的數出10個小正方體,說說你是怎么數的?根據學生的回答,得出10個一是十。

  其次讓學生在田字格紙上快速地數出100個小正方體,讓學生匯報怎么數?根據學生的回答得出10個十是一百。

  2、引出“千”,初步感知1000讓10個數出100個田字格的同學到前面展示,再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先讓學生一百一百地數,再讓全體同學一百一百地數。老師點出10個一百是一千,讓學生感受一千里面有10個一百,從而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數小正方體的活動,復習100以內數數的.方法,同時引出計數單位“千”,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

  (二)、自主探究,感知進率

  1、感“百”和“千”的進率,讓學生跟著課件數小正方體。回答一個一個的數,

10個一是(十),一十一十的數,10個十是(一百),一百一百的數,10個一百是(一千)

  接著教師說通過數田字格,數小正方體等活動。關于數數你們有什么發現?先讓學生議一議,再交流匯報,得出當物體的個數少時,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一十一十的數,當物體的個數多時,可以一百一百地數。如果物體的個數再多些,可以一千一千地數。

  (設計意圖:“關于數數你們有什么新發現”旨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多樣的意識,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發現數數的方法和規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認識計數單位

  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由1000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大正方體,數一數有多少個小正方體,說一說是用什么方法數的。

  學生動手操作,自己數一數。

  小組交流。小組匯報。

  生:

  1、我是一個一個數的,1000個一是1000,一共有1000個小正方體。

  生:

  2、我是一十一十地數,100個十是1000,所以有1000個小正方體。

  生:

  3、我是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一共有1000個小正方體。

  師追問:你為什么用此方法?

  如果小正方體的數量非常多,要繼續往下數,怎樣數比較快?

  關于數數,你們有什么新發現?

  學生獨立思考。

  小組交流匯報。

  完成教材75頁做一做。

  2.讀、寫1000以內的數。

  出示計數器,師撥出126.

  怎樣讀寫這個數呢?

  學生自己試著讀、寫這個數。

  小組交流匯報。

  師追問:你這么寫是怎樣想的?

  你能說說這樣讀的想法嗎?

  這個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師撥出304

  讓學生用剛才的方法讀、寫這個數。

  小組交流、匯報,并說出304的組成。

  師追問:“你為什么在十位寫0?”“為什么讀作三百零四?”

  師撥出580.

  學生獨立讀、寫這個數。

  全班交流說說讀、寫的方法及數的組成。

  (三)聯系生活,感受大數

  1、先請學生估一估北山小學做廣播操時有多少人?然后老師告訴大家有600人,再加上400人才夠1000人,讓學生想象一下,1000人有多少人?

  2、感受1000張紙的厚度,讓學生把12本數課本摞起來,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它的厚度。

  3、讓學生看課件,估一估有多少個橢圓。

  最后小結

  (四)直觀操作,實破難點

  (1)讓學生利用計數器數接近整百或者一千的數

  ①一個一個的數,從188數到204,先讓學生嘗試數,然后讓學生展示。最后教師在課件上展示數數的方法。

  ②一個一個的數,從999數到1000,同樣先讓嘗試數,然后讓學生展示,最后老師借助計數器展示數數的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珠子數數,讓學生直觀理解接近整百、一千的數的數數的方法。)

  (五)鞏固練習,升化提高

  1、我會數數

  ①一個一個的數從803數到812

  ②一個一個的數從987數到一千

  2、我會填空

  ①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一十一十地數10個十是(),一百一百的數10個一百是()

  (六)全課總結

  讓學生談今天有什么收獲,通過學生談收獲將對今天學習的知識做一個總結。

  課后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板書

  1000以內數的認識

  教學后反思: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四冊《千克的初步認識》。

  【教材分析】

  這節課是在低年級己經認識了克的纂礎上進一步認識和學習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學要從學生己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的能力。培養他們的估測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對“千克”這個重量單位并不陌生,對這方面的知識也容易掌握。只是由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接觸的重錄單位一般用斤”表示。因此課上如果出現這個問題。應首先向學生說明。

  在活動過程中,要讓學生分組活動。小組內的成員要分工合作。

  密切配合。最終達到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會知識。掌握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為幫助學生建立“千克”的概念,可采用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多種方式來理解掌握。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讓學生經歷由實際問題變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在認識質錄單位千克的基礎上。建立起1千克的質錄概念。

  2.在實際運用中掌握稱物體的各種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1.經歷探究物體重量的過程。掌握稱物體的方法。并能估計物體的重量。

  2.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提高應用意識。

  3.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

  發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能力。

  (三)情感與態度1.在數學活動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并激發起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活動過程中能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3.培養實事求是的態度,養成善于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4.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分享成功的喜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電腦課件。

  2.學生準備:

  (1)課前布置同學們到商店里看一看有哪些重錄單位。到菜市場親自體驗一下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2)小組準備各種秤、物品若干(蘋果、梨、熟雞蛋等等)。

  (3)小組準備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豆四袋。

  (4)每人都稱一下自己的體重。并把結果記錄下來。

  【教學過程】

  一、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引入新知識

  讓學生回顧曾經學過的知識,知道比較輕的物品重錄用“克”作單位來計量,然后檢查老師布置的任務。并讓幾個學生說說自己的體重。

  有的同學在報體重時可能會說自己多少斤。這時。教師就告訴學生,“斤”是我們國家常用的重量單位。“千克”才是國際上通用的重量單位,為了便于和國際交流。我們國家也把千克作為法定的計最單位。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研究‘。千克”這個重錄單位。

  【設計意圖】: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己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識

  (一)感知1千克有多重1.“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食鹽的質量。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同學先掂一掂1千克的食鹽。彼此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稱一稱”,通過稱錄具體感知1千克表示的質錄。

  如何知道某種物品是1千克。需要用秤稱一稱。秤有很多種。教師首先在電腦上出示各種秤。讓學生說出名稱。其次。讓學生觀察。認識臺秤的使用方法。教師用課件演示稱出1千克蘋果,2千克蘋果的方法。第三步是分組實驗操作。讓學生把自己帶來的物品隨便稱出 1千克,然后每個同學都掂一掂。看看有多少(蘋果、梨、雞蛋、大豆……)。

  3.“看一肴,比一比”,同樣1千克的物品個數有什么不同。

  4.“試一試,拿一拿”,讓學生試著拿出接近1千克的物品。

  要求:每個小組試著拿出1千克物品,最后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拿的物品最接近1千克。并評選出感覺最好的小組。

  5.自由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任意稱錄不同質錄的物品。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充分感知一親歷親為~自主發展~探索發現~交流合作的過程。體驗建立重量單位“千克”的觀念。】

  (二)探索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每個桌上放有4袋不同的大豆。分別重1克、10克、100克、1000克。讓同學分別掂一掂。感覺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

  然后。讓每個小組報告1千克重的人豆是由多少個1克重的大豆合起來的。或者說多少個I克大豆合在一起就是1千克大豆。

  板書:1千克二1000克【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想、推斷等數學活動,得出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三、鞏固練習。拓寬視野

  (一)基本練習教科書第44頁第5題、第6題。

  (二)游戲1.比一比。誰是我班的‘。鐵桿秤”?

  教師準備不同的水果放在一個箱子里。推選4個學生代表到前邊來。讓他們每人搭配一個2千克的兜。誰最接近2千克誰就獲勝。

  2.猜體重(看誰估計的最準)。

  在班里找一個同學上來。再選幾個人上來分別背一背這個同學。感覺一下他的重錄。然后讓學生把估計的`重錄記錄下來。最后驗證。看誰估計的最準。

  (三)動腦筋1.電腦出示:想一想。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鐵比較。哪個重?

  2.電腦出示:

  1只鵝=2只鴨2只鴨=3只雞1只鵝=6千克1只鴨=?千克一只雞=?千克(四)實踐活動1.學校里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安裝了飲水機。并每人發了一個折疊杯子,讓學生思考如何稱出一杯水的重錄(方法越多越好)。

  教師告訴大家。水是我們身體不可缺少的東西。科學證明,我們每人每天大約需要喝8杯水。才能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行。因此。建議大家每天多喝水(一杯水大約210克)。

  2.學生知道了1千克蘋果大約有幾個,又知道1千克雞蛋大約有幾個。讓他們估計一下。1千克黃豆大約有多少粒。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練習題的設計。滿足學生不同學習要求。讓不同的學生都獲得不同的體驗和發展。充分表現了他們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教學反思】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使我體會到對于低年級比較抽象的內容的教學。必須依靠豐富的課堂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快樂中掌握知識。在親身經歷的實踐中感受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4

  一、教學內容分析

  1.教學主要內容:《東南西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方向與位置”的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2.教材內容的核心數學思想: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皆數學。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方向感,發展空間觀念。

  二、學生特征分析

  辨認東、南、西、北是在學生 會用上、下、左、右描述 物體相對位置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他們能正確辨認現實生活中的方向,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增加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

  三、學習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方向感,發展空間觀念。

  2、在指出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的條件下,會辨認其中的三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的方向。

  3、在互動、探究的交流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及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數學能力。

  4、在實踐操作及趣味游戲中,學生獲得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親身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辨認東、南、西、北;能運用東、南、西、北的知識解決日 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難點:能在現實中正確辨認東、南、西、北。

  五、教學策略選擇:

  根據學生的心里特征和 教材實際,本節課選擇了觀察、操作、啟發、和情境性等教學策略,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學習、重視體驗等多種學習策略,力求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表達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態度。整堂課體現了從生活入手,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一些有趣的活動來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在認識方向的實踐活動中有效的實現了學科知識的整合,體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合作精神和空間觀念。

  六、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圖片,實物投影、氣球、相關課件若干。

  學具準備:圖片、膠棒、

  全班若干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若干人。

  七、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境,引發需要

  師生介紹交流:

  師:剛才我把自己介紹給你們了,現在我特別想認識你們,和你們交朋友,看誰想第一個把自己介紹給你的新朋友呢?

  生舉手回答。

  師:這樣介紹是不是太慢了,那怎么介紹呢?在介紹自己時,也可把你前后左右分別是誰介紹一下。轉個方向再介紹,你們發現了什么?其實不管你如何轉,都還有更直接的方法能說出你身邊的同學的方向 ,你想知道嗎?

  { 設計意圖:課始師生的談話,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融洽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并為后面認識東南西北埋下了伏筆,同時順利地導入了新課。}

  (二)活動體驗、學習新知。

  活動一:生活中辨認方向。

  1、學生用生活中的知識辨別方向。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前后左右這些表示方向的詞,那除此以外你還知道哪些方向呢?(板書:東南西北)

  生:早上太陽升起的一面是東,下午太陽落下去的一面是西……

  生:和東方對著的那一方是西方。

  師:咱們用小手指一指東方、西方。

  師:同學們有這么多好方法,現在就請同學們來辨認一下教室的東面和西面有什么?

  指生把“東”“西”兩個字貼到墻上。

  2、課件演示繼續辨方向。

  師:東方和西方可以根據太陽升起和落下的地方去找,怎樣才能找到南方和北方呢?

  生:看北極星,指南針,樹的年輪,積雪,兒歌……(教師課件演 示并根據學生的回答適當介紹)

  師:這里還有兩個字寶寶“南、北 “迷路了,誰能幫助他們找到家?

  指生貼字

  師:用你的小手指一指南和北,然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教室的南面和北面分別有什么?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充分匯報,交流生活 中辨別方向的方法,將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識與東、南、西、北建立聯系,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經常要用方位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活動二、教室中辨方向。

  1、玩一玩,辨一辨,看誰反應快。

  A:面向東方跺跺腳--面向西方跺跺腳,你發現了什么?

  生:東西相對

  B:面向南方拍拍手,面向北方拍拍手,你發現了什么?

  生:南北相對

  C:老師說方向,同學面向相反的方向,也可生說方向學生做動作,也可小組間同桌間互動。

  D:面向東方,點點東南西北;面向南方,點點東南西北;面向西方,點點東南西北;面向北方,點點東南西北。

  2、說一說,解決問題

  師:通過剛才的活動同學們肯定牢記了東南西北方向,課前我們用前后左右介紹了你周圍同學,現在就請你用剛才學的方向詞介紹一下你周圍的同學。

  小結:我們知道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還知道了東西,南北兩兩相對,不管我們如何轉,東南西北的方向是永遠不變的。

  律動:說一說,動一動

  師:前面的表現很精彩,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做運動,放松一下,你們準備好了嗎?(課件演示)

  向著()方說一說,太陽公公,起床了!

  向著()方說一說,太陽公公,晚安!

  向著()方說一說,北極熊,你們那里冷嗎?

  向著()方說一說,小燕子,春天來了,你們快回來吧。

  {設計意圖:在具體的環境中,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調動多種感官,感知南與北相對,東與西相對。所有的活動既為學生獲取有關方向的知識提供了可靠的源泉,又為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提供了有利的途徑。}

  (三)回歸生活,玩中強化。

  面圖中辨認方向。

  1、填寫教室平面圖。

  師:我們在生活中已經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找到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現在請大家認真觀察教室然后在記錄紙上標明物品所在的'方向。(題卡)

  指生板貼

  師:觀察比較圖上所標的方向有什么不同(他們都把什么方向貼在了上面),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在繪制地圖時,這樣行嗎?那你能想個辦法嗎?

  師講故事(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由來)--我國古代皇帝的寶座都是坐北朝南的,所以那時地圖的上部表示南方。而當時美國致力于西部開發,早期的地圖都是以西為上,后來各國加強了交往,發現同樣世界的人民做出來的地圖根本不一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麻煩。人們為了方便統一,以北極星來定方向,規定以北位上,故有了現代地圖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判定方法,從而解決了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記錄、討論等方法,讓學生明確地圖上的方向位置。讓學生在統一平面圖方向的過程中,感受方法的多樣性,明確了統一方向的必要性。實現了從實際方向 向地圖方向的遷移,注重了對學習過程及學習方法的探究。}

  明確地圖上的方向。

  (課件演示)

  3、根據天安門廣場平面圖,說一句有關方向的話。(課件演示)

  4、我是小小設計師:學生自由設計校園平面圖,舉行新聞發布會并把設計推薦給校長。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既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意識和空間觀念。 }

  (四)體驗收獲、拓展延伸。

  1、學生談收獲。

  2、實踐作業 :

  根據本節課所學知識,把你家到學校的路線繪制成一幅平面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 談收獲,既注重了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又關注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通過多 種形式的實踐運用、發展延伸。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現了數學從生活中來,同時又運用指導于生活,以期 使學生達到自我感悟、自我認識、自我升華的效果。}

  八、學習評價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5

  冊數:二年級下冊

  教師姓名:

  任教班級:

  二年級數學教學進度

  教學計劃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圖形的運動、混合運算、有余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數學廣角——推理、總復習等。

  三、教學目標

  1、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3、認識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剪一剪等。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4、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5、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知道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

  6、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秤。在實踐活動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體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實際意義及1千克=1000克。

  7、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

  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四、情感態度

  1、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和創新精神。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3、通過觀察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4、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好數學家的信心。5、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訓練學生養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6、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經歷與他人交流活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五、教學措施

  1、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看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有的內容,都不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不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思考過程。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6、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生主要學習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掌握統計數據的記錄方法,并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了解統計的基本思想方法,認識統計的作用和意義,逐步形成統計觀念,進而養成尊重事實、用數據說話的態度。

  學情分析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地進行計數,所以填寫統計表時不會感到太困難,其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數據,根據統計表解決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多的生活經驗,能利用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作用。本單元教材選擇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生活場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生的校服、講故事比賽、春游的人數情況統計等,同時滲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識,使學生明確統計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對統計數據的初步分析。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并加強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利用統計表的數據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

  數學思考:了解統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問題解決: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10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選】09-19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選)09-26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6-07

【熱】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02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優秀02-02

【熱門】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21

二年級人教版下冊數學教案02-23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熱】02-20

【精】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