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時間:2024-05-30 14:28:5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匯總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匯總15篇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2、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二、教學內容:

  教科書P59——61

  三、教學目的:

  1、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教育學生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借助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時鐘。

  六、學具準備:

  每人準備一個時鐘、口算卡片等。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撛O情境,導入新課。

  1、師:(播放新年聯歡晚會的片段)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2、師: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象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新授。

  1、認識鐘面上的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現。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①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诿脶樧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讀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取方法進一步類推。

 。4)體驗1秒鐘:

  ①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趯W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一個數,看誰數得最準確。

 、苄〗Y: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一個數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說服力的數據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從數字6走到8,表示經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2、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系。

 。1)師:如果秒針從數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3、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么呢?(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么事。

  4、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ㄈ╈柟叹毩。

  1、做練習十四:

 、傥覀兩弦还澱n的時間是40()。

 、谛∶髋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ㄋ模┳鳂I。

  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如練習十四第3題)

  第二課時:

 。ㄒ唬┎轮i游戲引入: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佟鞍又傅氖鞘裁础?“高個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邸1時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ǘ┙虒W新課:

  1、教學例1:2時=()分

 。1)教師:1時等于……?(學生答)那2時呢?

 。2)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饋。

 、60+60=120分

 、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教師小結。

  2、讓學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題目1和補充題:3時=()分2分=()秒。(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說一說得數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后教師小結出時間轉換的方法。)

  3、教學例2:

  (1)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2)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俜轴槒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說說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臺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時少()分,1時比45分多()分。

 。2)一節課是()分,課間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時。

  3、競賽:

  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四)全課總結,回歸評價:

  教師:現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在經過了幾分?一節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笔前,時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P58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因不夠商1而在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材分析:

  本節主要內容是學習比較復雜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或者末尾有0的除法。上一節課中的兩個題目是被除數的某一位上是0而商0,本節課是因為除到被除數的某一位時不夠商1而商0,這部分內容是學習的一個難點。通過6123要讓學生明白算理和算式的簡便寫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嘗試探索

  1、創設情景:本月輪到你當家庭主管,負責分配零用錢,零用錢一共612元,平均分配給家里3個人,每人該分配幾元?

 。1)你能完成這項任務嗎?請你試試看。

 。2)小組討論,比一比誰完成得好。

 。3)匯報,注意表達的條理性和完整性。

  2、情況分析

 。1)在計算過程中,碰到什么問題?

  (2)說一說你是怎樣解決每個問題的。

  二、引導歸納,提煉方法

  1、提問:除到被除數的.十位時,不夠商1怎么辦?接下去的豎式該怎樣寫?(這是重要環節,讓學生充分討論,充分發言;教師準確引導,方向明確)

  2、提煉:用被除數十位的1除以3,不夠商1,就在商的十位上寫0;3和0相乘得0,在1的下面寫0,1減0得1,再把個位的2寫下來,12除以3商4。(教師在演示的時候,每一步都要起到示范的作用,促進學生養成好的計算習慣)

  3、介紹簡便的寫法。

  三、獨立嘗試,鞏固提高

  1、嘗試寫豎式計算:5224在嘗試解題過程中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強調在計算過程中的每個步驟和注意事項)

  2、歸納總結。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3

  一、教學內容:

  課標實驗教材第五冊第59-61頁,練習十四1、6題。

  二、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二)能力目標:

  1.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2. 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三)情感目標:

  1. 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2. 幫助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三、教學重點:

  1. 使學生知道1分=60秒。

  2. 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四、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學具鐘表、家用小鬧表。

  五、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看——

  放映課件(新年到,鞭炮聲聲,小孩子歡天喜地,午夜將要到來,春節聯歡會上新年鐘聲敲響前全體倒計時的情景,鏡頭定格在運動的鐘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聲跟著數)10、9、8、7、6、5、……

 。ㄐ履甑溺娐暻庙懀

  師:跟隨著時間的腳步,我們又傾聽了一次新年的鐘聲。那么,誰能說說, 10、9、8、7、6、5、4、3、2、1應該用什么時間單位?

  生:秒。

  師:(用疑惑的語氣重復)秒?

  板書:秒

  (數學課堂教學與生活是相連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計時……又是小孩子最喜歡、向往的情境,利用這些熟悉的情境,一開始就吸引住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興奮起來,也讓他們在不經意中調集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 認識秒針和1秒。

  師:我們以前學過的時間單位有……

  生:時、分。

  師:我們沒有學過“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這個時間單位的呢?

  生:鐘面上有秒針。

  生:……

  師:(放映課件,展示鐘面模型)哪一個針是秒針?

  生:最細最長的那一個。

  師:秒針是怎樣計時的,誰能給大家講一講?

  生:(到前面)秒針走一個小格就是一秒。

  師:哦,原來秒針走一個小格就是一秒,就是這樣?

 。ǚ庞痴n件:鐘面上秒針一動,同時滴答一響。)

  生:(笑)是!

 。ā懊搿边@個時間單位學生早有認知,幾乎所有的大掛鐘都有秒針,只是從前讓學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們不可能不注意到那個形狀特殊的“高個子”。所以由學生自己引出課題,由自己傳授知識。教師在這里扮演疑惑、驗證的角色,吸引學生“幫助”教師解惑。)

  2. 體驗1秒的長短。

  師:一秒鐘就是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動作)

  師:(跟著做)對,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師:(跟著做動作)你沒錯,真棒!

  生:我寫一個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腳就是一秒。

  生:……

 。ㄔ谶@堂課中,把學生對秒的體驗預設為重點,新課程著力強調“經歷”,對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時間”,通過學生自己用聲音和動作等來配音、配動作,使學生有了具體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級的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生活經驗已經足夠豐富,學生自由發揮,增加感性認識。每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與能力,能在實際動作中體驗“1秒”的長短。)

  3. 1秒的價值。

  師:短短的1秒鐘,滴答一下就過去了,我們實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現在科技發達,很多現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時間里走很多路程,誰知道一些這樣的知識?

  生:(沒有人說話,面面相覷)

  師:(出示課件)

  飛機 每秒約行250米

  火車 每秒約行55米

  小汽車 每秒約行20米

  噴氣式飛機 每秒約行5500米

  衛星 每秒約行7900米

  有的電腦 一秒可以計算約3萬億次

  ……

  生:(驚嘆)

 。ㄔ黾又R積累。這些孩子年齡較小,家庭狀況也并不太好,課外書很少,我預料到不太可能有學生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所以事先準備了大量資料,讓學生通過課件自由選擇獲得和關注的內容,開闊他們的眼界。)

  師:怎么樣?時間很珍貴,連1秒鐘都不能小看,對嗎?誰記得2004年8月27日的雅典奧運會上,劉翔獲得男子110米欄世界冠軍的成績是多少?

  生:12秒91。

  師:在微不足道的還不足13秒鐘時間里,劉翔成了聞名世界的飛人,為我們祖國爭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領獎臺上獲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如果你去問他,他一定會告訴你:1秒,對他來說無比重要。同學們,還有什么事情也讓你覺得連1秒鐘的時間都非常重要呢?

  生:發射火箭的時候也要倒數10、9、8……

  生:我們開運動會的時候也是1秒1秒地算。

  生:……

 。ㄍㄟ^介紹,學生明確1秒雖然短暫但是用處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構成時間長河,使學生自己意識到要珍惜時間,并借機滲透做比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來記時。教師飽含激情的語氣和劉翔闖過終點的精彩瞬間讓學生也激情澎湃,為他取得的成績而驕傲,也為祖國而驕傲。)

  4. 認識幾秒。

  師:還有春節聯歡晚會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來,所以一起興奮的數著新年鐘聲敲響前的最后幾秒。剛才新年鐘聲敲響前的倒計時是幾秒完成的呢?(重復播放剛才倒計時的情景圖,學生又不自主地跟著數數)

  (再一次觀看動畫,讓學生剛才散亂的思緒收回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時直觀演示“10秒”是怎樣數出來的,而且是由學生自覺自愿地數,讓學生經歷10秒是由10個“1秒”組成的過程,學習計算幾秒的方法。)

  生:(搶答)10秒。

  師: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生:秒針從10走到了12,經過10個小格就是10秒。

  師:同學們真聰明!那老師再考考你們,我寫一個“秒“字的時候,秒針從1走到2,經過了幾個小格,就是幾秒?

  生:秒針從1走到2經過了5個小格,就是5秒。

  師:誰能象老師一樣出題考考同學們?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針從鐘面上的幾走到了幾?

  生:我寫一個“針”字,秒針從3走到4經過了幾秒?

  生:秒針從3走到4經過了5秒。

  生:我系紅領巾的時候,秒針從5走到8經過了幾秒?

  生:秒針從5走到8經過了15秒。

  (在給同學出題的過程中,學生同時也在思考幾秒鐘究竟能做什么事情,鍛煉對較短時間的估計能力,以便能夠把課堂學習的知識應用的生活中去。對學生提出的明顯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師及時指導,并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讓學生親自體會一下,改善學生的錯誤印象。比如說脈搏的跳動,我就是讓學生真的按照中醫診脈的方法找到寸關尺的部位,體驗一下脈搏跳動的速度,并且為他們看時間,讓他們了解10秒鐘自己的脈搏大概跳動了多少下。)

  師:同學們反應真快,拿出你的鐘表來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W生活動)

 。ㄗ屗械耐瑢W都有參與的機會,會撥、會認、會出題,充分認識幾秒。學生在這時候爭先恐后,十分高興。手中的學具鐘表可以撥時間,鬧表可以計算時間,學生玩得不亦樂乎。)

  5. 教學1分=60秒。

  師:有沒有被同桌考倒了的同學?

  生:沒有。

  師:同學們真棒!這樣的題目太簡單了是吧?

  生:是。

  師:又輪到老師出題了,老師出道難些的題,同學們怕不怕?

  生:不怕!

  師:我們知道1時=60分,因為分針主轉動一圈的同時時針轉動一個小格,所以時和分之間的進率是60,秒是一個比分小的單位,它和分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用你手中的學具鐘表轉一轉,或者觀察一下你手中的小鬧表,然后把結果跟小組成員匯報討論一下,看看是不是一致的。

 。▽W生活動)

 。ń處煱鍟1分=( )秒)

  師:誰把你們的觀察結果向大家報告一下?

  生:秒針轉一圈,分針走一個小格。

  生:它們之間的進率是60。

  生:秒針走一圈是60個小格,是60秒,分針走一個小格,是1分鐘,所以分等于60秒。

  生:……

  師:大家觀察到的都是這樣嗎?

  生:是。

  師:老師也觀察一下。同學們跟我一起看好不好?

  (放映:課件,鐘表的秒針轉動一周,分針移動一個小格)

  師:真的是這樣啊,秒針轉動一圈經過60個小格,也就是60秒,分針經過一個小格,也就是1分,那么……

 。ò鍟60)

  生:(齊讀)1分=60秒

  師:同學們真是善于觀察,連這么難的問題也能研究出來,真棒!既然1分等于60秒,那平常我們說的半分鐘就是多少秒?

  生:30秒。

  (1分=60秒是本課的難點。但由于有1時=60分的知識基礎,所以學生在學習時不會感到非常困難。在教學設計中考慮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交流而得出結論,老師給予適當指導。要讓學生先自己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確的結論,這樣結論的得出水到渠成。小組匯報時候注意培養學生活動意識和交流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能力和習慣,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應當把學習方法的指導放在重要位置上。)

  6. 體驗1分的長短。

  師:剛才我們同學說拍一下手就是1秒,半分鐘需要拍多少下手?

  生:30下。

  師:1分鐘呢?

  生:60下。

  師:好,咱們來做個拍手游戲。男同學拿筆,在練習本上寫數字,從1開始寫起,看女同學拍完1分鐘后,你們寫到了數字幾。

  (學生活動:男生寫數字,女生拍手。教師帶領拍手,掌握好節奏。然后交換。)

  師:(統計結果:最快的可以寫到72,最慢的寫到31。)一分鐘的時間,我們寫字的話可以寫這么多,那我們還可以做什么呢?給同學們一分鐘的時間想一想,然后,看看誰一分鐘時間做的事情最多、最好、最別出心裁。

 。ǚ庞痴n件,鐘面滴答滴答的行進一分鐘)

 。ㄔ俅畏庞痴n件,學生自由活動)

  師:誰來說說,你們做了些什么事?

  生:我寫了35個字。

  生:我把上衣脫下來再穿兩回。

  生:我系了三次紅領巾。

  生:……

 。ㄍㄟ^學生比較喜歡的活動,再一次體驗“秒”,難度也隨之加大,鼓勵學生估算出大概的時間,滲透估算意識,并把活動延伸到課外,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拍手、寫字,是在教師控制下的動作體驗活動,活,但絕對不會亂;安靜地想一分鐘也是體驗的過程,比拍手體驗更準確,而且是讓學生親眼盯著鐘面上的秒針轉動了一圈,再一次鞏固1分=60秒的結論;自由活動是學生自由發揮的過程,需要學生有創造性。經過前兩次的體驗,學生基本能夠正確控制自己行動的時間。體驗過程動靜交替,做中想,想中學,親身經歷知識習得的過程,同時,發展了思維能力,培養了創新意識。)

  7. 小結

  師:同學們這一分鐘做的事情可真是不少。那么,我們這一節課有多少個1分鐘呢?

  生:40個。

  師:這40個1分鐘里你有什么收獲?

  生:……

  師: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少,說明同學們也會充分利用時間,你們真棒!不過,老師還想讓同學們思考一些問題,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師:大多數鐘面上都有秒針,我們這節課學習了看秒針認識時間和看秒針知道經過幾秒,那么除了有秒針的鐘表之外,還有其他的計時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計算幾秒的時間嗎?老師這里有一個電子辭典,這個位置有兩個小小的數字,它們就表示秒,你們還能搜集到其他的計時工具嗎?如果搜集到了,下節課把它帶到課堂上來,讓大家認識一下。

 。ㄓ嬎忝氲墓ぞ哌有秒表,但不常見,家長的手機上一般有這個設置,學生可以通過詢問和自己操作找到,不過帶到課堂上的可能性不大。帶有“秒”計時的電子表也不太常見,所以需要搜集,下節課展示給了他們充分準備的時間。)

  (三)作業

  1. 課后練習十四第1題,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學生在課上做,集體訂正。

  2. 課后練習十四第6題。學生回家自己看鐘表統計時間,然后完成。

 。ㄋ模┛偨Y全課

 。ㄖ匦禄氐街黝}圖,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圖)

  師:同學們,時間是由一秒、一分、一時、一天、一年組成的,每傾聽一次新年的鐘聲,我們就長大了一歲,到現在我們已經傾聽過九次新年的鐘聲,對嗎?時間在不停流逝,一去永不會重新回來,在過去的時間里,你們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了嗎?愿我們能夠做時間的主人,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古人說過: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

  生:老大徒傷悲!

  師:讓我們再一次傾聽新年的鐘聲,傾聽時間遠去的腳步聲……

 。ǚ庞痴n件:全體倒計時,新年的鐘聲敲響)

  鐘聲回響中下課。

 。ㄗ詈罂偨Y重新回到主題圖,情境設置具有完整性。)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4

  1、同學們做習題,小華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華和小明的總數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

  2、學校有14棵楊樹,楊樹的棵數是松樹的2倍,柳樹比松樹多4棵,有多少棵柳樹?

  3、三年級(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4、公園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數比大猴多9只,公園一共養了多少只猴?

  5、甲有140元,甲的錢數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6、一列火車早上5時從甲地開往乙地,按原計劃每小時行駛120千米,下午3時到達乙地,但實際到達時間是下午5時整,晚點2小時、問火車實際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7、一輛汽車早上8點從甲地開往乙地,按原計劃每小時行駛60千米,下午4時到達乙地、但實際晚點2小時到達,這輛汽車實際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8、小寧、小紅、小佳去買鉛筆,小寧買了7枝,小紅買了5枝,小佳沒有買、回家后,三個人平均分鉛筆,小佳拿出8角錢,小佳應給寧多少錢?給小紅多少錢?

  9、三個好朋友去買飲料,小亮買了5瓶,小華買了4瓶,陽陽沒有買、到家后,三個人平均喝完飲料,陽陽拿出6元錢,他應給小亮4元錢,給小華2元錢、

  10、用一個杯子向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進去2杯牛奶,連瓶共重450克;如果倒進去5杯牛奶,連瓶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個空瓶各重多少克?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5

  一、教學內容

  噸的認識。(教材第31~32頁例7、例8)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質量單位噸,通過積極的探索活動建立噸的概念。

  2、理解噸與千克之間的關系,知道1噸=1000千克,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通過實踐操作、觀察比較、猜測推算等活動,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難點:“噸”與“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說說我們學過哪些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并舉例說明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

  2、填空。

  1千克=( )克

  4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6000克=( )千克

  師:你們知道世界上最重的動物是什么嗎?它的體重大約是多少呢?(課件出示藍鯨資料,以千克標記體重)

  師:克、千克是我們已經學過的質量單位,剛剛同學們也舉了一些生活中用克、千克為單位的物品的例子,想想看,藍鯨的體重用千克作單位合適嗎?

  師:的確,像藍鯨這種比較重的物品再用千克來計量就不太合適了。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種更大的質量單位——噸。 (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師: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板書)

  二、學習新課

  1、教學教材第31頁例7。

  (1)認識噸。

  師:楊叔叔有一批貨物要運送,可以選擇集裝箱和火車運送兩種方式,你知道它們分別能裝多少噸貨物嗎?(課件出示教材第31頁例7上圖,點名學生回答)

  (2)噸與千克之間的關系。

  師:剛才這個問題讓我們對噸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了初步的認識,究竟1噸有多重我們還不太清楚。那么,現在就讓這堆大米告訴我們答案吧!

  師:說說看,你是如何計算的。(課件出示教材第31頁例7中圖,點名學生回答)

  師:10袋大米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因此我們有1噸=1000千克。(板書)

  (3)體會1噸有多重。

  師:如果同學們對用10袋100千克裝大米計量1噸感知還不夠清晰,我們再舉一個身邊的例子體會下。

  師:同學們都有量過體重吧,你知道自己的體重嗎?(學生小組交流)

  師:圖片中的這名同學體重是25千克,你能算出10名這樣重的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嗎?40名呢?(課件出示教材第31頁例7下圖,點名學生回答)

  師:還記得千克和噸的關系嗎?1噸等于多少千克呢?(學生齊答)

  師:40名這樣重的'學生大約等于幾噸呢?(學生齊答)

  師:正確,就是1噸。大家算一算,多少個和你一樣重的同學體重等于1噸呢?(學生小組交流)

  2、教學教材第32頁例8。

  師:我們已經知道1噸就是1000千克,那噸與千克這兩種質量單位如何換算呢?我們來看下面這道例題。(點名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師: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一樣,噸與千克之間的進率是1000,將噸轉換成千克,數字末尾添上3個0;將千克轉換成噸,數字末尾去掉3個0。(板書)

  三、鞏固反饋

  完成教材第32頁上方“做一做”,下方“做一做”。 (點名學生回答)

  上方做一做第1題:①很重物體的質量,如:大象,鯨魚……②運輸工具的載質量,如汽車,輪船,火車……

  上方做一做第2題:2 10 20 4

  下方做一做:6 5000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質量單位噸有哪些認識?

  板書設計

  噸的認識

  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教學反思

  1、利用生活情境,建立直觀認識。

  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了解了1噸有多重。教材用了四個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并感知,教師用課件加以呈現,使學生有了直觀、形象的認識。

  2、知識聯系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3、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和實際測量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2、 在實際測量活動中,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在具體的情境中學會選用適當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能估計物體的長度,進一步發展估測意識。

  3、 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產生對身邊事物長度的關注與好奇心,以及積極參與測量的愿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毫米、分米的認識。

  教學難點:

  單位間的進率和換算。

  突破重難點措施:

  1、 充分利用信息窗呈現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

  2、 在實際測量中加深對長度單位的認識。

  3、 注重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4、 重視對學習活動的評價。

  教學方法:

  1、 小組自主互助學習形式。

  2、 動手操作。

  3、 加強練習。

  教學課時:

  1課時

  學具準備:

  尺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引入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今天的課前三分鐘,老師想找一位同學起來簡單地介紹一下西游記這部名著里出現的主要人物角色,哪位同學想起來說一下。好,xxx。

  生: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等。

  師:xxx介紹得非常完整,那你們最喜歡里面的哪一個角色呢?

  生:孫悟空。

  師:老師也非常喜歡孫悟空,那哪位同學愿意起來說一下,你為什么喜歡孫悟空?他到底哪里吸引到了你?

  生:……(重點要提到金箍棒,估計肯定會說)

  師:剛才這位同學提到了因為他有個金箍棒,金箍棒的力量確實很強大,它是孫悟空斬妖除魔、保護師傅西天取經的一件法寶。當然除了你們,我想還有很多小朋友喜歡孫悟空,比如說:有一個叫甜甜的小女孩,非常喜歡看西游記,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晚上甜甜就在自己的夢境里遇到了孫悟空,還跟孫悟空學習到了很多的數學知識,那你們想不想跟孫悟空學到這些數學知識呢?

  生:想

  師:非常好,看來大家都是非常喜歡學習的。那咱就開始吧。在正式開始之前,孫悟空要來考考大家,咱都知道他的金箍棒是會變化的,“變大、變小”(出示課件)。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大家測量出這個小金箍棒的長度。好,一起來看大屏幕,為了方便大家能看清楚,老師已經把金箍棒做了適當的放大,誰能來解答孫悟空的這一個問題,這根金箍棒到底有多長?

  第一種情況:有生舉手

  生:7毫米、或者1毫米或者7厘米(對于學生的回答都要適時地作出評價)

  對生1

  師:這位同學提到了一個很多同學都沒有聽說過的詞語也就是:毫米(板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個新的長度單位:毫米。那你能說一下,你是怎么知道毫米這個長度單位的

  生:在生活中遇到過。、

  師:非常好,這位同學在日常生活中很善于觀察,他已經將數學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了,這一點非常好。那下面呢,咱就跟隨這位同學的腳步,繼續跟孫悟空學習新的數學知識,雖然剛才有的同學正確回答出了孫悟空的問題,但是孫悟空說了,雖然這位同學會了,但是有的同學也許還蒙在鼓里,不明白呢。他決定繼續來考大家,于是他又出了一個題目:1毫米有多長?

  第二種情況:沒有學生回答或者沒有學生能夠說出正確答案

  師:也許這個問題對于大家來有些難度,那老師想問一下大家,你們為什么不能測量出這個金箍棒的長度呢?哪位同學說一下,你不會測量的原因。

  生:以為它比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都要小,還不到一厘米。

  師:是啊,這根金箍棒的長度還不到1厘米,既然不到一厘米,這就需要孫悟空教給我們一個新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等咱們學習完這個長度單位之后,這個問題對于我們來說就非常簡單、小菜一碟了。那到底1毫米有多長呢?這是孫悟空的第二個問題。剛才咱們已經說了而且從刻度尺上也能看出毫米這個長度單位是比厘米還小的一個長度單位。下面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刻度尺,根據老師剛才的提醒,在你的刻度尺上找到1毫米,同桌可以討論一下。

 。ㄈf一沒有生回答;

  師:既然你們說不出,那就由老師來猜測一下吧,我覺得你們不會測量的原因是這跟金箍棒的長度似乎不能用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來測量,它比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都要小,還不到一厘米。)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認識1毫米。

  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刻度尺,根據老師剛才的提醒,在你的刻度尺上找到1毫米,同桌可以討論一下。

  生:正確地找出刻度尺上的一毫米。(到前面來指出)

  師:這位同學在刻度尺上找到了他認為的一毫米,同學們有沒有不同的意見,來這位同學

  生:指出了另外一個1毫米,指出了第三個、第四個一毫米。

  師評價:這幾個同學找到的都是1毫米,只是它們的位置有所不同。既然這些都是1毫米,那肯定有什么共同特征,同學們想一下,它們之間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都是占了一個小格(若沒有生回答,師適當提醒)

  師:這位同學說得非常好,這些1毫米都占了一個小格,也就是說每一個小格的長度都是1毫米。

  2、認識2毫米、3毫米。

  師:剛才經過咱們的努力,又克服了孫悟空的第二個問題,成功的認識了1毫米,知道了1毫米到底有多長,但是這個孫悟空還是不罷休,又給我們出了一個問題;讓我們在刻度尺上找出來2毫米、3毫米。那同學們有沒有信心解答孫悟空的這個問題?

  生:有

 。ㄍ瑯诱彝瑢W們去前面在刻度尺上指出不同的2毫米)

  師:老師想問一下,你們是怎么在刻度尺上找出來2毫米的?

  生:因為每一個小格都是1毫米,那么兩個小格就是2毫米了。

  師:你非常聰明。

  師:通過之前的學習咱知道了,每一個小格都是1毫米,那么通過剛才的學習,咱又知道了每兩個小格都是2毫米。那同學們能不能猜測一下,3毫米會占幾個格呢?

  生:3個格。

  師:那四個格代表幾毫米呢

  生:4毫米。

  師:也就是說有幾個格就是幾毫米。那咱一起在刻度尺上數一數好不好?

  生:好。

  師:(出示課件,引導孩子們一起讀)

  1毫米、2毫米、3毫米…….(當滿10毫米的時候,)10毫米。到這里咱先停一會兒。同學們觀察一下10毫米,有沒有發現什么?

  生:10毫米就是1厘米。

  師:你真棒,真是個善于觀察的孩子, 10毫米是1厘米,反過來也就是1厘米就是10毫米,1厘米=10毫米(板書)。好,通過咱剛才的一系列學習,咱對毫米也已經有了一個充分的認識。但是孫悟空懷疑,他不相信我們這么快就認識了毫米,為了考驗我們,他又出了一道題目,讓我們說一說生活中的那些東西的長度(寬度或者厚度)大約是1毫米?咱可以先看一下刻度尺上的1毫米,想一想生活中的那些東西就只有這么長?可以同桌討論一下。

  生:(討論)1分錢的.硬幣、螞蟻、鉛筆芯(找幾個同學代表一下就行,然后給1分鐘時間,同桌互相說一下自己找到的1毫米)

  師:對孩子們的回答都要做出適當的評價。除了你們找到的這些,老師也找了一些,比如:卡,十張紙的厚度,老師的胸牌等等。這些東西的厚度差不多都是1毫米。通過咱們剛才找的,你們覺得1毫米小不小啊?

  生:小。

  3、分米的認識

  師:對,毫米這個長度單位是咱目前學習的最小的長度單位。好了,咱現在對毫米已經有了很全面的認識,那咱就接著剛才的繼續數吧。1厘米1毫米、1厘米2毫米、1厘米3毫米……1厘米9毫米、2厘米、(由于時間關系,咱就不一毫米一毫米的數了,1厘米、1厘米的數)3厘米……10厘米,好,剛才咱數到10毫米,知道了10毫米就是1厘米,那現在咱一起數到了10厘米,那它又是多少呢?老師告訴你們,10厘米就是1分米。(顯示課件)分米是咱今天要學習的第二個長度單位。(板書分米)。剛才老師說了10厘米就是1分米,也就是說1分米=10厘米。那同學們想一下,1分米到底多長呢?用手比劃一下。

  生:比劃

  師:引導并作出評價。并親自用手勢演示一下,一分米差不多多長。(然后讓孩子們根據自己頭腦中的映像,找一下生活中的那些東西的長度、寬度、厚度大約是1分米)

  生:(討論)用過的鉛筆、手的長度、粉筆盒的高度……

  師:對學生回答做出適當評價,并給孩子們1分鐘時間交流。

  師:好,通過剛才的學習,咱們對毫米和分米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現在咱們一起來歸納一下咱學過的4種長度單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師生齊說),F在伸開你們的小手,一起跟老師比劃一下。毫米、厘米、分米、米。那同學們想一想,在生活中遇到要測量東西時,咱該如何選擇這些長度單位呢?

  比如:如果要測量黑板的長度最好選擇哪一個長度單位?

  生:米

  師:那如果要測量牙刷的長度呢?

  生:厘米

  師:再比如要測量練習本的厚度,應該選擇哪一個長度單位?

  生:毫米

  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回答,看來同學們對本節課的知識掌握的不錯,收獲的挺多

  三、談收獲

  生:……

  師:既然你們收獲了這么多,那想不想看一下自己掌握的到底怎么樣呢?

  生:想

  師:出示課件上的題目

  生:思考并作出解答

  師:對于孩子們做出的解答,要適時得問一下是怎么想的,為什么這樣做?要讓學生說出理由。(待生回答完畢后),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解答,充分證明了絕大多數同學對長度單位簡單的換算掌握的還是不錯的。經過了這么長時間的學習,同學們都挺辛苦的了,下面咱放松一下,一起來看一篇日記,這篇日記是豬八戒寫的,因為他聽說了孫悟空教給你們很多知識,很是不服,也想來顯擺顯擺,于是就寫了這篇日記。大家請看。(出示課件)。自己試著在心里面仔細的看一下這篇日記,待會找同學評價一下豬八戒寫得怎么樣。

  生:(自己默讀,并伴隨笑聲)

  師:時間到,剛才我聽到有很多同學在笑,說明他已經在心里對這篇日記進行了一個評價,那誰愿意起來評價一下這篇日記?

  生:他有很多地方寫的都不對。

  師引導:你覺得哪些地方不對呢?

  生:長度單位都選錯了。比如……

  接著讓孩子們陸續說出日記中的錯誤

  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給豬八戒改這篇日記,看來大家都是火眼金睛啊,能夠看出這么多錯誤,真棒。那同學們,你們從豬八戒的這篇日記上得到了那些啟發呢?

  生:不能馬虎、要認真學習或者要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否則就睡鬧笑話。

  師評價:是啊,數學是非常嚴謹的,千萬不能出錯,要選擇正確的長度單位,否則是會鬧笑話的。好了,到現在,咱這節課就將結束了,希望同學們下課之后在好好得想一想這節課學習的內容。好,下課。

  板書設計: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千米=1000米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7

  第3課時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內容:

  課本第41頁例3及試一試。

  教學目標:

  1. 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過程,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通過觀察 、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體休現實生活里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打籃球嗎?一定很熟悉籃球場吧!

  2.出示教材第41頁例題的,讓學生仔細觀察。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這幅圖畫的是籃球場,體育老師地四周劃上線,籃球場地是長方形的,長28米,寬15米)

  請你提出數學問題。

  籃球場的周長是多少米?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教學例題。

  (1)提問:籃球場是什么形狀?請指出籃球場的周長?

  求籃球場的周長就是求什么圖形的周長?怎樣才能計算出這個長方形籃球場的周長呢?

  (2)自己動手算一算。

  (3)在小組里說一說自己的算法,并說明這樣算的理由,然后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算法可能有:(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4) 28+15=43 (米)

  43×2=86 (米)

  (4)提問:你喜歡是哪一種求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為什么?你認為求長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什么條件,怎樣計算?

  2.教學“試一試”。

  (1)出示題目:一個正方形手帕的邊長是25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

  (2)學生試做。

  計算方法可能有:(1)25+25+25+25=100(厘米)

  (2)25×4=100(厘米)

  (3)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你哪一促種算法?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獨立做題,在班內共同訂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獨立做題,在班內共同訂正。

  提問:做這兩題時,你們先干什么?又干什么?從這里可以看出要求長方形的周長需要什么條件?求正方形的周長呢?

  3.做“想想做做”第3、4題。

  獨立做題,在班內共同訂正。

  追問:做這兩道題時你是怎樣想的?你為什么分別求長方形的周長和正方形的`周長?

  四、課堂總結。

  提問: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告訴大家好嗎?

  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教學反思:

  長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時應先讓學生根據籃球場的形狀以及教材中提出的問題,說一說什么是籃球場的周長,求籃球場的周長就是求什么圖形的周長。然后引導學生利用對周長的認識先自己想想猜猜,再算算試試。學生可能有不同的算法,應該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考進行計算。算出結果后,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算法有什么道理,為什么這樣算。在學生匯報他們各自的算法后,應該引導學生去體會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間的相互聯系,再讓學生比一比,說說自己喜歡哪一種算法,為什么。

  在學會了長方形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通過“試一試”學習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梢酝ㄟ^引導,讓學生自己計算正方形的周長,算出結果后,在小組里交流并歸納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教學,應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算法不能灌輸給學生,更不需要揭示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關鍵是要讓學生在自己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算法。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 能夠運用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 培養學生通過數學實踐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用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具準備:

  正方形、實物(地磚)、題單、課件。

  學具準備:

  實物(地磚)、尺子。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

  1. 師:同學們,前兩天大家已經初步認識了圖形的周長,那誰能用一句話告訴老師,什么是周長?怎樣求圖形的周長?

  2. 出示正方形。

  師:請說出圖形的名稱。

  正方形的特點是什么?

  如果要計算正方形的周長,需要測量它的哪些邊的數據?

  師:真是一群能干的孩子,那現在林老師遇到了一些問題,你們愿意用你們學到的這些本領來幫助林老師,做一個能干、又有愛心的孩子嗎?

  二、創設情境,教學新知。

  1. 談話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兒,名叫丫丫,就快滿五歲了,和你們一樣,她非常非?释麚碛幸婚g屬于自己的漂亮房間,所以呢,我按照裝修師父的要求買了一些材料,需要同學們來幫助老師測量和計算一些數據,你們可以嗎?

  2.教學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A.展示實物(地磚),請生觀察其形狀。(板書:地磚的)

  B.學生分組測量地磚邊長數據,(提示:測量是盡可能的取整厘米數。)并用至少兩種不同的方法計算出地磚的周長。抽生說算理,師板書。

  方法一:10 +10+10+10=40(厘米)

  方法二:102+102=40(厘米)

  方法三:104=40(厘米)

  C.全班討論:你覺得那種方法最好記憶,最簡便?為什么?

  如果正方形的邊長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呢?

  由此得出:(板書)

  正方形周長的計算=邊長4

  生齊讀公式兩遍,并在題單上默寫。

  師:邊長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

  師:要求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知道正方形的邊長,就可以求出什么?

  三、 練習。

  1、 基礎練習。

  判斷題:

  (1)正方形的周長等于它的邊長的4倍。

 。2)兩個正方形的邊長相等,周長也相等。

 。3)邊長5厘米的.正方形,周長是25厘米。

  (4)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24米,邊長是6米。

  2、數學與生活:

  丫丫的一張正方形照片,邊長30厘米,要給這張照片做一個邊框,邊框有多長?

  丫丫的正方形窗簾,邊長為100厘米,給三邊做漂亮的花邊,需要多長的花邊?如果做兩層呢?

  3、實踐活動:

  (1)學生分組用2個地磚拼大的長方形。

 。2)計算其周長。

 。3)請生說說想法。

 。4)與原來兩塊地磚的周長相比,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

  確地進行計算。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植樹節馬上就到了,你們有什么計劃嗎?請看明明班的'同學在干什么呢?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出示掛圖,大家看一看,這里有什么?

  1、仔細觀察并說出圖意。

  2、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出問題?

  3、試著解決所提問題。引出:20×3=

  4、討論算法——20+20+20=602×3=6,20×3=60

  三、嘗試解決,拓展應用

  1、每箱草莓40個,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個?(學生獨立解決,全

  班交流)

  2﹑70×830×6600×94×6020×73×80090×58×50700×4

  3、有三堆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

  90根。

 、3頭小象吃一堆香蕉,夠1天吃嗎?

  ⑵1頭大象一個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悄氵能提出兩個數學問題,并試著解答。

  四、小結:

  在這節課中,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比較簡便?本節課學生在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并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

  板書設計:

  小樹有多少棵

  有3捆樹苗,每捆20棵,一共有小樹多少棵?

  20×3=60﹙棵﹚

  答:一共有小樹60棵。

  需要多少錢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0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9頁的第7~1.1題,練習二十六的第10—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的認識,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

  2.使學生掌握正方形、長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千米、噸

  1.第做109頁的第7題。

  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噸

  是多少千克?

  隨著回答,教師板書: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噸=1000千克

  2.做第109頁的第8題。

  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東西的高大約1毫米(1分硬幣),什么東西的長大約1分米.然后再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長.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0題。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4千米=( )米,讓學生想一想該怎樣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師再說一遍推想過程:因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個1000米,就是4000米,所 以4千米=4000米。

  接著,教師再板書出:5000千克=( )噸,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學生明確它的推想過程,然后讓學生完成第10題,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推想過程.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1題。

  先讓學生把相等的數量用線連起來,然后再指名說一說道理。

  二、復習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1.做第109頁的第9題。

  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分別說出是什么圖形,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每個圖形下面板書圖形的名稱.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大家想一想,這幾個圖形各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寫在黑板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如先說邊的特點,再說角的特點,或每個圖形分別說.最后使學生看到它們 的區別和聯系。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2題。

  教師只說明題意,讓學生在點子圖上任意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巡視,看學生畫的方法是否正確,學生畫完以后,要說出是怎樣畫的.對畫得 又對又快的學生應給予表揚。

  3.做第109頁的第10、11題。

  教師:什么叫一個圖形的周長?

  讓學生做第10題.要求量的時候,精確到整厘米.每量一邊,在邊的旁邊注上該邊的長度.算完以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中的錯誤.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3題。

  教師可以根據班里的情況,讓學生準備兩張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紙。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注意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指出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求長方形的周長是求哪幾條邊的和,有沒有 不同的解法?對想出不同解法的學生應給予鼓勵。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1

  教學內容:三年級第一學期(試用本)課本第10~11頁

  教學目標:

  1、會運用乘法模式“乘是同數連加”來計算乘整十數、整百數,加強對乘法定義的理解。

  2、推算:從4×3推出4×30,培養類推能力。

  3、掌握并能熟練計算乘整十數、乘整百數。

  4、經歷自主探究乘整十數、整百數計算的方法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感悟算法最優化。

  5、在探索與應用過程中,發展自主探究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信心與興趣,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掌握并能熟練計算一位數乘整十數。

  教學難點:理解推算:從4×3推算4×30。就是表示4×3個十,即(4×3)個十。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小胖今天帶來了一道乘法題目,向各位小朋友提出挑戰,你們是否愿意接受挑戰?

  [課的一開始沒有過多的彎路,直奔主題,出示題目]

  二、探究新知

  1、獨立探究

  出示小胖的問題:4×30是多少?

  師:這道4×30的積是多少呢?你會算嗎?如果你可以獨立解答,算完后就把你的解答方法和你的同桌介紹一下。如果有困難也可以先找小組內的小朋友討論后再解答。

  2、交流算理

  交流匯報計算方法:

  方法一:

  因為4×30表示4個30連加,30+30+30+30=120

  所以,4×30=120

  [理解加法和乘法的本質內涵即乘是相同的數連加]

  方法二:

  我使用推算的方法,因為4×3=12,所以4×30=120

  (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時出示點子圖介紹算理)

  師:把30看成3個十,那么4×30就是(4×3)個十,也就有12個十,是120,所以我們也可以用推算的方法來計算。

  [這其實就是一個知識遷移的過程。把整十數乘一位數自然的轉化成表內乘法計算。]

  方法三:學生也可能會想到:把30拆成3×10,即4×3×10=12×10=120

  (教師要引導學生留意方法二和方法三的聯系)

  3、歸納小結,揭示課題

  在計算一位數乘整十數時,可以利用乘法的定義--同數相加來計算;也可以先想一位數乘一位數再推算出結果。

  板書:一位數乘整十數

  [先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計算方法,然后通過交流和匯報,展示學生自己探索的計算方法,允許學生有多樣化的算法,讓學生自己比較,選擇自己認為簡便的`方法,老師不做硬性的規定。]

  4、試一試

  運用這兩種方法(方法一、方法二)進行練習:

  (1)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在書上的框中寫出計算方法)

  3×70 2×90 8×70 7×20

  [結合題目計算,讓學生說說思考的方法。然后通過對比發現,引導學生逐步優化計算的方法。優化的思想是存在于學生潛意識里的!老師只要稍加引導。]

  (2)像小巧一樣計算:

  6×4= 4×6= 7×8= 8×7=

  6×40= 4×60= 7×80= 8×70=

  4×9= 5×2= 9×3= 3×8=

  4×90= 5×20= 9×30= 3×80=

  問:小巧是怎么計算一位數乘整十數的?

  那通過7×9這道題,你可以推算出哪些乘法題呢?

  生:7×9=63,7×90=630,7×900=6300……

  板書:乘整百數(交待一下:接下來的課還將具體學習)

  [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悟知識形成過程,理解算理,學會算法。]

  三、實際應用

  [會算,還要會用,算和用要相結合。進一步運用一位數乘整十數解決實際問題。]

  1、出示:第11頁的圖

  師:從圖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2、問:三板雞蛋一共與幾個?3×30=?

  學生獨立列式,并計算。

  說說方法:

 。1)30+30+30=90 (2)3×3=9

  3×30=90 3×30=90

  3、師:運用剛才的兩種計算方法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的生活實際問題。

  4、完成第11頁的練習

  師:現在請你根據送貨單,幫助工人叔叔計算四所小學所需要的雞蛋數量?用最簡單的方法計算,看誰又快又對。[這時大家都可能用推算的方法來計算,因為6,7,8,5數字比較大,用同數連加比較麻煩。]

  送貨單:

  新世紀小學:6紙板雞蛋

  新世紀小學:6×30=180

  實驗小學: 7紙板雞蛋

  實驗小學: 8×30=240

  時代小學: 8紙板雞蛋

  時代小學: 7×30=210

  田園小學: 5紙板雞蛋

  田園小學: 5×30=150

  [數學來源于生活,有服務于生活。教師注意選擇現實生活中的熟悉事物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計算的知識。在學生自主探索、交流的過程中學習計算方法,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不斷學習數學新知識的過程。]

  四、拓展應用

  1、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8×40= 80×9= 7×20= 10×10=

  50×6= 90×9= 7+200= 5×15×2=

  [從基本題出發,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同時,加入了一道加法題,強調計算要仔細,看清運算符號。最后一題比較難,學有余力的學生應該可以完成。]

  2、你答我猜

  請你從給出的上、下兩組數種各選出一個數組成乘法算式并馬上說出得數。

  40 20 60 10

  2 5 4 8

  [計算教學有時難免枯燥,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主動思考。出于這個考慮,我設計了這道題,答案唯一,但算式不唯一。]

  3、游戲:老師說一個一位數乘一位數的算式,請你根據這道算式想出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的算式來。

  如:6×7=42

  可以想到:

  6×70=420 60×7=420

  6×700=4200 600×7=4200

  進一步提問:為什么兩個因數不同,積卻相同?

  [題目的設計可以是開發的,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出題,成為學習的主體,活學活用。]

  4、應用:

  上衣60元一件,褲子40元一條,共買8套這樣的衣服,需要多少元?

  [方法的多樣性,可以比較哪種方法最好!拓展學生的思維,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數學體驗,學會運用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210元可以買70元一個的書包多少個?

  [乘與除的關系,不僅要會做乘法,還要能逆向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數學學習不僅要教知識,更要教方法,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在探索與應用過程中,發展自主探究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信心與興趣,獲得成功體驗,進一步落實情感與態度的目標。]

  [整個練習設計,我力爭做到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層層遞進,不斷深入的理念,讓學生親歷知識形成、運用的過程,發展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

  五、總結全課: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是收獲呢?

  測試練習:

  400×2= 20×50= 400×20= 60×30=

  6×600= 70×8= 20×60= 90×8=

  7×20= 500×8= 700×3= 200×60=

  附:板書設計:

  一位數乘整十數

  同數相加推算

  30+30+30+30=120 4×3=12

  4×30=120 4×30=120

  30+30+30=90 3×3=9

  3×30=90 3×30=90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求周長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求周長的計算。

  2. 使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中交流等方式經歷求周長的過程,使學生掌握求周長的方法。

  3.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衢州的哪些公園(學生自由發言)

  喜歡逛公園嗎?今天,咱們就一起到一個小街心公園游覽一下吧。

  板書課題:游園

  請同學們將課本翻到第46頁情境圖,提問

  觀察公園平面圖,你能發現那些數學信息?

  如果學生沒說出課本中提出的問題,教師就創設情境,并提出問題:張奶奶每天早晨都要繞著公園邊的小路散步。算一算,張奶奶走一圈是多少米?

  師:你能根據這些數學信息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同學們先自己試著做一做,然后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教師巡視指導,讓先做完的學生板演。學生可能出現以下的做法

 、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

 、190+410=600(米)240+560=800(米)200+200+=400(米)600+800+400=1800(米)

  師:這位同學,請你跟大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師對學生發言給與恰當的評價,并啟發學生說出不一樣的方法。重點學習怎樣湊整。

  可以問:你是怎樣想的?誰跟他的想法一樣?你為什么這樣做?

  誰還有類似的方法?這兩種方法哪里比較相似?

  誰還有不同的方法?和他的方法不同在哪里?

  這兩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師:其實我想的和你們一樣,我也喜歡這種方法。同學們用好辦法求出了公園的周長,那么算一算中圖形的周長你們會算嗎?請同學們先自己算一算。

  二、師巡視指導,并指名板書。

  重點指導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學生可能列出的算式

  36+20+36+20 (36+20)×2 36×2+20×2 22+22+22+22 22×4 22×2+22×2 引導學生明白各個算式的意思。可以提問

  圖中只有一個36和一個20,你寫了兩個是怎么回事?

  誰還有不同方法?你是怎樣想的?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

  師:同學們真聰明!想到了這么簡便的方法。接下來請同學們試著用學到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出示題目)

  師:房頂三角形長20米,房子高(不包括房頂)長41米,房子寬39米,房子的周長是多少米?(20+41+39+41+20=161(米))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3

  教學內容:

  里程表(二)

  教學目標:

  1.弄清里程表中的信息與形成路程之間的關系。

  2.能聯系生活實際解決有關里程表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

  從里程表中獲取與行車路程有關的`信息。

  教學難點:

  解決有關里程表中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探究展示】

  想一想,說一說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淘氣根據題意畫了一個圖,你看懂了嗎?與同伴說一說。

  二、達標訓練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任務。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完成,教師適當點撥。

  哪一天行駛的里程數最多?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你覺得

  這節課哪個組表現得最棒?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解決,教師適當點撥。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4

  第3單元 測 量

  第3課時 千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經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換算方法。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

  4、滲透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 點: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以及距離的估測。

  難 點: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以及距離的估測。

  【教學準備】課前領學生到操場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計下所需的時間及步數。

  【教學步驟】

  一、導入,初步感知:

  1、說說我們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硬幣的厚度。

 。3)測量課桌的高度。

  (4)測量教室的長。

 。5)測量武漢到廣州的.路程。

  師:如果要測量武漢到廣州的路程,我們可以選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呢?

  3、揭示課題: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武漢到廣州的距離比較遠,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邊說邊板書)

  二、學習新知

  (一)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千米”,(教學例4)如:

  (1)出示四張畫片,學生觀察討論,說標記的意思。

  圖1:火車已經行駛了180千米。

  圖2:公路上汽車限速每小時60千米。

  圖3;離南京還有98 千米。

  圖4:地圖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別表示實際長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過“千米”?(讓生答)

 。3)小結: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做單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書:千米的認識)

 。ǘ┬抡n展開:

  1、聯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觀念:

  1千米有多長呢?昨天老師帶領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個100米?(10個)對,就是像我們昨天那樣走10次,5個來回。

  10個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們可以寫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齊讀一次 。(指導學生朗讀:用不同的停頓來區分)

  追問:2千米=( )米 (讓學生說想法,如:2千米里有2個1千米,就是20xx米)

  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長?

  (1)出示學校操場:這是我們小學的操場,一圈是400米,沿著它跑幾圈是1千米?

 。2)星期天,老師進行了一次實地測量,從我們熟悉的學校出發一直往東走,到工商銀行大約是1千米。

  從學校出發一直往西走到天橋底大約是1千米。

  現在你腦子里有1千米長度的概念了嗎?閉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長度。

 。3)你能從生活中找出1千米嗎?

  三、實際運用

  1千米在你們頭腦中已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師帶大家到智慧宮去闖一闖,愿意嗎?

  1、第一關(練習六第4題)

 。1)讓學生獨立嘗試,通過畫一畫,算一算,加深對千米的認識。(把算式寫在本子上)

  (2)交流反饋,鼓勵學生在圖中找出不同的路線表示出1千米。

  2、第二關(練習六第8題)

  一圈400米,5圈幾千米?如何列式計算,先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3、第三關(練習六第14題)

 。1)學生先讀題,然后理清思路,他們選擇什么方式去比較合適,關鍵是看出發地點與目的地點的距離,根據距離的長短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

  (2)再了解一下,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別是多少,根據距離,估測一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長能到達他們想去的地方。

  4、第四關:改一改:

 。ㄕn件出示) 小明的日記

  20xx年9月17日 星期四

  今天早晨7點鐘,我從2厘米的床上起來。用了3小時很快刷了牙、洗了臉,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長約20分米的油條。然后和爸爸媽媽走了200千米來到公共汽車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鐘。路上碰到體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問:“小明,上哪兒去?”我說:“去七一廣場放風箏! 丁丁說:“七一廣場離這里很近,才1米呀!

  四、課堂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里的一個新成員:千米。你們有什么收獲嗎?(了解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學會千米和米之間的簡單換算,并了解了它的實際用途。)

  五、課后延伸

  1、讓學生實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讓學生試著寫一篇數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鞏固千克、克、噸的認識,進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噸的質量觀念。

  2、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和噸有關的實際問題。

  3、初步經歷質量單位的形成過程,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4、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鞏固千克、克、噸的認識。

  教學難點: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噸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某超市招聘售貨員的考試,要求應試的人員必須掌握最基礎的質量單位的有關知識,剛好我們才學過了這方面的知識,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稱物品,認秤。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一說為什么下面兩樣物品稱出的質量用“千克”作單位。

  2、貼標簽。

  以給商品貼上質量標簽的游戲形式出現,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實際質量,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3、補標簽。

  教師創設情境:“下面這些物品和動物的質量標簽上的.質量單位漏寫了,你能把它們填補完整嗎?”學生用不同的手勢表示“千克、克、噸”,集體完成,并請學生陳述自己的理由。

  4、比較下面物品的輕重。教師用第3題中單純的式子變為比較兩種標明質量的物品輕重,吸引學生參與。

  復試

  1、第5、6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第7題。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理解圖意;嘗試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3、第8題。學生獨立嘗試解決;同桌交流。

  4、第9題。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問題,給每個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最后全班交流,看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法最多。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第10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交流,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際操作。學生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可能有:10克10克地稱5次;先稱30克,再稱20克;先稱2個20克,再稱10克等。

  6000克=( )千克 3 g=( )g

  4噸=( )千克 6000 t =( )g

  4千克500克=( )克 3噸70千克=( )千克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第11題。這道思維訓練題蘊含著代換的數學思想,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用學具代替蘋果梨子擺一擺,增強直觀性。解題思路是:3個蘋果和3個梨合起來剛好和9個桃子一樣重,所以1個梨和1個蘋果應和3個桃子一樣重。學生若有其他的合理想法,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教學反思: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上冊教案01-15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3-02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4-23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01-11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1-13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薦]08-27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周長04-02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4-20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1-09

小學三年級上冊教案數學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