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
第十二章第六節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
(1)使學生識記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的概念。
(2)使學生知道動物行為的特點。
2.能力方面
(1)通過對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的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比能力。
(2)通過對動物行為特點的總結,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過本節課學習,向學生滲透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和進化的觀點。
重點難點
1.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的概念是教學重點之一。按動物行為形成的時間,將其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通過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從另一種角度對動物行為進行分類,并且使學生懂得,無論是先天性行為還是后天性行為,都具有動物行為的共同特點。
2.動物行為的特點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一方面它是在前五節教材基礎上的總結、概括和提高,是知識的一種升華,所以是教學的重點。另一方面對于以感性認識為主的初中生,要真正理解動物行為的特點,確實有ߌ
【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相關文章:
第十二章第六節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04-28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教案04-25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導學案03-03
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因素及預防和矯正04-28
大學生婚前性行為和性態度現狀分析05-01
談幼兒社會性行為的培養04-29
幼兒攻擊性行為記錄表04-29
如何對待幼兒的攻擊性行為04-29
人群疏散中非適應性行為的研究04-27
幼兒攻擊性行為個案研究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