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在輪軸的輪上用力能夠省力,輪越大越省力;在軸上用力費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在大小差別更大的輪軸上掛重物的實驗分析,認識輪越大越省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了解輪軸在生活中的應用,發展研究簡單機械的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了解輪軸作用和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教學難點】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教學準備】大螺絲刀1把、閥門式水龍頭一個;每組鉤碼1盒、2段棉線、1個鐵架臺、1個大輪、1個小輪、一個軸(簡易機械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水龍頭是我們每家每戶都有的一種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請一位同學來擰開這個水龍頭;(出示閥門式水龍頭)
出示水龍頭圖片,并指出軸、輪所在位置;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
二、輪軸作用的研究
1、設計家在設計水龍頭的時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龍頭上的輪有什么作用呢?(學生嘗試回答)
2、請學生嘗試擰開去掉輪的水龍頭,然后說一說輪的作用。
3、用一個輪軸裝置來研究輪軸的作用。
實驗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輪和軸分別固定在一起,安裝在支架上,在輪和軸的凹槽內裝上棉線,把鉤碼分別掛在輪和軸上,試試看,能發現什么?
(2)學生分組實驗并做好實驗記錄(書本P10),這里主要培養學生的協同分工能力。
4.小組成員匯報數據,并進行交流和思考,發現了什么規律?(掛在輪上
的鉤碼更少,證明在輪上用力能省力)
5.輪軸作用的運用(小游戲):猜猜勝者是誰?請幾對同學上臺來進行游
戲。
一個同學握住螺絲刀柄,一個同學握住螺絲刀軸,2人按不同方向轉。
三、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1、剛才我們通過實驗和游戲了解了在輪軸的輪上用力是比較省力,那么如果軸固定不變,把輪換大些會怎么樣呢?(請學生進行大膽推測)
2、示范操作實驗:把更大的`輪和軸(不變)固定在一起,先在軸的棉線上掛3~5個鉤碼,然后請學生嘗試在輪上加鉤碼,使輪上的鉤碼剛好能拉起軸上的重物。
3、在小組內開展實驗活動,用不同大小的輪和軸進行實驗,并請學生記錄實驗數據,填入書本(P11)的表格內。
4、交流討論數據表,說說你是按什么順序進行收集數據的?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按輪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實驗,然后進行對比;發現輪越大,越省力,輪越小,越費力的規律)
四、鞏固與應用
1、找一找,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輪軸?說說它們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那些方便。
2、這些輪軸的作用是什么?他們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方向盤、轱轆、門把手、扳手、牛頓盤)其中牛頓盤在旋轉時是擰軸,屬于費力的輪軸。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2
平樂鄉學校 潘少榮)課題第3單元 聲 音
1辨 聽 聲 音課型新授課 課時 一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讓學生初步建立“音量”和“音調”的概念。
2、認識聲音的多樣性。過程與方法:1、能夠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給不同的聲音分類,提出與聲音有關的問題。
2、通過辨聽聲音的有關活動,獲取提出聲音與物體相關的假設的事實。
3、觀察并簡單的區分聲音的大小、高低。情感態度價值觀:1、樂于與人交流,體驗不同聲音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
2、認識聲音在了解事物、相互交流時的重要性,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聲音秘密的動機。重難點重點:1、讓學生初步建立“音量”和“音調”的概念。 2、認識聲音的多樣性。難點:1、讓學生初步建立“音量”和“音調”的'概念。 2、認識聲音的多樣性。方法教法: 探究發現法、小組討論法學法:探究式準備響板、木魚、雙響筒、鈴鼓、沙錘、碰鐘串鈴、三角鐵等樂器,大小不同杯子四個,課件。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
歌聲、琴聲、雷聲、機器聲…
有的讓人心曠神怡,有的令人心煩意亂。聲音世界豐富多彩!聲音世界奧秘無窮……
聲音我們都很熟悉,可是我們都知道聲音產生的奧秘嗎?
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聲音王國,交流我們聽到過的聲音,分辨這些聲音差異,找出發出聲音的對象。
二、分辨聲音
1、學生傾聽不同大小的鑼聲,高低不同的鼓聲和鑼聲,同一強琴彈奏出結由高到低的音符,使他們從聽覺上感性的了解聲音的大小和高低之間的差異。
2、讓部分學生想出辦法讓樂器發出大小和高低不同的聲音。注意要求先讓學生對比同一樂器產生的不同聲音,再對比不同樂器產生的不同聲音,要求將信息按教材要求填入記錄表。大小高低3、討論在什么情況下同一物體會發出大小不同或高低不同的聲音。(建構“音量”、“音調”概念。)
4、用其他物體發出大小不同,高低不同的聲音讓學生分辨。
三、猜一猜發聲物體的名稱
我們來做一個猜聲游戲,先展示放在講臺上的物品,再要求全班學生背向講臺,教師分別敲擊講臺上的物品讓其發聲,同學們猜發聲的物品的名稱。附:板書設計1辨聽聲音
/\
有大有小 有高有低
/ \
音量 音調四、作業設計1、你對聲音還有什么新的問題?請你課后繼續研究!
教后反思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 能看到更多的細節。
2、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凸起)。
過程與方法
1、正確用放大鏡觀察物體。
2、比較用肉眼觀察和用放大鏡觀察的不同。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
2、增強用放大鏡觀察身邊世界的興趣。
3、認識到從肉眼觀察到發明放大鏡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教學重點】能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細微部分
【教學難點】放大鏡是“凸”“透”鏡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放大鏡(最好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個放大鏡,如果只能提供給學生一種放大鏡,盡量放大倍數大一點)科學書或報紙上的照片、計算機或電視機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鐵絲、普通玻璃片、平面鏡片、水。
教師演示: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圖片或課件(如放大鏡鏡片的結構等)。
【教學過程】
一、為什么要用放大鏡觀察
1、導入:師出示放大鏡:“看,這是什么?”(生:放大鏡)放大鏡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鏡來介紹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鏡》。可以從放大鏡的構造、作用、用途三個方面展開。
2、小組討論交流放大鏡的構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鏡的構造——鏡架、鏡片(如果學生能說出凸透鏡也可以)
放大鏡的作用——放大物體的像(可能學生會說“把物體放大”,提醒學生物體并未變大)
放大鏡的用途——我們用放大鏡觀察校園里的生物、實驗中在老師指導下觀察花、昆蟲等。它是視力不佳者的助視器,還適用于電子產品檢驗、線路板檢驗、集郵者欣賞鑒定郵票、珠寶商鑒定珠寶、公安人員用它觀察指紋毛發纖維等、農技人員用它觀察花蕊進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藝品的工匠工作時使用……
4、讓學生盡量充分地例舉使用領域,交流后填寫第2頁的網狀圖。
二、放大鏡下的新發現
1、師:誰給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鏡的正確使用方法?
請學生演示放大鏡的使用方法。根據學生的演示師講解正確使用放大鏡的兩種方法:目、鏡、物三者,目不動,鏡動或物動。
2、師:選擇一小塊面積,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圖片、屏幕、織物等看誰會有新的發現!將新發現用文字或圖片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3、交流新發現后,師歸納:放大鏡把物體的圖像放大,讓我們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
三、放大鏡的特點
1、師:放大鏡顧名思義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鏡片具有“凸”、“透”的特點)老師給大家準備的`物品中有沒有像放大鏡那樣能放大物體呢?請同學們找一找。
2、學生嘗試利用平面鏡、玻璃、水、水槽、集氣瓶、燒瓶等物體來放大物體的像。(發現圓柱形及球形的裝滿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師:放大鏡的鏡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中間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鏡也叫“凸透”鏡。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也越大,由此推斷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數最大。
四、小結
1、師:對于熟悉的放大鏡,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發現或收獲嗎?(放大鏡也叫凸透鏡,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運用放大鏡細心地觀察物體,還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細節)
2、課外你可以嘗試著用一些簡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鏡,或者用你的放大鏡去仔細觀察身邊的物品,看看還會有什么新的發現。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認識到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桿。
【教學重點】對不同杠桿的比較和分析
【教學難點】找出不同杠桿的三個點和是否省力情況。
【教學準備】
長竹筷、螺絲帽或其他重物、棉線或釣魚線、塑料盤(學生)。桿秤、螺絲刀、開瓶器、鑷子、油漆桶、啤酒、粉筆;畫有螺絲刀撬油漆桶、鑷子夾粉筆、開瓶器開啤酒瓶的圖片(教師)。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戲:出示油漆桶一個、啤酒一瓶、粉筆5支;鑷子、一字螺絲刀、開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開,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開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夾5支粉筆到一個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個同學完成地快,請其他同學為他們加油。
二、杠桿類工具的比較
1、剛才三位同學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他們使用的工具合適嗎?(合適)
2、思考一下,他們所使用的三種工具哪種是省力的?哪種是費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請幾位同學進行判斷,并說說理由)
3、判斷他們是否是省力工具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個點,然后進行比較)
4、請同學們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圖片上畫出每件工具的三個點。
5、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些工具是否省力?為什么?
6、在全班內進行交流反饋;并對學生的畫圖進行展示交流。(重點分析鑷子和開瓶器的'三點位置的變化。開瓶器支點在前端,阻力點在中間;鑷子支點在末端,用力點在中間)
7、小結:怎么樣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樣的工具是費力的?(請同學找出其中規律)
三、給各種杠桿類工具分類
1、請同學們在書本P8頁的10種工具上畫一畫,找出每樣工具的三個點。然后判斷一下它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費力。
2、學生各自作圖、填表。
3、匯報交流(請學生到展臺下進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們都知道杠桿能省力,能幫助我們抬起自己無法徒手搬動的東西;但是為什么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工具他們有的是費力的呢?為什么這樣設計呢?
教師小結。
四、小桿秤的研究
1、俗話說:“稱砣雖小,能壓千斤”,今天老師就帶了一把桿秤來,請大家來說一說,為什么桿秤的稱砣這么小,卻可以“壓住”這么重的重物。(請學生從杠桿的三點之間的關系說一說)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做一桿小桿秤。小桿秤制作過程指導。(祥見教參P17~18)
3、指導學生用逐個放砝碼的方法在桿上畫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稱盤內放一個50克砝碼,然后使桿秤平衡,在桿上刻下刻度,放2個……)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桿秤。(稱一稱自己的鉛筆盒、書本等物體的重量)
五、課后思考題
出示教師用的桿秤進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繩分別進行稱重時,桿秤會發生什么變化?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靜電現象,通過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體帶電,科學教案。
2、帶同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排斥,帶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吸引。
3、電荷在電路中持續流動起來可以產生電流。
過程與方法:
根據已有知識,運用邏輯推理,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探究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解釋靜電現象
【教學難點】認識正負電荷
【教學準備】
一把塑料梳子、碎紙屑、幾個氣球、綁氣球的細線、掛氣球的支架、靜電現象的相關圖片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體驗靜電現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看老師的表演,問:靠近紙屑,可能會出現什么?
教師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頭發,頭發可能會怎樣?--頭發飄起來了。頭發為什么能飄起來呢?--出示課題: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2、體驗靜電現象
小組實驗:拿出一根經過摩擦過的塑料棒,靠近碎紙屑。發現了什么?--摩擦過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紙屑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塑料棒經過摩擦,產生了靜電,就把紙屑吸起來了。
3、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隨處可見,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認識電荷
1、不一樣的電荷
1)靜電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質之中,為什么我們通常感覺不到物體帶電呢?認識正電荷和負電荷
2)進一步研究靜電現象--小組研討解釋前面的靜電現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頭發,梳子帶負電荷,頭發帶正電荷,互相靠近時產生互相吸引的現象,所以頭發就飄起來了。
3)用一塊羊毛皮反復摩擦充氣乞求的。一個側面,將氣球的一個側面靠近頭發,發現了什么?(2人一個小組,一人操作,一人觀察,后互換)小結:兩個摩擦后的物體,有時相互吸引,有時互相排斥,跟我們前面所學的磁鐵的現象類似,同一種電荷(都是正電荷或都是負電荷)互相排斥,不同種電荷(一正電荷和一負電荷)互相吸引。
2、讓電荷流動起來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正靜電。帶靜電的物體中的電荷卻不能持續流動。要形成電流就必須使電荷流動起來,需要具備動力,需要形成電路。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靜電現象:正電荷、負電荷
電荷能流動起來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08-30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01-09
小學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02-10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1篇)01-09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1篇01-09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8篇03-25
小學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5篇02-10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與反思抵抗彎曲反思05-06
www.zhudajie.com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04-25
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杠桿的科學教案設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