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班科學教案模板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生命是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話題。如何與幼兒談論人生、談論生與死呢?我們嘗試引導幼兒了解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員,人的生死亦如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有開始與結束,從而引導幼兒把握“人本能向往美好事物”的情感脈搏,讓幼兒在笑談人生中初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目標:
1、通過類比,知道人的一生是一個美麗的過程,有開始也有結束。
2、觀察圖片,學習按開始、發展、結束的時間給圖片排序。
準備:
幼兒已具備按時間順序給四至五張圖片排序的經驗。
雜技表演的錄像短片。
有關海龜下蛋、運動員賽跑、人的一生等內容的圖片。
能表現“美麗人生”主題的圖片,如成為教師、科學家,周游世界等。
過程:
一、看錄像短片
1、雜技表演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2、你知道還有哪些事情有開始和結束?(看動畫片、玩游戲、畫畫、看書,等等)
二、按時間順序給圖片排序
幼兒各自按開始、發展、結束的時間順序給圖片排序,相互交流排序結果。
討論: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有“開始”與“結束”?
出示“美麗人生”圖片,引導幼兒集體排序。
小結:所有事情都有開始與結束,人的一生也有開始與結束。我們每個人都從嬰兒開始慢慢長大,經過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幾個階段。這是一個美麗的過程,都是我們可以實現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夢想。
三、憧憬美麗人生
幼兒邊聽音樂邊欣賞“美麗人生”圖片。
啟發幼兒憧憬:我的美麗夢想是什么?(長大了開軍艦,長大了當空姐,長大了穿漂亮裙子當新娘,長大了當醫生,等等)
延伸活動
啟發幼兒大膽想象,憧憬未來,把美麗的夢想說出來、畫下來,展示在主題墻上。
欣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同時期的.照片,以及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的照片。
反思:
這個看似簡單的活動蘊含了深刻的道理。幼兒通過給不同事件的圖片排序,自然的感受到人生如同其它事物一樣有開始也有結束,出生即是開始,死亡及時結束。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婉轉的解釋了生與死的意義,幼兒較易接受。
欣賞“美麗人生”圖片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些圖片集中體現了幼兒對成長的渴望,對人生“最美麗一幕”的憧憬。一方面,教師選用印象派大師的部分作品以及攝影作品(包括婚紗照),帶給幼兒美的享受,讓幼兒在爭著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積極的憧憬中沖淡對“人生結束”“死亡”的恐懼感;另一方面,教師展示了自己不同時期的照片,并帶著愉快的情緒描述了自己的理想和現在的生活狀況,表現出“重視過程,淡化結果“的理念,向幼兒戰示了積極的人生態度。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竹簽架起橡皮泥的方法,發現“三腳架”具有穩定性。
2.在制作三腳架的過程中能發現并解決問題。
3.能積極參加探索活動,嘗試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1.學具:記錄紙、筆、竹簽、橡皮泥、玻璃球、一次性筷子、毛根(每人一份)。
2.教具:大記錄紙一張、PPT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初步嘗試
1.出示兩種材料,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嘗試用竹簽把橡皮泥撐起來。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竹簽,橡皮泥)我們要用這兩樣材料來玩一個好玩的游戲,想不想玩?
提問:看看誰能用竹簽穩穩地把橡皮泥撐在桌上,想不想挑戰一下?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指導(在音樂聲中操作)。
提問:你們都成功了嗎?誰來介紹一下你用了幾根竹簽把橡皮泥撐起來了?
請幼兒示范,教師邊指導邊總結方法:上面靠靠緊,下面往不同的方向分開。
這個小朋友他是用了四根竹簽成功了(教師記錄在白紙上),有沒有和他一樣用了四根竹簽成功的小朋友?有沒有用不同數量的竹簽的?(請另一個幼兒示范怎么做的,教師邊指導邊總結方法:上面靠靠緊,下面往不同的方向分開。)這個小朋友用的是五根竹簽,他也成功了(教師記錄結果)……今天有的小朋友用的是四根竹簽,有的小朋友用的是五根竹簽……都將橡皮泥穩穩地撐了起來,你們真棒,給自己鼓鼓掌!
二、記錄發現,再次嘗試
1.幼兒猜想,最少用幾根竹簽能將橡皮泥撐起來。
那能不能用更少的竹簽將橡皮泥穩穩地撐起來呢?(能)你覺得最少能用幾根竹簽將橡皮泥撐起來呢?(幼兒猜想)
那你們想不想接受新的挑戰?不要忘記,要想把橡皮泥穩穩地撐起來是有秘訣的,什么秘訣啊?(上面要靠靠緊,下面要向不同的方向分分開)好,等會請小朋友去試一試用最少的竹簽將橡皮泥穩穩地撐起來,并把你的探索結果記錄下來,你最少用了幾根竹簽,在表格上記錄下來,并把你的記錄結果貼到黑板上。我們來比比誰用的最少。請你們再去試試吧!(幼兒探索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2.幼兒再次操作,嘗試用最少的`竹簽撐起橡皮泥。實踐證明一根、兩根竹簽不能撐起橡皮泥。
你們都成功了嗎?誰來介紹一下,你用了幾根竹簽?(幼兒介紹,教師指導,并將正確的結果記錄下來)
3.觀察記錄表,比一比,誰用的竹簽少。
我們來看看記錄表,現在最少只要用幾根竹簽就能把橡皮泥撐起來?(3根),到底3根竹簽是不是能把橡皮泥穩穩地撐起來,也請你去試試看。
4.幼兒第三次操作,教師指導,探索用三根竹簽撐起橡皮泥。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么做到的。(個別指導)
你們都成功了嗎?原來用三根竹簽就能把橡皮泥支撐起來了呢!
那兩根竹簽能撐起橡皮泥嗎?不能,因為兩根不穩,那一根呢?一根也更撐不穩了。
三、聯系生活,傳遞新知,介紹各種“三腳架”。
1.教師總結:我們發現用三根竹簽就能又方便又穩固地將橡皮泥撐起來。人們根據這個發現做了許多有用的架子,這種架子叫三腳架。小朋友一起來說一遍“三腳架”。
2.幼兒一起欣賞有關三腳架的PPT。
師: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三腳架,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出示圖片:“看,這個相機架就是一個三腳架,有了它,照相機就可以穩穩地架在上面,不再用手拿著了……”
小結:這種三腳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
四、發現方法,生活應用
1.出示彈珠,制作三腳架。
現在我的手里有一顆很光滑的彈珠,三根一次性筷子、和一根毛根,誰能用筷子和毛根做一個三腳架,將彈珠穩穩地撐起來呢?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幼兒交流經驗。
教師總結:原來制作三腳架的時候要相互并并攏,綁的位置也很重要。
五、經驗遷移
1.提問:“你還在哪里見過三腳架?有什么用?”
2.請幼兒回家再找找還有哪些有用的三腳架。
今天回到家,請你也去找一找還有哪些有用的三腳架,明天和小朋友一起來分享你的發現!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品嘗、觀察、交流、傾聽中,發現各種水果有不一樣的果核。
2、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六種水果:葡萄、桂圓、蘋果、石榴、金橘、柚子。一次性紙盤,紙巾,餐巾紙,各種果核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逐一出示6種水果:猜猜今天老師帶來了哪些水果。
(用猜謎語、聞味道、手觸摸、觀局部、看干果等方法猜出6種水果)價值分析:用不同的形式,感知各種水果的特征。
過渡:蘋果里面有什么?
2、還有哪些水果也有果核?
二、觀察果核:
1、出示裝有果核的盤子:這里有好多的果核,他們長的一樣嗎?有哪些不一樣?
價值分析:引導幼兒在看看、比比中,發現果核的顏色、大小、樣子、數量等都是不一樣的。
:果核都長得不一樣,有的圓圓的,有的長長的,有黑色,也有白色……
2、送果核回家:
水果媽媽說:小朋友,你們能幫我把我的.果核寶寶送回來嗎?要求:每人拿一個盆子,取一些果核,將它們送到相應水果的前面。
三、交流、驗證
1、看一看,所有的果核寶寶都找到媽媽了嗎?
2、幼兒混淆的,當場吃水果,找出里面的果核。
價值分析:通過幼兒動手剝剝,吃吃,找找,親自發現水果的果核。
四、欣賞故事《蝸牛和蘋果》
1、我們知道了果核的秘密。想不想聽一個有關果核的故事?
2、播放課件
3、故事告訴我們,果核有什么用呢?
:這是一個蘋果核變成蘋果樹的故事,果核能在泥土里生根發芽,長成一棵小樹。
附錄: 故事:蝸牛和蘋果
“叭!”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正好落在蝸牛家的菜園里,蝸牛好高興,立刻和蘋果成了好朋友。
一天早晨,蝸牛一起床,立刻爬到菜園里,“嘿,蘋果,我剛才夢見你做了我的新娘子!”蝸牛大聲對蘋果說。但是蝸牛發現,蘋果身上有一大塊皮膚變成了難看的茶色,原來蘋果病了,“你別害怕,我馬上去叫烏龜醫生來救你!”蝸牛說著,立刻朝烏龜醫生家爬去。
蝸牛爬呀爬呀,終于來到烏龜醫生家,蝸牛說:“烏龜醫生,救命呀,我的新娘子生病了!”正在吃午飯的烏龜一聽,立刻背起藥箱,和蝸牛一道出發。傍晚的時候,他們來到蝸牛的菜園。這時,蘋果全身都變成了茶色,軟軟的,像一團爛泥。“我的新娘子病得好厲害呀!”蝸牛大哭起來。
烏龜醫生用手戳了戳蘋果,笑著說:“蘋果沒有生病,她是蘋果媽媽,正在腐爛,好讓她的寶寶鉆進泥土里,生根發芽。”蝸牛驚呆了,原來蘋果是一位媽媽,我還夢想她做我的新娘子呢,他害羞地連忙把頭縮進自己的屋子里。
后來,蝸牛的菜園里,果真長出了一棵小蘋果樹,蝸牛就在蘋果樹下和蝸牛小姐舉行了婚禮,小蘋果樹還為他倆唱起了婚禮進行曲。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準備
工具組:組裝玩具汽車,冒釘的小椅子,螺絲刀,錘子;
修補組:破舊圖書,訂書器,剪刀,膠帶,固體膠;
裝飾組:白裙,印章,彩紙,水彩筆,油畫棒;
課件,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火車車箱,螺絲,繩子,夾子等。
活動目標
了解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日常用品,知道這些日常用品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通過發現、討論、驗證,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過程
1.教師情境表演,引出工具
(1)師扮演“小工人”出場,引起幼兒興趣
師拎著工具箱邊走邊唱:我們苗苗愛心隊,最愛幫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難,我們來幫忙。(拿起一張椅子,師表演釘子軋了手,掏錘子,釘;拿出一個掉了螺絲的玩具,用工具擰緊。)
(2)出示工具,幫助幼兒認識
師:哎,你們誰家有困難需要幫忙嗎?(指箱)我這里有許多寶貝,一準能幫上你的忙。你們想不想知道我箱子里藏的是什么寶貝?(想)
師:箱子上有鉛絲擰著打不開,怎么辦?可以請什么來幫忙?(啟發幼兒說出請鉗子來幫忙,同時師操作鉗子擰開鉛絲,打開箱子。)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形象的情境表演,并通過與幼兒的互動,很自然地演示錘子、螺絲刀、鉑子這些幫手的作用,.讓幼兒產生躍躍欲試的情感態度。
2.參觀“動物新村”
幼兒尋找、發現動物們遇到的困難
(1)師生乘坐小火車邊唱邊去動物新村參觀
師:聽說動物新村的一些動物遇到了困難,你們愿不愿意去幫助它們?好,坐上我們的小火車出發!
設計意圖:本環節所提供的小火車的車身是用一只只紙盒通過螺絲連接而成的,車輪是用螺絲將陵棄光盤固定在紙盒下方,既暗喻工具的作用,又為接下來的活動埋下伏筆。
(2)通過創設的場景,引導幼兒發現動物遇到的困難
場景一:這是小狗的家,小狗遇到什么困難? (凳子冒出釘子,玩具上的螺絲掉了。)
場景二:熊貓家里圖書怎么了?(圖書破了。)
場景三:小鴨碰到了什么難題呢?(小鴨的白裙子不漂亮。)
設計意圖:將動物的家布置成相關問題場景,讓幼兒自己去觀察并發現小動物遇到的困難,調動他們的動手操作熱情。
3.引導幼兒討論
幫助動物所需的工具,并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操作
(1)利用課件,討論動物遇到的困難及幫忙所需的`工具
師:小狗家汽車壞了、凳子上的釘子冒出來了,我們怎么幫助它?
師:熊貓遇到什么困難了?怎么幫助它?
師:小鴨碰到什么難題了?用什么來幫它?
設計意圖:將幫助小狗、熊貓、小鴨所需的工具通過flasn課件一一呈現在屏幕下方,讓幼兒進行選擇。幼兒在選擇相應“幫手”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形成工具組、修補組、裝飾組,幫助幼兒建立了分類概念。
(2)幼兒分組,根據動物所遇困難選擇相匹配的工具操作
師:剛才大家說的這些工具都在這三只盒子中呢,待會請大家用這些去幫幫小動物,你想幫助誰就選誰的照片貼在身上,貼好之后,到這邊選上你認為合適的工具去幫忙!
設計意圖:由于中班幼兒的年齡原因,不會自由分組,采用選貼動物照片的形式能幫助幼兒自由、快速地分組。
4.借助課件
幼兒交流、總結自己的好辦法
師:請你們告訴大家,你們用了哪些工具幫助小動物的?
借助課件畫面配音小結:小朋友們,你們用錘子、螺絲刀、訂書機、彩筆、印章這些寶貝當幫手,幫我們修好了汽車、圖書,還讓白裙子變成了彩色的漂亮裙子。你們的這些好幫手真是太神奇了,謝謝你們!
設計意圖:通過小明友的實際操作及講述,幫助幼兒鞏固“幫手”與物品的匹配經驗。
5.合作修理火車,拓展經驗,體驗成功快樂
(1)檢修火車,引導幼兒討論修理的辦法
師:我們苗苗愛心隊今天又幫助了別人,真開心! (看表)工作了一天,該下班了,苗苗愛心隊的隊員們,坐上我們的火車!
師:哎呀,我們的火車怎么了?(好幾節車箱都掉了,還少了幾個輪子。)
師:好險哪,怎么辦?用什么來修呢? (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提供幼兒所需的“幫手”,鼓勵幼兒合作修理火車
師:這邊有你們需要的夾子、螺絲、繩子、膠帶,我們大家一起動手趕緊修好。
火車修好后,師生坐上小火車返回。
齊唱:我們苗苗愛心隊,最愛幫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難,我們來幫忙。
設計意圖:中班幼兒需要不斷的情境刺激,孩子們在老師創設的特定的修理情境中完或了操作,看著自己修理好的長長的一列火車,孩子們歡呼雀躍,再次體驗勤了成功的快樂。
數學延伸
在活動過后將一部分工具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進一步嘗試,并繼續鼓勵孩子關注身邊的許許多多的其他好幫手,比如清潔工具、交通工具、勞動工具等等。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旋律高低變化。
2.積極參與跳地墊游戲。
活動準備:
1."音樂":《小蜜蜂》。
2.錄音帶、錄音機、5種顏色的'地墊。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看幼兒用書《小蜜蜂》,并請幼兒回答:
--小蜜蜂是怎么飛行的?
--它會發出什么聲音?
--為什么小蜜蜂喜歡在花間穿梭?
2.請幼兒模仿小蜜蜂的飛舞動作及鳴叫聲
也可一配合歌曲自由表演。
3.學唱新歌《小蜂蜜》。
--教師先唱歌曲2到3遍。
--教師邊唱譜子邊按譜上的音符高低在白板上畫出黑點,再將黑點連起來,畫出旋律線。
--請幼兒看幼兒用書《小蜜蜂》,邊看圖中花的高低位置變化邊唱歌。
--請幼兒邊唱邊照著白板上的線條在空中畫出旋律線條,也可一讓幼兒輪唱。
4.跳地墊游戲。
--在地板上連接5個不同顏色的地墊當作do re mi fa so,再帶領幼兒隨著歌曲的惡意界玩跳地墊的游戲 。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理論依據:
《捉迷藏的昆蟲》這個活動將昆蟲擬人化,和小朋友捉迷藏,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綱要》指出要“寓教育于游戲中”,本活動以游戲為主線,讓孩子在玩捉迷藏的過程中學習并鞏固新知識。同時科學是嚴謹的,因此活動中的材料多為實物原型。昆蟲的自衛防身方式通常有保護色、擬態、警戒色三種,鑒于中班孩子的認知水平,只選擇了其中一種“保護色”,其他的知識留待以后探討。
教學策略:
1、采用觀察法和語言交流,引導幼兒對已有昆蟲的'經驗進行梳理。
2、通過捉迷藏游戲,尋找有保護色的小昆蟲。
3、通過錄像,直觀的呈現昆蟲自我保護的本領,理解昆蟲的保護色及其作用;
4、采用討論和直觀法拓展,激發幼兒探究更多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興趣;
5、采用游戲操作法,鞏固對保護色的理解。
活動目標:
1、了解枯葉蝶、螳螂等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2、產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興趣。
活動重點:了解枯葉蝶、螳螂、竹節蟲三種昆蟲的自我保護方法。
活動難點:理解“保護色”。
活動準備:
1、幻燈片:《捉迷藏的昆蟲》
2、錄像:《昆蟲的保護色》《動物的保護色》
3、音樂:《春天》《清晨》
4、背景圖四組,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觀察昆蟲圖片,梳理幼兒已有經驗。隨著音樂《春天》表演入場。
出示昆蟲圖片,提問:你認識它們嗎?這些昆蟲你在哪里見過?
2、尋找昆蟲,探究保護色的秘密。
(1)出示幻燈片,請幼兒尋找躲藏的昆蟲——枯葉蝶、螳螂、竹節蟲。
(2)討論它們身體的顏色和藏身地顏色的關系。
3、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1)觀看視頻《昆蟲的保護色》。
(2)討論保護色的作用和哪些昆蟲有保護色。
4、經驗拓展,了解其他動物的自我保護辦法。
(1)提問:還有哪種動物有保護色?
(2)觀看課件:動物的保護色。
5、分組操作:游戲——幫小動物躲貓貓。
幼兒分成四組,將小動物圖片放到適合其隱藏的背景圖上,然后老師來找小動物,進行糾錯和交流。
活動延伸:在圖書區投放相關圖書、資料,讓幼兒繼續了解動物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幫手”這一話題內涵廣泛,包羅萬象,孩子們畫畫用的筆,吃飯的筷子,上幼兒園坐的各種交通工具等等都是我們的好幫手,生活中吃、住、穿、行,樣樣離不開幫手。
《綱要》中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根據這一原則,我從孩子身邊最熟悉的活動入手,選取孩子們愛不釋手的螺絲玩具、每一天接觸到的圖書、多種繪畫用具等,巧妙組合設計生成本節活動。讓孩子們身邊常用的生活用品成為他們認識生活、動手操作、探索秘密的重要教育資源。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日常用品,明白這些日常用品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透過發現、討論、驗證,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工具組:組裝玩具汽車,冒釘的小椅子,螺絲刀,錘子;
修補組:破舊圖書,訂書器,剪刀,膠帶,固體膠;
裝飾組:白裙,印章,彩紙,水彩筆,油畫棒;
課件,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火車車箱,螺絲,繩子,夾子等。
活動過程:
1.教師情境表演,引出工具
(1)師扮演“小工人”出場,引起幼兒興趣
師拎著工具箱邊走邊唱:我們苗苗愛心隊,最愛幫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難,我們來幫忙。(拿起一張椅子,師表演釘子軋了手,掏錘子,釘;拿出一個掉了螺絲的玩具,用工具擰緊。)
(2)出示工具,幫忙幼兒認識
師:哎,你們誰家有困難需要幫忙嗎(指箱)我那里有許多寶貝,一準能幫上你的忙。你們想不想明白我箱子里藏的是什么寶貝(想)
師:箱子上有鉛絲擰著打不開,怎樣辦能夠請什么來幫忙(啟發幼兒說出請鉗子來幫忙,同時師操作鉗子擰開鉛絲,打開箱子。)
設計意圖:透過教師形象的情境表演,并透過與幼兒的互動,很自然地演示錘子、螺絲刀、鉑子這些幫手的作用,.讓幼兒產生躍躍欲試的情感態度。
2.參觀“動物新村”,幼兒尋找、發現動物們遇到的困難
(1)師生乘坐小火車邊唱邊去動物新村參觀
師:聽說動物新村的一些動物遇到了困難,你們愿不愿意去幫忙它們好,坐上我們的小火車出發!
設計意圖:本環節所帶給的小火車的車身是用一只只紙盒透過螺絲連接而成的,車輪是用螺絲將陵棄光盤固定在紙盒下方,既暗喻工具的作用,又為接下來的活動埋下伏筆。
(2)透過創設的場景,引導幼兒發現動物遇到的困難
場景一:這是小狗的家,小狗遇到什么困難(凳子冒出釘子,玩具上的螺絲掉了。)
場景二:熊貓家里圖書怎樣了(圖書破了。)
場景三:小鴨碰到了什么難題呢(小鴨的白裙子不漂亮。)
設計意圖:將動物的家布置成相關問題場景,讓幼兒自己去觀察并發現小動物遇到的困難,調動他們的動手操作熱情。
3.引導幼兒討論幫忙動物所需的工具,并選取適宜的工具進行操作
(1)利用課件,討論動物遇到的困難及幫忙所需的`工具
師:小狗家汽車壞了、凳子上的釘子冒出來了,我們怎樣幫忙它
師:熊貓遇到什么困難了怎樣幫忙它
師:小鴨碰到什么難題了用什么來幫它
設計意圖:將幫忙小狗、熊貓、小鴨所需的工具透過f|asn課件一一呈此刻屏幕下方,讓幼兒進行選取。幼兒在選取相應“幫手”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構成工具組、修補組、裝飾組,幫忙幼兒建立了分類概念。
(2)幼兒分組,根據動物所遇困難選取相匹配的工具操作
師:剛才大家說的這些工具都在這三只盒子中呢,待會請大家用這些去幫幫小動物,你想幫忙誰就選誰的照片貼在身上,貼好之后,到這邊選上你認為適宜的工具去幫忙!
設計意圖:由于中班幼兒的年齡原因,不會自由分組,采用選貼動物照片的形式能幫忙幼兒自由、快速地分組。
4.借助課件,幼兒交流、總結自己的好辦法
師:請你們告訴大家,你們用了哪些工具幫忙小動物的
借助課件畫面配音小結:小朋友們,你們用錘子、螺絲刀、訂書機、彩筆、印章這些寶貝當幫手,幫我們修好了汽車、圖書,還讓白裙子變成了彩色的漂亮裙子。你們的這些好幫手真是太神奇了,謝謝你們!
設計意圖:透過小明友的實際操作及講述,幫忙幼兒鞏固“幫手”與物品的匹配經驗。
5.合作修理火車,拓展經驗,體驗成功快樂
(1)檢修火車,引導幼兒討論修理的辦法
師:我們苗苗愛心隊這天又幫忙了別人,真開心!(看表)工作了一天,該下班了,苗苗愛心隊的隊員們,坐上我們的火車!
師:哎呀,我們的火車怎樣了(好幾節車箱都掉了,還少了幾個輪子。)
師:好險哪,怎樣辦用什么來修呢(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帶給幼兒所需的“幫手”,鼓勵幼兒合作修理火車
師:這邊有你們需要的夾子、螺絲、繩子、膠帶,我們大家一齊動手趕緊修好。
火車修好后,師生坐上小火車回到。
齊唱:我們苗苗愛心隊,最愛幫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難,我們來幫忙。
設計意圖:中班幼兒需要不斷的情境刺激,孩子們在老師創設的特定的修理情境中完或了操作,看著自己修理好的長長的一列火車,孩子們歡呼雀躍,再次體驗勤了成功的快樂。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感知布的特征,并能用語言較清晰地表達各種布的不同。
2.對布制品多樣性的認識,初步了解布的廣泛用途。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各種布制品的物品,如;布衣褲、布娃娃、床上用品、布袋、布鞋、桌布、布書、手絹、帽子等,在班級里布置成展臺。
2.用來做對比的'塑料桌布和皮鞋
活動過程:
一、感受布和其他材質的區別
1.教師出示塑料桌布與布質桌布,引導幼兒比較與討論。
----教師:這里有兩塊漂亮的桌布,我們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塊?為什么?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來摸一摸,有什么布一樣?布做的桌布給你什么樣的感覺?你更喜歡哪一塊?為什么?
3.出示皮鞋和布鞋,引導幼兒比較與討論。
-----教師:這里還有兩雙鞋,它們又有什么不一樣呢?看一看、摸一摸,布鞋給你什么感覺?
------教師:穿在腳上試試看,有什么不同?
二、看看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布制品。
1.出示布制品展臺,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感受各種布制品。
------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布做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用什么布做的。
------教師;布還可以做什么呢?
------教師;如果請你用布做東西,你想用它做什么呢?
三、觸覺游戲。
1.大袋子里面放用布、塑料、陶瓷、橡皮做的玩具。
請一個幼兒上來,閉上眼睛,在袋子里摸布玩具。確定后,其他幼兒喊"一、二、三",拿出來看一看。如果他摸到布玩具,其他幼兒為他鼓掌獎勵,如果沒有摸到布玩具,可以請他再試一次。
活動延伸: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找一找,生活環境中有哪些布質的物品,共同填寫“ 各種各樣的布” 調查表。
注意事項:
(1)活動中,教師應給予幼兒充分感知與體驗的時間,幫助幼兒通過自己的感官感知布的特征,并且鼓勵幼兒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2)有的幼兒可能只從表面理解問題,如只從表面的特性,如顏色、圖案等來區別布和其他材質。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引導與追問,幫助幼兒深入了解問題,如材質,的軟硬、光滑與粗糙等。
(3)該活動可以進一步向語言領域擴展,請幼兒細致描述布制品,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一、設計意圖
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各種各樣的塑料制品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那么會給人類帶來什么危害?
通過學習讓幼兒明白,塑料制品確實在生活中給人類帶來很多方便,但同時也對人類造成一定的危害。幼兒在生活中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各種塑料制品的實物,因此,這一課幼兒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時,這一課中的教具是豐富多彩的易于刺激幼兒感官,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有關"白色污染"的總的對幼兒來說有些抽象,針對這一問題,我在課前組織幼兒清理園內的塑料垃圾,再觀看有關"白色污染"的圖片和紀錄片,幼兒會很透徹地理解"白色污染"。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讓幼兒在探索中認識各種塑料制品,知道它的特性。
2、幼兒能夠自主的.了解塑料制品在人們生活、生產中的用途。
3、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和觀察、觀看,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三、教學準備
1、幼兒每人自帶塑料制品一、兩件。
2、帶領幼兒在園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動。
3、在活動區投放各種各樣的塑料制品。
4、白色污染圖片及光盤。
四、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發現法、觀察法、比較法相結合,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征的愿望,了解塑料制品特征,為了解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用途,我運用了交流討論法、設計情境法,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經便幼兒理解。
五、教學過程
我為本次活動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
(一)激發幼兒興趣首先我設計提問:"小朋友們,請把你們帶來的各種東西拿出來吧,告訴大家,你帶來了什么?有什么用?是由什么制成的?"(這時幼兒會把帶來的東西擺放在他們面前的桌子上,具體生動的教具擺放在桌子上,自然構成了一個各種各樣的塑料制品展示會,幼兒感受到刺激,學習興趣和探索愿望立即被激發出來了。)然后幼兒自由發言:我帶的是飲料瓶,喝水用的;我帶的是一個盆,是洗菜用的……最后老師小結:小朋友帶來的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塑料制品。
(二)引導出現
1、在活動室里尋找塑料制品。
2、尋找后啟發引導幼兒說出塑料制品的特征。
教師出示實物,引導幼兒說出形狀不同、顏色不同、薄厚不同、軟硬不同、高矮不同、長短不同。(經過幼兒的觀察比較和教師的啟發引導,塑料制品的外部特征得到解決。然后同樣用示范引導的方法,讓幼兒說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較方便、比較安全等內部特征。)這一環節完成活動目標。
(三)交流討論本環節主要讓幼兒了解塑料制品的用途。請涉朋友分組討論,由于幼兒自帶了那么多塑料制品,活動區里又投放了那么多,因此幼兒討論的會非常激烈,激烈的討論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拓展了幼兒的知識面。
最后,教師把講座結果歸類小結:
1、生活用塑料制品。
2、學習用塑料制品。
3、電器產品中的塑料制品。
這一環節完成了活動目標2。
(四)情境設計如今,塑料制品垃圾已成了環境的重要殺手,本環節主要是為了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而設計的。
首先從塑料大棚模型,再通過課前的"垃圾清理"活動和觀看光盤和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塑料制品對環境和人類的危害,教育幼兒不隨意亂扔塑料制品,盡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勵幼兒研究一些處理塑料制品的科學方法,讓幼兒從小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的信念。
完成活動目標3。
(五)活動延伸
1、創造環境,在活動區多投放各種塑料制品,讓幼兒在活動中自然鞏固對塑料制品的認識。
2、在活動室張貼有關"白色污染"的圖片,動員幼兒帶家長利用雙休日時間體驗"白色污染"和用自己的能力杜絕"白色污染"。
教學反思:
塑料袋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資源,許多人除了用塑料袋裝東西以外就把它隨手扔到垃圾桶里面去了。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塑料袋啟發幼兒對塑料袋的形狀、大小的一個認識,讓幼兒在觀察中知道塑料袋的用處大,同時對人類的污染也是很大的,從而在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環保意識。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會唱歌的杯子_中班科學教案07-19
中班科學教案11-23
中班《夏天》科學教案03-29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科學教案08-19
中班優秀科學教案02-16
【熱】中班科學教案01-06
中班科學教案【推薦】12-31
中班科學教案【精】01-05