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通用2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1
教材分析
理解并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除法計算;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并能類推出比的基本性質;能夠正確地化簡比和求比值。這為以后學習運用比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學習本節課學生能理解并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除法計算。
學情分析
分數除法是本單元的第一課,也是非常要的一課,這節課的學習效果將直接影響到后面解決問題的學習。由于學生普遍基礎較差,必須在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開始學習。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因此,要培養學生在探索除分數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分數除法的意義,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在聯系,發展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問題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地進行分數除法的計算。
3.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法則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教學分數除法的意義
1.以3盒水果糖的重量為問題為切入點,請你們列出算式并計算,看誰算的又快又好!
(1)每盒水果糖重100g,那么3盒有多重?
100×3=300(g)
(2)3盒水果糖重300g,那么每盒有多重?
300÷3=100(g)
(3)300g水果糖,每盒重100g,可以裝幾盒?
300÷ 100=3(盒)
2、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三個算式,觀察一下這三個算式的已知數和得數,說一說它們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運算?這就是分數除法的意義。
討論:分數除法的意義和整數除法的意義一樣嗎?
總結: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二、探究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1)引導參與,探究新知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分數除法的意義,那么如何來計算呢?請同學們看黑板。
出示問題1。
請大家拿出一張操作紙,涂色表示出這張紙的4/5。
師: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怎樣列式?
4/5÷2
請同學們通過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來研究4/5÷2怎樣計算。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方法一: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1/5,也就是2/5。展示折紙和計算過程。
4/5÷2=4÷2/5=2/5
方法二:把一張紙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來做。展示折紙和計算過程。
4/5÷2=4/5×1/2=2/5
(2)質疑問難,理解新知
①師小結: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數,分母不變的方法算出結果2/5,有的是轉化成分數乘法來做……那么在這些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
②接下來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③通過計算你們有什么發現?
生1、用第一種方法就不能做了。因為:上一題的時候,分子4是2的倍數,4÷2能得到整數商。而4÷3時,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數,得不到整數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數這種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轉化成乘法來做……4/5÷3=4/5×1/3=4/15
能再講講這樣做的道理嗎?
師:“4/5÷3”表示把4/5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請同學們拿出第二張操作紙,你能把圖中的4/5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嗎?
展示學生的分法
師(指著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這一部分是4/5的多少?
通過直觀圖理解4/5的1/3是4/15
(3)比較歸納,發現規律。
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要注意的是:
結果最簡。除號要變成乘號。
三、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1、分數除法的意義是什么?
2、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是什么?(學生總結)
五、作業布置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2
教學目標:
1、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2、能熟練的求出一個數的倒數。
學情分析:“倒數的認識”是在學生掌握了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分數乘法應用題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倒數的認識”是分數的基本知識,學好倒數不僅可以解決有關實際問題,而且還是后面學習分數除法、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的重要基礎。
教學重點:
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難點:
理解“互為倒數”的意義,明確倒數只是表示兩個數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漂亮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出示課件圖片)
通過欣賞這幾幅圖片,大家發現了什么?(圖片中都有倒影)那么在我們的數學王國里也有這樣的現象嗎?(出示課件)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數學王國里的這種奇妙現象——倒數。(板書課題:倒數的認識)
2、設疑激趣
看到“倒數”這個數學新名詞,大家腦子里產生了哪些問題?請大家來說說你們的問題。大家提的問題都很有價值,都是本節課我們學習的重點內容。
3、出示自探提示,組織學生自學。
針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制定了自探提示。(課件出示)
自探提示:
(1)倒數的意義是什么?
(2)倒數指的是一個數嗎?
(3)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4)是不是每個數都有倒數?
(5)互為倒數的兩個數相等嗎?
請同學們結合自探提示的這幾個問題,自學課本28頁的內容,讓我們一塊到書中去尋找“倒數”的秘密吧!
二、解疑合探
1、檢查自探情況,提問學困生,中等生補充,優等生評價,根據反饋情況適時組織小組討論或同桌討論。
通過自學提問學生“倒數的意義是什么?”
課件出示:先計算,再觀察,看看得數有什么特點?
得出結論: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引導學生理解關鍵詞“乘積是1”“兩個數”“互為倒數”。
“乘積是1指的是相乘關系,并且積只能是1、
“兩個數”指的是只有兩個數。
“互為倒數”說明這兩個數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不能孤立的說某一個數是倒數,必須說清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
舉例說明:因為×= 1,所以和互為倒數,就是的倒數是,的倒數是。
請學生說出互為倒數的任意兩個數。并且說說互為倒數的兩個數有什么特點?
2、討論(小組合探):1的倒數是(1)。
0有沒有倒數?為什么?(0沒有倒數,因為① 0作分母無意義②0×(任何數)≠1)
3、說一說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小結: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交換位置。
三、質疑再探
回顧自探提示的問題是否已解決?關于倒數,你還有什么疑問,提出來大家一起研究。(問題預設:怎樣求帶分數、小數的倒數?)
通過下面的練習題的解答來總結帶分數、小數的倒數如何求倒數。
四、運用拓展
1、完成下面練習題。
2、全課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認識。
3、布置作業:
(1)第28頁做一做。
(2)練習六1、2、3題。
附:板書設計
倒數的認識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
求倒數的方法:分子分母交換位置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3
一、復習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1、這一章我們學習了分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請大家回憶一下分數除法有幾種類型?
(1)分數除以整數,例如5/7 ÷5;
(2)一個數除以分數,它又包括整數除以分數,例如20÷4/5 ;和分數除以分數,例如 2/3 ÷ 6/7。
(3)做第52頁“整理和復習”的第2題。
2、分數除法的意義
(1)第52頁“整理和復習”的第1題:要把這道乘法算式改寫成兩道除法算式,應該怎么辦呢?(引導學生根據乘、除法的關系進行改寫,然后讓學生將改寫的算式填寫在書上)
(2)讓學生說說是怎樣題改寫成兩道分數除法算式的。
(3)分數除法的意義是什么呢?(使學生明確,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3、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1)分數除以整數應該怎樣計算?一個數除以分數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概括出分數除法的統一計算法則:除以一個數(0除外),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
(3)完成P52“整理和復習”第2題。
(4)P53練習十三第2題。
二、推理訓練
1、男生占全班人數的3/5 ,女生占全班人數的( )。
2、一堆煤,用去了4/7 ,還剩下( )。
3、今年比去年增產 1/8,今年相當于去年的( )。
三、對比訓練:
1、一步分數應用題
① 張大爺養了200只鵝,500只鴨,鵝的只數與鴨的只數的幾分之幾?
② 張大爺養了200只鵝,鵝的只數是鴨的只數的2/5 ,養了多少只鵝?
③ 張大爺養了200只鵝,鴨的只數是鵝的只數的5/2 ,養了多少只鴨?
(1)比較相同點和不同點
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在結構上,這三道應用題都含有同樣的數量關系,即:鵝的只數,鴨的只數, 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不同的是已知和未知發生了變化。在解題思路上,都要弄清以誰作標準,正確判定把哪一種數量看作單位“1”;不同的是需要根據已知、未知的變化確定該用什么方法解答。
(2)比較完后,學生將三道題的解答過程寫在練習本上。
2、出示題組:
① 上海到漢口的水路長1125千米,一艘輪船從上每開往漢口,已經行了3/5,離漢口還有多少千米?
② 一艘輪船從上海開往漢口,已經行了3/5,離漢口還有450千米,上海到漢口的水路長多少千米?
(1)學生自己畫線段圖,分析,解答。
(2)對比:兩題有什么異同?你是怎樣分析的,如何區別的?
3、出示題組:
① 停車場有8輛大客車,小汽車的輛數比大客車多1/6,小汽車有多少輛?
② 停車場有8輛大客車,大客車的輛數比小汽車少1/7,小汽車有多少輛?
③ 停車場有21輛小汽車,大客車的輛數比小汽車少1/7,大客車有多少輛
④ 停車場有21輛小汽車,小汽車的輛數比大客車多1/6,大客車有多少輛?
(1)學生獨立畫線段圖,分析,解答。
(2)對比:1、2兩題有什么異同?3、4兩題呢?你是怎樣分析的,如何區別的?
(3)解答稍復雜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有規律嗎?規律是什么?
引導學生歸納出:
㈠ 分析“分率句”,判斷單位“1”是哪個數量?
㈡ 畫出線段圖,找出“量”和“率”的對應關系。
㈢ 確定已知單位“1”用乘法,求單位“1”用除法或用方程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學會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并能正確的組成比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播放課件,引出主題圖
師:這節課我們上一節數學課,這節數學課有很多有趣的知識等待著同學們去探索和發現呢!同學們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
(播放視頻,生觀察,并說看到的內容)
師:看到這些畫面你的心情怎么樣?(激動、興奮、驕傲、自豪……)
師:是啊,老師和你們一樣,每當聽到雄壯的國歌聲,看見鮮艷的五星紅旗,老師的心情也十分激動,國旗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是神圣的。
問:畫面上這幾面國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樣)
師:雖然這幾面國旗大小不一樣,但是長和寬的比值都是一樣的,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有關比例的知識。(板書:比例)
(課件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說出長和寬各是多少)
問:你能根據這些國旗的長和寬的尺寸,寫出長與寬的比,并求出比值嗎?請同學們先寫出學校內兩面國旗長與寬的比,并求出比值。(生動手寫比、求比值)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比例的意義
(生匯報求比值的過程)
師:請同學們觀察你求出的學校內兩面國旗的比值,你有什么發現?(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
師: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我用“=”把這兩個比連起來,可以嗎?(可以)
師:從圖上四面國旗才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比求出比值,也寫成這樣的等式呢?請同學們自己動筆試一試(生動手寫比,求比值,寫等式,并匯報)
師:指學生匯報的等式小結,像這樣由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組成的等式就是比例,誰能概括出比例的意義?(板書課題,生匯報,是板書意義)
問: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關鍵看什么?(關鍵看它們的比值是否相等)
(小練習,課件出示)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1)自學比例的名稱
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理解了比例的意義,那么在比例中各部分名稱是怎樣的,各部分名稱與各項在比例中的位置又有什么關系呢?打開書34頁,自學34也上半部分,比例各部分的名稱。(生自學名稱,匯報,師板書名稱)
(2)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比例的內項和外項之間還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特性呢!你們想去發現這個特性嗎?接下來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板書:比例的基本性質)課件出示小組合作學習提示,指名讀
各小組派一名代表匯報合作學習發現的規律。
師: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這樣的特性呢?分組驗證課前寫出的比例式。
師:問想一想,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除了根據比例的意義去判斷外還可以根據什么去判斷?(生回答: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
師:如果把比例改寫成分數形式是什么樣的?生回答。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生回答。
三、鞏固練習(見課件)
四、匯報學習收獲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5
第四課時:和倍問題的分數應用題
教學內容:課本第65頁內容和練習十六的第4-7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和倍”、“差倍”問題變形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學生用方程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分析題中出現的兩種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會用x表示兩種數量并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準備。
1.口答:(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
果園里有蘋果樹x棵,梨樹的棵數是蘋果樹的 ,
(1)梨樹有多少棵?( x)
(2)蘋果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x+ x)
(3)蘋果樹比梨樹多多少棵?(x- x)
2.飼養小組養的白兔和黑兔共18只,其中白兔的只數是黑兔的5倍,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
二、新課。
(一)學習例3.
問:“白兔的只數是黑兔的5倍”還可以怎樣說?
出示例3:飼養小組養的白兔和黑兔共18只,其中黑兔的只數是白兔的 ,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
(1)說說它與復習2有什么異同?
(2)根據題意,畫出線段圖。
(3)“黑兔的只數是白兔的”你怎樣理解?
(4)把題目中所存在的數量關系找出來。
(5)應該怎樣解答,請你完成。
(6)訂正:說說的.解題思路是怎樣的。
(7)想一想,怎樣檢驗做得對不對?
(二)變式練習。
將例3的第一個條件變為“白兔比黑兔多16只”。
(1)題目中的數量關系發生了什么變化?
(2)應該如何解答?討論、交流。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65頁“做一做”題目。
四、課堂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樣的應用題?
2.這樣的應用題解思路和方法是怎樣的?
五、堂上練習:
練習十六的第7題(1)、(2),比較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它們各用什么解答好?為什么?
六、作業。
練習十六第4、5、6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6
第二課時:簡便計算和鞏固練習
教學內容:課本第60頁例3,完成“做一做”題目和練習十五的第6~11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使學生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中能夠應用一些簡便算法;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檢查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用簡便方法計算。
62×37+38×37 36×99
指名說一說應用了什么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二、新授。
1.導語。
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也可以應用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板書課題:簡便計算與鞏固練習)
2.教學例3。
出示例3:計算
(1)問: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
(2)指名學生說出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3)問:下一步應該怎樣算?有沒有簡便算法?
學生把題目做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題目。
讓學生說一說怎樣簡便運算。
2.練習十五的第7題。
讓學生比一比,誰算得快,誰的計算方法靈活。
3.練習十五第8題。
第2題讓學生列出綜合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四、全課小結。
1.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么?
2.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中,如果能簡便運算的應該怎么辦?
五、作業。
練習十五第6、9、10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7
第一單元 圓和扇形
一、教學內容
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冀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圓的認識》的第一課時。本課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它既是一節起始課,同時也是后繼學習的內容------圓周長、面積、扇形。學生對圓并不陌生,但只是直觀的認識,本課將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征及其內在聯系,讓學生深切體會圓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連。
二、 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組織學生通過畫一畫、折一折、觀察體驗圓的特征,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在同一個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系;認識直徑和半徑的關系,能找出圓的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經歷認識圓的過程。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對周圍環境中與圓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讓學生養成在交流、合作中獲得新知的習慣。
教學重點:探索出圓各部分的名稱、特征及關系。
教學難點: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圓的特征。
6、教學關鍵: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圓規,多進行實際操作練習。
學生分析: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空間觀念比較薄弱,動手操作能力比較低;本校處在城鄉結合處,家庭輔導能力較低,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學生的學習水平差距較大,小組合作意識不強,鑒于以前學習長、正方形等是直線平面圖形,而圓是曲線平面圖形,估計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會存在一些困難。
說教法學法: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教師要激活學生的先前經驗,激發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經歷、體驗和運用中真正感悟知識。本節課我以學生親自動手制作車輪為主線,在動手中引導學生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圓的特征,以及教學圓的畫法時,有目的、有意識地安排了讓學生畫一畫、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動手實踐活動,啟發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加討論,用耳去辨析同學們的答案。
教學中理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淡化教師的主觀影響,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產生問題意識,自己探究、嘗試,修正錯誤,總結規律,從而主動獲取知識。
數學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向學生展示生動、有趣的數學空間,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給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的機會,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信心和快樂。為此,在本節課中我以“言語訓練、動手操作”為主要方法,整合生活中的情景積極為學生創設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主要運用操作、探究、討論、發現等教學方法。學生的學法與教法相對應,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通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將演示、觀察、操作、思維與語言表達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對圓有一個形象的感知。同時作用于學生的感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創新意識。
說教學過程:本節課我設計了4個教學環節:
(一)、情景導入:
開課伊始我創設“動物汽車設計大賽”“瞧這是大象、老鼠、猴子各自設計的汽車,你喜歡誰的設計?說說你的理由。”學生迫不及待的發表自己的見解: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部分同學都說喜歡車輪是圓的小猴設計的車,因為開起來又快又穩。有的卻說:“喜歡老鼠設計的車,因為車輪是正方形的,看上去很酷,跑起來特顛簸很刺激。”學生各選其好。此時有學生會提出:“圓形的車輪為什么跑起來又快又穩呢?這樣的問題充滿人文色彩,激發了學生對圓的好奇心及探究欲望,為后繼教學埋下了伏筆。此時,我先讓學生說一說周圍哪些物品的面是圓形的,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然后直接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探尋“圓”的奧秘。
(二)、動手實踐,發現新知
動手做一做,用一個瓶蓋或圓柱體在紙上描出一個圓并剪下來;將圓形紙片對折,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折,打開;反復幾次。然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學生通過動手折疊、觀察、比較等活動后產生思考,各抒己見。同學們有的說:“圓是軸對稱圖形,這些折痕都是圓的對稱軸。”有的發現:“圓有無數條對稱軸”還有的發現:“圓的所有對稱軸都相交于圓中心的一點。”我及時評價學生的結論,并對這些善于動腦的孩子給以肯定,有同學會提出“相交的點、和圓內的一些線段叫什么呢?”我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有關圓的知識都在課本第4頁,仔細閱讀,并從中找到你想知道的問題和答案,也許你還會了解到一些你沒想到的知識甚至是你不明白的地方。”
(出:邊讀、邊觀察、邊思考、并圈點書中你認為重要的、關鍵的或不明白的地方)。在用心讀課本自學后,學生自信地當起小老師,講解自己悟懂的知識:理解了圓心、直徑、半徑的含義及字母的表示。掌握了有關圓的基本知識,實現了以讀帶想,以讀促思,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然后我提出讓學生在折過的紙片上畫出直徑、半徑、圓心。這時有的學生會提出:“老師畫多少條直徑和半徑呢?”我順勢提問:“那一個圓會有多少條直徑和半徑呢?它們有什么關系呢?”學生帶著收獲新知的愉悅,順利進入“再次動手操作,印證新知”的環節。
學生為了驗證各自的想法,有的先在紙片折過的基礎上繼續折下去,有的在紙片上用鉛筆繼續畫下去,驗證了半徑、直徑無數條的特征。然后再通過用尺子量、對折比、旋轉等方法,把圓心、直徑、半徑三者之間的關系分了個是非清楚。最后得出“在同圓中,直徑是半徑的2倍或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 的結論。(d=2r或r= )。開放性問題的探究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探究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最后我讓學生討論:“圓形和以前所學過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有什么不同呢?”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得知,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有邊有角,而圓既沒有棱又沒有角,最后總結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是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而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這樣學生在輕松操作的過程中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同時明白了圓形車輪為什么跑起來又快又穩的道理。
在教學本環節時,學生以動手操作——靜思默觀——自學新知——操作印證——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為主線,教師以適時引導----巧妙點撥----及時評價------恰當鼓勵的教學方法為手段,改變了過去強調接受學習的現象,放手讓學生大膽操作,自主探索,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了豐富多彩的數學學習,使圓的魅力浸潤學生心間,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不竭動力。
三、鞏固新知。
本環節練習我圍繞“找、量、比、畫"的順序設計練習。
第一層 “找” 基本練習
找出下面各圓的半徑或直徑并用字母表示。同學們一個個睜大雙眼,像細心的小管家,在熱鬧、有序的過程中找出半徑和直徑。同時學生還認識到在找半徑和直徑時要注意的問題,明晰了定義。
第二層 “量、比” 鞏固練習
分別量出下面圓內幾條線段的長度。你發現了什么?同學們情緒高漲,躍躍欲試,馬上動手利用新知解決問題,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和解決問題后的愉悅,同時又感受到直徑在圓中的奧秘。
第三層 “畫、量” 綜合練習
按要求畫出半徑或直徑,用字母表示并測量。本項練習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綜合訓練,目的是進一步鞏固直徑與半徑的關系。看似簡單的一道題,卻能以教師的智慧激活學生靈動細心的操作。
四、巧思妙想,暢游數學天地
同學們到現在,已經很累了,我們來輕松一下吧。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有一個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釘了一根木樁,用一根繩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打一水果的名稱)有的同學會猜出是“草莓(草沒)”那我們再來猜一猜羊吃草的最大范圍能吃出一個什么圖形?孩子們在充滿神奇、有趣的猜謎中感受到了圓在生活中的存在。在生活中還有什么也是圓的,最后帶著大家一起去欣賞“自然中的圓”和“人文中的圓”畢達哥拉斯:曾說:“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是圓!”學生再次感受到了圓的魅力。
在本節課中,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力圖讓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多種角度,多種方法去探索,去發現,去思考新知,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讀書思考,討論探究;動手操作,印證新知;分層精煉,鞏固新知”帶領學生去讀、去研、去探究圓的奧妙;去體驗、去實踐、去感受數學的魅力。長養了師生互尊,生生互愛,共享學習的人文靈氣。
第2課時 畫圓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4、5頁。
教學提示
學生對圓已經有了初步認識。本課時主要學習用圓規畫圓的方法。教學時充分利用情境圖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積極參加動手畫圓的活動,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體驗圓是一個封閉圖形,并且曲線上任何一點到圓心的距離都要相等;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畫圓的能力,讓學生經歷用自己的方法畫圓,按要求用圓規畫圓的過程;知道圓的位置由圓心決定,圓的大小由半徑決定。
2.讓學生掌握用圓規按要求畫圓的方法,能用圓規按要求畫圓,認識圓的大小與半徑的關系。
3.積極參加動手畫圓的活動,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重點
能用圓規按要求畫圓,認識圓的大小與半徑的關系。
難點
畫圓的步驟。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圓規。
學生準備:圓規、直尺、線繩、圓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個新朋友圓,對于這個朋友,你了解多少呢?
(1)圓心(O):圓中心的一點叫做圓心。
(2)半徑(r):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半徑有無數條且相等。
(3)直徑(d):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有無數條且相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暢所欲言、互相補充來回憶圓的特征,進一步加深對圓的特征的了解,也為學習畫圓做鋪墊。
2.導人新課。
師:大家能用自己的方法畫一個圓嗎?大家借助手里的不同物品用不同的方法怎樣畫圓呢?小組討論后再動手畫圓。
學生自主畫圓。
學生展示畫圓,并說出自己是利用什么工具,如何畫出來的。
生1:我用一個圓形的紙片在紙上描一個圓。
生2:我把兩支鉛筆用線繩拴在一起,兩筆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再把其中一支筆固定在紙上,另一支筆圍著它旋轉一周即可。
師:如果把線繩換成皮筋行嗎?
生2:不行,因為皮筋一拉就長啦。
生3:我把尺子的一端固定,在尺子上任意選一個刻度旋轉一周也可得到一個圓。
生4:也可用硬幣,瓶蓋等工具在紙上畫一個圓。
比較用不同工具畫出的圓,討論優缺點。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以學生動手操作為主線,通過畫一畫,比一比,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探究并交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新授:
1.介紹圓規。
師:同學們真聰明,找出了這么多畫圓的方法,畫出的圓也很漂亮。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一般人們用專門畫圓的工具一一圓規進行畫圓。
師:圓規是我們畫圓常用的工具,它有兩只腳,一只腳上有針尖,在畫圓時起固定的作用;另外一只腳上有鉛筆尖,用來畫圓。
2.用圓規畫圓。
師:誰能說一說用圓規怎樣畫圓?
學生簡單講述用圓規畫圓的方法,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適當評價。
師:看來大家預習得比較好,用圓規畫圓的具體步驟是什么呢?請大家看教材第4頁。
學生自學教材第4頁上的畫圓方法。
學生嘗試用圓規畫圓。
師:每位同學都拿出一張白紙,能不能畫一個圓與發下來這張紙上的圓一樣大。要畫在右下方,你們還可以畫在哪里?
思考:現在我們畫出的圓一樣大,但位置不同,圓的位置是由什么來決定的呢?
圓規有針尖的一只腳固定在紙上的點(即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老師發給你們的那張紙,上方有一個圓,請你再畫一個圓,使得你畫出的這個圓,比原來的這個圓小一點。
學生畫圓。
師:再畫一個圓,要比原來的圓小得多,先想一想再畫。
學生畫圓。
師:剛才我們畫出了大小不同的圓,誰能說一說,圓的大小是由什么來決定的?
生1:能說出圓規兩腳張開得大一些,畫出來的圓就大
生2:圓規兩腳張開得小一些,畫出來的圓就小
生3:也有一些學生可能說出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3.師生互動,體驗特征。
(1)請學生不用圓規,徒手在紙上畫一個圓。先看一看,徒手畫的這個“圓”圓不圓。再比一比,用徒手畫的“圓”與用圓規畫的圓有什么不一樣。
(2)教師徒手睜開眼睛、閉上眼睛在黑板上各畫一個圓。教師閉上眼睛畫的“圓”畫成了一個不封閉的“圓”。然后教師指著不封閉的“圓”問學生,這還是圓嗎?最不像“圓”的是什么地方?
學生能指出不封閉就不是圓,教師要給予鼓勵。
設計意圖:通過徒手畫圓,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圓是一個封閉圖形,并且曲線上任何一點到圓心的距離都要相等。
4.教師一邊介紹用圓規畫圓的方法,一邊演示。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是怎樣用圓規畫一個半徑是3厘米的圓的。(邊畫邊講畫圓的步驟和方法,特別強調畫圓時,先確定圓心的位置,畫的過程中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和圓心的針尖要固定)
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作為半徑(3厘米);把有針尖的一只腳固定在一點上作為圓心;讓裝有鉛筆的一只腳旋轉一周。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8
第一課時: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課本第59頁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五1-5題。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正確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地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
正確地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準備。
1.板演(指名學生脫式計算)
46+570÷80 60÷[(30+30)×10]
二、新課。
1.談話:如果把板演題目中的'整數換成分數,應該怎樣計算?運算的順序是什么?這節課我們共同來研究。
(板書課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學習例1.
出示例1:計算
(1)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比,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3)想一想:這個算式含有幾級運算?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大家打開練習本,抄題獨立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5)訂正。怎樣確保計算的準確?
3.學習例2。
出示例2 計算
(1)請你試著按運算順序讀出例題。
(2)想一想:這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應該怎樣計算?
(3)想一想: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第三步呢?
(4)在練習本上完成。
(5)指名學生板演。
(6)如何檢查,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4.完成課本第60頁上面的“做一做”題目。
計算前,先說說這兩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三、課堂總結。
1.這節課學習的是什么內容?
2.通過這節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怎樣才能保證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正確率?
四、課堂練習。
1.填空:
(1)( )與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2)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沒有括號的,要先算( ),再算( );有括號的,要先算( ),再算( )。
2.判斷正誤:
下面的計算正確嗎?錯誤的原因。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9
一、教學內容
化簡比。(教材第50~51頁例1)
二、教學目標
1、能運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2、理解求比值和化簡比的區別。
3、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滲透類比思想。
三、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化簡比的方法。
難點:理解化簡比與求比值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把下面的分數化為最簡分數。(課件出示題目)
4/8 6/30 12/18 14/56
點名學生回答,并說一說什么是最簡分數。
2、六二班共有學生50人,今天出勤人數為46,總人數與出勤人數的比是多少?(課件出示題目,點名學生回答)
3、師:比的基本性質是什么?
4、引出新課。
師:為了使數量間的關系更明確,我們經常要應用比的基本性質,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一起學習的內容。
二、學習新課
1、認識最簡單的整數比。
師:誰知道什么樣的比可以稱作最簡單的整數比?
引導學生聯系最簡分數的概念,討論什么叫做最簡單的整數比。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最簡單的整數比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比的前項和后項都是整數,二是比的前項和后項的公因數只有1。
指名學生舉出幾個最簡單的整數比。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10
學習目標: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讓學生經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征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過程。
3、養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
1、建立空間觀念
2、弄清圓柱側面展開式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
教具準備:
PPT,剪刀,圓柱模型
教學過程
整體感知圓柱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有哪些呢?
學生: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師出示:崗亭等,你們還見過這樣的物體嗎?形如這樣的物體在生活中你能舉幾個嗎?
學生:圓形的柱子、罐頭等
教師:你們舉得這些物體都有哪些共同的特點呢?
直直的、圓的、上下一樣粗細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直直的、圓的、上下一樣粗細的物體。我們把這樣的物體叫做圓柱。
板書:圓柱的認識
一、認識圓柱各部分(摸一摸)
1、教師:同學們,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
學生:美觀、實用、安全、可滾動
2、教師:請各個小組拿出你們桌上的圓柱體,摸一摸說說發現了什么?
各小組交流匯報,教師補充
學生:有3個面
教師:用手平摸上下兩個面,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上下兩個面叫做圓柱的底面。
教師:其他組還有補充的'嗎?
同學們看看這兩個底面的大小怎樣?你有什么辦法證明呢?
學生:量一量直徑,把兩個底面剪下來比一比
教師:看看這個側面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它是一個彎曲的,光滑的面。
教師:我們這個彎曲的,光滑的面叫做圓柱的側面。
教師補充:圓柱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底面,一個側面(是曲面)
2.圓柱高的含義。(量一量)
教師:請各個小組量一量,找一找圓柱的高在哪里嗎?(學生指)
教師劃一條側面上的斜線,這是圓柱的高嗎?為什么?
兩個底面圓心的連線是高嗎?高有多少條?
學生: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也就是說圓柱有無數條高。
教師補充: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圓柱有無數條高。圓柱的高矮與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有關。
課堂練習(課件出示)
1、指出圖形中哪些是圓柱?
2、指出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二、圓柱的側面展開(例2) (剪一剪)
1、教師:想不想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什么形狀呢?
學生:想知道
動手操作:教師:請各小組小組拿出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學生大膽猜想:不同的剪法會有哪些形狀呢?
各小組分別發言
(1)沿著高剪開,(長方形)
(2)斜斜的剪開,(平行四邊形)
(3)隨意亂剪開,(不規則的圖形)
教師指出:①討論:平行四邊形能否通過什么方法轉化成長方形?
③引導小結:不管側面怎樣剪,得到各種圖形,都能通過割補的方法轉化成長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學生:當圓柱的底面圓的周長等于圓柱的高時,圓柱的側面展開圖就是一個正方形。
教師小結:圓柱的側面沿著高剪開是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斜斜的剪開是一個平行四邊形,隨意亂剪開是一個不規則的圖形。
三、尋求發現,圓柱側面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操作概括)
教師: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與這個圓柱的什么有關?
學生: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圓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1、教師:
①師生一起把展開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②學生再觀察電腦演示上述過程(用彩色線條突出圓柱底面周長和高轉化成長方形長和寬的過程。)
③同學交流后說出自己的發現: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教師補充: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這個底面圓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四、鞏固練習
1、判斷
(1)圓柱的高只有一條。( )
(2)圓柱的兩個底面的直徑相等。( )
(3)圓柱體底面周長相等和高相等時,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側面是一個正方形。( )
2、填空
1、 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圓柱的底面周長是9厘米,高是5厘米,則長方形的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
2、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圓柱的底面半徑是2厘米,高是3厘米,則長方形的長是( )厘米。
3、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長是12.56厘米,寬是3厘米。這個圓柱的底面直徑是( )厘米,高是( )厘米。
五、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圓柱體有哪些特征?
六、實踐作業
用硬紙做一個圓柱,量出它的底面直徑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11
教學內容:教材第48~49頁的24時計時法,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第1~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使學生初步認識時間和時刻的區別,學會計算簡單的求經過時間的問題,并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具:教具鐘面、學生準備學具鐘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提問口答。我們學過哪些時間單位?1個世紀是多少年?一年是多少個月?1個月的天數有哪幾種情況?
2、引入新課。一天又叫做一日。一日是多少小時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24時計時法。
二、教學新課
1、教學24時計時法。
(1)說明:1天就是1日,1日的時間就是一晝夜。在一日的時間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想一想,一日共多少小時?
(2)演示:第一圈從夜里12時也就是0時起,夜里1時、2時、3時上午8時、9時、到中午12時,是12時。
提問:這是從夜里12時起走了幾圈?現在是什么時候的12時?經過了多少小時?
板書下面的直線圖:第二圈再從中午12時走,下午1時、2時、3時、晚上8時、9時、再到夜里12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也是12小時。提問:第二圈是從中午12時到什么時候的12時?也就是經過了多少小時?板書直線圖:
提問:誰來說一說在一日里,鐘表上的時針走了怎樣的兩圈,共多少小時?
追問:一日等于多少小時?板書:1日=24小時
指出:從夜里12時起,走一圈正好是中午12時,是12小時;再走一圈到午夜12時又走了12小時,共24小時,所以1日等于24小時。
(3)認識24時計時法。說明:像上面這樣分上午幾時和下午幾時來記時的方法,通常叫做普通計時法。郵電、交通、廣播電視等部門為了記時方便,不使上午和下午時間混淆,一般都采用的.是從0時到24時的記時方法。就是把時針走第二圈時,時針所指的鐘表上的數分別加上12:下午1時叫13時、下午2時教14時晚上12時叫幾時?24時也就是第二天的幾時?
指出:像這樣的0時到24時的記時方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比,上午的時刻相同,下午的時刻要把普通計時法的時刻數加上12。中央電視臺每天19時播放新聞聯播節目,這里的19時就是下午幾時?
說明:在24時計時法里只要直接說幾時,比較方便,在普通計時法里,一定要說明是上午幾時或者是下午幾時。
(4)鞏固練習練一練第1題。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課本上。練習十第1題。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練習十第2題。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寫在作業本上。集體訂正。強調普通計時法要說明是上午還是下午。
2、教學求經過時間。
(1) 教學例1。出示例題,讀題。畫直線圖。
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
這輛汽車從南京的開車時刻是什么時候?
到達上海的時刻是什么時候?要求什么?
說明:求路上用了多少小時,就是求14時30分到18時30分經過了多少時間?
追問:路上用了多少小時?你是怎樣想的?這里的14時30分、18時30分指的是什么?4小時指的是什么?
(2)教學例2。出示例2,指名讀題。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在24時計時法里,這兩個時刻各是幾時?每天從8時到19時,營業了多少時間怎樣計算?老師板書。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1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2、滲透事物都是普遍聯系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怎樣求倒數。
教學難點:求倒數方法的敘述。
教學過程:
一、引新:
開車、步行有前進倒退之分,那么,倒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內容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先來學學。
二、自學新課:
自學書本P19。并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叫倒數?
2、怎么求一個數的倒數?
3、是不是任何數都有倒數?小數有嗎?帶分數有嗎?
三、討論辨析:
1、什么叫倒數?
2、看下面四道題,你能說一些什么有關“倒數”的話。
3、存在倒數有那些條件
(1)兩個數。
(2)這兩個數的'乘積是1。
4、能不能說80是倒數,1/80也是倒數?一個數能叫做倒數嗎?
5、概括:倒數是對兩個數來說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必須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是倒數。
6、總結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四、思考:
0.2的倒數是多少?
五、小結:
請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六、作業:
練習五3—8。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結合教材提供的素材,會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紙依據兩個數據確定物體的位置。
過程與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維過程與結果用語言表達出來,并與同伴進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較熟練地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的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教學重點:了解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標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導學(導學)
課前兩分鐘
一、舊知鋪墊、導入復習課
1、說一說自己的家在學校的什么位置?
出示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結合教材提供的素材,會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紙依據兩個數據確定物體的位置。
過程與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維過程與結果用語言表達出來,并與同伴進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較熟練地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的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前置學習(自學)
(1)教師肯定以上學生描述的方式。
(2)明確說明本節課我們要進一步復習確定位置的有關知識。
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還有什么不足,一起討論。
小組合作
學習
(互學)
1、教學例1實物投影出示主題圖:
(1)說一說主圖中所說的含義:
臺風中位于A市東偏南30度方向,距離A市600千米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沿著直線向A市移動,
(2)學生觀察座位圖,想說誰的位置就跟同伴說一說。
(3)理解題意,確定觀測點,建立方向圖。
(4)臺風在A市的東偏南30度距離600千米的地方。
(5)圖例要弄懂。
(6)探索用數據表示位置的`方法。
臺風中心在A市的什么地方?并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用數據表示物體物體的位置的方法。
全班交流
展示學習
(展示)
2、完成教材第20頁做一做,
3、復習教學例2
投影出示課本中主題圖
(1)觀察示意圖,說一說那看到了什么。
(2)說一說本題的含義。
(3)互相討論方法。
4、完成21頁中的做一做。
1)你是怎樣做的?
2)集體訂正。
5、學生自學教材第22頁例題3
(1)、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臺風的經過路線圖。
(2)、同坐互相說一說臺風的經過路線圖。
完成教材22頁的“做一做”。P23第2,4,6,7題
集體訂正。
挑一道典型的求平均數的題目進行練習,如求平均速度;復習一下畫角的過程,會描述小林家在小強家什么位置,小強家在小林家什么位置?
拓展檢測
學習
(測評)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剛才,我們是怎樣探究出表示物體物體的位置的方法?
畫平面圖的方法:先確定方向,再確定距離,確定距離的時候可以用一條標有數量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的距離。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14
一、教學內容
比的應用的練習課。(教材第55~56頁練習十二第3~7題)
二、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按比分配問題的解題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難點:會靈活運用按比分配問題的.解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師: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是什么?(點名學生回答)
2、教材第55頁練習十二第5、6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師:按比分配問題有幾種解題方法?是什么?(同桌之間說一說)
引導學生回顧按比分配的兩種解題方法。
二、指導練習
1、教學教材第55頁練習十二第3題。
(1)組織學生觀察圖畫,理解題意,了解信息。
(2)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并引導學生理解每個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員和7名游客,也就是救生員和游客的人數比是1∶7。
(3)交流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15
學情分析
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應用,將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學習目標
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導學策略
練習、反思、總結。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基本訓練:
男女職工人數比是5∶4根據這句話你想到了什么?
二、按比例分配練習:
(一)一個鄉共有拖拉機180臺,其中大型拖拉機和手扶拖拉機臺數的比是2∶7,這兩種拖拉機各有多少臺?
(二)建筑工人用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置一種混凝土,配置6000千克這種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
(三)一種藥水是把藥粉和水按照1∶100的比例配成的要配成這種藥水4040千克,需要藥粉多少千克?
(四)用84厘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比是3∶4∶5,這個三角形三條邊各是多少厘米?
1.還是按比例分配問題嗎?
2.如果是四個數的連比你還會解答嗎?
三、判斷
一個長方形周長是20厘米,長與寬的比是7∶3,求長與寬各是多少厘米?
7+3=1020=14(厘米)20=6(厘米)【錯,要分的不是20厘米】
四、思考:平均分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按照幾比幾分配的
五、課堂練習:《伴你成長》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1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8頁例1和練習十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統計知識,學會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并作出正確的判斷和簡單的預測。
2、理解統計圖中各個數據的具體含義,培養同學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具準備:多媒體電腦,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你們知道家里的電視是什么品牌嗎?
今天我們就去彩電市場看看各種彩電的市場占有率吧!(出示教科書第68頁例1的扇形統計圖)
二、探究交流,總結規律
1、小組研討、交流。
根據這幅統計圖,你們了解到哪些信息呢?A牌彩電是市場上最暢銷的彩電嗎?
根據提出的問題,讓同學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同學可能會發生兩種不同的.看法:一局部會認為A品牌最暢銷,而另一局部則認為A品牌不是最暢銷的,從而引起認知抵觸。
2、引導釋疑。
在同學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說說統計圖里“其他”局部可能包括了哪些信息呢?
可讓同學分別說說“其他”的具體含義,從而明確“其他”里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暢銷的彩電品牌。
3、小結。
這幅統計圖提供的數據比較模糊,不夠完整,我們無法得到有關彩電市場占有率的完整信息,所以從本統計圖中不能得出A牌彩電最暢銷這樣的結論。
引導同學認識到:在利用統計圖作判斷和決策時,一定要仔細觀察,注意從統計圖提供的數據信息動身,不要單憑直觀感受輕易下結論。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17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理解并掌握分數乘法的意義以及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分數應用題中最基本的,不僅分數除法應用題以它為基礎,很多復合的分數應用題也是在它的基礎上擴展的。因此,使學生掌握這咎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對他們今后進一步學習較復雜的分數應用題具有重要的意義。例1只涉一個數量,要求一個數量的幾分之幾是多少。要求的是已知數量的一部分,屬于部分與整體的問題。在這里用線段圖幫助學生題意,明確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從而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的解答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對單位1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認識。已經掌握分數乘法的意義以及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本課讓學生分清把誰看作單位1。借助線段圖分析題意,學生在畫線段圖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教師要適時指導。
【教學目標】
1、經歷對實際問題的探究的過程,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確地解答。
2、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問題的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地解答。
【教學難點】正確地確定單位1
教學過程備注
活動一:分析題意,理解數量關系。
教師出示例1: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為2500平方米,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是什么意思?(是把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五光平均分成5份,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占其中的2份。)
教師然后讓學生試著畫一畫線段圖,分析題意。
全班與教師一起畫線段圖,借助于線段圖理解題意,要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列式為:2500=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
活動二:鞏固練習。
1、教師出示做一做。
這是一道關于兩個量之間的,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分之幾的問題。在解答時,教師也先讓學生畫線段圖分析。
然后再獨立解答。
2、完成練習四中的部分練習。
活動三:課堂小結。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18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重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分列和行的順序。
一、導入
1、我們全班有53名同學,但大部分的同學老師都不認識,如果我要請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同學發言,你們能幫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簡單又準確嗎?
2、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述。
二、新授
1、教學例1
(1)如果老師用第二列第三行來表示同學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嗎?
(2)學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注意強調先說列后說行)
(3)教學寫法:同學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2,3)。按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學生把自己的位置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
2、小結例1:
(1)確定一個同學的位置,用了幾個數據?(2個)
(2)我們習慣先說列,后說行,所以第一個數據表示列,第二個數據表示行。如果這兩個數據的順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練習:
(1)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準確位置。
(2)生活中還有哪里時候需要確定位置,說說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學例2
(1)我們剛剛已經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樣的一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
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3)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學生根據書上所給的數據,在圖上標出飛禽館猩猩館獅虎山的位置。(投影講評)
三、練習
1、練習一第4題
(1)學生獨立找出圖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學生依據所給的數據標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連成圖形,同桌核對。
2、練習一第3題:引導學生懂得要先看頁碼,在依照數據找出相應的位置
3、練習一第6題
(1)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發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也發生了改變?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觀察平移前后的圖形,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一個數據發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據發生改變)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
五、作業
練習一第1、2、5、7、8題。
教學追記:
本堂課,我能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從學生熟悉的座位順序出發,讓學生在口述第幾組幾個的練習過程中
潛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幾列第幾行的概念,讓學生從習慣上培養起先說列后說行的習慣。然后再過度到用網格圖來表示位置
讓學生懂得從網格坐標上找到相應的位置。這樣由直觀到抽象、由易到難,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19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2、滲透事物都是普遍聯系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怎樣求倒數。
教學難點:
求倒數方法的敘述。
教學過程:
一、引新:開車、步行有前進倒退之分,那么,倒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內容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先來學學。
二、自學新課:
自學書本P19。并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叫倒數?
2、怎么求一個數的倒數?
3、是不是任何數都有倒數?小數有嗎?帶分數有嗎?
三、討論辨析:
1、什么叫倒數?
2、看下面四道題,你能說一些什么有關“倒數”的話。
3、存在倒數有那些條件
(1)兩個數。
(2)這兩個數的乘積是1。
4、能不能說80是倒數,1/80也是倒數?一個數能叫做倒數嗎?
5、概括:倒數是對兩個數來說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必須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是倒數。
6、總結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四、思考:0.2的倒數是多少?
五、小結:請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六、作業:練習五3—8。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 20
教學內容:課本第6頁的內容和練習二的第5—11題。
教學目的:
1、進一步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計算方法。
2、把下面的整數改寫成分數。
2=()5=()14=()25=()
二、新授。
1、統一計算法則。
(1)到目前為止,你學會了哪些分數乘法的知識?分數乘整數以及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分別是什么?分數乘分數的法則適用于分數和整數相乘嗎?為什么?
(2)請你試算一算: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
學生邊展示計算過程,邊闡述理由。
(3)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因為整數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所以分數乘分數的法則也適用于分數和整數相乘。因此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可以統一為一條,即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
2、書寫形式。
(1)具體計算時,在碰到整數和分數相乘,可以把整數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直接和分數的分子相乘,不必把整數化成分母是1的分數。
例如:
(2)計算時,也可以不把相乘的兩個數改寫成分子、分母分別相乘的形式,直接把整數或分數的分子與另一個數的分母進行約分。
例如:
3、做一做。
完成課本第6頁下面的做一做題目。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二的第6題。
2、練習二的第8題。
3、練習二的第10題。
四、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堂練習。
練習二的第5、7、9、11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01-07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單元教案01-01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教案01-07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15篇01-07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15篇)01-07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01-05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教案01-06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01-01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