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1~103頁,練習二十三第2、5~9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兩步計算的乘法和加法(減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學會收集數學信息的能力。
2.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方法。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學會欣賞自己、欣賞同學,與同學友好合作的良好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學會用兩步計算的乘法和加法(減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能對實際問題具體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步驟及方法。
教學設計:
一、預習作業:
1.看一看:P101
2.想一想:
(1)畫面上他們在干什么?從圖中你還獲取了哪些信息?
(2)怎樣解決?做一做說一說: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
每步表示什么意思?你還有別的解決方法嗎?
二、預習反饋:
1.想一想,算一算:
盒子里有若干捆鉛筆,每捆5枝。小明先拿出2捆,接著又拿出4捆,他一共拿出多少枝鉛筆?(討論算法)
2.練習二十三第2題。
3.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可能也會用到加、減法。(板書課題)
三、關鍵點撥、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練習二十三第2題。
(1)看題,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3)組織交流。
(4)你做對了嗎?
(5):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根據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而決定的。
2.練習二十三第9題。
(1)自己看題,收集信息,確定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列式計算。
(2)組織討論。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解決問題的步驟是怎樣的?
(3)比較哪一種算法好?哪一種簡便?
①15x4+7 ②15x5-8
3.練習二十三第7題。
(1)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強調對“一年”的理解)
(2)獨立解決問題。
(3)組織討論,訂正。
(4)環保教育:不亂扔垃圾、保持環境衛生。垃圾分類存放處理。
4.練習二十三第8題。
(1)獨立解決問題。
(2)組織討論、訂正。
四、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練習二十三第5題。(鞏固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要求比較熟練。)
2.1箱百事可樂6小瓶或4大瓶,老奶奶進了15箱小瓶可樂,12箱大瓶可樂。她進了多少瓶可樂?
(考察學生從生活場景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要求獨立解決問題。)
五、反思,拓展升華
1.:你認為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什么?
(1)觀察要仔細。
(2)收集信息要全面。
(3)有些信息需要加工或處理。
(如練習二十三第7題,一年=12個月)
2.作業:練習二十三第6題。
六、布置作業
《作業本》第50頁。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2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 55 頁例 4 及練習十三的部分題。
教學目的:
1、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對熟悉的生活事例進行探討和研究,初步學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正確地寫出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
3、在解決問題中,感知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練習本、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聰聰的圖片),聰聰要完成一項任務,一起來看看吧。(出示課件)
揭示課題: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
二、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同學們喜歡上體育課嗎?三(一)班的這節體育課上老師遇到了一個數學問題,(出示課件)
1、提問: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據圖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課件同步出現:可以分幾組,還多幾人?)
(1)請學生到展示臺上演示自己的計算過程并進行解釋。
(2)根據商和余數的單位提問: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余數2呢?
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規范的解答格式,提醒學生計算細心,并注意帶上正確的單位,最后還要寫上答語。
2、例題延伸:現在體育老師臨時想改一改分組的情況,有32人跳繩,平均分成6組。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請1名同學在黑板上做。
3、對比:仔細看一下這兩道題的解題過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課件展示)
32÷6=5(組)……2(人)
32÷6=5(人)……2(人)
師:為什么算式一樣結果也一樣,單位會不一樣?(幫助學生進一步一理解)
小結:單位名稱是跟我們解決的問題有關,所以平時我們在用有余數除法解決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看清問題,弄清商和余數的單位。
三、實踐應用,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1、看大屏幕,解決讀書節中的問題(57頁,4題)。
(1)先從圖中找信息。
“23元最多可以買幾本?還剩多少元?25元呢?”
學生獨立解答,反饋。
2、課件出示:
A、航模小組用25個車輪組裝四驅車,
最多能裝幾輛?
B、一輛貨車載重量4噸,要運25 噸貨物,至少需要幾輛?
(1)同學們自己先想想,再小組交流。
(2)列算式并解答。
(3)全班展示說明。
小結: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3
一、總體印象
本單元是在二年級下冊兩步計算應用題之后,第二次單獨編排的內容。平時的解決問題都體現在各章各節之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2、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思考
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1、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現在解決問題強調學生應用自己的算法,能解決問題就可以了,但我們在學生碰到困難時,也要引導學生借助基本的數量關系式、線段圖等手段幫助學生進行分析,并使學生自己能逐步學會分析、解決。
2、注意解決問題的教學重點是分析思路。
美國《全美數學教師委員會》會刊制定的數學課標就提出來:數學課堂要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的課堂。在教學過程中,要教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為解決問題而教,把解決問題放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來教學,以前我們教應用題很關注結構和數量關系,看問題求什么?找相應的條件,結構是固定的,老師教學時有章可循。完事有序地敘述題目。
3、注意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性。
多樣化是指學生在解題時能從不同的角度去解決問題。不同的方法要有本質上的區別,平時我們在課堂上經常會聽到老師在不斷的問還有什么方法?有個別老師還把分步列式與綜合算式當成了兩個方法,我想這就沒必要了。因為根本的解決思路還是一致的`。
教學中的幾點溫馨提醒:
現在的解決問題多數都是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出現的,這樣的呈現方式,信息量大很開放,也很迎合孩子的心理。但長此以往孩子的讀信息能力就會欠缺,也使孩子在數學方面的邏輯思維的培養存在問題。我們關注到這個問題之后,在解決問題時以純文字的形式出現,學生的讀題能力就大不如前,希望這點能引起老師們的注意:在解決問題時可以逐步向文字表達過渡。
實踐活動:設計校園。
學習了測量、面積,方位基礎之上。
1、收集信息。了解我們的學校原來是怎么樣的,看看其他學校的情況,在孩子調查的基礎上為設計新校園打下基礎。
2、分析信息。讓學生進行討論,我們要添些什么,教材提供兩個方面:師生日常需要,來源于借鑒,從其他學校調查來的可以借鑒到本學校的。每個學校不同,可以具體安排,不要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
3、設計新校園。注重小組之間的學習與合作。
4、欣賞、展示作品。讓學生說一說。在哪個方位上設計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不要把作品粘在黑板上,大家做的都很好就完了。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4
教學目標:
1、能用小數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2、能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并解決實際問題。
3、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和感悟小數加、減法的算理。
教學重點:
能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并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能綜合運用所學小數相關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讓學生說一說,怎么計算小數加、減法。
2、計算下列各題。
1.3+5.4=
5.8-0.7=
4.3+1.9=
2.5-1.9=
請學生說說你是如何思考和計算的?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
請同學們讀題,你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根據題意可知,小麗有10元錢,買一個文具盒花去6.8元后,她還想用剩下的錢買一個筆記本和一支鉛筆,求小麗剩下的錢夠不夠買這兩樣文具。如果小麗想不帶橡皮的鉛筆換成帶橡皮的鉛筆,她的錢夠不夠。
教師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要求小麗剩下的錢是否夠買筆記本和鉛筆,首先要求小麗剩下的錢是多少,再計算出筆記本和鉛筆的價錢,然后用小麗剩下的錢與筆記本、鉛筆的總價進行比較,最后判斷出小麗剩下的錢夠不夠買這兩樣文具。求小麗剩下的錢是否購買筆記本和帶橡皮的鉛筆的方法與前面相同。
師生共同探究解題方法:
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
3.1<3.2,所以買鉛筆夠。
方法二:10-6.8=3.2(元)
3.2-2.5=0.7(元)
0.7>0.6,買鉛筆夠了
0.7<1.2,買帶橡皮的.鉛筆不夠。
2.5+1.2=3.7(元)
3.7>3.2,所以錢不夠。
4、對比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復習內容和例3、例4,看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從低位算起;都是滿十進1,退1當十。不同點:教師應到學生觀察例
3、例4,做小數加、減法時,只要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就對齊了。)
2、結合第97頁的“做一做“,讓學生說一說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學生邊提出問題邊解答,師生互動,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同桌互相合作,用手中的學具進行估價編題,并說出解題過程。
三、作業設計
1、P98—99
練習二十一的第5—7題。
2、直接寫出得數。
0.8-0.5=
0.7+0.4=
1.6+2.3=
1.9-1.3=
2.3-.3=
5.3+1.6=
0.5+3.1=
0.8+1.5=
3、動腦筋試一試。
7.□
6.□
-□.3
+□.5
3.5
13.3
四、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小麗有10元錢,買一個文具盒花去6.8元后,她還想用剩下的錢買一個筆記本和一支鉛筆,求小麗剩下的錢夠不夠買這兩樣文具。如果小麗想不帶橡皮的鉛筆換成帶橡皮的鉛筆,她的錢夠不夠。
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
3.1<3.2,所以買鉛筆夠。
方法二:10-6.8=3.2(元)
3.2-2.5=0.7(元)
0.7>0.6,買鉛筆夠了
0.7<1.2,買帶橡皮的鉛筆不夠。
2.5+1.2=3.7(元)
3.7>3.2,所以錢不夠。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5
設計說明
1.加強小組合作,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學生“具備初步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從問題入手,找出需要的數學信息,然后進行獨立思考,對數學信息進行整合,再通過小組探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2.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
說解題思路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本教案為學生創造了多次說話的.機會:個人匯報、小組討論以及全班交流。通過這樣的活動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形成解題思路,讓每個學生通過說話展現思維過程,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2盒粉筆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師:同學們,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1盒粉筆)
師:你能用最快的速度數出這盒粉筆一共有多少支嗎?(24支)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數出來的?
[這盒粉筆有4行,每行有6支,所以有4x6=24(支)]
師:2盒有多少支?怎樣計算?[24x2=48(支)]
師:誰能完整地敘述剛才這道題?
(1盒粉筆有4行,每行有6支。2盒這樣的粉筆一共有多少支?)
師:誰能列式解決這個問題?說一說每步算式表示的意義。
4x6=24(支) 求出1盒粉筆有多少支。
24x2=48(支) 求出2盒粉筆有多少支。
師:類似剛才這樣的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今天我們就進一步學習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板書: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結合數粉筆的活動,啟發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探究新知,體驗策略的多樣性
1.交流信息,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52頁例3,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并說一說從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匯報信息:①超市一周賣出5箱保溫壺。②每箱有12個保溫壺。
(3)提出問題:要想知道一共賣了多少錢,還要知道什么信息?
(還要知道每個保溫壺賣多少錢)
2.獨自探究。
(1)小組內互相討論、交流。
(2)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后的結果。
①提問:45x12=540(元)表示什么?(每個保溫壺賣45元,12個保溫壺能賣多少錢,也就是一箱保溫壺能賣的錢數)
540x5=2700(元)表示什么?(5箱保溫壺一共賣的錢數)
②提問:12x5=60(個)表示什么?(每箱有12個保溫壺,5箱一共有的保溫壺的個數)
60x45=2700(元)表示什么?(5箱一共有60個保溫壺,這些保溫壺一共賣的錢數)
③45x12x5先求每個保溫壺賣45元,12個保溫壺賣多少錢,再求5箱保溫壺一共賣多少錢。
④12x5x45先求5箱一共有多少個保溫壺,再求每個保溫壺賣45元,這些保溫壺一共賣多少錢。
(4)討論:①和②這兩種方法與③和④這兩種方法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
匯報:①與③、②與④的解題思路是相同的,只是③和④分別是①和②兩步計算合并的綜合算式。
3.小結:
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時,要根據問題找已知條件,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答應用題也要注意檢驗,用一種方法解答后,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再解答一遍,如果兩種解法的得數相同,說明解答正確。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6
教學內容:
課本40-4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掌握利用連乘、連除列出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2.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列式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并說出算列算式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口算
41x20=答案61x30=答案11x80=答案12x40=答案50x20=答案640÷8=答案140÷7=答案280÷7=答案350÷7=答案120÷6=答案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我們來到了美麗的生態園,在這里,到處是五顏六色的花,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板書學生梳理出的數學信息)
教師適時評價。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
1、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
2、每個花架擺了多少盆花?
<<<12>>>
3、平均每個花架每層擺了多少盆花?
……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二、你說我講
1.教學“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
(1)師:要解決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啊?怎樣列式?
學生列出算式,教師適時出示課件5x8=40(盆)3x40=120(盆),追問:你能說一下你所列的兩個算式的含義嗎?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通過分步列式,先求出1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師利用課件演示分布計算的過程,并引導學生兩個算式所表達的含義。
師:你能不能列出一個綜合算式?
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操作的信息。
組內交流,討論綜合算式的列法,并講解出該綜合算式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分小組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并及時給予恰當的評價,然后教師利用課件演示綜合算式的'含義,加深學生的理解。
2,教學“平均每個花架每層擺了多少盆花?”
教師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再看情境圖,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導學生列出分布算式。
在學生自主學習、列式的基礎上,師:誰愿意到黑板上來展示一下自己所列的分布算式?
學生板演自主學習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96除以2表示什么?48為什么要除以4?
學生:96÷2=48(盆),表示每個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個花架有四層,每層有12盆。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對,先算每個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層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后教師利用課件進行演示講解。
師:誰能列出一個綜合算式?小組內可以進行合作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板演展示。
學生板演:96÷2÷4。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96除以2表示什么?為什么要除以4?
學生回答,教師適時提升:對,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個花架上,每個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個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層,每層有多少盆花。教師利用課件演示,講解。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1、2題,
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畫面,找到已知信息和問題,明確數量間的關系,并獨立解決。
教師提示:做一張這樣的畫需要多少個貝殼?
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畫面,找到已知信息和問題,明確數量間的關系,并獨立解決。
教師提示:每箱8個什么?每盒6個什么?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獲?(課件出示教材豐收園圖)
學生可能回答:我會積極學習了。教師適時追問:你哪個環節最積極?學生可能說:擺一擺,操作方面。
學生也可能回答:我學會提問了。教師適時追問:你都問什么問題了?(課件“會問”綠蘋果圖片飛出果籃,同時出示問題:你都問什么問題了?)
……
師:讓我們滿載著收獲,下課休息一下吧。
學生回答
學生小組合作回答
學生選擇學具,利用擺一擺,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獨立操作,利用小紙板擺一擺,
學生組內討論交流,小組內列出綜合算式。
學生合作,解決問題
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練習二十三第12~16題。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進一步學會用連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2.通過解決具體問題,讓學生獲得一些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基本聯系。
1.聽算。
2.p104 13題 生獨立解決 指名訂正 師:你是怎么想的?還有其他方法嗎?
2*7/7=2元。
二、指導練習。
1. p104 12題。
師:觀察題目,你知道了那些數學信息?同桌說,指名說
師:能直接用32和4元角比較嗎?為什么?
師:你準備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獨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評價。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說,指名評價,鼓勵。
師:通過這道題,你發現了什么?
2. p105 14題。
師:觀察題目,你知道了那些數學信息?同桌說,指名說
師強調:圖中隱含了一個條件,是什么?
師:你準備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獨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評價。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師:通過這道題,你明白了什么?
三、集中練習。
1. p102 15題。
讓生自己獨立獨題、審題、分析,列式解答。
師:圖中隱含了一個條件,是什么?
師巡視,輔導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評價。
2. p103 16題。
讓生自己獨立獨題、審題、分析,列式解答,
師:圖中隱含了一個條件,是什么?
師巡視,輔導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評價。
四、發展練習。
讓生自編一道兩步計算的連除應用題。
同桌說,全班說。表揚鼓勵。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8
一、設計說明。
1、給學生足夠的自學空間。
改革課堂,把學習的空間還給學生,是教育實踐所得出的方法。本課時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學生對題目中的信息并不陌生,所以本設計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給他們足夠的信任,促使學生在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2、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本設計遵循了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理解與閱讀、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三個環節,尤其突出了“分析與解答”的過程,引導學生以發言的形式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分析,目的在于先將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計劃表達清楚,再有理有據地解決問題,最后回顧反思。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再一次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進一步鞏固了解決問題的幾個步驟,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與實踐能力。
二、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PPT課件。
2、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學具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下列復習題。
(1)5平方米=( )平方分米
4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一塊長方形菜地,長8米,寬5米,這塊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16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后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復習題,進一步明確了面積單位間的換算,鞏固了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復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以及在實際中的應用,使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得以鞏固和激活,為新課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72頁例8。
(1)請學生說一說從題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
生1:我知道客廳的長是6米,寬是3米。
生2:我知道地磚是正方形的,邊長是3分米。
生3:要解決的問題是“一共要用多少塊地磚?”。
(2)理解題意。
師:要求一共要用多少塊地磚,就是求什么?
生1:就是求長方形客廳的地面上能鋪多少塊地磚。
生2:就是求長6米、寬3米的大長方形里能擺多少個邊長是3分米的小正方形。
2、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1)小組內討論交流,嘗試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師巡視指導。
(2)交流算法。
生1:我先算出客廳地面的面積,再除以每塊地磚的面積,就是所需地磚的塊數。即地磚的塊數=客廳的面積÷地磚的面積,計算時要注意的問題是統一單位。解題過程如下:
客廳的面積:6x3=18(平方米),
統一單位: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地磚的面積:3x3=9(平方分米),
需要地磚的塊數:1800÷9=200(塊)。
生2:我先分別算出客廳的長和寬可以鋪多少塊地磚,再用乘法算出需要地磚的塊數。即地磚的塊數=長鋪的塊數x寬鋪的塊數,在計算時也要注意統一單位。解題過程如下:
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長鋪的塊數:60÷3=20(塊),
寬鋪的塊數:30÷3=10(塊),
所需地磚的塊數:20x10=200(塊)。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事物或圖像,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知道幾分之一這樣的數是分數,并借助圖形明確幾分之一的含義。
2、使學生記住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的讀、寫幾分之一,并能借助圖形認識比較幾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學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3、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主動探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教學重點:
認識二分之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難點:
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幅圖片。這兒風景怎么樣?
生:很優美。
師:有兩個小朋友在這野餐,讓我們看看他們帶了哪些食物?
生:四個蘋果,兩瓶水,一個蛋糕,
師:你認為他們會怎樣分配這些食物?(生:平均分)
生:平均分,每人兩個蘋果,一瓶水,半塊蛋糕。
師:好,能不能說說這樣分的理由?
生:這樣公平。
師:這里我想到了一個數學問題。你有沒有想到?
師:把這些食品平均分成兩份后,蘋果每份兩個,可以用數字2來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蛋糕每份半個,可以用一個數字來表示嗎?
生:可以。是二分之一。
師:(師板書:二分之一)這是這個數的讀法,你知道這個數怎么寫嗎?
生:1/2。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書的。
師:很不錯的習慣。同學們,你們以前見過這樣的數嗎?象1/2這樣的數叫做分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分數。
二、新授
(一)認識1/2
1、師:你們知道分數是怎么來的嗎?請同學們看投影
2、師:(電腦演示)我們把1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原來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
3、師: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半塊蛋糕嗎?(提示:為什么是兩分而不是三分?為什么是之一而不是之二
生:它指的是蛋糕;兩分是因為把蛋糕分成了兩粉,之一指的是其中的`一份。
師:其他同學也是這樣想的嗎?很好的想法。下面我們來研究它的寫法。它的寫法是由幾部分組成的?(三部分)哪三部分?()為了講起來方便,人們給這三部分都起了一個名字,它們分別叫分數線、分母、分子;你知道這三部分分別表示什么嗎?
生:——一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這個蛋糕分成了兩份,1表示其中的這一份。
師:講的真不錯,也只有這樣積極思考才能學得真本事。下面我們放松一下,做幾道簡單的題。
4、練習一:判斷(電腦出示)
下面圖形的陰影部分是原圖形的1/2嗎?(用手勢表示)
()()
說一說為什么不是?
5、練習二;同學們真聰明。現在王老師要考驗大家是不是心靈又手巧,下面請你們動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出長方形的1/2。
師:哪位同學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說一說你是做出來的?
(二)認識1/3
(電腦顯示)
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電腦演示)。那么這一份是這個圓的幾分之幾?第二份、第三分呢?
師: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三份之一,寫作:1/3,讀作:三分之一
(三)認識其它分數
接下來,王老師要看看大家創造力,請你來創造一個分數,并說一說它表示的意思。
小結:像1/2、1/3、1/4、1/8這樣的數,都是我們的新朋友分數。
(四)分數大小的比較
1、利用剛才學生創造的1/2,1/4,結合圖形,比較大小;
2、比較1/2,1/8的大小
3、比較1/4,1/8的大小
4、師:你有沒有發現什么規律?
(五)練習
師: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感覺累嗎?想不想試試自己的本領呢?
好,來看第一關(想想做做第一題);第二關(想想做做第三題)。
三、總結
今天這節課,王老師與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會解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2、體會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樂趣。
教學重點:
正確解答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教學難點:
通過解決具體問題,讓學生獲得一些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例4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練習。
43x11=答案 32x12=答案 22x14=答案
2、出示:小明5分鐘寫了180個字,他每分鐘寫多少個字?(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出示情景圖。
教師談話引入新課。
根據給你的.信息和觀察情景圖來解決這個問題。
組織學生討論然后請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在這里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空間,發表自己的想法,教師在學生說出想法后在引導、訂正。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匯報,教師板書。
方法一:60÷2=30(人) 方法二:3x2=6(組)
30÷3=10(人) 60÷6=10(人)
或60÷2÷3=10(人)
答:每組有10人。
教師提問:第一種方法的60÷2=30解決的是什么問題?第二種方法的3x2=6解決的是什么問題?
教師要知道例4的第一種方法是教學重點,但在這里要表揚想出第二種方法的同學。
2、指導完成“做一做”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53頁的“做一做”,教師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看題,教師可以提示學生看清楚題目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問題再回到題中收集相關的信息數據。
提問:題中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關數據?
讓學生獨立在本上完成此題,展示學生解題的過程。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3、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看第54頁的第2題,引導學生按照“看問題—手機信息數據—列式解答”這樣一種思維順序去獨立思考,完成此題。
讓學生匯報自己的解答過程,并展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660÷3= 75÷5= 198÷9= 104÷8=
2、學校圖書館共有700本書,有7個書架,每個書架有5層,你知道平均每乘層放幾本書嗎?
3、學校組織學生去植樹,共去了540人,要分成5個植樹點,每個植樹點分成9組。請計算一下平均每組有多少人。
四、思維訓練
1、某商店運來一批裝微波爐用的塑料盒,準備每個賣9元,這批微波爐盒可以賣900元。每箱里有多少個微波爐盒?
2、動腦筋想一想,從圖中你能收集什么數據信息?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板書設計:
連除應用題的解決思路和連乘應用題解決思路一樣,應從問題入手,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學反思:
在實際情境中理解了連除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在認真閱讀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1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4頁,練習二十三第11~13題。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兩步計算的除法和減法、除法和乘法來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熟練程度;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2.學生經歷合作交流、分組討論等學習過程,感受并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3.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建立學習自信心。
教學重點:用兩步計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能靈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一、預習作業:
1.自學書第103到105頁第10到16題。自己讀懂題目,獨立解決問題。
(先解決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用了什么方法?)
2.描述情境:
小明3分鐘打字210個,小華每分鐘打字65個。小明每分鐘比小華多打多少個字?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用用兩步計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決問題。有時也涉及到減法、乘法。大家要靈活運用。(板書課題)
二、預習反饋、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練習二十三第11題。
(1)自己讀懂題目,獨立解決問題。
(2)組織交流,訂正。(先解決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用了什么方法?)
(3)你知道還有什么鳥或小動物能捕捉害蟲嗎?
(對學生進行保護益鳥、益蟲,保護生態平衡的教育。)
2.練習二十三第12題。
(1)讀懂題意,怎樣判斷“買哪一種便宜?”
(2)獨立解決問題。
(3)交流、訂正。
(4)本題通過計算單價,用比較的方法可以確定哪一種便宜。
不需要兩步計算。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要學會靈活處理。
3.練習二十三第13題。
(1)讀懂題意,要解決什么問題?獨立解答。
(2)所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3)想一想:他們為什么選擇租四人船呢?(合理、合算)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甲種香皂買三送一要16元,乙種香皂買一塊要4·60元,買哪一種便宜?
(1)讀懂題意,甲種香皂買三送一要16元,就是4塊要16元。
(2)分析:買哪一種便宜?只要先算出甲種香皂的單價就可以了。
(3)甲種香皂每塊的價錢是16÷4=4元,乙種香皂買一塊要4·60元,
因為4元<4·60元,所以買甲種香皂便宜。
2.小紅每天早上上學,中午回家,下午上學,晚上回家。兩天之內一共走了2880米。小紅家距離學校大約多少米?(考察學生收集對解決問題有用的信息的能力。)
(1)學生獨立讀懂題意。
(2)分析:小紅一天走幾趟?(4趟)
(3)先解決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先解決一天走多少米?
2880÷2=1440米,再解決一趟走多少米?1440÷4=380米。
(4)小紅走一趟的路程就是她家到學校的距離是380米。
四、反思,拓展升華
1、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你覺得快樂嗎?
2、希對實際問題靈活處理,能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3、想一想:周圍生活中有哪些問題可以兩步計算就解決的。
五、布置作業
《作業本》第52頁。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經歷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學生有合理地分析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明確小括號的作用。
教學過程:
活動一:出示情景圖,提出問題
師:你可以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互相交流。
師抽生交流并板演:犁糕一共可以裝多少包?
活動二:解決問題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嘗試解決,并交流]
師:誰愿意起來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寫法。
生1:520÷4=130(包)
320÷4=80(包)
138+80=210(包)
生2:(520+320)÷4=
師:你能說一說每一步計算的含義嗎?
師:你能出有括號的'先加再除的混合的運算順序嗎?
生答。
師:請同學們解決下面的問題。
360÷(2X3)380÷(132-127)
活動三:練一練
第4、5、10題:要放手讓學生獨立地完成。交流時注重讓學生說清分析思路和策略,以此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3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加減法估算必要性;掌握加減法估算的方法,會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合理的估算。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通過感受估算解決問題的簡潔性,培養估算意識。
3.體會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步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方法,具有回顧與反思的意識,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二、教學重點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掌握加減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體驗估算的多樣性,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估算策略。
三、教學難點
體驗估算的多樣性,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估算策略。
四、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課件、習題卡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說說下面各數的近似數
583接近()百
718接近()百
192接近()百
219接近()百
583接近()百()十
718接近()百()十
192接近()百()十
219接近()百()十小結:剛才小朋友們都積極動腦,學會判斷一個三位數接近哪個整百數或整百整十數,下面我們就來用這個本領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引出新知
向陽小學組織學生去看巨幕電影,我們一起來看看。帶來的問題是什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你想怎么解決這道題?(估一估,算一算)
下面就解決一下這道題。
2.匯報交流。
六個年級的學生同時看能坐下嗎?說說怎么想的。
預設1:221+239=460(人)460人>441人所以六個年級的學生不能同時坐下。
預設2:把221看成200,把239看成200,200+200=400(人)221+239>400人。
預設3:把221看成220,把239看成230,220+230=450(人)450人>441人所以六個年級的學生不能同時坐下。
預設4:221>220,239>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所以不能同時坐下。
討論交流:
(1)這些方法方法合理嗎?為什么?
(2)方法一和方法三、方法四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3.小結雖然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有的是精確計算,有的是估算,但是一般我們不用找到準確答案更簡潔一些。
4.方法提煉:我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明確問題,找到信息——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回顧反思方法
(三)鞏固提升
1.解決15頁問題
(1)出示問題
如果兩個旅行團分別有196名和226名團員,這兩個旅行團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嗎?
(2)匯報方法
2.解決17頁第7題
(1)仔細審題,說說你想用什么方法?
(2)獨立解決
(3)匯報方法
3.解決17頁第6題
(1)要幫助小貓解決問題,你想用什么方法?為什么?
(2)獨立完成
四、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2、使學生學會從多角度思考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個性化設計及反思
一、學前準備
1、口算。
3分鐘計時,學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題。
2、計算。
教師板書下列各題,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
(1)集體完成。
(2)指名學生板演。
(3)說一說,各自是怎樣計算,如何驗算的。
(4)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分析和指導。
(5)表揚算理清楚,計算正確及有進步的同學。
3、計算比賽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29頁例8.
出示主題圖。
師:觀察情境圖,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問:“大約”是什么意思?
師: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時,把被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或幾百幾十數,然后應用乘法口訣,估出商是多少。在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300,也可以把267看作與它接近的幾百幾十數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數。
指名學生板演。
方法一:把267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300
267÷3≈100(元)
(300)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100元。
方法二:把267看作與它接近的幾百幾十數270
267÷3≈90(元)
(270)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90元。
2、學習教材第30頁例9.
出示主題圖。
師:觀察情境圖,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師: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個箱子大約能裝下多少個菠蘿。因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個箱子能裝下160個菠蘿,182>160,所,18只紙箱肯定裝不下182個菠蘿;還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裝完這些菠蘿至少需要多少個紙箱。菠蘿的總數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數大于20,所以,18個紙箱肯定裝不下所有的菠蘿。
指名學生板書。
方法一:18≈20
20×8=160(個)
方法二:182≈180
182÷8>20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奧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傳遞了816千米。平均每天傳遞多少千米?
(1)出示題。
(2)讀題,理解題意。
(3)分析數量關系。
(4)列式解答。
(5)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有530把椅子,分5次運完,平均每次運多少把?如果分4次運呢?
(1)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分析數量關系。
(2)估算一下,把530平均分成5份或平均分成4份,每份大約是多少。
(3)精確計算。
(4)交流計算結果。
3、現有643盆花擺進花壇,平均放進5個花壇中,每個花壇放多少盆,還剩多少盆?
(1)出示題。
(2)理解題意。
(3)分析數量關系。
(4)獨立列式解答。
(5)提問:怎樣理解還剩多少盆?(余數就是還剩多少盆)
4、3位教師帶50名學生去參觀植物園,已知成人票價10元,學生票價5元,10人以上的團體票價為6元,怎樣買票合算?
(1)創設情景。教師邊講邊出示相關信息。
(2)營造解題氛圍。
(3)分組合作,嘗試多種解答方法。
(4)比一比,哪小組既解答合理又方法多樣。
(5)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師生分開購票是合算的?在什么情況下購買團體票合算?
(6)給學生充分的發言時間和空間。
四、思維訓練
如果同一節目每月播出的時間相同,每個節目每月各播出多長時間?
(1)出示題,講述題意。
(2)解讀圖意。
(3)理解題目中所提的問題。
(4)直觀看圖,正確解答。
(5)交流解題思路。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5
教學內容:
教材第52頁例3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兩步乘法計算解決問題。
2、通過解決具體問題,讓學生獲得一些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正確運用兩步乘法計算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通過解決數學中的'具體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例3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復習解決一步乘法的問題。
教師:請同學們認真聽、仔細想,看誰能很快解決下面的問題。
三(1)班同學,在做廣播操時需站4隊,每隊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讓學生讀題,并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師引導: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用乘法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學習教材第52頁例3.
出示例3.
教師:觀察情景,你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師生共同探究解題思路。學生匯報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溫壺能賣多少錢,再求5箱賣多少錢。
4512=540(元) 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個保溫壺,再根據每個保溫壺的價格求出一共賣了多少錢。
教師指名學生列式解答。
125=60(個) 6045=2700(元)
教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教師引導學生用綜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 12545=2700(元)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每盒有2個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個球。
2、每輛汽車每次運貨物9噸,有6輛汽車,這些汽車4次運貨物多少噸?
3、一中高級瓷磚每塊13元,每箱有25塊。小剛家裝修時買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維訓練
1、菜市場運來5車黃瓜,每車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運來黃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學教學樓有3層,每層有12間教室,每間教室安裝6盞日光燈。這些教室一共安裝多少盞日光燈?
3、在一條公路的一邊種樹,先在一頭種一棵樹,以后每隔5米種一棵,一共種了324棵就種到另一頭了,這條路長多少米?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1)
解決兩步計算的連乘應用題,要根據已知
條件找間接量,確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學反思:
本課引導學生學習解決乘法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明確了三步解決問題的方法
1、閱讀與理解;
2、分析與解答;
3、回顧與反思。
在仔細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再讓學生自己列出綜合算式,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6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選擇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素材,努力為學生創設熟悉的生活情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識。
1.巧設情境,輕松導學。
本節課的教學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需要運用估算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參與估算的過程,體會估算的實際意義,從而激發學生學好估算的強烈愿望,樹立學好估算的自信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讓學生體會估算的價值。
教學中,先讓學生自主解答,在肯定筆算精確結果的同時,通過交流讓學生認識到這樣的問題用估算就可以快速解決,不需精確計算,體會估算的價值。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1.估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估算的方法。
427+275 814+691
2.揭示課題:在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都需要用估算的'方法去解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乘法估算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復習加法估算的方法,為學習新課做好知識鋪墊。同時,讓學生初步了解估算可以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探究新知
1.閱讀理解,收集信息。
(1)課件出示教材70頁例7情境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已知條件:29人去參觀,門票8元/人。所求問題:帶250元買門票夠嗎)
(2)引導學生列出算式:29×8。
2.分析解答,探究方法。
(1)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2)展示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方法一 筆算。
方法二 估算。
因為29接近30,就把29看作30,30×8=240,29×8<240,所以帶250元買門票夠。
(3)介紹約等號:剛才估算出的得數不是準確值,因此在列算式的時候,算式和得數之間不能用“=”連接,而要用“≈”連接,29×8≈240(元),希望同學們在估算時注意。
3.回顧反思,總結方法。
(1)引導學生比較兩種方法哪種簡便?(估算)
(2)討論:為什么估算簡便?
(因為這道題問帶250元買門票夠不夠,不是問買門票需要多少錢,所以不需要算出準確結果,這樣用估算解決就非常簡便了)
(3)小結估算方法:把29看作30,估大了,說明即使有30人去參觀,買門票才需要240元,因此帶250元一定夠。我們在估算時,通常把多位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整百數,再與一位數相乘。估算的結果要用約等號連接。
4.拓展。
(1)如果92人參觀,帶700元買門票夠嗎?應該怎樣估算?
(2)如果92人參觀,帶800元買門票夠嗎?應該怎樣估算?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7
一、教學內容:
練習十三的第4、5、7、8題及相關補充練習。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與態度讓學生感受到有余數除法的價值,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其中也讓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造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的.實際問題
2、難點: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五、教學準備:
情境圖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師:同學們,現在書店對小朋友進行書的優惠,每本兒童讀物都只賣4元,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個同學都要買些什么書吧。
師出示書店買書的情境圖
讓學生找出問題,獨立解決。
2、師出示森林餐廳的情景圖,讓學生先說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老師板書。
問:是不是平均分的事情?是怎樣分的?
那么該如何解決?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匯報不同解決辦法。
3、出示叢林探險的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說自己所了解到的數學信息。并說說要解決每個問題所需的數學信息是不是知道。獨立解決。
4、觀察花店的圖,把了解到的數學信息列出來。理解題目的要求。
讓小組一起用圓片、三角形、正方形來代替花進行扎花。最后一起確定解題策略。
5、給班級分組,怎樣分比較科學,說說理由。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聰聰陪媽媽去水果市場買水果,媽媽說:“聰聰,我想買35個蘋果、28個梨子、32個橘子,然后你按4個蘋果、5個梨子、6個橘子裝一袋,看看可以裝幾袋?
(四)課堂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經歷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學生有合理地分析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明確小括號的作用。
教學過程:
活動一:出示情景圖,提出問題
師:你可以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互相交流。
師抽生交流并板演:犁糕一共可以裝多少包?
活動二:解決問題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嘗試解決,并交流]
師:誰愿意起來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寫法。
生1:520÷4=130(包)
320÷4=80(包)
138+80=210(包)
生2:(520+320)÷4=
師:你能說一說每一步計算的含義嗎?
師:你能出有括號的先加再除的`混合的運算順序嗎?
生答。
師:請同學們解決下面的問題。
360÷(2X3)380÷(132-127)
活動三:練一練
第4、5、10題:要放手讓學生獨立地完成。交流時注重讓學生說清分析思路和策略,以此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19
教學目的
初步培育門生在具體的生存情境中采集信息,提出題目并解決問題的本領。教學準備
老師:課件。
學生:表格。
教學進程
1、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老師:同學們,咱們先來猜做個游戲好不好?
出示課件:想想,第十六個圖形是什么樣的?第35個呢?第98個呢?老師:我們應用有余數的除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老師:同學們真棒,猜得特別精確,實際這就是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就是“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
2、嘗試題目,自主學習。
(一)表現例四的主題圖,讓學生察看。
老師:在同學們的體育活動之中也會出現有余數的除法的實際問題,大家請看!發問: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甚么?
你能依據圖中的.有用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
生一:有32個同學
生二:教師要求每六人一組
生三:可以分幾組,還多幾人?
(課件同步涌現:可以分幾組,還多幾人?)
師:你能幫教師解決這個數學題目嗎?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法子算一算,入手吧。
(二)自主學習,嘗試解決問題。
老師:小幫手們動作可真快!請兩位小幫手給大伙兒說說你的計算方法。師:哪位同學給人人說說自己的算法?
老師依據學生的口述板書,要是有的學生沒有寫出單位,這時候發問:
師: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呢?余數二呢?那單位各是什么呢?(依據商和余數的單位發問:
老師:你們知道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嗎?余數二呢?
生:商示意可以分五組,余數示意還多二人。)
(三)出示實習十三的第二題。
師:下面這道有關跳強繩的題目怎樣解決呢?看誰做得又對又快!19-八=十一(米)十一÷二=五(根)……一(米)
答:可以做五根短跳繩,還剩一米。
3、小結。
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 20
設計說明
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本節課的教學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掌握運用列表策略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考過程和方法,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1、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培養理解能力。
教材例9要求學生用已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弄清題意是解決問題的先決條件。因此,首先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讓學生探究算法,培養學生理解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用列表法解題,學生雖有過接觸,但往往容易出現遺漏,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在列表時讓看的人更容易發現規律,從而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空白的表格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展示幾位同學的學情檢測卡。
2、課件出示例題,導入:通過課前的檢測,看來同學們對我們學過的知識掌握的都很好。那么今天,我們將要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你們有沒有勇氣接受這個挑戰呢?
設計意圖:復習學過的質量單位,創設相應的情境引出學習內容,在喚起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同時,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充滿期待和好奇心。
⊙閱讀與理解
1、引導學生分析題意。
(1)引導學生思考:有多少噸煤需要運走?有哪幾種車可供選擇?每輛車每次能運多少噸煤?
(2)學生討論后交流匯報:要恰好運完8噸煤,有兩種車可供選擇:一種車的載質量是2噸,另一種車的載質量是3噸,要求每次運煤的車都裝滿。
2、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1)如果你來派車,有什么好的方案呢?下面我們分組來討論一下。
(2)出示討論的任務:①你們小組有幾種派車方案?把每種方案填在表格里。②你們認為哪種方案比較合理?
3、出示表格。
(1)讓學生說一說要填的是哪些內容。
(2)明確要填的每個項目的意義。
(3)引導學生在列舉方案時,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填,做到不遺漏,不重復。
4、小組討論,邊討論邊填表格。
5、各組匯報填出的方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用課件演示。
6、請同學們說一說哪種方案是合理的,為什么?
預設:第一種方案和第四種方案都是合理的,因為這兩種方案都能恰好把8噸煤運完,符合題意。
7、師小結:為了保證把所有的方案不重復、不遺漏地列舉出來,我們可以先盡可能地選一種車,然后依次遞減。最后看哪種方案滿足題目的要求就選哪種方案。
設計意圖:先給學生提出討論的任務,并出示表格,提供明確的指導,然后讓學生通過分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列舉出所有的派車方案,使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探究,提高了學習效率,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解決問題》教案02-24
數學教案:解決問題02-11
《解決問題》數學教案02-21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01-14
《用數學解決問題》教案修改12-16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案03-10
《解決問題》數學教案15篇02-21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5篇)01-14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5篇01-14
小學數學《運用連除解決問題》教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