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復習是對已學知識加以回憶,并進行系統整理的過程,不是講授新知識,因此要特別注意知識間的聯系,將所學知識系統化。到本冊教材為止,小學階段的三種統計圖已經全部教學結束,所以在本節課中要特別注重三種統計圖的對比,引導學生體會如何根據統計需要選擇恰當的統計圖,不同的統計圖能反映出數據的哪些信息等;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段整理和比較,讓學生從不同方面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比較,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數據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歸納整理
1.歸納整理。
師:本學期我們在統計與概率方面學習了哪些知識?請同學們先自行整理,再在小組內交流。
借鑒教材“獨立思考”板塊,引導學生從統計圖的類型、特點和分段整理、分析數據等方面進行回憶整理。
2.學生匯報,相互補充。
引導學生自由交流、相互補充,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回顧、整理統計與概率部分的知識,學生對統計圖方面的知識有了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建立了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
⊙分類整理
1.復習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1)回顧。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扇形統計圖,你們對扇形統計圖有哪些了解?
(①特點:用整個圓的面積表示總數,用圓內的扇形面積表示各部分占總數的百分數。②作用:從圖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與總數的百分比,以及各部分與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2)鞏固練習。
組織學生完成教材106頁1題。
①呈現問題,請學生獨立思考并嘗試解決。
②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2.根據統計要求選擇恰當的統計圖。
(1)呈現問題:
下面幾組數據分別選用哪種統計圖表示更合適?(課件出示)
王羽家去年1~6月份支出情況統計表
月份
1
2
3
4
5
6
金額/元
20xx
3800
2900
2200
3000
2700
王羽家去年5月份各種支出所占百分比情況統計表
用途
教育
食品
還購房貸款
水電費
服裝
其他
百分比/%
15
30
30
5
15
5
王羽家去年5月份各種支出情況統計表
用途
教育
食品
還購房貸款
水電費
服裝
其他
金額/元
450
900
900
150
450
150
(2)明確三種統計圖的作用。
師:你們知道三種統計圖各自有著怎樣的特點和作用嗎?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三種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條形統計圖
折線統計圖
扇形統計圖
特點
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
用整個圓的面積表示總數,用圓內扇形的面積表示各部分占總數的百分比。
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數量的多少。
用折線的起伏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
作用
從圖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較。
從圖中能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也能看出各部分數量的多少。
從圖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占總數的百分比,以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3)學生獨立解答。
(表①要表示出去年1~6月份支出的增減變化情況,應選用折線統計圖;表②要表示出去年5月份各種支出所占百分比的情況,應選用扇形統計圖;表③要表示出去年5月份各種支出的具體數量,應選用條形統計圖)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三種統計圖的作用,進一步培養學生歸納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復習分段整理數據。
(1)回顧:本學期在學習數據的整理、分析方面我們有哪些收獲?
學生交流:除了可以將數據進行排序外,還可以將數據進行分段整理、分析,并交流分段整理、分析數據的方法和作用。
(2)鞏固練習。
組織學生完成教材106頁2題。
①組織學生整理數據。
②小組內討論解題方法并匯報。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2
教學內容:
課本第57——58頁“扇形統計圖“。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2、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難點:
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電腦課件呈現下表
種類攝入量/克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油脂類50
奶類和豆類450
魚、禽、肉、蛋等類600
蔬菜和水果類900
谷類1800
2、電腦課件呈現統計圖(或以學生的作品亦可)。
3、引入新知。
二、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1、什么樣的統計圖是扇形統計圖呢?
2、了解扇形統計圖特點
3、即時練習。
完成課后的“說一說”。
(1)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扇形統計圖,讀一湊統計圖中的各類信息。
(2)說一說,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說信息,并計算各種成分的百分比
匯報計算結果,訂正
學生發言、交流
學生匯報: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種食物的攝入量。
觀察,說出獲得的信息
根據教師引導說出發現
從扇形統計圖中能夠清楚地看到各類食物的攝入量占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
觀察數據,發現,說出不同,說出自己的看法
進行計算,訂正
三、小結本課學習內容
談話:這張表是小麗一家三口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請你運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表中的數據。說一說,條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提問: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能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人量占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嗎?
揭題,板書課題:扇形統計圖。
出示課件一邊呈現扇形統計圖,一邊進行簡要講解,使學生了解扇形統計圖是用扇形面積的大小(占圓面積的百分之幾)來表示各類數量的多少。(占總攝人量的百分之幾)
四、鞏固升華
完成課后“試一試”。
1、比較各項活動時間,說一說有什么不同。提出數學問題
2、總時間是多少?各項活動時間可以怎么計算?
3、參照題目,畫一個扇形統計圖表示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并和同學進行交流。
五、全課小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板書設計:
扇形統計圖
能清楚地反映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3
教學內容:
青島版六年級上冊“回顧整理——總復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整理,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眾數和中位數的意義,能找出一組數據的眾數和中位數,會根據可能性的大小設計方案。
2.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通過交流整理與復習的不同思路,學會整理知識的方法,逐步養成回顧與反思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眾數和中位數的意義,能找出一組數據的眾數和中位數。
教學道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回顧舊知
1.談話:同學們,我們學校要按級部舉行竹竿舞比賽,你能為六年級五個班設計一個決定各班出場順序的方案嗎?學生可能說:
(1)抓鬮。
(2)包袱剪子錘。
(3)設計一個圓盤。
……
只要學生設計出的方案合理,教師都要加以肯定。
2.(多媒體出示)六年級五個班的人數情況統計如下:(單位:人)
48、50、48、49、48
談話:你能指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眾數、中位數各是多少嗎?如果讓你組織這次比賽,你認為每班各出多少人參加比賽比較合理?為什么?
全班交流,小結。通過此題,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平均數、眾數、中位數各表示意義的不同。
二、整理歸納,知識建構
1.談話:同學們真了不起,能靈活的運用統計與可能性的知識來解決身邊的問題。下面讓我們回顧一下,本冊統計單元你都學習到了哪些知識?
每個同學仔細回憶,也可以翻翻課本,然后與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比較,都有哪些新的不同?
學生獨立完成。
2.師:為了整理得更加全面,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對本冊學過的統計知識進行整理、比較。
小組合作整理。
師談話: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的討論成果和大家交流一下?
組長用實物投影展示匯報,其他同學補充說明。
師:平均數、眾數、中位數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下表。
出示表格,小組合作完成。
全班交流。
師小結:通過與大家的.合作交流,我們在回顧整理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了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和區別,可以看出同學們對這些知識理解的非常透徹,掌握的非常扎實。
三、綜合應用,拓展延伸
第一關:開啟智慧大門,必須首先破譯開啟大門的密碼,共有三個不同的密碼。
(1)下面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即是開啟智慧大門其中的一個密碼,你知道是多少嗎?
1280 1660 1880 20xx 2890 3298
(2)下面這組數據的眾數即是開啟智慧大門的另一個密碼,你知道是多少嗎?
22 24 25 22 23 22 26 22
(3)上面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即是開啟智慧大門的第三個密碼,你知道是多少嗎?
對于出錯的學生將給予一次“復活”機會,對“學困生”降低一下難度,爭取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過關。
第二關:誰先開啟智慧大門
請你設計一個合理的方案確定先用哪一個密碼開啟智慧大門。看誰設計的更合理?
學生獨立完成,小結評價。
第三關:小博士擂臺
智慧謎面:在一個布袋里放入若干張形狀與大小完全相同的紅、黃、藍三種圓形卡片,使得從布袋里摸出一張藍色卡片的可能性為1/9,應該怎樣放?請把你的想法寫出來。(看誰的方法多)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答案。
四、總結反饋,暢談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對老師,對同學想說些什么?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夠正確運用圓錐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有關圓錐體積的實際應用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在探作中完成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在合作探究中探明等底等高圓柱體積與圓錐體積內在聯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感
在探索合作中感受教學與我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靈活利用公式求圓錐的體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及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學習者特征分析:
接受教育者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六年級的學生盡管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感性知識對于他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真正掌握所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真正做到“動手操作、體驗成功”
(2)以實驗要求為主線,既動手操作,又動腦思考,努力探索圓錐體的計算方法。
(3)問題解決為主的教學策略:通過演示、小組交流、動手操作、感念辨析等方式,本課從具體的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1)每位同學準備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6套,大小不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6套、6水槽紅顏色水。直尺6把。
(2)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課前鋪墊
1.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2.一個圓柱的底面積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指兩名板演,全班齊練,集體訂正。
二、提出質疑,引入新課
圓錐有什么特征?它的體積如何計算呢?
今天我們就利用這些知識探討新的——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板書課題)
三、動手操作,獲得新知
1.探討圓錐的體積公式
教師:怎樣探討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同學們先想一想,我們是怎樣知道圓柱體積公式的: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圓柱——(轉化)——長方體
圓柱體積公式——(推導)——長方體體積公式
教師:借鑒這種方法,為了我們研究圓錐體體積的方便,每個組都準備了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你們小組比比看,這兩個形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學生操作比較。
(1)提問學生:你發現到什么?(這個圓柱體和這個圓錐體的形狀有什么關系)
(學生得出: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用數學語言說就叫“等底等高”。
(板書:等底等高)
(2)為什么?既然這兩個形體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們就跟求圓柱體體積一樣,就用“底面積×高”來求圓錐體體積行不行?為什么?
教師:圓錐體的體積小,那你估計一下這兩個形體的體積大小有什么樣的關系?(指名發言)
用水和圓柱體、圓錐體做實驗。怎樣做這個實驗由小組同學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學們匯報,你們組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有什么樣的倍數關系。
(3)學生分組做實驗。
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組是怎樣做實驗的`?
你們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發現有什么倍數關系?(學生發言:圓柱體的體積是圓錐體體積的3倍)
同學們得出這個結論非常重要,其他組也是這樣的嗎?
我們學過用字母表示數,誰來把這個公式整理一下?(指名發言)
(4)學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組大小不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進行體積大小的比較,通過比較你發現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整理歸納:不是任何一個圓錐體的體積都是任何一個圓柱體體積的。 (老師拿起一個小圓錐、一個大圓柱)如果老師把這個大圓錐體里裝滿了砂子,往這個小圓柱體里倒,倒三次能倒滿嗎?(不能)
為什么你們做實驗的圓錐體里裝滿了水往圓柱體里倒,倒三次能倒滿呢?(因為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
在等底等高的情況下。
(老師在體積公式與“等底等高”四個字上連線。)
現在我們得到的這個結論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復敘述公式。)
教師:同學們圓錐體里裝滿了水往圓柱體里倒,只倒一次,看看能不能想辦法推出計算公式?讓學生動腦動手?
得出用尺子量圓錐里的水倒進圓柱里,水高是原來水高的1/3.
小結:今后我們求圓錐體體積就用這種方法來計算。
(5)應用鞏固
1.出示例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自己解決問題。
例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完成后,進行小組交流。
你是怎樣想的和怎樣解決問題。(提問學生多人)
教師板書:
1/3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76立方米
2.練習題。
一個圓錐體,半徑為6cm,高為18cm。體積是多少?(學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饋。)
3.出示例2:要求學生自己讀題,理解題意思。
有一個近似于圓錐的小麥堆,測得底面半徑是2米,高是1.5米。你能計算出這堆小麥的體積嗎?
(1)提問:從題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提問。并回答同學的質疑:3.14×()×1.5表示什么?為什么要先求圓錐的體積?得數保留整千克數是什么意思? 4.比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訴了我們底面積,而(2)沒有直接告訴,要求我們先求出底面積,再求出圓錐體積。
四、綜合練習,發展思維
1.一個圓錐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徑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噸。這堆沙約重多少噸?
2.選擇題。
每道題下面有3個答案,你認為哪個答案正確就用手指數表示。
(1)一個圓錐體的體積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是( )
立方米3a立方米9立方米
(2)把一段圓鋼切削成一個的圓錐體,圓柱體體積是6立方米,圓錐體體積是( )立方米
6立方米3立方米2立方米
3.學生操作
看看我們的教室是什么體?(長方體)
要在我們的教室里放一個盡可能大的圓錐體,想一想,怎樣放體積?(小組討論)
指名發言。當爭論不出結果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測量數據:教室長12m,寬6m,高4m.并板書出來,再比較怎樣放體積的圓錐體。
五、課后小結,歸納知識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哪個同學、哪個小組學習?
六、作業布置,鞏固新知
1、本節課后第3、4、5題。
2、回去觀察你生活身邊有哪圓錐物體?測量計算它們的體積。下節課交流匯報。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5
教學內容:
自主學習天地P57-58練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知識。
2、從統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體會數據的作用。 3、進一步學習制作復試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學重點:從統計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這些信息分析問題。
教學難點:
如何根據信息繪制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全班交流
1、練功房。
基礎練習,了解統計圖的種類。分辨什么數據用什么統計圖描述更清楚更直觀。
2、智慧樹
(1)這是什么統計圖?
(2)分析圖中的.數據,回答問題。
(3)第3題,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實踐大本營
提高練習。
讓學生選擇一題來繪制統計圖
(1)繪制統計圖需要哪些數據?
(2)繪制統計圖你需要注意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二、變式練習題
課件出示練習題。
學生看題,先集體分析題目,一起探討數學問題。
1、這是什么統計圖?
2、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3、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4、你還有什么疑問?
教學小結:
通過這次練習,你有什么收獲?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結復式統計圖的理解與掌握
通過自主交流與探索,讓學生自主選擇。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6
教學內容:
青島版六年級上冊“回顧整理——總復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加深鞏固比的有關知識。
2.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水平。
3.通過交流整理與復習的不同思路,學會整理知識的方法,逐步養成回顧與反思習慣。
教學重點:
鞏固比的有關知識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課件出示三幅“奧運會”會徽旗幟圖:分別是長3厘米、寬5厘米;長3厘米、寬3.8厘米;長4厘米、寬3.7厘米。
師:你認為哪幅圖最勻稱?
學生交流。
師:能不能用數學語言描述長與寬的關系?
學生交流。
出示課題:比的整理與復習。
二、回顧知識,整理歸納
1.回顧知識,合作梳理
(1)師:請大家四人小組合作,把所學有關比的'知識用喜歡的方式整理出來。
學生整理。
師:哪個小組愿意把你整理的情況與大家分享一下?
小組代表匯報,全班交流。
(2)師談話:對于這一部分知識,你認為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我們學習比的基本性質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
學生交流:類推的方法。
2.溝通聯系,主體內化
師:請小組討論,比、除法、分數之間有聯系和區別?請用表格的形式整理。
師:哪個小組愿意把你整理的情況與大家分享一下?
小組代表匯報,全班交流。
師:求比值和化簡比有什么區別?請大家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來。
全班交流。
三、綜合應用,拓展延伸
1.判斷
(1)比的前項與后項可以是任意數。 ( )
追問:既然比的后項不能是0,而足球賽中常出現的“2 :0”的意義是什么?它是一個比嗎?使學生明確足球賽中出現的“2 :0”不是數學意義上的比。
(2)小強身高1米,他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強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 。 ( )
(3)比的前項和后項都乘一個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 )
(4)比的前項增加5,要使比值不變,后項也要增加5。 ( )
(5)8:4化成最簡整數比是2。 ( )
(6)鹽占鹽水的1/20,鹽與水的比是1:20。 ( )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答案,交流師讓學生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2.我班男生有24人,女生有18人,體育老師拿來14個籃球,怎樣分公平呢?
學生解決,集體訂正答案。
師生總結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特點、解題思路、檢驗方法。
把人數改成男生有18人,女生有18人可以怎樣解答?你發現什么?
3.實際運用
張叔叔和李叔叔、王大伯三家合資辦廠,由于他們齊心合力,經營有道,一年下來,除去繳納稅款、發工資和其他費用,獲得利潤14萬元。該怎么分配這些利潤。
現在同學們四人一組,也像他們一樣圍在一起,商量商量如何分配這14萬元的利潤。教師巡回,作適當的指導。
四、全課總結,升華提高
今天我們復習了比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用比解決問題的事例還很多,說說看比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7
教學內容:
教材第77頁整理和復習。
教學目標:
1、根據圓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掌握圓周長與面積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全面的運用知識的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審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靈活運用圓的周長或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具學具準備:
一根長繩、面積單位。
教學設計:
⊙激趣導入
同學們,圖形世界是美麗的、奇妙的,世界因為有了五彩的圖案而更加美麗。誰來說一說你知道哪些美麗的圖案?它們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
出示教材69頁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然后提問:
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外方內圓和外圓內方的物體嗎?外方內圓的圖形我們稱它為圓外切正方形,外圓內方的圖形我們稱它為圓內接正方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怎樣求這兩種圖形的面積。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8
教學目標
1、能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及其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理解它們的內在聯系。
2.通過學生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使學生學會在系統復習的基礎上理清知識網絡、進行分析歸納、邏輯推理,聯系生活實際科學運用,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重點難點
使學生知道知識的內在聯系,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具準備 :橡皮
教學過程:
一、回顧昨天整理的有關長方體、正方體的知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有關的知識點,可以喚起學生對所學過知識的再現,為本課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理解應用,走進生活樂鄉學苑
通過上節課的整理,我們已經對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和認識,大家的表現都很好!這節課我們就運用這些知識,幫助工人叔叔去解決他們在生產橡皮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
1、做個小小計算師,你能幫工人叔叔算出這塊橡皮的體積嗎,需要測出哪些數據,該怎樣計算呢?樂鄉學苑
提醒:量出的數據保留整厘米數。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橡皮入手,動手量橡皮的長寬高再計算其體積,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容易激發學習興趣。
2、如果把這塊橡皮平放在桌面上,它所占桌面的面積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學生自己解答:指名到前面演示,怎樣擺放占桌面的面積最大,怎樣擺放占桌面的面積最小。
師:以后在擺放物品時,就可以利用這個知識合理利用空間。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擺一擺,讓學生加深對“底面積”的理解。知道,在生活中有時只需要求長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
3、如果要給這塊橡皮做一個盒子最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紙片,該怎樣算呢?(不計算接頭處與損耗材料)
設計意圖:練習求6個面的長方體的表面積。
4、給這塊橡皮四周貼上商標紙(貼滿),商標紙的面積最少是多少平方厘米?
師:類似這樣只算4個面面積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長方體立柱的油漆面積、火柴盒外殼等)
設計意圖:練習求4個面的長方體的表面積。
5、工人叔叔把生產好的橡皮放在一個棱長40厘米的無蓋的正方體紙箱里等待打包裝,做這樣一個紙箱至少需要硬紙片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師:你還能舉出類似這樣只計算5個面面積的`例子嗎?(粉刷教室的墻壁和頂棚、給游泳池四壁和底面貼瓷片等)
設計意圖:練習求5個面的正方體的表面積。
6、用兩塊橡皮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體積與原來兩塊橡皮的表面積、體積的和比,有沒有變化,變化了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拼拼說說算算,讓學生有不同層次的發現,從簡單的“體積不變,表面積變了”到每一種拼法具體減少了哪兩個面的面積。
7、做個小小設計師,如果文具廠想將100塊同樣的橡皮裝在一個外包裝箱里,請你做設計師,你會將這個外包裝箱長、寬、高確定為多少比較好?
設計意圖:拓展學生運用知識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拓思維。
8、這個外包裝箱的容積是多少立方厘米?合多少立方分米?
三、學生展示自己出的關于長方體、正方體知識的數學問題,讓全班同學解答、交流。
設計意圖:平時學生習慣了老師出題,學生答題,現在讓學生自己出題更能激發練習的興趣。
四、課堂小結
像橡皮這樣的一系列問題,在生活中有很多,這就說明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今后要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物體,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五、課外延伸(作業)
夏天到了,哪些同學喜歡游戲呢?你們想在今后我們的校園內建個游戲池,今天請你們幫我們學校校園內設計一個游戲池吧!
總設計意圖:
本節課從學生平時接觸較多的“橡皮”入手,給學生一種親切與熟悉的感覺,能更好地使學生從心理上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實踐練習學生自己測量出數據,解決實際問題,這自然需要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這種練習設計體現了課標所倡導的“基礎性”、“層次性”、“應用性”的特點。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9
一、復習內容
分數除法的復習與應用。(教材第46頁整理和復習,第47頁練習十)
二、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很好地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2.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進行分數除法的計算。
難點:正確列出數量關系,掌握四類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一、回顧整理
1.復習倒數。
(1)師:倒數的意義是什么?(學生搶答,教師板書意義)
(2)師:互為倒數的兩個數有什么特征?(學生搶答)
(3)師:如何求一個數的倒數?
引導學生分整數、小數、分數回答。
2.復習分數除法及其計算法則。
(1)師:分數除法有哪些類型?
引導學生回答:分數除以整數,一個數除以分數。(板書類型)
(2)師:寫一道除法算式,讓同桌算一算。分數除法與分數乘法的計算有什么聯系?
引導學生回答:分數除法要轉化為分數乘法計算。
(3)師:整數除法和分數除法的意義相同嗎?算一算,說一說。(課件出示題目)
3×7= 21÷3= 21÷7=
5/3×1/2= 5/6÷5/3= 5/6÷1/2=
學生通過計算得出:整數除法和分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都是乘法的'逆運算。
師生共同總結:無論是整數除以分數,還是分數或小數除以分數,都可以轉化為乘法計算,也就是說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板書計算法則)
(4)點名學生說一說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復習分數除法應用題。
師: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幾類應用題?它們的特點和解題思路是什么?
組織學生小組內交流后匯報。(根據學生匯報板書四種應用題類型)
二、知識應用
1.教材第46頁整理和復習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集體訂正。同桌之間說一說混合運算的順序。
2.教材第46頁整理和復習第2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師:3個問題分別屬于哪一類應用題?(點名學生回答)
(3)讓學生先寫出數量關系,再計算。(教師巡視,指導答疑)
3.教材第47頁練習十第1~4題。
第1題:教師讀題,學生判斷正誤,點名學生說出錯誤的原因。
第2題:點名3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訂正。
第3、4題:先讓學生讀題說一說屬于哪一類應用題,再獨立計算。(教師訂正)
注意引導和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
4.教材第47頁練習十第5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畫線段圖理解題意。
(3)同桌交流,分析數量關系并列式計算。
(4)點名學生說一說解題思路,教師訂正并總結。
三、鞏固反饋
(課件出示題目)
1.判斷。
(1)一個數除以真分數,商一定大于被除數。( )
(2)甲數比乙數多1/4,乙數比甲數少1/4。( )
2.糧店運來面粉140袋,是運來大米的袋數的7/9,大米運來多少袋?
140÷7/9=180(袋)
3.一根電線桿長12 m,埋入地下部分的長度是露出地面部分的3/7,這根電線桿露出地面的部分是多少米?
12÷1+3/7=
4.天貓商城舉行促銷活動,一款移動硬盤降價19后售價400元。這款移動硬盤原價多少元?
400÷1-1/9=450(元)
5.修一條路,甲單獨修需16天,乙單獨修需24天。如果乙先修了9天,然后甲、乙二人合修,還要幾天?
1-9/24÷1/16+1/24=6(天)
四、課堂小結
本單元結束了,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1.這節復習課我分成了三大模塊。第一模塊為建立知識網絡,第二模塊為檢測效果,第三模塊為質疑總結。
第一模塊先讓學生回憶章節中的所有概念及其含義,重新感知概念,然后梳理概念,根據這些概念間的聯系與區別,構建知識結構圖。六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整合能力,他們能快速讀懂提綱、表格等形式的知識框架結構。
第二模塊需要改進之處是,我應該針對學生平時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學習問題進行總結和提示,把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匯總并告知學生,并在學習方法上進行指導,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模塊只有幾個學生進行質疑,說明學生的質疑能力還有待加強,這是以后需要更加努力的環節。
2.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0
教材分析:
在學習本單元的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在第一、二學段學習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體具體位置的知識,也學習了簡單的路線等知識。這些知識為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在空間的具體位置打下了基礎。而本單元的學習則是第一、二學段學習內容的發展,它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生活周圍的環境,都有較大的作用。
教材從學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著手,通過說一說張亮的座位,引出第幾組與第幾個的話題。接著,再從第幾組第幾個引出抽象的數對表示方法。這一從學生的經驗中,逐步抽象出數學的表示方法,符合學生的'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認知規律。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對”在確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通過具體的情境,理解數對對確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據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重點:
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活動引入,認識數對
1、明確列、行排列規則
(1)學生按座位卡找座位。
位置卡
第_列,第_排
學生可能出現
A、找不到座位。
B、兩人找到了同一個座位。
(2)請同學說說找座位的方法,明確排與列的數法。
我們把豎排叫做列,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引導生按列報數;橫排叫做行,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引導生按行報數。
(3)重新找自己的座位。
(4)班長坐在第幾列第幾行?(同時板書)
2、體會學習數對的必要,認識數對
(1)用學生自己喜歡的簡便的方法表示班長的位置,可以是數字,也可以是符號。(學生板演表示的多種形式)
這么多的方法都對不對呢?你有什么意見?
(2)在數學上就有一種“統一的方法”可以既清楚又簡便的表示位置。
班長的位置3列2排就可以用(3,2)來表示。
(3)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用數對怎樣表示?小組交流。
小結:根據兩個數組成的數對,能很快確定教室里每個人的位置。
生活中有沒有運用數對解決的問題呢?
3、生活中應用數對
(1)根據位置寫數對
①出示哈爾濱旅游景點的分布圖。
你能表示出各個景點在圖中的位置嗎?
②獨立書寫,全班交流。
(2)根據數對找位置
①出示殘缺的太陽島景點分布圖。
你能幫忙把地圖補充完整嗎?
②學生操作后交流。
得出:表示同一行中景點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二個數相同;表示同一列中景點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一個數相同。一個數能準確說出一個地點的位置嗎?數對中的兩個數能幫助我們很快在平面圖上找到某個具體的地點。
二、活動二:學生小結
學習了確定位置,你有什么收獲?
三、活動三:課外引申——數對在國際象棋中的運用。
1、課件出現國際象棋棋盤和棋子
(1)介紹:國際象棋的棋盤是一個正方形,等分為六十四方格。這些方格有深淺兩種顏色,交替排列。國際象棋的八條直線分別用a、b、c、d、e、f、g、h表示,八條橫線分別用1、2、3、4、5、6、7、8表示。每個方格便有了自己的名字。國際象棋的棋子有黑白兩色,各有一個王、一個后、兩個車、兩個象、兩個馬和八個兵。
(2)如果白王所處的位置用國際象棋專用的方法記錄為g2,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記錄棋的位置的嗎?
(3)課件出現三枚棋子在棋盤上的不同位置,問:其他棋各在什么位置?
(4)如果有一枚棋走一步記錄為C6—C2,你知道是哪枚棋從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上嗎?
四、活動四:游戲——擺子連線
比賽規則:每3人一個小組,第一個學生先擲兩次骰子。假如第一次是2,第二次是4,就將自己的棋子放在(2,4)的位置上(說明:棋子用一點來表示)。
第二個學生接著同樣的操作,按所擲的點數放棋子。如果位置被其他棋子占了,可以重新再擲。
另外的一個學生負責記錄。
每放對一個棋子加1分、如果你將兩個棋子連在一起就獎2分,3個棋子連在一起就獎3分,依此類推,將你們倆的得分記錄在一張紙上、誰先得8分,誰就贏了。(學生操作,教師下去巡視)
五、活動五:全課總結
剛才,我們是怎樣探究總結出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的?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1
單元教學目標:
通過總復習,系統、全面地復習和整理本學期所學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概念、計算方法以及有關的規律性的知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概念、空間概念、統計概念,增強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全面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總復習——分數乘、除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118頁總復習第1——5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倒數的意義,分數乘除法的關系,掌握分數乘、除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分數乘除法的計算。
2.掌握比的意義,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比的基本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3.掌握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思路,能熟練地分析數量關系,正確地解決分數除法問題。
教學重點:概念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教學過程:
一、分步復習活動準備
將學生課前就本節復習內容提出的知識性問題和難點問題分類整理,制成問題卡,交由3位學生主持復習。
師:同學們,經歷了將近一個學期的學習,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為了幫大家更好地復習整理本節知識,我們請3位同學分別主持復習。現在請第一位主持人出場。
二、復習分數乘除法的知識
1.主持人持知識問題卡提出問題,分別指名回答。
分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與整數乘法相同嗎?
分數除法的意義是什么?與整數除法相同嗎?
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是怎樣的?
什么叫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主持人持難點問題卡提出問題,指名回答。
分數乘、除法的關系是怎樣的?
分數除法的計算具體要注意幾點?
0有倒數嗎?為什么?1呢?
3.教師組織學生活動
計算。
3/4×2/5= 2/3×5/6= 7/9×18= 3/10÷3/4= 5/9÷5/6=
21÷7/9= 3/10÷2/5= 5/9÷2/3= 6/11÷5/12=
4.復習比的知識
第二位主持人提出問題,學生回答。
知識性問題:
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稱是怎樣的?舉例說明?
怎樣求比值?
比與分數、除法有什么聯系?
比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怎樣化簡比?
難點問題:
為什么比的后項不能為0?
求比值與化簡比有什么區別?
練習:
3÷4=()/()=()/12=():32=12:()
說出下面每個比的前項、后項,并求出比值。2:5 0.6÷0.3 4/7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整數比。 8:12 0.25:0.45 1/4:1/8
(5)復習解決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第三位主持人上場。
怎樣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呢?
主持人點4名同學板演教材第118頁第3、4、5題。
對4名學生做的情況進行評議。
對比觀察第3題第(1)(2)小題。
數量關系式是:原價×1/5=現價
第(1)小題已知原價求現價,用乘法計算。第(2)小題已知現價求原價,用除法計算或用方程解。
學生歸納分數乘除法問題的規律。
單位"1"的量已知,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單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計算。
驗證第4、5題。
第4題,把地球總面積看作單位"1",求單位"1"的量用除法計算。
第5題,先出示學生畫的線段圖。觀察線段圖結合理解:火車的速度已知,第1個單位"1"的量是火車的速度,求小汽車的速度用乘法計算,第二個單位"1"的量是噴氣式飛機的速度,是未知的,要用除法計算。
主持人歸納:區分分數乘、除法問題,判斷把誰看作單位"1"以及是已知還是未知,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此外還應借助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真正掌握知識。
師:歸納得真好。今天三位主持人在場上還有很多精彩表現,請同學們評一評。
三、應用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七第5題。
(2)完成練習二十七第10、11題。
(3)完成練習二十七第7、8題,學生做后匯報思路和方法。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復習活動,你的學習有什么新的收獲?
第二課時 總復習——百分數
教學內容:教材第119頁總復習第6、7題。
教學目標:
1.理解百分數意義,掌握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
2.熟練運用百分數知識解決百分數問題,理解百分數問題的結構特征,歸納百分數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百分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意識。
教學重點:運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歸納知識,形成體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百分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有,只要我們留心它,發現它就在我們身邊。
1.投影出示下面一段文字:
湖南汩羅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流失率低得令人咋舌。10年前初中是2.5%,小學是0.02%,現在小學連續10年的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初中流失率始終控制0.2%,近三年的數字是0.18%,0.17%和0.15%.
2.學生閱讀文字,感知其中百分數。
3.從上面一段文字中你能發現什么?
從上面的百分數中中以看出汩羅義務教育實施情況非常理想;運用百分數很能夠直觀;百分數在實際應用中表示兩個量之間的關系,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百分之幾。
二、復習百分率的知識
1.師:看來,百分數的作用還真不小。你能理解上文中百分率的意思嗎?
學生嘗試理解流失率、入學率、鞏固率的意思,教師指正。
2.復習已學過的一些百分率的計算公式。
3.學習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
完成教材第119頁總復習第6題。
學生自學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的意思,然后說一說,議一議。
烘干率=烘干后的重量/烘前的重量×100%
含水率=(烘前的重量-烘干后的重量)/烘前的質量×100%
學生試求烘干率和含水率,然后集體訂正。
三、復習百分數的一般應用題。
1.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
2.求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運用百分數知識解決百分數的一般問題。現在大家回顧已學知識,把你掌握的方法告訴小組的成員。
分組討論,交流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組匯報。可能有以下幾種:
解決百分數的問題可以依照解決分數問題的方法。
在分析問題時,可以先畫線段圖加深理解,判斷單位"1" 的量是已知還是未知,找對應關系,寫數量關系式。
根據百分數題型結構特征確定解法。
多(少)的數/另一個數=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
一個數×(1+幾%)=比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數。
綜合問題結合實際來解答。
四、應用練習
1.完成總復習第7題
學生試做,指名板演。
方法一:(2622—2476)÷2476=146÷2476≈5.9%
方法二:2622/2476-1≈1.059-1≈5.9%
引導學生比較兩種思路方法。
2.完成練習二十七第13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說各自的思路。
3.完成練習二十七第14、15題。
教師:九折是什么意思?
利息怎樣計算?本息又是什么意思?
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在班上交流。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次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板書設計:
百分數——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1)百分率=()/()×100%
(2)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
多(少)的數/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
(3)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
一個數×(1+N%)=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
(4)售價×幾折=實付錢數
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總復習——空間與圖形
教學內容:教材第110、120頁第8——10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習按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2.理解和掌握圓和軸對稱圖形的有關概念,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
3.經歷空間與圖形知識的整理運用過程,體驗應用知識,歸納概括的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物體的位置,圓的特征、特性。
教學難點: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物體的位置。
出示教材第119頁第8題主題圖。師:圖上畫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
我們怎樣確定物體的位置呢?
師: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有兩種,即按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你能說出每一手棋所下的位置嗎?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相互說一說,再指名匯報。
二、復習圓的知識
(出示一個圓)師;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圓的知識,你知道哪些知識呢?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討論,相互說一說,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1.圓的認識。
圓心。用字母O表示,確定圓的位置。
半徑。用字母r表示,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直徑。用字母d表示,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半徑與直徑的關系。在同一個圓里,所有半徑都相等,所有直徑都相等。
直徑等于半徑的.2倍,即d=2r或r=d/2
2.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
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圓都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1條、3條、2 條、4條、2條、1條、無數條對稱軸。
3.圓的周長
圓周率。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叫圓周率。用字母∏表示,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C=∏d或C=2∏r.
4.圓的面積
知道半徑求圓的面積。S=∏r2
知道直徑求圓的面積。S=∏(d/2)2
知道周長求圓的面積。S=∏(C/2∏)2
知道近似長方形的寬求圓的面積。
知道近似長方形的長求圓的面積。
5.環形的面積
環形的面積=大圓面積—小圓面積
=∏R2—∏r2
=∏(R2—r2)
三、鞏固練習
練習二十七第1、11、1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再集體講解。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又有哪些收獲?
第四課時 總復習——統計
教學內容:教材第120頁第11題。
教學目標:
1.了解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2.會根據統計圖,提出數學問題,并分析解決數學問題。
3.經歷扇形統計圖的認識過程,體驗直觀觀察,分析問題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難點:會根據統計圖分析數據。
教學過程:
一、回顧。
1.統計在生產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然后指名說一說。
2.扇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扇形統計圖能夠清楚地表示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二、分析扇形統計圖
出示某企業職工的文化程度情況扇形統計圖
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獲取信息。
問:該企業職工中,哪種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最多?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企業大學文化程度的職工占1/4.
B該企業職工中,中專生與初中生之和多于高中生。
C該企業職工中沒有文盲。
D以下說法都對。
在該企業職工中,哪兩種文化程度的人數相等?
若該企業有職工1000人,那么小學文化程度的職工有多少人?
該企業職工中,有大學文憑的人比有高中文憑的人少多少?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并相互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三、請你用扇形統計圖表示出下面的信息,然后回答問題。
超市一天的銷量中,服裝類占35%,煙酒類占30%,文化用品類占20%,糖果類占10%,藥類用品占5%.如果超市一天的收益是5500元,算一算,每一類用品分別收益多少元?
四、鞏固練習
教材第120頁第11題。
教材練習二十七第16、17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集體訂正。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2
教學內容:
第87頁例1、例2,88頁課堂活動第1、2題,練習二十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和理解負數的意義,了解負數的產生與作用,感受負數使用帶來的方便。
2.會正確地讀、寫正、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負數的意義和負數的讀法與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提出問題:舉例說明我們學過了哪些數?
教師小結:為了實際生活的需要,在數物體個數時,1、2、3……出現了自然數,物體一個也沒有時用自然數0表示,當測量或計算有時不能得出整數,我們用分數或小數表示。
提出問題:我們學過的數中最小的數是誰?有沒有比零還小的數呢?
二、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的一個場面,主持人說:“哈爾濱零下6至3攝氏度,重慶6至8攝氏度……”
同學們,你們對情境中的內容一定相當熟悉吧?你能給大家講講“哈爾濱零下6至3度”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為什么阿姨說的零下6攝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變成了-6℃呢?
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記作6℃行嗎?
你有什么簡潔的方法來表示他們的不同呢?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現在,國際數學界都是采用符號來區分,我們把比0攝氏度低的溫度用帶有“-”號的數來表示,例如把零下6℃記作-6℃,讀作負6攝氏度;零上6℃記作+6℃,讀作正6攝氏度或6攝氏度。
(2)鞏固練習。
同學們,你能用剛才我們學過的知識,用恰當的數來表示溫度嗎?試試看。
學生獨立完成第87頁下圖的練習。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集體訂正寫得是否正確,并讓學生齊讀。
2.自主學習例2。(進一步認識正數和負數)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最近經國家測繪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今天,老師還帶來一張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請看。(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教科書第87頁的左部分,數字前沒有符號)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引導學生交流: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吐魯番盆地的海拔情況,教科書第87頁的右部分,數字前沒有符號)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交流: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教師小結: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高度嗎?
學生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教師追問:你是怎么想到用這種方法來記錄的呢?
最后教師將數字改動成:海拔+8844.43米或8844.43米;海拔-155米。
教師小結:以海平面為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3米;-155米這樣的數表示比海平低155米。
(2)鞏固練習:教科書第88頁試一試。
3.小組討論,歸納正數和負數。
教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據,(顯示)我們可以用這些數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它們一樣嗎?它們可以怎樣分類呢?
提出疑問:0到底歸于哪一類?(如有學生提出更好)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表意見。
小結:(結合圖)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界線,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示,低于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像一條分界線,把正數和負數分開了,它誰都不屬于。但對于正數和負數來說,它卻必不可少。我們把像+6、3、+8844.43等這樣的數叫做正數;像-6、-155等這樣的數我們叫做負數;而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板書)
通常正號可以省略不寫。負號可以省略不寫嗎?為什么?
最后,讓學生看書勾劃,并思考兩個“……”還代表那些數?(讓學生對正負數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刻)
三、運用新知,課堂作業
1.課堂活動第1題。讓學生先自己讀讀,并舉例說說是什么意思?全班訂正后,同桌間自選5個互相說說。
2.課堂活動第2題。同桌先討論,然后反饋。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負數。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二第1、4題。
家庭作業:練習二十二第2、3題。
板書設計:
負數的初步認識
正數:20、22、14、 +8844.43…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負數:-2、-30、-10、-15、-155…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有關數的整除概念,弄清概念間的聯系與區別。
2.提高判斷能力,能靈活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概念之間相輔相承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數的整除概念。數的整除概念間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今天我們復習數的整除這一單元的部分知識。(板書:數的整除復習概念)通過這節課復習,我們要準確掌握概念,并理解概念,弄清概念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從而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復習過程
1.復習倍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請大家看投影片上的三道算式:
①106=1.6 ②382=19 ③156=2.5
(1)第①和②、③兩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2)②和③相比較又有什么不同?(板書:整除)并追問:什么叫整除?
(3)觀察整除式382=19,誰能被誰整除?為什么?
(4)在38能被2整除的前提下,38是2的什么? 2又是38的什么?(板書;倍數、約數)
(5)什么叫倍數?什么叫約數?
(6)倍數、約數能單獨存在嗎?它依存于哪個概念?
(7)從382=19這個式子中,可以看出38是2的倍數,還能看出38是誰的倍數?那么38可以叫做2和19的什么?(板書:公倍數)
(8)2和19只有38這一個公倍數嗎?有多少個?為什么?
(9)既然2和19的公倍數是無限多個,那么有最大的公倍數嗎?有最小的嗎?是多少?
(板書:最小公倍數)
(10)什么叫公倍數?什么叫最小公倍數?
(11)依據382=19這個等式,誰能用整除、倍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來說明等式中3個數之間的關系?
2.復習約數公約數最大公約數。
(1)我們已經知道38是2的倍數,2是38的約數,除2以外,38還有哪些約數?(板書;1,2,19,38)
(2)2的約數有哪些?19的約數有哪些?
(3)觀察38,2,19這三個數的約數,你能指出它們的公約數嗎?(板書:公約數)
(4)幾個數的公約數的個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為什么?
(5)38和2的公約數中最大的一個叫38和2的什么?(板書:最大公約數)
(6)38和2的最大公約數是幾?38和19的最大公約數是幾?
(7)什么叫公約數?什么叫最大公約數?
(8)2和19有公約數嗎?是幾?有最大公約數嗎?是幾?
(9)2和19的最大公約數是1,2和19是什么關系?
(10)什么叫互質數?(板書:互質數)
(11)請你舉出有互質關系的兩個數。
3.復習質數、合數、質因數、分解質因數。
(1)觀察38,2,19的約數的個數,并以此為標準,給這三個數分類,可以分幾類?
(2)什么叫質數?什么叫合數?(板書:質數、合數)
(3)如果把382=19改寫成38=219,2和19叫38的什么?為什么?(板書:質因數)
(4)說2和19是質因數對嗎?為什么?
(5)質因數能單獨存在嗎?它必須依存于什么概念?還有什么概念不能單獨存在?
(6)把38這個合數寫成2和19,這兩個質因數相乘的形式叫什么?(板書:分解質因數)
4.復習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
(1)在計算中,我們常常需要判斷一個數能不能被另一個數整除,我們可以根據數的一些特征來判斷。我們都學過哪些數的整除特征?(板書: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征)
(2)38,2,19中哪個數能被2整除。為什么?能被2整除的數的特征是什么?
(3)能被2整除的數叫什么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呢?(板書:奇數、偶數)
(4)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的依據是什么?
(5)能被5,3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
(6)改38中的一個數字,使它能被3整除,怎樣改?
(7)能同時被2和5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能同時被2,3,5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你能分別舉幾個數嗎?
(三)復習概念間的關系
(1)在剛才復習的這些概念中,有哪些概念不能單獨存在,請你列舉出來。(板書:倍數、約數、質因數)
(2)倍數、約數、質因數分別依存于什么概念?這些概念之間的關系是依存關系。(板書:依存關系)
(3)哪些概念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下圖表示?
(4)它們之間的這種關系叫什么關系?(板書:包含關系)
(5)小結:我們通過觀察382=19這個等式中三個數之間的關系,不僅整理出了數的整除有關概念的網絡圖,還通過分析了解了概念間的關系。
(四)練習
(1)填空。
①在自然數中,既是質數又是偶數的最小的一個數是( );既是質數又是奇數的最小的一個數是( );既是奇數又是合數的最小的一個數是( );既是偶數又是合數的最小的一個數是( );既不是質數又不是合數的一個數是( )。
②所有自然數的最大公約數是( )。
③能被3和5同時整除的最小三位數是( );最大三位數是( )。
④小于10的所有質數的`和是( )。
⑤一個四位數,千位上的數既是奇數又是合數,百位上的數既是偶數又是質數,十位上的數是自然數,但既不是質數又不是合數,個位上的數是最小合數,這個四位數是( )。
(2)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
①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一定互質。 ( )
②最小的質數是自然數中全部偶數的最大公約數。 ( )
③任意兩個自然數的積,一定是合數。 ( )
(3)思考題。
有14,30,33,35,39,75,143,169八個數。①把這八個數分別分解質因數;②把這八個數分成兩組,每組四個數,且使它們的乘積相等。應該怎樣分?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分三個層次教學。
1.通過一題多問,從具體到抽象,把本單元的主要概念聯系起來,形成網絡。即:
復習倍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復習約數公約數最大公約數。
復習質數、合數、質因數、分解質因數。
復習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征。從而有目的、有計劃的將這部分知識進行了系統整理,使學生對這塊知識一目了然。
2.進一步分析概念之間的各種聯系,明確概念間的不同關系。從而提高和深化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如:約數和倍數與整除的依存關系等。
3.應用概念綜合練習。
練習充分,有層次,注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鞏固知識和提高思維能力的目的。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4
教學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經驗去梳理,使知識系統化。學生在主動參與解決實際數學問題中,掌握運用數學知識。
2、 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圓的周長和面積的含義,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能用圓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 認識圓。
1、同學們畫面中的這個圖形叫什么?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圓的有關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圓的知識。你還記得這個單元我們都學了哪些內容嗎?
2、在圓的認識里,你們知道了哪些知識?請拿出自己做的.圓形紙片,在里面標出圓心、半徑、直徑,并用字母表示。
3、直徑和半徑之間有什么關系?(強調:同一圓或等圓)你還知道圓的那些知識?前面我們還學習了哪些對稱圖形?在這些對稱圖形中哪種圖形的對稱軸最少,哪種圖形的對稱軸最多?
4、看來大家對圓的認識都掌握得很不錯,圓周長和面積是指哪一部分?摸摸看。
二、回憶所學的方法。
1、你是怎樣求圓的周長?(量 公式)是指什么?你還了解圓周率的那些歷史?
2、你是怎樣知道圓面積的?(數方格 剪拼)
3、圓面積的推導實際用到了什么思想?(轉化思想)
4、把圓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出示課件)
5、求圓面積有幾種方法?
6、你能不能算出你手中圓形紙片的周長和面積。指名說算法。
7、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公式 單位)
三、指導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半徑是 2厘米 的圓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
(2)兩個半圓一定能拼成一個圓。 ( )
(3)半圓形紙片的周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 )
(4)把半徑 3厘米 的圓等分成十六份,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多。( )
(5)大圓的圓周率比小圓的圓周率大。( )
2、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車輪為什么設計成圓的?
(2)運動場上為什么運動員不在一個起跑線上。出示課件:
(3)小羊能吃到草的面積有多大?
林業部門需要測量一棵古樹樹干橫截面的面積,樹干橫截面是什么形狀?可是又不知道它的半徑或直徑,總不能把這棵千年古樹砍倒后量一量,你能不能幫他們想一個辦法?
(4)一根長 4米 的繩子圍了一圈后還剩 0.86米 ,請你算算樹干橫截面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5)用籬笆靠墻圍一個直徑是 4米 的半圓形的養雞場,求籬笆的長和占地的面積。
四、師生總結。
通過本節課學習有怎樣的收獲?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確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2、使學生鞏固五年級的相關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教學過程:
一、 課堂教學常規的說明:
1、上課的各項要求說明等。
2、練習的各項要求說明等。
3、其他說明。
二、 復習舊知:
(一) 填空:
1、分數單位是1/8的最大真分數是( ),最小假分數是( ),最小的帶分數是( )。
2、1米的3/7是( )米,3米的1/7是( )米。
3、一座掛鐘的分針長10厘米,時針長7厘米,一晝夜,分針尖端走了( )厘米,時針掃過了( )平方厘米。
(二) 解決問題:
1、一個正方形的周長與圓的周長相等,已知正方形的邊長是3.14米,圓的半徑是多少米?
2、把一些桃平均分給12只猴子,正好還剩1個;如果平均分給8只猴子,正好也剩1個。這些桃至少有多少個?
3、甲、乙兩車從兩地同時相向而行,甲車在超過中點10千米的`地方與乙車相遇,已知相遇時甲車行了140千米,乙車行了多少千米?
4、一根鋼管長3米,重4千克,這樣的鋼管每米重多少千克?1千克這樣的鋼管長多少米?
5、甲6分鐘做13個零件,乙8分鐘做17個零件,丙12分鐘做25個零件,比一比,他們誰做得最快?
6、如果用兩根長62.8厘米的繩子分別圍成一個圓形和一個正方形,你覺得哪個圖形的面積大些?大多少平方厘米?
7、將一個直徑是12厘米的圓分成64等份后,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厘米?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8、一滿瓶油連瓶重650克,用去一半后連瓶重400克,瓶重多少千克?油重多少克?
9、一個圓形花壇的周長是15.7米,在花壇周圍鋪一條寬0.5米的環形小路,這條小路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10、一捆電線長178米,裝了8盞電燈,還剩下4米,平均每盞燈用電線多少米?(只列方程)
(三) 拓展練習:
1、某汽車站有甲、乙、丙開往三地的汽車通過,甲車每隔15分鐘開過此站,乙車每隔10分鐘開過此站,丙車每隔12分鐘開過此站。現三輛汽車在同一時刻從此站開過后,再過多少時間又同時從此站開過?
2、(1)工人們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公路全長的一半還多2千米,第二天修了剩下的一半還少1千米,還剩20千米沒有修完。公路的全長是多少千米?
(2)有一桶油,每次抽出桶里油的一半,連續這樣抽了5次后,桶里還有油10千克,求這個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
3、周燕有一盒巧克力糖,7粒一數還余4粒,5粒一數還余2粒,3粒一數正好,這盒巧克力糖至少有多少粒?
4、甲、乙兩人原來一共有46元。甲買一本故事書用去12元,乙買一本科技書用去18元,這時兩人剩下的錢正好相等。甲、乙兩人原來各有多少元?
5、公路上一排電線桿,共25根,每相鄰兩根間的距離原來都是45米,現在要改成60米,可以有幾根不需移動?
6、一個最簡真分數的分子,分母是兩個連續自然數,如果分母加上4,這個分數約分后是2/3,原來這個分數是多少?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01-09
六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12-17
數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15篇01-10
數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15篇)01-10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15篇01-08
六年級數學上冊總復習教案01-13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通用23篇)02-08
六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通用27篇)02-08
數學復習教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