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下數學第四單元教案
第一課時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內容: 課本P48~50頁,例1,練習十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利用7、8、9的乘法口訣進行求商。能比較熟練地進行除法求商。 過程與方法 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利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進一步掌握關于除法的基本應用題的解答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主題圖、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 口算練習 4×5 5 × 8 7 × 9 9 × 4 7 × 3 6 × 8 9 × 5 8 × 8 7 × 8 3 × 6 9 × 9 6 × 7 2、 將下列口訣補充完整要。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一十八 ( )七二十八 3、 計算下面各題。 24÷6 15÷3 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求商的。 【設計意圖】:復習乘法的相關口訣,為學習除法的求商做好鋪墊。 二、合作探究 1、 談話引入新課六一快到了。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忙著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們遇到了一些數學上的問題,你能幫他們一快解決嗎? 2、教學例1。 (1)、投影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并列出算式。板書:56÷8 (3)引導學生得出算式的商。問:你是怎么計算的?(想乘算除) (4)學生獨立解決:要是掛7行呢?你能夠解決嗎?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結果,并把求商的過程跟大家說一說。 2、 小結: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不僅幫小朋友們解決了數學問題,而且還進一步學會了利用乘法口訣來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夠熟記口訣,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設計意圖】:重點突出學生的自主參與,獨立思考,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學習時空交還給學生。 三、鞏固練習 1、 引導學生完成書本第49頁做一做。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再說一說怎樣求得商?集體訂正。 2、 引導學生完成第50頁第1、2題。 【設計意圖】:用比賽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有了什么樣的收獲?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練習課(一) 教學內容: 課本第51~52頁練習十一3~7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進一步鞏固利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能較熟練在進行除法的求商。 過程與方法 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主題圖、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利用7、8、9的口訣求商,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到童話世界去玩一玩,不過還要請小朋友利用我們的本領解決幾個數學問題,好嗎? 【設計意圖】:趣味引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展開學習 1、用童話故事出示第51頁第3題小鳥回家主題圖 (1)學生獨立計算 (2)連線 (3)匯報每一題計算時所使用到的口訣。 2、完成第4題吹泡泡 (1)小八戒吹出了這么多的泡泡太美麗了,你會用口訣把這些泡泡上的題目算出來嗎?(2)學生獨立計算 (3)小組交流如何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知識,減輕計算的枯燥性。 三、拓展應用 1、 引導學生完成第5題 (1)出示題目 4×( )=36 6×( )=42 63 ÷( )=7 32 ÷( )=8 48÷( )=6 9×( )=54 (2)認真讀題感受方程思想。 (3)填空并說說思路 2、綜合應用完成練習十二第6題 35÷7 42÷6 7×7 72÷8 36÷6 ( )>( )>()>( )>( ) (1)獨立計算求出商或積。 (2)比較后再填空。 3、解決問題 完成練習十二第7題 (1)用實物投影出示主題圖 (2)學生自己找信息 (3)解決問題并說說解決辦法 (4)請學生說說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共同討論解決。 【設計意圖】: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同時積極開發學生的思路。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能解決哪些問題了。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練習課(二) 教學內容: 課本第52、53頁練習十一8~12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熟練地利用7、8、9的乘法口訣進行求商。 過程與方法 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使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 2、會用口訣求商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文插圖、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 背誦乘法口訣表 2、 找幾句口訣說出它的乘法和除法算式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運用口訣的能力。 二、展開學習 1、 完成第52頁第8題 (1) 出示表格 (2) 說說商是怎么求的(被除數÷除數=商) (3) 計算并填表 (4) 說說每一題所使用到的口訣 2、 完成第53頁第8題 (1) 學生獨立完成 (2) 教對答案 (3) 體會被除數變了要使商不變,則除數也應相應地變化。 3、 完成第12題 (1) 讓學生人人參與,將得數直接寫在書上。 (2) 在同一時間內看誰對的多。 (3) 樹立加、減、乘、除我都會我能學好口算的信心。 【設計意圖】:利用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拓展應用 1、 完成第9、11題 (1) 出示插圖仔細觀察掌握信息。 (2) 認真分析數量關系 (3) 學生討論并解決書上的問題。 (4)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同時積極開發學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P54~56頁例2、3,練習十二第1~3題 授課日期:_ 年_ 月_ 日 星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生動手擺一擺,進一步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體會數量之間的相依關系。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推理探究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一般解決方法,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生動手擺一擺,進一步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體會數量之間的相依關系。 2、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求“一個數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一般解決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學會用轉化的方法解決該類問題。 教學準備:主題圖、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出示題目,組織學生口答。 (1)蘋果有5個,梨的個數是蘋果的3倍,梨有多少個?板書:5×3=15 (2)喜歡跑步的有6人,喜歡跳繩的人數是跑步的2倍,喜歡跳繩的有多少人? 板書:6×2=12 2、組織學生說一說“倍”的含義。“梨的個數是蘋果的3倍”就是說梨的個數有3個蘋果的個數那么多。 3、小結:從上面的復習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甲數是乙數的××倍,那就是說甲數有××個乙數那么多。反過來說,甲數有多少個乙數,就是乙數的多少倍。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有關“倍”的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認知出發為學習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做好知識上的鋪墊。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教學例2. (1) 在實物投影上展示用小棒擺的飛機。數一數用了幾根小棒擺出一架飛機? (2) 指導學生自己動手擺小棒。 (3)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并說說他們擺的小棒是教師根數的幾倍? (4) 如果學生再擺一架飛機這時飛機的根數是老師的多少倍。 (5) 總結,引導列式。 要求這些小棒的根數是老師的幾倍,其實就是求15里面有幾個5,15里面有3個5,就是說15是5的3倍。說明“倍”是一種關系,不是單位名稱,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寫。 (6) 引導學生完成第54頁的做一做。 2、 教學例3. (1) 引導學生思考。想一想怎樣解決“唱歌的人數是跳舞的幾倍”這個問題? (2) 引導學生獨立解決該問題。 (3) 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算式,并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訂正。 (4) 引導學生完成第55頁做一做。 【設計意圖】:重點突出學生的自主參與,獨立思考,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學習時空交還給學生。在學習例2 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獨立嘗試解決例 三、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完成書本第56頁1、2、3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訂正,必要時進行講解。 【設計意圖】:盡可能讓學生獨立解答 四、課堂總結 教學反思: 第五課時 練習課(三) 教學內容: 課本第57、58頁練習十二4~8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進一步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體會數量之間的相依關系。 過程與方法 能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一般解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過程并會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學會用轉化的方法解決該類問題。 教學準備:圖片、表格、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24÷6 56÷8 32÷4 6×7 2、口答: 56是7的幾倍? 18是6的幾倍?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運用口訣的能力和理解“幾倍”的求法。 二【二下數學第四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第四單元除法的教案02-07
第四單元教案01-26
第四單元表內除法教案02-24
第四單元的作文11-16
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二教案01-24
數學第三單元第四節選學內容教案08-27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03-02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02-09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的教案02-22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