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1-07 10:01:25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實用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案(實用8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活動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激發幼兒對轉動現象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2.嘗試使用多種方式使物體轉動起來,體驗轉動的樂趣。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4.對科學探索感興趣,體驗積極探索帶來成功的心情。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可轉動的風車。

  2.呼啦圈、地球儀、竹蜻蜓、球。

  3.繩子、雪花片、牛奶瓶、筷子、吸管、光碟、金箍棒、玻璃杯、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播放大風車音樂,幼兒隨老師拿著風車轉動到放完音樂。

  2.教師:"剛才老師、小朋友的風車都轉動起來了,為什么我們手上的風車會轉動?"

  教師:"是什么力量讓它轉起來的`?"

  3.如果教師不動,小朋友有什么辦法讓老師手上的風車轉動起來,小朋友想一想。

  二、幼兒操作探索,發現轉動的各種有趣現象

  1.幼兒自由操作課轉動的物品,觀察感知轉動的有趣現象。

  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玩許多好自己的東西,每個小朋友選擇一樣東西,拿到中間試一試,你是用什么辦法轉動的?但玩之前老師有個約定,當小朋友聽到音樂時,就將物品放回原處。

  2.幼兒操作探索,師觀察并與幼兒交流。

  3.交流與分享,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大膽地告訴小朋友。

  小結:這些東西都會轉動。

  三、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轉動的運用,感受現代科技帶給人們的方便。

  師:想一想,在我們的周圍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能轉動?轉動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好處?

  1.洗衣機里面的桶能轉動,衣服放在里面轉一轉,就干凈了。

  2.風扇會轉動,夏天的時候,風扇轉一轉,就有風吹過來。

  3.時鐘里面的指針會轉動,它可以告訴我們現在幾點了。

  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轉動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之處。

  四、探索讓本身不能轉動的物體轉動起來。

  1.師:剛才我們了解這么多轉動的物體,現在我們請一個小朋友找一找不會轉動的物體,那么哪個小朋友能不能想辦法讓不能轉動的物體轉動起來?

  2.小朋友看看老師。這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數字、剪刀、兔子耳朵?還代表兩件東西,還可以代表成功,你們想成功嗎?

  現在我要請小朋友選兩件東西,想辦法讓它轉動起來。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好多不容易轉動的東西,請小朋友想辦法讓他們轉動起來,你可以一個人探索,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來。

  3.幼兒操作探索,嘗試讓本身不能轉動的物體轉動起來。

  4.集體交流與分享。

  師:我發現小朋友想了許多辦法,讓那些不能轉動的東西轉動起來了,現在誰愿意講你探索的最好玩的方法告訴其他小朋友?

  (評價語):真棒!原來可以用那么多中方法使這些不能轉動的東西轉動起來。

  五、結束活動

  剛才小朋友都想出了許多好辦法讓本身不能轉動的物品轉動起來,那怎么樣才能讓這些物體轉動更持久呢?請小朋友在課外繼續探索并把你們的發現告訴你們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媽媽。

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長到5、6歲時,原來的乳牙開始逐漸脫落,換上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恒牙,如任其自然往往會產生一些不良后果,及時教給幼兒換牙的知識,則可使他們盡快適應這一生理變化,學會科學地保護牙齒。美觀、整齊、健康的牙齒將有益于孩子將來的生活與工作。

  活動目標

  (一)知道不健康的牙齒會給人們帶來身體的痛苦,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

  (二)認識牙齒,了解換牙的知識,了解牙齒的'功用,讓幼兒知道怎樣才能長出美觀、整齊的牙齒。

  (三)懂得如何保護牙齒,并掌握正確的刷牙方齒。

  活動準備

  角色扮演:醫生和病人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全體幼兒觀察牙科診所的環境,牙科醫生的工作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有些什么器械?那些牙科醫生在干什么。

  2.觀察牙科診所的宣傳欄。引導幼兒觀看宣傳欄里的圖片并說說內容。

  3.觀察哪些病人到牙科診所看病。

  (1)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病人怎么了?他們得了什么病?

  (2)引導幼兒談論他們為什么要請醫生治好牙病?

  (3)教師小結:這些病人得了牙病后,牙很痛,吃東西會很不舒服,疼痛也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所以他們要請醫生幫助他們,治好牙病.

  4.活動結束,就幼兒參觀的所見所聞組織談話,并引導幼兒思考議論:"他們為什么會生牙病?"教師小結:"由于病人沒有保護好自己的牙齒,所以生牙病了,小朋友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探索簡單的降溫方法,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發現。

  2.能大膽的參與操作活動,體驗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冷水一杯,熱水一杯。

  2.熱水若干杯,扇子,調羹,冰塊,空杯子,一盆水,水滴,吸管。

  3.教師使用的一張記錄紙;紅、綠標簽紙;ppt

  活動過程:

  1.哪杯水熱

  ⑴教師出示兩杯水,王老師這里有兩杯水,請小朋友看看,這兩杯水一樣嗎?誰來摸摸看,請小朋友來摸一摸,有什么不同呢?請個別幼兒嘗試。對了,熱水還會冒熱氣呢。(一杯冷水,一杯熱水)

  (2)教師邊貼標簽邊小結說:摸上去燙燙的還會冒熱氣的是熱水,我們給熱水貼上紅色的標簽,這杯水摸上去冰冰的.,涼涼的是冷水,我們給它貼上藍色的標簽。

  2.通過嘗試水變冷

  (1)哇!這杯水好燙呀,王老師想讓它涼下來,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幫我,使這杯熱水快點變冷呢?小朋友來說一說。

  (2)幼兒想辦法:(吹一吹、倒點水、加點冰、電風扇。)(多鼓勵)

  (3)哦,剛才小朋友想的辦法可真多,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呢?看,王老師在桌子上給你們準備了這么多的東西,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呀?(有冰塊、扇子、調羹、吸管、空杯子、盛有冷水的小盆)

  ⑷操作要求:王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杯熱水,還有這么多的材料,請小朋友想一種辦法讓這杯熱水變冷,還要注意安全不要把熱水倒在自己身上。做好實驗后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可以跟好朋友交流。現在請小朋友每人找一杯熱水,用你們的方法讓熱水變冷吧!記得用好了的材料要放回小框里哦。

  ⑸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⑹集中,討論:請幼兒上來說說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并在老師的協助下演示。(教師幫忙記錄)(多鼓勵)

  ⑺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真棒,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讓熱水變冷,“用扇子扇”、“用嘴吹”、“用調羹攪拌”、“用空杯子相互調換” “添加冰塊”、“添加冷水”、“放在冷水里浸泡”,現在我們的熱水都變冷了,謝謝你們哦!如果還有其他的方法我們回家可以再試一試哦。

  3.經驗生活化

  (1)有時候我們在外面玩的時候,會玩的很熱,現在夏天到了,我們的身體也會感到很熱,那我們怎樣讓自己的身體涼快些,不那么熱呢?

  (2)幼兒說說方法:空調、扇子、吃棒冰、游泳,等等。

  (3)你們想的辦法真多,老師這里也有一些方法,我們來看看這些方法你有沒有想到,(教師播放ppt),其實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使自己變得涼快些,我們回去再找一找、試一試,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

科學教案 篇4

  一、要求:

  1.使幼兒知道鼻子可以呼吸和嗅氣味,教育幼兒要保護自己的鼻子。

  2.培養幼兒積極運用感官的習慣。

  二、準備:

  裝有香水、醋、麻油、黃酒、醬油、水、可樂等容器每組一份,并貼有標簽,涂有鼻血的娃娃一個,手帕一條。

  三、 重點與難點

  重點:知道鼻子的功用,學會保護自己的鼻子。

  難點:學會保護自己的鼻子及利用感官辨別物體。

  四、流程:

  以教室內的氣味,引發幼兒講講鼻子的用處--討論怎樣保護鼻子--結束

  五、過程

  (一)以教室內的氣味,引發幼兒講講鼻子的用處

  (帶領幼兒進教室入座,桌上放好容器)

  1.啊呀,教室里有什么氣味呀?(如不理解“氣味”一詞,可提醒有什么味道)

  2.你們是怎么知道的?(聞出來的)用什么聞的?(鼻子)

  3.鼻子長在什么地方呀?上面有什么?(鼻孔,幼兒互相觀察)

  我們用鼻孔可以怎么樣?(聞氣味、呼吸)

  如幼兒不能講出“呼吸” 繼續提問:捏住鼻子,我們有什么感覺呀?(悶)

  4.對,捏住鼻子有“悶”的感覺,所以鼻子還有“呼吸”的本領。

  5.桌上有許多杯子,用我們的小鼻子聞一聞,說說杯子里裝的是什么?

  提問:聞一聞,幾號杯子里是醋?醋聞起來是怎么樣的?(逐一提問)

  小結:不同的東西有不一樣的氣味,我們的.鼻子能告訴我們杯子里裝的是什么,它能辨別出不同的東西。

  (二)討論怎樣保護鼻子

  1.出示娃娃:你們看,這娃娃怎么了呀?(鼻子出血了)

  那你們知道鼻子為什么會出血呀?(啟發幼兒說出使鼻子出血的可能) 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幫它擦)

  2.流鼻血的時候呀,我們捏住鼻子,還可以在額頭上放一條冷毛巾降溫,所以呀,我們不能用手指挖鼻孔,不把異物塞進鼻孔里面;活動的時候注意不要撞到鼻子;玩熱了要脫衣服。

  3.除了出鼻血使鼻子很難受之外,我們在什么時候還會覺得鼻子很難受?(感冒)

  4.感冒的時候鼻子怎么樣?(流鼻涕)

  真聰明!我們在感冒的時候要正確擤鼻涕,用一只手指摁住一個鼻孔輕輕地擤,然后用小手帕輕輕地擦,保護好自己的鼻子。(教師示范)

  (三)結束

  現在,大家都知道鼻子有什么用處了吧!我們的小鼻子本領可大了,誰也離不開它,所以我們要保護好鼻子,不然它就不愿意和我們做好朋友了。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大膽探索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樣性,體驗成功的快樂。

  2.主動交流探索結果,增強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3.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能“站住”的和不能“站住”的物品多種,如:盒子、瓶子、積木、一次性杯子、橡皮泥等。 筆、直尺、水彩筆、吸管(粗、細)、薄薄的書,小牙刷、筷子、圓珠筆、盤子、勺子管子等。

  2.輔助站立的物品,如:插塑積木、橡皮泥、米、黃豆、繩子、膠帶、剪刀、皮筋、夾子、筆筒、文件架、毛巾等。

  3.音樂磁帶、錄音機。

  4.白紙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物品,區分哪些物品可以站起來。

  1.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東西,這些東西有的能站起來,有的不能站,現在請小朋友玩一玩,看看哪些東西可以站起來?

  2. 提問:為什么有的東西一站就站起來,有的卻不能呢?

  3. 將可以站的與不能站的分類。

  二、嘗試用多種方法讓不能站住的物體站起來。

  1. 提問: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那些不能站住的東西站起來呢?

  2. 出示盒子、插塑積木、橡皮泥等輔助物品。

  師:“有些東西雖然自己不能站起來,但可以借助其它的物品來幫忙,大家試試看。”

  3. 幼兒自由選物品幫忙將物體站起來。

  4. 幼兒操作完畢,自由入座,交流自己的方法。

  師:“你用了什么辦法,讓什么東西站起來了?

  三、出示白紙,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小朋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今天的白紙很不開心。它說:我每天都是躺在桌上,真沒勁,要是也能站起來,那該多好呀!小朋友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幫它吧。

  請幼兒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讓紙站起來。

  2.第一次操作。(用輔助物品)

  過渡:剛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讓白紙站起來的方法,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物品,你可以選你喜歡的物品試試,怎樣讓你的白紙站起來?

  (1)幼兒自選物品,嘗試讓白紙站起來。(教師巡視觀察,引導能力弱的孩子)

  (2)操作完畢,教師與幼兒進行講評。請利用不同物品讓白紙站起來的幼兒,說說探索的結果。(說說你是請誰來幫忙的.。)

  (3)師小結:剛才小朋友請物品來幫忙,有的讓白紙靠在積木上,有的用兩塊積木把白紙夾在中間,還有的把白紙插在橡皮泥筒里,這些方法都能讓白紙站起來。

  3.第二次操作。(不用輔助物品)

  (1)師:小朋友,你們不用物品來幫忙,還有什么好辦法嗎?

  (2)鼓勵幼兒互相交流。

  (3)拿出白紙讓幼兒嘗試站立的方法。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利用不同方法讓白紙站起來的幼兒)

  有的孩子用折的方法讓白紙站起來,有的孩子用卷的方法讓白紙站起來。

  (4)操作完畢,進行評價。

  小朋友真能干,不用物品也能讓紙寶寶站起來,誰來說說,你用什么辦法讓你的白紙站起來的?(挑一些比較典型的有代表的,讓幼兒說說)

  (5)讓幼兒嘗試別人的方法。

  四、總結:今天小朋友想到了許多好辦法讓不能站的物體站起來了,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物體也想站起來的,讓我們一起去幼兒園里找一找,想個辦法幫幫它,好嗎?

  活動反思:

  《站住了,別倒下》是中班“感動天地”主題的一個科學探索活動,物體“能站住”與“不能站住”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但又不太引起幼兒的注意,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實際操作激發幼兒探索讓物體站起來方法,對物體如何保持穩定平衡產生興趣,知道物體的平衡與物體的重心位置有關。通過探索發現可以通過借助輔助物和改變物體的方法改變物體的重心,使不能站起來的物體站起來的方法。在幼兒探索過程中應引導幼兒自己嘗試解決問題,幫助幼兒歸納小結,培養幼兒做中學,學中做的能力。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有各種聲音,不同的聲音能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

  2、初步懂得東西振動就產生了聲音。

  3、發展注意力和聽辨聲音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

  2、小鈴、小鼓鼓、木魚等玩具。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引入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課件:聲音

  1、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

  (1)笑聲

  (2)哭聲

  (3)打呼嚕聲

  請小朋友睜開眼睛

  2、剛才,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讓幼兒說一說聽到的聲音,引起幼兒聽辨的興趣。

  3、你們還想聽其他的聲音嗎?

  請小朋友再閉上眼睛

  (1)吃東西的聲音

  (2)打噴嚏

  (3)鐘表的.秒針

  回答老師,聽到了什么聲音?(幼兒自由發言)

  二、認識聲音

  1、你們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嗎?

  (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實驗:敲鼓

  (通過實驗讓幼兒理解物體的震動)

  讓幼兒把小手放在小鼓上,老師用鼓槌敲幾下,讓幼兒通過

  耳聽、手模、眼看、感知物體發出聲音時在不停地振動。

  (2)小朋友用什么能聽到聲音?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耳朵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后傳給大腦。

  (3)你們知道耳朵除了能聽聲音,還有什么作用嗎?

  告訴幼兒,我們的耳朵還能幫助我們保持平衡。

  耳朵很重要,我們一定要保護耳朵!

  三、幼兒操作,感知震動產生聲音

  1、請小朋友玩一玩桌子上這些小鈴、小鼓、木魚等玩具。

  提醒幼兒邊敲邊觀察,注意聽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讓幼兒感知物體發出聲音時在不停地振動。

  小結:物體振動產生了聲音。我們用耳朵來聽各種聲音。

  2、討論什么樣的聲音好聽。

  (1)播放音樂

  (2)播放噪音

  讓幼兒感知樂音和噪音,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經驗相互說一說各種聲音,

  好聽的聲音,不好聽的聲音。

  四、游戲:聽一聽

  1、幼兒兩人一組,其中一人發出不同的聲音,另一名閉上眼睛傾聽,

  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知道了什么事情。

  2、通過游戲讓幼兒知道不同的聲音可以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

  如:敲門有人來了,打呼嚕有人在睡覺等。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橋梁設計師

  綜合活動:小小橋梁設計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培養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銳的觀察能力。

  2、培養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蘊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學教案 篇7

  消失了的恐龍

  過程與方法:●能夠對生物的進化、適應和滅絕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科學知識:●對有關恐龍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到人應與環境和諧相處。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有關,有關恐龍種類、生活方式及絕滅原因的圖文資料。●學生準備:紙板、石膏粉、布條、水粉顏料、鐵絲、報紙、膠紙帶等制作恐龍模型的材料。

  教學步驟:本課教學時間為兩課時。課前布置學生查閱有關恐龍和其他滅絕及瀕危動物資料。

  1、研究與恐龍有關的問題。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進行研究,最后寫出一份研究報告,然后在班級內交流。

  2、搞一個恐龍博覽會。每個小組可根據愛好選擇其中的活動,做一兩件作品。

  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恐龍頭骨復印件、恐龍爪子的制作過程圖。

  如有條件,教師最好課前制作好樣品。如果課堂教學時間不夠,教師可鼓勵學生課后完成。

  3、了解其他已滅絕或瀕危的動物,并調查它們滅絕或瀕臨滅絕的.原因。教師一定要要求學生通過各種信息源,調查相關資料,讓他們有一次心靈上的震撼。

  4、討論:恐龍等物種的滅絕給我們什么啟示。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交流,引導學生認識到環境對生物的制約作用,使他們感悟到,如果人類再無視自然規律,肆意破壞自然環境,那么,人類也終將退出生命的舞臺。

科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螞蟻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小動物,它小小的身體有巨大的能量,我們都非常佩服螞蟻的毅力。為了引導幼兒初步探究和認識螞蟻的特征和生活習性,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對探究螞蟻的生活習性和特征感興趣。

  2、通過觀察、自主探索,討論螞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3、在活動中體會螞蟻團結協作的精神。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螞蟻的外部特征和生活習性。

  難點:體會螞蟻團結協作的精神。

  活動準備:

  視頻 頭飾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情境導入。

  變魔術: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新的朋友,它就藏在這張白紙上,你們想認識它嗎?(幼兒閉上眼睛,快速畫出小螞蟻,激發興趣)

  二、游戲活動準備.

  1、交流:關于螞蟻,你知道什么?(幼兒根據以往經驗和之前所了解的關于“昆蟲”的知識,相互交流)

  2、師小結。

  3、觀看視頻,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

  (1)幼兒探索螞蟻的實性、觸角的作用、如何找到回家的路、螞蟻的'分工及螞蟻的家。

  (2)幼兒自由表述。

  (3)師小結(可引導幼兒一同進行)

  食性:能吃的都吃,尤其喜歡甜食。

  觸角作用:交流。

  如何回家:釋放“信息素”氣體,從而跟著氣味找到家。

  分工:母蟻、義蟻、工蟻、兵蟻。

  螞蟻的家:群居。

  三、游戲活動過程。

  1、游戲:我是小螞蟻。

  玩法:幼兒和教師頭戴螞蟻頭飾,扮螞蟻。“螞蟻媽媽”點兵點將,點到哪只小螞蟻,哪只小螞蟻上前自我介紹。

  2、游戲:小小螞蟻我最棒

  將幼兒分成六人一小組,由螞蟻媽媽提出問題,小螞蟻搶答,答對的螞蟻得到“餅干”一塊,最后一起統計,得到“餅干”最多的小組獲勝。

  四、游戲主題延伸:

  跟著“螞蟻媽媽”一起去戶外找找小螞蟻,發現它們更多有趣的事情吧。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02-22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8-02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精選]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