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以舊引新
1、出示蘋果,讓學生說一說一個蘋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蘋果的重量是15()
2、千克、克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車蘋果的重量是2()
二、自主探究研究問題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1)出示教材例題,集裝箱,火車車廂,汽油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2)讓學生根據對噸大致的了解及課外資料的補充說說生活中那些物體通常使用“噸”來作單位。
(3)課件展示:卡車、火車車廂、輪船、飛機、鯨魚、樓房等,用“噸”作單位比較合適。
提問:通常以“噸”作單位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學生分小組觀察討論
②學生分小組交流匯報
③師生合作得出結論:通常大件物體及較重的物品“噸”來作單位。
目的:用課件出示圖片,豐富了感性材料的種類。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再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得出結論。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認識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
(1)小組同學互相背一背,感受它們的重量。
①學生匯自己的體重。
②小組同學互相背一背
③說說自己的感受。
④感受1噸
(2)課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問:需要幾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個)
(課件演示)請同學們觀察:有這樣的幾袋大米?(10袋)提問: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書:1000千克。
你是怎樣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個同學抬起來,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0個)。說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較重。
通過小組同學反復掂物體的重量,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感受物體的實際重量。遷移出1噸的重量。
師引導: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噸。
即:1噸=1000千克。師補充板書:1噸=1000千克
(3)鞏固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
師生做個猜體重的游戲。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的體重大約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個老師的體重按50千克計算,那有多少個老師的體重合起來是1噸?你是怎樣想的?
(4)填空練習: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體重按25千克計算,40個同學的體重是()千克,是()噸。
三、看書質疑
學生自己看書,標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四、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什么情況下用噸作單位。
2、在()里填上適當的數,使每種東西的總重恰好是1噸。
3、想一想,填一填
一條鯨魚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噸
一輛卡車載質量5噸,也就是()千克。
五、合作總結,解決問題
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希望同學們能夠用所學習的知識不斷地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52頁例3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兩步乘法計算解決問題。
2、通過解決具體問題,讓學生獲得一些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正確運用兩步乘法計算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通過解決數學中的具體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例3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復習解決一步乘法的.問題。
教師:請同學們認真聽、仔細想,看誰能很快解決下面的問題。
三(1)班同學,在做廣播操時需站4隊,每隊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讓學生讀題,并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師引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用乘法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學習教材第52頁例3.
出示例3.
教師:觀察情景,你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師生共同探究解題思路。學生匯報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溫壺能賣多少錢,再求5箱賣多少錢。
4512=540(元) 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個保溫壺,再根據每個保溫壺的價格求出一共賣了多少錢。
教師指名學生列式解答。
125=60(個) 6045=2700(元)
教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教師引導學生用綜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 12545=2700(元)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每盒有2個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個球。
2、每輛汽車每次運貨物9噸,有6輛汽車,這些汽車4次運貨物多少噸?
3、一中高級瓷磚每塊13元,每箱有25塊。小剛家裝修時買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維訓練
1、菜市場運來5車黃瓜,每車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運來黃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學教學樓有3層,每層有12間教室,每間教室安裝6盞日光燈。這些教室一共安裝多少盞日光燈?
3、在一條公路的一邊種樹,先在一頭種一棵樹,以后每隔5米種一棵,一共種了324棵就種到另一頭了,這條路長多少米?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1)
解決兩步計算的連乘應用題,要根據已知
條件找間接量,確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學反思:
本課引導學生學習解決乘法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明確了三步解決問題的方法
1、閱讀與理解;
2、分析與解答;
3、回顧與反思。
在仔細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再讓學生自己列出綜合算式,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3
教學內容:
人教社義務教育教科書第六冊第三單元。
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要通過一道道練習題的精心設計,來體現以下特點:
一、營造人文的課堂環(huán)境。
課堂教學只要以人為本,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本人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增強成功的體驗,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平均數問題的理解進行闡釋,使教學活動真正面向全體,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另外,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學習感受,不以教師權威壓制學生的思維,而是積極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思考問題,使學生敢想、敢說、敢質疑,做到課堂教學體現了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發(fā)展學生、激勵學生,從而提高人的教育原則。
二、深刻的.思維引領。
本人在練習課教學中呈現的練習題,只要針對學生在學習求平均數問題過程中極易出錯的典型問題為著眼點,把學生學習中的“模糊點”,常犯錯誤有意識引進課堂。讓學生的思維火花在探究交流中碰撞,使之明確錯因,并主動糾錯。然后,有針對性地讓學生通過合理的習題進行深度挖掘,舉一反三,對學生思維進行深刻、逆向性、批判性的指導和滲透。這樣的課堂設計會因習題的多元化而倍顯生動精彩,使學生感到一股濃濃的數學味,體驗到思維的快感,抵制錯源,享受課堂師生的平等交流的快樂,從而更加樂于學習數學。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2、通過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對學生進行節(jié)約資源和環(huán)保教育。
重點、難點:
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利用有關平均數的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平均數的定義
2、求平均數的方法
二、課堂練習:
(一)基本訓練
師:我們已經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下面請同學們看一道習題。
1、判斷:
⑴小華所在班級平均身高131厘米,小明所在班級平均身高135厘米,所以小華比小明矮。( )
⑵全體同學為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12元,李潔同學可能捐了15元( )
⑶小明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平均成績是93分,小明的語文成績是93分。( )
2、小麗家這一星期用塑料袋情況如下圖:
看圖填空:
⑴圖中每格代表( );
⑵用塑料袋最少的是( );
⑶平均每天用塑料袋( );
⑷你的建議是( )。
3、以小組為單位(6人一組)統(tǒng)計你家上個月用水情況,制成統(tǒng)計圖:
姓名合計
用水量
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匯報后對學生進行節(jié)約用水教育。
(二)拓展訓練:(課件出示)
1、一個小組有7個同學,他們的體重分別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求這個小組的平均體重是多少千克?
2、商店買來5筐蘋果,第一筐重38千克,第一筐重39千克,第一筐重43千克,第一筐重34千克,第一筐重36千克,求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
3、哪一組的成績好?
4、選擇題:想一想:下面哪個列式才對?
5、小麗期末考試中三門的平均成績是96分,其中語文是89分,英語是100分,她的數學成績是多少?
6、小華期末考試中四門的平均成績是92分,其中語文是96分,科學和英語都是87分,他的數學考了多少分?
7、小芳有36本書,小麗有22本書。小芳送幾本書給小麗,他們兩人的書就同樣多?
三、練習小結。
四、作業(yè)
1、復習課本第42、43頁的內容。
2、做課本第45頁的第5題。
3、收集資料:平均數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及作用。
附板書設計:
求平均數的練習課
(一)平均數的定義: 幾個不相等數-----→相等的數
(求平均數)
1、移多補少
2、計算方法:
(1)先求出總數----→ 把各個部分數加起來。
(2)再求平均數----→ 總數÷份數=平均數
(二)平均數問題的基本數量關系:
總數÷份數=平均數
平均數×份數=總數
總數÷平均數=份數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5單元第一課口算除法P78—79 。
【教材及學情分析】:
這節(jié)課主要學習整十或幾百幾十除以整十的口算除法。這是學生已經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同時學生也已經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及算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對于學生把整十或幾百幾十看成一位數或兩位數進行口算,第三單元中積的變化規(guī)律為學生作了鋪墊。同時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是進一步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般筆算過程中試商的重要基礎。
教材的編排:例1出示情境圖分氣球,讓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80÷20=4得出方法多樣化。延伸,對于被除數跟除數進行估算練習。例2進行拓展,讓學生探究一百幾十除以整十的算法。同時也對被除數和除數進行估算練習。總體來說,教材的特點主要是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經歷口算除法過程,得出方法多樣化,最后優(yōu)化方法。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索交流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探索口算除法的過程,同時掌握正確口算除法的方法。
2、能對被除數或除數進行適當地估算,能運用于口算除法中。
3、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口算除法的算法
【教學難點】
經歷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過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
1、出示口算練習:(開火車報答案)
20×3 60×4 80×5 30×4 70×8 40×9
400×5 500×7 110×6 200×9 150×3
2、提問:指出150×3 70×8 400×5你是怎么算的?
3、總結:整十或幾百幾十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
讓學生回顧已經學過的乘法算法,并對算法技能進行訓練達到鞏固的作用。同時為這節(jié)課引出新知作好鋪墊,讓學生能聯(lián)系舊知解決新問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展開討論
(一)生活情境:
1、出示課本情境圖:學校要準備開運動會了,在入場儀式上每個班級都要拿著氣球入場,最后一起放飛氣球,慶祝運動會開始。現在就是小紅跟小明代表自己班級去總務處林老師那里領氣球。這時,林老師出了一個問題考他們:
這里還剩80個氣球,每個班分20個,還有幾個班沒有領到氣球?
2、提問:你們能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列出算式80÷20
3、揭題:口算除法(板書)
【設計意圖】:
提供生活情境,為運動會做準備,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問題。
(二)、自主探究,展示各種算法
1、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小組內進行交流。
2、各組匯報:80÷20=4
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學情預設:a.由20×4=80,想乘法算除法,得出80÷20=4
b.8÷2=4,則80÷20=4(引導學生說出80看成8個10,20看成2個10,從而讓學生明白8÷2=4與80÷20=4的商的大小為什么是相等的,從而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c.80—20—20—20—20=0,這里有4個20。所以80÷20=4
3、學生展開評價,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說說你的理由。
【設計意圖】:
對于學生的各種算法,我先不急著進行評價哪種算法好,要讓學生自己進行評價,自己喜歡哪一種算法就選擇哪一種。因為在后面的幾百幾十除以整十的口算中學生自己會體會到用b種方法為最好。這里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性。
4、拓展進行估算:老師那里還有83根彩帶,每班也20根,可以分給幾個班?
學情預設:a.學生進行估算,83看成80,得出83÷20≈4
b.83÷20=4……3(對于這種方法肯定,但是不進行引導。因為這是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
變式練習:改成有80根,每班19根呢?分幾個班?
5、小結:對于整十除以整十的口算的方法:是看成一位數除以一位數進行口算。對于除數與被除數不是整十的,要進行估算,把除數與被除數估成整十。
【設計意圖】:
提供實際情境學生進行估算,讓學生體會到不是為了估算而估算。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進行估算。
(三)嘗試練習,進行鞏固
60÷20= 90÷30= 80÷40=
60÷20≈ 90÷30≈ 80÷40≈
要求學生能正確地計算這里提供評價:如果全做對的同學可以獎勵3顆星星,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鞏固新知,拓展應用
1、創(chuàng)設情境:運動會開幕式不僅要氣球,還要彩旗,為運動會添彩。現在劉老師那里有120面彩旗,每班要3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2、學生進行獨立思考:120÷30=
學情預設:學生會能夠運用剛剛學過的知識,進行知識的遷移,進行口算。
a.12÷3= 4則120÷30= 4(把120看成12個10,30看成3個10。這里強調讓學生進行說一說他的算法過程是怎么想的,落實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b.30×4=120,則120÷30= 4
3、想一想:122÷30≈ 120÷28≈
【設計意圖】:
對于幾百幾十除以整十,學生的計算技能倒不是問題,主要是讓讓他們能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遷移,自主學習新知識,同時又鞏固了口算除法的算法。
4、嘗試練習,進行鞏固
180÷30= 240÷40= 420÷60=
184÷30≈ 240÷37≈ 420÷58≈
【設計意圖】:
這里讓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口算與估算,同時要讓學生體會到等被除數較大時,進行口算的話,用前面提到的b種方法好,把幾百幾十看成兩位數,進行口算,更簡便,同時也不容易出錯。
四、練習鞏固、提高應用
1、要求口算:
90÷30= 150÷30 360÷40=
143÷70≈ 632÷90≈ 240÷77≈
2、解決問題:練習十三第2題
每包有30本書,一共要郵寄240本書,要捆多少包?
4、練習十三第5題:
小紅在看故事書,這本書一共有120個小故事,我每天看1個小故事,看完這本書大約需要幾個月?
(要學生說出題目當中隱含的條件:一個月大約30天。這道題目放在課堂上訓練,對于優(yōu)秀學生可以進行提高訓練,同時還針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課堂上幫忙指導,以便他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設計意圖】:
對于練習的設計體現了層次性,靈活性。不僅有技能訓練,又有解決問題。練習的難度也逐步提高,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
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
1、今天你學習了什么內容,對你的生活有什么幫助?
2、布置作業(yè):《課堂作業(yè)》第x頁,書上練習十三第3題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5
設計說明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積累了一些確定方位的經驗和方法,但這些經驗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本節(jié)課主要是教學現實生活中的東、南、西、北,要求學生知道這四個方向,并能在已知其中一個方向的條件下,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
教學例1時借助情境展開活動,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與知識經驗,增加他們探索、體驗的機會,使他們學會正確判斷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方法。如為了方便學生的記憶,讓學生知道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等,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有關方向的表象。同時讓學生分別指一指在教室的各個方向都有哪些物體,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能迅速判斷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接下來通過讓學生“轉一轉”,使學生體會順時針方向的規(guī)律,加深學生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認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指南針
學生準備:指南針
注:本書“上課解決方案”中的“備教學目標”“備重點難點”見前面的“備課解決方案”。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提問。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那你們去過北京嗎?(學生自由發(fā)言,介紹北京)
師:下面老師也和大家一起去游覽北京,看看天安門廣場及周圍都有哪些建筑。(課件出示教材2頁主題圖)
師:你知道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的哪面嗎?(學生觀察主題圖,用自己的方位知識描述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位置)
2.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看來僅用我們以前學過的上、下、前、后、左、右來表示方向還不夠清楚,我們還要學習新的有關方向的知識。生活中還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詞?(學生自由匯報,有的學生知道東、南、西、北)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辨認東、南、西、北。(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自然引入,嘗試描述,感受方位詞在描述物體所在位置時的方便,制造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聯(lián)系生活,自主探究
1.初步認識東、南、西、北。
師: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小明站在操場上鍛煉身體。(課件出示教材3頁例1的情境圖)你們知道他面向的是什么方向嗎?(小明面向的是東)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因為他面向太陽,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
課件出示:小明面向的方向是東,他背對的方向是( )。
(強調:東和西是一對相反的方向。板書:東與西相對,并讓學生讀一讀)
師:面向東,背對的是西,反過來,當你面向西時,你背對的是什么方向?(東)
課件出示:小明的右邊是南,左邊是( )。
(強調:南和北也是一對相反的方向。板書:南與北相對,并讓學生讀一讀)
師:面向南,背對的是北,反過來,當你面向北時,你背對的是什么方向?(南)
師:你有什么好方法來記憶方向呢?老師這兒有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師:通過讀這首兒歌,你感受到了什么?(東和西是相對的,南和北是相對的)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例1的.情境圖,把下面的四句話填寫完整。
圖書館在校園的____面,體育館在校園的____面。
教學樓在校園的____面,大門在校園的____面。
2.感知教室里的東、南、西、北。
師:指一指太陽升起的方向,你知道我們教室的哪一面是東嗎?(學生用手指一指,并說一說判斷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全體起立,面向東面,一起說兒歌,并指出方向。(學生邊說兒歌,邊指出方向)
師:我們教室里的東、南、西、北各有什么?請大家用手指一指,說一說。(學生先自由說,再指名說,其余學生根據他說的用手指出東、南、西、北)
3.體驗順時針轉動。
(1)游戲:聽口令。(老師喊口令,學生做動作)
請全體同學起立,面向東面,向右轉,面向南面,再向右轉,面向西面,繼續(xù)向右轉,面向北面,接著向右轉,又回到了東面。(正好轉了一圈)
(2)再次感知:按照剛才的順序讓學生再轉一轉,并說說自己有什么發(fā)現。
(3)交流發(fā)現:東、南、西、北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呢?(順時針、相對性)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在學生心中建立方向感,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6
學習內容:
教材43頁例2,練習十一第4、5題
學習目標:
1、能熟練地求平均數
2、會根據平均數簡單地分析問題
3、知道平均數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學習重點:
根據平均數簡單地分析問題
學習難點:
比較平均數,得出新的信息
學習準備:
統(tǒng)計圖、記錄卡、小黑板
學習流程:
一、導入
什么是平均數,怎樣求平均數?
二、學習交流
1、課件出示例2圖片
(1)從圖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哪個隊要高一些?
(3)怎樣才能知道哪個隊高一些?
點撥:觀察事物不能光靠眼睛看,還要科學地算一算
2、出示歡樂隊和開心隊身高記錄表
說一說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小組內算一算兩個隊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
(148+142+139+141+140)5
=_____5
=_____(厘米)
(144+146+142+145+143)5
=_____5
=_____(厘米)
3、比一比
通過計算的結果看出( )了要高一些
點撥:平均數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4、出示練習十一第4題
(1)從統(tǒng)計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2)哪種餅干第一季度月平均銷售量多?多多少?
(3)計算平均數,比一比
5、猜測
(1)哪種餅干銷量越來越大?
(2)分析原因。
6、從統(tǒng)計圖中你還得到什么信息?
三、展現提升
1、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
2、交流算法。
3、提問、補充。
四、達標測評
練習十一第5題
五、總結歸納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通過求平均數,我們還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信息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7
一、對教學本課的整體構想
1.教學過程確定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導入——力求新穎有趣,在整個活動中起導向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復習:與新課緊密聯(lián)系,為新課教學起鋪墊、溝通的作用。
第二階段:新授階段——是本課教學設計的主體,是教學過程的關鍵。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了3個層次。
第一層次:教學例1,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發(fā)現知識,領會知識。
第二層次:教學例2,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后得出結果,教師起點撥引導作用。
第三層次:反饋練習,在學生的“找朋友”游戲中擊破本課的難點。
第三階段:鞏固練習階段——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設計練習時做到:a.目的明確、精心設計、科學安排;b.體現層次性、有坡度。第一層次:基本練習;第二層次:實踐性練習。
第四階段:課堂總結階段——納入已有知識結構,使知識形成完整體系。形式:發(fā)散性總結。
第五階段:延伸階段——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檢驗所學知識。
2.教學方法主要體現四個方面。
(1)以活動為主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本課以活動為主線,將導入、新授、練習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串起來,以活動促學習,以活動促思維。整堂課的活動分兩個層次:一個層次——觀摩活動、分組討論、同桌交流;再一個層次——借助直觀圖形、生活常識、模擬現實。
(2)溝通知識內在的聯(lián)系,為理解小數的意義確立基礎。
(3)“啟、扶、放”有機結合,靈活應用。以“啟”(啟發(fā)、點撥)為指導,又扶又放,扶放結合。其中例1以扶為主又適當放,例2以放為主又適當扶。
二、教學設計:
(一)導入
1、老師向學生介紹客人——“小貓咪咪”
2、咪咪問好,并說明要帶領大家去“文具超市”逛一逛。
3、要求學生帶好自備的`1元3角錢,搭上“客車”出發(fā)。(音樂響起)
(二)活動過程
1、過關游戲。(電腦顯示來到文具店門口,門上顯示解“密碼”)
這時,教師讓學生自己決定進或退。在學生決定破解“密碼”后,電腦顯示三道復習題。分數是小數的基本,新課伊始,抓住新知的生長點,既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溫習了舊知,同時也為新知作鋪墊,更為學生的思維作了導向。
2、主要活動。(學生答對后,電腦顯示門開了,出現許多文具和它們的標價)
(1)師要求生每人挑選一件文具。這時,由咪咪發(fā)出疑問“這些都是什么數呀?”引導生思考回答本課的教學內容“小數”或“一位小數”。
(2)學生分小組活動——挑選文具。然后交流。
(3)教學0.1元。
a.根據學生挑選的“橡皮是0.1元”,引導學生回答:“1元有幾角?”“1角占1元的幾分之幾,也就是幾分之幾元?”學生回答后,教師借機告訴學生“還可以寫成小數0.1元。”
b.讓學生跟讀兩遍。
c.說明0.1元表示十分之一元,0.1元的小圓點叫小數點,寫在0的右下角。
(4)教學0.2元。
a.根據學生挑選的“鉛筆芯0.2元”,引導生回答:”應付多少錢?”
“2角占1元的幾分之幾,也就是幾分之幾元?”“還可以寫成小數是多少?”
b.齊讀一遍。
c.讓學生說一說理由和0.2元表示什么。
(5)數學1.3元。
教師要求學生把自帶的1元3角用元作單位的小數來表示,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6)思考:“你還可買什么?最多可買幾件?”
3.過關游戲.(買完文具后,電腦顯示門打不開)
(1).電腦顯示思考題。
a:1米有幾分米?
b:1分米用米作單位就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怎樣表示?
c:3分米用米作單位就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怎樣表示?
d:猜一猜小女孩的身高是幾米幾分米,用小數怎樣表示?
要求學生按照剛才的方法和獲得的知識,大家分組討論,作好記錄,然后派代表回答。
(2)顯示門開啟(學生歡呼)
(3)“乘車”回校。(音樂響起)同時教師小結。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1、2,填書上,評講時演示,抽一兩題讓學生說一說想法。
2、P119/1、2,填在書上,然后互批,同時顯示標準答案。
3、補充練習(顯示過關游戲中的三道題,要求小數來表示)。
(四)總結.
回憶今天你認識了什么?(揭題)有些什么收獲?
(五)實踐活動
1.要求學生課后統(tǒng)計本組“立定跳遠”成績,匯總時用一為小數來表示,并排出前三名。
2.要求學生在雙休日去商店購買生活用品。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8
一、單元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生動的情境與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 經歷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能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
3、 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運算。
4、 能運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并進行交流。
二、單元教材分析:
“認識分數”是學生在學習整數、小數之后關于數的認識的又一次擴展。在本單元,分數被作為整體的一部分來認識,這種認識又和平均分的經驗密不可分。其實,學生在正式學習分數以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出現在他們的口頭語言中,只是還不曾想過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它們。教材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規(guī)律安排了“分一分(一)”、“分一分(二)”、“比大小”“吃西瓜”四課內容,目的是使學生在自己熟悉并感興趣的情境中,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分數所表示的具體意義,掌握比較簡單分數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數加減運算的方法。
由于“分數”的概念作為一個全新的知識,在小學階段第一次出現,加上學生的知識水平及抽象思維能力的限制,學生對抽象的分數意義的理解無疑是學習的難點,當然也是學習的重點,因為它不僅是比較分數的大小和分數加減計算的基礎,又是形成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徑之一。具體地說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運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運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本單元的學習,對學生的“數”的系統(tǒng)概念的形成、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 的提高等方面有重要意義,為以后學習更復雜的分數知識打下基礎。
三、單元教學建議:
1、 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和理解分數的意義。
分數概念是學生初次接觸的重要基礎知識,建立這個概念的過程是很慢的,且具有較大的理解層面上的難度。教學時要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充分利用實物操作,圖形直觀等手段,使學生逐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 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機會。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學生觀察、猜測、實驗、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過程。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學習的機會,如:“分一分”、“折一折”、“試一試”、“練一練”等,不僅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自主的數學活動中理解數學、體驗數學。教學時,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做數學的樂趣。
3、 學習分數 加減運算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結合起來。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分數加減計算,有助于學生理解分數加減的實際意義,體會學習它的必要性。在探索分數加減算法時,借助圖形直觀,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的算法原理。
四、教學案例:
案例1
《分一分(一)》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會用涂色、折紙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分數的意義,會讀、會寫簡單的分數。
2. 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教具學具準備
1、猴頭、桃子的圖片。
2、正方形紙、水彩筆、直尺。
3、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分桃子
師:今天,課堂上來了兩位小客人。瞧,他們是誰?
生異口同聲:猴子(師出示猴頭圖片貼在黑板上)
師:咱們都知道他們最愛吃——
生異口同聲:桃子。(師出示4個桃子圖片貼在黑板上。)
師:如果把4個桃子分給2只猴子,可以怎么分?
(學生思考,匯報)
生1:一只猴子2個桃子,另一只猴子也2個桃子。
生2:一只猴子3個桃子,另一只猴子1個桃子。
生3:每只猴子分2個桃子。
師;你認為哪種分法最公平,為什么?
生1:我認為每只猴子分2個桃子最公平,因為他們分的桃子一樣多。
生2:每只猴子分2個桃子公平,因為是平均分的。
師:對,把4個桃子分給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2 個,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平均分。如果把2個桃子平均分給2 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幾個?(師拿去黑板上的2個桃子圖片)
生:每只猴子分1個。
師:如果把1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應該怎么分?(師拿去黑板上的1個桃子圖片)
生:1只猴子一半。(師把預先平均切開的1個桃子圖片貼在黑板上)
2、表示“一半”
師: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用什么方式來表示“一半”呢?
(學生獨立思考)
師;把你表示一半的方法和同伴交流一下吧!
(小組交流)
師:誰愿把你表示“一半”的方法展示給大家?
生1:我把一塊橡皮分成2塊,每塊是一半。
師:想一想,怎么分成2塊,每塊是誰的一半。
生2:把一塊橡皮平均分成2塊,每塊是橡皮的一半。
生3:我用1/2表示一半。
師:你在哪里見過?
生:在書上看到的。
師;看來,你是個愛讀書的好孩子。
生1、生2、生3、生4分別畫了 表示一半。
師:剛才,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了心中的一半,真不錯。下面,咱們聽聽智慧老人是怎么說的。
(大屏幕播放:歷史上每一個數學符號從發(fā)明到被普遍認可,都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的'數學符號是1/2。)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認識1/2
師:剛才我們把1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一半,也就是分了這個桃子的1/2,請小朋友們說老師是怎么分的?
生:把一個桃子平均分給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桃子的1/2。
師:好,我們一起來說。
(師生邊做動作邊說:“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這個桃子的1/2。)
師: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這個桃子的1/2,1/2怎么寫呢?
(師指導寫1/2)
師:桃子的一半可以用1/2表示,物體或圖形的一半也能用1/2表示嗎?聽了淘氣的話,你們就知道了。
(大屏幕播放淘氣說:“分別涂出它們的1/2。”以及課本56頁涂一涂的內容)
(學生動手涂)
師:請選擇你喜歡的圖形說一說它的1/2。
生1:我把一個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
生2:我把一片樹葉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樹葉的1/2。
……
師: 小朋友們不僅涂得好,說得也不錯。
2、認識1/4、2/4、3/4、4/4
師:看見小朋友們津津有味地學習,笑笑也來了。聽,她約我們干什么?
(大屏幕播放笑笑說:“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4份。”)
(學生獨立折紙)
師:誰把你折的到前面來展示一下?
(學生拿著作品到前邊介紹所折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三種折法一樣嗎?如果笑笑看見了會高興嗎?為什么?
生:三種折法不一樣,但都是把一張紙平均分成四份,所以笑笑會很高興。
師:笑笑想約我們做涂色游戲,喜歡嗎?“
生異口同聲:喜歡。(大屏幕顯示課本57頁折一折:①、②、③、④的內容。)
師:這是做涂色游戲的方法和步驟,請小朋友們在小組內讀一讀、涂一涂、說一說、填一填,小組合作完成好嗎?
(學生動口說、動手涂、動筆填,教師巡視)
師:哪個小組到前面來把你們的作品說給大家聽聽。
生1:我把一張紙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顏色,涂色部分是這張紙的1/4。
生2:我把其中的2份涂上顏色,涂色部分是這張紙的2/4。
生3:我把其中的3份涂上顏色,涂色部分是這張紙的3/4。
生4:我把其中的4份涂上顏色,涂色部分是這張紙的4/4。
師:把這張紙的4/4涂上顏色,是涂了這張紙的多少呢?
生4:就是涂了這張紙的全部。
師:聽明白了嗎?誰再來說說這張紙的4/4是什么意思?
生5:這張紙的4/4也就是這張紙。
(一組四名學生介紹作品后貼到黑板上并寫上相應的分數。)
師:好,還有不同的涂法嗎?請到前面來展示給大家。
(生把不同的作品貼到黑板上)
3、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師:像1/2、1/4、2/4……這樣的數,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知道的請舉手。
(一生說“分數”并板書課題)
師:你寫的“分數”2字真漂亮,請領讀一遍。
(生領讀課題)
師:每個分數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3/4,中間的短橫線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分數線下面的數字叫分母,表示平均分了幾份;分數線上面的數字叫分子,表示其中的幾份。師板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讀作四分之三
3
4
師:誰說說3/4的意思。
(生說略)
4、聯(lián)系生活
師:你能說說在生活中見到的分數嗎?
生1:我經常吃一個蘋果的1/2。
生2:有一次,媽媽把一張油餅平均分成4份,爸爸吃了2/4,我和媽媽分別吃了1/4。
生3:我能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32份,用彩筆涂出它的5/32。
生4:伊拉克的石油資源占世界的11/100。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4:在報紙上看到的。
師:小朋友們從生活中發(fā)現了這么多分數,看來分數就在我們的身邊啊!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師:下面,我們用今天學過的分數知識解決一些問題。
1、說一說
(學生思考后交流略)
2、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個圖形中的涂色部分,并讀一讀。
(學生獨立作題,然后交流略)
3、下面的分數表示陰影,對嗎?
(①、②、③小題略)
師:用4/6表示陰影,對嗎?
生異口同聲:不對
師:為什么不對?
生:應該用8/12表示。
生:因為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1/2份,有8份涂了顏色,所以用8/12表示是對的。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異口同聲:沒有。
師:請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陰影部分到底能不能用4/6表示?
(學生思考)
師 :把你的想法和同伴說一說。
師:誰再來發(fā)表意見。
生:可以用4/6表示,假設中間的橫線沒有才能看出來。
生:在這個長方形中,豎著的幾條線段把長方形平均分成了6份,這6份中的4份是陰影,所以用4/6表示是對的。
師:聽懂他的意思了嗎?誰來解釋一下。
生(指著圖形):中間豎著的5條線段確實把長方形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4份是陰影,所以用4/6表示可以。
師:其他同學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這個圖形中的陰影,用4/6表示是對的,用8/12表示也可以,難道4/6和8/12相等嗎?
師:對這個問題,誰有看法?
生:既然用4/6和8/12都可以表示陰影部分,那4/6和8/12肯定是相等的。
師:謝謝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發(fā)現和精彩解釋,4/6確實和8/12是相等的。
(四)、總結延伸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略)
師:老師相信,通過你們以后的學習,會有更大的收獲。
案例2
《分一分(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2、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3、學會分數的讀、寫,從中感受分數與平均分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分數的意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
2、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教具學具準備:
蘋果2個,正方形、長方形紙片若干,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們分吃過蘋果嗎?淘氣和笑笑也經常分吃蘋果。他們在分蘋果時遇到了新的數學問題,你們想知道嗎?
1、出示情境圖。
這是教材為我們提供的兩幅淘氣和笑笑分蘋果的情境圖,請大家?guī)е旅娴膯栴}讀圖:
(1) 這兩幅圖分別表達了什么意思?
(2) 淘氣和笑笑是怎樣分蘋果的?
(3) 他們遇到了什么數學問題?
2、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板書:平均分——一半)
3、用各種方式表示一半或半個。
4、引入1/2。
同學們,用了這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示了一半,真不錯,這就是一種發(fā)明,一種創(chuàng)造,但各種表示方式標準不統(tǒng)一,讓我們請教一下智慧老人吧。
(放錄音)歷史上每一個數學符號從發(fā)明到被普遍認可,都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歲月。現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或“半個”的數學符號是1/2。
你們知道像1/2這樣的數叫什么數嗎?(板書:分數)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認識1/2
(1)涂一涂,感受1/2(見課本56頁)。
a 要分別涂出他們的1/2,你認為首先應該怎樣做?
b 其中六邊形、圓、和正方形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c 利用投影進行交流,每一個1/2分別表示什么?
(2)折一折,做出1/2。
a 獨立操作。
b 展示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
2、認識1/4、2/4、3/4、4/4。
(1) 折一折,用你喜歡的方法,將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
(2) 涂一涂。
a 將其中的一份涂.......喜歡的顏色,涂色部分是這張正方形紙的1/4,其余部分是這張紙的( )。
b 將其中的兩份涂上顏色,涂色部分是這張紙的( )。
c 將其中的三份涂上顏色,涂了這張紙的( ),還有這張紙的( )沒涂顏色
d 如果將所有的4份都涂上顏色,那么就涂了整個正方形紙片的( )。
分法與涂法展示交流。
通過以上操作與實踐,你能說出1/4、2/4、3/4、4/4表示的具體意義嗎?你能不能再舉幾個例子?這幾個分數和1相比,你認為有什么關系?
3、學習分數各部分名稱和分數的讀、寫。
(1) 你發(fā)現一個分數由哪幾部分組成?
(2) 你知道各部分分別叫什么嗎?一個分數應該怎么讀?
3… …分子
板書: … 分數線 讀作四分之三
4…… 分母
(3)你認為分數該怎樣寫?為什么?看到這些分數,你想到了哪個運算符號?
(4)由3/4讀作四分之三,你認為3/4表示什么意思1/4、2/4、4/4呢?
(5)想一想,分數和什么分法有關系?
4、嘗試運用
(1) 看圖說一說、寫一寫、讀一讀(圖見57頁下方)
a 讀出每一個分數。
b 寫出每一個分數(注意,先居中寫出分數線,再寫分母,后寫分子)
c 說出每一個分數所表示的含義
如:1/3表示把一段繩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根繩子的1/3。
(2) 聯(lián)系實際,體會分數就在身邊。
我們已經知道,1/2、1/3、3/4、5/6等這些數都是分數,你能否聯(lián)系自己的見聞說一個你曾經見過的或聽到的分數嗎?如:
a 用這塊地的2/5種大蒜
b 有1/2的大棚被大風刮壞了
c 今年的人平均收入比去年增長14/100。
(三)鞏固與應用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并讀一讀(圖見58頁第1題)
(1)獨立寫出各圖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數,巡示指導分數的寫法。
(2)指名讀出各分數
(3)組內說一說各分數所表示的意義。
2、按分數把下面各圖形涂上顏色(圖見58頁第2題)
(1)各分數表示的意義分別是什么?
(2)你為什么這樣涂?
3、判斷: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各圖的陰影部分對嗎?(圖見58頁第3題)
(1)獨立判斷。
(2)交流判斷的理由。
(3)分數的產生和哪一種分法有關系?
4、左圖中有 ,請你用所學知識解釋下列問題(見圖58頁第4題)
(1)哪一個圖形的涂色部分等于它的1/2?
(2)哪一個圖形的涂色部分大于它的1/2?
(3)哪一個圖形的涂色部分小于它的1/2?
a 由這些及以上的各個圖形,你想到了我們剛剛學過的哪方面的知識?
b 你是如何進行判斷的?你的理由或根據是什么?
5、判斷正誤。
(1)把一根鐵絲分成8份,其中的3段就是這根鐵絲的3/8。( )
(2)把一個蘋果分給小紅和小冬,每人分得這個蘋果的1/2。( )
(3)一塊不規(guī)則的地塊是無法把它平均分成2份、3份或幾份的。( )
(4)一個蘋果的1/2和一個橘子的1/2不相等。( )
a 組內討論。
b 全班交流。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并學會了有關分數的哪些方面的知識?分數和什么分法有關系?讀分數和寫分數的順序有什么區(qū)別?到現在我們已經學過了哪幾種數?請你說一說。
案例3
《分一分(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在動手分一分中,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會用分數表示它的一部分,進一步拓展分數的意義。
3、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地獨立思考和主動嘗試的學習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會用分數表示它的一部分,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剪刀、正方形紙片、投影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聽說你們動手操作的能力特別強,是這樣嗎?那來展示一下的動手能力,好不好?
請同學們剪下附頁2中的圖7的正方形紙片,給它涂上紅、黃、藍三種顏色。
1、生動手操作,剪一剪、涂一涂。
2、小組討論。
3、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師:看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可真棒!不知解決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接下來讓我們來證明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很棒的,好不好?
(1) 說一說:
①紅色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
②藍色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
③黃色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
(2) 鼓勵學生獨立完成。
(3) 集體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不僅動手能力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很棒的。如果老師把這道題變一下,你還能不能完成的同樣出色呢?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分一分
師:請同學們把你涂好色的9個小正方形用剪刀分開。想一想,每種顏色的正方形占這些正方形的幾分之幾?
(1)生動手分一分。
(2)獨立思考,完成下面的小題:
① 紅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② 黃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③ 藍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3)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解題的思維過程。
(4)全班交流。
師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能運用分數來表示由許多個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中的一部分,真了不起!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加油,努力!
2、試一試
師:像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在公園里我們就會遇到用分數來表示的一些事物。(投影出示59頁的試一試)。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圖,獨立思考完成下面的小題。
(1)出示問題:
①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②白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③花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2)學生獨立做題。
(3)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4)全班匯報交流。
師小結:通過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索,我們知道了一個整體可以由若干個體組成,分數可以表示它的一部分。
3、找分數:你還能從圖中找到一些分數嗎?
①學生獨立思考。
②全班交流。
師小結:5個孩子,花壇里的10朵花都可以看成一個整體,再從中找到分數。你能說一說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時,要注意什么嗎?當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時要注意把誰看作整體,這個整體也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確定整體和個體的關系,從中找到分數。
(三)、解釋與應用
1、嘗試練習(投影出示課本60頁練一練1、2兩題)。
學生理解題意、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解題的思維過程,最后在全班匯報交流。
2、鞏固提高
(1)投影出示課本60頁的第3題:他們拿到的鉛筆一樣多嗎?
先理解題意、獨立思考;然后同桌合作,利用實物進行演示;最后得出結論:他們拿到的鉛筆不一樣多。
(2)我們對分數又有了新的認識,你能舉一些生活中的事例來說一說嗎?
(學生交流略)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嗎?(學生交流略)。相信你在以后的學習中會有更大的收獲。
案例4
《分一分(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在動手分一分中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個體組成,會用分數表示它的一部分,進一步拓展分數的意義。
3、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地獨立思考和主動嘗試的學習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會用分數表示它的一部分,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剪刀、正方形紙片、投影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師: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我看哪顆“智慧星”能用分數表示出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鼓勵學生說一說解題的思考過程).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分數的知識。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分數知識“分一分(二)。”
板書課題:分一分(二)
(二)、游戲體驗,主動探索
1、涂色游戲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做涂色游戲,好嗎?
我們先把這張正方形紙剪開,分成9個小正方形,再給它們涂上紅、黃、藍三種不同的顏色。
(生動手操作,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 。)
師:同學們的手真巧,一會兒就做好了。你們有沒有信心根據涂好色的正方形完成下面的幾道小題呢?
2、分一分
(1)、學生根據涂好色的小正方形完成下面各題:
紅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黃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藍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師小結:我們知道小正方形共9個,紅色的有2個,黃色的有3個,藍色的有4個(紅、黃、藍顏色的小正方形的個數不唯一),所以紅色、黃色、藍色分別占所有正方形的2/9、3/9、4/9。
3、試一試
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能運用分數表示事物間的關系,真了不起!我這里還有一幅圖,同學們能不能也把這幅圖中的事物用分數給表示出來呢?
(1)、投影出示課本59頁的試一試。
①一共有幾只蝴蝶?
②白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③花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師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細心觀察主題圖,然后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完成以上各題。
4、 找分數
你在用分數表示事物時是怎么想的?你還能從圖中找出一些分數嗎?
(1)、生獨立觀察,發(fā)現分數。
(2) 鼓勵學生講是如何發(fā)現分數的
(3)師小結:在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和解決一些問題時,首先要確定把誰看作一個整體,確定整體和個體的關系,從中發(fā)現分數。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1)投影出示課本60頁的練一練第1題。
①讓生弄懂題意,獨立思考完成。
②讓學生講思考過程。
(2)投影出示課本60頁的第2題。
①學生獨立做題。
②小組交流。
③組長匯報。
師:同學們解釋得非常精彩,下面的題同學們能不能做得同樣精彩呢?
2、拓展應用
投影出示課本60頁的第3題:它們拿的鉛筆一樣多嗎?
(1)同桌合作,實物演示。
(2)交流結論:因為笑笑拿了6枝鉛筆的1/2,淘氣拿了4枝鉛筆的1/2,“1/2”所對應的整體不同,所以他們拿到的鉛筆不一樣多。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有什么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并且學會了用分數表示它的一部分。
案例5
《比較大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分數的大小,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比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初步對比、總結的能力。
4、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分數大小的方法,能正確的比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兩個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1、多媒體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若干帳、水彩筆
3、1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喜歡看動畫嗎?(生:喜歡)下面我們就一起欣賞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動畫。
電腦出示:(動畫大意)豬八戒在取經的路上,忽然找到一個大西瓜,他剛要吃,悟空一個筋斗翻到了他的跟前:八戒,這個西瓜我們分開吃,你吃西瓜的1/2,我吃西瓜的1/2,(師板書:1/2)八戒聽了滿臉不高興,這個西瓜是我發(fā)現的,我要多吃,我要吃西瓜的1/4(師板書1/4)
師:同學們說,八戒能多吃到西瓜嗎?
生:能(不能)
要想知道八戒能不能多吃到西瓜,我們必須解決一個什么問題呢?
生:比較一下1/2和1/4誰大誰小?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比較一下分數的大小(板書課題: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1、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1)質疑:
下面我們就來比較以下1/2和1/4(指板書)誰大誰小?為了直觀地比較出誰大誰小,請同學們四人一組,拿出手中的正方形紙分一分,涂一涂,發(fā)揮集體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 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 小組選代表說出自己的小組比較的思維過程(師適當引導并小評)
(4)小結: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紙,一張平均分 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份少,也就是平均分 的份數越多,得到的一份越少,所以1/2>1/4.
剛才我們知道了把兩張相同的正方形的紙分成不同的份數,都取其中1份,這樣的兩個分數誰大誰小,而如果把兩張相同正方形的紙都分成相同的幾份,取不同的份數,這樣的兩個分數,哪一個大哪一個小呢?
1、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3/4和1/4誰大?”(同時板書)你們是怎么想的,用比較1/2和1/4的方法,四人一組分一分,比一比。
(2) 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 交流匯報。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左上圖)。
②小組選代表發(fā)言說出小組比較的思維過程。
(4)小結: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3個1/4,而另一張紙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個1/4,所以3/4>1/4。
3 、試一試,讓學生獨立完成。
(1),填分數,比大小。(見課本61頁中間圖)。
(2)、給分數先涂上顏色再比較大小(見課本61頁下圖)。
要求學生獨立先獨立完成,再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4、分類整理尋找規(guī)律。
(1)分類。
把上述六組分數比大小進行分類。
一類:分母相同的分數比大小。
二類:分子是1的分數比大小。
(2)小組交流總結比較大小的方法。
(3)全班交流,發(fā)現規(guī)律。
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大的分數,反而越小。
(4)拓展延伸
為什么?說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那么每一份的大小就相等。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數多,分數就大。
分子是1的分數,表示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的分數少,其中的一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數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三)實踐應用
1、按分數涂料顏色并比較分數的大小(電腦出示)
(1)學生獨立,看 一看,涂一涂,比一比。
(2)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
2、在下面的圖形中,涂出它們的1/4,(電腦出示)
(1)學生獨立,畫一畫,涂一涂。
(2)小組比一比。
(3)全班交流并個別展示。
3、電腦出示題意怎樣才能平均分呢?
(1)學生獨立審題。
(2)小組交流:把自己平均分的思維過程講給同伴聽。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評:同學們表現得很出色,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解決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努力,對于下面的問題,大家有信心嗎?
(四)拓展延伸
準備10根小棒,拿出全部的3/10,再拿出剩余的1/7,再拿出剩下的1/2,最后還剩多少根?
(1)明白題意后,同桌互做。
(2)找兩生到前面表演
(3)全班交流每一次要求的含義及最后的結論。
(4)拓展提問:對于分數,你有了那些更深的認識?
(五)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學會了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比較分數的大小分兩種情況,也就是分母相同還有分子是1的時候。分母相同時,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數越大,當分子是1時,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案例6
《比大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分數的大小,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比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初步對比、總結的能力。
4、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比較分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1、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若干張,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舊知
在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幾分之幾的分數,同學們能夠通過折紙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歡的分數嗎?
(1)學生用紙折分數
(2)小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數。
(3)全班交流匯報展示的過程,有針對性的張貼并板書四組分數:(3/4,1/4)、
(1/4,1/2)、(3/8,1/8)、(1/8,1/6)。
2、觀察分數,組織分類。
剛才老師把同學們展示的分數張貼了四組,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四組分數,你能給它分一下類嗎?
(1)學生獨立觀察每組分數的特點
(2)小組討論交流如何分類
(3)全班交流:小組選代表陳述分類的思維過程。
(4)教師小結:我們把分數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類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
3、引導質疑,引入課題
對于剛才我們分出的這兩類分數,大家想研究它們哪方面的問題?
(1)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
生1:我想知道兩個分數哪一個大,哪一個小?
生2:我想知道兩個分數的和是多少
生3:…
(2)有選擇的解決問題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多,下面我們就來解決比較一下兩個分數,哪個大哪個小這一問題,好嗎?(板書課題: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1、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3/4和1/4誰大?你是怎么想的,四人一組拿出手中另一張正方形紙分一分,涂一涂,發(fā)揮集體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 ,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 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 小組選代表說出比的思維過程
(3)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三個1/4,而另一張紙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一個1/4,3個1/4比一個1/4大,所以3/4>1/4。
(4)用同樣的方法比較3/8和1/8的大小。
① 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左邊圖)。
② 學生爭當“小老師”自行講解比的過程。
2、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1/4和1/2誰大呢?大家是怎么想的,用剛才比較的方法,四人一組想一想”。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 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 小組選代表說出自己小組比較的思維過程。(師適當引導并小評)
(4)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一張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分少,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所以1/4<1/2。
(5)用同樣的方法比較1/8和1/6的大小。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右圖)。
②學生自告奮勇講解比較的過程。(師適當引導并鼓勵)
③根據分類總結比較大小的策略。
(1 ) 學生獨立思考比較大小的方法。
(2 ) 小組交流如何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比較大小的方法。
(3 ) 全班交流,歸納總結: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分子是1的分數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4 ) 拓展延伸
為什么?說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那么每一份的大小就相同,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數,分數就大;分子小的表示取得份數少,分數就小。
分子是1的分數表示都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少,其中的1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數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三)鞏固、實踐、應用。
1、給分數先涂上顏色再比較大小(見課本61頁下圖)。
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2、按份數涂顏色,并比較分數的大小。(投影出示)
(1)、學生獨立看一看、涂一涂、比一比。
(2)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
3、電腦出示題意:怎樣才能平均分呢?
(1)學生獨立審題。
(2)小組交流,把自己分的思維過程講給同伴聽。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評:
同學們表現的很出色,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解決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努力.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更新的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學會了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比較分數的大小分兩種情況,也就是分母相同還有分子是1的時候。分母相同時,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數越大,當分子是1時,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案例7
《吃西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理解用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
3、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索求知的欲望。
教學重難點:
1、 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情境圖、每生四張完全相同的圓形紙、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1、出示情景圖
小熊笨笨要請爸爸品嘗自己親手種植的大西瓜。(板書課題)看它們吃得多有滋味啊!
2、觀察圖
請同學們認真看圖,從圖中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匯報
生交流得出結果 :
生1:它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生2:爸爸比笨笨多吃了幾分之幾?
生3:還剩幾分之幾?
師小結:同學們能夠提出這么多的數學問題,可見,你們是一群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看誰最有辦法。
(二)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1、問題一:它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1)列出算式:2/8+3/8=
(2)交流對算式的看法
師: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分數的加法。那分數的加法該怎樣做呢?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能想出辦法來對嗎?
(3)學生獨立思考。
(4)小組交流討論:畫圖或利用手中的學具(四張完全相同的圓形紙片),分一分、涂一涂、拼一拼。(生操作,師巡視)
(5)小組匯報
a組:2個1/8與3個1/8合起來是5個1/8,也就是5/8。
b組:借用材料
C組:先吃8份中的2分,又吃了3分,共吃了8份中的5份,也就是5/8。
師總結講解:這個西瓜的2/8,也就是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笨笨吃了2份,是2個1/8,爸爸吃了三份,是3個1/8,2個1/8與3個1/8合起來是5個1/8,所以2/8+3/8=5/8。
(5)回到原圖驗證:
出示情境圖。(笨笨吃了2份,爸爸吃了3份,一共吃了5份,就是5/8)
師:剛才同學們表現很棒,不僅動手、動腦想出了很多辦法,而且計算得也很準確,真不錯,那么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看第二個問題。
2、問題二:爸爸比笨笨多吃了幾分之幾?
(1)生列算式。(指生說,師板書)
(2)比較問題1:同學們知道這個算式應該叫什么名字嗎?(分數的減法)
對呀,非常好。師板書(分數減法)
(2) 獨立思考,嘗試解決。
師:那怎樣求出分數的減法呢?我知道同學們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解答了,好,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材料與同桌一起來試試。(學生動手畫、涂、拼、說。)
(3) 匯報:
① 出示圖講解。
② 爸爸吃了這個西瓜的3/8,也就是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其中的3份,是3個1/8,笨笨吃了2份,是2個1/8,3個1/8比2個1/8多了1個1/8。所以 3/8-2/8=1/8
師小結:同學們確實很棒,自己就能夠解決分數的加法和減法了,那么最后一個問題有沒有信心解決呢?(有)
3、問題三:它們吃了5/8,還剩幾分之幾?
(1)生獨立思考。
(2)小組內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3)匯報交流學習方法:
指生板演,并當小老師講解。
①有學生會說,把一個大西瓜看作整體“1”,
②有學生會說8塊西瓜是整體“1”。
③有部分學生可能會說,“1”是一個大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也就是8/8,所以8/8—5/8=(8—5)/8=3/8(師可以及時點撥、引導)
(4)師小結
這么難的問題都被我們解決了,可見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再難的問題也難不到我們。
(三)鞏固應用。
1、課本P64第一題。
(1)指生說說圖意。
(2)列式解答。(獨立完成)
(3)說明算理,同桌交流。
(4)指生匯報檢查。
2、課本P64第二題。
(1)指生板演,其余生獨立完成。
(2)生當小老師講解算法。
(3)總結算法
今天,同學們學習了分數的加減法,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加減法有什么不同?(指生交流)。
(4)師小結分數加減法的規(guī)律。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新的收獲?(指生交流)。
案例8
《吃西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
3、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索求知的欲望。
教學重難點:
1、 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情境圖、每生四張完全相同的圓形紙、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復習加減法的意義。
2、復習分數的有關知識:5/7、4/8、2/3的含義。
(二)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1)出示情景圖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幅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指生交流,師相機板書課題)
(2)匯報:從圖中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交流得出結果 :
①他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②大熊比小熊多吃了幾分之幾?
③還剩幾分之幾?
2、解決問題。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幾個問題。
(1)解決問題一:它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① 列出算式:2/8+3/8
② 交流對算式的看法。
③ 學生獨立思考。
④ 小組交流討論(可借助準備的材料或借圖來分一分、涂一涂、拼一拼)。
⑤ 全班交流。
甲小組:2個1/8與3個1/8合起來是5個1/8,也就是5/8。
乙小組:借用材料
丙小組:先吃8份中的2分,又吃了3分,共吃了8份中的5份,也就是5/8。
⑥ 回到原圖驗證:
出示情景圖(小熊吃了2快,大熊吃了3快)
師小結:看來,不論用哪種方法,同學們都能準確地算出來。下面的問題,也一定難不倒你們。
(2)獨立解決問題二:大熊比小熊多吃了幾分之幾?
① 生獨立解決,列出算式。
②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計算。
③ 全班交流。
(生有的畫圖、有的折紙、有的涂,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
(3)集體討論問題三:它們吃了5/8,還剩幾分之幾?
①生獨立列出算式。
②思考:1—5/8=?
(師可以提示怎樣把“1”變成可以與5/8相減的分數。)
a生獨立思考。
b小組交流。
c全班交流。
有學生會發(fā)現,把一個大西瓜看作整體“1”;有學生會說8塊西瓜是整體“1”;有部分學生可能知道,“1”是一個大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也就是8/8,所以8/8—5/8=(8—5)/8=3/8(師可以及時點撥、引導)
師小結:這么難的問題都被我們解決了,可見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再難的問題也難不到我們。
(三)鞏固應用。新課 標第一 網
師:媽媽又有了難題要請教我們了,請看:(投影出示)
1、一根繩子,第一次用了5/9,第二次用去了2/9,一共用去了幾分之幾?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去了幾分之幾?還剩幾分之幾?
5
9
2
9
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
出示線段圖:
2、課本P64第二題。
(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3、總結算法。
今天,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探索出了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現在我們一起來總結分數加減法的規(guī)律。(指生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到了什么?(指生交流)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9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每位乘積不滿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每位乘積不滿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
教材內容安排如下表:
本單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兩項內容,第一項內容是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第二項內容是估算,即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它是在學生學過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口算是筆算的基礎,也是估算的基礎。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擴大學生的口算范圍的同時,為學生學習新的估算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做好必要的準備。并且,在估算和筆算教學活動中,又可以進一步鞏固口算。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本單元的筆算乘法的內容是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接著,編排進位的,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需要進位的筆算過程,幫助學生掌握筆算乘法的方法。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
本單元加強了“解決問題”的教學。首先,把計算內容都置于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報紙(送信)、估座位、購書等。讓學生在現實問題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探討計算方法。然后,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有意義的、聯(lián)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會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4.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在計算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與,使他們養(yǎng)成認真審題、書寫整潔、仔細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2.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完善學生對計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使學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豎式計算的方法。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1、引導學生利用以有經驗進行知識的遷移,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學習計算方法。
2、在學習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空間,讓學生主動探索,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親自感悟和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重視口算和估算能力的發(fā)展,逐步形成技能。
4、重視對兩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估算、筆算方法的回顧和整理,培養(yǎng)學生總結
和歸納的能力。
四、課時安排:
8課時。
1、口算乘法。 3課時
2、筆算乘法。 4課時
3、整理和復習。 1課時
《兩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乘法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8頁例1、做一做,練習十四第1~4題。
教學目標: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幻燈片;把練習十四第2題制成香蕉形的口算卡片。注意補充相關的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題,如:32×20、13×300。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口算下面各題。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選兩題,說一說口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
(1)運用多媒體課件幻燈片呈現郵遞員送報紙、送信的情景。
(2)請學生提出問題。
(3)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擇需要用整十、整百數解決的問題,可以是與教材上完全相同的問題,也可以是不同的。
例如:“郵遞員工作10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2.探討口算方法。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組討論:怎樣想出得數?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4)評價。
對于學生想出的方法,盡可能板書在黑板上,方便全體同學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過程。
例如:300×10 300×9+300=2700+300=3000
100×10×3=1000×3=3000
300×30 3×3=9→300×3=900→300×30=9000
300×10×3=9000
教師點評每一種方法,強化學生對口算方法和過程的了解。同時,用點評的方式給學生以表揚、鼓勵,增強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信心。
3.嘗試解決問題。
(1)請學生運用口算方法解決其余的問題。比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組織交流。
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生在交流中品嘗學習的樂趣。
4.探討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請學生思考,討論怎樣算?
(2)組織交流,并由教師評價每種方法。
學生可能會出現多種方法。例如:42×10→42個10→420;
42×10→40×10+2×10→420……
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次體驗成功。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升
1.完成教科書第58頁“做一做”中的8道題。
(1)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
結合訂正過程,有意識地選擇兩、三道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過程。[]
(2)引導學生總結,發(fā)現規(guī)律。
結合“做一做”中的口算,引導學生總結口算方法,發(fā)現規(guī)律。
2.完成練習十四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
開始做題前,提出:看哪一組的每個小朋友都能全做對。
完成后,集體訂正。對全體都對的小組給予表揚,獎勵小紅旗一面。
3.解決實際問題。
練習十四第3、4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和小伙伴交流討論。教師注意巡視,及時參與學生的討論。
在學生完成后,請幾位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4.游戲。
貼出香蕉形口算卡片,組織學生做“摘香蕉”游戲。說明游戲規(guī)則:誰算對卡片上的題,就把香蕉摘下來。
最后,比一比哪一組摘的香蕉多。讓學生體驗收獲的喜悅。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高
請學生談收獲。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0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是后面學習統(tǒng)計圖的重要基礎。這節(jié)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關注了以下幾點:
1.重視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
統(tǒng)計的相關知識是一個體系,前后的知識關聯(lián)性比較緊密,所以在復習時必須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清晰的知識體系,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統(tǒng)計是為生活服務的,通過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可以有效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廣泛收集各種類型的習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答,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親身經歷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全過程,讓學生懂得只有經過調查才有發(fā)言權。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復習根據給定的標準或者自己選定的標準對事物和數據進行分類。
師: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標準把全班同學分成兩組,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學生小組內交流分類標準,確定分類標準和記錄數據的方法后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師巡視指導。
小組長匯報:
一組:我們小組是按性別來進行分類的,男生一組,女生一組。使用畫“正”字的方法對數據進行記錄,我們班共有45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25人。
二組:我們小組是按同學們的出生年月來進行分類的。使用畫“○”的方法對數據進行記錄,我們班上半年出生的有18人,下半年出生的有27人。
三組:我們小組是按同學們的身高來進行分類的。使用畫“△”的方法對數據進行記錄,我們班同學身高在140厘米以上的有16人,身高在140厘米及140厘米以下的有29人。
四組:我們小組是把同學們按喜歡足球運動和不喜歡足球運動兩類來進行分類的。使用畫點線圖的方法對數據進行記錄,喜歡足球運動的有15人,不喜歡足球運動的有30人。
五組:……
集體評議。
2.復習根據統(tǒng)計的結果,并參照數據進行分析,感受數據中蘊涵的信息。
師:誰能說一說從我們整理的這些數據中你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
預設:
生1:從男生和女生統(tǒng)計的結果來看,我知道了我們班的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
生2:從同學們喜不喜歡足球運動這份數據來看,我發(fā)現班級里喜歡足球的人數不多。
生3:……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確定分類的標準,同時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1
一、復習內容
教材P58—P59的整理復習和練習十三。
二、復習目標
通過復習,進一步鞏固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會用兩步計算和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復習重、難點
重點: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難點:會用兩步計算和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配套資源
《兩位數乘兩位數復習課》名師教學課件
五、復習設計
(一)課前設計
復習任務:搜集錯題,分析錯誤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請你搜集整理出練習中的錯題,認真分析,寫出錯誤原因及注意事項,課堂上我們一起交流。
(二)課堂設計
1.回顧學習內容,明確學習任務
誰來說一說本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隨著學生的交流適時板書知識點:
口算乘法
筆算乘法
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本單元我們學習的口算乘法有哪些內容?你能解決很快口算出下面各題的結果嗎?
15×3=12×30=14×30=240×5=
①你是怎樣進行口算的?
②哪一題需要特別注意?注意什么?
240×5=1200,注意不要漏寫0。
小結:先把兩個乘數中0前面的數相乘,算出積后,再看兩個乘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寫幾個0。(注意區(qū)分計算出的0和補上的0)
2.展示交流錯誤,強化鞏固算法
(1)展示錯誤,分析錯因
誰愿意當小老師,主動和大家交流自己的錯題?為了保證效果,在交流時,要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呈現錯例——分析錯因——提出建議
(注意:為了使展示更有針對性,教師要提前了解學生收集錯題的情況,選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進行展示)
(2)梳理歸納,整理方法
在展示的'基礎上,全班交流,整理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
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時需要注意什么?
①末位對齊,從個位乘起
②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積的末位就要與那一位上的數對齊。
③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計算時不要忘記加上進位的數。
3.復習解決問題
典型題目:P58第2題
東東家有4行橘子樹,每行8棵,今年平均每棵收獲橘子25千克。
①今年冬冬家一共收獲橘子多少千克?
②把這些橘子裝箱,每箱8千克。用5輛三輪車運走,平均每車運多少箱?
③如果每千克橘子賣2元錢。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學生獨立完成。
討論交流:說說解決上面這些問題的步驟,每步各做了些什么?
引導學生總結出:解決問題時,一定要看清問題是什么,根據問題從題中或圖中找出需要的數據信息,再列式解答。
4.呈現思維導圖,回顧反思內化
通過剛才的復習過程,我們對本單元知識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形成了知識圖(出示下圖)。請你認真看一看,想一想,把自己的收獲或困惑和同桌交流一下。
5.完成評價試題,檢測復習效果
(1)口算。
31×3=190×2=
17×400=13×60=
14×50=24×5=
60×900=25×80=
(2)列豎式計算。
16×16=18×18=
37×24=29×72=
17×17=22×22=
55×48=18×43=
【知識點】口算、筆算的方法。
【答案】略
【解析】注意: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計算時不要忘記加上進位的數。
(3)填空
① 20個16是(),32的40倍是()。
② 230×30的積的末尾有()個0,250×40的積的末尾有()個0。
③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位數,也可能是()位數。
④ 9□×6□的積是()位數。
⑤小紅計算出45×36的結果是570,不計算你能判斷這個結果對嗎?理由
是:()。
(4)比較每組算式得數的大小,你發(fā)現了什么。
30×30=31×29=32×28=33×27=
50×50=51×49=52×48=53×47=
【知識點】借助筆算探索規(guī)律。
【答案】略
【解析】通過對比練習,引導學生比較每組中算式得數的大小,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①橫向觀察,兩個乘數的和一定,兩個數越接近乘積越大。②縱向觀察比較發(fā)現,每一組乘數的個位數相加都得10,且兩組對應的乘數的個位數都相同,第2組的每個乘數都比第1組的乘數大20;第2組的積都比第1組的大1600。
(5)P59的第4題。
王叔叔平均每個工作日投送28個快遞郵件。如果每月按22個工作日計算,王叔叔半年(6個月)一共投送多少個快遞郵件?
【知識點】連乘問題。
【答案】方法一:28×22×6方法二:28×(22×6)
=616×6=28×132
=3696(個)=3696(個)
【解析】明確解題思路和每步的算理。
(6)P59的第5題。
一輛出租車一個星期(7天)收入1260元錢。如果每天工作9小時,平均每小時收入多少錢?
【知識點】連除問題。
【答案】方法一:1260÷7÷9方法二:1260÷(7×9)
=180÷9=1260÷63
=20(元)=20(元)
【解析】方法二,計算過程中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生沒有學過。
(7)P59的第6題。
參加學校乒乓球比賽的所有隊員分成8個大組,每個大組再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有9人。
①參賽隊員一共有多少人?
②參賽隊員來自6個年級,每個年級有3個班。平均每班參賽的有多少人?
③參賽的女生有120人。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答案】①方法一:9×4×8方法二:9×(4×8)
=36×8=9×32
=288(人)=288(人)
②方法一:288÷6÷3方法二:288÷(6×3)
=48÷3=288÷18(計算沒學過)
=16(人)=16(人)
③參賽的男生有多少人?
288-120=168(人)
【解析】要結合P59第4—6題檢查學生獨立收集信息、分析數量關系、列式解答和反思檢查的情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還應結合練習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策略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6.小組互相評價,反思修訂錯誤
完成后請小組同學互相批改,對于組內個別問題,在優(yōu)等生的幫扶下進行訂正,對于共性的錯誤,老師進行集中評講。
7.全課總結。
資源文件列表: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2
學習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3頁例2。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在平面示意圖上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看平面示意圖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根據描述的物體的方向,確定物體的位置。
2、在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辨別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辨認方向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
認識平面圖上的東、西、南、北。
學習難點:
運用指向“北”發(fā)現信息,解決問題。
學習準備:
一、情境導入過程:
1、出示學校示意圖主題圖。
師:同學們,這是我們的學校,你能在紙上畫一畫教學樓、體院館、圖書館、大門分別在哪里嗎?
學生交流。
2、教師引導學生畫圖。
根據學生的描述,課件展示平面圖。
3、引導學生注意平面示意圖的`“北”。
提問:教學樓在操場的哪個方向?
生:北。
問:你怎么知道?
生:太陽在東邊,然后就判斷出教學樓在操場的北面。
4、總結。
平面示意圖上一般都標志“北”,這里指向北邊。根據北的方向?怎么確定其他方向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確定平面示意圖上的其他方向。
1、出示帶有“北”的平面示意圖
師: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我們一起來說說其他方向在哪里好不好?
學生回答。
2、制定空間中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讓學生判斷方向。
師:我指其中一個方向,請同學們快速說出是東西南北哪個方向,好不好。
教師指,學生答。
根據平面示意圖,描述位置。
1、教師提問。
教學樓在操場的哪面?體育館在操場的哪面?
操場在圖書館的哪面?圖書館在體育館的哪面?
教學樓在大門的哪面?大門在教學樓的哪面?
學生回答。
2、同學之間相互提問。
師:你和同桌合作,你問××在○○的哪面?你的同桌回答,然后角色互換。
學生相互交流。
根據方向,判斷位置。
出示沒有標出樓名字的平面示意圖,提問。
師:教學樓在操場的北面,教學樓在哪里?
學生回答。
師:大門在教學樓的南面,大門在哪里?
學生回答。
師: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院館在操場的西面。圖書館和體育館分別在哪里?
學生回答。
三、鞏固應用
1、做一做
2、知識運用:教師描述空缺部分的事物的方向,學生填寫。
四、歸納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怎么在平面示意圖上的如何分辨東西南北;還知道了如何根據描述的方向,確定物體的位置。
你是怎樣根據平面圖上的“北”。確定其他方向的?
五、課外拓展
你知道嗎,方向在生活的運用,學生討論,教師出示PPT。
六、作業(yè)布置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掌握一位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迅速地進行相關計算。
2.結合具體情景,靈活運用小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了解小數產生及發(fā)展的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小數的含義,掌握一位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要求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對小數的有關知識進行一次綜合練習。(板書課題)通過練習,希望同學們能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掌握一位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的方法,能結合具體情景,靈活運用小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正確迅速地進行相關計算。
二、分層練習內化提升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第107頁第6題。
(1)出示例圖,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口答,全班校對。
(3)師生共同歸納。
2.完成第107頁第7題。
(1)自由讀題,獨立思考完成。
(2)集體校對。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4)指名提出問題,集體解答。
(5)。
3.完成第107頁第8題。
(1)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2)仔細觀察,說說每組的規(guī)律。
(3)獨立試著往下寫。
(4)集體反饋并。
4.完成第107頁第9題。
(1)引導看圖,理解題意。
(2)獨立完成,比一比,看誰填的正確。
(3)全班交流反饋。
5.完成第107頁思考題。
(1)嘗試獨立解答,如有困難可請教你的同位或小組成員。
(2)集體交流思考方法。友情提醒:可以把第二個條件中的“2倍”在圖上表示出來。
6.自由閱讀“你知道嗎?”
(1)自由閱讀文字介紹。
(2)交流獲得的信息。
(3)補充介紹課前搜集的信息。
(4)談談了解這些知識后的體會。
7.作業(yè)(小黑板出示)
(1)一桶色拉油,連桶共重5.1千克,桶重0.2千克。油重多少千克?
(2)一只茶杯4.5元,一支牙膏2.8元,一把牙刷3.6元。
①買一支牙膏和一把牙刷一共多少元?
②一只茶杯比一把牙刷貴多少元?
獨立完成后全班校對。
三、反饋升華
你覺得自己這節(jié)課表現得如何?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材第99頁例1,練習二十三第1、3、4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兩步計算乘法解決問題,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2.經歷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從中感受一些用乘法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
經驗與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學會欣賞自己和同伴。
教學重點:
探索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
教學難點:
收集對解決問題有用的數學信息,靈活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設計:
一.預習作業(yè):
1.自學教材第99頁,例1的主題圖,想一想:
(1)畫面上同學們在干什么?
(2)從圖中你還獲取了哪些信息?
(3)怎樣解決每個方正有多少人?
(4)怎樣解決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5)10×8表示什么?80×3又表示什么?
(6)你還有別的解決方法嗎?并說出每一步表示的意義。
嘗試作業(yè):P99做一做說一說: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
二.預習反饋:
1.出示畫面:2個班同學做操,每班4排,每排8個同學。
學生根據畫面內容,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人?
2.獨立解答。指名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3.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解決新問題。(板書:解決問題)
4.出示情境圖:運動會開幕式上廣播操表演。一個方陣與例1相同,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5.請同學們自己觀察畫面,你看懂了什么?
收集解決問題的信息數據,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困難可以與同桌交流意見。(組織學生交流。)
(1)你收集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怎樣列式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善解答過程。你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結果對嗎?
二.關鍵點撥:
1.自主解決問題。課本第99頁“做一做”。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解決問題。
2.組織交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1)5×6×8 (2)5×6×(5+3) (3)5×6×7+5×6
(4)5×6×7+30 (5)30×8 (6)30×5+30×3……
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答案正確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3.看到這么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有什么感想?
(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數學信息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不同。)
師:以后同學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頁可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收集信息,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多樣了。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練習二十三第1、3、4題。(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三(1)班5個小隊去植樹,每小隊8人,每人種3棵柳樹和2棵桃樹,他們一共種了多少棵桃樹?(訓練學生收集有用數學信息的能力。)5×8×2
四、反思,拓展升華
1.學習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2.希望每個同學都能注意觀察、發(fā)現,提出身邊的數學問題,并能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
3.聯(lián)系身邊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的問題,并解決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本》第49頁。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5
課題:認識平年和閏年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初步了解“四年一閏”的道理。
2、掌握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并能解決一些有關的生活問題。
3、能積極參與尋找、發(fā)現平年與閏年的關系,對數學產生好奇心與求知欲。
教學重點:發(fā)現并掌握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判斷年份數是整百數的年份是否是閏年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小華每次過生日都要種一棵“生日樹”,她在12歲生日那天種下了第3棵“生日樹”。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交流,教師不做評價。
2、揭題:學習了本節(jié)課之后,你就會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2。
(1)課件分別出示xxxx~xxxx年的年歷,將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塊提煉并排列起來。
引導:這是xxxx~xxxx年2月的天數,依次觀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年份(年)xxxx……xxxxxxxxxxxx
2月的天數(天)
(2)組織交流。
①反饋填寫結果。(學生說,教師板書)
年份(年)xxxx……xxxxxxxxxxxx
2月的天數(天)28……282829
②引導觀察:觀察表格你發(fā)現了什么?
(20xx、20xx、xxxx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③揭示平年和閏年的含義:根據2月天數的不同,我們把年份分為兩種,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閏年。(板書)
(3)探究判斷平年和閏年的方法。
提問:仔細觀察表格,平年和閏年的出現是隨意的,還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你發(fā)現它們有什么規(guī)律?
指名回答并引導學生共同發(fā)現“四年一閏”的規(guī)律,再讓大家將表格中的閏年圈出來。
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公歷年份數除以4沒有余數的一般是閏年。公歷年份數是整百數的,必須除以400沒有余數才是閏年。例如,20xx年是閏年,而2100年是平年。
(4)提問:現在大家知道小華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嗎?
學生根據平年和閏年的知識回答:2月29日。
2、數學文化。
談話:同學們,你們想知道為什么會有“四年一閏”的規(guī)律嗎?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識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本第48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指名閱讀短文,并讓學生解釋“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的意思。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并板書:公歷年份數是整百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要求學生舉例說明“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
如20xx年、1600年是閏年,2100年、1800年、1700年是平年。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48頁“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后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48頁“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你知道什么是季度嗎?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一年有4個季度,把12個月平均分成4份,每3個月是一個季度。
師出示表格并追問:你能算出今年每個季度的天數嗎?
學生計算,并說說計算的方法。
追問:今年是平年還是閏年?(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1-15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2-27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4-25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1-25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5-24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體育中的數學04-10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26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人教版教案01-31
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