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27 08:34:4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9篇(優秀)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9篇(優秀)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和驗算。

  2、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逐步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驗算。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

  1、引導學生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解決問題。

  2、師出示問題:“華夏小學同學捐出576本故事書,送給6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

  3、列出算式:576÷6

  4、探討估算方法

  (1)學生獨立估算商是多少?

  (2)組內討論估計的過程。

  5、探究豎式計算方法。

  (1)學生列出豎式。

  (2)提出問題:被除數百位上的“5”比除數“6”小怎么辦?

  (3)交流反饋

  (4)教師小結:被除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就要看前兩位。

  (5)學生獨立計算后,引導學生理解商“9”要寫在十位上的'算理。

  二、學習驗算方法。

  1、教師提出探索性問題。

  要檢驗商是否正確該用什么方法驗算?

  2、學生獨立思考

  3、同伴交流

  4、全班匯報,教師歸納小結:要檢查除法算得對不對,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的方法來驗算。

  5、嘗試解決問題

  問題(1)如果把這些書送給4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多少本?

  學生獨立思考后交流,獨立計算后集體討論計算方法。

  問題(2)王老師有100元,最多可以買幾盒拼圖,還剩多少元?

  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你遇到了什么問題?

  小組代表匯報,集體解決問題。

  6、質疑: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鞏固練習

  1、出示教科書P62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交流計算方法,鼓勵學生用比較分析法做。

  (3)集體訂正。

  2、摘蘋果游戲

  (1)出示試題,貼上蘋果。

  846÷6156÷4364÷7432÷6389÷9872÷4

  (2)摘下商是兩位數的算式上的蘋果

  (3)算一算,集體練習,指名部分學生板演。

  四、應用

  1、出示教科書P62第4題,按如下過程進行思考。

  (1)說出題中的數學信息。

  (2)找出題中的數學問題。

  (3)找出問題解決的方法。

  (4)獨立完成

  2、出示教科書P62頁第五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使用計算器。

  2、會利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

  教學重點:

  認識并會使用計算器。

  教學難點:

  會利用計算器探究一些數學規律。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1.教師取出電子計算器,讓學生也拿出自己的計算器。教師:猜一猜,今天,這一節劉我們一起學習什么?學生:認識計算器。

  2.教師:你知道如何使用計算器嗎?

  二、引導探索

  1.讓學生說一說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計算器的方法。

  2. 認識一些功能鍵。(1)

  由學生來說明。(2)

  集中說明一些功能鍵的作用。

  ①開關及清除鍵。按一下此鍵,打開計算器,再按一下就關贛計算器。

  ②運處符號鍵。只要介紹“+、-、×、/“鍵的使用方法。

  ③數學鍵數字鍵的使用。如按1 2 。顯示屏就顯示“1 2”。

  ④等號鍵按下數字鍵及運算符號鍵后,按下此鍵,顯示屏就顯示出輸入算式的計算結果。

  ⑤小數點鍵按下此鍵,就呈現一個小數點還可以向學生介紹如:時間鍵、日期鍵、括號鍵、存儲運算鍵等。

  3. 嘗試練習。

  (1)計算25×4 操作過程:輸入25→×→4→=,屏幕上呈現100,就是計算的結果。

  (2)計算一份菜單的.價錢。

  ①呈現:酒;14元 涼拌豆腐:3元

  肉絲:5元 青菜:3元

  清蒸魚16元 三鮮湯:12元 甜點8元

  ②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

  ③反饋計算結果。

  4. 探索一些數學規律。

  (1)呈現計算題。

  ①1+2+3+4……+98+99+100

  ②999×9 9999×9 99999×9

  (2)讓學生獨立用計算器計算,教師巡視課堂。

  (3)反饋計算結果。

  (4)引導提問:通過計算,你有什么發現(特別指導觀察第②題中各算式的計算結果,并進行比較)?你有什么感想和體會?發現:積的個位都是1;積的位都是8;中間幾位數都是9,9的個數比第1個因數中的9個數少一個。接著,讓學生說一說以下幾個算式的結果。

  9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 通過以上活動,讓學生觀察計算結果、發現規律,同時突出了運用簡便方法計算很可能比計算器還要快定瞇,充分體現了計算方法的靈活性,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堂活動課本第36頁的“練一練”。

  板書設計:

  神奇的計算工具

  計算器的組成。

  屏幕、數字鍵、功能鍵、運算符號鍵等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除數是兩位數、商是三位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能正確地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

  2.訓練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不用計算能準確地判斷出每道題的商是幾位數.

  3.使學生養成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口算卡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學生說得數.

  24040 36090 28090

  40080 20050 54060

  2.教師出示下面的兩道除法題,指名兩學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指名學生參照上面做的兩道題,說一說上一節課總結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

  二、新課

  (一)教學例11.

  1.出示例11:計算973078,并用乘法驗算.

  教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中,計算的數都比較小.如果計算的數大了,同學們還會不會算?

  (1)教師: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這道除法的豎式,先想一想這道題應該怎樣算,要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幾位?第一次除得的商要寫在哪里?(請一名學生到前面寫出豎式,先說一說從哪里算起,再和大家一起計算.)

  (2)教師引導學生看題,問:這道除法題的商是幾位數,為什么?(因為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要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這道題被除數的前兩位是97,比除數78大,可以商1.所以第一次除得的商要寫在百位上,這樣最后得到的商就是三位數了.)

  (3)教師:這道除法最后除盡了嗎?(沒有,余58.)那么我們算得對不對呢?這道題計算的數比較大,要知道自己算得對不對,可以怎么辦?(驗算.)好!現在大家就一起來用乘法驗算.(指名一學生口述驗算過程,教師板書,并說明有余數的除法在驗算時與沒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有什么不同.)

  2.鞏固練習.

  讓學生打開課本第61頁,做例11下面做一做.教師巡視,個別輔導,著重檢查學生寫商的位置對不對.最后集體訂正,如果有共同的錯誤,要一起說一說.

  (二)教學例12.

  1.讓學生看課本第59頁例12.指名學生讀題,教師把例12中的三道除法題寫在黑板上.

  2.教師:誰能不經過計算就說出它們的商各是幾位數?(指名學生回答.)你是怎樣想的?怎樣判斷最快?

  學生的回答可能有多種.教師繼續引導:如果讓我們計算,當算到哪一步時,你就可以知道商是幾位數了?(只要用除數去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或前三位,看第一次得到的商應寫在哪一位上,就知道商有幾位數了.)

  3.教師小結.我們只要把除數與被除數的前兩位比一比就可以知道商是幾位數了.如果除數比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小(指著例12的第1題說),商的位數就比被除數少一位;如果除數比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大(指著例12的第2題說),說明在被除數的前兩位上得不到商,商的位數就比被除數少兩位.我們看對不對?用這種方法判斷一下例12的第3題,商是幾位數.

  4.鞏固練習.

  讓學生看例12下面的做一做.先指名學生說出每道題的商是幾位數,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判斷的,再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算出來.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仍然是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只是被除數稍大一些,有的商三位數(板書課題).除的時候,要按照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去計算,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寫商,特別要注意商的位置不要寫錯.我們還學會了不用計算就很快地判斷出商是幾位數,這也可以幫助我們檢查計算的有沒有錯.

  三、課堂練習

  1.很快說出下面各題商是幾?

  2.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

  112222 436975 901929 901649

  (當堂判完,及時講評.對于差生進行具體的輔導.)

  3.先說出每道題的商 是幾位數,再在□里填上商.

  教師問:兩位數除三位數,商可能是幾位數?為什么?兩位數除四位數,商可能是幾位數?為什么?

  4.同學們大掃除,打掃操場的有36人,是打掃教室的人數的3倍,打掃院子的27人.參加大掃除的一共有多少人?

  5.在下面的方格里填上適當的數.

  628□=277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具、學具準備】

  1、三角尺、直尺、彩筆、圓規、硬紙板、剪刀、圖釘、膠帶。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一、創設情境

  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

  2、你看到的這些生活中的美麗圖案,你有何感想?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制作美麗的圖案。

  二、觀察、分析圖案:

  1、課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圖案。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方式得到的?

  小組內進行交流.

  小組代表匯報研究結果。(匯報花瓣圖案分別是由哪個基本圖形變換過來的?通過怎樣的操作得來的?)

  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教師小結:

  其實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基本的圖形通過變換而來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找到其規律。

  三、設計圖案。

  1、獨立完成書37頁練一練1題、2題。

  2、小組合作設計圖案。(組長匯報交流的結果。)

  (1)作品展示:把學生畫的圖案全部張貼在教室的四周,全體學生下座位參觀作品。

  (2)學生評價:選對你印象最深的作品進行評價,比一比看誰評價得好。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給大家說一說這節課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感想?

  教師激勵學生,提出希望。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生活中美麗圖案,激起學生對美麗圖案的探究欲望,喚起學生制作圖案的興趣。

  通過再次欣賞花瓣圖案,觀察分析圖案的構成,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體會圖案設計的基本過程。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由討論,鼓勵學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養學生想象和操作相結合,分析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研究空間圖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間觀念,體驗活動成功的'喜悅。

  通過學生的作品展示,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讓學生對別人作品多種形式的進行評價,在交流和教師的總結中,提高了自己的審美能力, 通過課堂小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愉悅,知道自己本節課學習了那些知識,還有什么不足,今后應該注意的問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經歷用不同的方法畫圓、按要求用圓規畫圓的過程。

  2.能用圓規按要求畫圓,認識圓的大小與半徑的關系。

  3.積極參加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課前準備: 圓規、圓形紙片,兩只鉛筆,細繩,直尺。

  教學方案:

  教學環節

  教學預設

  一、問題情境

  師生交談上節課有關畫圓話題,引出課題。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圓,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是怎樣畫圓的嗎?

  生:我們把物體上圓形的面按在紙上,然后描出一個圓。

  師:用圓形的物品描圓是畫圓的一種方法,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畫圓,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怎樣畫圓。

  板書課題:畫圓

  二、自主畫圓

  1.讓學生看書,了解教材中的畫圓方式。

  師: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6頁,看書上介紹了幾種畫圓的方法?

  學生看書。然后交流畫圓的方法。

  學生可能的方法有:

  ●描圓。

  ●用兩枝鉛筆和一段線繩畫圓。

  ●用圓規畫圓。

  ●將直尺的一端固定,讓鉛筆隨直尺的另一端轉動畫圓。

  2.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畫法,然后鼓勵學生同桌合作各畫一個圓。

  師: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右邊兩幅圖,看一看是怎樣畫的,然后同桌合作,用這兩種方法,各畫一個圓,試一試。

  學生合作畫圓,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3.交流學生畫圓的過程和方法,教師進行提問,關注畫圓的注意事項。使學生知道:畫圓時,要固定圓心和半徑。

  師:誰愿意把你們畫的圓給同學們展示一下?說說你們是怎樣畫的。

  學生匯報,教師及時進行對話。

  如:學生用兩枝鉛筆和一段線繩畫圓。

  師:用這種方法畫圓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生:一枝鉛筆一定要固定在圓心的位置,不要動;畫圓的時候,另一枝鉛筆要拉緊線繩再畫圓。

  師:如果把線繩換成皮筋行嗎?為什么?

  生:不行,因為皮筋一拉就長了,圓的半徑就發生變化了。

  學生用直尺的一端固定,讓鉛筆隨直尺的另一端轉動畫圓。

  師:固定直尺的一點是圓的什么?

  生:固定直尺的一點是圓心。

  師:通過剛才的兩種方法畫圓,請同學們想一想,在畫圓時必須固定什么。

  生:固定圓心和半徑。

  師:對,畫圓時,首先要固定圓心和半徑。

  板書:固定圓心和半徑。

  三、圓規畫圓

  1.讓學生觀察圓規,了解圓規的結構特點。

  師:剛才我們用教材上介紹的兩種方法畫出了圓,其實,在我們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常用圓規畫圓。拿出課前準備的圓規。觀察一下,誰來說一說圓規是什么樣的?

  生:圓規有兩個腳,一個腳上是針尖,另一個腳上有鉛筆。兩個腳間的距離可以變化。

  2.教師邊提問邊示范畫圓,邊畫邊說畫圓的步驟和方法。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特別強調:畫圓時,先確定圓心的位置,再按指定的半徑畫圓,畫的過程中,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和圓心的夾角要固定。

  師:怎樣用圓規畫圓呢?現在大家討論,老師示范用圓規畫一個圓。大家看老師的圓規,一個腳上裝著針尖,另一個腳上裝著粉筆。現在要畫一個半徑是30厘米的圓,第一步應該怎么辦呢?

  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不一定說的完整。

  師:把圓規的兩腳分開確定半徑,用圓規帶有針尖的一端對準零刻度,一端對準30,兩腳間的距離就是半徑。

  教師操作確定半徑。

  師:第二步該怎么辦呢?

  學生說完后,教師畫圓。

  師:確定圓心的位置,點上一個點,把有針尖的一只腳定在圓心上不要動。

  教師在黑板上點一個點,固定圓心。

  師:第三步怎么辦?

  學生說,教師邊重復邊畫。

  師:再把裝有筆尖的一只腳旋轉一周,就畫出個圓。注意在旋轉的時候,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和圓心的夾角要固定

  教師旋轉圓規畫出一個圓。

  四、嘗試應用

  1.提出教材中用圓規畫圓的要求,讓學生獨立畫圓,并標出圓心和半徑。

  師:同學們已經會用圓規畫圓,現在請你自己確定半徑的長度,用圓規畫一個圓,并標出圓心和半徑,試一試。

  學生獨立操作,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交流學生畫的圓。重點說一說是怎樣畫的。

  師:誰愿意把自己畫的圓給大家展示一下?說一說你畫的圓的半徑是多大,是怎樣畫的。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說做法。如果有學生畫的圓不好,找出原因,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和圓心的夾角一定要固定。

  五、經驗提升

  1.提出兔博士的要求,學生先動手剪,再同桌比較誰畫的.圓大。然后交流比較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畫的圓剪下來,同桌比較一下,看一看誰畫的圓比較大。

  學生操作比較。

  師:誰來說一說你們同桌兩人比較的結果?兩個圓的半徑各是多少。

  指名回答,教師隨機板書出幾組數據,有可能出現兩種結果。

  (1) 一個圓大,一個圓小。

  (2) 兩個圓的大小相等。

  如果出現第二種結果,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個圓大小相等的原因。再討論議一議中的問題。

  2.讓學生觀察比較結果和兩個圓的半徑,并提出“議一議”中的問題,給學生充分發表不同意見的機會。使學生認識到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師:觀察比較的結果和兩個圓的半徑,誰能說一說圓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呢?

  學生可能會說:

  ●圓的大小與半徑的長度有關系。

  ●半徑越大,圓就越大。

  師:通過比較和討論我們知道:圓的大小與它的半徑有關系,半徑越大,圓就越大。所以,數學上有一句話,叫做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板書: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圓心決定圓的位置”這句話的意思?

  學生可能會說:

  ●圓心一固定,圓的位置也就固定了。

  ●想在哪個位置畫圓就把圓心固定在哪個位置。

  六、課堂練習

  1.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圓。然后交流。重點關注學生如何根據直徑畫圓。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第7頁,看做一做的第1題,用圓規畫圓。其中第2個,畫直徑是4厘米的圓,首先要找到什么?

  生:找到半徑,直徑的一半是半徑,是2厘米,圓規兩腳分開的距離是2厘米。

  請學生自己畫圓,然后交流。

  2.做一做第2題,在課本上按固定圓心、直徑、半徑畫圓。

  師:看第2題,和第1題有什么不同?

  生:給出了圓心。就固定了圓的位置。

  請學生自己畫圓,然后交流。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

  教科書第38~39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角”“邊”“頂點”“直角”的認識,熟悉比較角的大小。力求學生能夠通過多種方法實現大小的比較。

  新課的導入。在比較中提示一種角比直角大,還有一種角比直角小,從而揭示出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力求以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導思想。在運用板書畫一畫,學生讀一讀的方法加深對銳角和鈍角的認識、理解。

  實踐練習,注重學生知識的的形成過程,從判斷推理、尋找發現、到小組合作的畫一畫、拼一拼、折一折的實踐練習,在充分展示學生個體的優勢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在合作的過程中考察學生任務、時間的合理統籌。

  整個過程體現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究的樂趣。充分體現生活數學、快樂數學。

  教學重點:

  1、認識銳角和鈍角,并理解與直角的關系。

  2、在認識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動手折疊或正確的畫出銳角和鈍角。

  3、圍繞生活,通過比賽的方式,鞏固理解銳角和鈍角。

  教具準備:三角尺,紙張

  學具準備:學生三角尺,紙張

  教學過程:

  一、引導入課,復習舊知。

  1、復習內容。引導學生回憶關于角的知識。

  出示角。根據圖例回答這是一個( 角 )

  角是怎么組成?請你在圖上填出“邊”“頂點”“邊”

  出示直角。這是一個什么?(直角)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了哪些知識?小組討論匯報

  2、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兩組:一組是移動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組是移動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組可請學生指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

  3、比較銳角和鈍角的大小(注意,此處不揭示出兩個角的概念,只當作兩個普通的角出現)。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較。

  [設計意圖]通過對角的回憶,調動學生發揮認知能力,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開展本課的學習。

  二、自主探究,導入新知的學習。

  1、出示上海楊浦大橋的情境圖,請大家認真觀察,在這幅圖中,你們能找出角嗎?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憶的方式,進一步的加深對新知的認識理解。并進行板書。

  ①、一個是銳角,一個是鈍角。(板書“銳角”和“鈍角”)

  ②、說一說銳角與直角的關系。(在銳角的下方板書“比直角小”);在回憶鈍角與直角的關系。(在鈍角的下方板書“比直角大”)

  ③、按照學過的方法請學生分別在“銳角”和“鈍角”字樣上方板演兩個直角。

  ④、根據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筆在一個直角上畫出銳角,在另一個直角上畫出鈍角。以加深對銳角和鈍角的理解。

  ⑤、讀一讀,加深記憶。并在練習本上分別畫一個銳角和鈍角,教師巡視。

  ⑥、搶答。教師根據銳角和鈍角概念的不同說法進行提問。活躍課堂氣氛。

  例:A、銳角比直角( ) B、比直角大的是( )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更清晰地把握銳角和鈍角的本質屬性,在合作中解決問題,正是新課標倡導的全新學習方式。

  三、鞏固實踐階段,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實行小組活動教學,在合作中完成。

  1、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請大家用事先準備好的紙片折出一個直角。

  請在大家再折出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

  請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出一個銳角、一個鈍角和一個直角。

  2、自由活動:找一找!

  老師帶我你們去小海龜的家。瞧!小海龜的家都是由我們學習過的圖形組成的,有銳角,鈍角,還有直角。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銳角?哪些角是鈍角?并說出原因。

  3、出示兩道判斷題:(課件板演比較的方法)

  A、下面圖形中哪些角是銳角? B、下面圖形中哪些角是鈍角?

  ②、寫有“最”的方形寶盒。

  出示兩部分的內容。(課件板演)

  A、用角描述圖形。如:紅領巾是有2個( )和1個( )組成的。

  B、用同樣的方法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如:黑板是有4個直角組成的。(小組自由發言,限制發言的時間為1分鐘)

  4、小組合作完成三部分內容,限制時間。關注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任務、時間的合理統籌。

  A、拼一拼。把小組內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銳角和大小不等的鈍角。

  B、畫一畫。以固定點為頂點分別畫一個銳角和鈍角,

  C、折一折。用紙張折出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鞏固強化,使學生能比較牢固地建立對銳角和鈍角的理解,同時感受角的分類以及三種角之之間的變化聯系。

  四、總結,深化階段。

  ①、小組內講解什么樣的角是銳角?什么樣角是鈍角?

  ②、體會,在我們做早操時,經常有兩臂的運動,想一想,兩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時是銳角,什么程度時是鈍角,什么時候又是直角。

  五、課堂練習作業p39第1、2、3題,小組校對

  教后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小學數學的教案應該怎么制作?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算理,掌握豎式的寫法和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筆算.

  2.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仔細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書寫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豎式和計算順序.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紅、黃色圓片及數位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70-30 42-20 79-6

  85-40 67-31 65-3

  65-3這道題的豎式應該怎樣寫?

  2.想一想筆算加法時都應注意些什么?

  二、觀察思考,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65—3=_______________

  教師說明也可以寫成豎式進行筆算.

  (1)出示圖示,使學生明確:

  十位上 6個○表示 6個十;個位上 5個○表示 5個一,讀作 65.

  (2)說明:要從65里減3

  啟發學生思考:3表示什么?應該從哪里去掉?

  引導學生明確:3表示3個一.應該從65里個位上“5個一里去掉3個一.”

  教師同時在個位○中劃去3個.

  (3)說明:筆算豎式怎樣寫呢?

  要求學生在稿紙上寫數字65,在65的個位數5的下面寫上3,也就是3要對著65的個位數5.

  寫上減號和橫線.就是數位對齊,與筆算加法的道理一樣.

  (4)學生獨立在書上填寫.提醒學生,在橫式等號后面也要寫上得數.

  2.教學例2.

  (1)比較例2和例1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2)請學生獨立操作學具,注意去掉的23應該怎樣去掉?

  (3)學生試寫豎式,教師巡視指導.

  提問:你在寫豎式時,其中寫減數中的“2”,你是怎樣想的?(2是在十位上,應與65的'十位上的6對齊.)

  (4)學生對照數位圓片圖,進行嘗試計算.

  (5)集體訂正,請學生說一說計算時的思維過程.

  3.小結計算方法.

  說說筆算減法的方法是怎樣的?筆算方法和口算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加深理解,形成技能

  填空:

  69-27= 99-8= 70-40=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13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