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0-21 08:00:43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匯總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匯總9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水果是小朋友愛吃的食物,但是水果的種子卻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于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探索《水果的種子在哪里》的活動,讓幼兒對種子有進一步的了解,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幫助他們積累有益的經驗,發展幼兒的主動探索的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水果的種子在哪里。

  2、在游戲中進一步的了解種子的用途及功能。

  3、教育幼兒在活動中注意安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水果的種子在哪里。

  難點:培養幼兒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在吃水果的時候注意觀察不同水果的種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好多好多吃的東西,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

  2、教師出示一個用布蓋著的水果籃子,里面裝有各種水果。

  3、然后讓小朋友摸一摸,看看是什么?說出它的名字。

  4、教師: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它們有一統一的'名字,誰知道叫什么?(水果)

  5、教師:現在請小朋友找一找自己手中的水果的種子在那里,看一看它們長在什么地方。

  二、基本部分

  1、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尋找水果的種子。

  幼兒在操作中發現:蘋果、梨、荔枝、等水果的種子長在果實中間。

  西瓜的種子長在果肉里。

  草莓的種子長在表皮上,能吃。

  幼兒沒有發現香蕉的種子,教師啟發幼兒仔細尋找,這時有的幼兒發現香蕉上有一些褐色的小點,但是不能確定它們是不是香蕉的種子。

  2、教師:香蕉有種子嗎?香蕉的種子在哪里?

  教師重點介紹香蕉的種子,并告訴幼兒香蕉不是種子繁殖的,而是香蕉根部的肉芽分離開來進行繁殖的。

  3、游戲:找一找

  小朋友你們找一找,看一看哪些水果的種子多,哪些水果的種子少?(小組合作)

  4、匯報游戲結果

  三、結束部分

  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種子是什么嗎?回去后讓我們的爸爸、媽媽幫助我們找一找,下節課告訴老師好不好啊!

科學教案 篇2

  一、情景導入新課:

  1、錢氏家族出現了許多的偉人,諸如錢其琛、錢玄同、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錢穆、錢正英人們稱這個家族為“錢氏豪門”。最有影響力的當屬“三錢”,你知道他們是誰嗎?(學生回答)

  教師明確:他們是力學家錢學森、核物理學家錢三強,力學家錢偉長。(引導學生興趣,拓展知識面)

  2、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 學生介紹錢學森(可從科學成就、個人故事、錢學森語錄等角度來說) (導入的目的是讓學生對錢學森產生敬仰之情,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感情鋪墊。資料的交流中教師可了解學生對課文的預習情況,以便隨時調整上課內容。)

  (2) 讀一讀,寫一寫。。

  方法:各組請一名同學板書字詞,其余學生補充自己沒有查閱或書寫的部分。

  二、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思考錢學森哪些地方值得你敬仰。請用句式“事上,我看到了他,這值得我學習(或感動、欽佩、贊美等)”。

  學生默讀或小組交流,使語言表述簡練而準確。

  三、重點品讀。

  1、 要求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思考并概括錢學森的主要事跡。

  (學生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自主學習,互相討論、互相補充,對課文的內容有自己的心得,能盡情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文章主要寫了五件事:一是抵制不正之風;二是拒絕美國邀請;三是對金錢的淡漠;四是對權位的不在乎;五是不搬新房。)

  2、默讀課文,提出自己的質疑。

  (生思考并提出質疑,探討交流解惑。)

  3、老師提出疑問:文章寫的都是錢學森日常工作學習中的一些平凡的事跡,來表現錢學森高尚的思想境界。為什么文章不寫作為科學家的`錢學森在科學方面的偉大貢獻?這些表現錢學森高尚思想境界的事跡和他在科學方面做出的偉大貢獻有關嗎?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各抒己見。從而明白,錢學森在科學方面的偉大貢獻是和他高尚的思想境界是分不開的。)

  四、課堂檢測

  1注音

  鑒jiàn定 應yìng景 出差chāi 應酬chóu 檔dàng案

  彌mí補 頒bān發 榮譽yù

  2 、本文選自 ,作者 ,本文是一篇 。 閱讀課文第12段,回答問題。

  3、選詞填空

  (1)連人員的住房 (配備,分配),食堂和幼兒園的建設等都要他親自過問,這并非錢學森之所長。

  (2)他們接到錢學森的請辭報告后,果斷決定, (配備,分配)強有力的行政領導。

  4、文中錢學森對這種安排十分滿意,“這種安排”是指

  5、找出文中運用議論的語言,分析其作用。

  五、課堂小結:

  “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有著不平凡的人生經歷,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超凡的創造才能,堅定的信念、純潔的品格,這使他如巨人般屹立于天地之間!這就是人民科學家錢學森的精神風采。我們國家、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像錢學森一樣具有偉大人格魅力的科學家,下面請同學們閱讀“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華裔學者丁肇中的故事。

  (由課內向課外拓展,讓學生更多的去了解科學領域,探索科學奧秘,提高科學素養,培養科學興趣;去領略科學家的精神風采和人格魅力。)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辨別清水,知道清水的特征。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發現并記錄下來。

  3.體驗探索和成功的樂趣。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四杯不同的水:清水、糖水、白醋、牛奶。

  2.貼有紅、黃、藍顏色標記的杯子。

  3.彩色橡皮泥、勺子若干。每組三個裝有清水、糖水、白醋的透明杯子。

  4.紅、黃、藍記錄單,哭臉、笑臉標記。

  活動過程:

  一、對比觀察牛奶和清水

  1.請幼兒集體觀察裝有牛奶和清水的兩個杯子,提問: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杯子里的水一樣嗎?

  幼兒表達。

  2.為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評析:在清水杯中放彩色橡皮泥,引導幼兒對比觀察,來發現牛奶和清水的區別并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的發現。)

  3.放入彩色橡皮泥在牛奶杯中,再次引導幼兒通過眼睛對比觀察:把彩色橡皮泥放在杯中能看得見嗎?把彩色橡皮泥放在清水中能看得見嗎?

  (評析:運用對比觀察的方法,引導孩子發現牛奶與清水的差別,從而讓孩子了解清水的特征之一是無色透明。)

  二、辨別哪杯是清水

  1.師出示三杯裝有清水、糖水、白醋的杯子,杯子上貼有紅、黃、藍標志。提問:“這三杯水看上去一樣嗎?”

  2.提出猜測要求

  師:這三杯水中只有一杯是沒有放任何東西的清水,請小朋友猜猜是哪一杯,為什么?讓幼兒看著標記回答。

  (評析:運用猜測活動,制造懸念激發幼兒的興趣及探究欲望,培養幼兒初步的猜測能力,并能大膽的表述自己的觀點。

  3.提出記錄要求,讓幼兒記錄。

  師:你認為哪杯水是清水;請你根據自己的想法去記錄。把標記撕下來貼在和你認為是清水的杯子上標記顏色一樣的記錄單上。幼兒動手操作師巡視指導。如:你猜的哪杯是清水,并讓幼兒把話說完整。

  (評析:用三種不同顏色的記錄單可以讓幼兒更方便正確對應自己要操作的材料,為幼兒的實驗活動提供簡單的記錄方式,讓小班幼兒更易操作。)

  三、幼兒分組操作,驗證猜想

  1.師:你們猜的到底對不對,我們要來驗證一下。

  2.提出驗證要求:每張桌子上分別放了和老師一樣的三杯水,請按照你們的猜想到貼有相同標記的桌子上去聞一聞,看一看,嘗一嘗,看看你猜的答案對不對。

  3.幼兒操作。

  4.提出記錄結果的要求:猜對了就把笑臉標記貼在記錄單上,沒猜對就貼哭臉標記。

  (評析:師巡視,注意關注每個幼兒的實驗的過程,及時發現他們使用的方法和所產生的問題,引導他們更好的完成實驗。)

  四、根據記錄單交流分享實驗結果。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靠什么幫忙才找出清水的,請幼兒講述。

  1.鼻子聞一聞,氣味酸酸的,一定不是清水。

  2.嘴巴嘗一嘗,甜甜的,不是清水是糖水。

  3.沒有味道的'是清水。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選材比較貼近孩子的生活,所選材料是孩子常見的材料。在引導幼兒辨別哪杯是清水時注意引導幼兒多種感官的參與,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嘴巴嘗等方式。幼兒通過自身的嘗試從而獲得了對水的認知:無味,無色,透明。這樣的探索方式非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孩子樂于參加活動并在活動中積極思考,善于發現,而且還能大膽地表述出自己的發現,體驗了探索發現的樂趣。

  小百科:純水可以導電,但十分微弱(導電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屬于極弱的電解質。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電解質而有較多的正負離子,導電性增強。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相互交流了解認識一些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的特點。

  2、通過調查活動了解當地的野生生物的生存狀況和保護情況。

  3、增強對自然環境條件下的野生生物的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知道一些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的特點。

  教學難點:讓學生意識到對自然環境條件下的野生生物的保護。

  教學準備:活動手冊、紅樹林、丹頂鶴、藏羚羊等野生生物的圖片或影視資料、當地野生生物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你們知道哪些野生的動物或植物?”

  “動物園的老虎算野生動物嗎?生活在自然環境中,受人干擾少的生物才算野生生物。”

  二、探究過程

  1、介紹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

  (1)了解《野生動物保XX》和自然保護區的規定。

  (2)交流介紹自己知道的野生生物及其棲息地。

  (包括紅樹林、丹頂鶴、藏羚羊等野生生物。紅樹林并不是紅顏色的樹林,它是一種稀有的木本植物,生長于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涂上,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作為當今海岸濕地生態系統的木本植物,紅樹林起到海岸森林脊梁的作用。紅樹林是海洋生物食物鏈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食物鏈轉換,它可以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

  (3)寫出保護野生生物的理由。

  (4)小組交流。

  2、調查當地的野生生物。

  討論野生生物當前的保護狀況及在野生生物的保護上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3、小結。

科學教案 篇5

  科學:神奇的小細管

  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2、培養幼兒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神奇的小細管》

  準備:

  1、毛巾、海綿、布、吸水紙、紗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若干。

  2、紅、黃、藍、綠顏色水及紅墨水,大白菜葉,細管(醫用采血管)若干。

  3、白色皺紋紙做成的紙花,塑料小碗若干。

  4、圖片(植物靠根須吸水,吸了紅墨水的蘿卜,生菜等)

  過程:

  一、設置游戲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發現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導幼兒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幫水搬家。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許多水,可是它們現在住在小盤子里太不舒服了,它們想搬到寬敞的大盆子里,怎么辦呢?它們想考考你們。不用倒的辦法,用小盆子旁邊的'東西來幫水搬家。

  2、一說:你是用什么辦法幫水搬家的?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是怎么做的。

  小結:這些東西都能幫水搬家,它們都能吸水。

  3、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能吸水?

  (那植物能不能吸水呢?)

  二、教師設疑,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

  1、“白菜能吸水嗎?”請幼兒試一試,將新鮮的大白菜葉放入紅色的墨水里,可看到白菜葉漸漸由下向上變紅。

  2、“細管能吸水嗎?”請幼兒試一試,用細管去吸顏色水,當細管一接觸到水時,就能吸上水。

  3、看一看白菜發生了什么變化,鼓勵幼兒找一找白菜里的“小細管”,掰開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紅了的“小細管”。

  4、幼兒欣賞圖片(吸了紅墨水的蘿卜,生菜、百合花等)

  彎彎曲曲的像紅線似的“小細管”,了解生活中的無處不在的毛細現象。

  5、討論:毛巾、海綿、紗布,吸水紙里有“小細管”嗎?

  小結:這些放進水里以后,能吸上水的東西里都有“小細管”,有的“小細管”很小很細不容易看見,有了這些“小細管”,毛巾、海綿等才會吸水。

  三、想一想,玩一玩

  1、教師設疑:怎樣把白色紙花變成彩色的花呢?

  引導幼兒想一想:能不能讓紙里的小細管來幫忙吸顏色水呢?

  2、幼兒操作,將紙樹變成彩樹。

  四、結束。

  幼兒將彩花送給樹媽媽,給樹媽媽打扮。

  活動反思:

  根據大班幼兒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對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特別感興趣。所以選擇了—植物的家園“土壤”這一課題。意在讓幼兒通過操作實驗活動,初步植物生長離不開陽光、土壤。重點了解土壤中有水、空氣、肥料,一般植物生長離不開土壤。培養幼兒觀察事物、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

科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喜歡玩水,在玩的過程中感知水會流動、水能溶解糖和鹽等特點。

  2.樂意用語言表達所看到的現象。

  二、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水會流動的特性。

  2.難點:用語言表達看到的現象。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塑料筐、杯子、瓶子、勺、叉、糖、鹽、石子、沙子等物品。

  四、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于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因此,整個活動必須以幼兒的操作擺弄為主。同時由于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現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要借助某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此外,小班幼兒對事物的了解過程要比中大班幼兒長,一次活動不宜安排較多的內容,如水的流動性和水能溶解的東西幼兒往往不能同時都掌握。小班的活動更適宜于在橫向上多展開,縱向發展則不能太快。

  五、活動進程

  操作感知一發現講述一實驗思考

  1.操作感知(個別活動)

  玩水感知水會流動的特性。

  (1)為幼兒提供塑料筐、瓶子、叉……,讓幼兒玩水、體會水的流動性。

  (2)玩水感知水能溶解某些東西。

  為

  幼兒提供瓶子和糖、鹽、石子、沙子等物品,讓幼兒在操作中發現糖和鹽被水溶解的現象。

  2.發現講述(小組活動)

  (1)讓幼兒用勺子往塑料筐和瓶子里灌水。然后說說灌水的結果,討論筐里為什么盛不住水。

  (2)讓幼兒用調羹、叉子舀水。然后談談發現了什么現象。討論叉子為什么不能舀水。

  (3)讓幼兒把糖、鹽、沙子、石子分別裝人四個瓶子里然后猜猜,如果往瓶子里灌水會發生什么。

  (4)讓幼兒往每個瓶子里灌水,并用小棒攪拌,然后觀察瓶內的變化,討論四個瓶子里的東西是不是都不見了。哪些東西仍在瓶子中,哪些東西不見了,它們到哪里去了。

  (5)討論水的用途和如何節約用水。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觀察大象的基本特征和習性,知道大象的生活環境。

  2.使幼兒知道大象與植物及人們的關系,知道大象本領大,使幼兒學會愛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畫面"大象在干什么?"

  2.圖片:大象

  活動重點:

  了解大象的基本特征和習性。

  活動難點:

  知道大象與植物及人們的關系。

  審美元素:

  在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了解大象的基本特征,培養了幼兒對動物喜愛之情,并感受到動物與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大象圖片,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習性和生活環境。

  師: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那大象是什么樣子的呢?

  師小結:大象的身體很大,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他的`耳朵大,眼睛小,長鼻子,腿很粗壯像柱子。

  師:大象的鼻子為什么這樣長?(長鼻子可以像手一樣摘樹葉、果子、卷草,吸沙噴在身上,不讓蟲子叮咬,能吸水噴水,還可以將敵人卷起摔死)大象鼻子吸水為什么不嗆呢?(向幼兒介紹大象鼻子里有一塊軟骨蓋住氣管口,噴水時可打開蓋子)大象怎樣走路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學學看。

  師:大象喜歡住在什么地方?喜歡吃什么?(住在熱帶森林里,吃樹葉、草等)

  2.引導幼兒討論大象與人們的關系。

  師:大象能為人做什么呢?你在哪里看到的?(出示大象干活的圖片。大象力氣大,人訓練它可以馱人、運東西、拉車子、表演。)

  3.引導幼兒知道保護動物。

  師:你喜歡大象嗎?為什么?大象也是人們的朋友,可是由于有些人的捕殺,大象已經越來越少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師總結:大象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大象以及大象的生活環境。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電磁鐵的磁力是可以改變的。

  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的圈數有關:圈數少磁力小,圈數多磁力大。

  過程與方法:

  有一定根據地進行假設,找出認為可能影響電磁鐵磁力的因素。

  在教師的指導下,會識別變量設計對比實驗,會控制變量檢驗線圈圈數對磁力大小的影響。

  能對本小組實驗方案作介紹說明,體會到交流與討論能引發新的'想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夠大膽想象,又有根據地假設。

  能夠以嚴謹的科學態度作檢驗假設的實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1. 學生自備:一號電池、大頭針

  2. 教師準備:電池盒、大鐵釘、長絕緣導線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 (直到學生看P52圖片)這是一個用在廢鐵處理廠的電磁起重機,它利用電磁鐵的原理制造而成,一次可以吸起數噸重的廢鐵!你們知道磁力這么大的電磁鐵是怎么做成的嗎?

  2.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電磁鐵的磁力(板書課題)

  (二)作出我們的假設

  1. 上節課我們制作過電磁鐵,誰來說一說:電磁鐵的磁性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它的磁性又是怎樣產生的?

  2. 如果要使電磁體的磁性得到加強,我們大膽的假設一下應該怎么做?

  3. 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強調假設時要說明自己的理由,盡量避免無端的猜測。指導填寫P52表格。

  4. 全班交流,教師簡要板書。

  (三)設計實驗,檢驗假設

  1. 我們的這些假設可以被證明嗎?應該怎么做實驗證明?

  2. 以研究線圈圈數多少對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影響為例,說明:這是一個典型的對比實驗,要想知道電磁鐵的線圈增多時,磁力是會加大還是減小,我們要使哪些因素保持不變呢?在這個實驗中我們要改變哪些因素,才能知道線圈的圈數會對磁性造成影響呢?

  3. 看書P53表格,小組討論并填寫表格。教師巡視。

  4. 全班交流小組填寫的研究計劃。

  5. 根據計劃,各小組開始實驗。

  6.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填寫實驗記錄表。

  教學反思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關注周圍事物,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2、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和觀察分類能力。

  3、了解電池的基本知識,知道廢舊電池對環境的危害。

  活動準備 :

  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手機、遙控器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觀察事物,引出課題。

  提問:桌子上放的是什么?

  (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手機等)教師:怎樣才能人這些東西亮起來、動起來呢?我們一起來尋找它們的秘密。

  二、展開。

  1、復習電池的'基本特性。

  教師:這些物品里都有電池,它們運作和轉動都離不開電池。

  提問:你知道電池的哪些知識?

  小結:電池分正負兩極,凸起的一端為正極、凹進取的一端為負極,正極和負極鏈接才能保證有電。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需要電池。

  2、電池分類。

  教師:請把這些電池從物品里面拆下來,按照不同的型號進行分類。

  小結:電池按照型號可以分為1號、5號、7號等,紐扣電池,鋰電池等。

  3、生活經驗講述,我見過的電池。

  提問:

  (1)你見過什么型號的電池?放在什么物品里使用?

  (2)你們家是怎樣處理廢舊電池的?

  4、講解廢舊電池的危害,萌發幼兒環保意識。

  教師:電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廢舊電池處理不當會嚴重破壞我們的環境。

  不同類型的電池對環境的破壞不同。

  廢舊電池埋在土壤中會影響土質,在這片土壤中將不會生長出植物;丟在河水中會嚴重污染水質,水中的小魚會死掉;小朋友玩廢舊電池會引起汞中毒。

  提問:怎樣正確處理廢舊電池?

  小結:廢舊電池對人類和環境都有危害,不能隨意丟棄廢舊電池,要投放在指定的地方和有標記的垃圾箱中。

  三、結束。

  活動評價:

  從幼兒是否大膽回答問題和積極參與活動等方面進行評價。

  活動延伸:

  設立"廢舊電池回收箱",帶領大家一起參與環境保護活動。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經典】科學教案10-09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精選】科學教案09-28

(經典)科學教案10-01

科學教案12-16

科學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