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科學課教案

時間:2024-07-11 15:17:18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課教案(優選)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課教案(優選)

科學課教案1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能利用實驗發現聲音是靠什么媒介傳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愿意與同學合作,共同完成研究聲音的實驗。科學知識目標:能舉例說明哪些物體能夠傳聲。能用自己的話描述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教學預備:課桌、水槽、砂紙、水、毛巾

  教學過程

  一、引進

  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耳朵里的?讓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吧!

  二、活動一:你聽到了嗎?

  1、預備實驗材料:課桌

  2、留意事項:輕輕撓、把耳朵貼在桌面上。

  提出題目:為什么離得遠的同學反而能聞聲?

  3、提問: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什么?

  小組合作

  學生討論

  得出結論:聲音是通過桌面傳播的

  4、還有什么方法能夠驗證自己的解釋呢?

  三、活動二:水能傳聲嗎?

  1、提出題目:游泳的時候,頭浸在水下能聽到聲音嗎?

  2、實驗:

  學生分小組自己設計實驗

  全班討論

  得出結論:聲音能夠在液體中傳播

  3、組織學生學習科學在線

  4、提問:為什么我們在地球上可以聽到聲音?

  全班交流 得出結論:聲音可以通過空氣傳到我們的耳朵里

  四、總結全課

  板書設計

  4 物體傳聲

  聲音可在固體中傳播

  聲音可在液體中傳播

  聲音可在氣體中傳播

科學課教案2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科學的表達方式描述自己聽到的聲音。2、能夠在多個題目中確定適合自己探究的題目。3、能用“耳”和“眼”共同感覺各種物體發聲時產生的現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樂于對四周的各種聲音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題目。能夠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對聲音題目的看法。科學知識目標:能舉例說明四周的聲音是各種各樣的'。能回納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教學預備:按組預備鼓和鼓槌1個、綠豆若干粒、鑼1面、鋼尺1根、紙杯1個

  教學過程

  一、引進

  在我們的生活中,風聲、雨聲、讀書聲,處處布滿著各種各樣的聲音。

  二、活動一:尋找聲音

  1、觀察書中的四幅插圖

  2、傾聽聲音:讓學生傾聽聲音,知道這個聲音是由誰發出的。

  3、想一下某些物體和動物在發出聲音時的變化。

  4、關于聲音,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活動二:觀察物體發聲時的現象

  1、用“耳”和“眼”共同感覺各種物體發聲時產生的現象。

  學生實驗

  全班討論,交流得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填寫各種物體發聲時的現象記錄表討論物體發聲時有什么現象?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

  2、提問:用什么辦法能使物體停止發聲呢?

  演奏者如何使鼓或鑼停止發聲?

  物體停止發聲時有什么共同的現象?這說明了什么?

  四、小結

  板書設計

  3 傾聽聲音

科學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制作蘇打噴泉,培養幼兒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2、培養幼兒科學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塑料蓋的`瓶子、吸管、膠帶、白醋、小蘇打、水、抹布

  活動過程:

  教師演示:

  1、在瓶蓋上插入吸管,吸管離瓶底距離有一定距離

  2、在塑料瓶中倒入適量的水,并加醋(醋要比水多)

  3、瓶內放人兩勺小蘇打,迅速將瓶蓋蓋上。

  幼兒討論觀察到的現象。

  1、這個實驗真有趣,水從吸管中噴出來了。

  2、像噴泉一樣,瓶子里有許多小泡泡。

  3、噴泉真好看!我也想做一個小噴泉。

  我來做小噴泉。

  1、先在瓶里放入水,再放醋和1勺蘇打,噴泉沒有做成功。

  2、蓋子沒蓋好,泡泡都跑出來了。

  3、將吸管插入瓶蓋中,用膠帶將吸管固定在瓶蓋上。先在瓶子里放人一些水,再放入一些醋,最后放人2勺蘇打,迅速蓋上帶有吸管的瓶蓋。

  說一說我的實驗結果。

  1、放l勺蘇打不成功,醋要多放一些,再放2勺蘇打,水就噴出來了。

  2、瓶蓋沒有蓋嚴,泡泡都跑出來了,一定要蓋嚴瓶蓋。

  3、先放一些水,再放一些醋,最后放了2勺蘇打,噴泉就做成了。

  幼兒記錄實驗過程。

  注意事項:

  1、教師提醒幼兒要進行分工:負責記錄的幼兒要將醋、小蘇打的用量記錄清楚。

  2、檢查醋和小蘇打的比例是否適當,瓶蓋密封是否嚴緊。

  3、蓋瓶蓋的速度要快。

  4、要將小蘇打碾碎后放入瓶內。

  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開不開心啊,小朋友們幫老師吧實驗器材放到實驗角去好不好,小朋友們都玩累了,休息一會吧

科學課教案4

  一、指導思想:

  為了深入開展課堂教學創優活動,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我校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并推選出我校教學能手參加縣數學優質課競賽。經學校研究決定在全校開展數學優質課評選活動。

  二、比賽程序:

  第一階段:全體數學教師自愿報名(時間:3月22日—3月28日)。

  第二階段:校級評比

  1、教研組上報參賽老師名單。學校統一安排比賽時間,并組織評委進行評比。

  2、時間:4月6號。

  三、評比辦法:

  1、由學校統一確定課題,采取同課異構的形式進行比賽。

  2、參賽教師于4月2日早上第三節課到新階梯教室抽簽,確定上課班級及上課節次。

  3、本次活動本著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計算總分進行評判。

  四、資料打印:

  參選人員需要做好教學前測,準備教案一份,課后做好后測,反思一份。

  五、評委組成:

  評委由譚校長、各年級數學組長和李飛燕老師擔任。

  六、表彰獎勵按總成績評出一、二等獎,由學校頒發證書和一定數量的獎金,并擇優選送參加縣數學優質課比賽。

科學課教案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過程與方法:經歷推測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依次展開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果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感覺是會出錯的,深刻理解重復精確實驗的價值;感受探究單擺的快樂。

  【教學重點】

  經歷推測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依次展開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果的過程。

  【教學難點】

  經歷推測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依次展開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果的過程。

  【教學準備】

  學生自帶計時表(小組)、鐵架臺、長中短棉線各一、重中輕鏍帽各一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我們知道擺具有等時性,那不同的擺自由擺動的快慢都一樣嗎?

  2、師出示自制單擺問:擺的快慢你覺得與什么有關呢?

  3、揭題:擺的研究。(板書課題)

  二、用擺做實驗:

  1、推測:擺的快慢你覺得與什么有關呢?(擺繩長度、擺錘大小等,如出現擺的幅度這個因素,可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實驗。)

  2、對擺繩長度、擺錘大小兩個因素,分別展開討論:

  改變擺錘重量的實驗:要改變什么條件?哪些條件需要保持不變?

  改變擺繩長度的實驗:要改變什么條件?哪些條件需要保持不變?

  3、學生小組實驗研究搜集數據。

  4、集體匯報。問:擺的快慢與擺錘輕重有關嗎?擺的快慢與繩長有關嗎?

  5、小結。

  三、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

  1、師: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什么樣的擺擺動的慢,什么樣的擺擺動的快,我們是怎樣知道的?

  2、閱讀課本P61下面的插圖和文字。讓學生進行推測。

  3、師出示如圖的兩個擺,擺繩長度一樣,擺錘長度不一樣,演示實驗。

  4、討論:你發現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5、師引導:擺的長度并不等同于擺繩的長度,真正的擺長是指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

科學課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動物不同于人類的的過冬方式。

  2、通過游戲模仿動物的不同方式。

  活動準備:動物頭飾、動物過冬幻燈片、場景布置。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冬天)冬天的天氣怎么樣?(很冷)對,現在天氣變得越來越冷了,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嗎?

  二、探討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教師:小朋友的辦法都很好,那你們知道動物們是怎樣過冬嗎?

  (請個別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小動物們是這樣過冬的嗎?我們來聽聽故事《動物過冬》。

  1、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2、提問:故事里說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背景圖上放出相應的動物過冬幻燈片。)

  (1)故事里說到了小螞蟻,小螞蟻是怎樣過冬的?(小螞蟻在天氣還沒變冷的時候就找了許多準備過冬的'食物在窩里儲藏起來過冬。)小螞蟻為什么要在天氣還沒變冷的時候就找到 許多準備過冬的食物在窩里儲藏起來過冬?(因為冬天天氣冷,不容易找到食物。)象小螞蟻這樣在天氣還沒變冷的時候就找到許多食物過冬的就是儲食過冬。還有誰也是像小螞蟻一樣儲食過冬的?

  故事里還說到了誰?是怎樣過冬的?

  (2)燕子是怎樣過冬的?(燕子飛到南方去過冬。)它為什么要飛到南方去過冬呢?象燕子這樣從一個地方飛到另一個地方去過冬的就是就是遷徒過冬。還有誰是遷徙過冬的?

  (3)青蛙是怎樣過冬的?(青蛙是冬眠過冬的。)象青蛙這樣整個冬天都躲在洞里睡覺,不吃也不動的就是冬眠。還有誰也是冬眠過冬的?

  (4)獅子是怎樣過冬的?(換上厚厚的毛過冬。)獅子換上了濃密的毛,它就不怕冷了,就像小朋友們穿上厚厚的棉襖一樣,可暖和了,還有什么動物也是像獅子一樣換上濃密的毛過冬的?

  3、知識拓展。

  教師:小動物們除了有冬眠過冬、儲食過冬、遷徙過冬、換毛過冬,你還有怎樣過冬的呢?

  (還有產卵過冬的,像螳螂、蝗蟲就是秋季時產卵,讓孵在樹枝上、草叢中、泥土里過冬,等春天來臨時,它們的幼蟲就會爬出來。)

  只要小朋友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過冬方式。

  三、游戲“動物過冬”

  教師:小動物過冬的辦法真多真有趣!現在我們就來做“動物過冬”的游戲吧!

  1、交待游戲規則。

  教師:這里有很多小動物,有燕子、獅子…你喜歡誰,你就戴上誰?再?想想它是怎樣過冬的,如果你是冬眠過冬的,你就鉆到這個洞里睡好,不能動。如果你是儲食過冬的,你就把糧食搬進這個洞里儲存起來,這里有很多糧食,一袋一袋的,搬的時候要一個一個鉆進去,不能擠,搬好了就躲在洞里不出來了。如果是換毛過冬的,你就把身上的外套脫下來,換上這個厚厚的毛茸茸的的衣服。如果是遷徙過冬的,你就要飛到南方去。

  2、幼兒進行游戲。

  教師:請小朋友們輕輕地走到這里來,拿上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看清楚你扮演的是什么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3、檢查游戲結果,活動結束。

  教師逐個問:里面住著誰呀?你們是怎樣過冬的?

  四、小結。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都表演得很好,請小朋友們出來,把頭飾摘下來,放到老師這里來,跟陳老師回教室里去。

科學課教案7

  【活動準備】

  餐巾紙若干,卷紙若干,籮筐若干,油桶若干(有重有輕)

  【活動目標】

  1、積極合作,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快樂。

  2、大膽嘗試,學習制作有力量的紙繩。

  3、通過實驗,萌發探索紙繩承受力的興趣。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過程】

  1.出示餐巾紙

  師: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師:這是我們生活中的餐巾紙,人們喜歡用軟軟的餐巾紙擦臉、擦汗、擦手···師:你們玩過餐巾紙嗎?

  師:那今天再跟老師一起玩一次。

  2.鼓勵幼兒做紙繩,嘗試提水桶。

  師:首先誰能把餐巾紙做成一個紙繩?

  師:它有力量嗎?能拎起東西嗎?

  師:有人說可以,有人說不可以,到底怎樣,我們來試試吧!

  師:聽清楚要求,小朋友在"1"號筐里拿一張餐巾紙,把它做成紙繩,然后來到這里拎起水桶,要這樣拎,做好了就可以上來試一試了!

  3、談論紙繩的秘密

  師:請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這邊,暫時沒有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另一邊。

  師:我給你們同樣地餐巾紙做成的紙繩,為什么你們可以拎起來,你們暫時拎不起來呢?

  師:我們一起討論下。

  師:那到底是為什么呢?你們像不像知道其中的秘密?

  (兩邊各拿一個紙繩)

  師:你們發現了它們有什么不同?告訴你們哦這里藏著一個秘密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啊?仔細看好啊!

  (教師示范做一個有力量的紙繩,延紙繩的不同邊來做紙繩)師:現在你會做一個有力量的紙繩了沒有?

  師:知道了這個秘密,我們再來試一試。

  師:紙繩一定要擰緊,越緊就力量越大。

  4、嘗試拎水桶

  師:現在紙繩可神氣啦!它想拎更重的水桶,誰來試試?

  師:想不想挑戰更重的水桶?

  師:如果要提起更重的水桶你有什么辦法?

  師:現在難度增加要提起兩個水桶,我們可以用幾根繩子來幫忙?誰想來試試的?

  師:團結起來的紙繩力量大!

  5、經驗拓展

  師:你們想不想做一根有力量又長的紙繩?

  師:我們兩個小朋友合作完成一個又緊又長得紙繩,然后用你的這個紙繩去拎起更重的東西去吧!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科學課教案8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習性。

  2.喜歡探究昆蟲的秘密,發展比較觀察的能力。

  3.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的關系,知道要愛護益蟲。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別放于5-6個透明玻璃瓶內,用紗布封住瓶口。

  2.記錄表、記錄筆5-6套。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發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1)教師分別說出蟋蟀、螳螂的謎面,請幼兒猜猜是什么,猜對后出示裝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2)請幼兒自由觀察蟋蟀、螳螂,滿足好奇心。

  2.分組觀察記錄,比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異同

  (1)教師交代觀察要求:4-5名幼兒分為一組,一起觀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們身上都長了什么?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請一位幼兒把大家的發現在記錄表里圈記出來。

  (2)幼兒分組進行自由觀察和交流。教師加入幼兒的觀察,一起交流發現,解答幼兒的疑問,重點指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比較兩只昆蟲的異同。

  (3)展示觀察記錄,分享觀察收獲。請幼兒根據觀察記錄,說一說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發現。教師對幼兒的介紹進行提升總結,提出昆蟲的概念和特征。

  提問: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稱是什么?

  小結: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條腿,兩對翅膀都會飛,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3.引導幼兒討論、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習性

  小結: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叢里,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叢或磚塊的下面,喜歡夜里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

  4.閱讀幼兒學習資源,拓展幼兒關于昆蟲的經驗

  活動延伸

  1.將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帶領幼兒飼養并繼續觀察,一段時間后帶領幼兒進行放生活動。

  2.結合有關昆蟲的視頻,或帶領幼兒到戶外尋找螞蟻、蟋蟀等昆蟲,觀察它們的活動,了解其生活習性,增進幼兒對昆蟲的認知。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科學課教案9

  活動目標:

  1.關注西紅柿的生長,了解西紅柿的生長過程。

  2.學會區分生熟西紅柿。

  3.樂意參加勞動,對勞動感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的詞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收拾整理好種植園地

  2.西紅柿秧苗、鏟子、水桶。

  3.《西紅柿生長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圍繞西紅柿談話,激發幼兒參與勞動的興趣。

  師:"你吃過西紅柿嗎?你知道西紅柿長在哪里?"教師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去栽西紅柿了,以后我們就可以吃自己種出來的西紅柿了。你愿意去栽西紅柿嗎?

  二、栽西紅柿將幼兒帶到種植園地

  1、教師示范講解移栽西紅柿的方法。

  2、幼兒勞動,教師參與指導。

  3、為西紅柿澆水。

  三、組織幼兒回活動室進行記錄

  1、教師出示記錄表,講清要求。

  2、幼兒進行記錄。

  延續活動:

  鋤草(西紅柿成活后進行)

  1、引導幼兒認識雜草,學會從根、莖、葉的不同來區分雜草與西紅柿。

  2、組織幼兒為西紅柿鋤草。(提醒幼兒不要弄斷西紅柿的枝和葉、不要弄臟衣服和鞋子)

  四、采摘西紅柿。

  1、引導幼兒觀察西紅柿的果實。

  師:"西紅柿的果實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它們的顏色為什么不同?"

  2、采摘西紅柿。

  提醒幼兒要摘熟的西紅柿,別把生的西紅柿摘下來。

  3、品嘗西紅柿。

  將采摘下來的西紅柿帶到教室里清洗干凈。

  師:"西紅柿有那幾種吃法?"(幼兒自由討論并交流)將西紅柿切成片狀讓幼兒品嘗,師:"今天吃的.西紅柿是誰種出來的?西紅柿吃在嘴里是什么滋味?好吃嗎?"記錄活動:

  從移栽到收獲西紅柿的整個過程中,引導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將西紅柿在不同時期的生長情況記錄在《西紅柿生長記錄表》中。

  活動反思:

  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因勢利導地進行隨機教育,是教師比較難以把握的。往往會將自己的猜測和推想強加于幼兒,使組織和安排的活動與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不符合。細心觀察幼兒的好奇心及興趣,及時給予支持、合作、引導。抓住孩子的興奮點實施教育,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學課教案10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的整體形態一般由樹冠、樹干、樹根組成,樹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樹生長在一定的環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過程與方法:

  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

  用簡圖描述樹的整體形狀。用拓印樹皮的觀察樹干。

  用實物來補充語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能繼續關注樹木的變化。

  【教學重點】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的觀察描述和比較后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討論樹木的相同之處。

  【教學準備】

  校園中選定一些大樹供各小組觀察所需,同時為各小組準備:一張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觀察樹木的方法

  1.總任務:分小組進行觀察,每個小組盡量觀察不同的樹木;小組內要分工明確,每個人要有觀察任務;描述一棵樹,完成一篇觀察筆記。

  2.分任務:我們所要觀察的樹長在校園的哪個地方?我們怎么按順序來觀察一棵樹?(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

  3.交流:我們可以用哪些新的觀察方法來觀察新的內容?(畫簡圖、測量樹干粗細、聞樹葉、看果實、拓印樹皮、撿拾標本、對比法……)

  4.比較:我們能比書上的觀察記錄記得更好嗎?(先用簡單的詞語記錄下來,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觀察筆記。)

  二、觀察記錄一棵樹

  1.從遠處觀察整棵樹,我們怎樣記錄?(樹冠形狀、樹的高度等)

  2.從近處有序觀察樹的各個部分,我們會有哪些新的發現?

  生:這棵樹真大!看看我撿到的樹葉和果實。這是樹的果實。這是我的樹皮拓片。

  (拓印樹皮圖案的方法:把白紙緊壓在樹干上,先用手指在紙上反復按壓,再平捏蠟筆在紙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顏色。)

  3.讓我們一起來把觀察到的內容記錄下來吧。要寫出觀察的時間、地點、小組成員。要按觀察的順序來記錄。最好能貼上收集到的實物標本。

  三、整理我們的觀察記錄

  1.整理:分小組根據觀察記錄整理成觀察筆記。

  2.描述:分小組描述一棵樹:這是我們組的觀察記錄,能猜出是校園里的哪一棵樹嗎?

  3.比較我們的觀察記錄,思考、交流:

  我們觀察了哪些樹?這些樹的生長需要什么樣的條件?

  不同的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總結:通過深入討論,我們發現了這么多的大樹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請選定一棵你喜歡的大樹,在課外繼續觀察它,它會怎樣變化?把你的意外發現都記錄下來,同時把精彩的發現張貼于科學學習欄目內。(對總結的內容須得從學生實際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學生能發展到什么程度就總結到什么程度,書上總結內容僅作樣本供參考。)

  樹的不同之處: 樹冠有大小 樹干有粗細有的樹皮光滑,有的粗糙 結的果實不一樣 葉片不一樣 ……

  板書設計: 樹的相同之處:

  它們都長在泥土里

  都需要陽光、水

  都有樹干、樹皮

  都有樹葉、果實

科學課教案11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學生經歷“猜測——驗證——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知識與能力:

  了解物體的沉浮與物體的大小和輕重的關系:大小相同時,重的物體容易沉,輕的物體容易浮;重量相同時,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組織學生經歷科學的探究方法,研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

  根據實驗、分析研究結果,“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大小、輕重有關”。

  教學準備:

  教師:水槽、木塊、石頭、玻璃片、天平、同重量不同體積的物體、小刀等。

  學生:第一組材料:木塊、土豆、泡沫塑料、蠟燭、橡皮泥、曲別針、石頭、抹布等。

  第二組材料:同體積不同重量的物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感知沉浮

  1.觀察現象;將木塊,石頭,玻璃片放入水中,會是什么現象?

  2.提出問題;看到這些現象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3.揭示課題今天我門就從觀察身邊的物體開始,研究它們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板書: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二、收集事實推測探究

  1.(出示更多的物體)師:大家先猜測一下,這些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再把它放入水中觀察.把推測正確的放成一堆,把推測錯誤的放成一堆.

  2.學生分組活動,填寫實驗報告單.

  3匯報小組是怎么操作的,有沒有猜測錯誤的?你們是根據什么猜測的?

  4.師:還有什么疑問嗎?(或者是討論物體的沉浮與什么有關呢?

  三、觀察事實,實驗證明

  1.師:物體的沉浮到底與什么有關呢?大家的意見各不相同。利用上一組材料來進行再次研究,你們小組認為物體的沉浮與大小有關系,就請將物體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看看沉浮有沒有規律,能得到什么結論;如果你們小組認為物體的沉浮與輕重有關系,就請將物體按從重到輕的順序排列,觀察沉浮有沒有規律,又能得到什么結論。

  2.學生分組活動。

  3.匯報(引導學生根據事實說話):你們小組研究的是哪一個問題?觀察到的是什么樣的現象?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4.師:剛才我們用大小不同、輕重也不同的物體看不出物體的沉浮與什么有關系。假如我們用輕重相同的物體進行比較,看看它的大小對物體的沉浮有沒有影響時,會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5.教師演示輕重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體的沉浮情況。

  ①教師演示稱物體的輕重,然后將物體從大到小排列,最后點名讓學生猜測物體的沉浮情況。

  ②師操作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③討論:物體的沉浮和大小有關嗎?(改:什么情況下有關系?)

  ④:輕重相同時,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板書)

  6.師:物體的沉浮和輕重有沒有關系呢?我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材料,怎樣進行研究呢?

  7.教師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材料,學生以組設計實驗進行實驗。

  8.匯報:大小相同的.物體,輕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板書)

  9.投影片出示4個問題

  討論:

  ①物體的沉浮和它的輕重有關系嗎?

  ②物體的沉浮和它的體積大小有關系嗎?

  ③我們用輕重不同的物體進行比較.看不出物體大小對沉浮的影響,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④我們用大小不同的物體進行比較,看不出物體的輕重對沉浮的影響,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四、全課,拓展延伸

  1.你感覺這節課自己和同伴的表現如何?有什么收獲?

  2.關于物體在水中的沉浮,你還有什么問題?還想研究些什么呢?

  (學生可能談到: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能不能改變?怎樣改變物體的沉浮呢?)

  3.以小組實驗材料。

科學課教案12

  一、活動目的

  1、探索感知相同的物體、在相同的坡面,不同的坡度上的滾動速度。

  2、嘗試用記錄表的方式表現實驗的結果,初步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二、活動準備

  1、資源準備教師演示包:(1)實物:能滾動的物體,高矮不一的斜坡兩個。(2)記錄活動表格

  (一)幼兒資源包:(1)實物(各種能滾動的物體,高矮不一的斜坡兩個。)(2)記錄活動表格

  (二)親子活動包:(1)三種不同的斜坡:(高的斜坡、矮的斜坡、帶絨布的斜坡)(3)記錄活動表格

  (三)自行準備:(1)課桌。(2)示頻儀、電源插座。(3)黑板。

  2、經驗準備教師:需要了解斜坡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幼兒:幼兒收集各種能滾動的物體,會填寫簡單的表格。

  3、環境準備在科學區準備各種各樣的能滾動的物體和高矮不同的斜坡。

  三、科學詞匯斜坡:就是一個斜的面。

  四、方法詞匯觀察:觀察滾動的物體在相同的坡面不同的坡度上快慢。

  操作:在活動中讓幼兒把能滾動的物體在不同坡度的坡面上滾動。

  記錄:記錄不同高度的坡度物體滾的快慢。

  五、活動建議

  1、導入活動實物導入:讓幼兒觀察斜坡,說說斜坡像什么?

  2、問題引導讓幼兒說說小球等一些可以滾動的東西放在斜坡上,輕輕地把手松開,它們會怎么樣;再出示另一個斜坡,請幼兒觀察比較兩個斜坡有什么不同;如果把兩個一樣的玩具分別放在高矮不同的斜坡上同時滑下來,誰會跑的快一些。

  3、幼兒作業先猜想,并將猜想的結果用"√"表示在"我猜想"這一欄里。

  我猜想哪個滾的快先讓幼兒想一想,猜一猜物體從哪個斜坡上滾下來快,然后讓幼兒自己去試一試,然后把自己把自己觀察的結果記錄在表格內。

  最后利用滾的快現象,進行滑坡比賽。

  4、過程關注。

  在幼兒進行比賽時,教師要關注幼兒是否選擇兩個一樣的物體;操作時是否同時放手;提醒幼兒滑坡比賽時是否用相同的斜坡。

  5、教師。

  這次游戲活動讓我們知道了在生活中有不同的斜坡,知道了不同的`斜坡,物體從上面滾下來的速度是不一樣的。這個斜坡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多的幫助。如搬運工人從上面往下面搬東西時就可以用這個斜披幫忙,可以減少很多的力氣。

  6、活動延伸

  (1)區域延伸在科學區多種滾動的物體:感知不同的物體在相同高度的滑坡上滾動的快慢,并記錄于下表。

  (2)家庭親子活動延伸能滾動的物體;不同的斜坡(坡度高、坡度矮、坡度上有絨布)。與父母一起觀察比較同種物體在三種不同坡度的斜坡上滾動的快慢。并作記錄。

科學課教案13

  活動目標:

  1.能辨別自然界中的一些聲音,了解耳朵的用處非常大。

  2.分別填充不同的材料自制能發出聲音的響罐,感受聲音的不同。

  3.鍛煉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的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活動準備:

  1.易拉罐、沙、水、黃豆、大米、石頭。

  2.錄有風聲、雨聲、雷聲等自然界中不同聲音的磁帶。

  3.幼兒自制響罐所需的即時貼。

  活動過程:

  導入語:《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小朋友們都非常熟悉,你們想不想讓羊村的小羊們到我們幼兒園來做客呀?(幼兒回答)

  (一)教師出示貼有喜羊羊、美羊羊.....等裝有不同材料的自制響罐,激發幼兒興趣

  師:1.今天小羊們到這來做客,他們每人都準備了一首好聽的歌曲, 小朋友們想聽嗎?

  2.現在請小朋友們豎起小耳朵仔細聽,看看誰的小耳朵最靈驗。

  (二)教師按順序有節奏的搖晃裝有不同材料的自制響罐

  (三)讓幼兒分組討論響罐發出的聲音一樣嗎?為什么?(幼兒興致很高)

  (四)請幼兒說出討論的結果,然后教師總結,裝有不同材料的罐子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五)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感受其樂趣

  幼兒分組進行操作,教師分發材料,請幼兒隨意往易拉罐里裝黃豆、沙、水、石頭等不同的材料。搖一搖、聽一聽,親身感受一下不同的材料放在同一易拉罐中發出的聲音不同。

  (六)小游戲《我搖你猜》

  教師將數量不同的同一種材料放入兩個易拉罐中有節奏的搖晃,請幼兒傾聽有何不同。

  師:1.我這里也有兩個喜羊羊響罐,你們聽一聽,他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2.“你們來猜一猜,這個響罐里裝的是什么?”(幼兒猜測后,打開讓 幼兒驗證)

  3.“為什么一樣的東西,在套桶里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呢?”(一個多、一個少)

  最后得出結論:一樣的東西,一個多,一個少,它們在罐子中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

  (七)播放錄音,請幼兒辨別自然界中的一些聲音如:風聲、雨聲、雷聲,比比誰的.小耳朵最靈驗,讓幼兒知道耳朵的用處。

  四、活動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散步,感受我們生活中更多的聲音。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很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很高,對于這樣的活動孩子十分喜歡,在玩玩、聽聽、說說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了與耳朵相關的一些知識經驗。因為書本只是作為幼兒獲得新經驗的載體,所以活動設計中沒有加入繪本的閱讀,但是我一直認為大班的孩子可以自主獨立的閱讀,在自己探索了以后在進行集體教學活動是最好的。活動存在許多的問題,希望大家可以提出有好的意見和建議。

科學課教案1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所以能夠承受很大的壓力。

  過程與方法

  ● 根據觀察到的拱形產生的形變來推想它受力的狀況。

  情感、態度、價值觀

  ● 認識到邊實驗邊思考,對不斷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做拱形的紙,鐵墊圈若干。

  教師自己準備:相關的圖片資料。

  學生自己準備: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讓學生看一些拱橋的.圖片。問為什么橋要做成拱形,特別是在古代,材料還不是很多,強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同學們原意和老師一起來解開這個千古之謎嗎?

  二、 拱形承受壓測試。

  1、實驗:做一個紙拱,試試它能承受壓力嗎?

  2、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要求學生做好分工與記錄)

  3、要求:測試紙拱能承受多大壓力。

  觀察紙拱隨著壓力的增強,形狀有什么變化。

  4、分組表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三、 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

  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

  1、怎樣使紙拱能承受更大的壓力。

  2、提示:根據拱形受壓變形的現象,尋找克服變形的方法。

  3、學生組實驗:要求學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變的。

  四、 長壽的石拱橋

  通過資料讓學生感受我國歷史上豐富多彩和發達的造橋工藝。

  板書設計:

  【信息反饋】:

  這課教學,對于拱形為什么抗彎曲能力會增強的原因是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在教學中,我之前提出了一些漸進的教學預設,感覺還比較順利,我將4枚墊片壓在拱形上,讓學生觀察,與沒壓之前,在形狀上發現了哪些變化?學生都能找到一些,如:放墊片的地方塌下去了;與它相鄰的區域鼓起來了;拱形的腳彈開去了或者伸攏來了等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理解為什么拱形的抗彎曲能力會增強,學生理解起來相對比較順利與自然。

  研究西瓜皮搭一個拱形來研究西瓜皮是如何實現力的傳遞的,無疑是比較形象和直觀的。

科學課教案15

  【活動目標】

  1、知道水仙花的名稱、外行特征以及生長特點。

  2、有興趣觀察水仙花、欣賞水仙花的美麗。

  3、愿意照料水仙花,懂得基本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水仙花一盆,水仙花掛圖一張。

  2、在教師坐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教室里多了什么?

  (引導幼兒找到水仙花。)

  師: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嗎?

  這叫水仙花,是在冬天生長的一種花。

  你們以前有見過嗎?

  在哪里見過?

  二、認識水仙花。

  1、認識水仙花的根。

  師:植物的根一般都是在它的底部,來吸收水分以及營養的。那我們來找找看,水仙花的根在哪里啊?它長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的呢?

  幼:白色。

  師:那你們知道著看起來這么丑的根,它有什么作用嗎?

  (幼兒發言)

  師:水仙花的根可以吸收水分以及水分中的營養。這樣子才能快快長大,開出美麗的鮮花。

  2、認識水仙花的莖。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里,這個圓圓(幼兒教育 www.300168.com)的部分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嗎?

  它叫“水仙頭”,是水仙花的莖。

  那它有會有什么作用呢?

  (幼兒發言。)

  師:它本領可大了。除了可以儲存水分和營養之外,它還會不啊水分和營養送到水仙花的各個部分。

  3、認識水仙花的葉子。

  師:我們認識了水仙花的根和莖,那它的葉子是長在哪里的呢?

  (出示圖片)我們還可以看這張圖片,這也是水仙花。只不過老師帶來的水仙花是還沒開花的。

  是什么顏色的?

  它的形狀是怎么樣的?像什么?

  4、認識水仙花,以及水仙花的形狀、生長習性。

  師:水仙花到了二月份的時候還會開出美麗的'花朵。開出來的花就是圖片上這樣的。

  那它(水仙花的花瓣)是什么顏色的呢?

  師:我們平時看到的花和水仙花有什么不一樣呢?

  幼:它是生長在水里的。

  三、小結。

  這盆水仙花以后就是我們的好朋友了。我們要怎么樣啊?是不是要好好照顧它啊?能不能經常去亂動呢?(不能。)

 

【科學課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課程的教案02-25

科學課教案04-26

科學課教案[精選]07-11

科學課教案01-20

科學課教案04-25

科學課空氣的教案02-21

中班科學課的教案02-11

科學課程的教案15篇02-26

大班科學課教案03-26

科學課教案(15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