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高。
2。學會畫三角形的高。
3。了解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三條高的畫法及特征。
教學重點: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 。
教學難點:了解三角形三條高的畫法。
教學資源:三角板、學生的學習單。
教學活動:
同學們好,這節課我們研究三角形的高。
一、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頂點、三個角。(演示)。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三角形高的有關知識。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三角形的高)
二、操作演示,觀察發現。
1。(邊演示邊說)如果我們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2。老師在黑板上示范三角形高的畫法:
3。你覺得三角形會有幾條高呢?為什么?(三角形有三個頂點,從三角形的每一個頂點都能向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所以有三條高)請同學們畫出這個三角形的三條高。一名同學上黑板上演示畫高。
4。認真觀察三角形的高,你有什么發現?(一個三角形可以畫出三條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互依存的。銳角三角形的三條高在三角形內相交于一點。)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1。我們再來看直角三角形,你會以BC邊為底,畫出這個三角形的高嗎?。(學生在學習單上畫)。你有什么發現?(老師邊演示邊說:以直角三角形一條直角邊BC為底,作高時,要從A點向它的對邊BC作一條垂線,發現高與另一條直角邊AB重合;如果以直角邊AB為底,作高時,要從C點向它的對邊作垂線,發現高與另一直角邊BC重合,也就是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如果一條是底,那么另一條直角邊就是它的高。以斜邊AC為底,作高時,要從頂點B向它的對邊AC作垂直線,發現高在三角形內。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條高,其中一條在三角形內,另外兩條高與兩直角邊重合。)
2。我們再來看鈍角三角形,從鈍角三角形的B點向它的對邊作高,高在三角形內;從A點向它的對邊作高,需要把對邊BC延長,高在三角形外;從C點向它的對邊作高,需要把對邊AB延長,高也在三角形外。鈍角三角形也有三條高,其中一條高在三角形內,另外兩條高在三角形外。
四、反思總結,自我建構。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因答可以是兩個方面)一是從高的畫法說;二是從發現說。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條高,其中銳角三角形的三條高在三角形內,并且相交于一點;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條在三角形內,另外兩條高與兩直角邊重合;而鈍角三角形其中一條高在三角形內,另外兩條高在三角形外。
這節課我們就研究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奧運"信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有關的數學問題。
2.通過解決體育賽場上的有關問題,體會數學和體育之間的聯系,進一步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1.熟練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2.經歷體育中的數學,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關系。
教材分析:
教創設了"激情奧運"的情境,不僅使學生能綜合的運用小數運算、觀察物體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也使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設計:
一、師生交流,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2008年奧運會在哪個城市舉行嗎?
生:知道,在我們國家的首都北京。
師:對,這是屬于我們全體中國人的驕傲。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我們國家也取得了令人驕傲的好成績,體育健兒們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課件顯示2004年奧運會金牌榜和我國體育健兒的風采。
師:大家觀察,你能從這張表中得到什么信息?
.......
二、射擊比賽中的數學問題
1.初步交流。
師:雅典奧運會第一個比賽項目是射擊,我國運動員杜麗獲得可冠軍,為我國贏得了第一枚金牌。
師:這一塊金牌來之不易,相當的驚險,在打完第七槍時杜麗還落后第一名1.4環。我們來看最后三槍的成績。
課件出示射擊比賽的情況。
師生交流比賽情況。
2.計算。
師:我們是贏了,贏了多少呢,我也覺得有必要算一下。
(隨機選三名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
3.反饋評價。
4.評價記錄。
5.誰拍的照片:
師:杜麗以0.5環的優勢獲得了金牌,為我國贏得了第一枚金牌。由于她的出色表現,記者紛紛為她拍照,你能看出下面四幅照片分別是哪位記者拍攝的嗎?
(1)小組之間討論。
(2)隨機選一名同學談談自己的解決方法。
(3)安排五名同學分別扮演杜麗和記者,進行表演。
(4)評價交流,記錄成績。
三、男子110米欄中的.數學問題。
師:在這屆奧運會中,最受關注的運動員是劉翔,他贏得了男子110米欄的冠軍。
課件顯示前三名的成績。
1.初步交流。
師:這是110米欄的決賽成績,從這張圖表中大家能了解到什么信息?
生:......
師: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相差了一定的時間,那我們能算出分別差了多少嗎?
2.學生獨立計算。
3、將比賽所用的時間從小到大排列。
4.哪一張是劉翔沖刺時的照片:
師:一位攝影記者記錄下了沖刺的精彩瞬間,你能分析一下哪一張圖片是劉翔沖刺時的照片嗎?
(1)小組討論。
(2)隨機提問反饋。
5.跨欄間的距離。
師:在110米欄的塞道上也有很多數學問題。
課件展示110米欄的示意圖。
師:中間這幾段的距離一樣長,長度是多少呢?
(1)獨立嘗試。
(2)隨機抽查反饋。
(3)評價交流,記錄成績。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結合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整理與復習的重要性。
2.能積極主動整理知識,并養成回顧與反思的好習慣。
3.能用空間與圖形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系統的復習空間與圖形;
通過整理與復習,進一步鞏固相關知識,能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活問題。
教材分析:
本節是復習空間與圖形的相關知識。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回顧知識
1.創設情境:笑笑和淘氣很高興的跟我們在數學天地里共同學習,今天他們邀請大家到圖形世界里游玩呢!
2.想一想:這學期在圖形方面,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3.在小組里說一說。
4.小組匯報,全班交流,互相評價。
二、分項整理復習,鞏固方法
(一)三角形
1.我能行:獨立完成105頁第1題和第2題。
交流解決方法并相互評價。
匯報:
......
教師指導性歸納。
2.獨立完成105頁第3題。
同桌說一說哪三根小棒可以圍成三角形,哪三根不可以,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匯報歸納:
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
3.拼圖活動
(1)拼三角形
*用2塊拼板,拼出三角形,小組交流拼法:
*用3塊甚至更多的拼板拼出三角形,與同桌的比一比。
(2)拼正方形和長方形。
*你能拼出多少種長方形?
*小組討論,如何用16塊板拼出一大一小套在一起的兩個正方形。
(3)拼梯形和平行四邊形。
*獨立思考,用6塊板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
*小組合作,用9塊板拼出一個直角梯形。
小結:在拼圖的過程中你用到了哪些知識?
4.練習
(1)已知一個三角形的兩個角均為30度,你知道這個三角形的第三個角是多少度嗎?它是什么三角形?
(2)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AB=4cm,另一條邊BC=6cm,那么邊AC可以是多少厘米?
(二)觀察圖形
1.回顧并說一說:
圖形的內容有哪些有趣?哪些有用?哪些覺得困難?
2.我最棒:
獨立完成教材106頁4題和5題。
3.反饋匯報: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問題情境,掌握和理解小數進退位的加減法。
2、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一、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小數進退位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
課件、星星。
二、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數學家波利亞曾說過:學習知識的途徑,無非是自己去發現。學習知識既是接受過程,也是發現和探索的過程。教師應該以引導學生發現和探索為主,讓學生自主探索。本節課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基礎,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引導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其決策能力。通過小組討論,總結所學知識點,實現“小課堂,大社會”的理念。
三、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回顧知識
1.教師:今天我們來到數學游樂園,只要我們能夠回答問題,就可以進入游樂園。各位同學,你們準備好了嗎?
2.課件出示情境:
0.24 0.1 0.82-0.32 1.54 2.3 9.88-4.32
售票員阿姨:“只要小朋友能準確地計算出得數,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3.教師引導:可以口算,可以列豎式計算、還可以請教別人,等等。
4.學生計算,然后匯報結果。
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先生曾說過:“好奇心和熱愛比其他任何東西都重要。”為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本環節通過游樂園的情境,貫穿教學各環節,以增加學生的興趣。本環節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復習所學知識,選擇適當的算法,并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給予弱勢生適當的復習機會。
(二)提出問題
1、問題情境
教師:大家都答對了,那我們現在可以進入數學游樂園了。你們看,數學游樂園里有大象伯伯在稱體重。我們來看看三位同學稱的體重:(情境圖)
笑笑 38千克
淘氣 45.2千克
丁丁 33.4千克
2. 大象伯伯想要測試一下你們的'數學能力:你能否根據下圖的信息,提出一個問題?
3. 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從中選擇出本節課將解決的問題:(退位減法)
(1) 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 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
(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尋找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無處不在,數學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促進學生從數學角度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探索算法
(1) 淘氣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1. 學生列出算式:45.2-33.4=。
2. 老師:請大家去思考如何求出答案。
3. 學生獨立探究算法。
4. 整個班級分享:學生1:我得到的答案是11.8。
(老師問:你是如何得出答案的?)學生1:我首先算出452-334得到118,因此45.2-33.4就等于11.8。
5. 老師:很好,不過這種方法的前提是小數點位數相同。
學生2:我會把這個問題看成貨幣問題來解決。我會先從45.2元中扣除33元……
老師:你將生活經驗應用到算術問題中,真是太棒了。
學生3:我可以用列豎式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老師:你的方法很特別,能否上臺與同學們分享一下你的算法?
學生3:(一面寫在黑板上,一面講解)我先寫45.2在上面,33.4在下面,要注意小數位要對齊。然后2減4不夠,就向前一位借1,變成12-4=8……最終得到的答案是11.8。
老師:謝謝你。
老師: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更容易算呢?
(學生回答列豎式更容易。)
老師:好的,那么我們就用列豎式的方法來解決第二個問題。
(通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方式來學習新知識,讓學生變成知識的主人,并培養其創造性思維能力。此環節旨在讓學生從具體問題入手,主動探究小數退位減法的豎式計算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算法的不同,并學會優化選擇。)
(2) 丁丁比笑笑輕多少千克?
(在課件展示問題及智慧爺爺的話“在小數末尾加上‘0’或去掉‘0’,小數仍然相等”后)
1、學生自主計算,教師指導觀察。
2、請選出兩名學生來演示計算。
3、指導學生自我評價。
(用PPT展示具體情境)
4、教師:在數學游樂園里,還有一個小朋友叫晶晶,他不太明白計算的方法,現在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5、學生分組討論:在進行列豎式計算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當然沒法減時應該如何處理?如果有整數怎么辦?
6、小組討論并記錄結果。
7、學生向其他組展示結果并交流探討。(著重強調智慧爺爺的建議)
8、教師做總結:在計算小數的減法時,需要根據小數點的位置進行對齊,不足時需要向前借一位。小數的末尾需要添加或刪除零以保持位數不變。
(教師通過PPT進行板書)
(通過小組討論,促進生生互動,發展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總結概括數學知識的能力。)
四、鞏固和應用
“有獎解答”
1、教師:現在我們來參加游樂園的“有獎解答”活動,看看哪個小組能獲得最多的獎品。
2、出示P16的第一題。
(PPT上顯示)
(1)看誰計算得最準確。
教師重點引導小組討論小數的進位加法方法。
小結:計算小數進位加法時,小數點需要對齊,當進位到十位時,需要向前進位一位。
3、展示P16的第二個問題。
新學期開始了,笑笑到商店買了1個書包和1個文具盒,她一共花了多少錢?
名稱 單價/元
書包 32.50
文具盒 7.60
4、分發獎品。(將星星貼到榮譽榜上)
(通過“有獎解答”活動的情境,學生可以鞏固新知,并引出小數進位加法的計算問題。同時,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
五、總結回顧
1、教師:我們今天的游樂園之旅結束了,你們能與大象伯伯分享今天的收獲嗎?
2、學生談論他們的新收獲。
3、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小數的進退位加減法。我相信,在以后的學習中,小數的加減法不會再困擾你們。
讓學生分享他們的成果,展示了“反思”的思維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總結,加深理解,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己內在的知識。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
教學內容:教材第100、101頁例l和"練一練",練習二十第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數據整理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整理。
2、使學·生知道繪制簡單統計表的方法,并學會看簡單的計表。
3、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人課題
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統計一些數。例如,一個織布廠在一年中每月織布多少米,全年一共織布多少米,平均每月織布多少米,我們需要把它們統計出來。一個村或一條街道上有多少戶人家,每戶有多少人,全村或者全街道一共有多少人,有時候也需要進行統計。要能正確地進行統計,就需要學習一些統計知識。從今天起我們開始學習簡單的統計。(板書單元名稱)為了學好統計知識,我們首先學習簡單的數據整理。(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投影出示例1。
提問:為什么要收集這些數據?表中的數據對反映情況來看有什么缺點?
指出:為了了解四一班同學對球類的喜愛情況,更好地組織球類活動,而收集了這些數據,但從表中,尚不易看出同學們最喜愛哪一種球類,因此需要把這些數據分類、整理,繪制成統計表進行分析。
2、學習數據整理的方法。
(1)提問:表中數據分為哪幾類?用什么方法整理數據?
指出:從表中得知把數據分為乒乓球、羽毛球和足球三類。(板書)用劃"正"法整理乒乓球、羽毛球和足球的數據。
教師邊講邊板書,指導學生用劃"正"法整理1-10號同學喜愛球類的情況。
乒乓球 正  ̄
羽毛球  ̄
足 球 下
指名一學生板演整理11~20號同學喜愛球類的情況,其他同
學自己劃"正"字整理數據。
指名另一學生板演完數據整理情況,其他同學繼續劃"正"字
整理。
乒乓球 正正正
羽毛球 正  ̄
足 球 正 正
提問:誰來說一說我們剛才是怎樣整理數據的?
指出:我們通常用劃"正"法整理數據,看著收集到的同學喜愛球類的情況,逐個地在相應的球類后面劃"正"字,以免遺失數據。
(2)算出喜愛每一種球類的人數。(教師板書:19人,6人,10人)
(3)繪制統計表。
投影出示一張完整的統計表。
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張統計表由哪幾部分構成?
教師邊板書邊指導學生編制統計表,先確定將統計表分成項目和人數兩欄,再將項目分成三類。然后用直尺畫出表格,填寫欄名;并在表格的上面寫明統計表的名稱和日期,再把各類數據填好
(如下表)。
四(1)班同學最喜愛的球類活動統計表
項 目合 計乒乓球羽毛球足 球
人 數 3519610
3、觀察、分析統計表。
提問:根據表中的數據,大家明白了什么?
說明:
(1)有19人喜愛打乒乓球,有6人喜愛打羽毛球,有10人喜愛踢足球。
(2)四(1)班同學最喜歡打乒乓球,喜歡打羽毛球的人較少。
(3)讓大家分析,在四(1)班組織哪種球比賽,最受歡迎。
4、說明:上述統計表還可以制成豎式的,投影出示并讓學生觀察。
四(1)班同學最喜愛的球類活動統計表
年 月
項目人數
合計35
乒乓球19
羽毛球6
足球10
5、小結:
(1)怎樣進行數據整理?
(2)制一張統計表注意哪些問題?
指出:我們通常用劃"正"法整理數據,為了不使數據遺失要按順序逐個整理,然后編制統計表。一張統計表,表格內要寫明欄目、數據,表格外要寫上名稱、制表日期,必要時還要注上單位名稱。
三、鞏固練習
做"練一練"。
讓學生齊聲讀題,然后填在課本上。
指名學生口答,集體校對。
看表回答下面的三個問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并把整理的.數據制成統計表,使數據整理的結果表示得更加形象具體。
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二十第1題。要求學生填在課本上,并相互檢查結果。
家庭作業:練習二十第2題。
(二)簡單的數據整理練習
教學內容:教材第102、103頁練習二十第3~6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學會用劃"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并能在簡單的統計表里表示出來,進一步學會看簡單的統計表,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繪制簡單的統計表。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精神。
學具準備:學生每人準備硬幣一枚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簡單的數據整理,初步認識了簡單的統計表。今天這一節課,我們來做一些練習。
2、練習二十第3題。
投影出示。
讓學生先把表格填寫完整,再回答問題。
指名學生口答,并說一說怎么想的,其余學生校對。
3、練習二十第4題。
投影出示。 -
提問:每個口表示什么?三年中各有多少游客?
讓學生把每年算出的游客人數填在統計表中,指名一人填寫投影片上。
指名回答第(1)個問題。
讓學生討論第(2)個問題,并說明估計的理由。
二、綜合練習
做練習二十第6題。
1、投影出示題目,要求兩人合作,一人從離桌面約30厘米的高度落下硬幣,一人用劃"正"字的方法來統計是"1角"字向上,還是圖案向上,共20次。
2、把統計的數據制成簡單的統計表。
讓學生把統計結果填在課本上。
提問:你從統計結果中,看出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三、課堂練習
練習二十第5題。
1、討論:
(1)如何收集、整理數據?
(2)怎樣繪制簡單的統計表?
2、說明:讓全班同學一個一個輪著出來匯報看課外讀物的本數,大家用劃"正"法記錄數據,并繪制成簡單的統計表。
3、看表中數據,明白了什么?
四、課堂小結
說一說今天這堂課學到了些什么?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在自主嘗試計算、交流等活動中,經歷學習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簡便算法的過程。
2.會計算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口算整百、整十數乘整十數。
3.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知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培養知識遷移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豎式的簡便寫法。
教學準備:
口算卡片、計算器、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40×72= 60×30= 30×23= 53×30= 2×70= 40×22=
40×7= 40×70= 20×20= 40×90= 502×7= 8×50= 40×50=
2.筆算
4×27= 54×28= 708×6= 790×8=
說一說筆算的方法是什么?(重點追問對位和與0相乘的算法)
3.(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筆算乘法 。板書課題:筆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題:一個旅游團有150人,中間安排自助餐。自助餐A每位18元,自助餐B每位20元。
算一算:選擇A、B兩種自助餐各需要多少元錢?
學生讀題。
問:說一說問題中的"各需要多少元錢"如何理解?
這題如何列式?這是什么樣的乘法算式? (150×18= 150×20= )
(板書課題補充;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
想一想怎么計算出結果?能不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決,自己試一試。
學生獨立進行計算。指名板書。
請不同算法的學生說一說筆算或口算的過程。
1)150×20= 問:寫豎式時,如何處理0和非0數字的`對位問題?怎樣確定積的末尾0的個數?
150×20 = 3000 方法:可以先進行估算,也可以直接進行口算。
1 5 0
× 2 0
-----
3 0 0 0
2)150×18= 學生反饋時討論:計算時哪個豎式更簡便?
豎式的簡便寫法,為什么寫成下面形式?
1 5 0 1 5 0
× 1 8 × 1 8
------ ------
小結:乘數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是什么?師生歸納(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數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填寫幾個0)
三、鞏固練習
1."試一試"
先估計積是幾位數,再口算。(重點巡視500×40一題,易錯。)
引導學生討論思考:先估計積是幾位數有什么好處?
(目的是避免計算時丟掉0)
2."練一練"
基礎筆算練習:230×40 135×58 432×18
217×23 360×25 140×50 (有難度)
學生獨立練習,教師重點巡視指導豎式對位。
學生獨立思考解答第1、2、4題。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
一、學習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回憶和鞏固含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2、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懂得引入中括號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能熟練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二、學習重點
熟練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三、學習難點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四、教學方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練習法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教學過程
(一)上單元我們學習了神奇的計算工具和一些有趣的計算,其實在數學計算中,還有許多運算規律,你們想研究和學習嗎?這節課開始,我就來探究和學習一些有關數學計算的規律。
(二)自主學習
1、出示課件,創設情境,交流算法。
(1)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數學信息?
生:回答
師:如果買3個計算機和1支鋼筆要多少錢?你們能幫我算算嗎?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說給大家聽聽?
a.用分步式解決問題,理清算理。
b.嘗試用綜合算式解決。(可在算式下面畫橫線表示計算的順序)
注意:計算要準確
c.對比兩種方法的異同,體會哪種方法簡便。
(2)讓學生獨立嘗試解答,教師巡視檢查。
教師根據巡視,有選擇地選取用分步方法和綜合方法計算的兩名學生進行匯報,師根據生答進行板書。
分步算式:綜合算式:
22×3=66(元)22×3+24÷4
24÷4=6(元)=66+24÷4
66+6=72(元)=66+6
=72(元)
(3)質疑:這個綜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這位同學算得正確嗎?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計算順序。
指名匯報交流結果,師根據生答進行點撥(板書):在既有加減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4)剛才這位同學的計算正確嗎?還可以怎樣計算?指名匯報,師根據生答進行小結:
剛才這位同學的計算是正確的,但他把乘和除這樣的同級運算分成了二步進行,在書寫上比較繁瑣,我們也可以同時進行計算,使過程更為簡練。(師板書算式):
22×3+24÷4
=66+6
=72(元)
(三)自學檢測
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
35+65×40÷5
12×(153-83)÷8
(96-6)×(15+9)
1、指名說一說每一個算式的運算順序。
2、師根據生答,概括小結(課件出示):
a.在加減乘除混合計算的式題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在只有乘除或只有加減時,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b在有小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四)嘗試探索,突破難點。
(1)課件出示教材第48頁“試一試”:你能添上括號使9÷3×5-2=1成立嗎?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2、指名匯報自己的解決辦法。
3、師根據生答質疑:剛才同學們提出要在算式中加上中括號,這是一個新的符號。有了小括號,為什么還要在算式里添上中括號呢?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符號嗎?
師根據生答小結(課件呈現):中括號是一種改變運算順序的符號,也叫方括號,用“【】”來表示。因為題中已經有了小括號,如果需要再改變運算順序,為了和已經使用了的小括號區別開來,就要用中括號。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含有中括號的算式,在計算時應該按什么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3)指名匯報,師生共同小結(板書):在含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計算中括號里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4)鞏固練習
1、全班齊練,指名說出自己的計算過程。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2、引導交流:看一看計算的過程和結果,想一想,發現了什么?
3、小結:上下兩道題數據相同,看上去很相似,但運算順序改變了,計算的過程和計算的結果都不同。
4、點撥:由于括號能改變運算順序,所以在計算含有括號的計算題時要看清題目,以免出錯。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能總結一下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嗎?(師根據生答,課件呈現)
1、只有加減運算或者只有乘除運算時,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2、既有加減又有乘除運算時,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
3、如果有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計算中括號里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
《買文具》教學反思
《買文具》這節課是在小括號的運算順序的運用基礎上再進行中括號的運用,重點是中括號的運算順序,小括號本是以前學習過的內容,主要讓學生通過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的對比,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合理性。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應該復習下含有小括號和不含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就可以了,但我在這方面知識上花費的時間較多,導致這節課后半部分對中括號這個重點突破的不是很好,沒有講出中括號和小括號的意義,練習量較少;其次,評價鼓勵學生方面做的欠缺,俗話說“不會表揚學生的老師不是好老師”,的確,老師不能吝嗇自己的語言,要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在學生說出中括號時沒有給學生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最后,在課前準備方面做得不夠細致,導致課堂時間分配不均,沒有完成課堂作業。
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多加注意,積極探索,努力做到做好。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8
教學總目標:
1. 使學生認識自然數和整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含有三級的多位數。
2. 使學生理解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系。
3. 使學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口算、筆算的熟練程度。
4. 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法和減法的筆算和簡單口算。
5.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統計圖表;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的平均數。
6.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比較熟練地計算一般的三步式題,會使用小括號,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文字題。
7. 使學生會解答一些數量關系稍復雜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并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初步學會檢驗的方法。
8. 結合有關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的主要知識及結構: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量的計量,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學法及能力培養的主要方向:
1. 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 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3. 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4. 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5. 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律。
6. 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7. 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學習習
慣。 教學的重點:
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是本冊書的一個重點。
第一單元
混合運算和應用題
整體感知
第一單元內容分為三節,第一節:混合運算;第二節:應用題;第三節:數據整理和求平均數。
混合運算中的三步試題是在第五、六冊已學過三步試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三步試題,是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式題,通過學習,進一步鞏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三步式題與兩步計算式題間的聯系,強化運算順序,讓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的基礎上獨立計算,并逐步提高運算的正確率與運算速度。三步計算文字題是在兩步計算文字題的基礎的擴展,以提高學生理解數學語言并用算式表達的能力和列綜合算式的能力,進一步強化運算順序。計算三步文字題時,要著重從分析文字敘述人手,先確定最后一步是什么運算,再根據數量關系向前推導,確定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一部分在前,哪一部分在后,以及括號怎樣使用等,直到列出綜合算式。 應用題是本單元的重點,其中兩步計算的連乘和連除應用題與第六冊學習
過的連乘和連除應用題有所不同,特點是未知量可以隨兩個量的變化而變化。教學時,要從求未知量與兩個已知量的聯系人手,分析數量關系,得出兩種解題思路,進而列式解答。連乘應用題與連除應用題從解題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學時,應加強兩種類型題的聯系,通過對比練習強化數量關系,并要求會用兩種方法解答,能列綜合算式解答。
應用題部分還安排了比較容易解答的三步計算應用題,這是原來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發展。這部分內容離學生生活實際較近,數量關系簡單,學生利用兩步應用題的基礎,通過類推,可以比較容易掌握三步應用題的分析解答方法。教學時,可以從兩步應用題引入教學,讓學生利用兩步計算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來分析主要數量關系,從與兩步應用題的對比中確定運算步驟。應用題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的能力。同時,教材還介紹了檢驗的方法,應注意培養學生養成檢驗的良好習慣,但檢驗方法只要求學生初 步掌握,不要求寫檢驗過程。數據整理和求平均數是統計的初步知識。教材在以前滲透統計思想的'基礎上,從本冊開始介紹統計的初步知識。數據整理包括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通過教學,要使學生對數據整理有初步認識,會看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能把不完整的簡單統計表或條形統計圖填寫完整。求平均數是一種統計方法,要著重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注意與平均分的區別,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據的方法。本單元的統計知識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學生理解即可。
在本單元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新舊知識間的聯系,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知識間的遷移、類推、比較、拓展,將新知識點與學生原有知識體系聯系起來進行教與學。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放手讓學生去探究,要多動手、多討論、多交流,盡量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要調動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特別是學習應用題的樂趣。此外,在知識學習的同時,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能力,包括計算能力、分析判斷能力、綜合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教科書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第1、2題。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初步掌握括號內含有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能夠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學生類推能力及計算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教育學生計算和做事要仔細認真。 ’
(四)美育滲透點
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美,提高審美意識。
二、學法引導
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教學難點:準確計算三步運算式題。
四、教具學具準備
卡片、 課件
五、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練習:(卡片)
30+30÷3 42×3 80÷16+2
12×5—60÷2 8×5×10 120÷4×5
2.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同桌各選一題,互相說一說:題中含有哪些運算,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說出為什么按這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訂正并強調:一個算式里,如果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含有括號的算式,要先算括號里面的運算。
3,計算:
32+540÷18 100—(32+30)
同桌互說運算順序,并口算出結果。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課:
觀察剛才的兩道題,能不能把這兩道題合并成一道式題呢?(教師邊提問邊用色筆在30和540÷18下面畫上線。)
學生組題,老師板書:100—(32+540÷18)
指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混合運算的例題1。
板書課題: 混合運算 例1
(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系,運用知識遷移類推,學會知識。)
2.對照例1與復習題,討論:例1與以前我們學習過的混合運算題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得出結論:例1的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 教師引導:這道題中的小括號內含有除法和加法兩級運算,應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學生自己直接試做例題,做完后同桌對照,并互相訂正。
4.指名學生匯報自己的計算過程,形成板書:
例1 100—(32+540÷18)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2、使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定律的認同由感性逐步發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構知識。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的運算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能根據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合理靈活地使用乘法運算定律,體驗運算定律的價值,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4、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逐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懂得乘法交律換律和結合律的算理,會用字母表示。
教學難點:
靈活應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設境導入
1、同學們,大家好,我們知道,現在全國都在開展中小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你們知道小學生每天在校要保證多少長的運動時間嗎?(1小時)
2、據我所知,你們學校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學校每天都要統計參加各種活動的人數,這就要用到加法和乘法等一些運算,為了使統計又快又正確,就要用到一些運算定律。在前兩節課的學習中,你們認識了加法的哪些運算定律?
3、誰能說說什么是加法交換律?什么是加法結合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生答后師板書:加法交換律:a+b = b+c
加法結合律:(a+b)+c = a+(b+c))
4、學生們都學得很好,今天吳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研究乘法的運算定律(板書:乘法運算定律),大家有信心學好嗎?
二、自主探索、建構新知。
1、教學乘法交換律
(1)出示P61主題圖。
(2)這是實驗小學四(7)班第一小組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圖片,從圖片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從圖片中,你知道讓我們求什么問題?
(4)如何求呢?還可以如何求?
(板書:5×3 =15(人)3×5=15(人))
(5)觀察這兩種解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6)它們的積相同,說明這兩個算式可以用什么號連接起來?
(7)你還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等式嗎?(生答師板書)
(8)計算驗證。
(9)觀察這些等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你發現了什么?請大家在小組里說一說。
(10)組織匯報。
(11)根據這些特征,你還能說出含有這樣規律的等式嗎?好,下面我們做一個游戲,老師報算式,你們說出和它相等的另一個算式。(后師生交換角色)
(12)剛才大家說得又對有快,下面老師再出兩個難一點的,你們會嗎?
板書:1。5×2 = 1/2 ×1/3 =
(13)像這樣的等式能說完嗎?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表示這樣規律的等式呢?(板書:a×b = b×a)
(14)誰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個運算定律呢?
師: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15)同學們,在我們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應用過乘法交換律,你知道在什么地方用過乘法交換律?
(16)練習:列豎式計算并運用乘法交換律進行驗算。17×15
2、教學乘法結合律:
(1)出示題目,引導審題。
(2)你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試一試。
(3)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4)組織匯報,并說說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5)觀察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能用等于號連接起來嗎?
(6)你還能照樣子寫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嗎?試一試。
(7)觀察這些等式,你發現了什么?在小組里說一說?
(8)組織匯報,師總結: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一個數相乘,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1)誰能用字母表示乘法運算定律?
(2)這里的a、b、c可以代表那些數?
3、練習
(1)出示P62想想做做1;引導審題。
(2)指名回答
4、練習
(1)出示P62想想做做;
(2)分組進行練習;
(3)組織匯報
(4)比一比,哪種算法簡便一些?為什么?
5、教學試一試
(1)出示P62試一試引導審題;
(2)你會用簡便方法計算嗎?試一試(1、2兩組做第1題,3、4兩組做第2題;
(3)組織匯報;
(4)為什么說這樣計算簡便一些?
(5)應用了什么定律?
三、練習鞏固形成技能
1、P62 3
①多媒體出示,引導審題②指名回答,并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P62 4
①獨立練習;②評析;
3、請你做回小裁判
(1)14×8×5在簡便計算時,應先計算14×8…………()
(2)25×17×4=(25×4)×17,這里應用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3)35×5×2=(35+5)×2 …………()
(4)在計算15×8×6時,下面的算法都屬于簡便方法…()
15×8×6 15×8×6
=(15×8)×6=(15×6)×8
=120×6=90×8
=720=720
四、全課總結
1、本節課主要學習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獲?
3、你對自己本節課的表現有什么評價?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0
課題:小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內容:教科書40頁例5.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學生熟練掌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和步驟,并能根據要求排列幾個數的大小。
2.通過對小數大小的比較,加深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小數位數不同時比較大小容易與整數比較大小的`方法混淆。
教學設計:
一、復習引入:
832○799 6124○6214 1003○999
說說怎樣比較整數的大小?
師:我們已經掌握了整數比較大小的方法,那么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也是從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較。今天就來研究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板書課題:小數大小的比較)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5:姓 名 成績/m
小 明 3.05
小 紅 2.84
小 莉 2.88
小 軍 2.93
問: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明確:先比較整數部分
3>2,所以3.05是最大的。
整數部分相同,再比較小數部分:2.84、2.88、2.93整數部分都相同,則比較小數部分十分位,9>8,所以2.93>2.8()
十分位相同,再比較百分位,8>4,所以2.88>2.84
最后比較結果:3.05>2.93>2.88>2.84
2、根據剛才的比較,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引導學生概括: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當整數部分相同時,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數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數,百分位上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3、練習:P41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練習十
四、課堂總結
今天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練習十6、7題。
板書設計
小數的大小比較
比較小數的大小,先看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小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小數就大。十分位相同就看百分位,直到比較出大小為止。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1
教學內容:教材第104、105頁例2和"練一練",練習二十第l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學會把原始數據分段整理的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學習編制簡單統計表的方法,進一步掌握看統計表分析問題。
3、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了數據分類、整理的方法,今天繼續學習簡單的數據整理,(板書課題)學會怎樣把收集到的數據分段整理,繪制成簡單的統計表。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2。
2、提問:根據這張記分單,你能不能很快地看出某報社這次環保知識競賽的成績大多數在什么范圍?
指出:從這張記分單中很難看出某報社這次環保知識競賽成績總的狀況,也說明不了什么問題,如果按照一定的順序和范圍把這些成績進行整理后,就能清楚地看出這次環保知識競賽成績的總的狀況。怎么整理呢?
3、學習整理數據的方法。(教師邊講邊板書示范)
(1)找出原始數據的范圍。從記分單中看出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55分。
(2)根據統計的需要,把數據的范圍劃分成幾段。把分段情況按一定順序排列后,再用劃"正"字的方法整理各段中的數據。在這里我們可以把某報社環保知識競賽的成績劃分為以下幾段:
100分90-99分80-89分70~79分60~69分60分以下
教師完成以上板書后,提問:"每段中又各有多少人呢?"
①指導學生將記分表中l~6號學生的考試成績用劃"正"字的方法進行整理。
②請學生在書上用劃"正"字的方法繼續整理7~36號學生的分數,并統計各分數段人數。另請一名學生上黑板完成,最后集體校對。
(3)編制統計表,并把整理出的數據填人統計表內。
教師邊板書邊指導學生,先確定將統計表分成分數和人數兩欄,再根據以上各段找出的數據范圍,將分數欄分成六段。然后用直尺畫出表格,填寫欄名;并在表格的上面寫明統計表的名稱和日期。再把各段起止分數的數據按照從高到低的/頃序填人"分數"一欄內。(如下表)
讓學生填寫第104頁表格。
最后填上制表日期。
指出:上述統計表還可以繪制成豎式表。(如下圖)
環保知識競賽決賽成績統計表
年 月
分數
100分
90-99分
80-89分
70~79分
60~69分
60分以下
指名一學生把表格填完。
4、引導學生觀察統計表,分析下面兩個問題:
(1)90~99分的有多少人?60~69分的有多少人?你能按順序說說每個數段的人數嗎?
(2)這次競賽,哪個分數段范圍內的人數最多。
指名學生口答。
5、討論:
(1)制成的統計表,和原來的成績單相比,有哪些優點?
(2)競賽組織者想設置一等獎5、6人,二等獎10人左右,其余的為三等獎,上述數據該怎樣分類?
指出:根據得獎需要,可以把成績分為以下三段:
100分~96分,95,·90分,90分以下。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
(1)請大家看表,體重分為幾段,是哪幾段?
請大家用劃"正"字的方法整理數據。
誰來說一說,每一段各有多少人?
(2)大家把統計出的數據填在表里。
(3)提問:制成的統計表,和原來的記錄單相比,有哪些優點?
分析表中每段的人數,你想到些什么?
2、練習二十一第1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整理和填表。
出示表格集體訂正。讓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提問:男同學的跳遠成績在哪個范圍內的人數最多?
四、課堂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2、怎樣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
(四)簡單的數據整理練習
教學內容:教材第106、107頁練習二十一第2-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學會把原始數據分類整理填寫簡單統計表,以及分析統計表。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教學準備:第3題和第5題的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口算。
投影出示練習二十一第2題,指名學生口算。
2、引入課題。
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數據的整理。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有很多種數據都可以經過整理統計出來。誰能說一說,整理數據的過程分哪幾步?(板書)數據經過整理編成統計表后,有什么優點?
說明:這節課就按這樣的步驟練習數據的整理。(板書課題)
二、數據整理練習
1、做練習二十一第3題。
(1)提問第3題里各人的分數叫做什么。(原始數據)
怎樣才能清楚看出,哪個分數范圍里的人數最多?
(2)提問第(1)題,讓學生填在課本上。
請看第(2)題,(出示統計表)表里的分數分為哪幾段?你能把這些原始數據按這幾段分類整理出來嗎?
讓學生分類整理填表。然后由學生口答,老師在統計表里板書填數。
提問:這個表里哪一段分數的人數最多?
第(3)題的統計表,(出示統計表)把分數分為哪幾段?你能整理填表嗎?
讓學生按第(3)題的表分類整理、填表。然后由學生口答,老師板書填表。
提問:這個表里哪一段分數的人數最多?
(3)提問:這兩個統計表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它們都有什么優點?
指出:整理同樣的數據,可以根據需要把原始數據分段,按分毀的情況進行整理、填表。
(4)提問:你能給上面的統計表取個名稱嗎?
2、做練習二十一第4題。
(1)提問:你能順次說出我國運動員在每一屆亞運會上的金牌數嗎?
(2)提問:你想知道我國運動員在四屆亞運會上共獲得多少枚金牌嗎?在統計表中如何表示呢?
指出:為了知道我國運動員在四屆亞運會上獲得的.金牌總數,
在統計表上增加合計。(如下表)
我國運動員獲得的亞運金牌統計表
屆 數合 計第十屆第十
一屆第十
二屆第十
三屆
數量(枚)
(3)根據所給的數據,把統計表填寫完整。
(4)提問:誰能看著統計表說一說每一欄是什么意思?
3、做練習二十一第5題。
讓學生先把統計表填寫完整。
指名口答統計表里的數據,其余學生校對。
提問:哪個班學生最喜歡跳橡皮筋?哪個班同學人數最少?哪個班約有一半的同學喜歡扔沙包?
你覺得每班各開展哪些活動受歡迎?
三、課堂小結
你知道數據的整理要分幾步嗎?每一步要干什么?
你能舉例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的數據可以分類整理制成統計表?
(五)測量身高
教學內容:教材第108頁教學實踐活動捆0量身高。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通過數學實踐活動,進一步接觸統計,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和估計的能力。
教具準備:身高測量儀若干。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l,提問導人:我們已經學習了簡單的數據整理和繪制簡單統計表的方法,統計表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方面用途較大,誰能舉例說明?
2、今天我們就用學到的統計知識,來解決一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測量身高,(板書課題)并把測得的數據分段整理,繪制成統計表。
二、組織討論
1、討論:
用什么方法測量全班學生的身高既方便、迅速,又科學、準確呢?
指出:
為了很快測出全班學生的身高,可以分幾個小組,以5-6人一組為宜。
2、提問:分了小組之后,同學之間如何配合呢?
指出:一學生看身高讀數,一學生記錄測得的身高,用厘米作單位。
三、實踐活動
1、學生分組。
2、讓小組里的學生分工,相互協作測量身高,并記錄下測量結果。
3、各小組報告測量結果,每個學生把數據填人第148頁的身高匯總表。
4、把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段整理。
(1)指名說一說數據的范圍。
(2)適合以幾厘米為一段分段呢?分成哪幾段呢?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讓學生統計出各段的人數并繪制成統計表。
集體校對。
5、看表分析:
(1)讓學生說說全班同學的身高情況。
(2)估計一下,本地其他學校的四年級同學的身高大約集中在( )厘米到( )厘米之間。為什么?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測量身高這一實踐活動,你學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材第17頁例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
過程與方法:能運用加法交換律解答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說理、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發現知識的內在規律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換律。
【教法與學法】
教法:創設情境,質疑引導。
學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自主探索,分組交流討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案
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
【情境導入】
1.游戲引入:換位子。
①師舉左手,左右換位子;
②師舉右手,前后換位子。
根據老師手勢的變化交換位子。
2.在交換位子的過程中,什么發生了變化?什么沒變?
發現:位置發生了變化,班級總人數沒變。
3.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板書課題:加法運算定律(1)--加法交換律
【新課講授】
1.教學例1
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出示幻燈片)
①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正是外出旅行的好時節,(利用出行滲透環保教育和健身思想)李叔叔準備騎車開始一個星期的旅行。李叔叔今天上午騎了40千米,下午騎了56千米。(出示課件)根據所給的條件,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
②提問: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應該怎樣列式解答?請同學們在自己的練習本上解答一下吧?(生在本子上解答)
誰起來說一下你是怎么解答的?(40+56)
還有其他方法嗎?(56+40)
③教師:那這兩個算式分別表示什么意義?(第一個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是多少?第二個是下午和上午的路程和是多少?得數是一樣的'。)
我們可以把這兩個算式用什么符號連接起來呢?(等號)觀察每組算式等號兩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數沒變,符號沒有變,只是加數位置發生了變化。)
2.歸納定律。
①教師:是不是任意兩個數相加,交換位置和都不變呢?這只是我們的猜想,還需要我們來驗證,先請同桌之間相互舉例。哪些同學能寫出像上面一樣的算式來呢?
(例如:8+6=6+8等等)。這個式子也是等式嗎?數不變位置發生變化不影響計算結果。
②質疑:觀察這幾個算式,把你觀察到的可以用文字來描述一下嗎?(兩個數相加交換位置和不變。)
③小結: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3.談論交流。
①請你與同桌交流一下,用自己喜歡方式表示加法交換律。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如:(○+△=△+○ ☆+★=★+☆ ■+▼=▼+■甲數+乙數=乙數+甲數a+b=b+a)
②通常我們數學上可以用字母表示數。今天我們就選字母a和b來表示兩個加數。a表示第一個加數,b表示第二個加數。用字母就可以表示成:a+b=b+a
學了這么多的知識,每個同學都信心十足。敢不敢接受挑戰?
【鞏固練習】
1.應用加法交換律在下面□中填上適當的數。
29+17=□+29 128+□=15+□
□+□=323+186 54+x=□+□
2.填空。(1)一個數+0=()+()
(2)兩個加數()位置,()不變,這叫做加法()。
3.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換律?符合的畫“√”。
(1)276+124=180+220()
(2)a+20=400+a()
(3)550+240=240+550()
(4)a+c=c+a()
4.計算下面各題,并用加法交換律驗算。
38+456=驗算:
307+348=驗算:
【課堂小結】
(1)這節課上,同學們個個表現都很棒,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學習熱情不斷高漲,數學家們總結的規律,我們也能發現,同學們真棒。想一想我們探索加法交換律的過程,你有什么收獲呢?
(2)看來這節課同學們對加法計算的規律了解了不少,在加法的計算過程中還有很多的規律,比如說25+32+75怎樣計算更簡便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的思考來迎接下一節課吧!
【課后作業】
1.教材第19頁練習五第2題。
2.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加法運算定律(1)--加法交換律
40+56=96 56+40=96
40+56=56+40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用字母表示:a+b=b+a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結合情境體會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體會整數的運算法則在小數的運算中仍然使用,并能運用這些運算律使計算簡便。
3、能運用小數的混和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整數運算法則仍然適用于小數運算。
教學難點:
能運用小數的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以前你們參加過“手拉手,心連心”的活動嗎?這種活動的目的是什么?
2、我們來看幾張圖片,這些是貧困山區的孩子,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你們想不想幫助這些小朋友?
(愛的教育,做人的教育應猶如春雨,潤物細無聲。本課的課前談話,結合撼人心弦的圖片,用簡短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愛心。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愿望。)
二、探究小數運算法則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了解到的`信息。
2、你能幫他倆解決這個問題嗎?你有幾種解法?
3、針對每種方法,提問學生每個算式表示什么意義。
4、大家觀察第一種算法和第二種算法,能發現什么嗎?(第二種方法是第一種方法的綜合算式,小數的混合運算也是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5、觀察第二種方法和第三種方法,大家能發現什么?(第三種方法是第二種方法的簡便算法。)
總結:整數運算法則在小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6、以前我們都學過哪些運算律?
(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與整數其實是完全一樣的,整數運算中已經把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等都會過了,而這些運算律其實在小數中都同樣適用。這節課,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就成了重點和關鍵。引導學生在比較中類推,在計算中進行驗證,以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三、鞏固與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中四道算式。
(1)請學生板演,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2)組織匯報,爭取簡便計算。
在計算小數乘法時,我們也經常將算式中的部分化成整十整百或整數的結果,以使計算簡便。
2、讓學生完成“練一練”第1題,要求能簡便計算的要簡便計算。
3、引導完成第2題。
(1)引導閱讀題目,提問:你讀懂了哪些信息?大樹有什么作用?
(2)通過計算讓學生意識到樹木的好處和一次性筷子對樹木的浪費,培養環保意識。
4、第3題。
(1)讓學生閱讀題目,根據本班實際進行計算。
(2)引導學生還有哪些措施可以對資源進行再利用。
(培養學生認真審題,仔細觀察數字特點,合理選用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的習慣。并能更好理解運算律的特點,而不是為了簡便而盲目湊整。)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都有哪些收獲?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經歷認識小數數位順序表和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小數等進一步認識小數的過程。
2.認識小數數位順序表、數位,理解小數部分每個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掌握小數的讀寫法;會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小數,會比較大小。
3.主動參與數學活動,能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背景下自主學習,并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并理解小數每個數位上的數的意義;會比較小數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回憶一下學過的整數的數位順序表和計數單位順序表
二、首輪自學
①小數數位順序表。
回憶完數位順序表,及計數單位順序表之后結合我們現在學的小數,試想小數是不是也有數位順序表和計數單位順序表?如果有,又會是什么樣的?生看書。
師:提示:你發現小數部分的數位順序表與整數部分的數位順序表有什么不同?
(比較整數部分小數的數位順序表中多了一個"分"字;小數部分數位是從"十分位"開始的,沒有"個分位"。)
②表示的.意義。
百位和百分位上上的數各表示的意義,我們剛才都理解了。那十位上的7、各位上的2和十分位上的3又各表示什么呢?
(分別表示7個十,2個一,3個0.1)
三、交流研討
師:剛才我們說的100,70,2如果去掉前面的數字,就是百、十、個,這些又叫做什么?(計數單位)對,整數部分的計數單位,那么是不是相應的小數部分也有類似地計數單位呢?(有)好,下面老師就對小數部分計數單位做一下簡單介紹:
十分位的計數單位是0.1也可以說是1/10;百分位的計數單位是0.01,也可以說是1/100;千分位的計數單位是0.001,也可以說是1/1000……以此類推。
四、質疑答疑
師:介紹完計數單位,想一想172.31的數位上的數字各表示什么?
(1個百,7個十,2個一,3個0.1『或1/10』,1個0.01『或1/100』)
專項訓練:
師指名三人上黑板分別寫出這三個數的讀法。
總結小數讀法法則。
(整數部分按照整數部分的讀法來讀,整數部分是0的讀作"零",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順次讀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
師:看來同學們個個冰雪聰明,讀幾個數看大家會不會寫出小數。
五、綜合訓練
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小數,并比較大小。
師出示數軸讓學生觀察。
師:你發現什么?(1-5的自然數,每格有10個小格,也就是平均分成10份。)
師:你能找到0.7的那個點的位置嗎?1.8呢?(指名學生答)下面我們打開書65頁把這四個數寫在對應的點上。
師:你能把這四個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一下嗎?師指名,并讓其說明想法。(越靠數軸的右端數就越大。)
師生交流總結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相同在比較小數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也相同就比較百分位……以此類推。)
練習
"練一練"第四題。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
一、教學內容
西師版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二課時。課本121頁至123頁中的“課堂活動”1,2題。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白單式條形統計圖與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區別。
2、使學生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知道圖例在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重點:使學生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學難點:圖例在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學過程
1、單式條形統計圖與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區別:
師:單式條形統計圖與復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生:......
師總結:單式條形統計圖只表示一種人或事物的變化情況----------復式條形統計圖表示兩種(或幾種)人和事物的變化情況,單式條形統計圖沒有圖例-------復式條形統計圖有圖例。
五、生活中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1、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用到,各式各樣的復式條形統計圖。請孩子們想一想當統計什么對象的時候需要作復式條形統計圖。
生:......
師:總結:當統計對象不止一個的時候,我們就需要作復式條形統計圖。
2、師:老師在網上也收集了一些不同類別的統計圖。
(1)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
(2)這是一幅什么統計圖?
生:......
師總結:我們今天學習了復式條形統計圖,以后還會學習更多的`統計圖。如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等。
(3)師:請看這幅統計圖,并回答問題。
生:復式條形統計圖。
生:一格代表5毫米。
生:在東部,7、8、9月份降水量最高。
生:在()部,()季度降水量最低。
1、糾錯練習
(1)剛才我們一起看了這么多的統計圖,請孩子們觀察這幅統計圖。
這是小明畫的統計圖,回答圖下面的問題。
師:
①五年級的男生比四年級的男生?)。
生:......
②()
生:......
③()
生:......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1-15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2-27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15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01-15
四年級人教版數學下冊教案02-20
四年級蘇教版數學下冊教案02-20
四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2-26
四年級下冊數學的教案02-25
四年級數學下冊數學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