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1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整理與復習的過程, 進一步加深對時間單位:時、分、秒和長度單位千米、毫米的認識和理解,會運用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與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來進行簡單的換算。
2.能利用所學時間單位和長度單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在整理與復習中進一步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1.能根據題意,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
2.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對本學期所學的計量單位進行整理與復習(板書:計量單位)想一想,本學期的計量單位包括了哪些內容?(出示全冊知識結構圖),在這些知識中你還有什么疑惑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二、整理與復習時、分、秒
(1)出示鐘面,讓學生仔細觀察鐘面,看能聯想起哪些數學知識。
(2)學生獨立思考后在班內交流想法,引導學生補充完整。內容包括:
①時針、分針、秒針的認識;
②1時、1分、1秒在鐘表上怎樣規定的;
③知道1時=60分,1分=60秒,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做練習,出示課本132頁第3題。讓學生獨立解決,然后再全班匯報交流。匯報時,重點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整理與復習長度單位
(1)提問: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全班匯報交流,老師并板書:
千米(1000)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2)做練習,出示第132頁第4題。讓學生獨立觀察圖形,說說每個圖形各呈現了什么。
學生根據課本給出的信息,找出合適的長度單位。窗戶寬120(),三峽大壩高185(),飛機每分飛行13(),小朋友每時步行3()。學生獨立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后,在班內匯報交流,說說為什么這樣填。
(3)做練習第104頁的第13題。讓學生獨立做,再全班交流。
四、解決問題
我們前面整理復習了時間單位、長度單位的有關知識,下面就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呈現課本第105頁第15題。
A讓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說說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B讓學生思考,梅花鹿、長頸鹿的高各是多少?
C班內反饋,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列式和答案,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D學生解決第15題的第(2)小題,并全班交流。
五、全課小結
回憶這節課復習了哪些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41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學重點:
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多種口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1、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多種口算方法。
2、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口算練習
30×320×620×413×32×4200×49×50120×240×72×323×2400×2
讓學生任選兩題說說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1頁例1.
出示例1.觀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師: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個15是多少,怎樣列式呢?
生回答,教師板書:15×3
教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方法一:將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據豎式計算的方法,想5×3=15,個位上的數相乘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十位上的`數1和3相乘得3個十,加上個位上進上來1個十,就是4個十,口算結果是45.
教師對學生的口算方法給予歸納總結并板書,在黑板上加以平價,方便全體學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過程。
教師:想一想,150×3=
學生分組討論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小結: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將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與一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相加,就可以算出結果;還可以利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進行口算,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幾百幾十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后面添一個0.
2、學習教材第42頁例2.
出示例2
師:觀察圖,你從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6×10.
教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學生總結口算方法,老師板書。
口算10×6時,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六九五十四“求出9個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個6是多少,因此,還要再加上一個6
列式解答:6×10=60(個)
答:10盒有60個。
室:要求20盒有多少個蘋果,怎樣列式呢?
生答,師板書:12×20
教師:應該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學生總結口算方法,老師板書。
因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時,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積,然后再用12與2相乘得積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個)
答:20盒有240個。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體訂正,每道題各選幾名同學說一說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師提問:這幾道題和我們前面學過的題有什么區別?引導學習探究計算方法,根據前面學習的經驗,你能說一說你想怎么計算它們的結果嗎?(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師板書小結。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口算。
70×40300×430×7024×20--×1014×20--×70050×50
2、送水的叔叔騎三輪車每分鐘大約行 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時送水,他每天大約行多少千米?
四、思維訓練
1、李紅買20個6角的練習本和30支8角鵝鉛筆。
(1)一共要付多少元?(2)付出50元,應找回多少元?
2、動腦筋。
()×30=90040×()=200080×()=32000
板書設計:
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先用表內乘法把兩個因數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
兩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 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教學反思:
在水果超市的情境中,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息息相關,在復習整十數乘一位數和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生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礎上知識遷移,自主探索幾百幾十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及幾百幾十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在對比中總結出方法。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3
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42頁《比較大小》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交流中經歷比較100以內兩個數大小的多種方法。
2.歸納并掌握比較100以內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
3.能正確運用“>”“<”“=”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比較100以內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確應用“>”“<”“=”。
難點:理解并掌握比較100以內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法與學法:引導與探究法。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5○7 20○12 15○15(學生思考,交流)
再大一些的數,會比較大小嗎?這節課老師與大家一起學習100以內兩個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情景問題,比較十位數字不同的兩位數。
(1)大家當裁判:誰贏了?
小紅和小明跳跳繩,小紅跳了42下,小明跳了37下。誰跳得多?用什么符號連接?
(學生獨立思考)
(2)交流比較的方法。
預設:
(1)根據數的順序來比較。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2)42根小棒比37根小棒多,所以42>37
(3)根據數的組成來比較。42由4個十和2個一組成,37由3個十和7個一組成。4個十比3個十多,所以42>37。
出示小棒圖,一對一對應擺放,發現42夠4個十,37夠3個十,第4個十就不夠了,4個十比3個十多,所以42>37。
小結:十位數字大的這個數就大,誰的十多誰就大。
(4)42夠減37,所以42>37.
42>37,換個說法什么?(37<42).
2.比較十位相同,個位不同的兩位數。
如果老師把42改成32,32和37哪個數大?
學生獨立思考,全班交流。
預設:
(1)32<37,因為2小,7大。所以32<37。
為什么直接比較個位數字?
(十位數字相同)
小結:十位數上的數相同,就比較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這個數就大,個位上的數小的,這個數就小。
(2)按順序,37排在32大后面,所以32<37。
(3)用計數器,十位上珠子一樣多,個位上珠子多的數就大。
用計數器,怎樣比較42和37?
數學上規定:滿十進一,42十位上有4顆珠子,37十位上只有3顆珠子,所以32<37。
3.歸納比較的`一般方法。
同學們,剛才大家比較數位上的數是比較大小常用的方法。齊聲朗讀。
比較數的大小,一般先比較十位上的數,十位數字大的這個數就大;如果十位數字的數相同,就比較個位上的數,個位數字大的,這個數就大,個位數字小的,這個數就小。
三.課堂檢測。
1.在○里填上“>”“<”或“=”
2.在○里填上“>”“<”或“=”。
41○45 68○78 69○69
57○56 80○90 98○89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用已經學過的舊知,解決了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這個新問題,比較的方法有多種。再練習中大家要選擇自己能理解的,最簡單的方法。
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42>37. 32<37
十位數字不同十位數字不同
十位數字大的,個位數字大的,
這個數就大。這個數就大。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4
教材簡析:本冊教材中的《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習了1-20各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二年級的認識萬以內的數打基礎。這個階段的數的概念是學生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的基礎,也是認識更大的自然數的基礎,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例1到例3的教學內容也是本單元教學的開端,正是牢固的掌握了數數和數的組成,才能更有助于比較數的大小和計算,所以本課的知識尤為的重要。
設計理念:體現數與生活密切聯系,強調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認識數。課中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分類、數數等,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促進學生主動、個性化地學習。數數中請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或自認為最快的方法進行,對于方法不作統一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在數格子時,請學生當小老師,講自己巧數的方法,其他學生可對其隨時發問,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充分體現教學過程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地學習,實現個性化發展。
教學目標:
1.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的一個一個的或一十一十的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3.經歷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數的過程,體會數位的意義。
4.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培養觀察操作
教學重點: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理解100以內的組成。
教學難點:數數過程重,當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整十數應是多少。教學準備:每人100根小棒,10根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一數
從9數到20,再從20數到1.
2.填一填
1個十和3個一組成() ()個十和()個一組成17
5個一和1個十組成() 20是()個十組成的
(板書課題:數數數的`組成)
二、講授新課
1.教學例1
請同學們快速整齊的從20數到100.
請同學們拿出小棒,邊數邊拿,一根一根的數,數出十根用橡皮筋困一捆。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個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數出十根困一捆。
師:如果再接著數出九根,現在一共有幾根?(29根)
29根小棒再添加一根是多少?(30根)滿十根又要困一捆,現在一共有幾捆?(3捆)。接著數到39根,再加上一根是幾根?(40根)40根小棒是4捆,接著數到49,再加上一根又怎么辦?(捆一捆)是多少根?(50根)為什么是50根小棒呢?如果再加4捆是多少捆?(9捆)接著數91,92,93“..99,再添1根是多少根?是幾捆?(10捆)
(板書:10個十是一百)
小結:數物體的個數可以一個一個的數,還可以10個10個的數,十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
學生數十捆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用剛才學的知識,數數可以十個十個的數,這樣會比較快。數百羊圖,看誰能最快的數出來。
搶答:一十一十的數,從一十數到一百;從三十數到七十;從六十數到一百。
2.教學例2
數小棒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
師:拿35根小棒,你怎么拿,看誰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數,一直數到
42.(39再多一根是多少?)(42根是幾捆又幾根?)從五十六數到六十三,再從六十三數到七十二。(注意:滿十根就捆成一捆)不擺小棒直接數一數,從七十八數到八十八,再數到一百。(同桌輪流數,再指名數.)問:79、89、99后面是幾?
3.教學例3
師出示3捆又5根小棒問學生現在一共是多少根?(35根)認真觀察,35根小棒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35根小棒是由3個十5個一組成的)3個十5個一組成多少?(3個十和5個一組成35)。出示4捆又7根小棒,引導學生自己說是有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師說生來口答:27、46、58、分別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三、鞏固練習
1.課本33頁下面的”做一做‘指導學生板演,再說想法。填一填。
2.誰是小老師(做一做,說一說)
3.連一連
四、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100以內的數,你收獲了什么?
板書設計:
數數數的組成
10個一是一個十一捆
10個十是一百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5
課題名稱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
教學目標
百數圖內的規律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重難點
本身內容與以往認知不同,要讓學生初步構建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建立數感。培養學生探究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思維。
難點分析
小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較弱,理解困難,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較弱。
教學方法
激趣導學--目標導學--導思點撥--設問尋疑--診斷反饋--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例4:百數表
探索新知
1.教師課件出示百數表2.引導學生觀察填好的百數表,發現規律。(學生觀察、討論、交流、整理)師:我們共同學習10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大小。
2.發現規律。
a.橫著看:十位數字相同,個位數字依次變大。
b.豎著看:十位數字依次變大,個位數字相同。
c.從左上角斜著看: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從上往下逐漸變大。
d.從右上角斜著看:從上往下,十位數字依次變大,個位數字依次減小
e.誰還發現了什么?
①在一橫行內,左邊的數大于右邊的數。
②在一豎行內,下面的數大于上面的數。
③下面的一行始終大于上面的一行數。
二、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2.探究42與37的大小。
①42里面有4個十,2個一;37里面有3個十,7個一。
上面兩種方法都反映出42大于37。
我們根據百數表比較的結果也是正確的。
3.說說我們不用百數表該如何比較數的大小?
看圖得出:
①先比較它們的十位,十位大的數則這個數大。
②十位相等,比較它們的個位,個位大的則這個數大。
引導學生總結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位上的數相同,再比較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三、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1.比一比,三種顏色的球中,誰多誰少?
溫馨提示:
比較兩種顏色球的多少,就是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兩個數相差大,就用“多得多”或“少得多”;兩個數相差小,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
2.學生交流、討論、匯報。
58>15紅球比藍球多得多或藍球比紅球少得多。
58>10紅球比黃球多得多或黃球比紅球少得多。
四、小結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這部分內容是在數數、讀數、寫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填寫100以內的數目表,使學生對100以內數的順序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了解每個數在數目表中的位置、與相鄰數的關系,對100以內的數的大小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同時,通過對此表的觀察,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排列規律,這樣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夠熟練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物體的個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能力,在各種數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滲透數與實物對應的思想。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興趣,養成在活潑氛圍中進行合作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及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1.運用不同方法進行數數。
2.理解同一數字不同數位數字的意義。
教學方法探究法嘗試教學法發現法
教學準備計數棒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創設情境:
今天老師想和大家做個小游戲你們愿意陪老師一起玩嗎?(猜數量)
2.談話:老師這里有一堆計數棒。你們知道有多少根嗎?
3.引導學生猜測
二、新授
1.如果再增加一根小棒現在有多少根呢?再加一根呢?再加一根呢?
引導學生進行數數
2.解決23的組成
(1)二十三根小棒怎么擺才可以讓別人一眼看出是二十三?
(學生自主擺小棒分享體驗,后得出結論:10根10根擺最后再擺3根,就能讓人一眼看出。)
(2)23的組成
觀察擺出的小棒說說23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23是由2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
小結:10個一是十,一個十里面有10個一。
2.解決23和32的區別
(1)繼續接著數數從23數到32。
(學生開火車數數)
(2)32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①擺一擺
學生自主擺出32,并想一想32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②說一說
說出32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③比一比
比一比23和32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學生分小組討論,探究32和23的區別。)
得出結論:
23和32不一樣。23中的2表示2個十,32中的2表示2個一,23中的3表示3個一,32中的3表示3個十。
三.數數
(1)接著往后數,從34數到45。
(學生集體數數,注意39到40的變化。)
(2)數出45后面的5個數
(引導學生分辨往前數和往后數的方法。)
2.填一填
78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46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88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3個十和6個一組成的數是( )。
7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是()。
8個一和7個十組成的數是()。
通過“填一填”復習鞏固《數的組成》相關知識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破題:100以內數的認識、數數、數的組成)
五、作業設計:
1.35頁“做一做”第一題,第二題。
2.練習八:第3題。
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認識
數數數的組成
10個一是10,一個十里面有10個一。
10個十是100,一百里面有10個十。
教學反思
一、注重基礎
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生已學20以內數的基礎之上所學的,并且對于100以內的數,學生也已在生活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感性認知。因此我非常關注學生的原有經驗,在學生充分展示已有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引導,如在課一開始我就請學生猜數,讓他們回憶以前所學的知識,在原有的基礎上學習新知,一步一步深入探究。
二、關注數感
讓學生建立數感是義務教育階段重要任務之一。一年級學生已經會數20以內各數,并有了數是數出來的初步感受。當物體的個數多于20時,有相應的數來表示這些物體的個數嗎?怎樣來數這些物體的.個數呢?教學時,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讓學生進行一個一個、兩個兩個、五個五個、十個十個地數小棒的過程中,感知比20大的數是在數物體的過程中數出來的。這看似簡單的數數活動不僅讓學生自主數出了100以內各數,而且體會到比認識100以內各數更上位的知識,明白數是在數物體的過程中產生的。
三、存在的問題
整堂課雖然氣氛活躍,但課堂中還是存在許多的問題。在學生第一次數數時,由于事先沒有提示過學生如何才能有效快速地數學生數數聲音拉的很長,導致數數時費時較多,造成后面的學習過程較緊張。學習數的組成時,雖然學生理解的很好,但是如果在擺100根小棒時能有時間讓學生自己來擺擺小棒,而不是簡單地看課件也許更能照顧到后進學生。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7
難點名稱
1.發現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的一般規律。
2.初步構建數之間的關系建立數感。
難點分析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1.根據按行數、列數確定一個數的位置。
2.通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討論、探究等多種方式發現百數表中簡單的規律。
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1.由于數較多,百數表里面呈現的很多規律不利于學生發現。
2.100個數有規律的排列在一起,已經成為數的系統,初步顯現了十進位值制數系統的一些特性,這就要引領學生經歷建構的過程。也正是在不斷地解構與建構的過程中,學生對數的認識才能得以深化。
難點教學方法
1.通過填寫百數表,使學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內的排列順序,構建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深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
2.通過觀察、分析百數表,探究100以內數的規律,并培養學生探究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過程
導入
1.談話引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看!它們來了。讀一讀,打個招呼吧!哇!太亂了。沒關系,那就請它們先排好隊,再和我們見面,好嗎?為了讓它們排得更整齊,教師為它們準備好了各自的房間。現在就歡迎它們入場吧!
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2.解構百數表,探索數的排列規律。
(1)第一支數隊伍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的,排得很整齊。請它們住進從上數的第一行吧!我們一起讀一讀,請它們入住。(1 、2 、3 、4 、5、 6、7、 8、9 、10)
(2)又來了一支數隊伍,它們應該住在哪兒?就讓他們入住第二行吧!(11、12 、13、 14、15、16、17、18、19、 20)
(3)瞧!瞧!這里來了一支特殊隊伍。(11、22、33、44、55、)這支數隊伍的下一個數是幾?你猜到了嗎?再下一個呢?再下一個呢?再下一個呢?(66、77、88、99)十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都一樣,但是它們表示的意思卻不一樣。
(4)咦?又來了另一支數隊伍。(10、19、28、37、46、55、)這支數隊伍的下一個數是幾?再下一個呢?(64、73、82、91)
原來,這些數隊伍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的,下面我們就按這些順序,請其它的數朋友也住進它們的家吧!
全部都住滿了,這兒一共有100個數呢!它們都是按順序排列的。
(5)下面我們就一起先來橫著觀察。先請從上數的第四行數出隊。請小朋友們讀一讀,就能發現其中的奧秘。(31、32、33、34、35、36、37、38、39、40)橫著看,它們的十位上的數字都是3(40除外),后一個數總比前一個數多1.其它行也是這樣排列的嗎?小朋友們趕快找一找。
(6)豎著看,請從左數第三排出隊,(3、13、23、33、43、53、63、73、83、93)它們的個位數上的數字相同,下面一個數總比上面一個數多10。其它列也是這樣嗎?小朋友們趕快找一找。
小結:百數表中無論是橫著、豎著,還是斜著的數隊伍的排列都是有一定順序的,所以看起來都很整齊。
3.為數找家,構建數之間的關系。
這么整齊的隊伍剛排好,有些淘氣的數就出去玩了,只留下這一行、一列數來站崗。但淘氣的數回來時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幫它們找到自己的家嗎?
(1)35的家在哪里?
找到十位是3的這一行,再找到個位是5這一列,相交的地方就是35的家。35這個數感謝你,也感謝站崗的小士兵,幫它們很快找的了自己的家。
(2)53也有5和3,為什么不能住在一起呢?
35和53雖然都有5和3,但它們所在的數位不一樣,所以不能住在一起。看來,為數找家,一定要看清十位和個位上的數。
因為有這些站崗的數,大家很快就為35和53找到了家。現在,留下來站崗的數也出去玩了。只利用35和53你還能為其他的數找到家嗎?
(3)怎么給46找到家呢?
(4)現在你能很快為67找到家嗎?還有90呢?
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4.聽說我們班小朋友這么能干,又有一位數朋友趕來了,想知道是誰嗎?一位神奇的攝影師為百數表拍了一張照片,正好照到了這位數朋友。請大家看
(1)為數和數組找家
你能猜猜這張照片中那些數朋友還沒回來嗎?
只要把握了百數表中數朋友的排列順序,就能很快找出藏起來的數朋友,真方便!為了獎勵大家,攝影師又拍了一張照片。你們看
聽說攝影師現在在拍照,數朋友都回來了,可是數太多了,不好拍。攝影師要求它們變隊形后才能拍照。你們能幫它們變變隊形嗎?現在只要大家喊出“一二變”.
(2)引入數軸
你們能在上面為51-59這些數找出它們的家嗎?
都是數,為什么50離60那么遠,離51那么近?兩個數相差得越多,就離得越遠;相差的越少,就離得越近。
(3)知道了這個道理,你們能在上面為67找到家嗎?
小結
希望今后小朋友們能認識到更多的數朋友!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8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投影出示復習題.
學校有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還剩多少張?
2.指名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3.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學生思考、回答:這道題要求的“還剩多少張”是干什么用去后剩下的張數?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前面學習的應用題,都是把復習題的第一個條件改變成兩個條件,把一步計算的應用題變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現在,這道應用題前兩個條件不變,我們在第二個條件后加上一個條件,看看變成什么樣的應用題,該怎樣解答.
2.教學例3.
(1)出示例3:學校有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做小旗用去9張,還剩多少張?
(2)指名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3)初步理解題意:
教師引導學生從條件、問題入手對復習題和例3進行觀察、比較、分析.使學生知道:雖然兩道題都是求“還剩多少張?”,但復習題給出了兩個條件: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所以求出做完紙花后剩下的張數,也就回答了最后問題,只需一步計算;例3給出了三個條件: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做小旗用去9張.由此可知,從30張彩色紙中用了兩次,求最后剩下的張數,顯然不能一步完成,而需計算兩步.
(4)畫線段圖,進一步理解題意.
學生敘述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教師畫出線段圖:
指名看線段圖說明題意.
(5)利用線段圖,分析題中數量關系,找出中間問題,解答應用題.
學生看圖、思考、討論:從30張彩色紙中,做紙花用去11張,由這兩個條件可以算出什么?
通過思考、討論,使學生知道:由題中的前兩個條件,可以求出做完紙花后還有多少張彩色紙.
指名在線段圖上指出哪部分表示“做完紙花還有多少張”.教師隨即在線段圖的對應部分標出:
板書:做完紙花還有多少張?
學生看圖思考:根據條件怎樣求出做完紙花還有多少張?
指名在線段圖上指出第一步是從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學生敘述算式及得數,教師板書:30-11=19(張)
引導學生思考:這19張回答的是不是題中的問題?為什么?
通過分析,使學生知道:例3要求的是從總數30張中做紙花、做小旗用去兩次后剩下的部分.19張是從30張中用去一次即做紙花后剩下的,它回答的是應用題的中間問題,而不是最后的問題.
學生看圖思考:做小旗用的9張彩色紙是從哪部分中用去的?由這兩個條件可以求什么?
指名在線段圖上指出是從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板書:(2)還剩多少張?
學生敘述算式及得數,教師板書:19-9=10(張)
答:還剩10張.
(6)回顧分析、解答例3的過程.
教師以敘述及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回憶例3的分析、解答過程.
①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問題.
指名敘述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②分析題中的條件和問題,看由題中的已知條件能不能一步解答所求問題.
指名回答由例3的已知條件能否一步解答“還剩多少張”,為什么?
③畫出線段圖,看圖分析由前兩個條件可以求出什么問題,確定第一步該算什么.
指名敘述例3的前兩個條件,回答用前兩個條件可以求什么,第一步該算什么.
再分析由第一步的計算結果和第三個條件能木能解答所提問題,確定第二步算什么.
指名敘述例3第二步算什么.
④經過分析,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敘述例3第一步、第二步的解答方法.
⑤寫出答案,檢查解答有沒有錯誤.
教師:解答應用題關鍵是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在今后的練習中,同學們可以根據題中的條件、問題自己畫出線段圖,根據直觀圖示進行分析,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再解答.
3.完成“做一做”.
幼兒園買來30個梨,給小班12個,給中班9個,還有多少個?
(1)指名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隨學生敘述,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不完整的線段圖.
(2)引導學生畫出:
①給小班12個后剩下的部分.
②給中班9個后剩下的部分.
一名學生畫在黑板上,其余學生畫在書上.
(3)學生分析、解答.
(4)指名敘述解題思路.
三、全課.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兩步計算應用題中,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
這種應用題有兩種解答方法,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其中的一種,即從總數中減去第一部分,再減去第二部分,下節課我們將學習這種應用題的第二種解法.
隨堂練習
1.(1)河邊有24只鴨,游走了7只,還剩多少只?
(2)河邊有24只鴨,先游走7只,又游走9只,還剩多少只?
引導學生對上述兩題進行分析比較:兩題的第一個條件相同,即河邊有24只鴨,問題相同,都是求還剩多少只.但第1小題的已知條件告訴我們,從24只鴨中游走了一次即7只,求剩下的,可一步解答.第2小題是從24只中游走兩次,第一次游走7只,第二次游走9只,求剩下的不能一步解答,必須先求出游走7只后還有多少只.
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2.縫紉組買來35米花布,30米藍布.做衣服用去59米,還剩多少米?
指名讀題,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9
一、教學內容
教材33,34頁和35頁。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了解到100以內數的順序。
2、能估計數量在100以內物體的個數。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會數100以內的各數,弄清數的組成。
四、教學方法
演示法,動手操作法。
五、教學重難點
會數100以內的各數,弄清數的.組成。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同學們,數一數這里有幾只羊?(10只)那你們告訴老師,你們是怎么數出來的?(一個一個的數,五個五個的數)
師:那這里又有多少只羊呢?(20)請同學們舉手告訴老師,你們是怎么數的?(一個一個的數,五個五個的數,十個十個的數)
師:在我們數學王國中,數數通常可以一個一個的數,五個五個的數還可以十個十個的數。
師:現在同學們數出書本33頁當中有多少只羊,并圈出來,之后呢請同桌之間相互討論,告訴對方自己是怎么數的。
(二)探究新知
1.數100以內的數(跟著教學PPT)
師:同學們,之前我們在茫茫的大草原上看到有100只羊,現在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從0開數到100。
(師生互動:0,1,2,3......98,99,100)
師:我們將10根小棒捆在一起就代表一個10,兩捆木棒就代表20,那么三捆木棒是多少呢?(四捆,五捆,六捆......十捆呢?)
師:所以說100里面有10個十。
板書:10個十是100。
師:同學都很棒,大家一起跟著老師舉起大拇指對著自己說:棒棒棒,我很棒!
2.練習鞏固
書本35頁做一做1、2題。
3.兩位數的組成(教學例2)
師:我們剛剛說過了,一捆代表1個10,那么七捆呢?(7個十,70)四捆呢?(40)
師:那么同學們,你們告訴老師,兩幅圖片分別表示的數字是多少?(70,46)
4.練習鞏固
書本35頁做一做
七、教學反思
在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課時,我很注意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為了使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是100的物品,培養好的數數品質,我為每位學生準備了數量在100以上的各種物品(有花生、幸運星、豆子、小棒、橡皮筋等)。選取這么多豐富的材料一是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很貼近生活的,二是希望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為不同的人數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個人數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這些豐富的學具本身就刺激了學生,激起了他們求知的欲望。三是進行交換物品數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更具體的體驗,有體驗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交流才能落到實處。尤其是在檢查別人數的過程中,學生們顯得更為仔細,并且有自己的主見,會選擇更好的方法來數數。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10
設計說明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幼兒園已經接觸過10以內的數,絕大多數會指物數數,結合他們已有的數學經驗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如下:
1.激趣導入,逐層深入,理解新知。
學生剛剛從幼兒園邁進小學,對課堂學習還不適應,容易疲勞,觀察能力有限。在觀察教材主題圖時,往往只對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興趣。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激發他們的觀察興趣。結合這一特點,我用“校園圖”(課件)導入,讓他們先看看圖上都有哪些自己感興趣的人和物,說說都看到了什么。當他們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一一說出校園圖里的人和物后,再給出數數的任務。數一數圖中有幾座房子,有幾面紅旗,有幾個看球的小朋友,有幾個單杠……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事物的個數,給學生創設了充分的觀察探究空間。在和諧愉悅的探究氛圍中,通過集體交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的好習慣。
2.把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
課后我布置了口頭作業,回家數數家里的東西,哪些可用我們學過的數來表示?讓學生知道數學無處不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1~10數字卡片一套 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 1~10數字卡片一套注:本書“上課解決方案”中的“備教學目標”“備重點難點”見前面的“備課解決方案”。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親愛的同學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已經成為一名真正的小學生了,老師會帶領你們一起探索數學王國里的奧秘,讓你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一數。(板書課題)
出示教材2~3頁的主題圖(課件出示)。提出要求: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這幅圖畫是什么地方?圖里都有什么?
(1)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2)指名說一說。
小結: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在這座美麗的校園里學習和生活,學校就是我們的家,同學們要愛護校園里的一草一木。
設計意圖:從主題圖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從上課伊始便能全身心投入,進入一個最佳的學習狀態。
⊙自主探究數數的方法
1.數圖中各種事物的數量。
(1)同學們認真地數一數,圖中有幾座房子?有幾面紅旗?(生觀察后匯報)
教師說明:一座房子,一面紅旗都可以用數“1”表示。(在圖右邊對應貼出數字卡片“1”)
(2)同學們再仔細地找一找,還有哪些事物的數量是1?(一位老師、一個足球……師板書“1”,全班齊讀)
教師說明:我們在數不同事物的個數時,同一種數量就可以用同一個數表示。
(3)圖中有幾個看球的`小朋友?有幾個單杠?圖中還有哪些事物的數量是2?
(生觀察后匯報,師板書“2”,全班齊讀)
(4)誰能說一說有幾個小朋友在踢足球?圖中還有哪些事物的數量是3?(生觀察后匯報,師板書“3”,全班齊讀)
(5)誰能說一說用哪個數來表示垃圾桶有幾個?向日葵有幾棵?(生觀察后匯報,師板書“4”,全班齊讀)
(6)誰知道4數完以后該數幾?請同學們用上面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課堂活動卡的內容。(出示課堂活動卡)
集體交流,匯報結果。(學生匯報時,教師要出示相應的數字卡片)
小結:我們要想準確地數出事物的個數,就要一個一個有序地數。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模仿能力強,有序意識弱。學生在觀察主題圖的時候,一般都是盲目地去觀察,在這里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去觀察,而是引導學生按照老師的方法,即按從小到大表示相同數量的事物去觀察。在自主數數的活動過程中,放手讓學生依照老師的方法,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有順序地數數。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發現按一定的順序數數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2.做游戲:我來說,你來做。
(1)教師先和一名學生做示范,例如:老師說1,學生就伸出與之相對應的1根手指。
(2)同桌之間互相游戲,看誰的反應最快。
(3)選一個小組到前面做游戲。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有趣的游戲,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達到了在全班范圍內對新知識進行鞏固的目的。
⊙課堂練習,提升反饋
1.認讀1~10各數。
(1)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1~10各數。
(2)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2.數一數、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事物的個數可以用我們所學的1~10各數來表示。(生先觀察,再自由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讀,最后打亂順序讓學生讀,要求一步步提高,目的是讓學生不要受數字順序的影響,而是真正地去認識數字。通過數、找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在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總結提升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從現在起認真學習數學,與數學交朋友。
⊙布置作業,鞏固新知
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可以用1~10各數來表示。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11
教學內容:P26頁例題及“試一試”和“練一練”。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景,自主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算法。
2. 學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1、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計算。
教學難點: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并能熟練計算。
教學理念: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使學生體驗學習中通過合作交流帶來的方便和快樂。
教學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前知識。
教學過程:
一、實踐調查
課前讓學生在匯景新城作實地調查,調查本小區住戶情況
二、課內交流
1、讓同學們根據調查所得的數學信息編一道數學應用題。
2、根據所編的'題目獨立列式
3、探討和交流如何解決問題。
(1)嘗試通過估算結果解決問題。
A、分組討論不同的計算過程
B、師:根據以上的結果你能判斷“這棟樓能住150戶嗎?”
(2)討論算法
三、習題鞏固:
1、試一試
11×43 24×12 44×21
2、練一練:
第1、2題
3、第3題,學生獨立思考,理解題意,再進行計算
四、綜合應用:
陳老師班上有42名同學,她為同學們購置書包和文具,一個書包24元,一個文具11元,買書包和文具各花了多少錢?一共花了多少錢?
五、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學會了什么?
六、板書設計: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材34頁例1、35頁例2及相應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4.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
2.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渡。
3.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具學具:
小棒100根、10根橡皮筋、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回答問題:
1個十和2個一組成()20是()個十組成的
5個一和1個十組成()()個十和()個一組成17
2.出示第33頁百羊圖。數一數,感受100有多大。
估一估、數一數、初步認識100有多大。
提出問題:
(1)他們在干什么?(數一共有幾只羊)
(2)草地上有一群可愛的小羊,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只?(有的說大概有100只,有的說比20只多得多……)
(3)小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請來了一位老朋友(將10貼在黑板上),認數的時候它可是我們的好朋友呢!
學生回答后10只10只地圈一圈,并數一數。
教師:大家都數對了,這是100只羊。100只有這么多!和我們認識的20比較,你對于100有什么感受!
二、新授新知
1.教學例1。
(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數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學生動手操作)。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數出10根捆一捆.
教師:你們如果再接著數出9根,現在一共是幾根?(29根)
教師:大家數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滿10根又要捆一捆,現在一共有幾捆?(3捆)
(2)教師拿出一排木塊,全班同學數一數有幾塊?(10塊)拿3排木塊是多少塊?(30塊)再加2塊呢?(32塊)接著再加3塊現在一共是幾塊?(35塊)
(3)教師:剛才我們已數出30根小棒是幾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現在一共是幾捆(10捆)?10捆是幾根小棒呢?(100根)10個十是一百。(板書)
教師:數物體的`個數可以1個1個地數,還可以10個l0個地數,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
(4)做課本第35頁例2上面的“做一做”。
一題讓學生獨立做,先從五十七根小棒數到六十三根,再接著數到七十二根,有些學生可能對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數是什么有困難,老師要給予輔導。
二題同桌互相數一數。
①們能很快地看出有多少個泡泡嗎,應該怎么辦?
②要想很快地看出有多少個泡泡,應該怎么辦?
③請“十”來幫幫忙,學生實際圈一圈,10個10個地數一數。
2.教學例2。
(1)讓學生擺出七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一名學生臺前演示,其他學生用學具擺。老師提問:“怎樣擺就能一眼看出七十根和四十六根?”
擺七十根時,擺成7捆。擺四十六根時,先擺4捆,每捆10根,再擺6根。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七十里面有幾個十,四十六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2)老師擺出一個任意兩位數和一個整十數的小棒,讓學生先觀察,再與同桌交流,各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第35頁例2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形,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獨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的同學.
2.教師出示3捆又5根小棒問學生現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導學生認真觀察。35根小棒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3個十和5個一組成多少呢?(3個十和5個一組成35)
3.兩人一組,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學號,再說出它的組成。
甲:我是15號。十五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乙:我是50號.五十是由5個十組成的。
丙:我是32號.三十二是由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板書設計:
數數,數的組成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
七十里面有7個十
四十六里面有4個十和6個一。
一個兩位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13
教學目標
能根據100以內兩個數的比較大小,能正確運用“ 〉、〈或=”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重點分析
100以內數是一年級學生剛剛才認識的,兩位數比大小有十位相同和十位不相同兩種情況,較為有難度。
難點分析
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較弱,理解困難: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較弱,兩位數比大小有十位相同和十位不相同兩種情況,較為有難度。
教學方法
1舉例說明法
2引導學生觀察
教學過程
導入
一、回顧舊知
給數字寶寶找房子.出示數字2 38 46 5 63 9 68 100
第一個房子是一位數的房子,第二個房子是兩位數的房子,第三個房子是三位數的房子。
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二、探究新知
今天一大早,小松鼠和小白兔出去采蘑菇,采著滿滿的一籃子蘑菇回來,小松鼠兔采了46個蘑菇,小白兔采了38個蘑菇,同學們,你們說說誰采的多呢?為什么呢?
1利用小木棒比較46和38的大小。
用小木棒擺一擺:46由4捆小木棒和6根小木棒
38由3捆小木棒和8根小木棒
左邊是46,右邊是38,誰來說說這兩個數誰大誰小,用什么數學符號連接呢?(板書:><=)你是怎么想的?
2小組交流,討論再匯報。
(1)根據數的順序來比,46在38的后面,所以46>38。
(2)根據數的組成比較大小。46是由4個十和6個一組成,38是由3個十和8個一組成,所以46>38。
2.利用計數器比較大小。
(1)在兩個計數器上分別撥出53和56
(2)比較53和56的大小,怎么樣才能很快知道哪個數大?哪個數小?
方法一:根據數的順序來比,53在56的前面,所以53<56。
方法二:53和56的十位上都是5,表示有5個十,所以不能比較出誰大誰小,再看個位上的數,53的個位上是3,56的個位上是6,所以53<56。
(3)訓練比較大小。
35○39 46○48 63○69
3.再次觀察42>37和23<25這兩組數,歸納兩位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師點撥及小結。
兩位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的,則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再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1)25○23
86○89
99○99
誰大?
小結
1先看位數,位數多的數就大。
2都是兩位數時,先比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字大,這個數就大。
3十位上的數相同時,再比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字大,這個數就大。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14
一、教學內容
數的組成。(教材第35頁例2)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重點難點
重難點: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小棒、計數器。
學生準備: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看圖數數。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數出有幾瓶牛奶,有幾瓶酸奶的。(學生相互交流,點名回答)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00以內數的知識。
板書課題:數的組成
二、學習新課
教學教材第35頁例2。
(1)讓學生擺出七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一名學生臺前演示,其他學生用手中的學具擺。
師:怎樣擺能一眼就看出是七十根和四十六根?
引導學生明確:擺七十根時,擺成七捆,每捆十根;擺四十六根時,先擺四捆,每捆十根,再擺六根。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七十里面有幾個十,四十六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七十里面有7個十,四十六里面有4個十和6個一。
(2)老師任意擺出一個兩位數和一個整十數的小棒,讓學生先觀察,再與同桌互相說說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3)同桌進行以下活動:一人用小棒擺出一個兩位數,另一人說出這個兩位數及這個兩位數的組成。(兩個人交替進行)
三、鞏固反饋
完成教材第35頁下面的“做一做”。(學生獨立思考完成,集體訂正)
答案:3 5
四、課堂小結
你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了嗎?
板書設計
數的組成
一個兩位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反思
1.教學時首先說說生活中的100以內的數,復習100以內數的認識。生活中的數是學生都熟悉的,利用此素材作為教學的內容,不但貼近了學生的生活,而且可以讓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自己檢驗數的正確與否。除了一個一個地數以外,還可以兩個兩個地數,五個五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選用不同的方法數數,比較哪些方法更準更快。然后合作探究,進一步認識100以內數的組成。學生動手操作,同桌合作數數、擺小棒,匯報交流。建立10個一是十,100個一是一百,10個十是一百,3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三十五,八十是由8個十組成的等意識。
2.本節課讓學生動手操作,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做到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容易接受。
3.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備課資料參考
相關知識閱讀
結繩計數
“結繩計數”是遠古時代的'人們最常用的記數方法,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發明阿拉伯數字,人們在計數的時候,就只能借助外物的幫助了。所謂“結繩計數”就是用打繩結的辦法來計算物體的數量。傳說中,古代的國王們出去打仗的時候,因為沒有日歷,就采取在繩子上打結的辦法計算天數,當繩子上所用的結都被打開的時候,也就是戰爭該結束的時候。
當然,除了“結繩計數”外,遠古時代的人們還發明了很多其他的辦法,比如用利器在骨頭上刻下痕跡來計算數字。由于“結繩計數”這一方法最為方便可行,所以成了人們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15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掌握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加深“位值制”的認識、理解。
2、培養知識遷移與抽象概括的能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難點:掌握兩位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計數器2個
3、計數棒100根
4、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溫舊知新
1、教師講小故事:猴哥和豬八戒爭辯30和3誰多?
2、我知道:
(1)2是2個(一),20是2個(十)。
(2)44左邊的4表示(4個十),右邊的4表示(4個一)。
(4)我能在里填上>、<或=。
45 1414 220
1020 818 1920
3、我知道:
(1)兩位數比一位數大。
(2)按順序從1-20,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大。
二、探究新知(提示課題)
1、芳芳和平平跳繩比賽,平平跳了42下,芳芳跳了37下,誰跳得多?
(1)討論、匯報:42>37
(2)質疑:為什么?
①擺一擺:
②數的組成:42里面有(4)個十和(2)個一。
37里面有(3)個十和(7)個一。
4個十比3個十多。
(3)歸納:兩個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
(4)擺一擺,比一比(卡片學具)
3040 4535 8736 5775
2、佳弟和于雅在一次口算比賽中,佳弟得了25分,于雅得了23分,誰得的分數高?
(1)請兩位同學在計數器上拔珠
(2)兩個計數器上的'珠子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
十位上一樣,個位上不一樣。
(3)歸納:兩個兩位數,十位上的數相同,個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
3、再現百數表
(1)豎著往下看,你發現了什么?(十位上的數越來越大)
(2)橫著往右看,你發現了什么?(個位上的數越來越大)
(3)你還知道了什么?(百數表里100最大,因為它是三位數)
4、閱讀課本P42例5
三、鞏固應用
1、P42做一做第1題。
2、P42做一做第2題。
3、小游戲:數字對對碰,數字排排坐!
93>87>75>64>55>50>48>33>25>23>15>9
4、我會比
2723 3330 4252
6446 6688 99100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P44 、P45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第四單元除法的教案02-07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的教案02-22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03-02
六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01-14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01-13
二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12-17
二下數學第四單元教案12-17
第四單元教案01-26
第四單元 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