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匯總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電磁鐵的磁力是可以改變的。
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的圈數有關:圈數少磁力小,圈數多磁力大。
過程與方法:
有一定根據地進行假設,找出認為可能影響電磁鐵磁力的因素。
在教師的指導下,會識別變量設計對比實驗,會控制變量檢驗線圈圈數對磁力大小的影響。
能對本小組實驗方案作介紹說明,體會到交流與討論能引發新的想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夠大膽想象,又有根據地假設。
能夠以嚴謹的科學態度作檢驗假設的實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1. 學生自備:一號電池、大頭針
2. 教師準備:電池盒、大鐵釘、長絕緣導線
【教學設計】
。ㄒ唬⿲
1. (直到學生看P52圖片)這是一個用在廢鐵處理廠的電磁起重機,它利用電磁鐵的原理制造而成,一次可以吸起數噸重的廢鐵!你們知道磁力這么大的電磁鐵是怎么做成的嗎?
2.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電磁鐵的'磁力(板書課題)
。ǘ┳鞒鑫覀兊募僭O
1. 上節課我們制作過電磁鐵,誰來說一說:電磁鐵的磁性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它的磁性又是怎樣產生的?
2. 如果要使電磁體的磁性得到加強,我們大膽的假設一下應該怎么做?
3. 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強調假設時要說明自己的理由,盡量避免無端的猜測。指導填寫P52表格。
4. 全班交流,教師簡要板書。
。ㄈ┰O計實驗,檢驗假設
1. 我們的這些假設可以被證明嗎?應該怎么做實驗證明?
2. 以研究線圈圈數多少對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影響為例,說明:這是一個典型的對比實驗,要想知道電磁鐵的線圈增多時,磁力是會加大還是減小,我們要使哪些因素保持不變呢?在這個實驗中我們要改變哪些因素,才能知道線圈的圈數會對磁性造成影響呢?
3. 看書P53表格,小組討論并填寫表格。教師巡視。
4. 全班交流小組填寫的研究計劃。
5. 根據計劃,各小組開始實驗。
6.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填寫實驗記錄表。
教學反思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水果可以榨出果汁,對榨果汁有興趣。
2、愿意嘗試用榨汁器榨果汁,喜歡喝果汁。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榨汁器(事先消毒)、橙子(切成一半)、橙汁、托盤(裝橙子)、人手小毛巾一塊、一次性桌布、一次性杯子。
【活動過程】
一、喝現成果汁。
。▋r值取向:在觀察交流橙汁的特征的過程中對橙汁有興趣。)
1、提問:這是什么果汁?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用亮亮的眼睛看出來橙汁是橙色的。
2、聞聞、嘗嘗果汁。
提問:橙汁聞起來有什么氣味,喝起來是什么味道?
小結:橙汁橙汁香噴噴,橙汁橙汁酸又甜。
3、小結:你們用眼睛看、鼻子聞、嘴巴嘗的辦法知道這是橙汁。
二、動手榨果汁。
(價值取向:對榨果汁有興趣,愿意嘗試用榨汁器榨果汁。)
1、提問:你們有什么辦法把橙子變成橙汁?
2、介紹榨汁器。
提問:看看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3、自制橙汁。
①幼兒第一次操作。
提問:你用了什么好辦法榨出果汁的?
小結:橙子橙子放放好,壓一壓、擠一擠、轉一轉,哎呦哎呦,橙汁出來了。
②幼兒第二次操作。
要求:試一試剛才我們說到的方法,榨出更多的果汁。
三、喝自制果汁。
(價值取向:品嘗自己榨出的果汁,激發幼兒喜歡喝自制果汁的興趣。)
提問:橙汁榨好了,怎樣喝到果汁。
小結:小手小手真能干,果汁果汁有營養,果汁果汁真好喝。
活動反思:
果汁是幼兒非常喜歡吃得飲料,平時他們喝得最多的.是牛奶,對于這種水果飲料特別的感興趣,首先讓幼兒根據顏色和味道分辨各種水果飲料,帶著這份好奇心幼兒自己調制水果飲料,幼兒知道將水倒進杯子后要用勺子攪拌均勻,這樣飲料才能充分溶解,讓幼兒體驗自己調制水果飲料的樂趣。
小百科:果汁是以水果為原料經過物理方法如壓榨、離心、萃取等得到的汁液產品,一般是指純果汁或100%果汁。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動物的翅膀,學習使用觀察記錄表。
2.激發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
3.幼兒能大膽想象,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ppt課件:動物的翅膀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動物圖片
1.請幼兒仔細觀察它們的翅膀,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
2.引導幼兒分析討論。
提問:剛才你看到了哪些動物?
它的翅膀是什么樣子的?
它會飛嗎?”
(幼兒相互討論,尋找答案)
3.教師小結:原來,動物們的翅膀是不同樣的,有的有羽毛,有的沒有;
有的有兩對翅膀,有的只有一對;有的'會飛,有的不會飛。
二、動物的翅膀
1.動物有翅膀就一定會飛嗎?(不是)
2.哪些會飛哪些不會呢?(雞、鴨、鵝等不會飛,鳥、蜜蜂、蝴蝶等會飛。)
3.哪些動物的翅膀有羽毛?”(雞、鴨、鳥等有羽毛,蜜蜂、蝴蝶等沒有。)
4.哪些動物有一對翅膀,哪些有兩對呢?”(鳥、雞等有一對,蝴蝶、蜻蜓等有兩對。)
三、了解動物翅膀特點
1.有一對翅膀的動物: 鳥、雞等
2.有兩隊翅膀的動物:蝴蝶、蜻蜓等
3.有羽毛翅膀的動物:雞、鴨、鳥等
4.沒有羽毛翅膀的動物:蜜蜂、蝴蝶等
5.有翅膀會飛的動物:鳥、蜜蜂、蝴蝶等
6.有翅膀不會飛的動物:雞、鴨、鵝等
四、幼兒自由想象“假如我有一雙翅膀”
如果我們人也有翅膀那該多好呀!你們想要翅膀嗎?
如果有一對會飛的翅膀,你想做什么呢?”
科學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能夠主動探究積極發現,開展拓展性活動。
能夠在解釋過程中比較變量。
能夠在解釋中獲得新結論或新發現。
科學知識
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義。
感受溫室效應及空氣有質量、水的傳熱、空氣動力、熱脹冷縮等原理及其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樂于拓展,增強本領,豐富知識。
進一步增強對科學的興趣和研究科學的熱情。
重點難點
學法指導
課前準備 尺子、報紙若干、一次性紙杯、一次性快餐盒、試管、金魚、酒精燈、吸管、塑料瓶、墨水、橡皮泥、透明膠帶、熱水、水槽等。
學習過程 二次備課
一、導入
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的科學知識,掌握了一些科學探究本領。(可以舉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進行解釋,如:地球上的隕石坑等)
二、探索和調查
1、其實,像這種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本領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解釋,對問題進行探究就是一種“拓展(開拓發展之意《現代漢語詞典》)”,古人曾說過“舉一反三”和“聞一之十”也是同樣的.道理。
2、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釋書上的現象。
瓶中的草為什么和外面的長的不一樣呢?
3、學生將自己的解釋填寫在活動記錄上。
4、先小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5、總結:像這樣用所學的知識對現象和問題進行的解釋就是一種對所學內容的拓展。
6、學生利用準備好的器材動手探究,并將自己的發現和解釋記錄下來。
。1)兩人小組完成尺挑報紙的實驗
。2)四人小組完成金魚在試管中存活的實驗
。3)每人單獨完成氣墊汽車的實驗
。4)演示瓶子吹泡泡的實驗
每一個實驗的過程中都要要求學生進行初步地假設—仔細地觀察—認真地思考—自己的解釋—討論與交流。
7、像這樣在探究活動中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也是一種拓展。
三、回顧和解釋
你還能對生活中發現的哪些現象,利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去解釋呢?
當堂檢測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名稱:科學語言活動——奇妙的水
活動目標:
1、愿意將自己觀察到的現象用語言表現出來,與同伴分享。
2、對溶解現象感到好奇。
活動準備:一次性塑料杯子、小勺子、白糖、果珍、鹽等、溫水
活動過程:
一、提供孩子每人一個透明杯子,請孩子自由倒水喝,說說水的味道是怎么樣的?(淡的,沒有味道)
怎么樣才能讓水喝起來有味道呢?在里面加東西
二、與幼兒共同實驗操作
加上點白糖進去,攪拌之后發現了什么?(白糖不見了,討論一下白糖去哪里了)請孩子嘗一下它的味道怎么樣?水變味道了嗎?再嘗試加上果珍等看看有什么變化,味道又是怎么樣的'?
三、總結實驗結果,像糖一樣的東西會溶解在水里
四、請孩子泡一杯自己喜歡的飲料,一起開心的喝喝說說。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感知各類水果,制作水果拼盤,品嘗水果的滋味,培養幼兒觸摸覺、嗅覺、味覺的`能力,
2、 幼兒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參觀果園
2、蘋果、梨子、香蕉、柑橘、柚子、石榴等水果若干個
3、塑料盤子五個,塑料刀子每人一把
活動過程:
一、引入:今天,農民伯伯給我們送來了好多的水果,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水果?
二、感知水果
1、分組觀察水果(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來感受水果的色、香、)
2、集中交流討論。鼓勵幼兒大膽把自己看到、摸到、聞到的感受告訴他人。
三、水果拼盤比賽
1、幼兒分組討論:如何制作水果拼盤
2、幼兒分組制作水果拼盤(老師幫助小朋友切好)
3、欣賞各組的水果拼盤,幼兒進行評價
四、品嘗水果拼盤大會引導幼兒品嘗自己做的水果拼盤,并說說吃到的滋味如何
五、游戲“運水果”結束。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了解什么是臭氧層空洞,怎么形成的及現狀。臭氧空洞的危害如何防治?
了解臭氧空洞的形成跟人類的關系及其對人類的危害,從而進行正確防范。并減少使用以氯氟烴作制冷劑的冰霜、冰柜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南極上空出現迄今最大的臭氧層空洞
20xx年9月10日《北京晨報》晨報訊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8日發表一份報告,稱他們在南極洲上空觀測到一個規模巨大的臭氧層空洞,面積達到283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美國領土面積的3倍。這是迄今觀測到的最大的臭氧層空洞,也是南極洲上空臭氧層嚴重受損的征兆。
自1987年開始,國際社會已禁止使用這些化學藥品,但這些藥品還將會長期留在大氣層里。臭氧是大氣中的一種微量氣體,主要分布在平流層,雖然臭氧在大氣中含量很少,但由于它能大量吸收有害的太陽紫外線輻射,對地球的生態環境和大氣環流有重要影響,臭氧層也就被稱之為"地球的保護傘"。
二:小組交流:臭氧層破壞,大氣臭氧層的損耗是當前世界上又一個普遍關注的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它同樣直接關系到生物圈的安危和人類的生存。
1:臭氧層損耗與"臭氧洞"
2:臭氧層破壞的原因
對于大氣臭氧層破壞的原因,科學家中間有多種見解。但是大多數人認為,人類過多地使用氯氟烴類化學物質(用CFCs表示)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原因。氯氟烴是一種人造化學物質,1930年由美國的杜邦公司投入生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尤其是進入60年以后,開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氣溶膠、制冷劑、發泡劑、化工溶劑等。另外,哈龍類物質(用于滅火器)、氮氧化物也會造成臭氧層的損耗。
、鄢粞鯇悠茐膶ι锶Φ挠绊
由于臭氧層中臭氧的減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陽光紫外線增強,其中波長為240~329納米的紫外線對生物細胞具有很強的殺傷作用,對生物圈中的生態系統和各種生物,包括人類,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臭氧層破壞以后,人體直接暴露于紫外輻射的機會大大增加,這將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少麻煩。首先,紫外輻射增強使患呼吸系統傳染病的人增加;受到過多的紫外線照射還會增加皮膚癌和白內障的發病率。此外,強烈的紫外輻射促使皮膚老化。
臭氧層破壞對植物產生難以確定的影響。近十幾年來,人們對多個品種的植物進行了增加紫外照射的實驗,其中三分之二的植物顯示出敏感性。一般說來,紫外輻射增加使植物的葉片變小,因而減少俘獲陽光的有效面積,對光合作用產生影響。對大豆的研究初步結果表明,紫外輻射會使其更易受雜草和病蟲害的損害。臭氧層厚度減少25%,可使大豆減產20~25%。紫外輻射的增加對水生生態系統也有潛在的危險。紫外線的增強還會使城市內的煙霧加劇,使橡膠、塑料等有機材料加速老化,使油漆褪色等。
3:為什么地球上的"三極"臭氧層破壞嚴重據觀測,目前臭氧層破壞比較嚴重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極"上,即北極地區、南極地區和青藏高原的上空。而地球上的這"三極"自然條件惡劣,人煙稀少,當地人們向大氣中所排放的氯氟烴數量有限,為什么"三地"上空臭氧層所受的破壞反而比較嚴重呢?
三:班級討論:我們能做些什么?
。ㄆ綍r注意預防紫外線的危害,尋找新的代替品即新的制冷劑。提倡使用安全無害的制冷劑產品。積極進行宣傳等)
四:師: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摩擦力對我們有時是有用的,有時是有害的;在工作時有時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時需要減小摩擦力。
過程與方法:
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摩擦力有益還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斷和解釋;找出自行車上增加或減少摩擦力的設計并作出自己的解釋。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從不同方面分析一個問題時必要的.;形成用科學知識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膽解釋的態度。
【教學重點】找出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增加或減少摩擦力得設計并作出解釋。
【教學難點】對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斷和解釋。
【教學準備】有關圖片,兒童車實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人滑倒的圖片和汽車打滑的圖片,提問:這兩幅圖片說明了什么?
2、引導語:看來有些時候還需要摩擦力的幫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時候是對我們有利的,什么時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導語:因此當摩擦力對我們有利的時候我們要適當增大摩擦力,當摩擦力對我們有害的時候需要減小摩擦力。
4、揭題:那么哪些地方的設計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設計是需要減少摩擦力呢?板書:運動與設計
二、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什么?
1、學生舉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減少摩擦力。
2、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解釋為什么要這樣的設計。
3、追問:他們分別是用什么方法來增大摩擦力或者減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動摩擦改為滾動摩擦
4、學生討論交流。
三、尋找自行車上的好設計
1、引導:這些設計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運用,例如我們經常使用的自行車上就有很好的體現。
2、出示小自行車。請你找一找,我們的自行車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減少摩擦力的?
3、學生探究。
4、提問:這些地方分別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減小摩擦力的?
(1)剎車:增加壓力
。2)鏈條、輪胎:增加接觸面粗糙程度
。3)車軸、方向軸、腳踏軸:滾珠軸承
5、整理信息、交流匯報。
四、小結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科學教案 篇9
【設計思想】
一、力求教師認識到位?茖W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探究活動一般應掌握由簡單到復雜、由教師扶著走到逐步放開、由模仿到半獨立再到獨立的過程逐步進行!薄霸诮虒W實施中,科學探究活動可以是全過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進行,如某些課側重在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假設和預測的訓練,某些課則側重在制定計劃和搜集信息的訓練。”
二、力求教師指導到位?茖W探究學習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視教師的指導。尤其是針對三年級的學生,我們認為應特別強調教師適時的、必要的、謹慎的、有效的指導,以追求真正從探究中有所收獲。
三、力求思維訓練到位。我們要把課的重點放在實驗計劃的制定、交流、討論、修正、完善、篩選上,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鍛煉解決問題能力、合作與交流能力,培養科學精神與態度,初步習得科學方法。
【教材分析】
沉浮實驗仍舊是對木頭、紙、金屬、塑料這四種常見材料物理性質的檢測和探究。在這節課的沉浮實驗里,我們只要求學生能夠認識到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也是材料的一個重要物理性質。由于木頭具有浮在水面的明顯特性,因此教科書對木頭的特性研究安排在沉浮實驗后面進行。通過對木頭制品用途的調查和生活經驗的梳理,學生將豐富對木頭特性的了解,并強化保護森林、珍惜自然資源的意識。
【學情分析】
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于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教學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的材料有關。
過程與方法:
1、用簡單實驗的'方法檢測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保護森林、珍惜自然資源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了解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物體的材質有關。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從木材在生活中的用途推斷木材的特性。
【教學準備】
每組兩份或兩份以上大小、形狀相近的木材、金屬、塑料、橡膠、玻璃等。水槽、多媒體課件
科學教案 篇10
(一)過程與方法:
●能夠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不同的能量。
●能夠區分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的能量。 科學知識: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區別。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
●能保護不可再生性能源,開發新能源。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P47的圖片。
師問:請指出圖片中的物品名稱。
學生回答圖片中和物品名稱。
問: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
請學生回答。要求說得明白具體,并一一對應,不能隨便說。
師小結:生活中,有許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們把能產生能量的物品稱為能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能源一課。
二、新課
1.了解能源的來源
師問:在生活中,我們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來的?
學生可以盡情地說,師要有規律地板書在黑板上。
師問:同學們說了這么的物品,你們找找看,它們之間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并給它們分分類? 學生討論并匯報。
師小結:我們生活或生產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煤炭、石油、太陽能、風能等這些能源。但它們有著很大的區別,像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稱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
師問:對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
學生表達自己對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
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
請學生閱讀P48的資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啟發?
學生閱讀資料。
請學生說說對閱讀資料后的想法。
師小結:人們在生活生產中都離不開能量,而其中礦物燃料所占比重相當大,而這些能源都是要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這些能源只要用一點就會少一點,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臨到枯竭的危險。所以,我們在使用能源時要注意保護這些能源,并且多開發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
3.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書中的一種再生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自行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動手操作自己的作品。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12-16
【經典】科學教案10-09
科學教案(精選)10-22
(經典)科學教案10-01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精選]科學教案11-17
(精選)科學教案11-16
科學教案(經典)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