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2-29 08:38:34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優秀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優秀5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人體的感覺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膚等。

  2.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認識物體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觀察結果。

  3.在觀察研究中愿意與他人合作。

  教學準備

  1、米飯、面包、包子、饅頭、各種水果等等學生生活中常見的食物、

  2、其他物品:鮮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復讀機、課件等

  教學方法

  信息搜集法 小組討論法 實驗探索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一滿桌豐盛色香味俱全的飯菜,讓學生觀看。

  問:面對這樣一滿桌豐盛的飯菜,你有什么感受?

  讓學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個歸納: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夠引起我們的食欲,“色香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顏色,“香”是指食物發出的氣味,“味”是指食物各種各樣不同的味道。

  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來認識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

  (1)分小組觀察所準備的食物

  每個小組一張觀察表格,講解怎樣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寫表格,并將觀察到的填寫在表格中。

  (2)集體交流觀察到的食物特點,教師進行板書。

 。3)引導學生從觀察的現象中去歸納

  通過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顏色,通過鼻子聞,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氣味,通過用舌頭嘗,知道了食物的味道……

  三、引導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對其他物體進行綜合觀察

  1、我們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觀察問題以為,還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來觀察物體?

  分組實驗:每個小組分給不同的鮮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復讀機、水果等材料研究,要求:用多種方法觀察這些物體

  2、觀察,然后進行交流

  3、引導學生進行描述,觀察物體還要用到聽覺器官耳朵,觸覺器官皮膚、如:觀察復讀機除了用眼睛看,還要用手摸,用耳朵聽等等方法來辨別

  四、歸納總結

  1、 說說我們今天觀察物體要用到那些器官?這些器官能認識到物體的哪些特征?

  2、 歸納這些器官的作用:

  視覺器官(眼睛)——看到物體的外形、顏色、大小等

  聽覺器官(耳朵)——聽到物體發出的聲音,辨別聲音的高低、強弱等

  嗅覺器官(鼻子)——聞到物體發出的不同氣味、

  味覺器官(舌頭)——嘗到物體不同的味道、

  觸覺器官(皮膚)——感受到物體的冷熱,現狀,光滑粗糙。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薄⒁l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培養細心、持久的觀察態度。

 。、了解一些中秋節的習俗,以及月亮的圓缺變化。

  3、積極主動的參加有關中秋節的活動。

  活動準備:

  1、收集月餅盒,布置中秋圓月及嫦娥跳舞的情節。

 。病⒓姓故居變骸霸铝辽厦嬗行┥丁钡膭撟鳟。

  3、在教室中擺放月餅、柿子等時令食品,了解中秋習俗。

 。础⒂變骸霸铝磷兓瘓D”的觀察本,展示在墻面上。

  活動過程:

 。、請家長協助幼兒做好每晚觀察月亮及三天畫一次月亮圖,并寫上觀察日期的工作。

 。、 請家長豐富幼兒有關中秋節的知識經驗,給幼兒講講月亮的傳說。

 。、 請家長幫助收集月餅盒及攜帶各式月餅,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學工作。

  活動區域安排:

  科學區: 提供有關宇宙、太陽、行星等圖片,激發幼兒對天體宇宙的興趣。

  數學區:提供月亮的變化圖以及不同大小的月亮拼圖。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科學教案 篇3

  執教:杭州上城區教師進修學校 美向陽

  時間:20xx年4月6日星期四下午第二節

  內容:三年級下冊《物體在水中是沉的還是浮的》

  課前談話:

  中午我到你們教室里面,很多同學很熱情,有學生問我貴姓。板書:姜,杭州?吹竭@三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出題考考大家。一個啤酒瓶的蓋和一個塑料球,請你比較一下,哪個重?哪個輕?

  塑料球重,鐵蓋輕。

  那我問:塑料和鐵比較,哪個重?

  鐵。

  哎,那怎么??

  塑料球大,鐵小,就塑料球重。

  那同樣大小的塑料和鐵哪個重?同樣大小的木塊和鐵哪個重?

  那誰來猜猜看,今天我們學什么?

  黑板上寫著。

  1404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來觀察物體在水中是沉的還是浮的?

  你們會觀察嗎?

  會。

  怎么觀察?

  一生上臺演示。

  他是怎么觀察的?

  生:他是將物體扔下去觀察的。

  你認為他這種觀察好嗎?

  生:不好。

  為什么?

  扔下去可能會將水濺出來,可能打破了玻璃容器。

  1407啤酒瓶蓋到底是沉還中?

  教師演示:沉,浮。

  那我們到底應該怎么觀察?

  生:豎的讓它下去。

  今天我們觀察的是物體在水中是沉的還是浮的,所以我們將物體放下去的時候要讓盡可能多的水浸到水里。

  演示:啤酒瓶蓋在水中是沉的。

  剛才還有一個塑料塊,那怎么來觀察?

  完全浸到水里,看看它是沉的還是浮的?

  浮的。

  像鐵蓋那樣,碰到容器的底部的叫“沉”;像塑料塊這樣,不接觸容器底部的叫“浮”。

  1411如果不給你們提供水,你能觀察判斷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用2分鐘時間來觀察判斷。)

  學生:能。

  為了讓大家節省記錄的時間,我建議大家用“↓”表示沉,用“↑”表示浮。

  小組長上臺領取材料。

  請大家抓緊時間。

  你們都整理好了,請大家把材料整理一下。

  我剛才到各個小組收集一些判斷比較快的同學,每個小組選擇了一個。

  你剛才是根據什么來判斷的?

  生1:根據重量。重的`沉下去,輕的浮起來。

  生2:我用手去感覺。

  大多數同學都是用輕重來判斷的。只有一種判斷大家是一致的,看到這個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那到底它們在水中到底是沉的還是浮的,看來還是要將它們放入水中,然后分成兩堆。(實物投影:把這些物體一個一個地放入水中觀察,然后把它們按沉浮分為兩堆。)

  1419請你們將地下的水拿上來。

  請你們將物體按沉的和浮的分成兩堆,然后將水放到到地下。

  1422建議卡A:觀察:沉的物體和浮的物體有什么特點?浮的物體有什么特點?比較:沉的物體與浮的物體的大小、輕重?思考:怎樣的物體沉?怎樣的物體浮?

  1425怎樣的物體是沉的?怎樣的物體是浮的?

  生:比較大的,比較重的都是浮的;比較小的,比較輕的都是沉的。

  其他小組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齊:沒有。

  現在有很多同學又舉起手來了?

  生1:彈珠也是沉的。

  生2:那如何石頭很大很大的也要浮起來了。

  生3:那鐵的……

  有人提出疑問了?

  生1:如果木塊是很小很小的,它也會浮起來的。

  如果一塊很大很大的鐵,放在水里也是沉的。

  師:跟輕重有沒有關系?

  現在我們又有新的說法了??

  物體的大小跟它的沉浮是沒有關系的?物體的輕重跟它的沉浮也是沒有關系的?可不能都是有關系的?

  1430比如說,我們撇開物體的輕重,那到底是大的物體沉呢?還是小的物體沉?

  生:做實驗。

  師:做實驗是一種好方法。請大家討論一下。

  投入出示:我們用怎樣的物體來繼續觀察“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1431學生討論,教師巡視。

  1433同學們,我們先靜下來。

  木塊是大的,石頭是小的,回形針是小的,

  如果我們將回形針做成木塊一樣大?那他的沉浮還是一樣嗎?或者說我們從木塊上取下一塊跟回形針一樣大小的,那它的沉浮還會一樣嗎?

  一樣,不一樣爭論不休。

  如果老師再為你們提供一套材料,那你們認為會有什么變化嗎?

  我這兒正好準備了一套材料,它們的大小都是一樣,就是輕重不一樣,大家先比較一下,然后再來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先請大家把桌子上的材料整理好。

  把水拿上來。

  1437學生開始活動,教師巡視。

  1440我們用怎樣的物體來繼續觀察“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你們剛才觀察的結果是怎樣的?

  ……(重的是沉的,輕的是浮的)

  根據剛才你們的觀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像剛才那樣幾塊一樣大的物體在一起,我想看輕重和大小是可以看出他們沉浮的。重一些的物體容易沉,輕一點的物體容易浮。

  生2:一些物體在大小一樣的情況下,他們的輕重和沉浮是有關系的。重的是沉,輕的是浮。

  師:根據剛才的材料,我們通過觀察以后發現是不是重的物體容易沉,輕的物體容易浮。是在什么情況下?

  生:大小相同的情況下。

  師:老師這兒還有一些球,看上去他們大小是一樣,輕重一樣不一樣呢?

  生:不一樣

  師:通過掂說明他們的輕重不一樣。我把這些球放入水中,會是什么樣呢?

  生:兩沉兩浮。

  教師演示,兩個沉下去了。

  剩下的兩個球會怎么樣呢?哪個會浮起來一點,哪個會沉下去一點?

  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下節課再見。

  板書:

  物體在水中是沉的還是浮的

  ↓ ↑

  重 輕

  小 大

  輕 重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學習掌握播種技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適宜的實驗,觀察種子的萌發過程;根據研究植物生長變化的需要,確定觀察、記錄的內容和方法;根據對種子萌發狀況的預測,確定本階段觀察的重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用事實闡述觀點的.意識,即科學的實證思想;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播種的方法

  【教學難點】: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小鏟、花盆、泥土、鳳仙花種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紙等。

  【教學過程】:

  一、學習播種方法

  1、師:“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種的好季節。今天,我們來種植鳳仙花。怎樣種植鳳仙花呢?

  2、師:請大家看P4頁中的“播種方法”。

  3、生:閱讀P4頁中的“播種方法”。

  4、師:指一名學生說說播種的方法。

  5、師:播種鳳仙花的方法是選種、放土、下種、澆水。

  二、關注種子變化

  1、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我們要關注鳳仙花種子的變化。請大家閱讀P5頁順數1~10行內容。

  4、生:閱讀P5頁順數1~10行內容。

  5、師:注意觀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種子生長變化情況;注意觀察花盆中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測量心跳和脈搏,認識人體血液循環的功能。并知道心臟和血管是血液循環的重要器官。

  2、使學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環的過程,懂得保護心臟的重要性。

  3、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準備:

  1、豬的心臟、人的心臟模型圖、干凈抹布。

  2、鐘表、多媒體血液循環器官課件或掛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談話:當我們在運動場上奔跑、做劇烈運動時,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還會有什么感覺?(學生自由發言)

  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還會感到心跳明顯加快。(板書:心跳)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測量心跳次數。

  (1)測量靜坐時,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

 、僦v述:每時每刻我們的心都在跳動,請各位同學用右手掌平伸進胸部左側,緊貼心臟的部位,有什么感覺?

  ②學生實踐,分別感覺。

  ③匯報感覺結果。

  ④講述:請同學們測一下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

 、輰W生測量。(由教師統一計時,學生默數)

 、迣W生匯報結果:每分心跳大約65次、70次、75次……

  ⑦小結:測得每分心跳60~100次,都屬正常的。

  (2)測量一般性運動及劇烈運動后,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

 、僬勗挘寒斘覀冏鲆话阈赃\動和做劇烈運動后,每分心跳的次數是不是和剛才測得一樣呢?

  ②學生活動:

  學生運動。(學生蹦跳半分、1分,由教師統一計時)測量心跳次數。(學生隨即測量每分心跳的次數,由教師統一計時)

  匯報測量結果。

 、坌〗Y:劇烈運動后,測得每分心跳的次數比靜坐時每分心跳的次數多,這是為什么呢?請比較3次心跳數。

  2、指導學生認識心跳的實質和人的血液循環器官。

  (1)了解心跳的實質是什么?

 、匍喿x課本。

  ②學生匯報。

 、蹘熒〗Y:心跳實質上是心臟的收縮和舒張。

  (2)認識心臟。

 、僬勗挘簽榱耸雇瑢W們對心臟有個清楚的了解,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豬的心臟,豬的心臟和人的心臟基本構造和形狀差不多。

  ②分組觀察豬心臟。(提出觀察要求:i)外形像什么?ii)有多大?iii)捏一捏心臟的肌肉,有什么感覺?)

  ③師生小結:心臟外形像桃子,有自己的拳頭大小,心臟具有強有力的肌肉。

 。3)了解心臟跳動的原因。

 、僬勗挘合旅婵葱呐K跳動的多媒體課件,看看心臟肌肉的收縮和舒張與心跳有什么關系。

 、趯W生仔細觀察。

 、蹘熒〗Y:心臟總是在有規律地收縮舒張。收縮時,把血液壓到全身各處的血管中,舒張時又讓全身血管中的血液流回心臟。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就是我們感到的心跳一次。

 。4)認識血管。

  ①談話:人的血液是通過血管在體內循環流動的。我們手臂上的一根根“青筋”就是血管。人的全身布滿了血管。你能找到自己身上的血管嗎?

 、趯W生活動:在自己身上尋找血管。

 、塾^察人體血管多媒體課件。(借助形象的描述,使學生對人體血管有初步了解,同時滲透血液循環的知識)

 、芴釂枺喝说难苡袔追N呢?

 、輲熒〗Y:人的血管有三種。從心臟通到全身各處去的血管叫動脈血管。動脈血管逐漸分支,越分越細,細到肉眼看不見的叫毛細血管。從全身各處通到心臟的血管叫靜脈血管。心臟和血管是人體的血液循環器官。

  3、指導學生認識血液在人體中的循環過程及其作用。

  (1)認識血液循環的過程。

  ①談話:血液在人體內是怎樣流動的?我們把人的血液循環示意圖用多媒體放出來,看看血液的流動情況,以及血液在人體中的循環的過程。

 、趯W生觀察。

 、蹖W生參照課文圖中人的血液循環示意圖相互描述血液在人體中循環的過程。

 。2)認識血液循環的作用。

 、僬勗挘喝说难菏窃谛呐K和血管中循環流動的。心臟不停地收縮、舒張,血液便沿著這個過程不停地循環流動。血液循環有什么作用呢?血液流到小腸絨毛時會怎樣?血液流到肺泡時會怎樣?如果心臟停止跳動了,血液循環就停止了,人的.生命也就終止了,這是為什么?

  ②閱讀課本第72頁第三節。

  ③師生小結:血液在循環過程中,經過小腸時攜帶上養料,經過肺時攜帶上氧氣,把它們運送到全身各處去,又把全身各處收集的二氧化碳和各種廢物運送到肺和排泄器官排出體外。如果血液循環停止了,人體各器官就得不到氧氣和養料,它們產生的廢物也就不會被運走,人的生命就結束了。

  在做劇烈運動時,身體需要的養料和氧氣增多,為了保證更多的養料和氧氣的供給,所以就要加快血液循環,因而心臟的跳動也就加快了。

  ④師生小結:通過以上學習,我們已經知道為什么在劇烈運動后,測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比靜坐時測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數多。

  4、指導學生認識心跳和脈搏之間的關系。

 。1)認識脈搏的位置。

  ①提問:引導學生觀察課本第71頁圖。這個學生在做什么?你在哪里見過類似的情景?

  ②學生觀察匯報。

 、蹘熒〗Y:這個學生在手腕上尋找跳動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在找“脈搏”,在中醫院的門診室里時?匆娭嗅t在給病人“搭脈”。

  (2)什么叫脈搏?

  ①談話:你也可以模仿照片上的同學找到自己手腕上的脈搏,并學會數自己和別人的脈搏。教師示范“搭脈”。提問:是什么在動?為什么動?什么叫脈搏?

 、趯W生實踐,匯報結果。

  ③師生小結:脈搏是血液通過血管時使血管產生的搏動。

 。3)認識心跳和脈搏之間的關系。

  ①談話:同一個人的心跳和脈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同桌的同學相互測試。即同時測試一個同學的心跳和脈搏,具體方法是:用右手按著同學手腕上的脈搏,并把耳朵貼在那個同學的胸前聽一聽。也可以一個同學測量脈博,另一個同學測量心跳,同時計時。最后匯總測量到的數字。

  ②學生實踐,匯報結果。(由教師統一計時)

 、蹘熒〗Y:在一定的時間里,心跳次數和脈搏次數是一致的。

  5、指導學生認識脈搏與人體健康的關系,怎樣保護自己的心臟。

  ①提問:有人說脈搏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為什么呢?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心臟?

  ②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③師生小結:通過聽和摸脈搏了解心臟跳動的情況,可以進一步了解人體健康情況,這是醫生診斷人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正常情況下,少年兒童每分脈搏跳動60~100次,如果低于60次或高于100次,就可能有病了,例如在發燒時脈搏常會加快。我們學會了摸脈搏的方法,平時就可以用這種方法監視自己身體健康情況。人在運動時,心跳和脈搏跳動都會加快,那是正常的。

  要保護好心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但是體育鍛煉要適量,否則會增加心臟的負擔。煙、酒對心臟、血管傷害很大。同學們的心臟還在發育中,特別怕煙酒的傷害,千萬不能吸煙飲酒。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經典】科學教案10-09

科學教案(經典)10-15

(精選)科學教案11-16

[精選]科學教案11-17

科學教案02-22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經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