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必備【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洋蔥頭的外形特征。
2、初步了解洋蔥頭的營養價值,教育幼兒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活動準備:
1、萵苣、黃瓜、絲瓜、青菜、辣椒、蘿卜、胡蘿卜、番茄、洋蔥頭食物若
2、PPT課件
3、洋蔥實物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師和孩子一起去買菜。
1、今天天氣真好,孩子們,跟著我一起去買菜吧!
2、哇!這里有這么多蔬菜,請你挑一個你最喜歡的蔬菜。
3、誰來和大家介紹一下你買的是什么蔬菜?為什么買這個蔬菜呢?
二、認識洋蔥頭的外形特征1、觀看挖洋蔥的一段視頻。
2、瞧,這就是我們剛剛買來的洋蔥,它是什么樣子的?你看到了什么?
小結:原來洋蔥是由根、莖、葉、花四個部分組成的。
3、鞏固認識洋蔥的'各部分。
4、師:你知道我們應該吃洋蔥的哪一部分嗎?"對了,我們吃的就是洋蔥的莖,一般我們都叫它洋蔥頭。"
5、請你看一看、捏一捏、聞一聞,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洋蔥頭是扁圓形的,外面包著一層紫紅色的皮,捏起來硬硬的,聞起來有一種奇怪的味道。
6、剝一剝洋蔥頭,它有什么變化?切開來它又是什么樣的?
小結:洋蔥頭剝開來顏色變淡了,氣味濃了,摸起來很光滑,切開來里面是白的,洋蔥頭是一層一層的。
三、初步了解洋蔥頭的營養價值,教育幼兒不挑食師:你吃過洋蔥頭嗎?
1、帶幼兒欣賞用洋蔥頭做成菜的圖片,簡單介紹洋蔥頭的吃法
2、總結:洋蔥頭雖然有著特殊的味道,但是它的營養可豐富了,它可以幫我們身體里的細菌都給殺死,還可以幫我們把吃進去的東西很快地消化吸收掉,它最大的本領是可以幫助我們小朋友預防感冒呢!
3、還有這樣一些蔬菜,他們和洋蔥頭一樣有著特殊的氣味或味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
這些有著特殊氣味或味道的蔬菜,它們都有著豐富的營養,所以我們要不怕異味,愿意吃這些蔬菜。
四、結束活動小朋友帶著你們剝好的洋蔥頭和這些蔬菜,我們一起去送給廚房的阿姨,讓她燒給我們大家吃吧!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大麥的生長過程,以及大麥粉的制作過程
2.能用目測的方法分辨大小麥的.區別。
3.培養幼兒關注周圍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活動準備
大麥、小麥、生長圖。
活動過程
(一)觀察分辨大麥、小麥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種不同的麥子,請小朋友看一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請幼兒仔細觀察、交流。
幼兒:一個麥子大,一個麥子小
教師小結:大麥的顏色偏黃,種子要瘦小一些;小麥的顏色偏紅,種子要粗壯、飽滿一些。
(二)了解大麥的生長過程
教師出示:大麥的生長圖片,引導幼兒嘗試為圖片排序。
請個別幼兒講述。
教師以故事的形式講解大麥的生長過程,出示正確的生長掛圖:
播種——麥苗——抽穗——開花——成熟
(三)嘗試用石磨磨大麥粉
1.介紹制作大麥粉的工具——石磨。
2.教師示范。
3.讓幼兒親自體驗大麥變麥粉帶來的成功感和喜悅感。
教師小結:成熟的大麥洗干凈后,在太陽底下曬干,就可以加工磨成粉。食用時,將適量的大麥粉,加入少許食用堿,用水調勻,倒入燒好的白粥中,煮沸即可。
(四)將幼兒制作好的大麥粉收集并送到食堂燒煮大麥粥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發現仰望視角下不一樣的風景。
進行戶外觀察,發現自然的美。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戶外空地。
課件準備:“樹”組圖;“仰望”組圖;“云朵”組圖;“月亮”組圖。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樹”,引導幼兒發現仰望視角下不一樣的風景。
——圖片上的.是什么?
——這兩張圖片都是同一顆樹,為什么它們看起來不一樣呢?
小結:第二張圖片上的樹是我們站在樹下,高高仰起頭時看到的樣子。當我們高高仰起頭時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出示組圖“仰望”,引導幼兒了解仰望時會看到的風景。
——當我們高高仰起頭時會看到哪些風景呢?
——除了圖片上的風景,你在仰望時還會看到什么呢?誰來說說?
出示組圖“云朵”、“月亮”,引導幼兒發現不同形狀的云朵和月亮。
——白天,當我們仰望天空時會看到各種形狀的云,你覺得這朵云像什么?
——夜晚,當我們仰望天空時會看到不同形狀的月亮,你覺得這個月亮像什么?
組織幼兒到戶外,尋找一個能觀察到云朵或大樹的地方躺下,引導幼兒安靜地觀察云朵或樹葉構成的圖案,感受大自然的美。
——躺下來之后,你的感覺怎么樣?
——云朵像什么?
——樹葉像什么?
——你有發現和平常不一樣的風景嗎?
溫馨提示
應選擇多云的天氣開展此活動。組織戶外活動時,請給幼兒充分的時間放松和觀察,并提醒幼兒眼睛不要直視太陽。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幼兒能夠對通過黃豆、向日葵以及蘋果的種子的觀察,對種子能長出不同的植物產生好奇與興趣,并期待種子發芽。
2.認知目標:幼兒通過觸摸、觀察初步認識黃豆、向日葵以及蘋果的種子,能夠仔細觀察并發現其形狀以及顏色的不同。
3.行為目標:幼兒能夠運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和交流黃豆、向日葵以及蘋果的種子的觀察過程和結果。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好黃豆、向日葵以及蘋果的種子實物,讓幼兒接觸真實的種子。
2.教師準備好種子與果實的對比圖片(比如:蘋果籽與蘋果的圖片對比)以及種子發芽結果的動畫視頻(視頻網址附在最后)。
3.幼兒經驗準備:教師在前期課堂上進行過果實與種子的認知活動,幼兒知道什么是果實什么是種子,明白種子最終能形成果實。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
教師先以謎語引出相關種子的果實(“頭戴黃色帽,身穿綠色襖,生的孩子多,向著太陽笑”——向日葵;“紅紅臉,圓又圓,親一口,脆又甜”——蘋果;“小小根兒水中泡,兩瓣花兒頭頂開,活體蔬菜人人愛”——豆芽),引導幼兒思考謎底(教師要適當地給予幼兒提示,讓幼兒能猜出謎底),當幼兒回答出謎底時,教師可進一步提問是否知道這些果實的種子,然后進入活動主題——探索種子寶寶。
主體活動
(1)教師可提問幼兒日常生活中知道的種子,觀察幼兒反應,邀請幾位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注意傾聽。接著,教師拿出準備好的黃豆、向日葵以及蘋果的種子,引導幼兒思考,猜一猜這三粒種子分別是什么植物的種子。
(2)教師公布答案,播放PPT中各個種子與果實的對比圖片,分別針對各種子與果實進行解釋,再播放種子發芽結果的動畫視頻(黃豆發芽之后會變成做飯用的豆芽,生瓜子經過發芽開花會變成向日葵,吃掉蘋果肉之后剩下的核的里的籽可以種植發芽長出小植物)。
(3)教師將黃豆、向日葵以及蘋果的`種子分發給幼兒(保證一個人有一粒),組織幼兒分小組觀察討論三粒種子有什么不同(如顏色,形狀),注意將拿到不同種子的幼兒分到一起。討論之后,教師邀請幼兒回答問題,引導其他幼兒注意傾聽。最后教師總結三粒種子的不同(黃豆種子是圓形的,顏色為黃色以及乳白色;生瓜子形狀類似長扁形,顏色整體為黑色帶白色;蘋果籽形狀類似水滴,顏色為紅棕色)。
可以根據幼兒認知水平給幼兒深化一點相關種子內容——向日葵的花蕊就是瓜子,分清生瓜子和熟瓜子,炒過的瓜子為熟瓜子,熟的瓜子可以吃,只有生瓜子才能變成向日葵;黃豆既是果實也是種子,作為果實做成豆漿,作為種子可以發芽成豆芽;而蘋果的種子是在蘋果核里,因為有毒不可以食用。
活動結束
教師進行小結,針對整個活動做點評,要注意記得表揚幼兒,對那些害羞的幼兒進行鼓勵夸贊,也可以讓幼兒講講自己的感受。
活動延伸
小小種植家:教師設置一個植物區角,然后給每一個幼兒準備好小花盆以及觀察記錄表,幼兒將自己手中的種子種在小花盆里,放置在植物區角,教師記得提醒幼兒每天澆水呵護觀察自己的種子,并記錄在自己的記錄表上,等待種子發芽開花結果(這是一個長期的活動,可以鍛煉幼兒的耐心及責任心,在種子發芽開花結果每個階段教師都可以組織展示活動,讓幼兒分享自己的種植經驗)。
科學教案 篇5
消失了的恐龍
過程與方法:●能夠對生物的進化、適應和滅絕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科學知識:●對有關恐龍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到人應與環境和諧相處。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有關,有關恐龍種類、生活方式及絕滅原因的圖文資料。●學生準備:紙板、石膏粉、布條、水粉顏料、鐵絲、報紙、膠紙帶等制作恐龍模型的`材料。
教學步驟:本課教學時間為兩課時。課前布置學生查閱有關恐龍和其他滅絕及瀕危動物資料。
1、研究與恐龍有關的問題。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進行研究,最后寫出一份研究報告,然后在班級內交流。
2、搞一個恐龍博覽會。每個小組可根據愛好選擇其中的活動,做一兩件作品。
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恐龍頭骨復印件、恐龍爪子的制作過程圖。
如有條件,教師最好課前制作好樣品。如果課堂教學時間不夠,教師可鼓勵學生課后完成。
3、了解其他已滅絕或瀕危的動物,并調查它們滅絕或瀕臨滅絕的原因。教師一定要要求學生通過各種信息源,調查相關資料,讓他們有一次心靈上的震撼。
4、討論:恐龍等物種的滅絕給我們什么啟示。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交流,引導學生認識到環境對生物的制約作用,使他們感悟到,如果人類再無視自然規律,肆意破壞自然環境,那么,人類也終將退出生命的舞臺。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⒈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尋找、發現各種小草,并能說出幾種常見小草的名字。
⒉了解小草的作用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請家長抽時間帶幼兒到草地上觀察小草,獲得一些草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導入
⒈談話
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大樹和花兒把春天打扮得真漂亮,小草也從泥土里鉆出來了。今天我們小朋友都帶來了一盆小草。
⒉交流帶來的小草
誰來介紹一下你帶來的小草,他是什么樣子?叫什么名字?盡量多交流不一樣的小草,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重點引導幼兒從小草的根、莖、葉、介紹自己的小草)
二、交流校園里找到的小草
⒈剛才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小草,那等會我們草地上尋找小草。看看有沒有我們剛才認識的好嗎?
⒉帶幼兒到草地上尋找小草。
⒊邊尋找、邊說一說自己的小草是什么樣子的?它叫什么名字?挖出來看一看它的根、莖、葉、花的顏色、形狀等特點。(如有不清楚的,老師可以介紹一下),對于幼兒找到的小草,
三、了解小草的作用與人類的關系。
⒈了解小草的功能。剛剛小朋友認識了這么多的小草,那你知道這些小草有什么用呢?
(1)飼料:剛剛小朋友說了這些小草可以喂小雞、喂豬等。小草可以當飼料,喂動物吃,
(2)食用:有的草不光動物能吃,我們人類也可以食用。如:草頭、薺菜、馬蘭草等,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有的草能染顏色,像麥草就能染青色(我們吃的青團就是用麥草的汁染出來的。)
(3)凈化空氣:(可啟發幼兒草坪有什么的作用)(美化環境、使空氣清新),綠油油的小草不光能美化環境、凈化空氣,還能保護土壤不流失,使泥土保持濕潤。
(4)藥用:有的`小草還可以做藥,如蒲公英、馬蘭草,魚腥草就能做藥。
⒉了解小草的害處。
師:小草既然這么有用,為什么人們還要鋤草呢?(小草和莊稼長在一起,營養都被小草吸收了,莊稼就長不好。)(花園里長了雜草,花園就不美觀了。)
小結:草的生長也需要陽光、空氣、水分和養料,所以,莊稼地或花園里的草多了,就會影響莊稼和花的生長,就要把草鋤掉。
四、品嘗小草
有些小草含有豐富的營養,可以補充身體里的各種需要,但不是所有的小草都能吃的,所以我們小朋友是不能隨便的吃小草,我們找到的這些小草中馬蘭草是可以吃的,等下請廚房的師傅幫我們做成美味的佳肴,我們一起品嘗一下。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經典]08-02
科學教案[精選]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