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的教案

時間:2023-02-24 19:13:5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的教案5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的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的教案5篇

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動,進一步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經歷共同探索的過程,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交流的能力。

  3、會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重點難點:

  1、 指導探索乘法分配律。

  2、 發現并歸納乘法分配律。

  方法指導:

  通過講學練相結合,設計相應的練習題,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約3分鐘)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老師想請大家幫一個忙,我有一個朋友開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員工,她想給公司的員工每人買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幾件衣服和幾條褲子,想選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搭配?

  2、學生思考:(1)有幾種搭配方案

  (2)選擇你喜歡的一種方案,并算出總價。

  (學生自己選擇方案并在練習本上完成。師強調:是買4套衣服)

  二、自主學習

  (約7分鐘)

  (一)組內研討,確定方案

  1、組內研討

  (1)一共有幾種搭配方案?

  (2)介紹自己的方案,并說一說,你推薦的理由。

  (3)說說你推薦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錢?你是怎么算的?

  三、合作交流

  (約10分鐘)

  1、匯報交流

  師:哪一個同學想先來給老師推薦他的.方案?

  師:要想求4套這樣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分別列式解答

  師:因為總價相等,這兩個算式我們可以用什么符號把它們連接起來?(學生回答后,師在兩個算式中間用等號連接)

  師:這個等式怎么讀呢?

  生嘗試讀等式。

  (預設學生讀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乘225乘4加75乘4

  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225和75分別與4相乘的積再相加。 )

  2、研究其它方案

  由學生依次匯報出其余3種不同的搭配方案,并引導說出是怎么想的。計算后分別加上等號。

  教師板書

  一套 4 = 4件上衣 + 4條褲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的教案2

  教案內容:

  一、課題:《乘法分配律》

  二、主要講解的內容:

  課本第26頁例7及相關練習題

  三、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嘗試計算,初步認識和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義。

  2、通過觀察交流、舉例驗證,概括規律,并能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

  3、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借助乘法的意義進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內涵。

  教學重難點

  借助乘法的意義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和內涵。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腦,網絡,耳機等

  學生準備:數學書、筆、練習本、筆記本

  五、教學環節

  1、反饋家庭作業(表揚做的優秀的學生,鼓勵并引導完成不太好的學生積極完成作業)

  2、復習導入

  算一算,比一比

  (10+5)×5= (8+2)×7=

  10×5+5×5= 8×7+2×7=

  課前同學們已經完成了復習任務,請同桌交流計算的結果和發現。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應用它們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什么是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今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乘法的另一個運算定律。

  3、新授

  還記得我們提出的第三個問題嗎: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①自主探索,獨立解決問題

  你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列式計算。【設計意圖: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促成多種解決問題方法的生成,為探索運算定律準備了資源。】②匯報交流,明確算法學生先自己做上傳自己想法,連麥讓個別學生說明。

  誰愿意把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展示給大家,并說明解決問題的步驟。

  方法一:先算每個小組人數,再算總人數。

  (4+2)×25

  =6×25

  =150(人)

  方法二:先分別算出負責挖坑、種樹的`人數和負責抬水、澆樹的人數,再算總人數。

  4×25+2×25

  =100+50

  =150(人)

  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計算結果都是150人。

  ③觀察對比,概括規律

  這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4+2)×25=4×25+2×25

  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這個等式嗎?學生發語音

  左邊是4加2的和與25相乘,右邊是4和2分別與25相乘,然后再相加。左右兩邊結果相等。

  教師適時用箭頭表示出來。

  請你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寫在練習本上。

  拍照展示

  觀察這些等式,你有什么發現?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結果相等。

  ④你能結合乘法的意義理解這個規律嗎?

  如:(4+2)×25=4×25+2×25

  左邊表示6個25,右邊表示4個25加2個25,也是6個25,所以兩者結果相等。

  得出結論: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⑤用字母怎樣表示這個規律?

  (a+b)×c=a×c+b×c

  a×(b+c)=a×b+a×c

  4、練習鞏固

  (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確的?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56×(19+28)=56×19+28 ( )

  32×(7×3)=32×7+32×3 ( )

  64×64+36×64=(64+36)×64 ( )

  答案:× × √

  解析:【考查目標1、2】借助乘法意義判斷,進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義,注重形式表達的認識與強化。

  (2)觀察下面的豎式,說一說在計算的過程中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答案:運用了乘法分配律25×12=25×2+25×10

  解析:【考查目標1、2】結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喚起學生已有的經驗,體會乘法的算法與乘法分配律的關系。

  (3)李阿姨購進了60套這種運動服,花了多少錢?

  答案:(75+45)×60

  =120×60

  =7200(元)

  解析:【考查目標3】借助熟悉的生活問題情境,在列出不同算式的基礎上,以生活情境的材料解釋算式意義,進一步加深對乘法分配律意義的認識和理解。

  5、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

  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一個新的運算定律: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左邊表示(a+b)個c,右邊表示a個c加b個c,所以兩者結果相等。

  如果反過來,等式仍然成立。

  如4×7+4×3=4×(7+3)

  利用這個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

  6、釘釘家校本布置家庭作業,當天提交。

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的教案3

  學情分析:

  乘法分配律這個知識點在本節課以前學生已經有一些潛移默化的理解,在實際計算中也有應用,如:本單元第一課時的《衛星運行時間》乘數是兩位的乘法中,“114×21=” 不論是第一種“114×20=2280,114×1=114, 2280+114=2394 ”還是第四種用豎式計算,其實質都是在利用乘法分配律這一理論依據,即將21個114,分成20個114和1個114的和,只是表達形式不同罷了。因此,基于這些基礎,我教學時特別注重與舊知的聯系和在意義上的溝通。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會用字母表示。

  2.能夠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3.在乘法分配律的發現過程中訓練學生觀察、歸納、概括等能力。

  4.感受“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增強獨立自主、主動探索、自己得出結論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運用。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提出猜想

  1.情景

  暑假中,我們諭小娃娃表演的《陽光羌娃》在比賽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他們馬上還要到香港參加演出。(出示照片)

  出示資料: 他們每天都在辛苦地訓練著,有時會練得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昨天晚上,王老師就給參加訓練的18個男生和23個女生每人準備了一份8元的快餐,你知道王老師一共用了多少錢嗎?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學校中的大事作為問題背景,可以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數學的廣泛應用性,也利于學生主動解決問題。)

  ①整理條件、問題

  從這段資料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王老師遇到了哪些問題?

  ②學生列式,抽生回答: (18+23)×8, 18×8+23×8

  ③交流算式的意義

  第一個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個算式呢?

  ④計算:(發現兩個算式結果相等)

  ⑤觀察、分析算式特點

  咦,我發現這兩個算式非常有意思。你看看,這是兩個不同的算式,很多地方都不相同,仔細看看,又有相同的地方,對吧!

  現在,就來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看看它們到底有哪些相同點?又有哪些不同點?

  ⑥全班交流,引導學生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A.涉及到得運算及順序:都包含了+、×這兩種運算,左邊是先算加法,合起來以后再乘;右邊是分別先乘,然后再加。

  B.涉及到的數:都用到了18、23和8這三個數,其中8在左邊出現了一次,在右邊出現了兩次。

  C.計算結果:結果相等。

  (設計意圖:對算式意義的分析讓學生明白這兩個算式相等的道理,而從外在特點的分析則讓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特點。同時,細致的特點分析也為學生后面的舉例驗證打下基礎)

  2.提出猜想

  真有趣,運算順序不同,數據也有不一樣的,結果卻一樣,那是不是只有這一個算式才是這樣呢?還是像這樣的算式都有這樣的規律呢?

  怎樣才能知道像這樣的算式都有這樣的規律?

  引導學生想到用舉例的方法進行驗證。

  師小結:要想知道這是不是一個普遍的規律,那我們就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再看看它們的結果想不想等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對一個人而言,記憶一個知識、規律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要知道從哪里去尋找知識和規律,要知道他的發現如何去獲得證明。本節課就是要以乘法分配律的學習為載體,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立足于學生一生的發展而在教學。)

  二、舉例驗證,證明合理性

  1.全班舉例:抽生舉例,全班進行判斷,看所舉的算式是否符合猜想的特征。

  2.分組舉例

  兩個孩子為一組,一起舉一個例子,再一起計算驗證,看結果是否相等。

  3.交流:誰愿意把你舉的例子和大家一起分享?

  A.這個式子符合要求嗎?

  B.這些式子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這個共同的規律是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左邊都是把兩個數合起來再與第三個數相乘,右邊是分開乘,再把兩個積相加,右邊算式中這個相同的乘數,在左邊算式中放在了括號的外面。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舉例驗證的過程,經歷歸納概括的過程。)

  三、概括歸納,建立模型

  1.個性概括

  這樣的式子你們還能寫嗎?能寫完嗎?

  強調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是寫不完的。

  你能用一個式子將所有的像這樣的式子都概括出來嗎?

  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概括規律。(學生可能用文字概括,可能用圖形符號概括,可能用字母概括)。

  2.統一認識

  教師指出一般用a、b、c表示式子中的三個數,這個規律可以表示成

  (a+b)×c=a×c+b×c

  給出規律的名稱:今天,我們一起動手動腦發現了這個非常有趣的規律,這個規律是四則運算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3.進一步認識

  這個式子表示兩個數合起來與第三個數相乘的結果與用這兩個數分別與第三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的結果相等。反之,兩個數都與同一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所得到的結果與先把這兩個數合起來再與第三個數相乘,所得到的結果相等。

  齊讀式子。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不完全歸納法,得出規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不同方法的概括,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尤其是分析與綜合的能力,歸納與概括的能力。)

  四、鞏固應用,深化認識

  1.哪些算式與72×35相等

  72×30+72×5

  72×35 72×30+5

  70×35+2×35

  70×35+2

  問:為什么相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質意義)

  2.你會填嗎?

  (10+7)×6= ×6+ ×6

  8×(125+9)=8× +8×

  7×48+7×52= ×( + )

  問:訂正時強調第一小題為什么這樣填?第三個式子中括號外面為什么要寫7。

  (設計意圖: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

  3. 7×48+7×52 7×(48+52)

  這兩個式子你想選擇哪個進行計算?為什么?

  如果只給你第一個式子,你會想辦法讓你的計算變得簡便嗎?

  小結:利用乘法分配律有時候可以使計算變得更簡便。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觀察,明白乘法分配律在計算中的意義。)

  <<<1234>>>

  4.先想一想,下列各題怎樣計算更簡便,把你的簡便方法寫出來。

  ①34×72+34×28(訂正時問:為什么不直接算)

  (80+4)×25

  訂正時問:把(80+4)×25寫成80×25+4×25依據是什么?

  如果不用好不好算?

  (80+20)×25

  問:這道題與(80+4)×25的樣子一樣,都是兩個數的和與第三個數相乘,為什么你們又不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了呢?

  教師小結:在計算中要根據數據特點,靈活運用乘法分配律。

  ②21×25 75×99+75

  小結:在計算中遇到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特點的式子,可以利用拆數等方法,在不改變原數大小的前提下將式子變成符合乘法分配律特點的式子,然后再進行簡算。

  (設計意圖:通過題組練習,讓學生在計算中要根據數據特點,靈活運用乘法分配律,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不生搬硬套題型。)

  五、全課小結

  孩子們,你們今天收獲了什么?

  當你們在一些具體的問題中發現某些規律,而你又不敢肯定它正確時,你可以怎么辦呢?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18+23)×8 (18+23)×8=18×8+23×8 7×48+7×52=7×(48+52)

  =41×8 … … … …

  =328(元) 學生舉例 … … … … 34×72+34×28 (20+4)×25

  18×8+23×8 … … … … (80+20)×25

  =144+184 個性概括:… …

  =328(元) (a+b)×c=a×c+b×c 21×25 75×99+75

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借助實際問題體會、認識乘法乘法律。

  教學難點:

  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算式。

  預設過程

  一、引入

  1、學校要買25副乒乓球,每個乒乓球4元,每個乒乓球板9元,一共要多少元?

  2、理解題意

  二、探新

  1、學生獨自列式

  2、小組交流想法

  3、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5×(4+9)=25×4+25×9=325

  25×(4+9)=25×4+25×9

  指名學生說出每一步表示的意義

  (4+9)×25=4×25+9×25=325

  (4+9)×25=4×25+9×25

  4、改題:如果改為買45副,你又可以怎樣算?

  45×(4+9)=45×4+45×9

  (4+9)×45=4×45+9×45

  5、觀察:請你們仔細觀察上面這幾題,

  6、你們發現了什么?

  相同點:左邊都是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

  右邊都是兩個數和這個數相乘再相加。

  不同點:算式左邊和右邊有什么不同?

  聯系:算式左邊和算式右邊有什么聯系?

  6、舉例:這樣的算式你能再舉出一些嗎?

  7、概括:你們能把上面的規律概括成一句話嗎?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嗎?(a+b)×c=a×c+b×c

  a×(b+c)=a×b+a×c

  8、質疑:還有什么問題?

  三、鞏固

  1、做一做

  判斷并說明理由

  2、第5題:下面哪些算式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3、第6題

  103×1220×5524×20525×24

  四、:你們還有什么問題?

  五、布置作業:

  1、口算

  2、作業本

  3、尋找生活中乘法分配律的例子。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課堂作業本P15

  口算訓練P16

  教學反思

  課后反思:在第一個班上課,我是運用以上的情境情境進行教學,但是題意不是很清楚,學生在這個地方也浪費了許多時間,而后面探究規律的順序是這樣的:先根據情境列式計算,再引導學生觀察以上習題,再讓學生相關的規律,但是這樣下來感覺學生學得非常被動,對規律的概括非常困難,學生理解不夠深入,也難以用語言表達出來。

  在第二個班上課時,就做了如下的調整:情境改為學校要買25套衣服,每件上衣要20元,每件褲子要10元,一共要多少元?這樣的情境比較清晰,學生列出算式后再讓學生說一說,

  生1:我覺得這樣的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這兩個數與這一個數相乘,再相加。

  生2:是呀,一個數好像是公共財產,都是它們共有的。

  這樣學生對這個因數理解起來就比較簡單,也覺得比較有意思。再讓學生舉例,舉例時再讓學生說明這樣寫的理由,這樣學生對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比較輕松。

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發現、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準確的語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運用乘法的分配律;

  3、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概括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4、滲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自主、主動探究、自己得出結論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

  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請兩位同學到前面)假如20年后,二位在機場見到了我,你們會怎么樣?

  生:(齊)高興激動。

  生1::打個招呼,宋老師好。

  生2:宋老師好!

  師:我把這個過程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來,提問是有兩個宋老師嗎?

  生:不是,是分別握手。

  生:乘法分配律(小聲地)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學習新課埋下伏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師: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學習,老師非常高興。現在正是陽春三月,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的好季節。

  1、引入主題圖(:植樹情景及信息):每小組要4人挖坑種樹、2人抬水澆樹;有25個小組。求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這次植樹活動?

  (1)閱讀理解: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知道了什么。

  生1:已知每小組要4人挖坑種樹、2人抬水澆樹;有25個小組。求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這次植樹活動。

  生2:每個小組共有6人。

  (2)分析解答:

  學生匯報自己的解法,引導學生說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板書:(4+2)×25 4×25+2×25

  2.兩個算式的結果怎樣?用什么符號連接?生讀等式

  板書:(4+2)×25=4×25+2×25

  生讀算式(4+2)×25=4×25+2×25

  3、春季運動會李老師欲訂購9套運動服,上衣每件58元,褲子每件42元,一共需要都少錢?

  口頭列式,得出(58+42)×9=9×58+9×42(生讀等式)

  4、觀察這兩組算式,請你寫出一些類似的式子.

  每個學生都能正確寫出幾組算式,有很多學生已經用字母或圖形表示的。(3個學生寫錯,2名學生自己改過來了)

  投影展示

  生1:(1+2)×3=1×3+2×3

  (3+2)×4=4×3+2×4

  (10+2)×5=10×5+2×5

  (6+4)×5=6×5+4×5

  生2:(4×2)×3=4×3+2×3

  生3:他的算式是錯的,括號里應該是兩數之和。

  生4:( + )× = × + ×

  (a+b)×c= a×c+ b×c

  a×(b+c) = a×b+ a×c

  師;嘗試用文字總結發現的規律

  生:兩個數相加,乘第三個數,可以先把第三個數分別與前兩個數相乘,再相加。、、、、

  等號兩邊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集體歸納。

  抓住:兩個數和、分別相乘

  小結:這個規律是具有普遍性的。你們發現的這個規律就是我們的數學前輩們早已研究得出的“乘法分配律”。(板書課題:乘法分配律)也就是---(電腦出示下面的文字)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這兩個數分別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

  6、討論記憶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師:乘法分配律與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不同,大家討論一下記憶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生1:就像課前老師與兩位同學見面一樣,老師和兩位同學分別握手再求和。

  生2:括號外面的.字母c就像我自己,放學回來,站在門外,爸爸和媽媽在房子里,我進門后先和爸爸打招呼,再和媽媽打招呼,最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

  學生的方法很多。

  (設計意圖:通過自己模仿寫算式和尋找記憶方法的環節,讓學生體會理解分配律的本質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三、鞏固新知,嘗試練習

  1、數學王國正在舉行有獎競猜的活動,你能拿到那些精美的獎品嗎?

  (12+200)×3=□×3+□×3

  15×(40+2)=□×40+□×2

  2、數學游戲:找朋友

  (1)找出得數相等的兩個算式,(將算式卡片展示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一共出示了四組算式,讓學生在辨別正誤的同時,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興趣)

  提問: 22×7+18和(22+18) ×7是朋友嗎?如果要讓它們成為朋友,該怎么改?

  (2)整理卡片,分成兩組

  甲組乙組

  ① 100×31+2×31 ① (100+2)×31

  ② 9×(37+63) ② 9×37+9×63

  ③ (22+18)×7 ③ 22×7+18×7

  分組計算比賽:女生計算甲組的三道題,男生計算乙組的三道題.看誰算的快。

  (設計意圖:制造沖突,引出認知矛盾)

  男同學這組為什么算的慢?你們認為這樣比賽公平嗎?你們有沒有辦法很快算出得數?(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簡便計算的方法:把乙組題轉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另一種形式,使計算簡便。)

  小結:能口算,并且能湊整十、整百數,算起來比較簡便。

  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這一環節進行充分運用,滲透簡便運算的意識)

  四、運用規律,內化新知

  (8+4)× 25= 34×72+34×28=

  先觀察,說一說算式特點,再嘗試計算、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前后呼應,既顯示了內容的完整性,又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五、課堂總結與評價: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意識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4+2)×25 = 4×25+2×25

  (a+b)×c= a×c+ b×c

  甲組乙組

  ① 100×31+2×31 ① (100+2)×31

  ② 9×(37+63) ② 9×37+9×63

  ③ (88+12)×7 ③ 88×7+12×7

【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的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的教案02-24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乘法分配律》02-28

《乘法分配律》數學教案01-02

數學教案-乘法分配律09-29

小學數學教案:乘法分配律01-18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乘法分配律》5篇02-28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乘法分配律》(5篇)02-28

新課標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分配律教案09-21

乘法分配律(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